『壹』 计划免疫培训内容
1、各级领导要加强领导,强化责任。2、认真组织,加强管理,提高接种率。回3、认真组织学习扩大免疫实施方案答,严格按照要求实施。4、对存在疫苗混用单位认真组织自查,对挪用的疫苗,要求购二类疫苗进行充抵。5、禁止一类疫苗收费。6、严格杜绝一、二类疫苗混用。7、做好疫苗台帐的管理。8、做好儿童预防接种信息系统的录入,做到及时、准确、完整。
『贰』 疾控中心免疫规划督导报告怎么写
乾县2009年上半年免疫规划工作总结
一、 疫苗发放
2009年全年冷链运转7次,共发放疫苗支/丸.糖丸13860丸、普通三联2915支、乙肝3950支、卡介苗405【乡镇】支、流脑2620支、流脑A+C 3656支、二联790支、乙脑5495支、麻腮3110支、麻风2147支、精致三联3554支.
二、 “七苗”报告接种率
1、 2009年1-6月份常规免疫疫苗报告接种率
疫苗名称应种人次数实种人次数报告接种率%
乙肝疫苗53015301100
卡介苗16211621100
脊灰疫苗86758675100
百白破三联疫苗9985998199.9
麻疹疫苗2337233599.9
乙脑疫苗4427440099.3
流脑疫苗9761575899.9
2、七苗调查接种率
县CDC对全县各乡镇管辖内的2006年6月1日——2008年6月30日出生的儿童进行了1次接种率调查,覆盖25个乡镇的30个村,共调查了 208名儿童.调查结果如下:
建证197人,建证率为95%.建卡200人,建卡率为96%.
三、 计划免疫针对的传染病发病情况 :
2009年1-6月份共报告传染病2种9例.其中麻疹报告发病1例,为实验室确诊病例;15岁以下新生儿乙肝报告发病8例(实验室诊断6例、临床诊断2例)
其他计划免疫针对的传染病无报告病例
四、宣传培训
2009年3月24日全世界结核病宣传日、县疾控中心出动20余名同志对结核病宣传及计划免疫相关知识开展宣传和咨询活动,共发放有效问卷100余份,宣传画50余张.
2009年4月20日,县疾控中心制定宣传计划安排、宣传标语及竞赛活动的内容, 2009年4月24日,我中心为了宣传“国家扩大免疫规划”知识,采用宣传车、播放免疫规划知识DVD并与新闻媒体合作,提供相关背景资料,并联合广电部门编辑、策划“4.25”宣传专题节目在《健康你、我、他》栏目播放,通过广告、字幕、互联网站短信宣传免疫规划相关知识.另外,在县第一广场设立宣传点,陈列免疫规划知识宣传版面30余块,沿街悬挂横幅8条,并且县领导、局领导亲临现场参与宣传活动,并为群众发放宣传资料,共计发放宣传单5000余份,宣传画200张,接待咨询人员3000多人.本次活动最有特色的是我中心与高庙幼儿园师生及儿童家长进行了免疫规划相关知识竞赛活动,并排练了相关的寓教于乐的文艺节目,并邀请县领导和局领导参加给与指导.
根据中心的实施方案,各乡镇利用黑板报、贴标语、挂横幅、发放宣传
单、设立咨询点等方法进行扩大国家免疫规划知识宣传,重点对留守儿童及偏远地区的人群,我中心组装了宣传车在各乡镇巡回播放宣传录音.
五、积极开展集中式接种及规范化门诊的建设
2009年元月份峰阳镇、注泔镇开始实行集中式接种试点工作,并着手大力开展门诊建设工作.2009年3月1日,计免科部分同志及实行集中式接种的两个乡镇卫生院(峰阳镇、注泔镇)的院长和防疫专干去咸阳渭城区疾控中心学习集中式接种模式先进的管理经验,对我县实行集中式接种给予了很大的帮助.6月底我县峰阳、注泔卫生院的预防接种规范化门诊已全面建成并正式投入使用中.
六、积极推进全县信息化工作的全面开展
全县25个乡镇除乾陵、长留、杨汉、铁佛、吴店无信息化编码,王村无电脑外,其余19个乡镇均开展信息化输入工作,临平、薛录、马连、梁山、灵源、新阳完成目标儿童的输入情况外,其余乡镇均在输入进行中,截止6月30日完成05—09年8526名目标儿童的输入工作.
七、脊灰强化工作
根据省市脊灰强化工作安排,我们于元月5—10日对全县所有0—48月龄儿童进行了一次脊灰强化活动.
本次脊灰强化共登记接种对象23600人,发放疫苗24000人,发放宣传单、告家长通知书5000份、宣传画200余张、宣传版报2面、悬挂横幅30余幅、书写并张贴宣传标语600份.在电视节目《健康你我他》中播放脊灰强化通知字幕广告一篇,连续10天.参加本次强化的县、乡、村领导及工作人员60余人,接种目标儿童23520人,接种率99.66%.于元月15日已圆满完成第二轮强化工作.
元月8日,疾控中心督导员快速评估,全县共抽查目标儿童721人,服苗儿童721人,上卡儿童721人,接种率达100%.
八、督导
2009年1-6月份对乡镇免疫规划工作共督导4次,每次对部分乡镇按照督导内容严格进行督导,对存在的问题及时指导,书写下乡督导意见书,限期改进.1-6月份以通报形式共反馈给各乡镇2次.
加强常规免疫项目工作
2009年2月6日,基层医务人员,儿童监护人预防接种知识传播策略项目基线调查培训会在县疾控中心三楼会议室召开,省疾控中心计免科科长刘西珍、张少白、项目主管张峰等同志及市疾控中心计免科科长刘军礼、副科长张建勇等同志出席了培训会,省疾控刘西珍科长作了重要讲话并对基线调查工作进行了详细的培训,会后县疾控中心立即积极组织精心安排,并及时开展基线调查,在规定时间内将调查情况分析、总结、上报.
2009年5月4日,乾县基层医务人员,儿童监护人免疫规划传播策略项目启动会在县疾控中心三楼会议室召开,会上省市专家组就项目实施细则及具体的实施办法提出了宝贵意见和建议,为我县项目的具体实施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6月3日乾县疾控中心免疫规划暨预防接种知识传播策略效果评估培训会在县人民医院行政二楼会议室召开,会上省市专家及县疾控中心的专业人员对乡医和防疫专干就项目实施细则做了重要培训.
截止6月30日,县疾控中心已经组织完成了《乾县基层医务人员、儿童监护人预防接种知识、传播策略效果评估项目实施细则》第一阶段的干预督导任务.
城关、王村、注泔三乡镇共登记目标孕产妇306人,干预督导乡村级医务人员59人.
存在的问题:
1 新生儿摸底不到位,建证建卡工作未能达到100%
2常规报表存在逻辑性错误,不能按照要求进行上报
3单苗接种率和五苗覆盖率未达95%的标准
4存在卡证不符现象
5乡村级免疫规划常规知识掌握不够
6、AFP病例至今未上报1例,(全年共3例上报任务)主动监测力度不够,针对传染病上报工作不及时.
下一步工作打算
1、加大督导力度.
县级对乡村级、乡级对村级督导覆盖率要达100%,
2、加强培训工作
对于乡村级的培训要继续加强,大型培训会和分片培训以及面对面交流培训相互进行.乡级对每次冷链运转前的村医培训要加强.
3、县乡级加强对常规报表的审核、验收.争取从第一手资料正规做起.
4、加大主动监测工作,各级积极主动按要求上报计划免疫针对传染病疫情.
『叁』 计划免疫每月的培训内容资料!!!!急急急
2012年10月份的生物制品接种计划仍按市站计划进行。接种过程中要严格按照《预防接种工作规范》执行,实行每月接种制度。为圆满完成本次接种任务,现将有关事项具体说明如下:
一、卡介苗:出生后24小时内初免一针,在出生医院与乙肝疫苗同时分臂接种,剂量0.1毫升,上臂外侧三角肌附着处皮内注射,利用率达60%以上,接种率要求达到98%以上。
二、脊灰疫苗:对满两个月以上的儿童初服,共服三次,每次间隔一个月,对4周岁儿童进行加强,要求做到看服到肚,严禁家长取苗回家喂服或委托他人捎苗。初免接种率达到98%以上,加强接种率达到95%以上。
三、麻疹疫苗:对出生8个足月以上儿童初种一针,1.5-2岁复种,6岁加强免疫,剂量均为0.5ml ,上臂外侧三角肌附着处皮下注射,要求首针及时接种率达到90%以上,初免接种率达到98%以上,加强接种率达到95%以上。8个月初免全部使用麻疹疫苗,1.5-2岁复种,6岁加强免疫.
四、百白破三联制剂:对出生3足月以上儿童进行初种,全程三针,每次间隔一个月,对1岁半至2岁儿童进行加强,剂量均为0.5ml ,〈抽前务必将安瓿摇匀〉臀部深部肌肉注射,要求接种率达到98%以上。对6岁儿童加强免疫用白破二联疫苗,剂量为0.5ml,要求接种率达到95%以上。
五、乙肝疫苗:对新生儿进行初种,全程三针,按“0、1、6”程序进行,上臂三角肌肌肉注射。首针要求在出生后24小时内完成,首针接种及时率要求达到90%以上,三针全程免疫接种率要求达到95%以上。对母亲HBsAg阳性的新生儿出生后24小时内注射HBIG(200IU)一针,同时接种第一针乙肝疫苗,分不同部位注射,推荐使用酵母10ug乙肝疫苗,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挪用计划内乙肝疫苗。
六、风疹疫苗:纳入计划免疫管理,全程免疫两针,8-18个月龄初免、6岁加强,可以使用麻腮风三联疫苗或麻风二联疫苗代替,接种率要求达到90%以上。
七、甲肝疫苗:实行“0、6”两针免疫。即1周岁初免一针,一岁半加强一针,接种率要求达到98%以上。
八、流脑疫苗:对6个月至18月龄儿童初免两针,两次间隔时间不少于3个月,3岁、6岁各加强一针,3岁加强时应与第2剂接种时间间隔1年以上,6岁加强时与第3剂间隔3年以上,均随月接种门诊进行。上臂外侧三角肌附着处皮下注射,初免接种率要求达到98%以上,加强接种率要求达到95%以上。初免使用A群流脑疫苗,3、6岁加强免疫使用A+C群流脑疫苗,接种A+C群流脑疫苗3年内避免重复接种。
九、乙脑疫苗:8个月初免一针, 18-24月和6岁各加强免疫一针,剂量均为0.5毫升。随月接种门诊进行(7、8、9三个月除外),上臂外侧三角肌附着处皮下注射,基础全程接种率达到98%以上,加强免疫达到95%以上。
十、流腮疫苗:纳入计划免疫管理,列入预防接种门诊常规接种范围,免疫程序为全程两针免疫,即8-18个月龄初免、6岁加强,推荐使用麻腮风三联疫苗或麻腮二联疫苗,两针免疫接种率要求达到90%以上。
十一、如需要同时接种两种以上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应在不同部位接种,严禁将几种疫苗混合吸入1支注射器内接种。2种减毒活疫苗如未同时接种,应至少间隔4周再接种。
『肆』 护士能否从事预防接种工作,需要什么条件办理什么证
护士须在本地卫生局注册执业,再经过卫生局的预防接种资质认证,取得《预防接种上岗证》,经过免疫预防综合技术培训和考核合格,取得《考核合格证》,就可以从事预防接种工作了。还有一个条件是,所在单位得具备预防接种资质。
预防接种规范要求,从事预防接种工作的医疗卫生机构由县级卫生行政部门指定,并明确其责任区域。
接种单位应具备下列条件:具有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件;具有经过县级卫生行政部门组织的预防接种专业培训并考核合格的执业医师、执业助理医师、护士或者乡村医生;具有符合疫苗储存、运输管理规范的冷藏设施、设备和冷藏保管制度。
承担预防接种的人员应当具备执业医师、执业助理医师、护士或者乡村医生资格,并经过县级卫生行政部门组织的预防接种专业培训,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
据介绍,国家免疫规划确定的疫苗包括皮内注射用卡介苗、重组乙型肝炎疫苗、口服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吸附百白破联合疫苗及吸附白喉破伤风联合疫苗、麻疹减毒活疫苗。
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常规免疫为:卡介苗接种1剂次;乙肝疫苗接种3剂次;脊灰疫苗口服4剂次,前3剂次为基础免疫,第4剂次为加强免疫;百白破疫苗接种5剂次,前3剂次为基础免疫,第4剂次为加强免疫;第5剂次使用白破疫苗加强免疫1剂次;麻疹疫苗接种2剂次,第2剂次为复种。
(4)计划免疫工作培训简报扩展阅读:
预防接种服务要求:
(一)接种单位必须为区县级卫生行政部门指定的预防接种单位,并具备有《疫苗储存和运输管理规范》规定的冷藏设施、设备和冷链管理制度并按照要求进行疫苗的领发和冷链管理,保证疫苗质量。
(二)承担预防接种的人员应当具备执业医师、执业助理医师、执业护士或者乡村医生资格,并经过县级或以上卫生行政部门组织的预防接种专业培训,考核合格后持证方可上岗。
(三)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应积极通过公安、乡镇(街道)、村(居)委会等多种渠道,利用提供其他医疗服务、发放宣传资料、入户排查等方式,向预防接种服务对象或监护人传播相关信息,主动做好辖区内服务对象的发现和管理。
(四)根据预防接种需要,合理安排接种门诊开放频率、开放时间和预约服务的时间,提供便利的接种服务。
(五)应按照《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预防接种工作规范》、《全国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监测方案》等相关规定做好预防接种服务工作。
『伍』 深圳卫健委24小时热线
咨询记录 · 回答于2021-08-05
『陆』 全国计划免疫工作条例的第二章 组织领导
第七条各级卫生行政部门,根据上一级卫生行政部门的要求,负责组织领导所属医疗卫生单位,做好本地区的计划免疫工作。
第八条计划免疫工作是一项经常性的工作 , 各级卫生防疫部门必须设立相应的组织,负责制订计划,培训人员,发放生物制品,考核预防接种效果,处理异常反应,进行免疫水平的监测,冷链管理以及对医疗卫生单位进行计划免疫工作的业务指导、督促、检查。
第九条全国各级各类医疗卫生单位(包括企、事业单位的医疗卫生机构)和全体医疗卫生人员,必须按当地卫生防疫部门的统一安排,开展计划免疫工作。
『柒』 我们在托幼儿园里怎么完成儿童计划免疫工作
幼儿园计划免疫与疾病防
治措施
一、组建防控领导小组,由园长任组长,各班主任为领导小组成员,责任到人,层层落实,做好全园幼儿的人身健康与生命安全工作。
二、向全体教职工宣传儿童手足口病的防治知识及防控措施, (1)、由保健员培训每位教职工,使教职工了解相关知识,提高防控能力。
(2)、向家长宣传儿童手足口病防治知识,提高幼儿家长的科学防病能力。做到早发现、早隔离、早治疗、早报告。 三、加强晨间检查,班级老师做好晨检,发现有口腔溃疡、发热病儿要求家长让病儿在家观察,并告诉家长发现幼儿异常及时去医院求诊,以免耽误病情。发生传染病第一时间与保健员联系,即时汇报相关领导。幼儿进行隔离,班级全面消毒并进行卫生检疫。对缺勤的幼儿,班主任必须每天电话家访询问,有关情况每天向保健室汇总。各班老师认真做好幼儿的全日观察,了解全班幼儿的身体状况。
四、经常性保持环境整洁、不留卫生死角,做好除“四害”工作。
。 1欢迎下载
1/3页
精品文档
1、加强空气及周边环境的消毒,消毒时间、用量到位。并有记录。
2、 班级每天加强监督幼儿洗手的环节管理,教育培养幼儿良好的洗手习惯,让幼儿知道手脏时会及时用肥皂流水洗手,并教会幼儿正确的洗手方法。
3、 每天按时做好教、寝室通风工作,保持室内空气新鲜。 4、 幼儿餐具,杯子、毛巾等按时消毒。确保消毒时间。有记录。 5、 幼儿玩具每周消毒。有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