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高血压药分为哪几种
理想的药物应是:能很好的控制血压(在不同的抗药物治疗的共同指标为降低血压),不良副作用最小,生化副作用最小,能维持重要脏器适度的血流量,逆转因高血压所致的心血管损伤,改变自然病程,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和死亡率。以此标准来衡量,目前尚无理想的药物。但以此为标准也促进了各类药物的不断更新换代。其中利尿剂和β受体阻滞剂以通过近20年来的临床试验得到证明能减少高血压病的心血管病的总死亡率。
目前用于一线降压治疗的6种主要降压药物类型有:利尿剂、β-阻滞剂、钙拮抗剂、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α-受体阻滞剂。钙拮抗剂、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在近年的应用中有上升趋势。
各类药都有优点,药物的选择应因人而异,根据不同情况选用不同药物。轻度高血压治疗研究(tOMH)和降压药物对生活质量的影响研究等研究表明:多数现代抗高压药物都能交好的提高生活质量,而且各类抗高压药物单用对于大多数轻度高血压的降压幅度大体相似。通常按一般推荐剂量单药治疗可降低收缩压7-13mmhg及舒张压4-8mmhg。现在试验尚不能说明产生同等降压效益的药物会有不同的效果。降压取得的效益除降低低血压外还在于不同降压药物的特殊作用。
『贰』 常用高血压药物分类及适用人群有哪些
高血压常用降压药物的种类及特点是什么?要弄清这个问题,首先我们要了解高血压是什么,高血压是指以体循环动脉血压(收缩压和/或舒张压)增高为主要特征(收缩压≥140毫米汞柱,舒张压≥90毫米汞柱),可伴有心、脑、肾等器官的功能或器质性损害的临床综合征。高血压的临床表现以及治疗是事业单位考试中很重要的考点。中公甘肃卫生人才网就高血压相关知识点进行了总结,希望可以帮助各位考生进行复习。
以下是高血压常用降压药物的种类及特点:
常用降压药物分5类,记忆为A、B、C、D,即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滞剂ARB(A)、β受体阻滞剂(B)、钙通道阻滞剂CCB(C)、利尿剂Diuretics(D)。
(1)利尿剂有噻嗪类、袢利尿剂、保钾利尿剂三类
降压机制:身阻断钙通道,减少细胞外钙离子进入血管平滑肌,减少兴奋-收缩偶联,降低阻力血管的收缩反应,减轻血管紧张素Ⅱ(ATⅡ)的缩血管效应,减少肾小管钠的重吸收
降压特点:起效迅速,降压疗效和幅度较强,疗效的个体差异较小,与其他降压药联用能明显增强降压作用,能抗动脉粥样硬化,对血脂、血糖无明显影响,对老年患者具有较好降压作用,对嗜酒者有效
适应证:合并冠心病糖尿病、外周血管病者,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
不良反应:血管扩张所致的头痛、颜面潮红、下肢水肿;二氢吡啶类(硝苯地平)可引起反射性心率加快,非二氢吡啶类(维拉帕米)负性肌力、负性传导作用
禁忌证:非二氢吡啶类不宜用于心力衰竭、窦房结功能低下、心脏传导阻滞
『叁』 临床上常用的高血压药、举例说明
降压药物主要分为五大类:利尿剂(氢氯噻嗪);钙离子拮抗剂CCB(硝苯地平、苯磺酸氨氯地平、非洛地平);ACEI(卡托普利);ARB(沙坦类);β阻滞剂(美托洛尔、阿替洛尔);其他有直接血管扩张剂(常药降压片);a1受体阻断剂(哌唑嗪、特拉唑嗪)等,要结合患者具体的自身机体情况选择。
降压药的共同作用就是降低血压,但不同类别降压药因降压机制不同而各有其侧重点,这些侧重点正是医生为不同病情患者选择不同降压药的依据。
1)
噻嗪类利尿剂(如氢氯噻嗪)降低收缩压的作用优于舒张压,更适于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的患者或有心衰表现的患者,应用中要注意避免血钾过低,同时如果您有高尿酸血症或痛风的情况,请务必告知您的医生,避免使用这类药物。
2)
β受体阻滞剂适用于高血压伴心绞痛、心肌梗死、心衰、快速心律失常、青光眼和怀孕的患者,但如果您有哮喘或周围血管病则不要使用该类药物。同时该类药物还会影响糖脂代谢,可增加糖尿病发病风险。
3)
ACEI
类药物更适于有胰岛素抵抗、糖尿病、左心功能不全、心力衰竭、心肌梗死的患者,同时,
ACEI、ARB有利于防止肾病进展,但不可用于孕妇。
4)
长效CCB(如“拜新同”)有较好的防止脑卒中、血管性痴呆和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对糖脂及电解质代谢无影响。
5)
α受体阻滞剂(前边没提到,但也较为常用)适于有前列腺增生或脂质代谢紊乱的老年患者。
『肆』 高血压的药物治疗定位有哪些方案
下面给你推荐几类药物,你可以根据情况,自己斟酌:
1钙离子拮抗剂(个人建议:推荐)
非双氢吡啶类钙拮抗剂:苯噻氮卓类:地尔硫卓等。苯烷胺类:维拉帕米等。
双氢吡啶类:一代硝苯地平;二代缓释硝苯地平、非洛地平;三代拉西地平、氨氯地平等
(1)常用钙通道阻滞剂普通型:
硝苯地平(心痛定):降压快速、短效。
尼莫地平(尼膜同):脑血管扩张作用比硝苯地平强,可用于蜘网膜下腔出血,脑血管痉挛, 缺血性脑中风。
尼群地平:有利尿作用,降压作用持久温和。
尼卡地平(佩尔地平):有选择性心血管作用,可使心脏指数升高用于高血压合并心脑病患者。
氨氯地平(洛活喜、施慧达):本药起作用慢,服药后7~8天才出现降压效果。
地尔硫卓(合心爽、恬尔心)
常用的缓释型钙离子阻滞剂有:利焕、益心平、拜心同
硝苯地平缓释片
非洛地平缓释片(波依定)
拉西地平缓释片 21%出现踝部水肿。
尼膜地平缓释片
拉西地平缓释片
尼卡地平缓释片(佩尔地平缓释片)
地尔硫卓缓释片 用于心率快的房颤。
维拉帕米异搏定缓释片
(2)常用的控释型钙离子阻滞剂有:
硝苯地平胃肠道控释片(拜心同)
硝苯地平控释片(伲福达,长效心痛治)有较好的防止脑卒中、血管性痴呆和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对糖脂及电解质代谢无影响。
优点:1、降压疗效和降压幅度相对较强,而疗效的个体差异较小,以及只有相对禁忌证,没有绝对禁忌证。2、对老年患者有较好降压疗效,收缩压下降较明显。3、几乎可以与每类抗高血压药联合使用而增强降压疗效。可增加尿酸的排泄。约80%经肾排泄,20%随粪便排出
不良反应:1。体位性低血压2。心动过速3。抑制心肌收缩力:多见于非双氢吡啶类钙拮抗剂4。便秘5。胫前、踝部水肿6。心动过缓或传导阻滞:多见于非双氢吡啶类钙拮抗剂7。头痛、颜面潮红、多尿8。皮疹和过敏反应。禁忌:骨骼变脆,变得容易骨折
2噻嗪类利尿剂:(个人建议:遵医嘱)
常与其他降压药合用,以治疗中、重度高血压,尤其适合于血容量高的患者。噻嗪类利尿剂使用最多,其不良反应主要有:高尿酸血症,故痛风者禁用;肾功能不全者不宜应用。长期大量应用,可使血糖升高、糖耐量降低,并增加胰岛素抵抗;血脂升高。其他类利尿剂还可导致电解质紊乱等。利尿剂如氢氯噻嗪及其复方制剂(复方降压片、复方降压平)。适用于一、二级高血压,尤其是老年高血压或并发心衰者。
禁忌:高尿酸血症(噻嗪类利尿剂则可使使血尿酸升高)或痛风患者禁用,糖尿病和高血脂患者慎用。
3β受体阻滞剂:(个人建议:遵医嘱)
代表药物为美托洛尔,普萘洛尔。适用于高血压伴心绞痛、心肌梗死、心衰、快速心律失常、青光眼和怀孕的患者。既可防治高血压,又可治疗心绞痛,特别是心肌梗死患者,可预防再梗死;青年人高血压,心率快、心输出量大,用药后可明显减慢心率、降低血压;对舒张压的降低比收缩压更明显,因此适合于治疗单纯舒张压高的高血压病人,或联合其他类降压药来治疗收缩压、舒张压均高的高血压病人。对尿酸代谢影响较小。经肾脏排泄。
不良反应:心动过缓、房室传导阻滞、因剂量过大而诱发心衰、哮喘;还可能会对血脂有影响。因为此类药物可以减慢心率,使用时应严密监测,保证使用后心率大于60次/分。禁忌:心脏传导阻滞、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病与周围血管病患者、2型糖尿病:β阻滞剂可掩盖胰岛素治疗过程中因用药过量引发的低血糖症状,不宜使用
4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个人建议:如果无不良反应,推荐)
代表药物为卡托普利、依那普利、西拉普利、奎那普利、雷米普利、苯那普利、培哚普利、螺普利、福辛普利。
可明显降低轻、中度高血压;与其他药物联合使用,对重度高血压也有较好的降压疗效,尤其适用于血管狭窄的患者。更适于有胰岛素抵抗、糖尿病、左心功能不全、心力衰竭、心肌梗死的患者,可增加尿酸的排泄。
常见的不良反应:为刺激性干咳,发生率达5%—20%,可能与肺血管里某些物质增多,刺激咳嗽反射有关。
5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 (个人建议:推荐)
代表药物为芦沙坦(科素亚)、缬沙坦(代文)、伊贝沙坦(安博维)、替米沙坦,氯沙坦,适用于各类轻至中度高血压,尤其适用于对ACEI不耐受的患者.
不良反应:服用本药的患者偶有肝功能指标升高。
『伍』 关于治疗高血压的药及方法
高血压就是人体收缩压和舒张压升高及所引起的一系列改变。它不仅仅单指血压的升高,还指由其引起的人体心、脑、肾脏等重要器官的损害。
由于人的血压经常会受到各种因素(精神、年龄、环境等)的影响,所以正常血压和高血压的诊断标准也一直在更改。最新的诊断标准是在尽量排除各种干扰因素的情况下,收缩压≥140mmHg或舒张压≥90mmHg(非同日3次测量),即可诊断为高血压。
高血压可以分为两大类,即原发性高血压与续发性高血压。续发性高血压的患者较少,人们通常讲的高血压病是指原发性高血压。原发性高血压虽然找不到特定原因,但仍有许多因素可能与其有关,例如:遗传、体重过重、高脂血症、摄食过多钠盐、饮酒过度、抽烟、压力、运动量不足等等。
高血压不仅是一个独立的疾病,而且是心脏病、脑卒中、肾功能衰竭等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目前心脑血管疾病已经成为导致现代人死亡的头号杀手。我国现有600万脑卒中患者,其中75%不同程度地丧失劳动能力,40%重度致残,还不包括冠心病和肾功能衰竭引起的伤残。这些疾病不仅严重影响病人的生活质量,而且带来沉重的家庭和社会负担,由此耗费的医疗更是惊人,如按照每列溶栓费4000-7000元,心梗治疗费1-1.5万元计算,我国每年约150万新发脑卒中和75万冠心病人所消耗的医疗费用是可想而知。高血压及并发症的高发病率、高致残率和高死亡率,以及由此而导致的家庭、医疗、社会和经济负担,使高血压已由单纯的个人病痛,转变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
中医认为,高血压的病位主要在肝肾,肝与肾的阴阳失调是基本发病因素,与西医的心血管因素理论不尽相同;肝肾精血亏虚,导致阳亢、火升、风动与痰浊,虽然80%为轻型患者,无明显的临床症状,但有时会有头晕痛或头颈部沉、重、紧的感觉,随著时间的加长,潜在着对心脑肾等重要器官的持续性损害。中医治疗高血压,主要是在调整阴阳;早期病位主要在肝,用清降的方法;中期病涉肝肾,有阴虚阳亢的情形;病变后期常阴阳皆虚,治以补益为主,兼以镇潜,而肝肾阴虚、阴虚阳亢为最常见的证型和基本病理,治法总不离滋阴潜阳。
武当保健枕降压型能在睡梦中调节全身系统,具有平肝潜阳、滋阴养肾、解痉稳压、活血清滞等功效。结合本病多表现为肝肾阴虚、痰湿瘀血滞留的病理特点,采用滋阴潜阳、法痰活血之法,以“截断扭转病势”。迅速消除血液中多余的血管收缩因子,使血管恢复自身的弹性,减少血流阻力,作用心脏,缓解心脏收缩力,降低血液总容量,一方面使血压平稳下降,另一方面可有效改善高血压引发的头痛、头昏、失眠等症状。产生软化血管、稳定血压、阻止病情发展的作用。可有效消除由高血压引发的头晕、心悸、胸闷、气短、心慌、乏力、失眠、健忘等不良症状,迅速改善患者身体状况,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可以平稳降压,改善血液系统整体功能,使高血压症状得到稳定和改善。能够有效修复由高血压引起的心、脑、肾的损伤,使血液系统在平稳血压环境中恢复自我调节,彻底逆转高血压发病机制。对轻型高血压、急进型高血压、老年高血压、收缩期高血压等均有显著效果。
『陆』 高血压的药有哪些
西药降压药引
1.利尿降压药:如氢氯噻嗪等。
2.交感神经抑制药
(1)中枢性降压药:如可乐定、利美尼定等。
(2)神经节阻断药:如樟磺咪芬等。
(3)去甲肾上腺素能神经末梢阻断药:如利血平、胍乙啶等。
(4)肾上腺素受体阻断药:如普萘洛尔等。
3.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抑制药
(1)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抑制药:如卡托普利等。
(2)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断药:如氯沙坦
坎地沙坦等。
(3)肾素抑制药:如雷米克林等。
4.钙拮抗药:如硝苯地平等。
5.血管扩张药:如肼屈嗪和硝普钠等。
编辑本段中药降压药引
1.罗布麻:味淡涩性惊,平肝降压、清热利尿。
2.稀莶草:味苦性寒,祛风通络、清热降压。
3.夏枯草:味辛苦性寒,清肝、散结、化痰、降压。
4.钩藤:味甘性微寒,清热平肝、息风止痉。
5.杜仲:性味甘温,补肝肾、强筋骨、安胎降压。
6.决明子:性味甘寒,清肝明目,润肠通便,降低血脂及血压功,防止血管硬化。
7.石决明:味咸性寒,清肝明目、平肝潜阳功效。
8.茺蔚子:味甘性微寒,活血调经、凉肝明目、降压。
9.青木香:味辛苦性微寒。
10.地龙:即蚯蚓,味咸性寒,降压。
11.葛根:味甘辛性凉,改善头晕头痛、肢麻、耳鸣。
12.生槐花:味苦性微寒,降压及改善毛细血管脆性。
13.黄苓:味苦寒,使血压降低,改善头痛、胸闷、烦躁等症状。
14.山楂:味酸甘性微温,消食化积,活血降压。
15.淫羊霍:味辛甘,性温,补肾壮阳,祛风湿,降压。
16.吴茱萸:味辛苦、性热,疏肝下气,散寒止痛。
17.梧桐:味辛苦性凉,祛风湿、降压。
18.丹参:丹参祛瘀止痛、活血通经,具有扩张血管、抗血栓形成、改善微循环作用;葛根解肌、升阳、生津,具有降血压、减慢心率、扩张冠状动脉、降低心肌耗氧量、改善微循环及心、脑血液供应等作用
19:生地黄能清热凉血,养阴生津,生地黄对心血管系统有较强的生理活性。
20:三七活血散瘀,对心脑血管起明显内皮素拮抗剂作用,起到扩张血管,增加心肌血供,减慢心率,降低心脏负荷,降低心肌氧耗和提高心肌供氧利用率作用。
21:昆布具有补钾排纳功效,降压作用温和,降压效果确实可靠。将众原料相伍,可共奏滋阴益肾、镇肝息风、稳血压、通血管防并发之功。
『柒』 高血压药物治疗国内外研究的动向和主攻点
你好,其实治疗心脑血管疾病很早就在研究,目前就临床针剂转换而来的一种保健品福达平,它的主要成分就是一种果糖,它可以在无氧的条件下作用在人体内部,完全可以修复管道,预防高血压等疾病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