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人体压迫止血点的名称和位置…
颞浅动脉。耳朵开口正前面,止血点之一。 颈动脉。掐着脖子就能摸到...减压反射、听诊等应用。 桡动脉。就是中医诊脉的地方。 肱动脉。量血压时放听诊器的地方,肘关节内侧。 股动脉。大腿根儿那里。 足背动脉。脚面子上,衡量下肢血管是否堵塞的。 基本就这些了... 浅静脉... 颈外静脉。衡量右心压力的指标和常用的穿刺部位。 手背静脉网。打吊瓶用的。
B. 动漫受损在伤口的什么心端用绷带或止血带压迫止血
动脉是指将血液从心脏输送到全身各处去的血管,动脉出血的特点,血液鲜红、血流速度快,呈喷射状;静脉是将血液从全身各处输送回心脏的血管,静脉出血时,血液暗红,血流速度较慢;毛细血管出血,血液慢慢渗出,在远心端用手指压或绷带压迫止血;
动脉出血在近心端用手指压或绷带压迫止血,毛细血管出血可以自然止血,也可以用干净纱布包扎伤口.专业的救护方法还包括及时记录包扎的时间,这样做的目的是以免长时间肢体缺血坏死.
故选:A.
C. 如何压迫止血
动脉出血
特别是较大的动脉,血流猛急,呈喷射状,一般在外伤时多见。急救方法是就地止血,一般在受伤动脉的近心端,采用指压止血法或止血带止血法进行止血。止血时应行动快,止血彻底,防止失血过多。
指压止血法
指压止血法是动脉出血最迅速的一种临时止血法,是用手指或手掌在伤部上端用力将动脉压瘪于骨骼上,阻断血液通过,以便立即止住出血,但仅限于身体较表浅的部位、易于压迫的动脉。
1.肱动脉压迫止血法
此法适用于手、前臂和上臂下部的出血。止血方法是用拇指或其余四指在上臂内侧动脉搏动处,将动脉压向肱骨,达到止血的目的。
2.股动脉压迫止血法
此法适用于下肢出血。止血方法是在腹股沟(大腿根部)中点偏内,动脉跳动处,用两手拇指重迭压迫股动脉于股骨上,制止出血。
3.头部压迫止血法
压迫耳前的颈浅动脉,适用于头顶前部出血。面部出血时,压迫下颌骨角前下凹内的颌动脉。头面部较大的出血时,压迫颈部气管两侧的颈动脉,但不能同时压迫两侧。
4.手部压迫止血法
如手掌出血时,压迫桡动脉和尺动脉。手指出血时,压迫出血手指的两侧指动脉。
5.足部压迫止血法
足部出血时,压迫胫前动脉和胫后动脉。
(三)加垫屈肢止血法
加垫屈肢止血法是适用于四肢非骨折性创伤的动脉出血的临时止血措施。当前臂或小腿出血时,可于肘窝或国窝内放纱布、棉花、毛巾作垫,屈曲关节,用绷带将肢体紧紧地缚于屈曲的位置。
(四)止血带止血法
止血带止血法,主要是用橡皮管或胶管止血带将血管压瘪而达到止血的目的。这种止血方法较牢固、可靠,但只能用于四肢动脉大出血。
1.止血带结扎法
橡皮止血带使用方法:左手拿橡皮带、后头约16cm要留下;右手拉紧环体扎,前头交左手,中食两指挟,顺着肢体往下拉,前头环中插,保证不松垮。如遇到四肢大出血,需要止血带止血,而现场又无橡胶止血带时,可在现场就地取材,如布止血带、线绳或麻绳等。用布止血带止血时,放平入环,拉紧固定。用线绳或麻绳止血时,可绞紧固定。
2.使用止血带时应注意的问题
(1)止血带应放在伤口的近心端。上臂和大腿都应绷在上1/3的部位。上臂的中1/3禁止上止血带,以免压迫神经而引起上肢麻痹。
(2)上止血带前,先要用毛巾或其他布片、棉絮作垫,止血带不要直接扎在皮肤上;紧急时,可将裤脚或袖口卷起,止血带扎在其上。
(3)要扎得松紧合适,过紧易损伤神经,过松则不能达到止血的目的。一般以不能摸到远端动脉搏动或出血停止为度。
(4)结扎时间过久,可引起肢体缺血坏死。因此要每隔1h(上肢或下肢)放松2~3min;放松期间,应用指压法暂时止血。寒冷季节时应每隔30min放松一次。结扎部位超过2h者,应更换比原来较高位置结扎。
(5)要有上止血带的标志,注明上止血带的时间和部位。用止血带止血的伤员应尽快送医院处置,防止出血处远端的肢体因缺血而导致坏死。
D. 压迫止血是什么
血液是维持生命的重要物质。当受外伤,引起大出血,其出血量超过全身血量的四分之一,生命就会发生危险。
指压止血法是指较大的动脉出血后,用拇指压住出血的血管上方(近心端),使血管被压闭住,中断血液。
操作要领
1.颞动脉压迫止血法:用于头顶及颞部动脉出血。方法是用拇指或食指在耳前正对下颌关节处用力压迫。
2.颌外动脉压迫止血法:用于肋部及颜面部的出血。用拇指或食指在下颌角前约半寸外,将动脉血管压于下颌骨上。
3.颈总动脉压迫止血法:常用在头、颈部大出血而采用其它止血方法无效时使用。方法是在气管外侧,胸锁乳深肌前缘,将伤侧颈动脉向后压于第五颈椎上。但禁止双侧同时压迫。
4.锁骨下动脉压迫止血法:用于腋窝、肩部及上肢出血。方法是用拇指在锁骨上凹摸到动脉跳动处,其余四指放在病人颈后,以拇指向下内方压向第一肋骨。
5.肱动脉压迫止血法:用于手、前臂及上臂下部的出血。方法是在病人上臂的前面或后面,用拇指或四指压迫上臂内侧动脉血管。
注意事项
一般小动脉和静脉出血可用加压包扎止血法。较大的动脉出血,应用止血带止血。在紧急情况下,须先用压迫法止血,然后再根据出血情况改用其它止血法
E. 三腔气囊管压迫止血的患者有哪些受伤的危险及相关因素
这个问最最好去正规医院寻医,医生会告诉你的。
F. 颈总动脉压迫止血法,常用于什么部位动脉大出血而采用其它方法无效时使用
颈总动脉压迫止血法:常用在头、颈部大出血而采用其 它止血方法无效时使用。方法是在气管外侧,胸锁乳深肌前缘, 将伤侧颈动脉向后压于第五颈椎上。但禁止双侧同时压迫。
G. 全身表浅动脉及其压迫止血点有那些名称(专业用语)
1.颈总动脉和颈外动脉
(1)体表投影 取下颌角与乳突尖连线的中点由此点至胸锁关节引一连线,为这两条动脉的投影线。又以甲状软骨上缘为界,下方为颈总动脉,上方为颈外动脉的投影线。
(2)摸脉点和止血部位 于环状软骨侧方可摸到颈总动脉搏动,将动脉向后内方压迫于第6颈椎横突上,可使一侧头部止血。
2.面动脉
(1)体表投影 咬肌下端前缘至眼内眦的连线。
(2)摸脉点和止血部位 在咬肌前缘下颌骨下缘处,可摸到搏动。将面动脉压向下颌骨,可使眼裂以下面部止血。
3.颞浅动脉
摸脉点和止血部位 在外耳道前方,颧弓后端可摸到搏动,压迫该处可使颞部和头顶部止血。
4.锁骨下动脉
(1)体表投影 自胸锁关节到锁骨中点引一条凸向上的弧线,最高点在锁骨上1.2cm。
(2)止血部位 于锁骨上窝中点向下压,将动脉压在第1肋上,使肩和上肢止血。
5.腋动脉和肱动脉
(1)体表投影 上肢外展90°,手掌向上,由锁骨中点至肱骨内、外上髁中点稍下方引一线,为这两条动脉的投影线。背阔肌下缘以上为腋动脉,以下为肱动脉。
(2)摸脉点和止血部位 在肱二头肌内侧沟可摸到搏动,把肱动脉压向肱骨,可使压迫点以下的上肢止血。
6.桡动脉
(1)体表投影 自肱骨内、外上髁中点稍下方至桡骨茎突的连线。
(2)摸脉点 在腕上方桡侧腕屈肌腱外侧,可摸到搏动,为主要摸脉点。
7.尺动脉
(1)体表投影 自肱骨内上髁至豌豆骨桡侧缘连一线,该线的下2/3段为尺动脉的下段。自肱骨内、外上髁中点稍下方,向内下方引一条线至上述连线的上、中1/3交接点,为尺动脉上段的投影。
(2)止血部位 在腕横纹两端同时向深部压迫,可压住桡、尺动脉,使手部止血。
8.指掌侧固有动脉
(1)止血部位 在手指根部两侧压向指骨,可使手指止血。
9.股动脉
(1)体表投影 大腿外展外旋,自腹股沟中点至股骨内侧髁上方连一线,该线的上2/3为股动脉的投影。
(2)摸脉点和止血部位 在腹股沟中点稍下方可摸到股动脉搏动。把股动脉压向耻骨上支,可使下肢止血。
10.腘动脉
止血部位 在腘窝中加垫,屈膝包扎,可压迫腘动脉,使小腿和足止血。
11.胫前动脉和足背动脉
(1)体表投影 自胫骨粗隆与腓骨头连线中点起,经足背内、外踝中点,至第1跖骨间隙近侧部连一线,此线在踝关节以上为胫前动脉,踝关节以下为足背动脉的投影。
(2)摸脉点和止血部位 长伸肌腱外侧可摸到搏动, 中医称趺阳脉。向下压迫可减轻足背出血。
12.胫后动脉
(1)体表投影 自腘窝稍下方至内踝和跟结节中点的连线。
(1)摸脉点和止血部位 在内踝与跟结节之间可摸到搏动。将该动脉压向深部,可减轻足底出血。
H. 临床上用于摸脉或临时压迫止血的动脉有哪些
有一定知道效果,但是他一般上情况下弄得全是动静脉血动脉血它是止不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