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营销策划 > 冬枣行业市场调查

冬枣行业市场调查

发布时间:2022-03-05 11:38:33

❶ 当前冬枣生产应注意什么问题

冬枣是一个口感非常好的鲜食枣品种,前几年市场冬枣销售价格一直在每千克20~30元;贮藏到春节的优良冬枣每千克在50~100元的高价位运行,而2003年市场上却出现贮藏后的冬枣每千克售价不到2元的怪现象。为什么呢?这其中虽然有结果面积和产量增加引起冬枣价格下降的因素,但主要原因是有的冬枣栽培者片面追求产量,不适当地使用赤霉素、过量追施氮肥及2003年秋后雨水偏多造成冬枣干物质含量降低,耐贮性、抗病性差,贮后冬枣病烂果严重,再加上冬枣贮藏者片面追求冬枣贮藏期的延长,过早摘果(还不到白熟期),以致贮藏的冬枣虽然变红但根本没有冬枣的原有口感和风味,再加上果实病烂,才出现前述现象。要解决目前冬枣生产上存在的问题,栽培者和经营者应建立质量第一,品牌至上,以诚信赢得市场的现代理念,共同打造世界驰名的品牌,占领国内外市场。要全面提升冬枣的品质,除采用优种外,还要通过增施有机肥,合理的肥水管理和整形修剪,适时防治病虫害,正确地运用开甲、喷施植物激素等保花保果技术,通过疏果做到坐果适量,适时采果,提高冬枣采后处理和加工工艺水平,才能保证冬枣的高质量,满足国内外市场的需求。
目前我国的冬枣生产(包括其他红枣)多是一家一户的小农经济,无力与现代化大生产抗衡,更无力驾驭国内外市场,有很多应解决而解决不了的问题,如现代技术的引进,精品名牌商标的创建等等,这些问题不解决,直接阻碍枣业的发展。因此,必须适时扩大经营规模,走龙头企业加基地加农户,或组织集产、销、加一体化的合作社、产业协会式的产业化组织,依靠团队的力量应对千变万化的国内外市场,是今后枣业发展的根本出路。
搞好果品加工是实现增值,扩大果品销路,促进果业发展的重要途径。我国果品加工业相对滞后,果品加工品仅占总量的10%左右,与世界果品加工品占果品总量的50%差距甚远,红枣的加工品还不到10%,冬枣的加工品更少。今后要努力发展果品(包括枣)加工业,通过现代技术,提升加工品的质量和档次,积极引进国外资金和技术,要在枣的内含物提取上做文章,如提出枣红素、环磷酸腺苷等,通过扩展冬枣的应用途径,促进冬枣的健康发展。近两年开发的用冬枣加工酥脆冬枣市场销售很好,对促进冬枣的发展很有意义。

❷ 大荔冬枣的发展情况

大荔县绿苑红枣专业合作社在全县境内建成有机、富硒冬枣、黄花菜、花生等有机认证基地3000亩,特别是在许庄镇周家村注册认证了出境水果生产基地5000亩,2011年联合天津冬枣研究所建成3000吨气调冷库。注册了“真社缘”、“忘忧草”等7个商标,并申报省级著名商标。产品先后荣获“渭南市名优特产”、“中国国际第二届林业博览会金奖”等荣誉。合作社连续三年被县委、县政府评为“先进合作社”,2010年被评为“市级十佳示范社”,2011年被评为“省级百强示范社”,2012年被评为“全国优秀示范社”,完成“出境水果果园注册登记”和“大荔冬枣”国家地理标志登记。
大荔县从单一的水枣种植发展到冬枣、苹果、酥梨、葡萄、蔬菜等有大荔地域特色的农业生产;公司产品有绿苑西甜瓜、真社缘有机冬枣、有机果蔬、有机苹果、大荔土特产、红干枣等十几个品种,并将与温荔宏建公司强强联合,逐步建立和完善销售渠道,在深圳、厦门等沿海城市以及北京、天津、上海、广东等各省会城市设立大荔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富硒冬枣等特色有机农产品的专营柜台甚至专卖店,将社员农产品的销售真真正正的引上“农企对接、农超对接、农校对接”的商业模式,把该社打造成集种植、冷藏、运输、加工、销售为一体的国内一流合作社。
大荔县以平王有机种植基地为示范样板,打造有机富硒冬枣基地,把合作社建设成为全国十佳示范社;明确公司有机栽培、富硒栽培理念,抱团打拼市场,使“真社缘”冬枣成为全球最好吃的冬枣;找准平台,加强合作,打造“绿苑真社缘,健康到永远”的大品牌,做大做强大荔冬枣产业,更好的为农村、农业、农民服务,引领群众共同走上更为宽敞的致富之路。

❸ 今后几年冬枣树的发展趋势

稳中有降吧。现在的冷鲜冬枣价格就很低。市场疲软

❹ 关于冬枣

冬枣(亦称雁来红、苹果枣、冰糖枣、鲁北冬枣等)是鲁北地区的一个优质晚熟鲜食品种。冬枣结果早,嫁接当年就能结果,10月上中旬成熟,果实近圆形,果面平整光洁,果形酷似小苹果。纵经2.7-2.9cm,横经2.5-2.9cm,平均单重14克,最大果重45克。皮薄肉脆,浓甜微酸,啖食无渣,可溶性固形物含量38%左右,最高达42%,可食率达96。9%,含有天门冬氨酸、苏氨酸等18种人体所需的氨基酸,还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膳食纤维以及多种维生素和钾、铁、铜等矿质营养,被誉为“百果之王”、“天下奇果”。宜鲜食,品质极上,果实生育期125天左右,产量中等。不裂果,果皮深红光亮,营养极为丰富,近几年市场供不应求,一般售价60元/公斤左右,最高时高达360元/公斤。具有极高的经济价值。大力发展冬枣生产,加强栽培管理,可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冬枣价格还分质量,地摊小店的3_5块,好点的批发也要8块,这个就很非常好吃了,极品的大东枣20左右,一般用来做礼品送人。最高价格五六十元!

❺ 目前市场上冬枣那个品质好

冬枣(dongzao)枣树的一个栽培品种,(亦称爱侬、枣之初、枣儿乐、雁来红、庙上福、苹果枣、冰糖枣、大荔冬枣、山西冬枣、庙上冬枣、鲁北冬枣、沾化冬枣、黄骅冬枣)是无刺枣树的一个晚熟鲜食优良品种,也是公认的品质最好的鲜食枣品种。
沾化冬枣是华东地区的一个优质晚熟鲜食品种。冬枣属于鼠李科,枣属。是无刺枣树的一个晚熟鲜食优良品种。分布于山东、河北、山西、陕西等地。其中,山东沾化的冬枣最为正宗,肉多皮薄而脆,落地而碎。

❻ 求一调查报告,题目:调查分析影响某地区农业发展或某一工业部门发展的现状及存在问题并提出自己的解决方案

黄骅市林业局 吴宝凤

近年来,随着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及各项惠农措施的不断完善,我市冬枣产业迅速发展,已经成为广大农民致富的重要途径之一,但是受市场、技术等方面的影响,冬枣产业在其发展中也出现了很多问题。为了促进冬枣产业的健康发展,市林业局、市冬枣协会就我市冬枣产业发展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以供参阅。
一、冬枣产业的发展现状:
1、产量和面积
由于黄骅冬枣知名度的不断提高和经济效益的不断增加,加之政府的积极号召和强力推动,我市冬枣种植面积由2001年的5万亩,发展到2004年的10万亩,至2006年底,种植面积已近30万亩,建成万亩冬枣基地1个,千亩冬枣基地40个,200亩以上的冬枣大片100个,实现标准化种植面积10万亩。
冬枣产量由2001年的50万斤到2002年迅速猛增到200多万斤,2004年达到1000万斤左右,2005年已达到4000万斤。2006年冬枣产量在6000万斤左右,但是由于受到枣锈病的危害,冬枣产品质量较低,黄骅冬枣声誉受到相当大的影响,枣农受益也大幅下降,一些种植量小的农户出现了刨树现象。2007年的冬枣产量又有了好转,品质也有所提高,其中优质商品枣达800万斤以上,创历史新高。
2、库容量状况
2001年库容量只有华夏200吨的气调保鲜库,孔店村500吨的保鲜库,另外还有零星的几家个体贮藏也不过50吨,2002年个体冬枣经济人队伍迅速增加,并相应建起小型冷库60多个。受2002年经营冬枣的暴力影响, 2003年冬枣个体经济人队伍迅速猛增,相应建起小型冷库300多个。2004年由于市场调节的作用,冬枣销售利润微薄,冬枣经纪人队伍由强变弱,全市库存量略有降低,2005年市场状况转好,又由弱变强,2006年经纪人队伍达到了上千人,大中小型各类冬枣保鲜库发展到500多个,建成了天天食品、国润生态、众宝、瑞丰等16家冬枣加工企业,年储藏保鲜能力上万吨。但是06—07两年由于受市场调节的作用,储存鲜枣的经纪人都处于亏损状态,在以后的发展中,直接外销的冬枣要增加,搞鲜枣储存的逐渐减少。
3、市场价格状况
由于冬枣产量的增加及市场的调节,收购价格由2001年的15—25元/斤降到2003年的6—8元/斤,2004、2005、2006年收购价格趋于平稳,在1.8—4.5元/斤;冬枣零售价格由2001年30—40元/斤降到2004年的10—20元/斤,到2006年价格降到了5—8元/斤。在北方大城市和南方一些地区其价格要略高一些,批发价6—10元,零售价9—18元左右。这个价格与经济发达地区人们的消费能力相适宜,从而使这一产品在经济发达地区有了一定的销售空间,市场由北方的大连辐射到沈阳、长春、哈尔滨、锦州一带,南方由广州向深圳、上海、广西扩散,并且辐射到香港、澳门等地,随着产量的增加及价格的降低,销售市场逐渐向中等城市及内陆地、县市场方向发展,销售空间不断扩大。2002年冬枣由于产品质量好、营养价值高,在南方市场上是最火的,销售后期,市场上形成了抢购风,冬枣经纪人收益丰厚,从而造成了2003年冬枣产地抢购风,使产地收购价高于2002年市场销售价格。产地收购的无序竞争使经纪人销售冬枣效益大打折扣,造成2004年的市场萧条。2005年市场又有大的拓宽,北京、天津、沈阳、广州已成为黄骅冬枣的主市场,销售份额有了大的增加,销售价与收购价趋于平稳。由于2007年黄骅冬枣比沾化冬枣开甲早,成熟期比沾化冬枣提前十天左右,2007年的冬枣价格今年是自03年以后价格最好的一年,冬枣的收购价格从9月10日开始至10月5日以前,平均价格都在3.5元左右。以后由于连续阴雨,裂果相当严重,产品质量受到影响,从而使价格降低,一般平均价格在2.5元左右。采收后期,10月中旬以后,由于产品质量较差,而且受山东冬枣大批量上市的冲击下,平均价格也稳定在1.5—1.8元的范围之内,也达到了05年的水平。
成熟期的早晚直接影响了果农的效益,今年的成熟期腾庄子乡较早,其次是吕桥、官庄、常郭一代,成熟最晚的是羊二庄、旧城一代,它们后期受连续阴雨的影响,裂果较为严重,损失相当大,总体价格也低于腾庄子、吕桥、常郭、官庄一带的价格。
造成这种成熟期不一致的原因,主要是由于生产管理过程中的差异:主要是施肥种类的不同、浇水的时期、甲口愈合的早晚、激素的使用量差别造成的,这种现象在以后的管理过程中,应该引起广大果农及技术人员的重视。
黄骅、山东两个产地,山东产量高出我们几倍甚至几十倍,在产量上我们无法与之抗衡,黄骅只有提高冬枣的质量,比他们的采收期提前,只有这样,才能提高黄骅冬枣的价格,今年的市场状况就是如此。后期的价格降低,主要是山东枣大量上市,使黄骅枣受到冲击,山东二级果在市场的销售价格与我们黄骅的三级果相比,他的二级果的销售价每斤2.8元,比黄骅三级果的销售价还低0.2元,而黄骅二级果的市场价为每斤4元,总体上讲,我们黄骅冬枣市场的收购价格和销售价格都高于山东枣1.2元左右。
2002年黄骅冬枣在广州市场一上市,就受到了消费者的欢迎,产品通过深圳海关进入香港,由此流向国际市场。2006年通过广州绿健公司,黄骅冬枣进入了加拿大市场。广州市场是一个国际窗口,很多外商对冬枣很感兴趣,只是不太了解这一产品的储存、保鲜状况及一些常规的技术标准,国外有些水果经销商跃跃欲试等待时机。2007年黄骅冬枣已正是进入加拿大市场,并且受到了当地消费者的好评。
4、冬枣经纪人队伍状况
由于06年市场状况较差,有些冬枣经纪人受到了冲击,一些小个体经纪人犹豫不决,错过了冬枣收购的最佳时机,我市的一些农业加工企业只收购了少量的用于自加工的产品,鲜食枣的对外市场并没有进入,今年在林业局领导的协调下,东昊房地产开发公司筹措了上千万资金,和林业局瑞丰农业开发公司联合在全市范围内设立了十几个收购点,大量收购冬枣,从而稳定了我市冬枣的收购价格,几个大的个体经纪人在对外市场上有了一定的影响,分别在沈阳市场、北京市场、广东市场,站稳了脚,其它市场的黄骅冬枣是经销商直接来产地采购,收购期间,在孔店驻扎的外地客商有300多人。冬枣个体经纪人是不可忽视的,他在冬枣的对外销售上,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二、冬枣产业存在的问题及分析
1、龙头企业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市冬枣龙头企业已达16家,企业发展的数量不少,但缺少规范化的管理,产品的深加工产业化链条延伸程度低,加工的产品只是一些单一的初级产品,在国内及国际市场上竞争力不强,而且最重要的一方面是销售组织结构不健全,市场冲击力较弱。冬枣产业缺乏与大企业的对接,没能形成促使冬枣产业大发展、快发展的航空母舰。
2、经纪人协会服务组织的滞后
2004年之前,黄骅一直没有经纪人协会组织,经纪人的活动也非常松散,从技术服务、市场销售、冬枣的收购标准及相对应的一些服务措施上,经纪人得不到相关利益的保障和服务, 2006年在统战部的帮助与支持下把主要冬枣经纪人组织起来成立了冬枣经纪人商会,并相继开展了一些活动,但由于受到会员自身素质及思想意识的影响,加之经费缺乏,商会还没有充分发挥应有的作用,收购价格上还不能加以规范,市场销售上没有做到完全统一,还存在这相互压价的现象,信息反馈上还没有做到准确而快捷。
3、知名度与沾化冬枣有一定的差距
从1997年开发冬枣到2006年,我们已顺利取得了冬枣原产地保护、冬枣绿色食品的认证、古冬枣林国保申请成功,这些相关的硬件将进入历史的记载,这也表明了黄骅冬枣产业化发展的超前性。2003年到2007年连续举办了五届冬枣节。也充分显示了市委、市政府对发展冬枣产业的高度重视,可是与山东沾化相比,黄骅冬枣的知名度还有一定的欠缺。沾化冬枣在外的名声远远高于黄骅冬枣,这种现象有些人认为是我们黄骅冬枣的宣传效果不够,其实不然,黄骅冬枣的原产地保护及古冬枣林国保申请成功足以证明我们黄骅冬枣的宣传力度,而黄骅冬枣弱于沾化冬枣的最根本原因在于市场因素,主要还是黄骅冬枣的产量不足。有了足够大的产量,才能最终由产品变成商品,进入流通渠道,并走进千家万户,它的知名度是在枣量上体现出来的。而我们黄骅冬枣的产量远远低于沾化冬枣,没有足够的货源供应市场,而沾化冬枣却源源不断的满足市场,所以沾化冬枣走进了千家万户,而我们黄骅冬枣既没有占领市场,更没有推开家门。
4、产量与坐果面积分析
黄骅的冬枣种植面积近30万亩,实际坐果面积约10万亩。2007年初在个别区域出现了砍伐冬枣树的现象,这种现象的出现主要是由于个别果农连续几年没有产量,果农没有效益,从而挫伤了他们的积极性。为什么连续几年没有产量,这是综合性因素造成的,一是气候因素。有的年份冬枣花期气温过高、空气干燥,或者温度过低,造成花蕾的发育不健全、受粉受精不良,雨季高温高湿,造成病害成灾。二是技术条件。近几年,绿盲椿象对枣树的危害相当严重,前几年对它的发生规律掌握不准确,防治不及时,造成产量降低,促使冬枣连续用药、重复用药、过多使用激素类药物,致使冬枣品质下降,成本提高。特别是2006年后期的枣锈病危害,它的发病期正赶在了冬枣成熟期,致使药的残留没有分解就采摘下来,不但降低了品质,提高成本,而且枣的声誉也受到严重影响。三是农民的思想意识。在调查过程中发现,有很多的果农在枣树管理上存有问题,特别是在病虫害的防治上,集中用药时间不统一,从而使一些迁飞性害虫和传播性病害得不到有效控制。还有就是第一年有了产量第二年就放松了管理,从而使坐果受到影响,砍树现象比较严重的都是枣树坐果率低的区域。
5、市场建设状况分析
2003年前没有固定的冬枣专业市场,农民在冬枣产品交易过程中没有稳定的市场场所,冬枣经销商也找不到相应的地点,从而使果品的流通受到了一定的限制,有些客商已相继流入了沾化市场。2004年在孔店建立了冬枣专业市场,但它与沾化市场相比,也存在很多问题:交通不方便,市场位置偏,物流不方便,因为冬枣为鲜食果品,一次性发货量不大,一般走配货运输。而与沾化相比,205国道配货车辆到处都是,而我市冬枣市场交通、住宿不方便,距国道及县城较远,无形中会给客商增加较高的成本,所以有很多的客商愿意滞留在沾化,不愿来黄骅。2006年在冬枣经纪人商会的协助下成立了黄骅——沈阳、黄骅——北京的冬枣配货专线,这一状况在一定程度上得到弥补,2007年我市的冬枣市场有了一定的起色,最好的是孔店的市场,其次是羊二庄乡崔庄自发形成的小市场。
三、冬枣产业发展的意见和建议
产业化的高速发展必须以地方特色资源为依据,以市场为导向,从而最终使产品进入流通领域而形成商品,而取得一定的经济效益,造福于人民。
1、以冬枣绿色食品基地建设为出发点,建立一套绿色食品操作技术规程,使果农在生产管理过程中按一定的方向和目标去管理,从而达到标准化管理的目的。近几年林业局与北京林大、河北农大、中国林科院、郑州果树研究所搞了大量的科学实验,成立了专家联落点,并建立了标准化冬枣示范园,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同时,06年我们积极申报了10万亩冬枣无公害生产基地建设,07年申报6万亩无公害生产基地,把冬枣的标准化栽培推向一个新高潮打下基础。
2、建立技术服务网络,成立技术服务小组,并在各乡镇冬枣专业村建立村级技术服务站。只有这样,果农才能在技术上有一定的依托,在利益上有所保障。在企业方面,可以得到相关的标准产品,并有了一定目的加工货源。07年市林业局为解决冬枣的技术管理问题,经反复研究,与冬枣经纪人协会及商会联合组成技术服务小组,在羊二庄、崔庄村建立了冬枣技术服务站,进行不定期培训,把技术送到田间地头。为枣农提供技术服务,提高了冬枣的坐果率和冬枣品质及产量,收到较好效果。08年林业局又制定了新的实施方案,在全市范围内进行大规模的技术培训,实施计划是从春季一直延续到冬季,要想提高冬枣的座果率,不单纯是林业局的工作,也是全社会的责任,市政府可以推广这一经验和做法,发动全社会的力量,使相应的技术服务在全市推开。
3、不断加强完善经纪人组织建设。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市场运作的深入产业化逐渐暴露出很多问题,而经纪人组织是缓解这些矛盾和问题的中间体,起到一定的承上启下的作用,它一头牵着市场一头牵着农户,兼顾很多家的利益,经纪人组织的出现,是产业化发展的必然结果,所以政府要高度重视经纪人组织的发展,在初级阶段正确的引导、帮助和抚持,组织会员进行不定期的学习培训,提高思想意识水平,组织其进行市场调查,使其不断发展壮大,最终使冬枣产业在政府的支持下,进入市场从而完成了它的发展过程。
4、兴建和扶持龙头企业使其不断壮大,真正起到龙头带动作用。要力争让冬枣龙头企业和冬枣经纪人组织走向前台,唱主角,担重任,要重点巩固沈阳银达利市场,开拓广州江南市场,广州市场它是一个国际窗口,它更能提升黄骅的知名度。只有牢固占领这两个全国最大的水果集散地批发市场,黄骅冬枣才能真正称得上走向全国,进而走向世界。
5、搞好舆论宣传,以枣为媒大力宣传黄骅。连续几年的冬枣节为黄骅冬枣产业的发展起到了相当大的作用,每次搞的冬枣推介会应该继续推行,它为冬枣交易搭了一个平台,也提升了黄骅,更推出了黄骅冬枣,从而起到招商引资的目的。
冬枣产业发展来之不易,如何搞好这一产业,必须依靠全社会的力量,并不是某一个部门的工作,也不是某一个人的事,它经历了一个个曲折与沉浮,我们相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黄骅的冬枣产业一定会走向成功,走向辉煌。

❼ 冬枣一般什么季节市场上有卖的

冬枣(亦称雁来红、苹果枣、冰糖枣、鲁北冬枣、沾化冬枣、黄骅冬枣等)是鲁北地区的一个优质晚熟鲜食品种。冬枣结果早,嫁接当年就能结果,10月上中旬成熟,果实近圆形,果面平整光洁,果形酷似小苹果。纵经2.7-2.9cm,横经2.5-2.9cm,平均单重14克,最大果重45克。
冬枣属于鼠李科,枣属。是无刺枣树的一个晚熟鲜食优良品种。主要分布在河北、山东等地,冬枣果大,近圆形,纵横径2.9—3.2厘米,皮薄,核小,汁多,肉质细嫩酥脆,甜味浓,略酸,果实圆形或扁圆形,呈赭红色,平均单果重17.5g,最大单果重35 g,枣核呈纺锤形。鲜枣含糖量34%,含酸量0.47%,含维生素C303mg/100g。
冬枣树势中庸,发枝力中等,定植后2—3年结果,高接后第二年结果,稳产。果实生育期125—130天。从9月下旬(白熟期)至10月中旬(完熟期)可陆续采收。
该品种适应强,较丰产稳产,果实成熟期晚,品质及上,为优良的晚熟鲜食品种。
冬枣鲜食可口、皮脆、肉质细嫩品质极佳,是目前北方落叶果树中的高档鲜食品种;成熟后落在地上能开裂;汁多无渣,甘甜清香;可溶性固形物35-38%,肉厚核小,可食率达96.1%。
冬枣营养极丰富。含有天门冬氨酸、苏氨酸、丝氨酸等19种人体必需的氨基酸,总含量为0.985mg/100g;含蛋白质1.65%;膳食纤维2.3%,总量17.%;总黄酮0.26%;烟酸0.87mg/100g;胡罗卜素1.1mg/kg;维生素B1 0.1mg/kg;维生素B2 2.2mg/kg;维生素C的含量尤其丰富,达352mg/100g;是苹果维生素C含量的70倍,梨的100倍,金丝小枣的20倍,有“活维生素丸”之美誉。

❽ 种植冬枣的前景怎么样

一、营养丰富

1、冬枣是一种营养十分丰富的水果,据测定,冬枣含糖、蛋白质、有机酸、果胶、维生素A、维生素E、铁和钾等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其每100克含维生素C303.8毫克。

2、医学研究证明,冬枣中丰富的维生素C可以软化血管,是预防高血压、冠心病和动脉硬化的理想药物,常食冬枣可以提高人体的健康水平。

3、研究还发现,冬枣还含有一种叫环磷酸腺苷的生物活性物质,这种物质对人体内的癌细胞具有较强的破坏和抑制作用,我国自古就有“一日三枣,红颜不老”的说法。

二、适应性强

1、冬枣抗旱、耐涝、耐寒、耐高温。其生长发育的最适温度:春季日平均气温为13℃~14℃,夏季日平均气温为18℃~25℃,冬季日平均气温不低于零下15℃。

2、然而,冬枣对温度适应性极强,冬季休眠期在零下30℃也能安全越冬,在绝对高温达45℃也能开花结果。同时,冬枣对多雨湿润和干燥少雨的气候条件都能适应。冬枣对土壤要求不严,无论山地、平原、沙滩,酸性和碱性土壤均可种植建园。

3、我国南方荒山资源丰富,发展冬枣生产不仅不与粮争地,而且冬枣寿命长,栽培冬枣还能扩大植被,保持水土,改善生态环境,是集经济效益、生态效益于一体的优良树种,被誉为“木本粮食,铁杆庄稼”,发展前景十分诱人。

三、生产效益显著

1、冬枣产量高,栽培3年进入盛果期后每亩产量可达750公斤~1000公斤,产值在6000元以上。此外,冬枣还是优良的蜜源植物,夏秋开花量大,花蜜多。

2、据测定,一株盛果期的冬枣树,每年有花蕾37万个~50万个。成片的每亩果园可收优质蜂蜜5公斤左右。因此,栽培冬枣经济效益十分显著。冬枣近几年市场供不应求,一般售价10-30元/公斤左右,最高时高达360元/公斤。具有极高的经济价值。大力发展冬枣生产,加强栽培管理,可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3、果实细嫩多汁、甘甜清香的冬枣,很受消费者欢迎,加之冬枣上市正值水果淡季,因此市场售价一直很高,特别是我国南方各省的大中城市,由于每年需从北方调进,售价更高。近几年,湖南省市场零售价每公斤10元~16元,广州每公斤20元~24元。有资料报道,国际市场冬枣奇缺,供不应求,韩国每公斤为36美元、欧美市场每个平均高达1美元。市场十分广阔。因此,有专家认为,南方发展冬枣生产,将成为农业结构调整的“黄金产业”。

通过以上的介绍,我们现在知道了冬枣种植前景怎么样,冬枣富含多种微量元素和矿物质,有防心脑血管疾病之功效,营养价值为百果之冠,倍受广大消费者青睐,被称为“天下奇果”,具有很高的栽培价值和市场前景。

❾ 沾化冬枣交易市场在哪里

山东省滨州市沾化县下洼镇是冬枣原产地

到了下洼就知道了,现在市场很大了。我是当地人,买的少的话看我相册

买的多的话就亲自来一趟,毕竟市场上批发便宜。需要帮忙电话联系,资料在相册里。

❿ 冬枣产自哪里

我国冬枣主要产自于山西、河北、山东等地。

冬枣主要分布在山西庙上乡、河北、山东等地,在山东、山西、河南、河北、安徽、江苏、天津、北京、辽宁、陕西、甘肃、宁夏、青海、内蒙古、新疆等省、市、自治区均可以种植。

冬枣是鲁北地区的一个优质晚熟鲜食品种。冬枣属于鼠李科,枣属。是无刺枣树的一个晚熟鲜食优良品种。冬枣一般在阳历10月-11月份自然成熟,因北方天气入寒较早,因此得名“冬枣”。

冬枣中的果糖、葡萄糖、低聚糖、酸性多糖还能参与保护肝脏。中医认为,冬枣味甘、性微温,对胃、脾、肝、心等器官有益,并有益血安神、补脾益胃、缓和药性的作用。

(10)冬枣行业市场调查扩展阅读:

冬枣最大的特点是维生素C含量极高,每100克果肉维生素C含量高达380~600毫克,是苹果的70倍,柑橘的16倍。相对于干枣而言,鲜枣避免了干制过程中一些营养物质的流失,具有较好的利用率、良好的药用、保健价值。但鲜吃冬枣要注意以下问题:

1、冬枣含有丰富的糖分,主要为葡萄糖,糖尿病患者如果不加节制过量进食,会引起血糖迅速上升,加重病情。

2、冬枣腐烂后会使微生物繁殖,让枣中的果酸酶继续分解果胶产生果胶酸和甲醇,甲醇可再分解生成甲醛和甲醇。人吃了烂枣会出现头晕、视力障碍等中毒反应,重者可危及生命。

3、进食过多鲜冬枣,易导致消化不良、腹泻,因此由于外感风热而引起的感冒、发烧者及腹胀气滞者,慢性腹泻者均应少食。

阅读全文

与冬枣行业市场调查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旅游大米营销策划方案 浏览:808
运输公司夏季安全培训方案 浏览:574
服饰促销活动总结 浏览:289
少儿艺术万圣节活动策划方案 浏览:653
市场营销的考题 浏览:471
幼儿园中班元旦策划方案 浏览:578
乡镇扶贫产业培训方案 浏览:818
山西爱梦想电子商务有限公司 浏览:568
网络销售跟网络营销 浏览:265
市场营销环境及其特征 浏览:462
大学六一活动策划方案 浏览:525
破冰大会策划方案 浏览:268
小学教师网络培训研修方案 浏览:963
联通上市推广方案 浏览:442
红包裂变推广方案 浏览:967
城禾电子商务有限公司 浏览:267
年度安全培训计划方案表 浏览:23
南昌大学市场营销专业 浏览:71
天津大学市场营销专业的市场定位 浏览:363
线下营销与网络营销的关系 浏览: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