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玛莎化妆品的品牌故事
玛莎(MARSHA),是2009年推向市场的一个具有全新概念的大众护肤品牌,是中国第一个纯天然的活性植物护肤品。她以植物活性添加成分为特色,秉承了中国植物安全、天然、健康美容护肤的精髓,是糅合了各类高效活性植物精华与现代生物科技的最新成果。自研发之日起,玛莎就以其独特的品牌定位及产品开发方式,在国内化妆品市场上独树一帜,并逐步建立了“天然、清新、自然、活力、健康”的品牌形象。玛莎的“植物活性护肤品”是现代生物科技与自然界多种纯天然活性植物萃取精华结合的成果,在产品开发中科学地运用了“活性植物养肤,科技完美护肤”的天然、安全、高效理念,并以高科技手段萃取天然植物精华,使产品高效释放出植物本身最大的活性,并能有效养护肌肤,温和滋养肌肤,焕发肌肤活力、天然、平衡、健康之美。
玛莎的纯天然活性植物护肤,精选植物种类中最佳的品类,以及最有益于肌肤、活性最高的成分,带给肌肤最大的安全、健康和活力;玛莎倡导的纯天然植物活性护肤,不仅落实在产品的成分上,而且还体现在产品的包装上,玛莎所有的产品包装设计都力求大方、简洁、清新、活力,反对铺张、奢华,将包装成本转化为实实在在让利给消费者的价格,追求“品质最高、性价比最高”,让消费者无负担的为肌肤添加美丽和活力。
玛莎希望能满足所有女性对肌肤“天然、活力、平衡、健康、美丽”的追求,玛莎(MARSHA)深信:“天然(活力)美,肌肤美”!
『贰』 玛莎拉蒂和宝马哪个比较有名啊
都是豪车品牌,到这个级别的品牌,没法单纯的说好不好了。
品牌定位方面,宝马基本覆盖所有级别,玛莎拉蒂比较偏重跑车没什么家用车型,即使Ghibli和总裁也是轿车里轿跑范儿很足的那种类型,虽然宝马在BBA里是以运动性著称的,但是还是没有玛莎运动的彻底。
因为宝马车系很全,1系什么的也比较便宜,所以比起玛莎显的更接地气一点。玛莎的车最便宜的就是上面说的Ghibli了也要90w,所以显得比较高上大。
再比较一下在售最贵的车型
玛莎拉蒂 GranCabrio 278w
宝马 M6 276w
那么最后得出的结论是两品牌属于同级别品牌。只是因为玛莎在国内比较稀有显得比较高端而已。
『叁』 一篇读懂玛莎拉蒂!
01
玛莎拉蒂的确是一个超豪华品牌
同时,为了让GT跑的更快,我们也正在给它做全面的轻量化,至于结果,我们在做,你们请等。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肆』 为什么马莎在英国这么成功,而在澳门和香港就经营不起来
马莎百货(LSE:MKS,OTCBB:MAKSY)(Marks & Spencer,有时亦标记为M&S、Marks and Sparks、Marks、Marks's)是一间英国的零售商,总公司位於伦敦,目前在全世界超过30个国家设有约760间分店。马莎百货是英国最具代表性的连锁商店之一,至2007年3月为止,在英国境内拥有520间分店,同时也是英国最大的服装零售商,而食品的销售也占了很大的比重。马莎在英国这么成功,而在澳门和香港就经营不起来……原因:
自主百货品牌「有麝自然香」的模式已过时,马莎少宣传,结果知名度反而不如後来者。
定位失误,不少顾客误以为马莎跟uniqlo、GAP一样是卖衣服的,殊不知马莎的食物也是强顶,外国甚至会有专门店,港澳市场对此意认识不深。
马莎百货的服装过於英式保守,以成熟灰调、沉色为主,不够照顾个别地区,如男装的修身与女装的普遍尺码等等。
未会定位,开在高价地段的旗舰,自然不会有相类客人。
新零售下太迟转身,不少卖衣服的以至百货公司都有手机app的时候,马莎依然保守。
『伍』 玛莎百货营销模式不当使其全面退出中国是怎么回事
早前,玛莎百货宣布关掉中国内地市场所有10 家实体店,在总结这家公司为何败走中国时,常见的分析就是快时尚的挤压和电商对客流的掠夺。
玛莎百货自2008年进入中国内地市场以来持续亏损,最终决定退出中国市场。
对于马莎百货败走申城的原因,业内专家分析说,在中国人的消费观念里,对于品牌的认知比较看重,这也在很大程度上主导了中国人的消费方向,购买商品时更倾向于品牌商品。“而马莎百货进入中国至今,一直照搬其在国外市场的自主品牌商业模式,希望通过自主的百货品牌来覆盖门店内的服装、食品等品牌,但同时对于营销和宣传的缺失,使得中国消费者普遍不接受这一模式。”
上海中国市场研究集团相关人士就公开评价过马莎百货,其表示马莎百货提供了一个反面教材,“他们在租金过高地段开了规模极大的旗舰店;他们的商品价格居于中档;他们的店铺规模完全不对;通常,他们吸引的消费者是60岁的中国妇女或外国侨民。本来他们的目标客户群是较年轻的妇女,然而实际上这个人群中几乎没人会在这里买东西。”
中国贸促会研究院国际贸易研究部主任赵萍分析说,马莎百货进入中国市场以来就经营不顺,不断关店,这有实体百货店不好经营的原因,更多的则是水土不服。“价格高,知名度不大,时尚度不够,这就导致了竞争力不强。”
『陆』 从4P分析,玛莎百货怎样才能更好的适应中国市场
玛莎百货要更好适应中国的市场,就要符合中国人的。需求中国人的品味,中国人的口味,中国人的生活方式去考虑才能更好适应中国市场。
『柒』 玛莎 斯图亚特是做什么的
新近引起诸多财经(相关:理财 证券)人士关注的一个新闻是玛莎·斯图亚特(Martha Stewart)的出狱,而其中最令人大家感兴趣的是,她作为一个囚徒,在牢狱期间,因为股票的上涨,财富大为增加。而玛莎的入狱,在中国人尤其是在中国股市中泡过几年的人看来,可以说是一个笑料。
玛莎·斯图亚特是一位杂志编辑、电视节目主持人、专栏作家,她的奋斗故事是美国梦在20世纪90年代的新版本。她从一个籍籍无名的小人物,通过个人奋斗获得了极大的成功,她创办并出版了著名的家居顾问杂志《Martha Stewart Living》,该杂志固定读者以达210万,并发展成了一个媒体帝国。玛莎的多媒体帝国包括三家杂志,美国最有人气的家居电视节目制作,烹调电视频道,收音机节目制作和上千万的书籍发行家庭主妇杂志。以她名字命名的公司在美国纽约交易所上市。作为上市公司的老总,她没有做假账、也没有从自己公司给自己借入大笔资金,更没有像有些人以公司名义买入自己喜欢的名画却占为己有,她的罪名是内幕交易罪,就是把从市场内幕人士那里听来的消息当作自己决定股票买卖的根据。而这种做法,在中国股市中人看来,几乎不值一提,玛莎作为美国人心中的榜样人物,竟然判罪,匪夷所思。
玛莎持有一家名为英克隆系统(ImClone Systems Inc)的生物科技公司的股票,这个公司业绩一直很好,很受市场追捧,尤其是公司正在研制一种治癌新药,这种新药一旦获得美国食物和药物管理局(FDA)的颁发的生产证,利润就会滚滚而来。在这个消息的刺激下,股票价格节节攀升。但是这种治癌新药没有通过FDA的检测。公司创办人瓦克索尔(Sam Waksal)预先知晓这个情况,想提前卖掉手中持有的72000股票,但他的律师阻止了这种意味着犯罪的行动,他就把他的股票赠送给他的女儿,让他女儿出售,也没有成功,但是他女儿却成功把她名下的39000股股票通过美林证券经纪人彼得卖出,套现250万美元。
彼得也是玛莎的股票经纪人,在玛莎旅行之际,该只股票跌到玛莎设置的抛售价格60美元,彼得通知玛莎做决定,玛莎当即抛售了3928股股票,套现228000美元,假如迟一日抛出就只有43000美元。这其中的行为都是正常的。问题出在彼得告诉玛莎要不要卖股票时,玛莎打电话给公司总裁瓦克索尔,查问公司内部是否有问题,她想知道真相。而这就是美国证券法所严厉打击的内幕交易。正是因为从瓦克索尔那里得到了确切的治癌新药没有通过批准的消息,玛莎多赚了18万美元。
这一方面说明内幕消息确实是一笔财富,消息就是每一个股东的财产,一旦获得这种内幕消息,跟偷盗别人的财产是一样的。在美国这个严格界定产权的国家,想从别人那里偷钱,无论如何是不允许的。不管这种偷盗行为是看得见的还是看不见的,只要实质上偷了别人的财产就要受到应有的惩罚。为了打击这种无形的偷盗行为,美国对证券市场上的内幕交易行为向来判罪严重。1990年华尔街著名垃圾债券大王迈克·米尔肯(Michael Milken)因内幕交易罪被判入狱10年并罚金11亿美元。虽然玛莎极力否认自己做过错事,但美国国会的调查证据显示玛莎涉嫌内幕交易,玛莎因对调查人员撒谎而被宣判有罪,2004年7月16日玛莎被判刑。
作为一个罪犯,在牢狱之中失去自由,在中国人看来,出狱之时也就是穷困潦倒之日。中国许多商人如那位捣弄汽车的商人、那位建造荷兰村的企业家,甚至2004年因为资金链断裂的德隆公司,多年的努力都化为无有。在中国的商人一旦涉嫌违法,他们的所有财产便被冻结,被拍卖归公。对其中哪些财富属于干净钱,应该在任何时候由个人拥有,对于哪些财富属于非法所得,该没收充公,我们的司法没有做出细致的分别。当德隆公司处于崩溃之际,德隆的国有债权人如四大国有银行,在没有任何法律手段的情况下,便冻结德隆的资产,甚至这些资产中只有德隆很少的股份。发生在中国的故事,让我们很难想象玛莎在狱中还能够挣大钱,但事实恰恰相反。很多股东看好玛莎拥有的那家公司,自从玛莎被判刑后,该股开始一路飞升。今年3月3日,该股在纽约证交所的收盘价为32.04美元,期间累计上涨170%。 玛莎身陷囹圄期间,她所持有的2,900万股公司A类股票却升值6亿美元。牢狱之灾没有减损她的财富,反而使她的财富剧增。
中国俗话,“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尤其在现代商业社会,在物质欲望的控制下,难免有不能把握自己的时候,但是,不能因为一次过失而否定了全部人生。就像美国尊重产权,绝对不允许公民偷盗别人的财富一样,美国在判处罪犯的时候,也就这个人做的某一件事情,具体量刑,绝不会夸大量刑范围。像玛莎在内幕交易上犯法,就判处内幕交易罪,绝不会无限上纲上线要否定她的所有努力,把她的所有财产罚没。像尊重合法公民的产权一样,美国也一样尊重罪犯的产权。当前提倡和谐社会,在中国执行法律的时候,我们一方面要严厉打击罪犯,但对罪犯的量刑要具体事情具体判罪,也要像尊重合法公民的财产权一样,也要尊重罪犯的合法产权。不然那些因为一次错误行为而失去所有财产的人,当他们恢复人身自由时,可能会选择继续危害社会。
2005年3月16日
刊登于《北方经济时报》
一个在抑郁的大家庭中长大的女孩,凭着百折不挠的精神最终跻身全美第二女富豪。虽然她曾因妨碍司法调查和涉嫌内线交易经历牢狱之灾,但一出狱她就再次迎来事业的春天。她就是被业界和媒体公认为“家政女王”的玛莎?斯图尔特。近日,玛莎把目光投向了互联网上的女性冲浪者,她的目标是成为家政领域网络的领军人物。
美国“家政女王”玛莎?斯图尔特开始把目光投向互联网上的女性冲浪者。就在上周,玛莎所属的生活多媒体公司宣布,公司即将正式重新运行marthastewart.com,这个新网站将变成一个功能齐全的信息门户网站。玛莎的目标是成为家政领域网络的领军人物,带领互联网上的女性们共同关注生活时尚。事实上,她正在一步一步地朝这个目标接近。
向网络进军,打造家政社区
据称,marthastewart.com的新网站于上个月刚刚改版成功。这家原本只是介绍玛莎?斯图尔特公司的网站,已经变成了一个功能完备的门户网站。在这个门户网站上,你能看到700个网络短片,其中包括玛莎本人每天的电视秀节目和各种家政服务的一些好点子,比如如何做最新鲜的巧克力蛋糕。该网站还有一个搜索功能,凡是目前已经在电视或者杂志上曝光的家政服务,你都能够在上面搜索到。当然,还有超过700家的其他公司的网站链接,以便找到最好最适合客户需要的公司。
另外,玛莎?斯图尔特已经决定,将于今年秋天将她的这个门户网站继续扩张到个性化领域,这将更加方便登录该网站的人去保存、共享、收集信息和信息互动。很多人甚至可以通过这个网络平台进行家政服务的交流。目前该网站的点击率和注册用户也在不断上升,并且正在逐渐形成一个小有气候的网上家政社区。
该公司的总裁苏珊?莱恩相信,新网站一定会成功,因为玛莎?斯图尔特堪称生活时尚方面最可信的权威。她表示:“我们什么都不怕,因为我们拥有雄厚的实力。我们的内容图书占有庞大的资源,我们具有创造力的团队也是非常惊人的,我们不断更新内容—在这个网上社区王国中,你可以尽情地享受。”
倡导手工缝纫
现在,热爱家政的玛莎?斯图尔特又在盘算着一项新的计划:手工缝纫,即让越来越多的年轻女性打造属于自己的时尚风采。这项计划首先就要从和缝纫机械制造大亨SVP的合作开始。今年4月初,玛莎?司图尔特的生动多媒体公司已经和SVP公司旗下的三大子公司—Singer、Husqvarna Viking以及Pfaff达成一致,由SVP公司提供技术和设备支持,玛莎?斯图尔特则将大力拓展美国的手工缝纫业市场。
这也是玛莎?司图尔特少有的一项行动—到目前为止,玛莎旗下的所有产品都是公司自己制造,这还是玛莎首次使用其它公司的机器。之所以这样做,玛莎自然有她的道理:“我第一次学习缝纫,就是在Singer牌缝纫机上,它给了我启迪。”她透露,自己家中到目前为止依然保留着一台1901年产的Singer牌缝纫机。这也足以说明,这个牌子在她心目中的地位。
玛莎?斯图尔特开始重新倡导手工缝纫。事实上,她的行动已经开始影响到了一些女性,她们关注到了玛莎的新动向。比如在近期的美国真人秀电视节目上,已经有节目介绍手工缝纫的妙处,很多女性开始喜欢上自己亲手缝制的衣服。玛莎自己也不例外,她曾经透露,自己的婚纱就是自己亲手缝制的。
为了她的“手工缝制”事业,去年,玛莎?斯图尔特还专门创办了一份杂志—《蓝图》。这份杂志主要讲述的就是如何教人缝制衣物。一开始这份杂志一年出两期,今年该杂志已经成了双月刊,预计全年出满六期;而且读者人数也从最初的几万人急剧上升到了25万。比如有一期杂志介绍“如何在一天之内完成一款刺绣灰色裙装”,马上就被时尚女性们效仿。
目前这股手工缝制热已经蔓延到年轻女孩,这些女孩也纷纷加入亲手缝制自己衣服的大军当中。“很多《蓝图》的忠实读者开始打造自己的时尚品位—我看到了很多,而且都很美。” 玛莎?斯图尔特骄傲地表示:“我认为缝纫是如此重要的一件事情,尤其是让自己的孩子明白这一点丝毫不带有讽刺意味,这还能够让她们明白什么叫做节俭。”
四千股股票曾让她沦为阶下囚
玛莎?斯图尔特1941年出生于新泽西州一个落魄的波兰移民家庭。13岁时,玛莎在纽约获得担任模特儿的工作,而后她获得全额奖学金进入纽约Barnard女子大学学习。1961年,20岁的斯图尔特被美国《魅力》杂志评为“十大穿着得体的女大学生”之一,这也让她找到了一名耶鲁大学法学院的毕业生做丈夫,但婚后的生活却让玛莎很失望,她决定去新行当闯闯。在华尔街做了几年股票经纪人之后,1976年玛莎开始涉足商界,在家附近经营美食店。1982年,她为《纽约时报》撰稿,不久出版了自己的第一本烹调书籍《娱乐》,此后几年,玛莎如法炮制了《快速烹饪法》、《婚礼宴席》等几本书,由此走入畅销书作家之列。
其后,玛莎成为美国第二大零售集团卡玛特公司的形象代言人。这当然是一个实现自我扩张的绝佳机会,不到一年时间,玛莎就从“餐饮服务从业人员和作家”变成了美国最著名的“生活方式权威”,成为美国家政王国的女王,而玛莎自己的生意也越来越红火。
1991年,杂志《玛莎?斯图尔特的生活》问世;1997年2月,玛莎?斯图尔特生活多媒体公司宣布成立;1999年夏天,以玛莎?斯图尔特名字命名的公司上市,她本人拥有公司超过63%的股份。2001年,玛莎?斯图尔特挤入美国《商业周刊》“2000年全球25位最佳经理人”之列,与可口可乐、美孚石油、花旗集团的首席执行官们平起平坐。
一直都好运相伴的玛莎2001年底开始走背。2001年底,玛莎给自己的股票经纪人打电话,让他第二天抛售自己名下4000股生物技术公司英克隆股票。这最终成为一个把她送进监狱的电话,美国联邦大陪审团在2003年6月对玛莎正式提起诉讼,玛莎涉嫌证券欺骗、妨碍司法等9项指控。最终法院宣判她罪名成立,处以5个月监禁和5个月在家禁闭的判决。
2005年3月,玛莎?斯图尔特刑满。2006年开始,玛莎?斯图尔特宣告自己回归并实行创办杂志和改革网站等“新政”。一年以后的今天,她的“新政”已经初见成效。
对话玛莎·斯图尔特
“人们欣赏我的处世方式”
Q:自从你出狱以来,人们一直都有很高的期望。你怎么看待这种期望?
A:是的,的确好多人在看着我。说实话,我自己对自己的期望也很高。我想我们到现在已经达到了一个惊人的数字—我们的广告额已经回到了两年前(她在监狱中)的时候,我们网站的注册人数也在历史的高位,我们对此感到非常满意。我们的杂志也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当然,我希望继续用最大的努力聚焦家政服务,这对我们来说是最重要的。
Q:从你进监狱停播到重新开播,你的《玛莎秀》(一档每天都有的电视节目)并没有出现收视率的下跌,你是怎么做到这点的?
A:这档节目现在越做越顺手。我很享受上电视的感觉。我感觉我们正在赢取一批稳定和热心的观众。另外,我们还能够通过其他渠道赢得观众,比如网络和广播。这也使得收视率维持在一定水平。不过,在某些特定地区,我们面临着竞争,比如在纽约就面临《the View》(《视点》)的竞争,而到了洛杉矶则要面对奥普拉(脱口秀女王奥普拉?温弗瑞的节目)。归根结底,我觉得我们有自己的特色,我们的节目不一样,所以我并不担心什么。
Q:你从过去的困难经历中学到了什么?你感觉这个世界从你身上学到了什么?
A:我认为我从美国公众身上得到了很多尊重,当然在世界的其他一些地方也是如此。人们很欣赏我的一些处世方式,尤其是遇到一些难以令人容忍的境遇的时候。我永远都不会说“对于所有的糟糕情况,我感到很不开心”。就是这样。
Q:你的新杂志《蓝图》上市,这本杂志的目标定位群似乎是年轻女性,跟你的女儿阿历克西斯差不多年龄。她现在已经在你的电台上有了一档节目,那你还会让她在杂志上开专栏吗?
A:很有可能。我们正在努力抓住我们的一切客户,包括我的女儿。只要她有能力进行一番设计,为什么不让她试试看呢?我办这份杂志的目的就在于让大家都能够来设计自我生活,这也是《蓝图》杂志的宗旨。我们正在努力吸引年轻的女读者,就像我们在网络社区上所做的那样。
Q:听上去你心情很不错,是不是意味着一切又重新回到轨道上来了?
A:我们本来就在轨道上,从来没有偏离过。
『捌』 玛莎的简介
玛莎(Mar Sha),是2009年推向市场的一个具有全新概念的大众护肤品牌,是中国第一个纯天然的活性植物护肤品。她以植物活性添加成分为特色,秉承了中国植物安全、天然、健康美容护肤的精髓,是糅合了各类高效活性植物精华与现代生物科技的最新成果。自研发之日起,玛莎就以其独特的品牌定位及产品开发方式,在国内化妆品市场上独树一帜,并逐步建立了天然、清新、自然、活力、健康”的品牌形象。玛莎的“植物活性护肤品”是现代生物科技与自然界多种纯天然活性植物萃取精华结合的成果,在产品开发中科学地运用了“活性植物养肤,科技完美护肤”的天然、安全、高效理念,并以高科技手段萃取天然植物精华,使产品高效释放出植物本身最大的活性,并能有效养护肌肤,温和滋养肌肤,焕发肌肤活力、天然、平衡、健康之美。玛莎的纯天然活性植物护肤,精选植物种类中最佳的品类,以及最有益于肌肤、活性最高的成分,带给肌肤最大的安全、健康和活力;玛莎倡导的纯天然植物活性护肤,不仅落实在产品的成分上,而且还体现在产品的包装上,玛莎所有的产品包装设计都力求大方、简洁、清新、活力,反对铺张坏、奢华,将包装成本转化为实实在在让利给消费者的价格,追求“品质最高、性价比最高”,让消费者无负担的为肌肤添加美丽和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