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黄芳的教育科研
1.《浙江省第三方物流资源整合方案研究》,校青年基金项目,2007.01-2007.12,排名第一
2.《城市交通信息平台网页制作与设计实践》,课程实践教学项目,2008.01-2008.12,排名第一
3.《铁路第六次提速对短途客运的SWOT分析》,创新性实验,2007.11-1008.06,指导老师
4.《金华CBD地区停车问题分析》,金华市社科联项目,2008.5-2009.4,排名第一
5.《当代非洲交通》,浙江师范大学《非洲研究丛书》,浙江师范大学非洲研究院项目,2008.5-2009.5,排名第一
6.《金华出租车经营模式对比研究》,2009年度金华市社联一般课题项目,2009.6-2010.5,排名第一
7.《现代物流学案例采集与教学实践》,课程实践教学项目,2009.1-2009.12,排名第一
8.《《市场调查与预测》“读、议、练”课程项目》,行知学院第三期“读、议、练”课程项目,2009.10-2010.7,排名第一
9.《《交通港站与枢纽》精品课程建设》,精品课程建设项目,2009-2010,排名第二
10.《交通港站与枢纽设计》,浙江省高校重点建设教材项目,2009.5-2011.3,排名第二 1.《港口物流集疏运系统网络结构优化分析》,《交通运输工程与信息学报》,2007年6期
2.《定量预测法在铁路货运量预测中的比较研究》,《第七届全国交通运输领域青年学术会议》,2007年第9期
3.《区域城际轨道交通公交化营运的SWOT量化分析》,《城市轨道交通研究》,2007年第10期
4.《浙江省第三方物流资源整合模式研究》,《物流技术》,2008年第2期
㈡ 马海乐的学术
主持国家86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子项、公益性行业科技、省部级课题等各类科研项目50余项,其中在研课题10项(国家级5项、部省级4项、市厅级1项)。
在研科研项目如下:
1. 国家863计划课题:高生物利用度蛋白制备关键技术研究与开发(2013AA100203),主持
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蛋白质扫频超声预处理促进其酶解反应的机理及控制机制研究(31071502),主持
3.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脉冲强磁场作用下食源性致病菌细胞凋亡及其生物学窗效应发生机制研究(31271966),主持
4. 国家公益性行业(农业)科技专项:长江流域等三区域稻谷储藏技术设施研究与示范(201003077),主持
5. 国家公益性行业(农业)科技专项“大宗粮食加工副产物综合利用技术研究与示范”子课题:麦胚油提取和麦胚多肽制备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201303071),主要参加
6.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功能性肽产品的创制与应用”子课题:油脂饼粕功能性肽产品高效创制与应用(2013BAD10B03),主要参加
7.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珍稀真菌高值利用技术研究与产品开发”子项:桑黄菌的超声辅助发酵技术及装备(2012BAD36B05),主要参加
8. 江苏省国际科技合作计划:高品质稻谷红外辐照杀虫防霉技术及装备开发(SEZ201200380),主要参加
9. 江苏省苏北科技发展计划:大蒜混菌固态发酵技术研究及其产品开发(BN2012042),主要参加
10. 江苏省科技支撑计划——农业部分:大蒜降血压功能因子超声酶法制备关键技术研究(BE2012393),主要参加
11. 江苏省国际科技合作计划:高品质稻谷红外辐照杀虫防霉技术及装备开发(SEZ201200380),主要参加
12. 江苏省苏北科技发展计划:超声波辅助制备芝麻降血压肽关键技术的开发(BC2012421),主要参加
13.江苏省高校自然科学研究重大项目:多频顺序超声强化蛋白酶解反应及其机制研究(12KJA550001),主持
14.江苏省农业科技自主创新资金:大蒜活性因子制备关键技术及装备研制(CX(12)3084),主持 10项成果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一、二、三等奖,1项成果获得中国技术市场协会金桥奖优秀项目奖;1门课程获得国家精品课程。
获奖的科研项目如下:
1. 农产品加工多模式超声波系列设备创制及其应用研究,2013年获中国机械工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排名第一
2. 功能多肽酶法高效制备关键技术研究及其超声辅助酶解装备创制,2013年获高等学校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排名第一
3. 蜂胶功能因子超临界CO2萃取技术的产业化研究,2009年获第四届中国技术市场协会金桥奖优秀项目奖,排名第一
4. 蜂胶有效成分超临界CO2萃取及其产品的功能学评价研究,2005年获江苏省科技进步二等奖,排名第一
5. 天然VE的超临界CO2萃取与浓缩的试验研究,2003年获江苏省科技进步三等奖,排名第一
6. 螺旋藻酶解技术及其应用研究,2001年获江苏省科技进步三等奖,排名第一
7. 小麦胚芽有效成分的超临界CO2萃取与利用,1999年获国家机械工业科技进步三等奖,排名第一
8. 食品功能因子的超临界CO2萃取及技术集成,2007年获中国轻工业联合会科技优秀奖,排名第一
9. 农产品品质无损检测技术的研究及应用,2006年获国家机械工业科技进步一等奖,排名第五
10. 农产品品质的无损检测新技术及装备研究开发,2006年获中国轻工业联合会科学技术发明奖一等奖,排名第五
11. 多信息融合农畜产品品质无损检测技术研究及智能识别,2006年获江苏省科技进步二等奖,排名第四 1.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学生工程能力的提高与国际化视野拓展,2013年获江苏省教学成果二等奖,排名第2
2.食品加工机械与设备,2012年获得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排名第1
3.食品加工机械与设备,2008年获得国家级精品课程,排名第1
4.食品加工机械与设备,2008年获得江苏省精品课程,排名第1
5.强化食品专业学生工程化能力培养的创新与实践,2007年获江苏大学教学成果一等奖,排名第1
6.“创造学”教学与创造教育的实践,2000年获江苏省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排名第4
7.食品加工机械与设备,2008年获江苏大学一类精品课程,排名第1
8.食品加工机械与设备,2008年获江苏大学第四届多媒体课件竞赛二等奖,排名第1
9.食品加工机械与设备,2004年获江苏大学校级优秀课程,排名第3 1. 科技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玉米多肽制备关键技术产业化及多肽饮料的开发(2010GB2C100158),2012年结题,技术主持
2. 科技部国际合作项目:米糠全价利用关键技术(2009DFA32000),2012年结题,子课题主持
3. 科技部科技人员服务企业行动计划:基于蒜素生成控制技术的蒜片加工及产品开发研究(2009GJC10034),2012年结题,技术主持
4. 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超声波辐射下蛋白质可酶解性与其分子构象的关系研究(200802990010),2012年结题,排名第一
5. 江苏省科技成果转化专项资金:油脂饼粕功能多肽生产关键技术及其产品开发(BA2008100),2013年结题验收,技术主持
6. 江苏省科技支撑计划-农业部分:紫菜蛋白多糖多频脉冲超声辅助提取技术研究及产品开发(BE2009368-1),2011年结题验收,排名第一
7. 江苏省科技支撑计划-农业部分:麦胚降血压肽制备关键技术的放大及麦胚多肽香醋的开发研究(BE2010384),2012年结题验收,子课题主持
8. 苏北科技发展专项资金:蒜氨酸和蒜氨酸酶的双频超声提取与超滤制备技术研究,2012年结题验收,技术主持
9. 国家863计划:基于脉冲多频模式超声辅助酶解和酶膜耦合的麦胚降血压肽制备技术研究,2010.11通过验,排名第一
10. 国家863计划重点项目“食品高效分离制备技术与设备”子项:高纯度功能肽制备集成技术研究,2010.11通过验收,排名第一
11. 国家863计划重点项目“食品非热加工技术与设备”子项:强磁场设备与强磁场技术研究,2010.9通过验收
12.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食用菌功能成分提取分离及高效利用技术”子项:提取设备研制及提取技术研究,2010.11通过验收
13. 江苏省农业科技支撑计划:多功能农产品多频脉冲超声精深加工设备的研制与应用研究,正在准备验收,排名第二
14. 江苏省普通高校研究生科研创新计划:超声波辐照下蛋白质可酶解性与其分子构象的关系研究,2010.7通过验收
15. 江苏省国际科技合作计划:利用米糠制备环保型天然粘合剂的研究,2010年通过验收
16. 江苏省富民强县工程:白萝卜的综合利用加工技术,2010年通过验收
17. 镇江市国际合作项目:发酵食品糟粕的分级干式厌氧发酵制备生物能源技术,2010年通过验收
18. 美国Rice Research Board:RICE UTILIZATION AND PRODUCT DEVELOPMENT-Development of Functional Polypeptides from Rice Protein,2008.12通过验收,2009.12连续资助通过验收,第二主持
19. 江苏省普通高校研究生科研创新计划:脉冲多频超声辅助酶解法制备麦胚降血压肽技术研究,2008年6月通过验收
20. 镇江市工业科技攻关项目:醋糟-动物粪便分级干式厌氧发酵制备生物气的研究(GY2007002),2009.12通过验收,排名第一
21. 镇江市国际合作项目:基于厌氧分级快速发酵的稻草生物转化技术(GJ2007010),2009.12通过验收
22. 镇江市工业科技攻关:小麦胚芽降血压肽酶-膜耦合反应技术的研究(GY2006004),2009.12通过验收
23. 江苏省农业攻关项目:米糠降血压肽酶-膜耦合反应技术的研究(BE2005326),2007年教育部技术鉴定,排名第一
24. 江苏省农业攻关项目:双低油菜多肽的超声促进酶解制备技术研究(BE2005336),2007年中国轻工业联合会技术鉴定,排名第一
25. 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小麦胚芽降压肽结构鉴定、合成及其功能特性研究(BK2004065), 2007年江苏省科技厅技术鉴定,排名第一
26. 江苏省农业攻关项目:山药糖蛋白的脉冲超声辅助提取及其功能特性研究(BE2004346),2006年江苏省科技厅技术鉴定,排名第一
27. 江苏省高技术研究项目:紫菜降血压肽制备技术研究(BG2003319),2005年江苏省科技厅技术鉴定,排名第一
28. 江苏省高技术研究项目:紫菜蛋白与多糖的脉冲超声辅助萃取技术研究,2005年江苏省科技厅技术鉴定,排名第一
29. 江苏省农业攻关项目:无花果残渣中活性物质的提取与利用研究(BE2002336),2005年江苏省科技厅技术鉴定,排名第一
30. 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麦胚降压肽制备技术及其功效研究(BK2004065),2005年江苏省科技厅技术鉴定,排名第一
31. 江苏省高校“青蓝工程”新世纪学科带头人基金:高强度脉冲磁场杀菌的试验研究, 2004年江苏省科技厅技术鉴定,排名第一
32. 江苏高校高新技术产业化项目:蜂胶有效成分的超临界CO2萃取及其产品的功能学评价研究(JH01-059),2004年江苏省科技厅技术鉴定,排名第一
33. 江苏省农业攻关项目:大蒜素微胶囊化与大蒜冻干粉生产技术的研究(BE2001517),2003年江苏省科技厅技术验收,排名第一
34. 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天然VE的超临界CO2萃取与浓缩的试验研究(BK99112),2002年江苏省科技厅技术鉴定,排名第一
35. 企业委托:系列鸡蛋牛奶液体饮料制备技术的研究, 2001年甘肃省科技厅技术鉴定,排名第一
36. 国家教委博士点基金:小麦胚芽中生理活性物质的超临界流体萃取和精馏机理(97029901), 2001年江苏省科技厅技术鉴定,排名第一
37. 江苏省科委科技兴海项目:超临界CO2提纯鱼油中生理活性组分的产业化研究(BL98302),2001年江苏省科技厅技术鉴定,排名第一
38. 企业委托课题:螺旋藻酶解技术及其应用研究, 2000年江苏省科委技术鉴定,排名第一
39. 企业委托课题:小麦胚芽有效成分的超临界CO2萃取与利用, 1998年江苏省科委技术鉴定,排名第一
40. 企业委托课题:螺旋藻饮料的开发研究, 1998年江苏省科委技术鉴定,排名第一
41. 陕西省农业机械管理局:5TH-940型花生摘果机的研制, 1987年陕西省农业机械管理局技术鉴定,排名第二
42. 陕西省农业机械管理局:6BH-500型花生剥壳机的试验与设计, 1987年陕西省农业机械管理局技术鉴定,排名第四
43. 陕西省农业机械管理局:6BH-350型花生剥壳机的试验与设计, 1986年陕西省农业机械管理局技术鉴定,排名第四 申请发明专利67项、其中32项发明专利授权。
部分授权的发明专利包括:
1. 一种紫菜蛋白质与多糖产品及其超声辅助提取的方法, ZL200510038533.X,排名第一
2. 一种无花果果渣中抗癌活性部位的提取分离方法, ZL200510038531.0,排名第一
3. 利用酶-膜耦合技术制备紫菜降血压肽的方法及其用途, ZL200510038532.5,排名第一
4. 一种基于超声波预处理的紫菜多肽的制备方法, ZL200610097286.5,排名第一
5. 一种麦胚蛋白降压肽脱盐工艺, ZL 200610038712.8,排名第一
6. 一种利用超声波改善小麦胚芽蛋白性能的方法, ZL 200810235769.6,排名第一
7. 基于脉冲超声波技术的油菜籽蛋白水解肽制备方法及用途, ZL 200810235780.2,排名第一
8. 一种复合澄清果蔬汁饮料产品及制备方法, ZL 200810023407.0,排名第一
9. 具有降血压功能的玉米黄粉蛋白水解物的制备方法及用途, ZL200810235767.7,排名第一
10. 一种制备葵花籽粕蛋白水解肽的新方法及用途, ZL 200910184593.0,排名第二
11. 连续酶解与超滤分离偶联制备麦胚蛋白ACE抑制肽的方法, ZL 200910030017.0,排名第一
12. 葡萄籽提取物的双频超声辅助提取方法及作为脂肪酶抑制剂的应用, ZL 201010188415.8,排名第一
13. 一种超声辅助酶解制备燕麦降血压肽的方法, ZL 201010188418.1,排名第一
14. 蜂胶超临界CO2萃取物GC-MS指纹图谱及构建方法, ZL201010548519.5,排名第一
15. 扫频模式的脉冲多频超声波生物加工装置、方法及其应用, ZL 200910212707.8,排名第一
16. 表达多活性肽的工程菌及制备混合多肽的方法, ZL 201010546991.5,排名第二
17. 一种马铃薯渣资源化开发利用新方法, ZL201010253295.5,排名第一
18. 梯度稀释补料酶膜耦合反应及用于鱼鳞胶原蛋白多肽制备, ZL 201010253292.1,排名第一
19. 芝麻粕与大豆粕联合生产无盐复合氨基酸粉的方法, ZL 201010521501.6,排名第二
20. 适用降血压肽工程菌的培养基, ZL201010547004.3,排名第一
21. 不补料酶解-膜分离耦合制备鱼鳞胶原蛋白抗氧化肽的方法, ZL 201010188410.5,排名第一
22. 一种提高蛋白酶利用效率的方法, ZL 200810235768.1,排名第一
23. 一种大蒜蛋白酶解物系列产品及其用途, ZL 200410014936.6,排名第一
24. 超临界流体萃取复合微波辅助萃取分离蜂胶有效成分的方法, ZL 02 1 37946.7,排名第一
25. 鸡蛋豆奶液体饮料, ZL 00 1 12396.3,排名第一
㈢ 市场调研与预测的科学出版社版
市场调研与预测
科学版精品课程立体化教材·管理学系列
,吕筱萍
科学出版社 2015年1月出版
定价:42.00 语种:中文
标准书号:978-7-03-043102-8 装帧:平装
版本:第一版 开本:16开
责任编辑:江薇,张宁 字数:420千字
读者对象:本科以上文化程度 页数:273
书类: 册/包:
编辑部:经管法教材
附注: 本书分为上、下两篇。上篇为市场调研,具体包括市场调研的基本概述、市场调研方案的设计、原始资料和二手资料收集的方法与技术、市场调研资料的整理分析及调研报告的撰写,此外还特别增设了调研数据处理软件运用和市场调研应用两个专题内容。下篇为市场预测,具体包括调研预测类型和原理与步骤、定性预测方法、时序预测方法、回归预测方法,以及市场预测综合分析和市场预测软件应用介绍等相关内容。为便于教学,本书还为各章配有本章导读、本章主要内容、案例、本章小结和思考练习题等栏目,注重系统性和实用性,以期提高学生将市场调研与预测理论及方法应用于实践的能力。
本书适合大学财经类专业本科教学,也可作为财经类高职院校以及各类经营管理人员学习的参考用书。 第1章市场调研概述 1
1.1 市场调研与现代市场经济 1
1.2 市场调研的作用?类型和程序 6
1.3 市场调研的基本内容 12
第2章市场调研方案设计 18
2.1 市场调研方案设计概述 18
2.2 调查表的设计与运用 23
2.3 询问技术 26
第3章二手资料收集的方法 32
3.1 二手资料和原始资料 32
3.2 二手资料收集的原则和步骤 38
3.3 二手资料的校验与判断 40
第4章抽样技术和方法 44
4.1 市场调研的组织方式 44
4.2 非随机抽样调研 47
4.3 随机抽样调研 49
第5章原始资料收集的方法 64
5.1 询问调查法 64
5.2 观察调查法 77
5.3 实验调查法 79
第6章市场调研资料的分析 86
6.1 调研资料的整理 86
6.2 调研资料的分析 90
6.3 市场调研报告的撰写 95
6.4 市场调研综合案例分析 105
第7章市场调研专题应用 117
7.1 新产品开发 117
7.2 广告调研 122
7.3 定价调研 127
7.4 促销调研 128
7.5 品牌形象调研 130
第8章数据分析与SPSS的初步应用 137
8.1 利用SPSS输入和整理数据 137
8.2 利用SPSS作描述性统计和图表 150
8.3 数据分析:差异分析 161
8.4 数据分析:关联分析 173
第9章市场预测概述 183
9.1 市场预测的特点和类型 183
9.2 市场预测的原理 185
9.3 市场预测的步骤 188
第10章定性预测方法 191
10.1 对比类推法 191
10.2 集体经验判断法 193
10.3 德尔菲法 194
10.4 市场调查预测法 201
10.5 消费水平预测法 204
第11章时序预测分析法 209
11.1 平均预测法 209
11.2 趋势预测法 218
11.3 季节变动预测法 231
11.4 马尔可夫预测法 233
第12章回归分析预测法 237
12.1 一元线性回归预测法 237
12.2 多元线性回归预测法 241
12.3 自回归预测法 244
第13章市场预测的综合分析 248
13.1 预测目标的分析和确定 248
13.2 预测方法的评价和选择 250
13.3 预测结果的分析和评价 255
13.4 市场预测综合案例分析 259
第14章市场预测的软件应用 267
14.1 利用Excel做时间序列预测 267
14.2 利用Excel做回归预测 270
参考文献 273
㈣ 湖北大学体育学院的精品课程
武术,是中华民族的传统体育运动项目,它历经几千年的沧桑岁月,以其深刻的文化内涵和多元化的价值功能,受到了当今大学生的广泛青睐。 1998 年国家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体育教育专业九门主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和前国家教委 1993 年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体育教育专业十一门课程基本要求》两个重要文件中,都将武术课程列为体育教育专业的主干课程之一。湖北大学武术课程在几十年的持续发展中,积累了大量的教学经验,形成了一支师资力量雄厚,年富力强,学术水平高、发展潜力大,各有专长又相得益彰的,结构合理的,具有强烈敬业精神、奉献精神、团队精神和创新精神及稳定的、良好的学术梯队。现有 1 名教授, 3 名副教授, 5 名讲师。其中,博士生导师 1 名,硕士生导师 1 名, 1 位教授享受湖北省政府特殊津贴, 1 人获得国家体育新苗奖, 1 人为武术八段, 3 人为武术六段,5 人为武术 5 段, 1 人为武术国际 A 级裁判员, 8 人为国家一级武术裁判员。教学改革与学术研究成果显著,近五年来教师主编教材 6 部,发表学术论文 53 篇,主持国家级课题 5 项,省部级课题 7 项,校级教学研究课题 12 项,境外合作课题 1 项。
课程负责人蔡仲林教授所提出的武术课程要加强武术传统文化教育和培养民族精神的理念,以及淡化套路、突出方法、强调应用的教学改革理论与实践,在全国体育教育界同行中有很大学术影响。其2002年主编的武术教材获教育部全国高等学校优秀教材二等奖;2005年主编的国家“十五”规划教材《武术》全国通用教材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发行,并且现承担国家“十一五”规划教材的主编任务;教育部下发的《体育教育专业六类主干课程指导纲要》文件中,武术类课程指导纲要也由湖北大学牵头执笔完成。 体育市场营销是一门建立在经济科学、行为科学、体育科学和现代管理理论基础上的应用性科学。本课程内容涉及体育经营管理的各个方面,主要包括:体育市场概论、体育消费心理与购买行为、体育产品、体育市场营销与促销、体育市场调查、体育赞助营销、体育网络营销、体育经纪人、体育赛事营销、体育服务营销、体育有形产品的营销策划、体育场馆营销、体育彩票营销等。
湖北大学体育学院1999年开办了社会体育本科专业,在国内率先设置了体育产业经营管理方向,同年招收了首批本科学生。体育市场营销学是该专业方向的主干课程。1998年以前国内没有此类教材,由任课教师按照教学大纲要求自编讲义,同时该任课教师与上海师大教师合作编写了国内第一本《体育营销导论》由商务印书馆于1998年出版发行。2000年4月,受高等教育出版社委托,湖北大学体育学院刘勇教授出任主编,面向全国高校组建了《体育市场营销学》教材的编写委员会,并于2000年6月在湖北大学召开了编委会议。会议讨论通过了主编提交的该教材编写的内容体系纲要及其编写要求,2001年7月国内第一本《体育市场营销学》教材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发行,2007年6月修订并出版了此教材,成为全国社会体育专业的主干教材。本书副主编石岩、陈融、杨晓生。参加编写的人员有上海师范大学曹可强教授、湖北大学石岩教授、集美大学赵克教授、湖北大学刘勇教授、华南师范大学杨晓生教授、湖北大学易钦仁讲师、首都体育学院赵立教授、福建师范大学陈融教授、河北师范大学赵斌教授。经湖北省教育厅鉴定,鉴定委员会一致认为《体育市场营销学》在国内处于领先水平,并于2009年3月获得湖北省省政府教学成果奖三等奖。 体育保健学是一门研究人体在体育运动中保健规律和措施的应用学科。它是在医疗卫生和体育运动相结合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一门边缘学科,是运用现代医学保健的知识和方法,对体育运动参加者进行医学保健和指导,以达到促进生长发育、增进身心健康、增强体质、防治运动伤病和提高运动能力的目的。
体育保健学是体育院校本、专科学生必修的专业课程。学生应在掌握了运动解剖学、运动生理学、运动生物化学等有关知识的基础之上学习本门课程。体育保健学的内容包括运动卫生、医务监督、运动伤病和医疗体育四篇。
运动卫生主要研究影响体育运动的环境因素及各类别人群的解剖生理特点,提出相应的体育卫生要求和保健措施,以保证运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医务监督主要研究通过医学的方法对体育运动参加者进行体格检查,以了解其身体发育程度、机能状况和训练水平,为合理安排体育教学和运动训练提供科学依据;研究体育运动对人体的影响,为科学地进行体育教学、运动训练和比赛提供医学监督方法和手段;研究常见运动性疾病的原因和机理,为保护运动者的健康制定相应的防治措施。
运动伤病主要研究由运动引起的伤病发生的规律及专项特点,针对伤病发生的原因提出预防的原则;研究运动中常见的意外伤害及现场处理方法,以及常见运动伤病的发病原因、机理和防治措施。
㈤ 北京化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的课程项目
学院建有 300 余平方米的经管实验中心。实验中心现有四个综合专业实验室,开设了12套实验项目。学院教师编写了一套 4册的实验指导书,为我校经济管理类专业学生提供了先进、规范的实验指导,推动经济学生在模拟环境下进行实战练习,着力提高实践能力,更好地应对未来。经济管理实验教学体系建设获2006年学校教学成果二等奖。
学院开设122门本科生课程,为全校研究生开设28门管理类课程。同时面向全校理工科学生开设《技术经济与企业管理》校级公共基础课,23门经济管理学科校级选修课及国际经济与贸易辅修专业课程。这些系列课程的开设对北京化工大学的学术环境及文化氛围起着不容忽视的辐射贡献作用。 经管学院教师为本院五个本科专业的学生共开设80余门课程,其中有微观经济学、管理学、市场营销学、财务管理、会计学、运筹学、统计学、财政与金融、管理信息系统、技术经济等院级学科基础课(平台课),还有各专业的专业核心课:国际贸易实务、中级财务会计、审计学、生产与运作管理、市场调查与预测等。此外为管理科学与工程硕士点的研究生开设24门课程。
学院既形成了稳定的、中长期科学研究方向,又有反映新学科、新科学、新技术内容的研究方向和队伍。近三年承接企业委托科研项目55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6 项,其他国家级项目10项,科研到款达500 多万元。发表学术论文数百篇,100余篇为SCI/EI/ISTP/CSSCI收录;出版学术著作、教材近60部。近三年研究生培养数量逐年增加、培养质量稳步提高。
学院注重教学管理的制度化规范化,教学基本建设常抓不懈,形成一系列教学管理制度,还按每个本科专业设置了专业建设岗,教学工作按专业课群开展。不断根据学科发展和社会需求修订完善各专业培养计划,加强专业建设,扎实开展课程建设工作,实现了课程内容体系的改革。出版专著/教材近60本,获北京市精品教材二项,校级优秀教材二等奖一项,校级优秀教案二等奖一项。建设市场营销学、管理学、会计学等校级精品课。主持校级教改项目十项,主持或参与教育部世行贷款教改项目两项;发表教学改革论文15 篇。《管理学》获 2004 年北京市精品课程,《市场营销学》获 2005 年北京市精品课程,《技术经济案例教学》获 2001 年北京市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工商管理类专业以案例教学为核心的综合改革》获 2004 年校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多科性大学管理学课程教学方式与内容的改革与实践》获 2005 年北京市教改成果奖。
理论与实践并重,教学改革工作不断推进。2002 年,经济管理学院率先实现了本科生按大类招生培养,按大类开设平台课,使得学生在“厚基础、宽口径、重应用”的环境中成长成才。即:按工商管理大类招生,入学时不分专业,实施大类通识教育;二年级根据学生志愿重新编组,进入工商管理大类中的两组专业;三年级由学生最终确定每组中的细分专业,重新编班。积极进行双语教学的改革与试验,学院教师的双语授课获 2004 年北京市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大赛二等奖。
㈥ 如何评价东北财经大学
首先 作为东财已经毕业的一员, 有时候真的还是很怀念在东财的日子。
第一, 我不太明白 为什么很多人都在叫嚷着东财不好。说“自己差几分就去了人大, 结果来到了东财,课程是多么的水, 去人大听了课又是多么的好” 引用某东财人的话。 我不明白你这样的对比用意何在?你是想证明东财所教的 是你不屑一顾的知识么?那当年您就应该重读一年接着去考你的人大嘛。不屑于东财所教的 那您又真正的掌握了多少呢?东财的课水不水 客观地说, 一般水。 但也不至于到让人唾弃的程度。 “又曰人大讲的都是央行决策对经济影响” 引用其原话。很抱歉 本人虽是学渣, 但基本政策对经济的导向本人在东财的时候还是能分析出一二的。如果你想学习 不用老师也可以学习, “东财的老师只会讲PPT” 不是你想学却不付出努力的借口。我相信你提出的问题 东财的老师全都能回答你。
其次, 东财虽然不是985、211, 但也不至于成为每个东财学子在找工作、申请留学、国内考研的绊脚石。“某HR说我很优秀,但因为东财不是211”;“我申请世界排名前三金融工程, 学校拒我因为查不到东财的排名” 引用某东财人原话。 这里我想说下, 我曾有幸为世界五百强 行业领军企业HR服务过, 让我清楚告诉您, 您不能够入选就是因为你能力不够, 仅此而已。 在最初网申打分的时候, 211与非211学校的差距仅是1分之差。而且说到东财阻碍了您的硕士申请, 虽然我是个学渣, 但身边也有很多东财朋友去了牛津LSE 康奈尔美国前三十的学校, 比比皆是。建议这类一瓶不满半瓶子的同学 少些抱怨, 多一些增强自己的实力才是最务实的。本人学渣一枚 至少现在学校的世界排名也不差。我没感觉东财带给我什么负面影响。 我曾实习过的国际企业的level2级别的manager 也是东财的。
说到工作, 我所知道的朋友里面, 大概每十个人左右我就听说有4-5位拿到四大的offer。还有拿到花旗、汇丰、快消的管理培训生。最差的可能是去了银行。可能是我的level比较低, 身边没有人去到麦肯锡这种顶级咨询或者投资银行。但至少不能说东财是你没有拿到好的offer的绊脚石对么?
说了一大堆的废话, 回题主, 学校的名次虽然重要, 但我个人认为 个人的能力及你的阅历也是同等重要的。 未来能否去到你心仪的工作 不是学校排名第一就能带给你的。 而是需要你从最终的结果向前推, 比如你想去银行工作, 哪家银行, 什么性质的, 在银行里又想做那种职位, 职位的具体要求是什么等等。 确定以后从后向前推, 根据目的地的要求来寻找你现在所需要的准备, 然后就是努力, 最后达成目标。
㈦ 云南财经大学商学院的教学改革
表1 商学院教学改革与质量工程项目或奖励 序号 项目名称 主持人 1 物流管理国家第二类特色专业 李严锋 2 市场营销国家第一类特色专业 兰 天 3 《现代物流管理》(国家级精品课程、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 李严锋 4 国家级精品教材《现代物流管理》 李严锋、张丽娟 5 《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国家级双语示范课程) 张瑾亢 6 国家优秀教材一等奖《市场营销学》 吴健安 7 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市场营销学课程立体化建设》 吴健安、王旭、聂元昆等 8 市场营销教育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项目 郭思智 9 国家级“十一五”规划教材《市场营销学》 吴健安 10 国家级“十一五”规划教材《商务谈判学》 聂元昆 11 国家级“十一五”规划教材《品牌管理》 朱 立 12 国家级“十一五”规划教材《现代物流管理》 李严锋、张丽娟 13 市场营销省级重点专业 郭思智 14 物流管理省级重点专业 李严锋 15 物流管理省级特色专业 李严锋 16 营销与物流省级教学团队 李严锋 17 现代商学教学实验示范中心 冉文学 18 《市场营销学》(省级精品课程) 王 旭 19 《现代物流管理》(省级精品课程、省级精品视频公开课) 李严锋 20 《市场调查》(省级精品课程) 王 旭 21 《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省级双语示范课程) 张瑾亢 22 省级教学名师 李严锋 23 省级教学名师工作室 李严锋 24 省级优秀教材《市场营销学》 吴健安 25 省级优秀教材《商务谈判学》 聂元昆 26 省级优秀教材《现代物流管理》 李严锋、张丽娟 27 云南省“十二五”规划教材《物流管理概论》 李严锋 28 云南省“十二五”规划教材《市场调查》 王旭 29 省教学成果二等奖《校企合作高层次物流管理人才联合培养基地建设》 李严锋等 30 国际经济与贸易省级特色专业、云南省综合改革试点专业(推荐参加国家综合试点改革专业评选) 赵永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