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求戴维·迈尔斯的社会心理学的相关习题
社会心理学测试题
一、单选题:
1、F.H.奥尔波特(1924)指出,社会心理学是“研究个体的社会行为和(B)的学科”。
A.社会心理 B.社会意识 C.社会知觉 D.社会知觉
2、勒温(1936)关于社会行为的公式B=f(P,E)中,E表示(C)。
A.行为 B.个体 C.个体所处的情境 D.函数关系
3、社会心理是(D)与社会行为之间的中介过程,是由社会因素引起并对社会行为具有引导作用的心理活动。
A.社会认知 B.社会意识 C.社会规范 D.社会刺激
4、E.P.霍兰德(1976)认为,社会心理学的历史顺序可划分为(A)三个阶段。
A.哲学思辨、经验描述与实证分析 B.哲学思辨、实证分析与经验描述
C.实证分析、经验描述与哲学思辨 D.经验描述、实证分析与哲学思辨
5、经验描述阶段的特点是在(A)的基础上,对人类的心理活动和行为方式进行客观的描述和分析。
A.观察 B.实验 C.思辨 D.归纳
6、社会心理学的主要研究方法不包括(A)
A.统计法 B.实验法 C.调查法 D.档案法
7、问卷设计的基本原则不包括(D)
A.目的性原则 B.全面性原则 C.非暗示性原则 D.系统性原则
8、观察学习所包含的过程有(B)
A.注意过程、保持过程、动作再现过程、动机过程
B.联想过程、模仿过程、强化过程
C.观察过程、学习过程、模仿过程、强化过程
D.模仿过程、外部强化过程、内部强化过程、巩固过程
9、关于社会交换论,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D)
A.社会交换论是主张从经济学的投入与产出关系的视角研究社会行为的理论
B.趋利避害是人类行为的基本原则
C.人们在互动中倾向于扩大收益、缩小代价或倾向于扩大满意度、减少不满意度
D.社会交换关系是建立在利益冲突基础上的人们的竞争性活动
10、“集体潜意识”概念是(D)提出来的。
A.弗洛伊德 B.霍妮 C.沙利文 D.荣格
11、我国的劳动教养制度是一种(D)的机制。
A.继续社会化 B.终身社会化 C.早期社会化 D.再社会化
12、个体的全部社会化是以(B)为条件的。
A.早期社会化 B.语言社会化 C.性别社会化 D.道德社会化
13、社会角色是个体与其(A)、身份相一致的行为方式及相应的心理状态。
A.社会地位 B.社会认知 C.社会情感 D.社会意识
14、作为老师,既需要权威者得角色,又需要是学生朋友的角色,这两种角色有时难以协调,这是(D)。
A.角色内冲突 B.角色失调 C.角色不清 D.角色间冲突
15、由他人的判断所反映的自我概念,是(D)
A.主我 B.客我 C.镜我 D.社会自我
16、自我概念的形成与发展大致经历三个阶段,即(B)
A.从生理自我到社会自我,最后到心理自我 B.从生理自我到心理自我,最后到社会自我C.从社会自我到生理自我,最后到心理自我 D.从心理自我到社会自我,最后到生理自我
17、自尊是个体对其(A)进行自我评价的结果。
A.社会角色 B.自我 C.成功失败 D.价值
18、人脑中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的网络成为(A)
A.图式 B.核心知识 C.框架 D.内隐认知
19、个体接触新的社会情境时,按照以往的经验,将情境中的人或事进行归类,明确其对自己的意义,使自己的行为获得明确定向,这一过程成为(B)
A.印象管理 B.印象形成 C.个体印象 D.个体信息
20、在印象形成的过程中,最新获得的信息的影响比原来获得的信息的影响更大的现象,称为(D)
A.刻板印象 B.光环效应 C.首因效应 D.近因效应
21、首因效应和近因效应表明,在印象形成的过程中,(C)对印象形成有重要的影响。
A.信息内容 B.信息数量 C.信息顺序 D.信息真实性
22、个体对认知对象的某些品质一旦形成倾向性印象,就会带着这种倾向去评价认知对象的其他品质,这是(C)
A.特制印象 B.印象形成 C.光环效应 D.近因效应
23人们通过自己的经验形成对某类人或某类事较为固定的看法叫(D)
A.印象形成 B.第一印象 C.总体印象 D.刻板印象
24、人们形成总体印象时,参考的是各种品质的评价分值的总和,这是(D)
A.简约模式 B.平均模式 C.加权模式 D.加法模式
25、印象管理是个体适应社会生活的一种方式。现实生活中,个体要为他人、公众与社会所接受,其行为表现必须符合社会对他的(B)
A.印象定位 B.角色期待 C.基本规范 D.评价标准
26、个体根据有关信息、线索对自己和他人行为的原因进行推测与判断的过程被称为(A)
A.归因 B.探索 C.图式 D.评价
27、在许多情境中,行为与事件的发生并非由内因或外因这样的单方面的因素引起,而兼有两者的影响,这种归因叫做(C)
A.成败归因 B.稳定归因 C.综合归因 D.不可控归因
28、在行为的内因与外因中,一部分是可变的,另一部分是稳定的,如内因中人的(A)是易变性因素。
A.情绪 B.人格 C.智力 D.能力
29、美国心理学家罗特(J.Rotter)发现,个体对自己生活中发生的事情及其结果的(A)有不同的解释。
A.控制点 B.内外因 C.稳定性 D.可控性
30、海德(1958)认为,人人们归因时,首先使用(A)原则。
A.不变性 B.易变性 C.协变性 D.特异性
31、协变原则认为人们归因时如同科学家在科研中寻求规律,试图找出一种效应发生的各种条件的(D)协变。
A.共同性 B.一致性 C.特异性 D.规律性
32、个体在归因过程中,对有自我卷入的事情的解释,往往带有明显的(D)倾向。
A.自我暴露 B.自我防卫 C.自我抬高 D.自我价值保护
33、一般来说,动机强度与与活动效率之间的关系大致呈(B)
A.U型曲线 B.倒U型曲线 C.线性关系 D.指数曲线
34、个体害怕孤独,希望和他人在一起建立协作和友好联系的心理倾向称为(A)
A.亲合动机 B.成就动机 C.利他动机 D.优势动机
35、恐惧是现实危险引起的情绪体验,恐惧情绪越强烈,亲和倾向(A)
A.越强 B.越弱 C.越稳定 D.越难预测
36、家长对儿童的自律训练的严格程度与儿童的成就动机之间是(A)的关系。
A.正相关 B.负相关 C.零相关 D.很复杂
37、人的某种需要从未满足的状态转换到满足状态,并产生新的需要的过程称为(C)
A.归因过程 B.定势过程 C.动机过程 D.转换过程
38、个体希望影响和控制他人的心理倾向,称为(B)
A.亲合动机 B.权利动机 C.亲社会动机 D.侵犯动机
39、挫折—侵犯理论认为,侵犯强度同目标受阻强度之间是(A)的关系。
A.正相关 B.负相关 C.零相关 D.很复杂
40、利他行为中有一现象称为“旁观者效应”,其意思是(B)
A.他人在场有利于促进助人行为 B.他人在场対利他行为有负面影响
C.他人在场,会激励助人者 D.他人在场,使助人者体会到社会赞许,增进助人行为
41、他人在场,会影响助人行为。一般情况下,在场人数越多,助人行为(A)
A.越少 B.越难预测 C.越多 D.越迅速增加
42、一般地说,态度的各个成分之间是协调一致的。在他们不协调时,(A)往往占有主导地位,决定态度的基本趋向于行为倾向。
A.情感成分 B.行为清香成分 C.认知成分 D.动机成分
43、个体倾向于发展能给自己带来利益的态度,这是态度的(A)功能。
A.工具性 B.自我防御 C.认知 D.价值表现
44、个体对特定态度对象的卷入水平,是态度的(D)维度。
A.强度 B.外显度 C.方向 D.深度
45、对畏惧与态度转变关系的研究表明,(B)信息能达到较好的说服效果
A.低程度的畏惧 B.中等程度的畏惧 C.高程度的畏惧 D.最高程度的畏惧
46、沟通信息的重复频率与说服效果呈(D)的关系。
A.线性 B.U型曲线 C.随机 D.倒U型曲线
47、海德提出,人们在态度转变时,往往遵循(A)
A.费力最小原则 B.符合需要原则 C.社会交换原则 D.道德原则
48、社会交换论认为态度改变的关键是()
A.诱因的强度 B.回避动机 C.达到平衡状态 D.趋向动机
49、一般来说,最能准确地反映人的内心状况的身体语言形式是()
A.目光 B.面部表情 C.姿势 D.空间距离
50、朋友之间交往的距离属于()距离
A.公众 B.社交 C.个人 D.亲密
51、信息的传递速度较快,群体成员的满意度较高,这种沟通网络是()
A.圆周式 B.轮式 C.全通道式 D.Y式
52、人际关系深度的一个敏感的“探测器”是()
A.自我暴露程度 B.好恶评价 C.情感卷入程度 D.亲密行为
53、基本的人际需要不包括()
A.包容需要 B.支配需要 C.感情需要 D.认知需要
54、根据安德森的研究,影响人际吸引的最重要的人格品质是()
A.智慧 B.真诚 C.热情 D.幽默
55、良好人际关系原则不包括()
A.交换性原则 B.平等性原则 C.强化原则 D.相互性原则
56、舒茨用三维理论解释群体的形成与群体的解体,提出了()
A.六种人际关系原则 B.群体整合原则 C.包容原则和情感原则 D.群体分解的控制原则
57、舒茨的三维理论用于解释群体的形成时,认为群体形成经过()
A.控制—情感—包容 B.包容—控制—情感 C.情感—控制—包容 D.情感—包容—控制58、人们在心理和行动方面的交流、交往、被称为()
A.人机互动 B.人际交往 C.人际喜欢 D.人际吸引
59、目标手段相互依赖理论是由()提出来的
A.费斯廷格 B.多伊奇 C.舒茨 D.李维奇
60、熟悉能增加喜欢的程度,但交往频率与喜欢程度的关系呈()
A.指数关系 B.线性关系 C.U型曲线 D.倒U型曲线
61、在他人作用下,引起个体思想、情感和行为的变化现象,称为()
A.印象管理 B.社会影响 C.人际吸引 D.互动
62、群体规模影响从众行为,研究表明,群体规模一般在()时,影响最大。
A.1人—3人 B.3人—4人 C.4人——6人 D.10人以上
63个体进行某种活动时,由于他人在场而提高了绩效的现象,叫()。
A.社会促进 B.利他 C.社会懈怠 D.从众
64、塔尔德在“模仿律”中指出,“个体对本土文化及其行为方式的模仿与选择,总是优于外域文化及其行为方式”,这被称为()。
A.结果律 B.几何级数律 C.下降律 D.先内后外律
65、通过语言、表情、动作及其他方式引起众人相同的情绪行为,这种现象叫()。
A.优势反应 B.模仿 C.社会感染 D.暗示
66、婚姻的主要动机不包括()。
A.经济 B.繁衍 C.爱情 D.学习
67、夫妻和未婚子女组成的家庭属于()
A.主干家庭 B.核心家庭 C.联合家庭 D.其他家庭
二、多选题:
68、孕育社会心理学的母体学科包括(AC D)
A.社会学 B.生物学 C.文化人类学 D.心理学
69、19世纪中叶到20世纪初,对社会心理学起了直接“催生”作用的重要学术思潮包括(ABCD)
A.德国的民族心理学 B.法国群众心理学 C.英国的本能心理学 D.奥地利的精神分析学
70、社会心理学领域使用实证研究方法的两位先驱是(AD)
A.特里普里特 B.墨菲 C.奥尔波特 D.莫德
71、社会心理学研究应遵循的主要原则有(ABC)
A.价值中立原则 B.系统性原则 C.伦理原则 D.重复原则
72、属于精神分析轮的概念包括(ABC)
A.生本能与死本能 B.本我、自我与超我 C.潜意识、前意识与意识 D.联想、强化与模仿
73、问卷构成的成分包括(ABC D)
A.指导语 B.问题及其备选答案 C.人口学记录 D.结束语
74、在社会学习论看,学习的机制主要有(ABD)
A.联想 B.强化 C.暗示 D.模仿
75、霍曼斯(1961)社会交换论的基本观点体现在几个相互联系的普遍性命题上,这些命题包括(A C)
A.成功命题 B.剥夺—满足命题 C.价值命题 D.侵犯—赞同命题
76、关于社会化,下列说法中正确的包括(ACD)
A.社会化是个体由自然人成长、发展为社会人的过程
B.社会化涉及社会及个体两个方面
C.社会化伴随人的一生
D.成人期的社会化是继续社会化
77、教师的角色属于(B D)
A.成就角色 B.规定性角色 C.表现型角色 D.不自觉角色
78、角色扮演过程包含(ACD)等阶段
A.角色期待 B.角色冲突 C.角色领悟 D.角色实践
79、自我的结构包括(ABCD)
A.物质自我 B.心里自我 C.社会自我 D.理想自我
80、社会知觉包括(ABC)
A.行为原因 B.人际知觉 C.自我知觉 D.环境知觉
81、社会知觉时,图式对新觉察到的信息起(BD)作用
A.选择 B.引导 C.组合 D.解释
82、信息顺序影响印象形成的现象包括(BC)
A.刻板印象 B.首因效应 C.近因效应 D.光环效应
83、根据社会心理学家的研究,个体归因时遵循的主要原则包括(ABD)
A.不变性原则 B.折扣原则 C.情感一致性原则 D.协变原则
84、在行为的内因与外阴中均有稳定性原因与易变性原因。稳定性原因包括(ABD)
A.人格特征 B.能力 C.天气 D.工作性质
85、根据凯莉的三维理论,个体在归因时需要了解的信息包括(BCD)
A.规律性信息 B.特异性信息 C.共同性信息 D.一致性信息
86、社会动机的功能包括(ABCD)
A.激活功能 B.指向功能 C.维持功能 D.调节功能
87、培养儿童成就动机应注意的问题包括(AB)
A.家庭教养方式 B.强调成就、追求成就的社会氛围
C.正确的价值观 D.社会化是否顺利进行
88、侵犯的构成要素包括(ABD)
A.伤害行为 B.侵犯动机 C.敌意 D.社会评价
89、态度的功能主要包括()
A.工具性功能 B.自我防御功能 C.加之表现功能 D.认知功能
90.、根据凯尔曼的观点,态度形成包括()等阶段
A.内化 B.评价 C.服从 D.认同
91、态度转变理论包括()
A.平衡理论 B.任职失调论 C.社会交换论 D.精神分析论
92、认知失调论认为,认知失调可能的原因包括()
A.逻辑的矛盾 B.文化价值的冲突 C.观念的矛盾 D.新旧经验相悖
93、按信息流动方向,沟通可分为()
A.平行沟通 B.非正式沟通 C.上行沟通 D.下行沟通
94、一般来说,良好的人际关系的建立与发展要经过的阶段包括()
A.定向阶段 B.情感探索阶段 C.情感交流阶段 D.稳定交往阶段
95、要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应遵循的原则包括()
A.自我价值保护原则 B.包容性原则 C.相互性原则 D、平等性原则
96、人际互动主要的形式包括()
A.竞争 B.利益冲突 C.合作 D.感情相容.
97、社会促进的效应包括()
A.结伴效应 B.观众效应 C.情感效应 D.光环效应
98、社会交换论者将爱情发展划分为()等阶段
A.取样与评估 B.互惠 C.承诺 D.制度化
99、夫妻之间的心理冲突包括()
A.需求不满 B.价值观念不一致 C.夫妻的性差异 D.远离的“自我”
100、一个典型的家庭生命周期包括()
A.形成 B.扩展 C.稳定 D.空巢
Ⅱ 为了看懂这些汽车哏 我把《好莱坞往事》和《极速车王》二刷了
最近,因为这次特殊的春节假期,闲适在家看了好些部电影,其中有两部影片让我印象极为深刻。
名爵EZS
它将与同为欧标生产的名爵EZS组成新能源组合,征战欧洲及海外市场。
事实上,名爵品牌近年来海外扩张势头迅猛,目前上汽已经在泰国、印尼、印度建立了3座海外整车制造基地,拥有英国伦敦、伯明翰等全球多个设计中心,覆盖全球十几个不同区域的市场开发和品牌售后。
诞生于1924年的MG名爵品牌,前80年用平民跑车让世界牢记。进入新世纪,上汽名爵涵盖从轿车到SUV,从新能源车、燃油车到智能网联汽车,再次拓展全球消费新需求,快速跻身全球细分市场前列,未来发展非常值得期待。
文?|?大鹏君
图片?|?网络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Ⅲ 管理者的管理工具有那些
管理工具:即竞争力,这五个方面分别是,行业现有的竞争状况、供应商的议价能力、客户的议价能力、替代产品或服务的威胁、新进入者的威胁。
管理工具
Ⅳ 管理工具指的是哪些
管理工具-什么是管理工具
企业管理工具,是影响企业竞争力的核心
p要素。管理工具(各种规章制度、目标管理、绩效考核、员工职业发展规划、ISO9000质量管理标准体系等)对实现组织运行的稳定性、规范性并获得较高的效率起到了明显的推动作用。
管理工具的类型
· 企业战略工具
7S模式
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必须全面地考虑的7个要素。
五力分析模型
五力分析模型作为由外而内的管理工具,从五个方面分析企业结构的吸引度,既竞争力,这五个方面分别是,行业现有的竞争状况、供应商的议价能力、客户的议价能力、替代产品或服务的威胁、新进入者的威胁。
· 战略地图
战略地图是以平衡计分卡的四个层面目标(财务层面、客户层面、内部层面、学习与增长层面)为核心,通过分析这四个层面目标的相互关系而绘制的企业战略因果关系图。
蓝海战略
与其在拥挤的市场上(红海)做激烈竞争,不如开发新的、没有竞争的市场空间(蓝海),有些蓝海是在已有产业以外创建的,但大多出蓝海是通过红海内部扩展已有产业边界而开拓出来的。
· 长尾理论
“长尾理论”讲述的是这样一个故事:以前被认为是边缘化的、地下的、独立的产品现在共同占据了一块市场份额,足以可与最畅销的热卖品匹敌。
领导力工具
· ERG理论
ERG理论指出,人们共存在3种核心的需要,即生存(Existence)的需要、相互关系(Relatedness)的需要和成长发展(Growth)的需要。
目标管理法
使管理活动围绕和服务于目标中心,以分解和执行目标为手段,以圆满实现目标为宗旨的一种管理方法。
· 管理方格图
管理方格图是对识别各种领导作风不同组合的演示,表明对业绩的关心和对人的关心是一名管理者应该兼顾的。
领导行为连续体
一个专制的领导掌握完全的权威,自己决定一切,他不会授权下属;而一位民主的领导在指定决策过程中,回给予下属很大的权力。
“情境领导”模式
“情境领导”模式:在领导和管理公司或团队时,不能用一成不变的方法,而要随着情况和环境的改变及员工的不同,而改变领导和管理的方式。
· 沉默的螺旋
沉默的螺旋描述了这样的一个现象,人们在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观点的时候,团队迷思
团体成员在集体主义精神感召下,积极追求团体的和谐与共识,却忽略了团体的真实决策目的,从而无法进行准确判断的一种思考模式。
· 德尔菲法
德尔菲法是用来构造团队沟通流程,应对复杂任务难题的管理技术。
乔哈里资讯窗
乔哈里资讯窗(Johari Window)是一种关于沟通的技巧和理论。
人力资源工具
· LIFO系统
LIFO的全称是“ Life Orientation”,包括个人内在的价值观以及外显的行为偏好,是一种结合现代管理、组织心理学和人际关系学的综合管理培训系统。
MBTI人格理论
MBTI(迈尔斯类型指标)全称Myers Briggs Type Indicator,是一种性格测试工具,用以衡量和描述人们在获取信息、作出决策、对待生活等方面的心理活动规律和性格类型。
· 职业锚
职业锚,是自我意向的一个习得部分。个人进入早期工作情境后,由习得的实际工作经验所决定,与在经验中自省的动机、价值观、才干相符合,达到自我满足和补偿的一种稳定的职业定位。
业内训练
业内训练(Training Within Instry ,TWI)是一项可以用来发展企业管理人员技能的技术。
· 行动学习法
行动学习法(Action Learning)又称“干中学”,就是通过行动来学习的循环学习过程。
人力资源成熟度模型
人力资源能力成熟度模型(People Capability Maturity Model,PCMM)是美国卡耐基·梅隆的软件工程研究所(SEI)开发的一个管理架构
销售与营销工具
cpc协同产品商务
协同商务是一种激励具有共同的商业利益的价值链上的合作伙伴的商业战略
· 4P营销组合
市场营销人员综合运用并优化组合多种可控因素,以实现其营销目标的活动,可控因素即4P(产品—Proct;价格—Price;地点—Place;促销—Promotion)。
4C营销组合
以客户(Consumer)为中心进行营销,应关注并满足客户在成本(Cost)、便利(Convenience)方面的需求,加强与客户的沟通(Communication)。
· 定位营销
定位营销就是通过发现顾客不同的需求,合理定位,并不断地满足它的过程。定位营销的实质是消费者、市场、产品、价格以及广告诉求的重新细分与定位。
“微笑曲线”模型
微笑嘴型的一条曲线,两端朝上,在产业链中,附加值更多体现在两端,设计和销售,处于中间环节的制造附加值最低。
· 运作管理工具
业务流程重组(
BPR)
业务流程重组BPR(Business Process Reengineering)的定义有几种,其中广为人知的是它的奠基人Michael Hammer和James Champy的定义。
· 六西格玛
在管理专家彼得 S.潘德、罗伯特 P.纽曼、罗兰 R.卡瓦纳合著的《六西格玛—追求卓越的阶梯》一书中,对六西格玛管理给予如下定义:一种灵活的综合性系统方法,通过它获取、维持、最大化公司的成功。
· 六顶思考帽
六顶思考帽是英国学者Edward de Bono博士开发的一种思维训练模式,或者说是一个全面思考问题的模型。
精益生产
“精益生产”得名于1990美国麻省理工学院D.RoosJ.P.WomackD.Jones所著的《改变世界的机器》一书。
· 供应链管理
供应链管理(Supply chain management,SCM)是一种集成的管理思想和方法。
5S管理
5S管理是指在生产现场中对人员、机器、材料、方法等生产要素进行有效管理的方法。
金融财务工具
· 作业成本法
作业成本法(Activity-based Costing)简称ABC,指以作业为核算对象,通过成本动因来确认和计量作业量,进而以作业量为基础分配间接费用的成本计算方法。
· 沃尔评分法
沃尔评分法是指将选定的财务比率用线性关系结合起来,并分别给定各自的分数比重,然后通过与标准比率进行比较,确定各项指标的得分及总体指标的累计分数,从而对企业的信用水平作出评价的方法。
净现值法
净现值(Net Present Value)是一项投资所产生的未来现金流的折现值与项目投资成本之间的差值。
· 杠杆收购
杠杆收购(Leveraged Buy-out,LBO)是一种企业金融手段。
杜邦财务分析体系
杜邦财务分析体系(The Du Pont System)是一种实用的财务分析体系。
IT科技工具
ERP
ERP不仅仅是一个软件,更重要的是一个管理思想,它实现了企业内部资源和企业相关的外部资源的整合。
· CRM客户关系管理
CRM (Customer Relationship Management,客户关系管理),其核心思想是以"客户为中心",提高客户满意度,改善客户关系,从而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事业规划工具
LIFO系统
LIFO的全称是“Life Orientation”,包括个人内在的价值观以及外显的行为偏好,是一种结合现代管理、组织心理学和人际关系学的综合管理培训系统。
· MBTI人格理论
MBTI(迈尔斯类型指标)全称Myers-Briggs Type Indicator,是一种性格测试工具,用以衡量和描述人们在获取信息、作出决策、对待生活等方面的心理活动规律和性格类型。
职业锚
职业锚,是自我意向
的一个习得部分。个人进入早期工作情境后,由习得的实际工作经验所决定,与在经验中自省的动机、价值观、才干相符合,达到自我满足和补偿的一种稳定的职业定位。
中国最流行的十大企业管理工具
· 客户关系管理
它可以帮助公司了解自己的客户群,并迅速对客户需求的变化做出反应,是在中国公司中最流行的管理工具。在被调查者中,有 62%的人使用了这种工具,说明他们已经意识到客户信息正在变得越来越重要。但是,虽然客户关系管理已经是中国最受欢迎的管理工具,它在中国以外的地方的使用率更高。在被调查的所有公司中,有 75%都使用了这种工具。这个比例在亚洲其他国家的公司中甚至更高,达到了 85%。在中国,客户关系管理是放弃率最低的一种管理工具,只有 1%的企业停止使用这种工具。
· 改进质量的方法
全面质量管理是一种改进质量的系统方法。
在中国的流行程度排在第 2位。有 60%的被调查公司使用了全面质量管理工具,非常接近全球 61%的使用率,但低于亚洲其他国家的 72%。虽然全面质量管理的使用率在中国的排名很高,但在其他任何地区,它的使用率都没有进入前 10名。
在中国,如果企业致力于使用全面质量管理这种工具,对它的满意度在所有的管理工具中甚至排在第 2位。但是,如果付出的关注与精力有限,其使用的满意度就要低很多。这反映了使用管理工具的普遍趋势:付出较大的努力得到的满意度比付出较少的努力要高。这还说明了一个问题:管理工具根本就不应该敷衍了事地实施。对于高层管理者来说,在决定使用哪种管理工具以及付出多大的努力使用它们之前,必须了解:对于每一种管理工具,多付出一些努力会使得到的收益增加多少?
· 顾客细分
这个过程把客户分成不同的群体,同一群体的客户都具有相似的特征。它是识别未被满足的客户需求的一种有效途径。有 54%的中国企业使用了这种工具,而这种工具在全球企业中的使用率是 72%,在亚洲其他地区的使用率是 78%。但是,顾客细分在中国的使用率排名中的名次比在亚洲其他被调查公司中高在亚洲其他国家,它的排名是第 9位。在中国,客户关系管理是最流行的管理工具,这充分说明中国的高层管理者认为对客户的了解是成功的重要因素。调查的一项内容是询问被调查者对一系列管理趋势的看法。在中国的被调查者中,有四分之三以上的人同意下面的说法:“对客户缺乏足够的洞察力,是我们提升业绩的一个障碍。”同时,有 70%的人认为他们的公司主要关注新客户,而实际上,
应该重点关注如何留住和发展现有的客户。
· 非核心的职能
外包是利用第三方组织来完成一些非核心的职能。
它可以让公司把精力集中在自己做得最好的事情上。但是,虽然有 49%的接受调查的中国企业会把一些活动外包出去,这个比例仍然远远低于 73%的全球水平。但是,和客户关系管理一样,中国的企业似乎对自己的外包经历非常满意。这两种工具的放弃率都只有 1%。一个很有趣的现象是:在其他国家,海外经营是与外包相关的活动,但中国的企业放弃海外经营的概率非常高。
· 竞争优势的技能
核心能力是能够给企业带来竞争优势的技能。
检验这个工具的一种方法是:问问你自己,“竞争对手模仿或获得这些技能和集体知识的难度有多大?”中国的高级管理者非常喜欢使用核心能力这种工具,在能够使组织与众不同、团结一致的强项上大量投资。核心能力在中国是流行程度排名第 5的管理工具,但它在世界其他地方的流行程度要稍微低一些。它在全球的排名是第 7位,在亚洲其他地区的排名是第 10位,在欧洲的排名是第 11位。
6.供应链管理与从原材料到最终客户构成的这个庞大网络是同步的。
这种管理工具对技术的依赖性很强,可以形成一个不间断的信息流,帮助企业在适当的时间、以适当的成本、把适当的产品交付到适当的地点。由于供应链日益变得全球化和复杂化,中国的高层管理者也非常乐于承认,他们需要这种管理工具的帮助。只有 39%的被调查者同意下面的说法:“我们有能力有效地管理全球化的供应链。”有三种管理工具在中国进入了使用率前 10名的清单,但没有进入全球的清单,其中就有供应链管理这种工具。
· 战略规划
战略规划是一种系统、全面的方法。
决定一个企业应该成为什么样子,以及如何最好地实现这个目标。这种工具的关注重点是公司为了充分发挥它的潜力所需要的行动和资源。虽然中国的高层管理者一般对自己的战略规划的结果还比较满意(在 5分制的满意度评分制度下,当付出较大努力时,战略规划的得分达到了 4.02分),但他们对于情景假设与突发事件规划这种相关的管理工具却没有多大兴趣。这两种管理工具都是中国公司使用最少的管理工具之一。
· 业务流程
.业务流程再造是对业务流程进行根本性的重新设计。
以便改善生产效率、周期时间和质量。接受调查的中国公司中有 35%使用了这种工具,全球的使用率是 61%。但是,放弃这种工具的公司很多。管理工具的放弃率,反映的是在 2004年之前五年至少使用过一
次某种管理工具,但在 2004年停止使用这种工具的公司所占的百分比。在中国的高层管理者停止使用的管理工具中,业务流程再造排在第 5位。只有海外经营、射频识别、开放市场创新、情景假设与突发事件规划的放弃率比它高。
· 关键性战略资产
知识管理是使企业能够获得智力资本这种关键性战略资产并在内部分享的一种管理工具。
由于中国力争建立一种知识经济,这种工具的重要性日益加强。在接受调查的中国公司中,知识管理是一种很受欢迎的管理工具,有 35%的人说他们使用了这种工具,但它的全球使用率并没有排进前 10名。
· 实现目标的方法
使命书和愿景书界定了一家公司的业务、目标和实现目标的方法。
在接受调查的中国公司中,有 35%会利用这种工具为公司指明方向,引导管理层思考关于战略的问题,而在亚洲的其他地区,使命书和愿景书的使用率要高得多,有 89%的公司会使用这种工具。
管理工具运用存在的误区
1、企业对管理思想或工具本身并没有理解透彻,只是机械的照搬工具或者片面的理解、运用。
2、企业的高层管理者没有给予足够高度的重视,没有决心和推动!导致变革不能顺利推进。
3、企业系统内的各个组织部门思想、步调不一致,内耗过大,导致管理工具建设进度缓慢或建成后本来的作用没有发挥出来。
4、企业内部的执行层甚至全员没有很好的学习管理工具并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进行创新运用。
Ⅳ 理查德·迈尔斯的其人其事
这是在其它任何地方都不太容易看到的一幕:五角大楼停车场上,其它车辆相继离去,只有一辆豪华轿车一直停在那里,车旁毕恭毕敬地站着好几名高级军官。一名参谋从远处跑到近前,“啪”地一声,立正,敬礼:“报告,谢尔顿将军(美国参联会主席)说有紧急情况需要商量,请迈尔斯将军立即回去!”
从那辆豪华轿车车底下钻出一个两手沾满油污的高个男子,嘴里还念念有词:“小毛病一个,一会儿就好。”说完,修车人大步流星地向五角大楼走去。
他就是理查德·迈尔斯,刚刚被布什总统任命的新参联会主席。 如果你问迈尔斯的朋友或同事他到底是一个怎样的人,他们首先会提到迈尔斯在九十年代末出任美国太空总署司令的那段经历,的确,作为一名太空问题专家,这样的经历值得炫耀。其次,他的朋友或同事会提起他的性格,而这更让人印象深刻:他非常低调、务实、自律、忠诚。他是美军四星上将中的另类:喜欢自己冲咖啡,喜欢自己修车,从不说上司的好话,当然更不会说坏话。
五角大楼和美国政府高层人士透露,事实上,布什总统看重迈尔斯的也恰恰是这两个方面。一方面,太空已成为布什总统和国防部长拉姆斯菲尔德最优先的军事考虑。美国海军陆战队司令詹姆士·琼斯一语道破天机:“他们挑选了一位最拥护他们的军事发展方向的人。”
另一方面,纵观布什的高级顾问,人们就会发现,他喜欢的人都具有同样的性格特征,那就是直来直去和至关重要的无比忠诚。迈尔斯的上司和部下都说,这也正是迈尔斯的风格。 迈尔斯于1942年3月1日在堪萨斯城出生,父亲是一家商店的老板。幼年的迈尔斯亲眼看到飞机坠毁的恐怖场面,自那以后,他见了飞机就害怕。为了克服他的飞机恐怖症,父亲有意识地经常带他到机场去。但他做梦都不会想到,自己的儿子后来会成为空军司令、太空司令。
迈尔斯进入堪萨斯州立大学,学的是机械工程,同时参加了“预备役军官训练兵团”,此后他加入了空军,参加了越南战争,表现突出。
1993年到1996年,迈尔斯先后出任驻日美军司令和第五航空队司令。这时,他已经把自己的领导才华和实干精神充分表现出来,颇得军方高层赏识,1996年,他出人意料但又在情理之中地被提拔为美国参联会主席助理。此后,他经常与当时的国务卿奥尔布赖特一起出国访问,在奥卿眼里,迈尔斯是那种“与他共事相当愉快”的人。
但他在这个位置上只干了一年,便被委以重任,出任太平洋空军司令部司令。这段经历使他成为一名东亚问题专家,而布什出任总统后,亚洲正是美国军事的防御重心。
1998年,迈尔斯回归本土,先后出任北美航空防御司令和美国太空部队司令。他具体负责军用电脑网络防御系统的开发,并成为虚拟战战术的行家高手。 迈尔斯在仕途上可谓一帆风顺,而他的家庭生活同样令人羡慕。他的妻子名叫玛丽·鲁普,给他生下了两女一儿。拈花惹草是美国大兵的传统,但迈尔斯从未传出过绯闻,他从不掩饰对妻子儿女的爱,他说:“没有任何力量能把我从他们身边拉走。”
事实上,虽然迈尔斯刻意保持低调,但与他接触过的女性都对他留下深刻印象,因为他和那些有勇无谋的美国军官不同,爱好十分广泛,他最大的爱好是音乐,对体育也兴趣浓厚,最擅长高尔夫球和网球。当然,如果让他自己说,迈尔斯首先会承认他在工作之余,最大的爱好其实是修理汽车。 位于弗吉尼亚的“全球安全组织”专家约翰·派克指出:“在我的记忆里,像迈尔斯这样的人出任参联会主席真是不多见。这也更清楚地证明,布什总统已经铁了心地决定部署国家导弹防御系统,而迈尔斯是太空武器系统中最重要的一个‘部件’。”
他一直大力支持试验太空激光武器,全力保护美国卫星。他统一了虚拟战的战法,准备用键盘摧毁敌方的基础设施。当美军在科索沃战争中使用全球定位系统来指挥炸弹轰炸目标时,迈尔斯兴奋地表示,科索沃是第一场带有太空战性质的战争。迈尔斯以忠诚获得上上下下的好感,但前参联会主席克罗认为,他会对布什忠诚到何种程度还很难说。如果他完全站在布什和拉姆斯菲尔德一边,如何同那些强硬的高级军官打交道就成了他的难题;如果他站到军方一边,拉姆斯菲尔德还不疯了?
迈尔斯面临的最严峻的挑战是如何调停拉姆斯菲尔德和高级军官之间的紧张关系。按拉氏的设想,美军应重点研制空基激光武器、远程轰炸机和无人驾驶飞机。然而,这一设想无异于给 B 1轰炸机和海军的宠儿航空母舰判了死刑,空军、海军都坚持反对,他们指出,发展太空武器本身没有错,但不能以放弃美国的安全为代价,军队的作用是“保护今天的我们,而不是10年以后的我们。”
美国现任参联会主席谢尔顿的任期于9月30日届满,迈尔斯将于10月1日正式成为“美军第一人”,不知道这位喜欢修理汽车的四星上将有没有胆量修理那些不听话的高级军官。
Ⅵ 戴维·迈尔斯的部分作品介绍
编辑推荐
我从1994年开始相继在美国密歇根大学和加州大学教授社会心理学,使用的一直就是戴维·迈尔斯的这本教材。在美国,如果一本心理学教科书能够再版3次以上的话,这本书就堪称经典教材了,而戴维·迈尔斯的《社会心理学》在过去的20年中连续再版了8次。随着版本的更新,我能不断领略作者修改增订的精妙所在,并越来越深刻地体会到该书将基础研究与实践应用完美结合的风格。戴维·迈尔斯的《社会心理学》已经成为该领域的一个典范,是美国心理学教科书市场上评价同类教材的一个标尺,因此我很高兴向国内的同行推荐这本书。我相信我们的读者拿到这本书后,也会和我一样捧读再三,不忍释卷。
内容简介
本书被美国700多所大学/学院心理系所采用,是这一领域的主导教材,已经成为评价其他教材的标准。
本书将基础研究与实践应用完美地结合在一起,以富有逻辑性的组织结构引领学生了解人们是如何思索、影响他人并与他人建立联系的。是人们了解自身、了解社会、了解自己与社会之间关系的最佳的指导性书籍。
目录
中译版序言
前言
第1章社会心理学导论
什么是社会心理学
社会心理学与相关学科
社会心理学与人类价值观
我早就知道了:社会心理学不过是常识而已吗
研究方法:我们如何从事社会心理学研究
个人后记:我为什么要写这本书
联系社会
第一编社会思维
第2章社会中的自我
自我概念:我是谁
知觉到的自我控制
自尊
自我服务偏见
自我展示
个人后记:傲慢的危险与积极思维的力量——一对相反的事实
联系社会
第3章社会信念与判断
我们如何解释他人
我们怎样感知和回忆我们的社会生活
我们怎样才能做出准确的判断
我们的信念倾向于自我实现吗
结论
个人后记:反思直觉的力量和局限性
联系社会
第3章社会信念与判断
我们如何解释他人
我们怎样感知和回忆我们的社会生活
我们怎样才能做出准确的判断
我们的信念倾向于自我实现吗
个人后记:反思直觉的力量和局限性
联系社会
第4章行为和态度
态度决定行为吗
行为何时决定态度
为什么行为影响态度
个人后记:通过行为改变我们自己
联系社会
第二编社会影响
第5章基因、文化和性别
人类的自然天性和文化多样性会对我们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如何解释性别的相似性和差异性
进化与性别:什么样的行为是天生的
文化与性别:我们的行为是由文化影响的吗
结论
个人后记:我们应该把自己看做社会的产物还是社会的建筑师
联系社会
第6章从众
什么是从众
什么是经典的从众研究
什么因素可以预测从众
个体为什么会从众
谁会从众
……
第7章说服
……
第三编社会关系
第四编应用社会心理学 编辑推荐
中国心理会心理学教学工作委员会推荐
二十余年来雄居美国心理学教科书畅销榜首
这是一本在当今美国最为畅销的心理学导论性图书,超过800万读者通过它学习和了解心理学
内容简介
戴维·迈尔斯的《心理学》专为美国大学普通心理学公选课而撰写,是该细分市场最为畅销的教科书。
全书共18章,涵盖了普通心理学方面的主要内容,包括对心理学的批判性思考、神经科学与行为、行为的天性与教养、人的发展、感觉与知觉、意识状态、学习、记忆、思维语言与智力、动机、情绪压力与健康、人格、心理障碍、心理治疗和社会心理学等。这些内容系统地阐述了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理论,反映了最新的心理学研究成果和发展趋势。
作者充分发挥了其在心理学教材撰写方面无与伦比的才能,将科学的正统严谨与人文的形象宽泛巧妙结合,兼具理性和感性,使读者能够在愉快的阅读过程中轻松掌握心理学知识。本书适合作为我国高校心理学公共课教材,同时也适合对心理学感兴趣的普通读者阅读。
目录
前言
序幕心理学的故事
心理学的起源
前科学时期的心理学
心理科学的诞生
心理科学的发展
当代心理学
心理学的主要问题
心理学的观点
心理学的亚领域
特写:你的心理学学习生活
第1章对心理科学的批判性思考
心理科学的重要性
直觉和常识的局限性
科学的态度
科学方法
描述
个案研究
调查
自然观察
相关
相关与因果关系
虚假相关
发现随机事件中的规律
批判性思考:篮球比赛和股市中的连续得利
与失利
实验
评价治疗方法
潜隐说服磁带能改善你的生活吗
统计推断
描述数据
对集中趋势的度量
差异量数
做出推断
心理学经常遇到的问题
批判性思考:死刑——当信念与心理科学冲突时
第2章神经科学与行为
神经网络
神经元
神经元如何进行信息交换
神经递质如何影响我们
神经系统
外周神经系统
中枢神经系统
脑
探索工具
低水平的脑结构
大脑皮层
大脑两半球
批判性思考:左脑和右脑
内分泌系统
第3章行为的天性与教养
基因:我们的生物蓝图
进化心理学:适应最大化
自然选择
性
行为遗传学:预测个体差异
双生子研究
收养研究
气质研究
遗传力
基因—环境的交互作用
新的前沿学科:分子遗传学
环境的影响
父母到底应该得到多少赞扬(或批评)
出生前的环境
经验与大脑发育
同伴影响
文化
性别的天性与教养
性别的天性
性别的教养
后记:关于天性与教养的思考
第4章人的发展
胎儿期发展和新生儿
孕育
胎儿期的发展
反应能力很强的新生儿
特写:理解婴儿思维的研究策略
婴儿期和儿童期
生理发展
认知发展
社会性发展
青春期
生理发展
认知发展
社会性发展
成年期
生理发展
认知发展
社会性发展
对两大发展主题的反思
连续性和阶段性
稳定性和变化性
第5章感觉
感觉世界:基本原理
阈限
感觉适应
视觉
刺激输入:光能
眼睛
视觉信息加工
颜色视觉
听觉
刺激输入:声波
耳朵
特写:喧闹噪声的干扰
失聪与聋人培训
特写:在无声世界中的生活
其他感觉
触觉
批判性思考:精神高于物质:赤脚过火焰
味觉
嗅觉
身体位置与运动觉
第6章知觉
选择性注意
错觉
知觉组织
形状知觉
深度知觉
运动知觉
知觉恒常性
知觉解释
感觉剥夺和视觉恢复
知觉适应
知觉定势
知觉与人类因素工程
是否存在超感知觉
超感知觉的观点
是前兆还是借口
用实验来检验超感知觉
第7章意识状态
清醒时的意识状态
信息加工的水平
白日梦与幻想
睡眠与梦
生物节律
睡眠节律
批判性思考:经前综合症
人为什么要睡觉
睡眠障碍
梦
催眠
事实与谬误
批判性思考:催眠的年龄回归:一个真实的故事
催眠是另一种意识状态吗
药物与意识
依赖与成瘾
精神性药物
药物使用的影响因素
濒死体验
第8章学习
经典性条件反射作用
巴甫洛夫的实验研究
新巴甫洛夫的理解
巴浦洛夫给后人留下的文化遗产
特写:经典性条件作用的强奸案例
操作性条件反射作用
斯金纳的实验研究
行为塑造
惩罚
新斯金纳的理解
斯金纳给后人留下的文化遗产
观察学习
班杜拉的实验研究
观察学习的运用
第9章记忆
记忆现象
记忆丧失和记忆奇迹
信息加工
编码:信息的输入
编码的过程
编码的内容
贮存:保持信息
感觉记忆
短时记忆
长时记忆
信息在大脑中的贮存
提取:信息的获取
遗忘
编码失败
贮存消退
提取失败
记忆建构
错误信息和想像效应
源头遗忘症
辨别真实记忆与错误记忆
儿童目击证人的回忆
受虐记忆的压抑还是建构
改善记忆
第10章思维和语言
思维
概念
问题解决
决策与判断
批判性思考:风险——我们害怕正确的事物吗
信念偏差
人工智能思维模拟
语言
语言结构
语言发展
思维和语言
语言影响思维
无语言的思维
动物的思维和语言
动物有思维吗
动物有语言吗
第11章智力
智力测验的起源
阿尔弗雷德?比奈:预测学业成就
刘易斯?推孟:先天智商
智力是什么
智力是一种一般能力还是几种特殊能力
智力与创造性
智力在神经学上是可测量的吗
智力评估
现代心理能力测验
测验编制原理
智力的动态性
稳定还是变化
智力的极端情况
遗传和环境对智力的影响
遗传影响
环境影响
智力测验分数的群体差异
偏向问题
第12章动机与工作
动机的概念
本能与进化心理学
驱力与诱因
最佳唤醒
动机的层次
饥饿
饥饿生理学
饥饿心理学
性动机
性行为描述
性生理学
性心理学
青少年性欲
性取向
性与人类价值观
归属的需要
利于生存
渴望归属
增加社会接纳的行为
维持关系
促进健康
工作动机
人事心理学
特写:工作中的工业组织心理学
特写:发现你的长处
组织心理学:成就的激发
第13章情绪
情绪理论
詹姆斯—兰格理论和坎农—巴德理论
认知和情绪
情绪的两个维度
情绪的生理表现
情绪和生理反应
特定情绪的生理反应
批判性思考:测谎
表情
非言语交流
文化与表情
面部表情的功能
情绪体验
恐惧
愤怒
快乐
特写:怎样才能更快乐
第14章压力与健康
压力与疾病
压力与压力源
压力与心脏
压力与疾病的易感性
促进健康
压力应对
调整易引起疾病的行为
批判性思考:
替代医疗——是健康的新方法还是老生常谈
特写:给那些想戒烟的人
特写:关于减肥的有益知识
第15章人格
历史上的人格观
精神分析观
人本主义观
现代人格研究
特质观
批判性思考:
如何做一名“成功的”占星家或看相大师
社会认知观
特写:走向更为积极的心理学
探索自我
现代潜意识研究
第16章心理障碍
心理障碍概述
心理障碍的定义
对心理障碍的理解
心理障碍的分类
心理障碍的标定
特写:“unDSM”:个人优势评定手册
批判性思考:精神病与责任心
焦虑障碍
广泛性焦虑障碍和惊恐障碍
恐怖症
强迫障碍
对焦虑障碍的解释
特写:战争的伤口:创伤后应激障碍
心境障碍
重度抑郁障碍
双相障碍
对心境障碍的解释
特写:自杀
特写:孤独感
批判性思考:分离障碍和多重人格
精神分裂症
精神分裂症的症状
精神分裂症的类型
对精神分裂症的理解
人格障碍
心理障碍的发生率
第17章心理治疗
心理治疗
精神分析
人本主义疗法
行为疗法
认知疗法
团体与家庭治疗
评估心理治疗
心理治疗有效吗
批判性思考:从不正常“回归”到正常
不同治疗的相对有效性
评价替代疗法
各种心理治疗的共同点
特写:心理治疗的消费者指南
心理治疗的文化和价值观
生物医学治疗
药物疗法
电痉挛疗法
精神外科疗法
心理障碍的预防
第18章社会心理学
社会思维
把行为归因于个人或情境
态度与行为
社会影响
从众与服从
群体影响
社会关系
偏见
攻击
特写:吸烟与媒体暴力影响的比较
冲突
吸引
利他主义
调停 编辑推荐
当今版税收入最高的心理学家戴维?迈尔斯数十年心血之力作!国外心理学超级畅销书《社会心理学》最新改编,翻译流畅,图文并茂,全彩印刷!我们对于自己的感觉和预测为何经常是错误的?自信与自卑为何总是相伴而生的?为什么人们总是以自我美化的方式看待和表现自己?我们如何成了自己最熟悉的陌生人呢?《我们都是自己的陌生人》不同于当前市面上那些从纯个人主观的角度来描述自我认知的书籍,其内容全部来自有据可查的研究事实,综合了心理学家数十年对大众群体的研究成果,以通俗的语言和生动的形式展示了心理学家对于自我的最新认识,论述准确权威,同时具有很强的实践意义。
内容简介
“我是谁”既是困惑古今哲人、思想家的永恒问题,也是每个普通人在生活中都会面对的问题。心理学家对此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探索,积累了大量优秀的研究成果。然而,当今的心理学图书市场大都被一些“伪心理学”之作所占据,而对这些成果视而不见。
本书改编自全美最畅销教材《社会心理学》,剔除了原著中过于学术性的内容和元素,撷取了读者感兴趣的有意思的主题,分别从“自我概念”、“有意识的自我控制”、“自尊”、“自我服务偏见”、“自我表现”等五个方面,展示了心理学中关于自我认知的科学原貌。全书图文并茂,全彩印刷,内容严谨,但绝不乏味。
本书献给每一个在人生中不断求索、奋进的人:知自己、靠自己、做自己!
目录
引言
1、自我概念:我是谁
2、有意识的自我控制
3、自尊
4、自我服务偏见
5、自我表现
作者后记
编者后记
Ⅶ 管理工具有哪些
管理工具是企业运营管理方法与体系的统称,CEO必读12篇、EMBA及MBA等主流经管培训均对各类管理工具与方法有详细介绍。
管理工具是由管理者使用的,直接或者间接作用于管理对象,能够帮助管理者实现管理目标的有形的事物。管理工具的本质是管理规律发生作用所需条件的物化准备;是管理者人体功能器官的延伸和放大。管理工具是管理者最好的帮手,是管理者管理水平高低的标志
工具类型编辑
企业战略工具
7S模式
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必须全面地考虑的7个要素。
五力分析模型
五力分析模型作为由外而内的管理工具,从五个方面分析企业结构的吸引度,
管理工具
即竞争力,这五个方面分别是,行业现有的竞争状况、供应商的议价能力、客户的议价能力、替代产品或服务的威胁、新进入者的威胁。
战略地图
战略地图是以平衡计分卡的四个层面目标(财务层面、客户层面、内部层面、学习与增长层面)为核心,通过分析这四个层面目标的相互关系而绘制的企业战略因果关系图。
蓝海战略
与其在拥挤的市场上(红海)做激烈竞争,不如开发新的、没有竞争的市场空间(蓝海),有些蓝海是在已有产业以外创建的,但大多出蓝海是通过红海内部扩展已有产业边界而开拓出来的。
长尾理论
“长尾理论”讲述的是这样一个故事:以前被认为是边缘化的、地下的、独立的产品现在共同占据了一块市场份额,足以可与最畅销的热卖品匹敌。
领导力工具
ERG理论
ERG理论指出,人们共存在3种核心的需要,即生存(Existence)的需要、相互关系(Relatedness)的需要和成长发展(Growth)的需要。
目标管理法
使管理活动围绕和服务于目标中心,以分解和执行目标为手段,以圆满实现目标为宗旨的一种管理方法。
管理方格图
管理方格图是对识别各种领导作风不同组合的演示,表明对业绩的关心和对人的关心是一名管理者应该兼顾的。
领导行为连续体
一个专制的领导掌握完全的权威,自己决定一切,他不会授权下属;而一位民主的领导在指定决策过程中,会给予下属很大的权力。
“情境领导”模式
“情境领导”模式:在领导和管理公司或团队时,不能用一成不变的方法,而要随着情况和环境的改变及员工的不同,而改变领导和管理的方式。
沉默的螺旋
沉默的螺旋描述了这样的一个现象,人们在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观点的时候,如果发觉某一观点无人或很少有人理会,即使自己赞同它,也会保持沉默。
团队迷思
团体成员在集体主义精神感召下,积极追求团体的和谐与共识,却忽略了团体的真实决策目的,从而无法进行准确判断的一种思考模式。
德尔菲法
德尔菲法是用来构造团队沟通流程,应对复杂任务难题的管理技术。
乔哈里资讯窗
乔哈里资讯窗(Johari Window)是一种关于沟通的技巧和理论。
管理工具
人力资源工具
LIFO系统
LIFO的全称是“ Life Orientation”,包括个人内在的价值观以及外显的行为偏好,是一种结合现代管理、组织心理学和人际关系学的综合管理培训系统。
MBTI人格理论
MBTI(迈尔斯类型指标)全称Myers Briggs Type Indicator,是一种性格测试工具,用以衡量和描述人们在获取信息、作出决策、对待生活等方面的心理活动规律和性格类型。
职业锚
职业锚,是自我意向的一个习得部分。个人进入早期工作情境后,由习得的实际工作经验所决定,与在经验中自省的动机、价值观、才干相符合,达到自我满足和补偿的一种稳定的职业定位。
业内训练
业内训练(Training Within Instry ,TWI)是一项可以用来发展企业管理人员技能的技术。
行动学习法
行动学习法(Action Learning)又称“干中学”,就是通过行动来学习的循环学习过程。
人力资源成熟度模型
人力资源能力成熟度模型(People Capability Maturity Model,PCMM)是美国卡耐基·梅隆的软件工程研究所(SEI)开发的一个管理架构
销售与营销工具
cpc协同产品商务
协同商务是一种激励具有共同的商业利益的价值链上的合作伙伴的商业战略
4P营销组合
市场营销人员综合运用并优化组合多种可控因素,以实现其营销目标的活动,可控因素即4P(产品—Proct;价格—Price;地点—Place;促销—Promotion)。
4C营销组合
以客户(Consumer)为中心进行营销,应关注并满足客户在成本(Cost)、便利(Convenience)方面的需求,加强与客户的沟通(Communication)。
定位营销
定位营销就是通过发现顾客不同的需求,合理定位,并不断地满足它的过程。定位营销的实质是消费者、市场、产品、价格以及广告诉求的重新细分与定位。
“微笑曲线”模型
微笑嘴型的一条曲线,两端朝上,在产业链中,附加值更多体现在两端,设计和销售,处于中间环节的制造附加值最低。
运作管理工具
业务流程重组(BPR)
业务流程重组BPR(Business Process Reengineering)的定义有几种,其中广为人知的是它的奠基人Michael Hammer和James Champy的定义。
六西格玛
在管理专家彼得 S.潘德、罗伯特 P.纽曼、罗兰 R.卡瓦纳合著的《六西格玛—追求卓越的阶梯》一书中,对六西格玛管理给予如下定义:一种灵活的综合性系统方法,通过它获取、维持、最大化公司的成功。
六顶思考帽
六顶思考帽是英国学者Edward de Bono博士开发的一种思维训练模式,或者说是一个全面思考问题的模型。
精益生产
“精益生产”得名于1990美国麻省理工学院D.RoosJ.P.WomackD.Jones所著的《改变世界的机器》一书。
供应链管理
供应链管理(Supply chain management,SCM)是一种集成的管理思想和方法。
5S管理
5S管理是指在生产现场中对人员、机器、材料、方法等生产要素进行有效管理的方法。
金融财务工具
作业成本法
作业成本法(Activity-based Costing)简称ABC,指以作业为核算对象,通过成本动因来确认和计量作业量,进而以作业量为基础分配间接费用的成本计算方法。
沃尔评分法
沃尔评分法是指将选定的财务比率用线性关系结合起来,并分别给定各自的分数比重,然后通过与标准比率进行比较,确定各项指标的得分及总体指标的累计分数,从而对企业的信用水平作出评价的方法。
净现值法
净现值(Net Present Value)是一项投资所产生的未来现金流的折现值与项目投资成本之间的差值。
杠杆收购
杠杆收购(Leveraged Buy-out,LBO)是一种企业金融手段。
杜邦财务分析体系
杜邦财务分析体系(The Du Pont System)是一种实用的财务分析体系。
IT科技工具
ERP
ERP不仅仅是一个软件,更重要的是一个管理思想,它实现了企业内部资源和企业相关的外部资源的整合。
CRM客户关系管理
CRM (Customer Relationship Management,客户关系管理),其核心思想是以"客户为中心",提高客户满意度,改善客户关系,从而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事业规划工具
LIFO系统
LIFO的全称是“Life Orientation”,包括个人内在的价值观以及外显的行为偏好,是一种结合现代管理、组织心理学和人际关系学的综合管理培训系统。
MBTI人格理论
MBTI(迈尔斯类型指标)全称Myers-Briggs Type Indicator,是一种性格测试工具,用以衡量和描述人们在获取信息、作出决策、对待生活等方面的心理活动规律和性格类型。
职业锚
职业锚,是自我意向的一个习得部分。个人进入早期工作情境后,由习得的实际工作经验所决定,与在经验中自省的动机、价值观、才干相符合,达到自我满足和补偿的一种稳定的职业定位。
3十大工具
客户关系管理
它可以帮助公司了解自己的客户群,并迅速对客户需求的变化做出反应,是在中国公司中最流行的管理工具。在被调查者中,有 62%的人使用了这种工具,说明他们已经意识到客户信息正在变得越来越重要。但是,虽然客户关系管理已经是中国最受欢迎的管理工具,它在中国以外的地方的使用率更高。在被调查的所有公司中,有 75%都使用了这种工具。这个比例在亚洲其他国家的公司中甚至更高,达到了 85%。在中国,客户关系管理是放弃率最低的一种管理工具,只有 1%的企业停止使用这种工具。
改进质量的方法
全面质量管理是一种改进质量的系统方法。
在中国的流行程度排在第 2位。有 60%的被调查公司使用了全面质量管理工具,非常接近全球 61%的使用率,但低于亚洲其他国家的 72%。虽然全面质量管理的使用率在中国的排名很高,但在其他任何地区,它的使用率都没有进入前 10名。
在中国,如果企业致力于使用全面质量管理这种工具,对它的满意度在所有的管理工具中甚至排在第 2位。但是,如果付出的关注与精力有限,其使用的满意度就要低很多。这反映了使用管理工具的普遍趋势:付出较大的努力得到的满意度比付出较少的努力要高。这还说明了一个问题:管理工具根本就不应该敷衍了事地实施。对于高层管理者来说,在决定使用哪种管理工具以及付出多大的努力使用它们之前,必须了解:对于每一种管理工具,多付出一些努力会使得到的收益增加多少?
顾客细分
这个过程把客户分成不同的群体,同一群体的客户都具有相似的特征。它是识别未被满足的客户需求的一种有效途径。有 54%的中国企业使用了这种工具,而这种工具在全球企业中的使用率是 72%,在亚洲其他地区的使用率是 78%。但是,顾客细分在中国的使用率排名中的名次比在亚洲其他被调查公司中高在亚洲其他国家,它的排名是第 9位。在中国,客户关系管理是最流行的管理工具,这充分说明中国的高层管理者认为对客户的了解是成功的重要因素。调查的一项内容是询问被调查者对一系列管理趋势的看法。在中国的被调查者中,有四分之三以上的人同意下面的说法:“对客户缺乏足够的洞察力,是我们提升业绩的一个障碍。”同时,有 70%的人认为他们的公司主要关注新客户,而实际上,应该重点关注如何留住和发展现有的客户。
非核心的职能
外包是利用第三方组织来完成一些非核心的职能。
它可以让公司把精力集中在自己做得最好的事情上。但是,虽然有 49%的接受调查的中国企业会把一些活动外包出去,这个比例仍然远远低于 73%的全球水平。但是,和客户关系管理一样,中国的企业似乎对自己的外包经历非常满意。这两种工具的放弃率都只有 1%。一个很有趣的现象是:在其他国家,海外经营是与外包相关的活动,但中国的企业放弃海外经营的概率非常高。
竞争优势的技能
核心能力是能够给企业带来竞争优势的技能。
检验这个工具的一种方法是:问问你自己,“竞争对手模仿或获得这些技能和集体知识的难度有多大?”中国的高级管理者非常喜欢使用核心能力这种工具,在能够使组织与众不同、团结一致的强项上大量投资。核心能力在中国是流行程度排名第 5的管理工具,但它在世界其他地方的流行程度要稍微低一些。它在全球的排名是第 7位,在亚洲其他地区的排名是第 10位,在欧洲的排名是第 11位。
6.供应链管理与从原材料到最终客户构成的这个庞大网络是同步的。
这种管理工具对技术的依赖性很强,可以形成一个不间断的信息流,帮助企业在适当的时间、以适当的成本、把适当的产品交付到适当的地点。由于供应链日益变得全球化和复杂化,中国的高层管理者也非常乐于承认,他们需要这种管理工具的帮助。只有 39%的被调查者同意下面的说法:“我们有能力有效地管理全球化的供应链。”有三种管理工具在中国进入了使用率前 10名的清单,但没有进入全球的清单,其中就有供应链管理这种工具。
战略规划
战略规划是一种系统、全面的方法。
决定一个企业应该成为什么样子,以及如何最好地实现这个目标。这种工具的关注重点是公司为了充分发挥它的潜力所需要的行动和资源。虽然中国的高层管理者一般对自己的战略规划的结果还比较满意(在 5分制的满意度评分制度下,当付出较大努力时,战略规划的得分达到了 4.02分),但他们对于情景假设与突发事件规划这种相关的管理工具却没有多大兴趣。这两种管理工具都是中国公司使用最少的管理工具之一。
业务流程
.业务流程再造是对业务流程进行根本性的重新设计。
以便改善生产效率、周期时间和质量。接受调查的中国公司中有 35%使用了这种工具,全球的使用率是 61%。但是,放弃这种工具的公司很多。管理工具的放弃率,反映的是在 2004年之前五年至少使用过一次某种管理工具,但在 2004年停止使用这种工具的公司所占的百分比。在中国的高层管理者停止使用的管理工具中,业务流程再造排在第 5位。只有海外经营、射频识别、开放市场创新、情景假设与突发事件规划的放弃率比它高。
关键性战略资产
知识管理是使企业能够获得智力资本这种关键性战略资产并在内部分享的一种管理工具。
由于中国力争建立一种知识经济,这种工具的重要性日益加强。在接受调查的中国公司中,知识管理是一种很受欢迎的管理工具,有 35%的人说他们使用了这种工具,但它的全球使用率并没有排进前 10名。
实现目标的方法
使命书和愿景书界定了一家公司的业务、目标和实现目标的方法。
在接受调查的中国公司中,有 35%会利用这种工具为公司指明方向,引导管理层思考关于战略的问题,而在亚洲的其他地区,使命书和愿景书的使用率要高得多,有 89%的公司会使用这种工具。
4运用误区
1、企业对管理思想或工具本身并没有理解透彻,只是机械的照搬工具或者片面的理解、运用。
2、企业的高层管理者没有给予足够高度的重视,没有决心和推动!导致变革不能顺利推进。
3、企业系统内的各个组织部门思想、步调不一致,内耗过大,导致管理工具建设进度缓慢或建成后本来的作用没有发挥出来。
4、企业内部的执行层甚至全员没有很好的学习管理工具并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进行创新运用。
5、企业高层对工具本身的期望过高,没有做好企业长期推进的准备,形成让战略成为持续性流程。
Ⅷ 四种战略类型的战略类型
1.防御者(Defender)
作为成熟行业中的成熟企业,产品线较窄,高层不愿意积极探索熟知领域以外的机会。除非顾客有需要,否则高层不愿意就运作方法和或企业的结构做出较大程度的调整。他们努力的方向主要是提高效率。
· 事业问题: 如何保持稳定的市场份额? 由于它在稳定的市场环境下良好高效运作,所以它具有谋求成本领先的优势,它能够在某一特定的领域内进行差异化经营,或者利用既有的标准化技术流程获得低成本。
· 行政问题: 如何保证效率? 集中化、垂直整合(Vertical Integration),规范化程序、功能划分。
· 环境: 由于环境变化缓慢,它能够以长期规划为执行依据。
2. 探索者(Prospector)
一种致力于发现和发掘新产品和新市场机会的企业,通常是该产业的标杆。 它的核心技能是市场能力和研发能力,它可以拥有较多的技术类型和较长的产品线。
· 事业问题: 如何探索和定位新产品、新的市场机会? 探索者拥有较长的产品线,这一点往往使它的创新能力胜于效力。 它对新产品和服务的创新发展择优而行,以满足变化的顾客需求,乃至于创造需求。
· 行政问题: 如何协调经营活动与创新活动? 去中心化、任用通才(而不是专才),偏平管理,鼓励部门间的合作。
· 环境: 探索者能够于难以预测的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中谋生存、求发展,最终获取新的机会,获得成功。
3.分析者(Analyser)
这是一类规避风险同时又能够提供创新产品和服务的企业。 主要包括在两种市场有效运作的公司类型:一类是在较稳定的环境,另一类是变化较快的环境。前者强调规范化和高效率运作,后者强调关注竞争对手的动态并迅速作出有利的调整 。
· 事业问题: 如何保持现有市场份额,如何发现新的市场和产品机会? 必须保持现有产品和服务的质量、水准和效能,与此同时要采取足够的灵活性以及时捕获新的商业机会。 当市场稳定时,通过技术改进来保持低成本;当市场发生变化时,通过发展新产品和服务,来保持竞争力。
· 行政问题: 如何同时管理这两个方面? 培育不同部门间的合作。 分析者企业的显著特征就是平衡 —— 平衡于防御者和探索者企业之间。
4.反应者(Reactor)
这是一类对企业外部环境缺乏控制的企业,它既缺乏适应外部竞争的能力,又缺乏有效的内部控制机能。 它没有一个系统化的战略设计与组织规划。除非迫不得已,企业不会就外部环境的变化作出调整。
没有哪一种战略是最好的, 迈尔斯和斯诺认为,决定企业成功的并不在于哪一种特定的战略模式,只要所采取的战略与企业所处的环境、技术、结构相吻合,都能够取得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