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想学习茶叶方面的知识吗
首先学习茶叶知识,
了解茶叶的各大种类以及各大种类里面的品种。
然后网上查资料,逐一了解。
重要的是实践,你要亲自泡茶,自己喝,领悟自己的心得,加深理论印象。
之后寻找相关工作。
B. 想学习茶文化,可以在哪里了解茶知识
想学习茶文化,就先找些有关茶文化的书籍看看,学习与茶文化有关的专专业知识是必要的。属给你列举几部茶文化的著作,希望对你有帮助。
1、《茶经》(图文版):《茶经》(图文版)把陆羽《茶经》进行了精译,并配以精选的图片,全书图文并茂,《茶经》是我国也是世界上最早的一部茶书。《茶经》的问世,对把茶提升为独立学科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同时开创了我国为茶著书立说的先河。
2、《大观茶论》:《大观茶论》是宋代皇帝赵佶关于茶的专论,其中“点茶”一篇,见解精辟,论述深刻。
3、《中国茶经》:本书涉及茶学的各个方面其内容之丰富、论述之深入、观点之鲜明,都是目前所仅见的,是一本具有权威性、科学性、知识性、实用性和可读性的茶叶网络全书。
4、《中国茶典藏: 220种标准茶样品鉴与购买完全宝典》:本书全面收录220种标准茶样,对每款茶叶有产区信息、历史源流、采摘标准、制作工序、市场选购、辨别方法、冲泡技巧等的详细介绍,堪称是众多爱茶人士和懂茶人士必备的茶书。
5、《茶道入门》:这本书谈的是初入茶道最急切需要知道的三篇课目:第一是“茶如何制成?”第二是“各种茶的认识”,第三是“如何享用一杯茶?”
C. 我想做茶叶生意,想学习茶叶知识,靠谱不
我觉得,可能是够呛的。对茶叶知识相当了解的人不一定茶叶生意做得好,回比如说你到高校答拉几个茶学专业的教授出来,那茶叶知识可是精通到不行的,但是让他经营茶叶生意倒不行了。也就是说,你对茶叶知识的了解,并不是你能做好茶叶生意的主要因素,如果说你本身具有做企业当老板的才能,对茶叶的了解会让你的生意做到更顺。茶叶生意做好,主要的是你的经营计划、理念。你有没有考虑成熟,懂不懂茶叶怎么卖?
D. 茶叶知识学习,茶叶的滋味成分有那些
茶叶中的主要成分及其作用:
1、有机酸
茶叶中有机酸种类较多,含量约为干物质的3%左右。
茶叶中的有机酸多为游离有机酸,如苹果酸、柠檬酸、琥珀酸、草酸等。在制茶过程中形成的有机酸,有棕榈酸、亚油酸、乙烯酸等。
茶叶中的有机酸是香气的主要成分之一,现已发现茶叶香气成分中有机酸的种类达25种,有些有机酸本身虽无香气,但经氧化后转化为香气成分,如亚油酸等;有些有机酸是香气成分的良好吸附剂,如棕榈酸等。
虽然茶叶中柠檬酸对人体无直接危害,但可以促进体内钙的排泄和沉积,如长期大量摄入,有可能导致低钙血症。
2、茶多酚:
茶多酚是茶叶中酚类物质及其衍生物的总称,并不是一种物质,因此常称为多酚类,约占干物质总量的20%~35%。过去茶多酚又称作茶鞣质、茶单宁。
茶多酚的功效主要有:能消除有害自由基、抗衰老、抗辐射、抑制癌细胞、抗菌杀菌、抑制艾滋病病毒。
可以与食物中的铁元素发生反应,生成难以溶解的新物质,时间一长引起人体缺铁,甚至诱发贫血症。
3、氨基酸:
分析表明,茶叶中至少含有25种氨基酸,人体必需的氨基酸是8种,茶叶中就含有6种。
氨基酸是构建生物机体的众多生物活性大分子之一,是构建细胞、修复组织的基础材料。
4、蛋白质:
茶叶中的蛋白质含量占干物质量的20-30%,能溶于水直接被利用的蛋白质含量仅占1-2%,所以茶叶中蛋白质含量不是很高,这部分水溶性蛋白质是形成茶汤滋味的成分之一。
蛋白质是维持机体的生长、组成、更新和修补人体组织的重要材料,通过氧化作用为人体提供能量。
需要说明的是,蛋白质遇到茶多酚,会产生很难溶解的鞣酸蛋白,对人体不利。
5、生物碱:
茶叶中的生物碱包括咖啡碱、可可碱和条碱。其中以咖啡碱的含量最多,约占2%~5%;其他含量甚微,所以茶叶中的生物碱含量常以测定咖啡碱的含量为代表。咖啡碱易溶于水,是形成茶叶滋味的重要物质。
咖啡碱,具有兴奋大脑神经和促进心脏机能亢进的作用。过量饮(食)用,能扰乱胃液的正常分泌,影响食物消化,还能使人产生心慌、头晕、四肢乏力等症状,是导致“醉茶”的主要因素。
茶叶中的咖啡因可促进胃酸分泌,升高胃酸浓度,促进食物消化。但因此也可诱发胃溃疡甚至胃穿孔。
6、果胶:
茶叶中的果胶等物质是糖的代谢产物,含量占干物质总量的4%左右,水溶性果胶是形成茶汤厚度和外形光泽度的主要成分之一。
7、糖类
茶叶中的糖类包括单糖、双糖和多糖三类。其含量占干物质总量的20-25%。单糖和双糖又称可溶性糖,易溶于水,含量为0.8-4%,是组成茶叶滋味的物质之一。
茶叶中的多糖包括淀粉、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等物质,含量占茶叶干物质总量的20%以上,多糖不溶于水,是衡量茶叶老嫩度的重要成分。茶叶嫩度低,多糖含量高;嫩度高,多糖含量低。
8、色素:
茶叶中的色素包括脂溶性色素和水溶性色素两种,含量仅占茶叶干物质总量的1%左右。
脂溶性色素不溶于水,有叶绿素、叶黄素、胡萝卜素等。
水溶性色素有黄酮类物质、花青素及茶多酚氧化产物茶黄素、条红素和茶褐素等。
脂溶性色素是形成干茶色泽和叶底色泽的主要成分。尤其是绿茶、干茶色泽和叶底的黄绿色,主要决定于叶绿素的总含量与叶绿素a和叶绿素b的组成比例。叶绿素a是深绿色,叶绿素b呈黄绿色,幼嫩芽叶中叶绿素b含量较高,所以干色多呈嫩黄或嫩绿色。
9、类脂类
茶叶中的类脂类物质包括脂肪、磷脂、甘油脂、糖酯和硫酯等,含量占干物质总量的8%左右。
茶叶中的类脂类物质,对形成茶叶香气有着积极作用。类脂类物质在茶树体的原生质中,对进人细胞的物质渗透起着调节作用。
10、芳香物质
茶叶中的芳香物质是指茶叶中挥发性物质的总称。在茶叶化学成分的总含量中,芳香物质含量并不多,一般鲜叶中含0.02%,绿茶中含0.005-0.02%,红茶中含0.01%~0.03%。
茶叶中芳香物质的含量虽不多,但其种类却很复杂。据分析,通常茶叶含有的香气成分化合物达300多种,鲜叶中香气成分化合物为5O种左右;绿茶香气成分化合物达1O0种以上;红茶香气成分化合物达300种之多。组成茶叶芳香物质的主要成分有醇、酚、醛、酮、酸、酯、内酯类、含氮化合物、含硫化合物,碳氢化合物、氧化物等十多类。鲜叶中的芳香物质以醇类化合物为主,低沸点的青叶醇具有强烈的青草气,高沸点的沉香醇、苯乙醇等,具有清香、花香等特性。成品绿茶的芳香物质以醇类和吡嗪类的香气成分含量较多,吡嗪类香气成分多在绿茶加工的烘炒过程中形成。红茶香气成分以醇类、醛类、酮类、酯类等香气化合物为主,它们多是在红茶加工过程中氧化而成的。
11、维生素
茶叶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类,其含量占干物质总量的0.6-1%。维生素类分水溶性和脂溶性两类。脂溶性维生素有维生素A、维生素D、维生素E和维生素K等。维生素A含量较多。脂溶性维生素不溶于水,饮茶时不能被直接吸收利用。水溶性维生素有维生素C、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B3、维生素B5、维生素B11、维生素P和肌醇等。维生素C含量最多,高档名优绿茶含量更要高一些,一般每100克高级绿茶中含量可达250毫克左右,最高的可达500毫克以上。
可见,人们通过饮用绿茶可以吸取一定的营养成分。
12、酶类
酶是一种蛋白体,在茶树生命活动和茶叶加工过程中参与一系列由酶促活动而引起的化学变化,故又被称为生物催化剂。
茶叶中的酶较为复杂,种类很多,包括氧化还原酶、水解酶、裂解酶、磷酸化酶、移换酶和同工异构酶等几大类。酶蛋白具有一般蛋白质的特性,在高温或低温条件下有易变性失活的特点。各类酶均有其活性的最适温度范围,一般在30-50℃范围内酶活性最强。酶若失活、变性,则就丧失了催化能力。酶的催化作用具有专一性,如多酚氧化酶,只能使茶多酚物质氧化,聚合成茶多酚的氧化产物茶黄素、茶红素和茶褐素等;蛋白酶只能促使蛋白质分解为氨基酸。
茶叶加工就是利用酶具有的这种特性,用技术手段钝化或激发酶的活性,使其沿着茶类所需的要求发生酶促反应而获得各类茶特有的色香味。如绿茶加工过程中的杀青就是利用高温钝化酶的活性,在短时间内制止由酶引起的一系列化学变化,形成绿叶绿汤的品质特点。红茶加工过程中的发酵就是激化酶的活性,促使茶多酚物质在多酚氧化酶的催化下发生氧化聚合反应,生成茶黄素、茶红素等氧化产物,形成红茶红叶红汤的特点。
茶叶的加工过程,实际上就是人为控制酶类的作用,以生产红茶、绿茶等等。
13、无机化合物
茶叶中无机化合物占干物质的3.5-7.0%,分为水溶性和水不溶性两部分。这些无机化合物经高温灼烧后的无机物质称之为“灰分”。
灰分中能溶于水的部分称之为水溶性灰分,占总灰分的50%~60%。是检验茶叶品质的指标之一。嫩度好的茶叶水溶性灰分较高,粗老茶、含梗多的茶叶总灰分含量高。
目前,只有出口的茶叶才对灰分进行检验,一般要求总灰分含量不超过6.5%。
E. 我想学一点茶叶的知识。
茶属双子叶植物,约属,500种,分布于热带和亚热带地区,我国有14属,397种,主产长江以南各地,其中茶属Camellia和树属Schima等均极富经济价值。乔木或灌木;叶互生,单叶,革质,无托叶;花常两性,稀单性,单生或数朵聚生,腋生或顶生;萼片5-7,覆瓦状排列;花瓣通常5,稀4至多数,覆瓦状排列;雄蕊极多数,稀少数,分离或多少合生;子房上位,稀下位,2-10室,每室有胚珠2至多颗;果为一蒴果,或不开裂而核果状。我们一般所说的茶叶就是指用茶树的叶子加工而成,可以用开水直接泡饮的一种饮品!
茶叶的分类中国现代名茶有数百种之多,根据其历史分析,有下列三种情况:有一部分属传统名茶,如西湖龙井、安溪铁观音、洞庭碧螺春、黄山毛峰、太平猴魁、恩施玉露、信阳毛尖、六安瓜片、屯溪珍眉、老竹大方、祁门红茶、庐山云雾、蒙洱茶、桂平西山茶、君山银针、云南普洱茶、苍梧六堡茶、政和白毫银针、白牡丹、珍再享、闽北水仙、武夷岩茶、武当道茶、凤凰水仙、古丈毛尖等。另一部分是恢复历史名茶,也就是说历史上曾有过这类名茶,后来未能持续生产或已失传的,经过研究创新,恢复原有的茶名。如渠江薄片、休宁松罗、涌溪火青、敬亭绿雪、九华毛峰、曾侯银剑茶、汉家刘氏茶、龟山岩绿、蒙顶甘露、仙人掌茶、天池茗毫、贵定云雾、青城雪芽、蒙顶黄芽、阳羡雪芽、鹿苑毛尖、霍山黄芽、顾渚紫笋、径山茶、雁荡毛峰、日铸雪芽、金奖惠明、金华举岩、东阳东白等等。还有大部分是属于新创名茶,如婺源茗眉、蒙洱月芽、蒙洱太空茶、南京雨花茶、云雾毛尖茶、无锡毫茶、茅山青峰、天柱剑毫、岳西翠兰、齐山翠眉、望府银毫、临海蟠毫、千岛玉叶、遂昌银猴、都匀毛尖、高桥银峰、金水翠峰、永川秀芽、上饶白眉、湄江翠片、安化松针、遵义毛峰、文君绿茶、峨眉毛峰、雪芽、雪青、仙台大白、早白尖红茶、黄金桂、秦巴雾毫、汉水银梭、八仙云雾、南糯白毫、午子仙毫等等。
F. 哪里可以学到茶叶知识
多学习茶叶知识,确实可以陶冶情操。学茶叶知识,除了看书,问做茶的朋友,或者专到茶叶垂直论属坛。我平时喜欢到广州好茶旗下的 好茶说 公号进行自主学习。在阅读的时候,我还发现了 好茶 APP 新推出了一个茶学院,内容包括茶叶知识、门店经营技巧、茶行业资讯、品牌故事与理念。其中茶叶知识栏目,有日常茶识、茶叶基础、茶文化,内容经常更新,不管是茶小白,还是老茶客,都可以系统地学习,然后正确喝茶,有利于养生。
G. 如何学习茶叶的知识
一、学什么?
首先明确要学什么——是“茶与生活”、茶文化、“茶与健康”、还是茶科学?以下我随意列一下
1.茶与生活
茶有哪些种类,如何区分?我写过一个回答:茶叶有多少种?在饮茶的方式上有什么区别? - 朱全武的回答
各类里的名茶和各自的特点,如何辨别好坏?
基本的泡茶方法有哪些?泡茶的水温、时间、器具等有什么影响?
如何品茶?
如何储藏保鲜?
送茶礼如何选茶?送茶的依据,比如送长辈,送同事应该送什么茶?
2.茶文化
名族风情与饮茶文化?
茶艺与茶道;
唐宋元明清的饮茶风气;
中国、日本、印度、斯里兰卡等国的茶道有什么渊源,有何异同?
涉茶艺术品、手工品等
3.茶与健康
什么茶对应的有什么养身效果,该如何饮用?
怎么喝美容?
茶有哪些功效?其成分是什么?如何起作用的?
每个季节适合喝什么茶,怎么喝更健康?
4.茶科学
茶的栽培、采摘;
茶园的土壤和环境对茶的品质有何影响?
茶的加工过程;
有哪些加工工艺,每道工序都起什么作用?
二、如何学?
知识
你可以在知乎查看或者买相应的书籍来看,或者到大学去上课;总之,现在茶知识的获取是便利的,但不够系统和高效,我跟几个小伙伴正在开发相应的课程,希望能解决这个问题(●'�7�0'●)
技能--实践+陪伴的氛围
更多时候,学茶需要的是实践——“老师”带着你实践赏玩(比如茶的鉴别、泡茶品茶等),伙伴一起探讨交流、陪伴,一起品茶谈心访茶园寻好茶……
嗯,这个我们也在准备。。
希望我们既能给广大爱茶人提供学习茶知识的平台,又能建立一个彼此探讨交流的平台,汇聚广大茶人。
H. 茶叶知识
茶叶知识大全
1. 绿茶:茶是不经过发酵的茶,即将鲜叶经过摊晾后直接下到一二百度的热锅里炒制,以保持其绿色的特点。
名贵品种有:龙井茶、碧螺春茶、黄山毛峰茶、庐山云雾、六安瓜片、蒙顶茶、太平猴魁茶、君山银针茶、顾渚紫笋茶、信阳毛尖茶、平水珠茶、 西山茶、雁荡毛峰茶、华顶云雾茶、涌溪火青茶、敬亭绿雪茶、峨眉峨蕊茶、都匀毛尖茶、恩施玉露茶、婺源茗眉茶、雨花茶、莫干黄芽茶、五山盖米茶、普陀佛茶。
2. 红茶 :红茶与绿茶恰恰相反,是一种全发酵茶(发酵程度大于80%)。红茶的名字得自其汤色红。
名贵品种有:祁红、滇红、英红。
3. 黑茶:黑茶原来主要销往边区,像云南的普洱茶就是其中一种。普洱茶是在已经制好的绿茶上浇上水,再经过发酵制成的。普洱茶具有降脂、减肥和降血压的功效,在东南亚和日本很普及。不过真要说减肥,效果最显著的还是乌龙茶。
4. 乌龙茶 :乌龙茶也就是青茶,是一类介于红绿茶之间的半发酵茶。乌龙茶在六大类茶中工艺最复杂费时,泡法也最讲究,所以喝乌龙茶也被人称为喝工夫茶。
名贵品种有:武夷岩茶、铁观音、凤凰单丛、台湾乌龙茶。
5. 黄茶 :著名的君山银针茶就属于黄茶,黄茶的制法有点像绿茶,不过中间需要闷黄三天;
6. 白茶:白茶则基本上就是靠日晒制成的。白茶和黄茶的外形、香气和滋味都是非常好的。
名贵品种有:白豪银针茶、白牡丹茶 。
I. 卖茶叶有什么培训知识吗,可以告诉我吗,谢谢。
销售其实都是来大同小异的:你可以自让门店人员加强对店里各种茶叶的了解,比如每种茶叶的产地,季节,分类,特点,属性,对人体的功效。这些都了解以后,然后再加强对茶叶文化的学习,这样有客人了就知道怎么针对客人的爱好来讲解推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