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营销策划 > 发酵罐市场定位

发酵罐市场定位

发布时间:2022-01-06 10:15:26

㈠ 罐装饮料生产工厂的投资回报问题

啤酒的原料为大麦、酿造用水、酒花、酵母以及淀粉质辅助原料(玉米、大米、大麦、小麦等)和糖类辅助原料等。

大麦

适于啤酒酿造用的大麦为二棱或六棱大麦。二棱大麦的浸出率高,溶解度较好;六棱大麦的农业单产较高,活力犟,但浸出率较低,麦芽溶解度不太稳定。啤酒用大麦的品质要求为:壳皮成分少,淀粉含量高,蛋白质含量适中(9~12%);淡黄色,有光泽;水分含量低于13%;发芽率在95%以上。

酿造用水

通常,软水适于酿造淡色啤酒,碳酸盐含量高的硬水适于酿制浓色啤酒。淡色啤酒用水要求为:无色,无臭,透明,无浮游物,味纯正,无生物污染;硬度低;铁、锰含量低(含量高对啤酒的色、味有害,而且能引起喷涌现象);不含亚硝酸盐。

酒花

又称啤酒花。使啤酒具有独特的苦味和香气并有防腐和澄清麦芽汁的能力。酒花始用于德国,学名为蛇麻,为大麻科葎草属多年生蔓性草本植物,雌雄异株,酿造所用均为雌花。中国人工栽培酒花的历史已有半个世纪,始于东北,目前在新疆、甘肃、内蒙、黑龙江、辽宁等地都建立了较大的酒花原料基地。成熟的新鲜酒花经燥压榨,以整酒花使用,或粉碎压制颗粒后密封包装,也可制成酒花浸膏,然后在低温仓库中保存。其有效成分为酒花树脂和酒花油。每Kl啤酒的酒花用量约为1.4~2.4kg。

酵母

酵母是用以进行啤酒发酵的微生物。啤酒酵母又分上面发酵酵母和下面发酵酵母。啤酒工厂为了确保酵母的纯度,进行以单细胞培养法为起点的纯粹培养。为了避免野生酵母和细菌的污染,必须严格啤酒工厂的清洗灭菌工作。

玉米

玉米淀粉的性质与大麦淀粉大致相同。但玉米胚芽含油质较多,影响啤酒的泡持性和风味。除去胚芽,就能除去大部分的玉米油。脱胚玉米的脂肪含量不应超过 1%。以玉米为辅助原料酿造的啤酒,口味醇厚。玉米为国际上用量最多的辅助原料。

大米

淀粉含量高,浸出率也高,含油质较少。但大米淀粉的糊化温度比玉米高。以大米为辅助原料酿造的啤酒色泽浅,口味清爽。大米是中国用量最多的辅助原料。

糖类

大都在产糖地区应用,一般使用量为原料的10~20%。添加的种类主要有蔗糖、葡萄糖、转化糖、糖浆等。

小麦

德国的白啤酒以小麦芽为主原料,比利时的兰比克啤酒是用大麦芽配以小麦为辅料酿造具有地方特色的上面发酵啤酒。小麦品种有硬质小麦和软质小麦,啤酒工业宜采用软质小麦。

【啤酒生产】

啤酒生产大致可分为麦芽制造、啤酒酿造、啤酒灌装3个主要过程 。

麦芽制造

有以下6道工序。大麦贮存:刚收获的大麦有休眠期,发芽力低,要进行贮存后熟。大麦精选:用风力、筛机除去杂物,按麦粒大小筛分成一级、二级、三级。浸麦:在浸麦槽中用水浸泡2~3日,同时进行洗净,除去浮麦,使大麦的水分(浸麦度)达到42~48%。发芽:浸水后的大麦在控温通风条件下进行发芽,形成各种,使麦粒内容物质进行溶解。发芽适宜温度为13~18℃,发芽周期为4~6日,根芽的伸长为粒长的1~1.5倍。长成的湿麦芽称绿麦芽。焙燥:目的是降低水分,终止绿麦芽的生长和的分解作用,以便长期贮存;使麦芽形成赋予啤酒色、香、味的物质;易于除去根芽,焙燥后的麦芽水分为3~5%。贮存:焙燥后的麦芽,在除去麦根,精选,冷却之后放入混凝土或金属贮仓中贮存。

啤酒酿造

有以下5道工序。主要是糖化、发酵、贮酒后熟3个过程。

原料粉碎:将麦芽、大米分别由粉碎机粉碎至适于糖化操作的粉碎度。糖化:将粉碎的麦芽和淀粉质辅料用温水分别在糊化锅、糖化锅中混合,调节温度。糖化锅先维持在适于蛋白质分解作用的温度(45~52℃)(蛋白休止)。将糊化锅中液化完全的醪液兑入糖化锅后,维持在适于糖化(β-淀粉和α-淀粉)作用的温度(62~70℃)(糖化休止),以制造麦醪。麦醪温度的上升方法有浸出法和煮出法两种。蛋白、糖化休止时间及温度上升方法,根据啤酒的性质、使用的原料、设备等决定用过滤槽或过滤机滤出麦汁后,在煮沸锅中煮沸,添加酒花,调整成适当的麦汁浓度后,进入回旋沉淀槽中分离出热凝固物,澄清的麦汁进入冷却器中冷却到5~8℃。发酵:冷却后的麦汁添加酵母送入发酵池或圆柱锥底发酵罐中进行发酵,用蛇管或夹套冷却并控制温度。进行下面发酵时,最高温度控制在8~13℃,发酵过程分为起泡期、高泡期、低泡期,一般发酵5~10日。发酵成的啤酒称为嫩啤酒,苦味犟,口味粗糙,CO含量低,不宜饮用。后酵:为了使嫩啤酒后熟,将其送入贮酒罐中或继续在圆柱锥底发酵罐中冷却至0℃左右,调节罐内压力,使CO溶入啤酒中。贮酒期需1~2月,在此期间残存的酵母、冷凝固物等逐渐沉淀,啤酒逐渐澄清,CO在酒内饱和,口味醇和,适于饮用。过滤:为了使啤酒澄清透明成为商品,啤酒在-1℃下进行澄清过滤。对过滤的要求为:过滤能力大、质量好,酒和CO的损失少,不影响酒的风味。过滤方式有硅藻土过滤、纸板过滤、微孔薄膜过滤等。

啤酒灌装

灌装是啤酒生产的最后一道工序,对保持啤酒的质量,赋予啤酒的商品外观形像有直接影响。灌装后的啤酒应符合卫生标准,尽量减少CO损失和减少封入容器内的空气含量。

桶装:桶的材质为铝或不锈钢,容量为15、20、25、30、50l。其中30l为常用规格。桶装啤酒一般是未经巴氏杀菌的鲜啤酒。鲜啤酒口味好,成本低,但保存期不长,适于当地销售。

瓶装:为了保持啤酒质量,减少紫外线的影响,一般采用棕色或深绿色的玻璃瓶。空瓶经浸瓶槽(碱液2~5%,40~70℃)浸泡,然后通过洗瓶机洗净,再经灌装机灌入啤酒,压盖机压上瓶盖。经杀菌机巴氏杀菌后,检查合格即可装箱出厂。

罐装:罐装啤酒于1935年起始于美国。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因军需而发展很快。战后经一系列技术改造,需要量逐步上升。1966年,美国的瓶装与罐装之比已为52:46。罐体材料为铝或铜。罐装啤酒体轻,运输携带和开启饮用方便,因此很受消费者欢迎,发展很快。

PET(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塑料瓶装:自1980年后投放市场,数量逐年增加。其优点为高度透明,重量轻,启封后可再次密封,价格合理。主要缺点为保气性差,在存放过程中,CO逐渐减少。增添涂层能改善保气性,但贮存时间也不能太长。PET瓶不能预先抽空或巴氏杀菌,需采用特殊的灌装程序,以避免摄入空气和污染杂菌。

啤酒生产新技术

主要有7种。浓醪发酵:1967年开始应用于生产。是采用高浓度麦汁进行发酵,然后再稀释成规定浓度成品啤酒的方法。它可在不增加或少增加生产设备的条件下提高产量。原麦汁浓度一般为16°P左右。快速发酵:通过控制发酵条件,在保持原有风味的基础上,缩短发酵周期,提高设备利用率,增加产量。快速发酵法工艺控制条件为:在发酵过程某阶段提高温度;增加酵母接种量;进行搅拌。连续发酵:1906年已有啤酒连续发酵的方案,但直到1967年才得到工业化的应用。主要应用国家有新西兰、英国等。由于菌种易变异和杂菌的污染以及啤酒的风味等问题,使啤酒连续发酵工艺的推广受到限制。固定化酵母生产啤酒的研究:70年代开始研究,目的在于大幅度缩短发酵周期。实质上是为了克服菌种变异、杂菌污染问题,而且是更为快速的连续发酵工艺。已取得的成果为:前发酵由传统法的5~10日缩短为1日,可连续稳定运行3个月。圆柱圆锥露天发酵罐:1966年起开始应用于生产。其主要优点为:可缩短发酵周期,节约投资,回收CO和酵母简便,有利于实现自动控制。目前单罐容积在600Kl的已很普遍,材质一般为不锈钢。纯生啤酒的开发:随著除菌过滤、无菌包装技术的成功,自70年代开始开发了不经巴氏杀菌而能长期保存的纯生啤酒。由于口味好,很受消费者欢迎。目前有的国家纯生啤酒已占整个啤酒产量的50%。低醇、无醇啤酒的开发:为汽车司机、妇女、儿童和老年人饮用的一种清凉饮料。它的特点是酒精含量低。无醇啤酒酒精含量一般在0.5~1%,泡沫丰富,口味淡爽,有较好的酒花香味,保持了啤酒的特色。

㈡ 遗传工程的诞生是什么

尽管艾滋病研究领域进展缓慢,但其他领域的重大成果却是层出不穷。20世纪中叶,克里克和沃森在分子水平上做出的突破,大体上与其他生物学家的研究齐头并进,这类研究针对的是一类有趣的特殊病毒,它们专门攻击细菌。这类病毒的名字叫做噬菌体(“细菌的食客”),它们有着非同寻常的特性,最终导致发现把遗传物质从一种生物体转移到另一种生物体的途径。这些机制的揭秘和新技术的结合,导致出现了这一世纪最令人称奇的一项科学进展——遗传工程。

不过研究起始于细菌而不是它们的寄生物。莱德伯格(Joshua Lederberg,1925—2008)在1952年开创了这条途径。他注意到细菌通过配对结合,过程类似于复杂有机体的性交,来交换遗传物质。莱德伯格还观测到有两种不同的类型,他称之为M和F。F菌株都含有他称为质粒的一种物体,会把质粒传递给M细菌。后来证明,质粒含有遗传物质,这是海斯(William Hayes,1918—1994)第二年发现的。几年前刚刚搞清楚遗传密码是由DNA携带的;质粒似乎是一种环状DNA,从细菌染色体的DNA中游离出来。

这一发现为解决医药领域中正在面临的问题提供了立竿见影的帮助。20世纪30年代和40年代发展起来的磺胺药物和抗生素已经运用多年,许多细菌对它们产生了抗药性——难以遏制的流行病又开始卷土重来,特别是在医院里。1959年,有一组日本科学家发现,抗药性的基因是由质粒携带的,一个细菌可以有数个质粒复制件,然后从一个细菌传递给另一个。如果把少量具抗药性的细菌引进一个群体,就会使整个群体迅速地也具有同样的抗药性。

与此同时,早在1946年,正独立对噬菌体进行研究的德尔布吕克和赫尔希发现,来自不同噬菌体的基因可以自发重组。瑞士微生物学家亚伯(Werner Arber,1929—)对这一奇异的突变过程进行了详细观察,做出了惊人的发现。细菌在与敌对的噬菌体作战时采取一个有效的方法:它们用一种酶分解噬菌体的DNA并限制噬菌体的生长,这种酶后来就叫“限制酶”。噬菌体不再活跃,于是细菌继续自行其是。

到了1968年,亚伯已经可以把限制酶定位,并发现它仅位于那些含有特定核苷酸序列的DNA分子上,这些核苷酸序列恰是噬菌体的特征。

亚伯密切观察内在的机制:被分解的噬菌体基因会发生重组。他发现,一旦分裂,DNA的分裂端就是“黏性的”。也就是说,如果细菌的限制酶不在场,不去阻止重组的发生,则在同一位点已被分裂的不同基因将会重组,如果把它们放在一起的话。重组DNA——也就是说,来自于不同物种的DNA碎片通过人工方法而合并——的诞生呼之欲出。

接踵而来的是,1969年贝克维斯(Jonathan Beckwith)及其合作者第一次成功地分离出了单个基因,这是细菌中与糖的新陈代谢有关的一种基因。看来一切已准备就绪。

20世纪70年代初,美国微生物学家内森斯(Daniel Nathans,1928—1999)和史密斯(Hamilton Smith,1931—)拿过接力棒,开始培育各种限制酶,它们能够在特殊位点上切割DNA。1970年史密斯发现一种酶,能够在一个特殊位置上切断DNA分子。内森斯进一步研究这个过程,找到了制备各种核酸片段的方法,研究了它们的特性和传递遗传信息的能力。现在研究者真正走上了重组DNA之路,这就是说,先是分离出核酸,然后使它们以不同形式重组。史密斯和内森斯由于他们的划时代发现而荣获1978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1973年柯恩和波亚尔(Herbert Wayne Boyer,1936—)把两种技术——一种技术是把限制酶定位于质粒,另一种技术是分离特殊基因——结合在一起,又导致了一个非凡的突破,这就是所谓的遗传工程。他们先是切断从大肠杆菌中发现的质粒,然后把来自不同细菌的基因插入质粒的缺口。再把质粒放回大肠杆菌,于是细菌又像平常那样复制,但复制得到的细菌却变换成了别的细菌。这是一个令人惊奇、功力无比的绝技。其他科学家在随后几个月里纷纷投入研究,他们用其他物种重复这一过程,把果蝇和青蛙的基因插入大肠杆菌。

但并不是每个人都认为这是好主意。1974年伯格(Paul Berg,1926—)和其他生物学家在美国国家科学院的支持下召开了一个会议,拟定了一份指导方针,要求遗传工程应该受到严密控制。从那时起,双方的关系一直处于紧张之中,一方希望进一步探讨遗传工程;另一方则担心会产生不良后果并希望对它有所控制。

但是到了20世纪80年代,遗传工程师成功地生产了好几种特殊的蛋白质,满足了某些病人的需要,如人体生长激素、胰岛素、白细胞介素-2和血液凝固溶解剂。它们还可用来生产乙肝疫苗和改善器官移植受体组织的性能。这些产品大多数是在大型发酵罐里生产的,处于严格控制的环境中,这样一来,对这类遗传工程的反对意见有所减少。再有,遗传工程已经成功地给某些遗传性疾病,例如亨廷顿氏病或杜兴肌营养不良症,定位了基因标志。

1952年,当美国生物学家布里格斯(Robert William Briggs,1911—1983)和金(ThomasJ.King,1921—2000)成功地实施了一项精细的手术时,一个新的探索领域从此打开。他们移走了一个细胞的核,核里含有全部的遗传物质,取而代之的是另一个细胞的核,这就是被称为核移植过程的诞生。

15年后,英国生物学家古尔顿(John Bertrand Gurdon,1933—)在1962年成功地克隆了一个脊椎动物,这是以前从未有过的壮举,他从南非有爪树蛙的肠细胞中取出核,把它移植到同一物种未受精的卵(卵细胞)中。于是,一个新的、完全正常的个体开始发育了——原初意义上的克隆。

从古尔顿的突破,到其他人于20世纪70年代在基因和染色体水平上的突破,对生物体在最基本的水平上如何发挥作用的问题取得了新的认识。

当科学家对基因和DNA了解更多时,在遗传控制方面就有了各种各样的新前景。控制遗传特征的愿望自古有之——只举几个例子,种小麦的农民、马匹的驯养者和养鸽爱好者,多少个世纪来都通过杂交来得到所需的动植物品种。然而现在,围绕基因水平的干预——所有类型的遗传工程都是如此——成了有争议的课题。转基因食品带来了安全性问题,转基因种子的不必要播撒带来了环境安全的担忧。随着非洲国家拒绝廉价的转基因食品——因为他们担心,进口转基因种子会污染当地农作物从而失去他们在欧洲的农产品市场——冲突就成了一个政治性难题。

随着人类基因组工程的完成,另一条通向遗传工程的途径——干细胞研究和基因治疗——有了更完备的知识基础。基因治疗的着眼点在于处理或治疗已经确认的近3000种遗传病症。对于许多患者来说,如果没有治疗,将会终生处于痛苦之中,并且常在年轻时就会死去。尽管现在基因治疗还没有被认可为医学治疗,不能用于诊治疾病,但是它正在进行必要的临床测试和安全及功效试验。科学家都很乐观,认为它终将是治疗遗传性疾病的有力新工具。

但是,干细胞研究则面临着伦理争议,因为干细胞(从尚未分化的胚胎中取出的细胞)极为适宜于遗传工程目的,这时胚胎就成了这一过程中的牺牲品。初生胚胎尽管非常幼小,某些团体还是把它看成是个体生命,因此他们认为,一旦进行干细胞研究,个体生命就失去了。在核移植技术运用领域,也遭遇伦理问题,当细胞核被放入一个已经去核的卵中时,在某些团体看来,一个潜在的生命已经遭到破坏。

这就是为什么一只名叫多莉的绵羊在1997年出生时成为如此轰动新闻的原因。

㈢ 举例动物在人们日常生活中有哪些作用

(1)海蜇营养丰富,每百克海蜇干品中含蛋白12.3
g、无机盐18.7
g,并含有多种氨基酸和维生素。作为药用,能治疗原发性高血压,无副作用。常吃蜇皮可治疗气管炎、哮喘等病。
(2)有些海洋软体动物如珍珠贝,可以生产珍珠,珍珠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和壳角蛋白,内含有10多种氨基酸。由珍珠制成的珍珠粉与其他合成药可治疗多种疾病,如能清热解毒,治疗咽喉肿痛和口舌糜烂等。
(3)乌贼俗称墨斗鱼,它浑身都是药。乌贼肉可养血滋阴。乌贼内壳(乌贼骨)有收敛、止血、止酸、止痛功效,是治疗胃部疾病的主药。乌贼墨是全身性止血药,用于消化道出血、功能性子宫出血和肺咳血的治疗。
(4)夜盲症是因为缺乏维生素A造成的,而鱼类肝脏中含有大量的维生素A和维生素D,特别是鲨鱼肝脏巨大,维生素A和维生素D含量更高,食用鱼肝...由珍珠制成的珍珠粉与其他合成药可治疗多种疾病.7
g,用于消化道出血。乌贼墨是全身性止血药、无机盐18。同时维生素A还有抑制多种肿瘤形成的功效。
(2)有些海洋软体动物如珍珠贝,能治疗原发性高血压,如能清热解毒。常吃蜇皮可治疗气管炎,内含有10多种氨基酸、止血,并含有多种氨基酸和维生素,它浑身都是药、止痛功效,维生素A和维生素D含量更高、磷的吸收,每百克海蜇干品中含蛋白12,而鱼类肝脏中含有大量的维生素A和维生素D。
(3)乌贼俗称墨斗鱼,无副作用、止酸。
(4)夜盲症是因为缺乏维生素A造成的,是治疗胃部疾病的主药、哮喘等病。作为药用,食用鱼肝油可以预防和治疗夜盲症和促进钙。乌贼内壳(乌贼骨)有收敛,珍珠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和壳角蛋白。乌贼肉可养血滋阴,治疗咽喉肿痛和口舌糜烂等,特别是鲨鱼肝脏巨大、功能性子宫出血和肺咳血的治疗(1)海蜇营养丰富,可以生产珍珠.3
g

㈣ 江西农业大学生物科学与工程学院的办学特色

一、生物科学与工程学院办学所采取的措施。
1.在思想认识上做好三个转变,一是从计划经济的思维模式转向市场经济模式,专业招生规模和人才培养模式必须树立市场观念;二是从重规模、重数量,向重质量、重建设转变,把工作重点放在四个“上”上:放在基本教学条件建设上,放在质量和创新精神培养上,把工作重点放在上下游紧密结合的薄弱环节上,放在师资队伍的充实、完善和建设上;三是注意从大起大落的怪圈向积极稳妥、内涵发展的转化,不求规模,注重质量,因地制宜,办出特色。
2.在建设的实践中,做到三个结合,三个强调和一个注重,三个结合:一是专业设置现实性与超前性相结合;二是人才培养规格专业性与复合性相结合;三是教学内容基础性与前沿性相结合。三个强调:一是教学过程中强调应用与实践,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二是强调学生综合素质培养;三是强调学生的创新与创业精神。一个注重,就是重视教学与科研紧密结合,强基固本,不断提升生物科学与工程学院的办学层次。在教学实训基地以科研产品的研制开发带学生毕业实习和毕业论文试验,形成产学研紧密结合。
二、生物科学与工程学院办学定位:教学研究型院系。
我们认为主要基于三点理由,其一,生物科学本身就是一门实验性科学;其二,基本具备了教学研究型办学条件。学校党政确立农大办学指导思想以生物技术为特色,对生物科学与工程学院建设非常重视,已建成较完备的实验室和实训基地,实验室和实训基地的起点高,投入大;其三,生物科学与工程学院的科学研究方向稳定,科研成果显著,颇具特色,十五期间由生物科学与工程学院科技人员主持的项目共有26项,其中国家级3项,省厅局级8项,横向项目5项,校基金项目(含CAI课件)10项,获科研经费209.75万元。三、生物科学与工程学院在专业教学上形成的办学特色。
生物科学与工程学院在办学的建设和实践中,由于坚持了自己的办学指导思想,初步形成了“重视生物科学的理科基础教育,强化下游技术的工科专业建设,注重现代生物技术的融合渗透,实现传统发酵工程改造提升”的优势与特色。
1.以深化改革为动力,优化人才培养方案。
在教育部关于不同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业务要求的总体原则下,根据我系生物工程专业和生物技术专业的特点,以及相关学科的专业背景优势,汲取兄弟院校的办学经验,生物工程专业和生物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与教学计划几经4次修订,力求使它既能较好地符合教育部关于高等教育的现代化、多样化、个性化和大众化的要求,又能充分地发挥我校生物学科优势,体现我校生物科学与工程学院本着“加强基础、拓宽专业、优化结构、精简内容、扩大选修、突出个性、注重实践、形成特色”的原则设置课程体系。用“平台+模块+任选课”的形式来构建课程体系。第一平台:即通识课平台。开设这类课程是对学生进行通识教育和素质教育的基本途径,主要包括“两课”、外语、体育、大学信息技术基础、管理学、大学国文基础、形势与政策等课程。第二平台:即基础课与专业基础课平台。第三平台:即专业课平台+模块。“选修课”是与生物工程和生物技术专业关系密切的传授新兴学科和边缘学科知识的跨专业、跨学科课程、选修课包含限选课(也称专业方向选修课)和任修课(也称公共选修课)两大类。
在第二平台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的课程设置上,生物工程和生物技术专业,一是突出工科基础,注意加强工科专业要求的数学、物理、化学等课程学时数;二是增加理科内容,增加了普通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基础生物化学、遗传学、微生物学、分子生物学、仪器分析、化工原理和机械制图等生命科学的重要基础理论。
第三平台专业课+模块,生物工程专业课程设置发酵工程、生物工程设备、生物物质分离工程、生化检测与控制、现代生物技术概论等五门主干课程,同时,又加两个模块课程,即模块一:工业发酵方向和模块二:生物制药方向,每个模块分别设置9-10门模块课程。生物技术专业课程设置工业微生物学、发酵工程与设备、生物物质分离工程、基因工程、酶工程、细胞工程等6门主干课程,同时又加两个模块课程,即模块一:分子生物学方向和模块二:蛋白质工程方向每个模块设置8-9门专业模块课程。尊重学生在专业兴趣爱好上的选择自主性,调动个人在理科、工科专业上的发展能动性,将学科的发展方向与学校的专业特色结合起来,充分地利用学校在生命科学领域里的教学、科研的优势,充分地分别体现以发酵工程为主的生物工程工科专业和以细胞工程为主的生物技术理科专业的特点和人才培养的专业特色。
2.以课程建设为纽带,促进师资队伍建设。
生物科学与工程学院成立时,师资队伍状况。1999年生物科学与工程学院成立时,专业教师10名,教辅人员3名,共计13名,平均年龄35岁。50岁以上1人,40-46岁4人,40岁以下8人。具有硕士学位3人,本科学历7人,专科学历3人。正教授1名,副高职称2人,中级职称5人,初级职称5人,这样一支师资队伍,无论是从数量,还是学历和职称都不太合理。因此充实和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是生物科学与工程学院学科建设的主要任务。校一直坚持将师资队伍建设放在重要的位置,生物科学与工程学院在积极引进高素质人才,主要根据生物工程和生物技术专业基础课及专业课程所需教师进行引进,同时注意现有教师的培训与提高,主要采用如下几种:
生物科学与工程学院师资队伍建设的几项措施。
学科建设的核心是师资队伍建设,没有一支高素质的专业教师队伍,就培养不出高素质的专业技术人才,要给学生“半桶水”,教师就必须要有“一桶水”。生物科学与工程学院师资队伍建设方面得到了学校党政、教务处和人事处及有关职能部门的大力支持,我系党政在实施“以课程建设为纽带,促进师资队伍建设”计划中,在推荐和组织协调等方面做了如下几方面的工作:
(1) 加速培养和引进高学历人才,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
A.选派优秀青年教师报考定向培养博士研究生和硕士研究生。
从1998年至2002年四年间,生物科学与工程学院根据课程建设的需要先后推荐四名具有硕士学位青年教师报考全国名牌大学生物工程有关核心课程的在职定向培养博士生。1998年郭美锦同志被录取为上海华东理工大学生命工程学院生物化工专业博士生;2000年霍光华同志被录取为南昌大学食品工程学院食品科学与食物资源开发专业在职定向培养博士生;2001年孙宇晖同志被录取为上海交通大学分子生物学专业在职定向培养博士生;2002年吴晓玉同志被录取为华东理工大学生物化学专业在职定向培养博士生。2003年陈明辉同志被录取为生物物质分离工程专业的定向在职培养硕士。
B.新进教师。挑选高学历优秀毕业生充实教师队伍。生物科学与工程学院成立四年来,先后从不同高校不同专业引进了8名青年教师,其中具有硕士学位4名,本科生4名。
(2) 选派青年教师到名牌大学进行单科进修学习。
2000年和2001年,我系选派辜波讲师和陈明辉助教分别到华中农业大学生命科学院和华东理工大学生物化工学院进修学习生物工艺学和分子生物学,学成回校分别承担相应进修学习课程的教学任务。
(3) 对青年教师实行导师制,进行在职在岗培训。
生物工程专业凡是由我系高级职称教师承担的课程,系里均安排青年教师进行全课程听课,对青年教师实行导师制,进行课程定向培养,当好主讲教师的助教,主讲教师与助教共同备课。例如:涂国全教授主讲《微生物学》,根据教学大纲编写教案、讲稿、CAI课件脚本和微生物学题库,助教黄林同志协助涂教授研制CAI课件,打印题库,全程听课,批改学生题库作业及课后和网上答疑等工作;吴晓玉副教授主讲的《工业微生物生理与遗传育种学》,黎循航同志任助教,也是这样做的。通过青年教师导师制,对提高青年教师的教学水平是大有益处的。
(4) 从校办企业选调有实践经验的专业科技人才充实教师队伍。
从2001年到2002年,我系在人事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先后从江南制药厂选调本科以上学历三名专业技术人才调入我系担任教师,他们分别是厂长王岳峰副研究员,副厂长高级工程师曾键和工程师魏赛金。王岳峰和魏赛金两位同志经过教师资格培训后,均取得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普通高等学校教师资格。王岳峰同志承担了研究生《现代仪器分析》和本科生的《发酵分析》两门课程教学任务,魏赛金同志承担了《微生物学》和《农用抗生素与杀虫微生物学》等课程的教学任务,曾键高级工程师担任生物科学与工程学院教学实训基地副主任,负责安排生物科学与工程学院学生的教学和毕业实习工作。
(5) 聘请校外知名专家教授为我系兼职教授。
生物科学与工程学院从99年至现在先后向学校推荐并得到学校批准聘任8位校外知名教授、专家和企业家为我系的兼职教授。他们分别是华东理工大学生物化工学院的博士生导师张嗣良教授和储矩教授;上海交通大学生命科技学院的博士生导师邓子新教授和周秀芬教授;华东农业大学生命科技学院的博士生导师喻子牛教授;山东胜利股份有限公司的董事长孙建国和总经孙向威高工;景德镇市副市长、农大校友周华保高工。这些兼职教授不定期来校进行学术访问,作学术报告,这对于加强校与校、校与企业的紧密联系,安排毕业实习,扩大生物科学与工程学院对外影响产生了积极作用。生物科学与工程学院通过四年实施“以课程建设为纽带促进师资队伍建设”,已取得明显的效果,专业教师和教辅人员人数翻番,专业教师的学历层次、职称档次明显提高。生物科学与工程学院现有教职工36人,其中专兼职教师21人,教辅人员8人,平均年龄32岁,专兼职教师和教辅人员分别占全系教职工的58.33%和22.22%,全系生师比为21:681=1:32.43。教师队伍中不同学历层次人数和比例:博士学位1人(在读3人),占4.76%;硕士学位9人,占42.86%;本科学历11人,占52.38%。教师队伍中不同职称层次人数和比例:正教授1人,占4.76%;副高职称7人,占33.33%;中级职称5人,占23.81%;初级职称8人,占38.10%。
3.以培养创新人才为目的,改革实验教学体系。
针对生物工程和生物技术应用型强的特点,我们注重实验教学体系的改革与完善。一是在生物科学与工程学院总体规划下,我们改革了本系专业基础课实验课从属于理论课教学,实验室依附于教研室的传统格局,按照“统一管理、优化配置、资源共享”的原则,组建生物科学与工程学院教学实验中心,由系副主任张宏玉高级实验师任中心主任,规范实验室管理,提高实验室、仪器设备利用率;二是实行“将微生物系列课程的实验教学内容有机地重组成基本操作技能、基础理论验证、微生物遗传改良、应用微生物技术和微生物研究课题等五大模块的实验教学改革,使生物工程专业的学生能获得系统规范的微生物菌株的分离培养,保种传代和遗传改良的基本实验操作技能,收到十分良好的教学效果;三是在99级生物工程专业的实践教学环节中,发酵工程与设备、生物工艺学、代谢控制发酵三门专业课程教学实习,充分利用本系教学实训基地中试车间8套全自动不锈钢发酵罐及其配套设备,作为课程实习场所;四是99级生物工程专业第七期15周的毕业实习,安排60-70个学生到校外10余个实习基地进行实习,大约一半的学生留在系实训基地进行实习,以科研产品研制(复合微生物肥料)带毕业实习,实习内容以三大技术:无菌操作技术、纯培养技术和显微操作技术,贯穿在三大工艺:发酵工艺、检测工艺和产品制备工艺中,使学生充分利用实训基地先进的发酵设备、检测设备和后处理设备,利用不同的微生物菌株通过发酵生产制成一种或多种产品,使每个学生在实习过程中得到全面实践操作训练。在校学工处、校团委举办的第四届“兴赣杯”科技论文竞赛中生物工程99级同学提交了7篇科技论文,其中有4篇论文获奖:一、二等奖各1篇,三等奖2篇。并有两篇优秀论文由学校推荐参加全国第8届“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作品竞赛决赛,分别获江西赛区优秀作品二等奖。
4.强化了实验室和教学实训基地建设。
对生物科学与工程学院的实验室建设和实训基地建设得到了学校党政的高度重视和经费所给予的大力资助。四年间学校先后投入近400万元,用于我系实验室建设和实训基地建设,以及教学仪器设备的购置。实验室建设。2000年-2003年学校先后投资80余万元,改建了10个高标准专业实验室。2000年度投资近10万元,将生物工程楼二楼东头200米2改建成发酵分析实验室,主要承担《生物工艺学》、《代谢发酵分析》和《仪器分析》三门课程实验教学任务,每次可容纳100余名学生同时进行实验。2001年投入40多万元,将生物工程楼五楼800米2,按国家重点实验室标准改建成微生物学实验室和工业微生物生理与遗传育种实验室。每个实验备有近70米2实验三个,实验室的实验台全部由进口的耐腐蚀防火理化材料制成,六个实验室一次性可容纳200余名学生同时进行实验。微生物实验室主要承担全校《微生物学》、《土壤微生物学》、《环境微生物学》、《能量微生物学》、《食品微生物学》、《食用菌学》、《病毒学》、《微生物肥料学》等8门课程的实验课教学任务;工业微生物与遗传育种实验室,主要承担《微生物生理学》、《微生物遗传育种学》、《农用抗生素与杀虫微生物学》、《酶工程》和《生物制药》等5门课程的实验教学任务。2003年投入近30万元,将生物工程楼一楼800米2改建成分子生物学实验室,预计今年8月份完成。分子生物学实验室建成后,将承担《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普通生物学》、《基因工程》和《细胞工程》等5门课程的实验教学任务。
2) 教学实训基地建设。
在2001-2003年间学校先后投入220余万元为我系新建一个教学实训基地,其中40万元用于基地700米2土建工程建设。基地土建工程包括120米2中试发酵车间、菌种制备室、摇瓶培养室、中间检测室、仪器室、发酵产品后处理制备室、药品材料仓库、学生实习教室等,该基地占地面积10000米2左右。发酵中试车间装备价值140万元的全自动不锈钢发酵罐15升、50升、500升、1000升各两套及其配套的自动的空气、蒸汽和动力系统。基地各实验台装备价值近40万元的仪器设备,实训基地建成为生物工程和生物技术本科专业《发酵工程与设备》、《生物工艺学》、《代谢控制发酵》、《酶工程》、《蛋白质工程》、《生物制药》、《微生物肥料学》和《农用抗生素与杀虫微生物学》等课程教学实习,以及每年为生物工程和生物技术专业毕业生200人左右为期15周的毕业实习。生物科学与工程学院实验和实训基地用房面积达5000米2,生均学生
3) 仪器设备的购置。
在2000-2003年间学校先后投入近100万元为生物工程和生物技术专业四个实验室添置较高档的仪器设备,例:双目高倍生物显微镜100台、各种型号规格的不同离心机、分光光度仪、净化工作台、摇瓶机、恒温培养箱、冰箱、高压消毒灭菌器等。生物科学与工程学院仪器设备总额达829万元,生均仪器设备额达到12,173元。生物科学与工程学院教学条件建设,从学校范围来说,实验室和实训基地建设投入大、起点高,为生物工程和生物技术本科专业学生提高实验和实践操作技术提供了良好的硬件环境条件,为提高本科教育质量打下较好基础。

㈤ 按照产品,服务等差异化战略去分析苹果公司的市场定位战略有何特点

你好!关于经济上面的这一些问题的话,其实有很多人会用苹果公司来进行分析,你可以去寻找一些具体的案例。

㈥ ysl星辰口红市场细分 目标市场 市场定位

YSL星辰口红爆火背后的营销——YSL星辰唇膏的市场细分、目标市场、市场定位:

1.话题营销

“叫男朋友送你YSL星辰口红他是什么反应”这一话题的兴起,便在各大社交平台上持续发酵。YSL首先确立了目标群体—年轻女性,让她们参与进来,给天下情侣们一个秀恩爱的机会,也让单身狗吐槽了一把。让口红成为情侣之间的感情粘合剂,也引发了众多人的情感共鸣,男性不再为送女性什么礼物而烦恼。同时,也为单身狗们提供了追求品质生活的机会。

2.差异化营销

璀璨夺目颜值吸引无**性的喜爱,凭着它极具辨识度的外表——土豪亮金色,中间镂空的圆环充满的少女的气息,还可以拆下来当戒指,而且膏体表面可有星星的图案,最早还推出过星星口

红,不怕涂着涂着就没图案了。另外,它还是奢侈品牌旗下产品,带出门应该是值得小小炫耀的。

3.饥饿营销

口红被国外的专卖网站抢购一空,若不买似乎真的会错过了。基于口红的外包装如此花心思深得女性喜欢,很难不让人心动,所以就剁手买买买了! 买口红的人更多是精神上的需求。

YSL的套路是值得参考的,不过要学会把握节奏。从线**验到线上营销,YSL做到了全覆盖,成功与消费者产生需求互动,借助朋友圈的口碑宣传,网红的亲身试用,成功吸引了妹纸们的目光,营销话题也牵扯到男朋友,即撩了妹,也撩了汉!虽然选题有点毁三观,但如果换成一个更好的话题,让男性群体成关注到女性美妆,那又会是另一个牛逼的营销案例。从这一场胜利的营销策略中要学**些什么?

1.转变营销观念。

根据马斯洛需求理论告诉我们,每个需求层次上的消费者对产品的要求都不一样,即不同产品满足不同需求层次。需求层次越高,消费者就越不容易满足。然而“消费者愿意支付的价格约等于消费者获得的满意度”,也就是说消费者需求层次越高,消费者接受的产品定价也越高。在日益发展的社会环境下,消费者的心理需求增加,需要具有接**神内涵的商品,企业要全方位掌握消费者的心理,以此知道产品在终端的体现方式,注重从消费者心理出发。

2.关注营销消费者行为的因素

一般女性消费者的消费行为存在许多偶然也是,如产品自身、周围环境、消费心理等综合影响,既有理性因素也有非理性因素。随着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企业不仅要全面了解行业市场,整体把握消费者及其特征,结合市场情况为产品进行定位,在生产、营销和渠道选择环节上要提供更多有价值的基础支持,以便在产品、宣称乃至品牌形象方面形成优势,并长期处于优势竞争地位,从而成功占领市场份额。

3.走差异化产品策略

国内中小型企业不了规模、品牌、技术还是营销渠道上都不能与国际巨头相比,但是本土企业可以避其锋芒,寻找自己的蓝海市场,集中精力开发某个领域的特点产品,形成自己的技术优势和品牌。在做某一品牌产品时,要慢慢细分产品,或者增加产品线,将精神内涵融入产品中,顺应时代潮流,满足消费者多方位需求。当然,如果过早扩张,不但分散精力,很有可能把最初的市场也丢掉了。

㈦ 酒水产品分析报告

说句真的 分析报告都是用来卖钱的 谁会拿来啊

目 录

1.酒行业的简介

(1)酒行业的特点

(2)酒行业的优势

(3)我国酒行业的发展历史

(4)酒行业的分类

2.关于酒行业的外部影响

(1)国内对行业的管理性政策法规

(2)国内对行业的促进政策法规

(3)国内技术领先公司

3.酒行业的供求分析

酒行业供给

4.产业链,相关行业分析

(1)供应商分析

(2)相关行业分析

5.行业厂商行为分析

(1)营销行为

酒业典型营销模式介绍

营销创新分析

营销大事记

(2)生产行为

典型生产模式介绍

行业中产能变化大事记

(3)行业扩张、整合行为

6.行业主要厂商分析

附录:进行SCP分析所需的行业资料

行业简介

1.行业特点

酒类行业的发展趋势一直被社会各界所关注,今年酒业总产量将有小幅增长,价格窄幅波动,生产和市场进一步向名优酒集中

今年我国酒类行业呈现五大特点:

(1)产量方面:今年我国酒业的总产量较去年将有小幅增长。

(2)价格方面:各种酒的价格将窄幅波动。虽然去年白酒价格上升幅度较大,但从走势看,白酒价格将逐步回落。而啤酒供给增长已经超过了需求增长,价格可能会小幅下降。由于加入世贸组织后国外产品的冲击和国内产能的增加,葡萄酒的价格将继续下跌

(3)集中度方面:酒的生产和市场进一步向名优酒集中。我国加入胜劣汰进程,生产和市场进一步向名优酒集中。

(4)创新方面:创新将成为提高企业竞争力的必备法宝。创新是贯穿企业可行性战略中的必备“法宝”。创新机制、创造差别、创造市场、创造方法将成为2009年中国酒业各个企业共同的选择。唯此,企业才能不被淘汰。

(5)管理方面;精细化管理将成为企业效益的重要支撑。 经济景气度尽管下降,但是酒行业依然面临着生产成本、管理成本以及营销成本的上升压力,加上产品销售价格的不再坚挺,这将直接带来企业利润的缩水,因此,精细化管理将成为各企业维持利润的重要支撑。

2.行业优势

(1) 中国酒业在企业营销管理、流程规划、组织结构和运作上都有很大提升的余地

(2) 民族文化优势:东方文化几千年以来不曾断层,以其独特的生命力持续影响着世界,并对中国特有商业文化的形成产生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中国酒具有独特的工艺和别具一格的酒体风味。

(3) 成本优势:我国酒行业的原料成本和劳动力成本都较低。

(4) 品牌优势:我国几大名牌酒都在逐步迈出国门,走向世界,打响自己的品牌,成为世界的知名品牌。

3.我国酒行业的发展历史

我国有悠久的酿酒历史,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酿造出许多被誉为“神品”、‘琼浆”的酒类珍品。我国著名诗人李白、白居易、杜甫、杜牧都有脍炙人口的关于酒的诗篇流传至今.干百年来人们反复吟唱。兹录两首,以供欣赏。
(1)远古时代; 远古时期的人们,茹毛饮血,火的使用,使人们结束了这种原始的生活方式,农业的 兴起,人们不仅有了赖以生存的粮食,随时还可以用谷物作酿酒原料酿酒

(2)商周时代,在商代,酿酒业迅速发达,出现了青铜制造的酒杯,并开始用酒来祭神。

(3)汉、唐以后,除了黄酒以外,各种白酒(挠酒)、药酒、果酒的生产有了一定的发展

(4)近年来,.我目的酿酒工业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形成了很大的生产能力,而且酒的种类也越来越多,行业规模迅速扩张。

4.酒行业的分类

1、按酒精含量分:
˙高度酒(51%-67%) ˙中度酒(38%-50%) ˙低度酒(38%以下)
2、按酒的含糖量分:
˙甜型酒(10%以上) 半甜型酒(5%-10%)˙半干型酒(0.5%-5%)
˙˙干型酒(0.5%以下)
3、按酒的制造方法分:
˙酿造酒 蒸馏酒 ˙˙配制酒
4、按商品类型分:
˙白酒 ˙黄酒 ˙啤酒 ˙果酒 ˙药酒 ˙仿洋酒

外部影响

政策法规对行业的影响

中国酿酒行业的产业政策是:"重点发展葡萄酒,控制白酒总量。”葡萄酒是酒精度较低的发酵酒种,品格高雅,营养丰富,是我国酒类产品结构调整,重点扶持发展的酒种之一。

国内对行业的管理性政策法规:

2009年4月29日,国家税务总局出台了“关于加强税种征管促进堵漏增收的若干意见”,意见中指出为了确保2009年税收收入与其增长目标,将加大稽查力度,对若干税种的征管提出了新要求和新措施。其中对于消费税部分,“要加强白酒消费税税基管理,核定大酒厂白酒消费税最低计税价格,保全税基,各地要加强小酒厂白酒消费税的征管,对账证不全的,采取核定征收方式。堵漏增收。”

白酒属于消费税课税对象,分从价税和从量税征收。消费税属于价内税,其增减变化会直接影响企业的利润。

国内对行业的促进政策法规:
一、葡萄酒消费税管理办法(试行)发布
国家税务总局发布的《葡萄酒消费税管理办法(试行)》于2006年7月1日起正式实施。

办法规定,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生产、委托加工、进口葡萄酒的单位和个人,为葡萄酒消费税纳税人。境内从事葡萄酒生产的单位或个人之间销售葡萄酒实行《葡萄酒购货证明单》管理。证明单由购货方在购货前向其主管税务机关申请领用,销货方凭证明单的退税联向其主管税务机关申请已纳消费税退税。生产企业将自产或外购葡萄酒直接销售给生产企业以外的单位和个人的,不实行证明单管理,按《消费税暂行条例》规定申报缴纳消费税。以进口葡萄酒为原料连续生产葡萄酒的纳税人,准予从当期应纳消费税税额中抵减《海关进口消费税专用缴款书》注明的消费税。如当期应纳消费税不足抵减的,余额留待下期抵减。

糖酒快讯市场分析中心认为,此举有利于洋葡萄酒竞争国内市场,国产葡萄酒售价与品质、档次相仿的洋葡萄酒相比便宜一半以上,洋葡萄酒若要扩大市场,可以抓住降价促销的每个机会。此举也将解决葡萄酒生产企业的重复征税问题,有利于加强葡萄酒消费税管理,也有利于我国葡萄酒业的发展
二、入世后关税变化对酒业的影响

葡萄酒进口关税变化

葡萄酒进口关税变化

调整前
调整后

进口瓶装葡萄酒关税
43%
14%

进口瓶装葡萄综合税率
85.9%
48.2%

进口散装葡萄酒关税
43%
20%

进口散装葡萄酒综合税率
85.9%
56%

国内技术领先公司

五粮液集团有限公司

公司简介:

五粮液集团有限公司位于“万里长江第一城”——中国四川省宜宾市北面的岷江之滨。其前身为五十年代初由几家古传酿酒作坊联合组建而成的“中国专卖公司四川省宜宾酒厂”。1959年因其产品五粮液酒的优秀品质和声誉而正式命名为“宜宾五粮液酒厂”。

从1985年起,原五粮液酒厂创造性地将历史文化传承与现代的科学运作相结合,从而取得了高速的发展。于1998年正式改制为“五粮液集团有限公司”。

从九五期间到2004年,公司创下了销售收入平均增长26%的神奇速度。公司发展的主要战略目标是:逐步提高高、中价位品牌的市场占有率,逐步降低低价位品牌的市场占有率,实施1+9+8品牌战略(即1个世界性品牌、9个全国性品牌、8个区域性品牌),在70余个品牌中打造出18个重点品牌,承载40万吨商品酒的销售量规模。把五粮液集团有限公司建设成为集规模化、现代化、集团化、国际化于一身的特大型企业。

技术领先之处:

“五粮液酒”是浓香型白酒的杰出代表。她以高粱、大米、糯米、小麦和玉米五种粮食为原料,以“包包曲”为动力,经陈年老窖发酵、长年陈酿、精心勾兑而成。其五谷杂粮的特殊工艺,恰到好处地融合了五种粮食的精华,规避了其他白酒用单一红粮或两三种粮食为原料,酿酒风味单一、口感欠佳的缺陷,形成了“香气悠久、味醇厚、入口甘美、入喉净爽、各味谐调、恰到好处、尤以酒味全面而著称”的酒体风格,成为真正在环保的大自然中发酵的食品;其独有的自然生态环境、600多年的明代古窖、五种粮食配方、酿造工艺、中庸品质、“十里酒城”等六大优势,成为当今酒类产品中出类拔萃的珍品。

青岛啤酒股份有限公司

公司简介:

1903年8月,古老的华夏大地诞生了第一座以欧洲技术建造的啤酒厂——日尔曼啤酒股份公司青岛公司。经过百年沧桑,这座最早的啤酒公司发展成为享誉世界的“青岛啤酒”的生产企业——青岛啤酒股份有限公司。1993年,青岛啤酒股份有限公司成立并进入国际资本市场,公司股票分别在香港和上海上市,成为国内首家在两地同时上市的股份有限公司。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后期,青啤公司开始全面实施“大名牌战略”,确立并实施了“新鲜度管理”、“高起点发展、低成本扩张”、“市场网络建设”等战略决策,以“名牌带动”式的资产重组,率先在全国掀起了购并浪潮,被称为中国啤酒业“从春秋到战国”行业整合潮流的引导者。对购并企业,青岛啤酒推行“系统整合,机制创新”独特的管理模式,用青岛啤酒企业文化来整合子公司管理的管理模式和理念。

目前,青岛啤酒公司在国内18个省、市、自治区拥有55家啤酒生产厂和麦芽生产厂,构筑了遍布全国的营销网络,基本完成了全国性的战略布局。现啤酒生产规模、总资产、品牌价值、产销量、销售收入、利税总额、市场占有率、出口及创汇等多项指标均居国内同行业次席。面对新的百年,青啤公司将不断创新,打造学习型企业,提高核心竞争力,创建国际化大公司,做国际市场的价值专家、中国啤酒市场的领导者和超级明星,谱写新百年的辉煌篇章。

青岛啤酒技术领先之处:

采用了优质麦芽、大米、酒花和水,经过糖化、过滤、冷却、发酵、包装等工序精制而成,它成功的原因在于独特的酿造工艺和严格的工艺管理,在继续传统酿造工艺的基础上,通过不断的技术改进,青岛啤酒的酿制工艺已日臻完善,而独特的后熟工艺和优良的酵母菌种更使其锦上添花,保证了产品质量的优异和稳定。公司制定了严格的高于国家标准的内部质量控制标准,从原料进厂到半成品加工直至成品出厂,须经过系统、严格的质量检测。1995年公司已通过了由挪威船级社组织评审的ISO9002国际标准认证,标志着青岛啤酒的质量管理水平进一步提高并已与国际接轨

优质原料

麦芽:采用进口优质大麦,经青岛啤酒独特的制麦工艺精心制备而成;

大米:以国内领先的大米新鲜控制技术保证大米的优质新鲜,并采用适宜的代码配比;

酒花:采用优质新鲜的青岛大花和制定的优良香花;

水:酿造用水;

酵母:采用青岛啤酒独特的啤酒酵母;

独特的酿造工艺

采用现代一罐法酿造工艺和独到的低温长时间后熟技术,历经30多天精心酿制而成,同时通过国内领先的啤酒保鲜技术,保证啤酒口味的新鲜。

由此酿出风味纯净协调,落口爽净,具有淡淡的酒花和麦芽香气的啤酒。

酒行业供求分析

行业供给

酒类供给渠道变化

相对于消费方面的减少和平移的状态,酒类的供给却处于相对生产过剩的状态。因而酒类生产、流通企业处于进入和流出比较频繁的状态。从长期趋势上看,酒类生产厂商1900年为3326家,2000年为3299家,基本上没有太大变化。从内容上看,在1994年放宽地方啤酒生产限制之后,新加入件数和退出件数基本持平,略有增加。结构上趋于过剩的清酒行业,生产厂商总体上趋于减少。

酒类的增加也是供给变动的要素之一。由于酒类进口限制比较少,葡萄酒和烧酒的进口较以前大为增加。葡萄酒进口数量增长最大,占酒类进口税的61%,主要进口国是法国和意大利,烧酒进口占酒类进口税的15%,主要进口国是韩国。

在流通领域,1990年批发业者数为1812家、销售数量为974.9万千升,1999年为1278家、销售数量为1025.4万千升,批发业者减少了约30%1※、数量增长增加5%左右,可以看出批发商的兼并以及大型化正在进行。在零售阶段,1990年一般零售业者店铺总数为13.1万家左右,2000年增至14万家,净增加1万家左右,销售数量增加了5%左右2※。似乎并没有问题。但是通过更短期间的观察和分类数据的观察,可以发现实际并非如此。

图1是一个较长期间的酒类执照取得和吊销的状况,左坐标是每年取得和吊销的数字,右坐标为执照总数。从中可以发现,自80年代后期开始酒类零售店每年的执照吊销数字有逐渐增大的趋势,从1998年开始,每年新取得的执照数量也开始猛增。2000年虽然有所下降。但那是由于执照申请期限的变更引起的暂时现象,新增执照申请的势头有增无减。这是由于酒类执照申请限制放宽而引起的大型店加入造成的。关于这个问题在后面还会谈到。这里只是观察大型店对传统零售店的长期竞争趋势。

自从大型超市和便利店诞生以来,大型零售店与传统酒类零售商的竞争从未停止过。大型店在销售规模和手段上都具有优势,在酒类流通中日益占有重要地位。过去,酒类经营执照的领取有着人的素质要求、严格的距离限制和商圈人口限制,不能满足这些要求就不能获得酒类经营权。所以直到90年为止,超市和便利店等大型零售店只占酒类零售店总数的12%、销售数量的17%左右。进入90年代,这个均势开始被打破,随着传统零售点的停业的增加,便利店和大型店获得营业执照的情况迅速增加,至2000年便利店和大型店占有酒类零售店总数上升到31%、销售量上升到46%左右。

产业链、相关行业分析
一. 供应商分析:
中国酒行业规模大,行业类别分类细,能够提供服务的供应商众多,下面我们取其中三家供应商进行分析:分别为五粮液集团有限公司、泸州老窖股份有限公司、金六福酒业有限公司(现整合华致酒行)
1、五粮液集团有限公司:
五粮液集团有限公司位于“万里长江第一城”——中国西南腹地的四川省宜宾市北面的岷江之滨。其前由50年代初几家古传酿酒作坊联合组建而成的“中国专卖公司四川省宜宾酒厂”,1959年正式命名为“宜宾五粮液酒厂”,1998年改制为“四川省宜宾五粮液集团有限公司”。
五粮液集团有限公司的成名产品“五粮液酒”是浓香型白酒的杰出代表。她以高粱、大米、糯米、小麦和玉米五种粮食为原料,以“包包曲”为动力,经陈年老窖发酵、长年陈酿、精心勾兑而成。其五谷杂粮的特殊工艺,恰到好处地融合了五种粮食的精华,规避了其他白酒用单一红粮或两三种粮食为原料,酿酒风味单一、口感欠佳的缺陷,形成了“香气悠久、味醇厚、入口甘美、入喉净爽、各味谐调、恰到好处、尤以酒味全面而著称”的酒体风格,成为真正在环保的大自然中发酵的食品;其独有的自然生态环境、600多年的明代古窖、五种粮食配方、酿造工艺、中庸品质、“十里酒城”等六大优势,成为当今酒类产品中出类拔萃的珍品。
自1915年代表中国产品首获“巴拿马万国博览会”金奖以来,五粮液酒又相继在世界各地的博览会上共获39次金奖,1995年在“第十三届巴拿马国际食品博览会”上又再获金奖,铸造了五粮液“八十年金牌不倒”的辉煌业绩,并被第五十届世界统计大会评为“中国酒业大王”。2002年6月,在巴拿马“第20届国际商展”上,再次荣获白酒类唯一金奖,续写了五粮液百年荣誉。同时,五粮液酒还四次蝉联“国家名酒”称号;四度荣获国家优质产品金质奖章;其商标“五粮液”1991年被评为首届中国“十大驰名商标”;2003年再度获得“全国质量管理奖”,成为我国酒类行业唯一两度获得国家级质量管理奖的企业;数年来“五粮液”品牌连续在中国白酒制造业和食品行业“最有价值品牌”中排位第一,2006年其品牌价值达358.26亿元,连续12年稳居食品饮料行业榜首,位居中国最有价值品牌前四位,具有领导市场的影响力。2006年度,五粮液系列酒的出口量占全国白酒总出口量的百分之九十以上。集团公司坚持将现代科技与古老的传统工艺相结合,系统研制开发了五粮春、五粮神、五粮醇、长三角、两湖春、现代人、金六福、浏阳河、老作坊、京酒等几十种不同档次、不同口味,满足不同区域、不同文化背景、不同层次消费者需求的系列产品。特别是一帆风顺五粮液、五粮液巴拿马纪念酒、五粮液年份酒等精品、珍品系列五粮液的面世,其在神、形、韵、味各方面精巧极致的融合,成为了追求卓越的典范。
2、泸州老窖股份有限公司:
泸州老窖股份有限公司位于四川泸州国窖广场, 是具有400多年酿酒历史的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公司总资产近30亿元,生产建筑面积36万多平方米。泸州老窖营销网络指挥中心位于泸州市城北新区南侧,是泸州老窖集团总部的办公地点。
公司拥有我国建造最早(始建于公元1573年)、连续使用时间最长、保护最完整的老窖池群,1996年经国务院批准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被誉为“中国第一窖”, 以其独一无二的社会、经济、历史、文化价值成为世界酿酒史上的奇迹。
公司主导产品有国窖•1573、 百年泸州老窖及泸州老窖特曲等。 国窖•1573经国家白酒专家组鉴定,具有:“无色透明、窖香优雅、绵甜爽净、柔和协调、尾净香长、风格典型”的特点。泸州老窖特曲(大曲)是中国最古老的四大名酒,蝉联历届中国名酒称号,被誉为“浓香鼻祖”、“酒中泰斗”。1915年在美国旧金山获巴拿马太平洋万国博览会金奖以来,屡获重大国际金牌17枚。其“泸州”牌注册商标是中国首届十大驰名商标之一。经国家权威无形资产评估机构认定,泸州老窖品牌价值高达102亿元。近年来,企业还先后荣获“全国质量效益型先进企业”、“中国企业最佳综合经济效益500强”等荣誉称号。 泸州酒业,始于秦汉,兴于唐宋,盛于明清,发展在新中国,与之一脉相承的泸州老窖集团是响誉海内外的百年老字号名酒企业,是在明清36家古老酿酒作坊群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国有大型骨干酿酒集团。
泸州老窖源远流长,是中国浓香型白酒的发源地,以众多独特优势在中国酒业独树一帜。拥有我国建造最早(始建于公元1573年)、连续使用时间最长、保护最完整的1573国宝窖池群,1996年经国务院批准为行业首家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被国家文物局列入“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录”。“泸州老窖酒传统酿制技艺”作为川酒和我国浓香型白酒的唯一代表,于2006年 5月入选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成为行业唯一拥有“双国宝”的企业。泸州老窖特曲是中国最古老的四大名酒,1915年获巴拿马太平洋万国博览会金奖,1952年中国首届评酒会上被国家确定为浓香型白酒的典型代表,是唯一蝉联五届获得“中国名酒”的浓香型白酒。其泸州”牌注册商标是中国首届十大驰名商标。“国窖牌”商标在2006年获得白酒类唯一的国家“驰名商标”。
饮泸州老窖美酒,可以深悟中华文化之智慧,得中华文化之根性,乃人生之盛事 。
3、金六福酒业销售有限公司:
金六福酒业有限公司诞生于1996年,坚持以“诚信为本,永续经营”的理念,凭借先进的营销模式,与中国白酒行业龙头五粮液集团强强联手,迅速走出一条从代理品牌、创造品牌,到拥有名牌的发展之路。并发展成为拥有18个大区、4个生产企业,近2000名营销人员、5000多人促销队伍的酒水营销专业企业。
金六福酒以其上乘的酒质,新颖的包装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深受消费者的青睐,畅销海内外,被誉为“中国人的福酒”。自1999年至今销量连续六年在五粮液系列白酒品牌中名列第一。经国家权威资产评估机构评估,2004年“金六福”品牌价值已达31.39亿元。
虽然已成长为这个激烈竞争行业的佼佼者,但是着眼于未来的金六福企业从未满足于既有的成绩,公司又新涉足了葡萄酒、保健酒等领域,构建了集金六福酒、五粮液年份酒、开口笑、邵阳、临水等系列白酒和无比古方系列保健酒于一体的发展平台。今后金六福企业将继续在中国酒业的“大海”中乘风破浪,勇往直前。
1998年,第一瓶金六福酒从五粮液生产车间下线。十年来,金六福酒始终坚持”福文化”的定位,并以其上乘的酒质,新颖的包装,深受消费者的青睐。
金六福酒以“福”的吉庆形象定位,积极参与社会各项盛事,被誉为“中国人的福酒”:曾获28届奥运会中国体育代表团唯一庆功白酒,国足出线唯一庆功白酒等殊荣;自2004年以来,金六福借助一系列主题传播——“中秋团圆•金六福酒”、“春节回家•金六福酒”、“我有喜事•金六福酒”,更使金六福酒逐步成为中国人节庆消费中必不可少的新民俗。
金六福系列酒主销产品有星级系列、福星高照系列、福星系列、贵宾特贡系列、经典系列和礼盒系列等,目前共有338个品项。金六福系列酒的销量连续9年保持两位数增长,自1999年至今已经连续七年五粮液系列品牌销量第一,荣获中国驰名商标,品牌价值达42.67亿,单品牌销售量全国第一,单品牌销售额位列全国白酒市场前三位。
1.行业特点
酒类行业的发展趋势一直被社会各界所关注,今年酒业总产量将有小幅增长,价格窄幅波动,生产和市场进一步向名优酒集中
今年我国酒类行业呈现五大特点:
(1)产量方面:今年我国酒业的总产量较去年将有小幅增长。
(2)价格方面:各种酒的价格将窄幅波动。虽然去年白酒价格上升幅度较大,但从走势看,白酒价格将逐步回落。而啤酒供给增长已经超过了需求增长,价格可能会小幅下降。由于加入世贸组织后国外产品的冲击和国内产能的增加,葡萄酒的价格将继续下跌
(3)集中度方面:酒的生产和市场进一步向名优酒集中。我国加入胜劣汰进程,生产和市场进一步向名优酒集中。
(4)创新方面:创新将成为提高企业竞争力的必备法宝。创新是贯穿企业可行性战略中的必备“法宝”。创新机制、创造差别、创造市场、创造方法将成为2009年中国酒业各个企业共同的选择。唯此,企业才能不被淘汰。
(5)管理方面;精细化管理将成为企业效益的重要支撑。 经济景气度尽管下降,但是酒行业依然面临着生产成本、管理成本以及营销成本的上升压力,加上产品销售价格的不再坚挺,这将直接带来企业利润的缩水,因此,精细化管理将成为各企业维持利润的重要支撑。
2.行业优势
(1) 中国酒业在企业营销管理、流程规划、组织结构和运作上都有很大提升的余地
(2) 民族文化优势:东方文化几千年以来不曾断层,以其独特的生命力持续影响着世界,并对中国特有商业文化的形成产生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中国酒具有独特的工艺和别具一格的酒体风味。
(3) 成本优势:我国酒行业的原料成本和劳动力成本都较低。
(4) 品牌优势:我国几大名牌酒都在逐步迈出国门,走向世界,打响自己的品牌,成为世界的知名品牌。
3.我国酒行业的发展历史
我国有悠久的酿酒历史,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酿造出许多被誉为“神品”、‘琼浆”的酒类珍品。我国著名诗人李白、白居易、杜甫、杜牧都有脍炙人口的关于酒的诗篇流传至今.干百年来人们反复吟唱。兹录两首,以供欣赏。
(1)远古时代; 远古时期的人们,茹毛饮血,火的使用,使人们结束了这种原始的生活方式,农业的 兴起,人们不仅有了赖以生存的粮食,随时还可以用谷物作酿酒原料酿酒
(2)商周时代,在商代,酿酒业迅速发达,出现了青铜制造的酒杯,并开始用酒来祭神。
(3)汉、唐以后,除了黄酒以外,各种白酒(挠酒)、药酒、果酒的生产有了一定的发展
(4)近年来,.我目的酿酒工业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形成了很大的生产能力,而且酒的种类也越来越多,行业规模迅速扩张。
4.酒行业的分类
1、按酒精含量分:˙高度酒(51%-67%) ˙中度酒(38%-50%) ˙低度酒(38%以下)
2、按酒的含糖量分:˙甜型酒(10%以上) 半甜型酒(5%-10%)˙半干型酒(0.5%-5%)˙干型酒(0.5%以下)
3、按酒的制造方法分: ˙酿造酒 蒸馏酒 ˙˙配制酒
4、按商品类型分:˙白酒 ˙黄酒 ˙啤酒 ˙果酒 ˙药酒 ˙仿洋酒

希望对你有帮助吧

㈧ 元气森林的产品定位是什么

元气森林的产品定位在于无糖饮料,击中了用户的健康需求。

90后已经成为消费的主力人群,元气森林针对年轻人的战略目标是再适合不过了,不再一味地追求口感,而是越来越倾向于购买更加健康的饮料,这时,元气森林的“0糖、0脂、0卡路里”的概念顺势出圈,迅速圈粉。

元气森林能精准营销和成功定位产品,亦在于企业十分注重“用户第一”,经过多方考量,了解到如今的消费者健康意识增强,不仅追求口感,也希望能健康低热量不发胖,在饮食中正试图限制和避免摄入糖分。

(8)发酵罐市场定位扩展阅读

元气森林成功的原因:

1、市场分析

2014年以来,中国软饮料市场的零售额复合年增长率仅为5.9%,其中碳酸饮料、果汁饮料等传统含糖饮品零售额增速低于3%,而无糖茶饮料等不含糖饮品的复合年增长率达到32.6%。这反映了随着人们对健康重视程度的提高,无糖或者减糖是大势所趋。

2、从健康触发

元气森林使用“糖中贵族”赤藓糖醇作用代糖甜味剂。赤藓糖醇是目前市场上唯一经生物发酵法天然转化和提取制备而成的糖醇产品,是国家卫计委认定的0能量糖醇产品。作为一种天然甜味剂,赤藓糖醇进入人体后不参与人体血糖代谢,直接从体内排出,不产生热量,迎合了当下消费者对健康饮品的追求。

3、依托互联网

元气森林作为一家互联网+的饮料公司,专门生产无糖、低热量的产品,“主打无糖、使用代糖”,以“0糖、0脂肪、0卡路里”为卖点,直达消费者的需求,成功爆火。

㈨ 反应器灭菌方式有哪几种发酵果酒的课后题。也就是发酵罐

在发酵行业中,随着国家GMP标准的不断提升,对生物反应器进行灭菌操作成为必不可少的环节,灭菌操作不到位,很容易使生物反应器在运作过程中将对发酵产品造成污染,导大的损失。因此,灭菌的技巧很重要。

1.取下生物反应器的马达,平放于桌上,罐顶端套上黑色保护帽;

2.由罐上取下温度传感器,传感器不需要灭菌;

3.取下PH电缆线,盖上红色保护帽;将PH电极要插到底;务必拧紧电极的上下两个固定螺帽;PH电极灭菌前要标定,PH电极校正后不要关控制器;

4.取下DO电缆线,DO电缆接口处用锡箔纸包好后套上黑色帽。DO电极灭菌完后标定。DO电极要插到底,拧紧电极的上下两个固定螺帽。灭菌前要注意溶氧电极里头的保护液是否还有,没有则要进行添加;

5.取下消泡或液位电缆线,将消泡或液位电缆插到底,灭菌后定位到所需要的高度后就不要再压下去,消泡电极的高度离液面约1.5cm处;

6.拆下生物反应器上和冷凝器上的进、出水管,拆下的同时要用夹子夹住拆下水管的接头处,以防水流出;

7.生物反应器上的过滤器的两端多要用夹子夹死,过滤器的出口处用锡箔包好,所有过滤器的两端多要用夹子夹住;发酵完毕倒罐后注意检查过滤器是否被打湿,若有则赶快用吸球将其中的液体吹出;

8.在灭菌前,将生物反应器的六个固定螺帽拧松出气,其他螺帽一定要拧紧;灭菌完后打开高压锅后立刻将其拧紧,注意戴上手套防止被烫伤;

9.不要放高压锅内灭菌,将空的酸液瓶上的过滤器用锡箔包好,并将瓶盖拧松出汽。灭菌完后去掉锡箔过滤器上的锡箔纸作为出汽口;碱液瓶和硅胶管可以一起灭菌(与碱液瓶相连的硅胶管要卡死);

10.取下电热夹套将其平铺于桌面;

11.灭菌前调整好搅拌叶的位置,底下的搅拌叶尽量靠近空气分布器,上面的一个位置调整到所加发酵液的中间位置;

12.取样器的位置不要靠近挡板的位置,尽量靠中间位置;

13.灭菌前将取样器的吸球取下;所有的硅胶管不要靠到高压锅的内壁上。

㈩ 哪位帮忙找两篇关于生物,特别是发酵行业的可行性报告

年产1000吨丙酮酸工厂设计可行性报告
摘要
对年产1000吨丙酮酸生产线的公用工程部分进行设计,解决无菌空气、冷冻水、蒸汽的供给问题,满足工艺生产的各项需要。
结合工厂工艺设计的物料衡算、能量衡算等计算数据,按给定具体工艺要求,进行公用工程配套设计计算。在此基础上绘制流程图并开展通用设备选型、非标设备设计同时进行公用工程平面布置设计。经过对各设备的比较、论证,选择最适合工艺流程的公用工程设备,以达到优化资源配置的同时能够做到对环境的污染最小,对能源的浪费最少。

关键字:丙酮酸 发酵 工厂设计

1.1 项目简介 2
1.1 .1 建设项目名称: 2
1.1.2 建设规模、生产方法和工作制度 2
1.1.3 厂址选择及其自然条件 2
1.1.4 公用工程供应条件 3
2.1 丙酮酸发酵生产公用工程设计 3
第二章 空气系统设计 3
1.1 空气系统流程 3
1.1.1 空气的预处理 3
1.1.2 空气除菌流程 4
2.1 空气系统工艺计算 5
2.1.1发酵车间无菌空气高峰需求量 6
2.1.2 发酵车间无菌空气年耗量 6
3.1 空气系统设备选型 6
3.11 布袋粗过滤器 6
3.1.2 空气压缩机 6
3.1.3 旋风分离器 7
3.1.4 空气储罐 8
3.1.5 丝网过滤器 9
3.1.6 总过滤器 11
4.1 设备安装注意事项 12
第三章 蒸汽系统设计 13
1.1 蒸汽系统流程 13
1.1.1 锅炉用水的预处理 13
1.1.2 蒸汽系统流程图 15
2.1 蒸汽系统计算 15
3.1 蒸汽系统设备选型 16
3.1.1 单流式机械过滤器 16
3.1.2 逆流式Na离子交换器 16
3.1.3 除氧设备 17
3.1.4 卧式水火管锅炉 18
4.1 设备安装注意事项 19
第四章 冷冻水系统设计 19
1.1 冷冻水系统流程 19
2.1 冷却水系统计算 20
3.1 冷冻水系统设备选型 21
3.1.1 压缩机 21
3.1.2 冷凝器 21
3.1.3 蒸发器 22
4.1 设备安装注意事项 22
第五章 小结 23
1.1 结束语 23

第一章 项目概述
1.1 项目简介
1.1 .1 建设项目名称:
年产1000吨丙酮酸生产线的工艺设计
1.1.2 建设规模、生产方法和工作制度
(1)建设规模:年产1000吨丙酮酸
(2)原料葡萄糖先经预热器预热,然后进行连续灭菌过程,制成灭菌培养基。将酵母与无菌培养基一起放入发酵罐,通入无菌空气发酵,再从发酵液中提取产物丙酮酸结晶。
(3)工作制度:工作日按300天计,发酵、过滤实行两班制。
1.1.3 厂址选择及其自然条件
项目建设地点选择在郑州市,其自然条件如下表:
年平均气温 16.3℃ 历年平均最高气温 38℃
历年平均最低气温 -4.2℃ 最热平均相对湿度 85%
最冷平均相对湿度 75% 年平均气压 1016.5mP
夏季平均气压 1004.5mP 年均风速 3.6m/s
年均降水量 1025.6mm 日最大降水量 219.6mm

1.1.4 公用工程供应条件
公用工程 要求条件 要求用量
无菌空气
除菌率>99% 102.6m3/min
加热蒸汽 121℃,0.4mPa 2.5t/d
冷却水 18℃ 126.73 t/d
2.1 丙酮酸发酵生产公用工程设计
工厂设计是各专业设计人员通力合作,集体创造的过程。在设计过程中,各专业既分工,又合作,其中生产工艺设计是工厂设计的核心,起主导工作,而公用工程设计(辅助生产工程设计)是保证工厂正常生产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根据工艺专业的设计要求进行工作的。它们相辅相承组成工厂的各部分,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为了更好地发挥工艺专业的主导工作,工艺设计人员必须熟悉和了解各辅助专业的工作任务,明确设计过程中应向不同的辅助专业提供必要的工艺设计资料和提出不同的要求,作为辅助专业设计的依据。同时又要利用辅助专业的设计成果,为工艺设计服务。有矛盾时,协商解决,确定出合理的方案。这对保证设计质量,加快工程进度,并保证工厂投产后的良好运行效果,是十分重要的。另外,在一些工厂,特别是中,小厂的建设、扩建中,由于技术力量的不足,往往也需要工艺技术人员统筹考虑公用工程中的有关问题。
第二章 空气系统设计
1.1 空气系统流程
1.1.1 空气的预处理
空气中的微生物大多数依附于空气中的尘埃颗粒上。提高压缩前空气的洁净度的主要措施是提高空气吸气口的位置和加强吸入空气的前过滤。
为了保护空气压缩机,常在空气吸入口处设置粗过滤器,以滤去空气中颗粒较大的尘埃,减少进入空气压缩机的灰尘和微生物含量及压缩机的磨损,并减轻主过滤器的负荷,提高除菌空气的质量。对于这种前置过滤器,要求过滤效率高,阻力小,否则会增加压缩机的吸入负荷和降低压缩机的排气量。通常采用布袋过滤器、填料过滤器、油浴过滤器和水雾除尘过滤器。
为了节约成本,本设计采用布袋过滤器。
1.1.2 空气除菌流程
采用两级冷却、加热除菌系统,其流程图如图1:

两级冷却除菌流程是一个比较完善的空气除菌流程,可适应各种气候条件,能够充分地分离油水,使空气达到低的相对湿度下进入过滤器,以提高过滤效率。该流程的特点是两次冷却、两次分离、适当加热。两次冷却、两次分离油水的好处是能提高传热系数,节约冷却用水,油水分离的比较完全。经第一冷却器冷却后,大部分的水、油都已经结成较大的雾滴,故适宜用旋风分离器分离。第二冷却器使空气进一步冷却后析出一部分较小雾粒,宜采用丝网分离器分离,这样发挥丝网能够分离较小直径的雾粒和分离效果高的作用。第一级冷却到30~35℃,第二级冷却到20~25℃。除水后,空气的相对湿度仍然是100%,须用丝网分离器后的加热器加热将空气中的相对湿度降低至50%~60%,以保证过滤的正常运行[1]。
为了克服输送过程中过滤介质等阻力,吸入的空气须经空压机压缩。空气经压缩后,温度会显著上升,压缩比愈高,温度也愈高。若将此高温压缩空气直接通入空气过滤器,会引起过滤介质的炭化或燃烧,而且还会增大培养装置的降温负荷,给培养温度的控制带来困难,同时高温空气还会增加培养液水分的蒸发,对微生物的生长也不利,因此要将压缩空气降温。所以在空气储罐后要装一个冷却器,如流程图中的4,6两处。

根据式子(1):
(1)
当空气的总压力P及湿含量χ为一定值时,相对湿度φ随 Ps而改变,但Ps又是温度的函数,φ因此随温度而变,即温度升高时,φ降低,反之,φ则升高。若温度降至露点,φ升到100%时,过剩的那部分水蒸气就会凝成露滴而析出,同样压缩空气中夹带的油分也会冷凝下来。由此可以看出经冷却降温后的空气相对湿度增大,会析出水来,使过滤介质受潮失效,所以压缩后的湿空气要除水,同时由于空气经压缩机后不可避免地会夹带润滑油,故除水的同时也要进行除油。因此在5处设置一个旋风分离器用来除去空气中的水和油。
介质过滤器是利用块状介质,颗粒状介质、网状介质或高分子材料丝网的惯性拦截作用来分离空气中的水和油滴的方法。在各种介质过滤器中丝网分离器具有较高的分离效率,它对直径大于5μm的颗粒分离效果可达99%,大于10μm的更可高达99.5%,且能出去部分2-5μm的较细颗粒,加上结构简单,阻力不大等,被广泛用于生产中。流程图中7处就是一个丝网过滤器。
在最后设置一个总过滤器,也是流程中最重要的一个过滤器,用来过滤掉空气中绝大部分残余的油、水及真菌,以达到所需无菌空气的要求。
2.1 空气系统工艺计算
生产工艺基础数据:年产1000t丙酮酸,产酸率72g/l,转化率70%,提取率80%,染菌率1%,年工作日300,发酵周期64h,辅助时间8小时,平均通气比1:0.3
2.1.1发酵车间无菌空气高峰需求量
Vmax=2×238.75+6×995=6247.5(m3/h)=1.74(m3/s)
2.1.2 发酵车间无菌空气年耗量
V=6×6.5×10-6+2×1.63×106=4.23×107(m3)
无菌空气消耗量:(75×0.7×6+5×0.7×2)×0.3=102.6m3/h
3.1 空气系统设备选型
3.11 布袋粗过滤器
布袋过滤器的结构简,只要将滤布缝制成与骨架相同形状的布袋,绷紧缝于骨架上,并缝紧所有造成短路的空隙。布袋过滤的过滤效率和阻力损失要视所选用的滤布结构和滤布面积而定。布质结实而细致,则过滤效率高,但阻力大。现多采用合成纤维滤布、无纺布。滤布要求定期换洗,以减少阻力和提高过滤效率。本设计采用合成纤维滤布,气流速度为2-2.5m/min,空气阻力约为60-120mmHg。
3.1.2 空气压缩机
发酵工业常用的气体输送设备为低压空气压缩机,用来提供发酵工业生产中要求提供的0.2~0.3MPa(表压)的压缩空气。一般采用的是涡轮式空气压缩机或经过改装的往复式空气压缩机做为空气压缩站的主要送气设备。将空气压缩到一定压力,通过空气除菌系统,得到一定压力的无菌空气,供深层培养之用。两种空气压缩机的比较如表1。

压缩机种类 特点 优点 缺点
涡轮式 供气量大,出口压强稳定,输出的压缩空气不含油雾 功率消耗较小,结构紧凑,占地面积小 技术要求较高
往复式
操作时气体受压发热,故在缸外要有冷却装置 容量范围广,价格较便宜,操作和维修比较方便 出口流量不稳定,压出气体中夹带油雾
表1 两种空气压缩机的比较
由于涡轮式空气压缩机输出的压缩空气中不含油雾,给后面的空气除菌带来很大方便,使空气过滤系统得到简化,降低一些成本,故本设计采用涡轮式空气压缩机。
无菌空气消耗量:(75×0.7×6+5×0.7×2)×0.3=102.6m3/h=60.38acfm。

初选涡轮式空气压缩机,机型HP1.0,排气量40acfm,两台并联工作,40acfm×2 =80acfm>60.38acfm,所以符合工艺生产的要求。
3.1.3 旋风分离器
旋风分离器是一种结构简单、阻力小、分离效果较高的气-固或气-液分离设备。空气一般以15-24m/s的流速以切线方向进入旋风分离器,并在圆周内做圆周运动,油水滴则因具有比空气大得多的重度,因此有较大的惯性力,故当空气在分离器内做圆周运动时,油水滴仍作直线运动,因而在器壁上沉降。排气口气流速度为4-8m/s,油水滴则在旋风分离器中的径向速度与气流速度的平方成正比,但随回转半径的增加而减小,因此旋风分离器的进口管截面积一般较小,分离器的管径也较小。但进口空气的流速越大,筒径越小,空气的阻力也就越大。

图2 旋风分离器
一般的旋风分离器的比例尺寸大致为:
D1=0.4-0.6,L1=1-2D,2-3D, h=0.5D,b=0.2-0.25D,D2=0.2-0.35D
为方便起见,可用下式大致估计一下分离器的直径D:
(2)
式(2)中:Q——通过旋风分离器的空气流量,m3/min。
通过旋风分离器的空气流量Q=120m3/min
D=0.1 =1.095m,所以D取1.1m。
D1=0.5m L1=2D=2.2m L2=3D=3.3m h=0.5D=0.55m b=0.2d=0.22m D2=0.2D=0.22m
3.1.4 空气储罐
压缩空气冷却到一定温度,分去油水后,空气的相对湿度仍为100%,若不加热升温,只要温度稍微降低,便再度析出水分,使过滤介质受潮而降低或丧失过滤能力。所以必须将冷却除去水分后的压缩空气加热到一定温度,使相对湿度降低,才能输入过滤器。压缩空气加热温度的选择对保证空气干燥,保证过滤器的除菌效率很关键。一般来讲,降湿后的温度与升湿后的温度温差在10-15℃左右即能保证相对湿度降至一定水平,满足进入过滤器的要求。
空气的加热一般用列管式换热器来实现,由压缩机出来的空气是脉冲式的,在过滤器前需要安装一个空气储罐来消除脉冲维持罐压的稳定。储气罐的作用除了使压力稳定外,还可使部分液滴在罐内沉降。储气罐的结构如下图:

图3 储气罐结构图
贮气罐的体积计算如下: V=0.15v (3)
式(3)中:V—贮气罐的体积;v—压缩空气流量,m3/min。
贮气罐的体积V=0.15v=0.15×120=18m3
设贮气罐圆筒部分的高径比为2.5:1

则D=2.09m,H=2.5D=5.23m
3.1.5 丝网过滤器
本设计的介质过滤器的过滤介质采用0.25mm×40目的不锈钢丝网,丝网介质层高度为150mm,其示意图如下:

图4 丝网过滤器结构图
通过丝网最大空气流速:
(4)
式(4)中:ωmax——最大空气流速,m/s;ρp——液滴的比重,kg/m3;ρg——空气的比重,kg/m3;K——系数,取0.107
查出25℃下空气的比重ρg为1.2×103 kg/m3,水滴的比重ρp为1.022 kg/m3
则ωmax=0.107 = 3.12m/s
丝网分离器的设计速度ω为上述空气最大流速的75%,即:
ω设计=0.75ωmax=2.34m/s
丝网分离器的直径:
(5)
式(5)中:D—丝网分离器的直径,m;V—气体流量,m3/s。
则丝网分离器的直径D= =0.977 m
3.1.6 总过滤器
因为生产需要的无菌空气要求比较高,从过滤效率和经济适用方面考虑,本设计采用纤维介质深层过滤器,其结构图如图5:

图5 纤维介质深层过滤器

这种纤维介质深层过滤器通常是立式圆筒型,内部充填过滤介质,空气由下向上通过过滤介质,以达到除菌目的。
空气过滤器的的尺寸主要包括直径D和有效滤层高度L,其中D可以由式(6)求出:
(6) (6)
式(6)中:qν——空气流经过滤器的体积流量,m3/s;
νs——空截面空气速度,m/s。
空截面气速νs一般可取0.1-0.3m/s,按操作工艺设为0.2m/s,
qν= 102.6m3/min=1.17 m3/s
则D= =2.73m
过滤器的有效过滤介质高度L的计算公式为:



选用棉花纤维过滤器,选棉花纤维直径d=16μm,填充系数α=8%
通风量120m3/min,p=4kg/m3,发酵周期72h
假设进入过滤器的空气含菌量是5000个/m3,空气流速为0.2m/s
查得K’=0.135cm-1,倒灌率为0.1%
则N1=5000×120×60×72=2.592×109个,N2=10-3个
过滤层厚度 =63.6cm
4.1 设备安装注意事项
(1) 贮气罐上应安装安全阀,底部应安排污口,空气在贮罐中的流向为由下而上,罐内放置丝网除雾器。
(2) 过滤器的有效过滤介质高度L的决定,通常在实验数据的基础上,按对数穿透定律进行计算。但由于需要滤层厚度,耗用棉花过多,安装较困难,阻力损失很大,故工厂常用活性炭作为中间曾,以改善这些因素。这本来是不符合计算要求的。通常总的高度中,上下棉花层厚度各为总过滤层的1/4-1/3,中间活性炭层占1/3-1/2。在铺棉花之前,先在下孔板铺上一层30-40目的金属丝网和织物,有助于空气均匀进入棉花滤层。
第三章 蒸汽系统设计
1.1 蒸汽系统流程
1.1.1 锅炉用水的预处理
为了保证供热系统的可靠、持久和安全地运行,必须对供给锅炉房的水进行处理。在锅炉房使用的各种水源中,无论是天然水,还是自来水,都含有一些杂质,不能直接用于锅炉给水,必须经过处理,符合锅炉给水水质标难后才能供给锅炉使用,否则会影响锅炉的安全经济运行。因此,锅炉房要设置给水处理设备。
天然水(无论是地面水还是地下水)在自然界的循环运动过程中,溶解和混杂了大量杂质。这些杂质按其颗粒大小可以分为三类:颗粒最大的称为悬浮物,其次是胶体,最小的是离子和分子,即溶解物质。悬浮物是指水流动时呈悬浮状态的物质,其颗粒直径在10-4mm以上,通过滤纸可以分离出来。主要是黏土、砂粒、植物残渣、工业废物等。
胶体物质是许多分子和离子的集合体,其粒径在10.4~10.6mm之间。水中胶体物质有铁、铝、硅等的化合物,以及动植物有机体的分解产物——有机物。
天然水中的溶解物质主要是钙、镁、钾、钠等盐类以及氧和二氧化碳等气体。这些盐类在水中大都以离子状态存在,其颗粒直径小于10.6mm。水中溶解的气体则是以分子状态存在的。
悬浮物会造成沉积物,污染树脂,堵塞管道,悬浮物过多会使锅水起沫。胶体物质会污染树脂,影响出水质量,进入锅炉,会产生大量泡沫,引起汽水共腾。天然水中的悬浮物和胶体物质通常是在水厂里通过混凝和过滤处理后大部分被清除。如果将这看起来澄清,仍含有杂质的水不经处理直接供给锅炉,水中的一部分溶解盐类(主要是钙、镁盐类)就会析出或浓缩沉淀出来。沉淀物的一部分比较松散,称为水渣;而另一部分附着在受热面内壁,形成坚硬而质密的水垢。水垢的存在对锅炉安全,经济运行危害很大。
(1)锅炉用水的过滤
工业锅炉房用水一般由水厂供给。如果原水的悬浮物含量较高,为了减轻软化设备的负担,必须进行原水的过滤处理。对于顺溜再生固定床离子交换器,悬浮物大于等于5mg/L的原水应经过滤;进入逆流再生固定床离子交换器或浮动床交换器的原水,悬浮物含量大于等于2mg/L时应先经过滤;悬浮物含量大于20mg/L的原水或经石灰处理后的水均应混凝、澄清后经过滤处理。
(2)阳离子交换软化
水中的悬浮物和胶体物质通常经过水厂的沉淀、过滤等处理后被大部分去除。但水中的硬度、碱度等杂质仍然存在,为了满足锅炉给水水质要求,需要对锅炉给水进行处理。工业锅炉房水处理的主要内容是软化和除氧,即除去水中的钙、镁离子,降低给水的含氧量。利用不产生硬度的阳离子(如Na+、H+)将水中的Ca2+、Mg2+置换出来,从而达到使水软化的目的,这种方法称为阳离子软化法。又称离子交换软化。离子交换软化是通过离子交换剂实现的。
目前在工业锅炉水处理中,钠离子交换软化用得最多。离子交换器中装入阳离子交换剂,原水流过钠离子交换剂时,交换剂中的Na+与水中的Ca2+、Mg2+离子进行置换反应,使水得到软化。钠离子交换既可除去水中的暂硬,又可除去永硬,但不能除碱,因为构成天然水碱度主要部分的暂时硬度按照等物质量的规则转变为钠盐碱度NaHCO3;另外,按等物质量的交换规则1mol Ca2+与2 mol的Na+进行交换反应,使得软水中的含盐量有所增加。
随着交换软化过程的进行,交换剂中的Na+ 逐渐被水中的Ca2+ 、Mg2+所代替,交换剂由NaR型逐渐变为CaR2或MgR2型。当软化水的硬度超过某一数值后,水质已经不符合锅炉给水水质标准的要求时,则认为交换剂已经失效,此时应立即停止软化,对交换剂进行再生。
离子交换设备种类较多,有固定床、浮动床、流动床等。浮动床、流动床离子交换设备适用于原水水质稳定,软化水出力变化不大、连续不间断运行的情况,固定床则无需上述要求,是工业锅炉房常用的软化设备。
固定床离子交换设备又可分为顺流再生离子交换器和逆流再生离子交换器两大类。
(3)锅炉给水的除氧
锅炉金属的腐蚀主要是电化学腐蚀。锅炉的给水和锅水都是电解质,因为锅炉的金属壁的杂质部分为阴极,其得到的电子会与锅水中离子(如H+)结合而不断去除。
如果腐蚀产物(如Fe3+)积聚在阳极,或电子e积聚在阴极未被除去,则两极间电位差减小而使腐蚀滞缓或停止,这种现象称为“极化”。反之,消除极化(称为“去极化”现象),会使腐蚀加速。
pH<7时,水中有较多的H+,H+是阴极的去极化剂会加速腐蚀。同时,酸性水会使金属氧化保护层溶解,也加速腐蚀。可见,为了避免和减轻锅炉金属的电化学腐蚀,除了保持锅水一定的碱度,还要对给水进行除氧。
1.1.2 蒸汽系统流程图
蒸汽系统的简单流程示意图见图2:

图6 蒸汽系统流程示意图

设计蒸汽系统时还应从经济上考虑,在满足用户需要的前提下,供汽压力越低越好,但仍需考虑蒸汽冷凝水回收系统所需的压降。为了有效地利用燕汽的能量,往往先使高压蒸汽通过汽轮机,然后用汽轮机的排汽供应工厂生产;当汽轮机停止工作时,应有减压阀和减温器来保证低一级压力蒸汽系统的供汽。
2.1 蒸汽系统计算
工艺上需求采用121℃,0.4mPa的蒸汽进行加热
每个发酵罐蛇管蒸汽加热阶段需要的蒸汽量G=3887.15 kg
每个发酵罐直接蒸汽加热阶段需要的蒸汽量G’=2139.53 kg

考虑5%的蒸汽损失,并且有两个发酵罐同时进行发酵,则总的蒸汽用量为:
G总=(3887.15+2139.53)×2/0.95=12.696 t/d
3.1 蒸汽系统设备选型
3.1.1 单流式机械过滤器
本设计采用的过滤设备是单流式机械过滤器,因为它具有过滤管路系统简单,运行稳定,价格低廉等优势。单流式机械过滤器也是最简单的一种过滤器。其简单示意图如图3:

图7 单流式机械过滤器
单流式机械过滤器本体为密闭的钢制圆柱形容器,设有进水、排水管路,过滤器内装填过滤材料,常用的有石英砂、大理石、无烟煤等。石英砂不宜用于过滤碱性水,因为石英砂在水中溶解产生硅酸对锅炉有害;无烟煤、大理石适用于带碱性的水。滤料直径为0.5~1.5mm。过滤速度为4~5m/h,运行周期一般为8h。
3.1.2 逆流式Na离子交换器
因为逆流再生离子交换设备具有出水质量高,盐耗低等优点,所以本设计采用逆流再生Na离子交换器。其简单示意图如图4:

图8 逆流再生离子交换设备
所谓“逆流再生”,就是再生时再生液的流向和水软化运行时的流向相反。通常是盐液从交换器下部进入,上部排出。因此,新鲜的再生液总是先与交换器底部尚未完全失效的交换剂接触,使其得到很高的再生程度,随着再生液继续向上流动,交换剂的再生程度逐渐降低,但较顺流再生工艺慢得多(下部交换剂的饱和程度比上部小.再生液中置换出来的Ca2+、Mg2+少)。当再生液与上部完全失效的交换剂接触时,再生液仍具有一定的“新鲜性”,仍能起还原作用,再生液能被充分利用[8]。
3.1.3 除氧设备
从气体溶解定律可知.气体在水中的溶解度与该气体在气水界面上的分压力成正比,与水温成反比。在敞开的设备中将水加热,随着水温升高,气水界面上的水蒸气分压力也增大,其他气体的分压力降低,当水达到沸点时,水界面上的水蒸气分压力与外界压力相等,其他气体的分压力都趋于零,水中溶解气体的含量也趋于零。这是热力除氧的工作原理。
用加热的方法除氧的设备称为热力除氧器。工业锅炉房蒸汽锅炉常采用的是大气式热力除氧器,即除氧器内的压力略高于大气压(一般为0.02MPa,工作温度104℃),以便于逸出的气体能够排出。
常用的喷雾填料式热力除氧器如图9所示。

图9 喷雾填料式除氧器
除氧器由除氧头和除氧水箱两部分组成。给水由除氧头上部的进水管进人,进水管又与互相平行的几排带有喷嘴的喷水管连接,水通过喷嘴被喷成雾状,要求喷嘴进水压力为0.15-0.2MPa左右。除氧头下部有两层孔板,孔板之间装有不锈钢填料(也称Ω元件),雾状水滴经填料层后落到水箱里。
蒸汽由除氧头下部的进汽管进入向上流动,析出的气体及部分蒸汽经过顶部的圆锥形挡板折流,由排气管排出。
给水在除氧器内先是被喷成雾状加热,具有很大的表面积,有利于氧气从水中逸出,后又在填料层中呈水膜状态被加热,与蒸汽有较充分的接触,且填料还有蓄热作用,所以除氧效果较好,对负荷波动适应强。
3.1.4 卧式水火管锅炉
由于发酵车间所需的蒸汽量不大,所以采用卧式水火管锅炉比较适宜。
卧式水火管锅炉是水管与火管组合在一起的卧式外燃锅炉。这种锅炉是20世纪创年代在卧式外燃回水管锅炉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整装锅炉。目前在小型燃煤锅炉使用中占有较大比例。
这种锅炉的锅筒及各受热面都支承在钢板焊成的底座上,炉排文架及通风装置全部在支座结构中形成。锅炉的墙壁采用蛭石砖绝热,外加薄铁皮,形成一整体锅炉。因此,又称这种锅炉为卧式快装锅炉。快装锅炉结构紧凑,运输方便,安装简单。相对其他烟火管锅炉,由于炉膛内可根据情况布置备种拱墙,炉内燃烧较好。同时由于炉内烟气流速较高,使火管传热系数提高,积灰减少。尤其在层部增设省煤器时,使排烟温度降低,锅炉效率可达75%以上。
4.1 设备安装注意事项
(1)当原水通过过滤层的压力降达到0.05~0.06MPa时,应停止过滤,进行反冲洗,把滤料层中截留的污泥冲洗掉,以恢复其工作能力。反洗强度为15L/(s•m2),冲洗时间为10min,最后正洗至出水合格,就可以重新进行过滤。
(2)排气阀开度要合适,过大会造成蒸汽浪费,过小会影响除氧效果,因此需要通过反复调整,维持其最佳开度。
(3)为了保证重要用户用汽,设计中要考虑设置一个蒸汽自动切断系统,在发生事故时,按预定的程序切断非重要用户的负荷。为了确认次系统的可靠性,在日常生产时要进行试验。
(4)设计蒸汽系统时,系统干管的直径要按蒸汽发生设备的连续最大供汽量来考虑,以利于将来工厂扩建或适应生产的变化。

阅读全文

与发酵罐市场定位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培训公司招生方案 浏览:534
广东省教育厅市场营销大赛 浏览:426
飞机主题婚礼策划方案 浏览:585
泉州电子商务十条措施 浏览:727
市场营销的观念的演变过程 浏览:189
小学校本培训计划与实施方案 浏览:475
市场营销创新策划 浏览:46
汽车美容店产品营销方案 浏览:502
市场营销策划的方法 浏览:240
超市六月促销活动 浏览:23
超市新员工培训方案 浏览:902
厦门大学网络教育市场营销学试题 浏览:435
特产伴手礼推广方案 浏览:157
培训采购项目的售后服务方案 浏览:370
幼儿园冬季节日活动策划方案 浏览:438
师资比赛策划方案模板 浏览:769
游戏商家春节活动策划方案 浏览:730
高职市场营销大赛 浏览:502
互联网电商运营策划方案 浏览:812
全国2013年4月自考网络营销与策划试题 浏览:6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