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绿色环保小知识(200字)
低碳环保从大家做起
“低碳生活从我做起”,我们应该积极提倡并去实践低碳生活,要注意节水、节电,从这些点滴做起。
“节约用水人人有责。”珍惜水资源,洗刷不用“长流水”,最好用脸盆洗手洗脸,洗涮拖把不过量用水;合理使用自来水;绿地用水、景观用水尽量使用人工湖水;爱护节水设施,关紧水龙头。自觉做到爱水、惜水、节水,严格做到人走水断流,严防跑冒滴漏;随身带走未饮用完的瓶装矿泉水,减少浪费。
“节约用电也是很重要的!”大家应该尽量采用自然光,人走了灯要灭;避免“白昼灯”、“长明灯”;使用完计算机、打印机、复印机、饮用水等设备后,一定要及时断电,减少待机损耗;科学合理使用空调,减少用电负荷。
当今,不但在提倡“低碳”,还在提倡“环保”呢!
白色污染应该是众所皆知吧!在塑料袋给人类带来便利的同时,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却是灾难性的,它们正在侵蚀着我们的土壤、河流、海洋和生物。
首先是消耗大量的不可再生资源。生产塑料袋主要以石油或天然气为原料,制造过程中要消耗大量的能源。以美国为例,每年扔掉的塑料袋达到1000亿只,相当于燃烧掉了近1200万桶石油。
其次是直接破坏生态环境。包括塑料袋在内的塑料制品由于其原料在自然环境状态难以降解,可以存在上百年,甚至上千年,日积月累就会给自然生态环境造成破坏:混在土壤中,会影响农作物的生长,导致农作物的减产,被家畜、家禽、野生动物误食,就会导致其死亡。另据联合国环境保护署估计,50%的海底垃圾是塑料制品,每1平方英里的海域漂浮着4.6万块塑料废品。
而且也是间接破坏生态环境。间接破坏是指在处理一次性塑料袋过程中对环境造成的破坏,如采用填埋方法,会不断侵占有限的耕地,严重浪费宝贵的土地资源,填埋后的塑料垃圾经雨水长期冲刷,将大量有还物质带入人类的生活环境,造成对子孙后代的危害;采用焚烧方法,所产生的有害烟尘和有毒气体污染大气,破坏大气环境。
还有就是危害人民生命健康。据了解,现在早市、菜场、农贸市场使用的超薄塑料袋,很多都是个体作坊生产的,而且多数是用从医疗机构和废品收购站回收的废旧塑料袋重新加工而成的,无论是原料还是生产过程都不符合卫生标准,带有大量细菌和病菌,严重污染食物,危及百姓健康。
所以,提倡大家应该多用布袋子去购物,既环保又便捷;就算使用一次性塑料袋,也不要已用完就扔了,可以再次或多次利用,用完也要保存好,不要随便乱扔,不仅破坏了市容市貌,甚至会影响人们的工作和情绪。
绿,是生命之色,是希望、是快乐,希望大家纷纷表示要争当“低碳环保小公民”,为珍惜绿色,创造绿色,开启低碳生活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低碳环保从大家做起!”
2. 皇姑区一医院开展垃圾分类培训活动,这样的活动有意义吗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生活中制造和产生的垃圾也越来越多。而随着人们对环境保护和垃圾分类的重视,我们开展了越来越多关于垃圾分类的活动。在皇姑区就有一家医院开展垃圾分类培训活动。那么,开展这样的活动有意义吗?我认为开展这样的活动是很有意义的,那么我们一起来看看有什么意义吧。
3. 医院环境保护管理制度
19.1环境管理
19.1.1环境管理机构设置的目的
环境管理机构的设置,目的是为了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的有关法律、法规,全面落实《国务院关于环境保护若干问题的决定》的有关规定,对项目“三废”排放实行监控,确保建设项目经济、环境和社会效益协调发展;协调地方环保部门工作,为企业的生产管理和环境管理提供保证,针对拟建项目的具体情况,为加强严格管理,企业应设置环境管理机构,并尽相应的职责。
19.1.2 环境管理机构的设置
19.1.2.1机构组成
根据本工程的实际情况,在建设施工阶段,工程指挥部应设专人负责环境保护事宜。工程投入运营后,环境管理机构由后勤管理部门负责,下设环境管理小组对该项目环境管理和环境监控负责,并受项目主管单位及环保局的监督和指导。
19.1.2.2环保机构定员
施工期在建设工程指挥部设2~4名环境管理人员。运营期应在后勤管理部门下设专门的环保机构,并设专职的环保管理人员1名,锅炉房操作人员3名,中水处理站操作人员4名,垃圾处置人员5名,绿地养护人员4名。
19.1.3环境管理机构的职责
1)贯彻、宣传国家的环保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
2)制定本医院的环保管理制度、环保技术经济政策、环境保护发展规划和年度实施计划。
3)监督检查本项目执行“三同时”规定的情况。
4)定期进行环保设备检查、维修和保养工作,确保环保设施长期、稳定、达标运转。
5)负责医院环保设施的日常运行管理工作,制定事故防范措施,一旦发生事故,组织污染源调查及控制工作,并及时总结经验教训。
6)负责对医院环保人员和居民进行环境保护教育,不断提高居民的环境意识和环保人员的业务素质。
19.1.4施工期环境管理计划
1)环境管理机构对施工期环境保护工作全面负责,履行施工期各阶段环境管理职责。
2)对施工队伍实行职责管理,要求施工队伍按要求文明施工,并做好监督、检查和教育工作。
3)按照环保主管部门的要求和本报告书中有关环境保护对策措施对施工程序和场地布置实施统一安排。
4)土建工程需要土石方的挖掘与运输、管道挖沟、施工建材机械等占地,对产生的扬尘应及时洒水,及时清除弃土,避免二次扬尘。
5)合理布置施工场内的机械和设备,把噪声较大的机械设备布置到远离居民的地点。
项目施工期环境保护管理及监理的主要内容见表19-1。
19.1.5运行期环境管理计划
1)根据国家环保政策、标准及环境监测要求,制定该项目运行期环境管理规章制度、各种污染物排放指标。
2)对医院内的公建设施给水管网、锅炉进行定期维护和检修,确保公建设施的正常运行及管网畅通。
3)废水进行二级处理,确保处理系统的正常运行。
4)生活垃圾和医疗垃圾的收集管理应由专人负责,分类收集,对分散布置的垃圾桶应定期清洗和消毒;外运时,应采用封闭自卸专用车,运到指定地点处置。
5)绿化能改善区域小气候和起到降噪除尘的作用,对医院的绿地必须有专人管理、养护。
19.2环境监测计划
环境监控是对建设项目施工期、运行期的环境影响及环境保护措施进行监督和检查,并提出缓解环境恶化的对策与建议。
19.2.1施工期环境监测
19.2.1.1目的
监督检查施工过程中产生的扬尘、噪声、建筑垃圾、生活垃圾、车辆运输等引起的环境问题,以便及时进行处理。
19.2.1.2监测时段与点位
包括整个施工全过程,重点考虑特殊气象条件的施工日。监测点位为施工涉及到的所有场地,重点监测施工场地。
19.2.1.3监测项目
大气环境监测因子为TSP;噪声环境监测因子位leqdB(A);此外还有生活垃圾、交通运输情况等。
18.2.1.4监测方式
施工期的环境工作可委托武安市环境监测中心进行。
19.2.2运营期环境监测
建设项目运营期环境监控主要目的是为了项目建成后的环境监测,防止污染事故发生,为环境管理提供依据。主要包括废水、噪声、固废监测。
19.2.2.1主要监测内容
1)排水水质,监测项目为CODcr、SS、总余氯、粪大肠菌群。
2)院界噪声,监测项目为等效连续A声级。
3)废气,监测项目为锅炉烟气中烟尘和SO2的排放浓度。
4)固废分类处置情况实施检查。
19.2.2.2各污染物监测地点和频率
1)废水:医院污水排放口,CODcr和SS每月一次、总余氯每日二次、粪大肠菌群数每两周一次。
2)噪声:边界设4个测点,每季度一次。对项目内各噪声源如鼓引风机等根据需要进行有选择的监测。
3)废气:废气排放口,每年监测二次。
4)固废:处置情况检查,每月一次。
19.3环境管理人员和污水站分析仪器设备
19.3.1环境管理体系和人员配备
本项目的环境保护工作由一名副院长负责管理。其职责是实施环保工作计划、规划、审查、监督建设项目的“三同时”工作,并对“三废”的排放达标进行监控。负责处理污染事故,编制环保统计及环保考核等报告。建设项目建成后,必须设立环境管理机构,配备专业环保管理人员1-2名,负责环境监督管理工作,同时要加强对管理人员的环保培训。配备监测分析人员2~3名。
19.3.2污水站分析仪器配备
环境监测委托武安市环境监测站进行。
污水站分析仪器配备的具体情况见表19-2。
19.4环境管理制度
建设单位应制定一系列规章制度以促进环境保护工作,使环境保护工作规范化和程序化,并通过经济杠杆来保证环境保护管理制度的认真执行。根据需要,建议制定的环境保护工作条例有:
1)环境保护职责管理条例
2)污水、废气、固体废物排放管理制度
3)处理装置日常运行管理制度
4)排污情况报告制度
5)污染事故处理制度
6)环保教育制度
这里有一些相关的参考资料,您浏览一下:
http://www.samsco.com.cn/info/46227.htm
4. 医院的医疗垃圾都怎么处理
现在最常用就是:先毁形,消毒液浸泡,然后有专用回收车拉走高温焚烧,深埋。
5. 医院由哪个科室来管理环保工作
大多数的医院
都是让后勤处
来管理环保工作的,
但是也有非常小的医院,
他们的科室都不是太明确,
管理就比较混乱了。
6. 莱山环保局医疗机构环评公示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第五十六条 对依法应当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的建设项目,建设单位应当在编制时向可能受影响的公众说明情况,充分征求意见。
负责审批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部门在收到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后,除涉及国家秘密和商业秘密的事项外,应当全文公开;发现建设项目未充分征求公众意见的,应当责成建设单位征求公众意见。
7. 环保中的医疗机构中的危险废物包括哪些
环保中的医疗机构中的危险废物包括医疗、预防、保健以及其他相关活动中产生的具有直接或者间接感染性、毒性以及其他危害性的废物。
根据《医疗废物管理条例》第二条本条例所称医疗废物,是指医疗卫生机构在医疗、预防、保健以及其他相关活动中产生的具有直接或者间接感染性、毒性以及其他危害性的废物。医疗废物分类目录,由国务院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和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共同制定、公布。
(7)医疗机构环保知识培训扩展阅读:
《医疗废物管理条例》第十四条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转让、买卖医疗废物。禁止在运送过程中丢弃医疗废物;禁止在非贮存地点倾倒、堆放医疗废物或者将医疗废物混入其他废物和生活垃圾。
第十六条医疗卫生机构应当及时收集本单位产生的医疗废物,并按照类别分置于防渗漏、防锐器穿透的专用包装物或者密闭的容器内。医疗废物专用包装物、容器,应当有明显的警示标识和警示说明。医疗废物专用包装物、容器的标准和警示标识的规定,由国务院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和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共同制定。
8. 医院相关的环保法律
可参考
综合医院建筑设计规范 JGJ49-88
医疗机构水污染排放标准 GB 18446-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