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市场营销环境总结 请从宏观和微观的角度分析
市场营销环境分析就要利用我们营销学当中最常用的宏观微观环境分析法来多方面宽领域的分析问题。宏观环境:1.政治环境;2.法律环境;3.人口环境;4.经济环境;5.社会文化环境;6.技术环境;7.自然环境。微观环境:公众:1)、政府机构;2)媒介公众;3)、民间团体;4)、社区公众;5)、一般公众;6)、内部公众。营销中介:1)、中间商:代理商和经销商;2)、广告公司;3)、管理咨询公司。
『贰』 以宏观和微观分析企业市场营销环境
市场营销环境
市场营销环境是泛指一切影响制约企业营销活动最普遍的因素,是指造成环境威胁和市场机会的主要力量和因素。它可分为宏观市场营销环境和微观市场营销环境。对环境的研究是企业营销活动管理的最基本的课题。
分类: 按对企业营销活动影响因素的范围分:微观环境和宏观环境
微观环境:直接营销环境(作业环境),指与企业紧密相连,直接影响企业营销能力的各种参与者,包括:企业本身、市场营销渠道企业(供应者、中间商)、竞争者及社会公众。
宏观环境:间接营销环境,指影响企业营销活动的社会性力量和因素,包括:人口环境、经济环境、政治法律、法律环境、技术环境及自然环境。
市场营销环境通过对企业构成威胁或提供机会影响营销活动。环境威胁是指环境中不利于企业营销的因素及其发展趋势,对企业形成挑战,对企业的市场地位构成威胁。市场机会指由环境变化造成的对企业营销活动富有吸引力和利益空间的领域。
特点:客观性、关联性、层次性、差异性、动态性、不可控性。
『叁』 何为营销市场的宏观与微观环境分析
制订营销战略决策之前,要对营销市场的宏、微观环境以及其对制订营销战略决策、实施营销活动的影响进行分析。
1.宏观环境
宏观环境是指影响市场营销活动的一切自然和人文环境,主要包括如下六个方面内容。
(1)政治法律因素
政治法律环境,是指国家和政府的方针、政策及各种法令、条例,以及国外有关法规与政局的变化,政府人事的变动,意外发生的战争、罢工、暴乱等可能影响本企业的诸多因素。政治、法律环境对市场需求有很大的影响。例如,在经济快速增长时期,市场需求倍增;经济处于调整和巩固时期,市场需求则疲软。
(2)经济环境因素
经济环境因素是指影响消费者的购买能力和支出的因素,衡量这些因素的经济指标有国民生产总值、国民收入分配、储蓄与投资变化、私人消费构成、政府消费结构等。经济的发达程度影响着该地区消费者的收入水平,而消费者收入水平是购买力的主要标志。
(3)社会文化影响因素
社会文化环境是指企业所处的社会结构、社会风俗和习惯、信仰和价值观念、行为规范、生活方式、文化传统、人口规模与地理分布等因素的变动。
(4)竞争环境因素
竞争环境因素是指企业所需要或受到营销活动影响的不同的竞争环境,其中包括产品形式竞争、品类竞争(具有类似特征的产品和服务之间的竞争)、属类竞争、预算竞争四个层面。
(5)科学技术因素
科学技术因素是指科技发展过程中新动态、新工艺、新技术的研发状况对企业造成的影响。科学技术新发明促进了新产品的出现和现有产品的改进,同时也对市场营销产生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6)人口统计因素
人口统计因素是指人口的特点,包括人口数量、人口结构、人口分布与增长情况等。由于市场是由人群所构成的,所以营销员对人口统计特征因素特别感兴趣。
2.微观环境
微观环境是指与企业密切关联,直接影响企业营销的各种参与者,其中包括原料供应商、营销渠道中的企业、同行业竞争者、客户、社会公众等。
1)在价值链上游的主体
在价值链上游,主要因素就是原料供应商,它与生产商是一个利益整体,对营销有很大的影响。原料的质量直接影响成品质量,同时原料随生产的进行而消耗,需要持续购进,因而生产企业与原料供应企业的关系大多是相对长期的。
2)在价值链中游的主体
在价值链中游的因素主要是指营销渠道的中间企业,主要包括四种:
①产品中间商,包括代理商、经销商等:
②促进产品流通的企业如物流公司、仓储公司等:
③营销服务机构如营销管理咨询的市场研究公司等:
④财务中介机构,如银行、信贷机构等。
3)在价值链下游的主体
在价值链下游,影响企业的微观环境因素包括以下三种。
(1)消费者因素
消费者是企业的目标市场,是企业服务的主要对象,是企业进行营销活动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点。在不同的市场类型下,有不同的消费者,市场类型大体可分为五种。
①消费者市场,即个人和家庭购买商品及劳务以供个人消费的市场:
②工业市场,是指组织机构购买产品与劳务。供生产其他产品及劳务所用的市场:
③中间商市场,指组织机构购买产品及劳务用以转售,从中赢利的市场;④政府市场,指政府机构购买产品及劳务以提供公共服务的市场;⑤国外市场,即国外购买者所构成的市场。
(2)同行业竞争者
同行业竞争者的营销决策和活动对企业有一定的影响。其中包括以下四类:
①愿望竞争者,也就是满足消费者相同需求、欲望的竞争者:
②平行竞争者,亦称类别竞争者,是指生产相同类别产品的竞争者:
③产品形式竞争者,是指通过产品的不同形式以满足消费者需求的竞争者:
④品牌竞争者,即通过不同品牌以及品牌效应满足消费者需求的竞争者。
(3)社会公众因素
指对企业的营销活动产生一定影响的社会组织、机构和企业,主要包括以下五种类型。
①政府机构。政府制定的政策、政府购买行为影响企业营销活动。
②媒体机构。媒体机构对企业产品信息的发布、广告的投放产生一定影响。
③金融机构。企业的信贷业务、收支业务都要受到金融机构的影响。
④社会团体。企业为树立公众形象与社会团体联合策划活动。
⑤一般公众。一般公众都有可能成为企业产品的潜在消费者。
『肆』 学习市场营销的同学的微观分析以及宏观分析
微观市抄场营销环境是指与企业紧密袭相连、直接影响企业营销能力和效率的各种力量和因素的总和,主要包括企业自身、供应商、营销中介、消费者、竞争者及社会公众。由于这些环境因素对企业的营销活动有着直接的影响,所以又称直接营销环境。 宏观市场营销环境是指企业无法直接控制的因素,是通过影响微观环境来影响企业营销能力和效率的一系列巨大的社会力量,它包括人口、经济、政治法律、科学技术、社会文化及自然生态等因素。由于这些环境因素对企业的营销活动起着间接的影响,所以又称间接营销环境。微观市场营销环境和宏观市场营销环境之间不是并列关系,而是主从关系。微观市场营销环境受制于宏观市场营销环境,微观市场营销环境中的所有因素均受到宏观市场营销环境中的各种力量和因素的影响。
『伍』 市场营销的宏观环境与微观环境的分析.
微观市场营销环境是指与企业紧密相连、直接影响企业营销能力和版效率的各种力量和因素的总和权,主要包括企业自身、供应商、营销中介、消费者、竞争者及社会公众。由于这些环境因素对企业的营销活动有着直接的影响,所以又称直接营销环境。 宏观市场营销环境是指企业无法直接控制的因素,是通过影响微观环境来影响企业营销能力和效率的一系列巨大的社会力量,它包括人口、经济、政治法律、科学技术、社会文化及自然生态等因素。由于这些环境因素对企业的营销活动起着间接的影响,所以又称间接营销环境。微观市场营销环境和宏观市场营销环境之间不是并列关系,而是主从关系。微观市场营销环境受制于宏观市场营销环境,微观市场营销环境中的所有因素均受到宏观市场营销环境中的各种力量和因素的影响。
『陆』 请帮忙举例分析一个企业的市场营销环境(宏观和微观)
1东风汽车公司内外部营销环境分析
1.1外部营销环境分析
1.1.1宏观环境分析
自2001年以来中国汽车工业总体上保持了良好的发展势头,2007年销量水平比2003年翻了一番,中国汽车工业已连续九年增幅保持两位数增长。
2007年我国汽车产量888.25万辆,比2006年净增160.27万辆,同比增长22.02%。从乘用车看,2007年乘用车产量为638.11万辆,同比增长21.94%;其中,基本型乘用车(轿车)产量479.77万辆,同比增长23.99%;多功能乘用车(MPV)产量22.47万辆,同比增长15.42%;两驱SUV产量17.49万辆,同比增长49.25%;四驱SUV产量18.51万辆,同比增长53.12%;交叉型乘用车产量99.86万辆,同比增长7.29%。2007年我国商用车产量为250.13万辆,同比增长22.21%。其中最大的功臣应该归功于重卡。2007年重卡累计生产48.99万辆,同比增长61.36%。
2007年中国汽车销量879.15万辆,同比增长21.84%,比2006年净增157.6万辆。2007年我国汽车总销量大致为2003年的一倍,短短的4年间翻了一番。乘用车2007年销量达到629.75万辆,同比增长21.68%,增幅较2006年有所减缓,但总体保持稳定增长的基本态势。截至2007年底,商用车销量达到249.40万辆,同比增长22.25%;与2006年相比增幅提高8.02个百分点,且高于全行业增幅0.41个百分点。
2008年1-7月中国汽车产量593.2万辆,同比增长16%;2008年1-7月中国汽车销量584.9万辆,增长16.7%。2008年1-7月中国汽车产销率为98.6%,产销平衡趋差。但相对于2007年同期的产销率98%,2008上半年总体产销处于更好的状态。2008年1-7月,乘用车产销419.69万辆和409.93万辆,同比增长15.71%和15.79%;商用车产销173.52万辆和174.97万辆,同比增长16.69%和18.76%。
“十一五”以来,随着“节能和新能源汽车”战略的明确提出,国家投入新能源汽车项目的预算为11亿元,结合地方政府和企业的投资,预计“十一五”期间国内在新能源汽车方面的投入将超30亿元。作为发展中国家,我国面临的挑战比发达国家会更加严重,我国政府高度关注新能源汽车的研发和产业化。在能源和环保的压力下,新能源汽车无疑将成为未来汽车的发展方向。
中国汽车行业前景广阔,预计2009年汽车产量将达到1,273.7万辆,2010、2011年将持续保持增长,预计增长率在19%至20%之间。2009年中国将成为世界第一汽车生产大国,同时中国汽车消费量占全球总消费量比例已达12%,在2015年左右国内汽车销售也有望超过美国,成为第一大汽车消费市场。到2020年,中国本土汽车产量将达到2000万辆左右,其中两成产品将进入国际市场。
(1)经济环境
经济环境作为构成市场的要素之一,是市场分析必须研究的问题,在市场营销策略的研究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国务院研究发展中心市场研究报告预测今后10年,中国经济每年的发展速度将达到8%:近五年内,固定资产投资总量将达到15000亿美元,中国将成为世界最大的消费市场。在2004年,中国GDP人均超过4000美元的城市已超过28个。按照国际经验,人均GDP4000美元左右,就到了汽车进入家庭的时候,这是发达国家进入汽车私人消费时期具有普遍意义的规律。在我国汽车市场的运行情况与经济发展密切相关的今天,经济发展的这种趋势无疑给汽车市场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空间,使汽车需求具备了快速增长的宏观基础。我国2003年— 2005年是汽车进入家庭的成长期,在2005年我国全面入关,2006-2010年将是我国汽车消费的爆发期。
当前的国际市场日渐成熟,有效需求增长放缓的时候,中国汽车市场却一枝独秀,需求强劲;当发达国家市场上汽车制造商的利润只有2-3%的时候,中国市场上的汽车制造商们却正享受着20-30%的高额利润。对汽车的强劲需求和高额利润正吸引着越来越多的资本投资到中国汽车市场。像任何竞争性行业一样,中国汽车市场在不远的将来也将迎来产能过剩激烈竞争的惨烈局面。
同时,我国的人均GDP上升迅速,由此产生的消费刺激让人欣喜。但是我国的人均收入相对其他西方发达国家来说仍处于低水平。
(2)人口环境
众所周知,中国是一个人口大国。现在经济发展越来越快,人均收入也有很大提高,人们生活水平越来越高,对家庭轿车的需求量越来越大。人们对高效生活的不断追求,随着手中热钱的积累,日益完善发达的交通网络,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人们对家庭轿车的需求。
1.1.2行业环境和竞争对手分析
而在近期,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风暴席卷了包括中国在内的整个地球,钢材价格飞速上涨,能源、人力资源等生产成本不断增加,再加上投资者资金回笼,汽车市场陷入动荡,甚至萎缩。与此同时,工厂采取的大规模减薪减停产、减员裁工,使得中国的中低收入者不得不慎而又慎地消费。居高不下的国内市场油价又加大了居民消费压力。国内汽车市场陷入空前低迷状态。
人们对汽车的要求越来越高,舒适性、油耗、排放、外观等等,关于汽车的一切。人与人之间的相互攀比心理,使人们更多地关注自己的“门面”——车。
在过去的一年,中国的汽车市场异常活跃。厂商之间相互压低价格,不断推出新车型。
1.2内部营销环境分析
1.2.1公司资源情况分析
东风汽车公司(前身为中国第二汽车制造厂)始建于1969年,是中国汽车行业三大集团之一。主营业务覆盖乘用车、商用车、发动机、零部件、装备和汽车水平事业。经过近四十年的发展建设,公司拥有实力强大的研发体系、制造体系和覆盖范围广泛的分销和售后服务网络体系,形成了“立足湖北,辐射全国”的事业布局。主要业务分布在十堰、襄樊、武汉、广州四大基地。除此之外,公司还在上海、广西柳州、江苏盐城、四川南充、河南郑州、新疆乌鲁木齐、辽宁朝阳、浙江杭州、云南昆明等地设有分支企业。现主要由汽车、铸造两个分公司,皮卡、工程车、海外等三个事业部,东风康明斯发动机有限公司、郑州日产汽车有限公司、东风裕隆汽车销售有限公司、东风襄樊旅行车有限公司等控股公司组成。
公司主营业务是设计、制造和销售东风系列轻型商用车、东风康明斯发动机及相关零部件。东风轻型商用车已形成东风小霸王、东风金霸、东风多利卡、东风之星、东风金刚、东风皮卡、东方快车等多系列上千个品种。产品结构覆盖轻型卡车、轻客、客车底盘、皮卡、SUV等车型,是中国最大的轻型商用车生产基地。
2007年,公司在册职工12.1万人,产销汽车113.7万辆,实现销售收入1648亿元,国内汽车市场综合占有率为12.94%。综合实力位居中国企业500强第20位和中国制造业500强第5位。2007年,公司中重型商用车市场占有率位居国内第一;中型客车位居国内第一;轻型商用车位居国内第二;SUV位居国内第二;轿车位居国内第三。
2007年,公司轻型商用车产销将挑战15万辆;2009年,公司成立10周年之际,产销挑战20万辆,销售收入突破160亿元;2011年产销实现30万辆,销售收入将达到250亿到300个亿,最终将公司建设成为一个专业化、规模化、国际化的轻型商用车公司。
1.2.2企业管理能力分析
东风汽车公司是20世纪60年代末至70年代末期全国各方力量采取“聚宝”的方式大力支援下建立的。建立之初受国家计划经济的制约,公司发展受到限制。但经过三十余年,尤其是九十年代改制以来,在高素质领导团队的带领下,公司员工不断开拓进取、努力奋斗下,公司终于踏上高速发展道路。
东风公司在不断的生产时间活动中,不断改革创新,管理团队日趋完善,更加科学合理,管理能力不断提升。
『柒』 微观市场营销和宏观市场营销的区别表现在哪几个方面
微观市场营销和宏观市场营销的区别如下:
1、处理方法不同
按照微观市场营销企业所得税应按年计算,分月或分季预缴。每月终了,企业应将成本费用和税金类科目的月末余额转入“本年利润”科目的借方,将收入类科目的余额转入“本年利润”科目的贷方。
然后再计算“本年利润”科目的本期借贷方发生额之差。贷方余额则为企业实现的利润总额即税前会计利润,借方余额则为企业发生的亏损总额。
而宏观市场营销认为,所得税会计的首要目的应是确认并计量由于会计和税法差异给企业未来经济利益流入或流出带来的影响,将所得税核算影响企业的资产和负债放在首位。而收益表债务法从收入费用观出发,认为首先应考虑交易或事项相关的收入和费用的直接确认,
从收入和费用的直接配比来计量企业的收益。
2、目的不同
微观市场营销就是把产品卖好,让产品好卖营销策略主要目的是了解产品的潜在市场和销售量,以及竞争对手的产品信息。只有对掌握了市场需求,才能做到有的放矢,减少失误,从而将风险降到最低
而宏观市场营销面临的是一个动态的市场环境,为实现企业既定的营销目标,营销策略应当根据市场的变化及时调整价格决策的目标。
3、核心要点不同
微观市场营销给企业带来新的机会,也可能带来新的难题,如新的法律、新的政策的实施,对企业营销可能产生有利或不利的影响,掌握环境的发展趋势是企业制定战略计划的重要前提。
而宏观市场营销避免和声誉较高的名牌商品展开正面竞争。名牌商品都处于高度的商品保护地位,如果新商品只是一味模仿而无什么改进,就很难取得成功。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宏观市场营销
网络-微观市场营销
『捌』 微观市场营销和宏观市场营销的区别在哪里
宏观市场营销学 主要是从政策、经济、政治、法律、科技、社会、自然等大的宏观环境内 对企业营销的影响,容以及企业营销如何适应大环境下的营销。
而微观营销学 则偏重具体的行业、竞争对手、消费者市场、竞争市场,产品技术变化等方面来考虑企业的市场营销
『玖』 从宏观和微观的角度分析营销的重要性
企业的营销能力经常是其赢利的保证。如果没有充足的对于产品和服务的市场需求来为公司创造利润,那么企业的财务、运营、会计和其他方面的努力都只不过是水中月、镜中花。应为营销是企业赢利的基础,许多企业设立了首席营销官(CMO),其地地位相当于首席执行官(CEO)和首席财务官(CFO)等主管(C)级别的经理。从消费品厂商到医疗保险人,从非赢利组织到工业品厂商都会做媒体广告,以此宣传他们最近的营销业绩。在他们的网站和商业媒体上有着数不清的关于营销战略和战术的文章。
然而,营销亦是复杂微妙的工作,它也成为许多曾经辉煌的大企业的阿喀琉斯之踵。许多大的公司,如西尔斯、李维斯、通用汽车、柯达和施乐等知名企业都承认面对着更强大的消费者和新的竞争对手。因此,不得不反复检讨各自的经营模式。甚至如微软、沃尔玛、英特尔和耐克等市场领导者也承认这种压力。
要正确地决策并非易事。营销经理面临着一系列重大的决策,例如,在新产品设计中产品特征是什么,雇佣多少营销人员,在广告上投入多少资金;也面临着一些次要的决策,例如,新产品的包装上用什么确切的字眼或颜色等。
公司承受最大的风险是没有终点关注他们的客户与竞争对手,并不断提升他们产品的价值;而是只注重短期的利益,以短期的销售额为发展导向;最后,他们将不能维护股东、员工、供应商和渠道合作者的利益。营销的技巧性是永无止境的。
我认为市场营销在整个创业过程中尤其重要,尤其是,刚刚开始的创业者,面对经验不足,资金不足,市场营销就显得尤其重要,在创业初期,市场营销是重中之重,是关系企业生存发展的前提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