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营销策划 > 智能辅助教师市场定位

智能辅助教师市场定位

发布时间:2022-01-06 08:50:34

A. 什么叫智能辅助

相当于人性化功能

B. 关于人工智能如何助推教育教学

为了推动教师主动适应信息化、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变革,积极有效开展教育教学,经研究,教育部决定在宁夏和北京外国语大学开展人工智能助推教师队伍建设行动试点工作。

据介绍,教育部启动人工智能助推教师队伍建设行动试点工作,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原因。

一是深化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需要。今年年初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明确提出,教师要主动适应信息化、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变革,积极有效开展教育教学。

二是推动智能教育的需要。2017年国务院印发《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提出实施智能教育,利用智能技术加快推动人才培养模式、教学方法改革,开展智能校园建设,建立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育环境……教师是教育发展的第一资源,是推动智能教育实施的关键要素,没有教师观念的转变、能力发展、素养提升,很难实现传统教育向智能教育的跨越。

三是实施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的要求。2018年4月,教育部启动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教育信息化由1.0向2.0跨越,人的因素是关键。实施人工智能助推教师队伍建设行动,加快实现教师队伍建设工作与人工智能的融合,将是推进教育信息化2.0的关键之举。

期待会有一个不一样的教育和教学,也给孩子们带来不一样的学习体验吧。

以上内容来源:人民网

C. 人工智能如何才能辅助教学

一、教育部启动人工智能助推教师队伍建设行动试点工作的背景是什么

教育部启动人工智能助推教师队伍建设行动试点工作,有三个方面的原因:


二、人工智能助推教师队伍建设行动试点工作的目标是什么?

人工智能技术方兴未艾,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的阶段,其对教育的影响刚刚显现,还有广泛的应用空间,因此,教育部决定以试点的方式,启动人工智能助推教师队伍建设行动。

借助宁夏作为国家首个“互联网+教育”示范省(区)建设的契机,先期在宁夏基础教育领域开展人工智能助推教师队伍建设行动试点。

同时,考虑到语音识别、自然语言处理是当前人工智能技术应用的重要领域,在北京外国语大学开展高等教育领域人工智能助推教师队伍建设行动试点。

通过开展人工智能助推教师队伍建设行动试点工作,探索人工智能助推教师管理优化、助推教师教育改革、助推教育教学创新、助推教育精准扶贫的新路径,为在全国层面推开人工智能助推教师队伍建设行动,探索模式,积累经验,奠定基础。

D. 教师职业如何适应智能时代的新变化

教师的职业要适应现代的智能时代就要不断的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也就是要有终身学习的意识在这一个过程当中,不断尝试着用一些智能手段来辅助教学促进教学的发展。

E. 人工智能对教育的利弊

目前,人工智能在教育行业的应用只能算起步阶段,但已经展现了教育行业的未来趋势,并且国家先后出台多项政策对教育行业的人工智能应用给予支持和指导。

针对人工智能教育行业应用,确实有不同的声音,但如同多年前的多媒体教学一样,一开始也有很多人不接受,但很快就在全国学校普遍应用,科技对行业的改变是不可逆的,所以我们应该拥抱变化。

我们可以通过辅助线智能教育系统来作为参考案例:

在教师端,人工智能技术在智能作业批改、学生学情分析等方向应用较为普遍,仅就智能作业批改来说,就大大降低了老师的工作量,减少机械重复工作。

在学生端,人工智能技术主要体现在智适应学习方向,通过分析学生学习情况,找出学生知识薄弱点,智能相关学习资源,针对性查缺补漏。

当然,目前智能教育市场处于成长阶段,也存在企业良莠不齐的情况,这也是各个行业初始阶段必须经历的阵痛,随着市场的成熟与政策的完善,良币终将驱逐劣币。

F. 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教师的哪些职能可以被替代哪些智能不可替代

在这个人工智能迅速发展的时代,越来越多的人担心被AI抢走工作。但是如果你的工作包含以下三类要求,那么你被机器人取代的可能性非常小。

1、社交能力、协商能力以及人情练达的艺术;

2、同情心以及对他人真心实意的扶助和关切;

3、创意和审美。

毫无疑问,教师这个职业的特征完全符合以上三点。英国广播公司(BBC)基于剑桥大学研究者的数据体系,分析了365种职业未来的“被淘汰概率”。BBC分析认为,教师被机器人替代的概率只有0.4%。

传道、授业、解惑,是教师的主要职责。随着人工智能的出现,智能机器人可以代替教师传授知识、解疑答难、展示方法、考试阅卷,但在“传道”这一块是替代不了的。

人工智能会取代老师的部分工作,但是人工智能绝不可能取代老师。而老师可以借助人工智能提高工作效率,减少重复性的工作,这样可以让老师回归到教书育人的本质上,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放在关注学生的心理成长和综合素质提高层面上。

随着人工智能与教育的结合,在未来新的社会样态、教育样态、知识样态和学习样态中,教师的思想观念、心智结构、生活方式和角色意识等,以及教师与社会、组织、学生、同行的关系,都可能发生颠覆性的全新变化。

不会使用人工智能的老师可能会被淘汰,未来的教育是人与人工智能协作的时代,充分发挥机器与人类不同的优势是提高教育生产力的关键,人工智能将会取代简单重复的脑力劳动,教师要发挥人类的创新、复杂决策、情感关怀激励等优势。

G. 什么是教师智能结构

教师的智能结构包括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两个方面。
教师知识结构主要包括所教的专业学科知识,广博的文化科学知识,教育学和心理学方面的知识。首先,教师要有深厚的专业学科知识。深厚的专业学科知识是教师居高临下、深入浅出地向学生传授知识的基本条件。教师的学科知识造诣深,就能做到对教材融汇贯通,就能根据学生的知识状况,从实际出发,重新组织好教材、写好教案,做到有效地传授知识。否则,只能照本宣科进行形式主义的教学。
教师的能力结构主要包括:掌控教学内容的能力,组织管理能力,信息能力,创新能力,科研能力等。

H. 人工智能时代教师如何才能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自从2016年谷歌研发的AlphaGO战胜人类棋手,人们对于人工智能技术的关注热度迅速攀升。人工智能在帮助人类提高工作效率的同时,也令各行各业的人感到焦虑。人工智能时代,身处校园的教师如何才能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人工智能专家认为,那些最能体现人的综合素质的技能,才是人工智能时代最有价值,最值得培养、学习的技能。例如,人对于复杂系统的综合分析、决策能力,基于人自身的情感与他人互动的能力等。

林乐光认为人工智能不会颠覆学校的结构。学校教育,不光是要教给学生学习的能力、科学文化知识,还要传达国家层面、社会层面的使命感、责任感。此外,还有人际交往的基本原理、道德准则和思想修养等内容。但是,机器更擅长教学生原理性的东西,而很多原理性的东西又得通过活动的实践去实现。因此,学校里的社团活动、班级氛围以及学生与班主任、任课老师的交流等并不是机器能够替代的。

I. 人工智能应用新领域教师会被取代吗

暂时不会,教师有他不可替代的方面,但是等人工智能全面普及就不好说了。
人工智能开始教你的孩子了!
听到这句话,许多家长可能会有些发蒙。但在湖北黄冈中心广州分校,这是正在发生的事实。
科大讯飞执行总裁、消费者事业群总裁胡郁近日透露,科大讯飞在湖北黄冈中心广州分校某年级两个班中选取了部分同学,给每个人配备了一个的“机器人老师”。这个“老师”不仅可以给学生布置、批改作业,还能在批改后分析问题与缺点。目前来看,人工智能老师的水平还不错。——经过一个学期的试验,采用了‘个性化学习推荐系统’的同学成绩,跃升为全年级16个班的前30名。
继商业、安保、交通等行业之后,教育显然已经成为AI的新目标。百年之后无老师,能做到吗?
机器教师入侵课堂
人工智能能否取代教师,是个早受关注的问题。美国《福布斯》联合多家机构发起的对2000多种工作自动化可能性的调查显示,教师被机器所取代的可能性最低。
“但这并不代表AI失去了在教育行业的工作机会。”北京邮电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博士张健告诉科技日报记者,“如果不用探讨人生意义等哲学层面,回答基础性的分析问题等,可是机器人的长处。”
目前,全球的人工智能行业,都多少开展了相关实践。比如日本软银将自己的智能机器人Pepper,放到了日本福岛县早稻田Shoshi高级中学和学生们一起上学,帮助学生学习英语和计算机知识;在美国乔治亚理工学院一个300多人的课堂上,吉尔·沃森(Jill Watson)担任了3个月助教都没有被学生发现其真身是一个人工智能机器人;2017年1月,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王巍带着他的人工智能机器人“小胖”走进中关村一小。在他的带领下“小胖”完成了英语跟读、投影播放、自建地图……
在科大讯飞的实验中,人工智能老师在批改完作业后,还能精准分析问题并有针对性地给学生布置作业。胡郁认为,如果每个学生都能有一个这样的智能老师,给予专家级的培训和辅导,那他(她)的成绩显然能很快提高。
AI老师都会干什么
目前,人工智能技术在教育上的应用主要体现在图像识别和语音识别两个方面。但对于未来AI教师显然能做更多的事。
一是自适应学习。运用自适应学习技术,搜集学生各类学习数据,预测学生未来的表现,推送最合适的学习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二是内容分析。构建识别和优化内容模型,建立知识图谱,让用户可以更容易地、更准确地发现适合自己的内容比如分级阅读平台,利用AI技术为不同阅读水平的学生改写或推送适合的阅读内容。
三是智能评测。如何利用人工智能实现即规模化又个性化的作业反馈,是人工智能与教育结合的一个重要场景。运用语音识别,语义识别,自动化批改或者归类作业,既做到规模化的自动批改,又能给予个性化反馈。
具体到日常的教学活动,AI老师可以接手的工作包括自动批改作业、在线答疑、语音识别测评、个性化学习等。
其中,语义分析技术的进步,使得自动批改作业成为可能,对于简单的文义语法机器可以自动识别纠错,甚至是提出修改意见,这将会大大提高老师的教学效率。语音识别技术在教育上的应用,目前主要用于英语口语测评上,科大讯飞、清睿教育、51Talk开发出的语音测评软件,都能在用户跟读的过程中,很快对发音做出测评并指出发音不准的地方,通过反复的测评训练用户的口语。
此外,在大数据的支持下,个性化教育可能是人工智能为教育带来的最大价值。
大数据可以描述每个学生的学习特性。根据伦敦一家研究机构的分析,人们的学习方法可以分为70种;而某机构的机器人已经积累了1300万名学生做过的8亿道题目,为个性化教学提供了充分的依据。
据外媒报道,美国著名信息服务商麦格劳-希尔集团正在开发数字课程。它从200万学生中收集信息,利用人工智能为每个学生创建自适应的学习体验。当一个学生阅读材料并回答问题时,系统会根据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给出相关资料。系统知道应该考学生什么问题,什么样的方式学生更容易接受。系统还会在尽可能长的时间内保留学生信息,以便未来能给学生带来更多的帮助。
最后,人工智能还能够对教学体系进行反馈和评测。借助大数据的帮助,通过对学生学习成长过程与成效的数据统计,诊断出学生知识、能力结构和学习需求的不同,以帮助学生和教师获取真实有效的诊断数据。学生可以清楚看到问题所在,学习更高效;教师也可对症下药地针对具体情况,选择不同的教学目标和内容,实施不同的教学方式,进一步提高教与学的针对性、有效性和科学性。
登台前提是大数据化
随着学校纷纷触网来降低成本和提升收益,AI在教育行业的应用会越来越广泛。NMC/CoSN(美国新媒体教育联盟和学校联网联盟)发布的报告指出,AI和VR将成为未来四年到五年内改变教育行业的两项最重要技术。美国市场研究公司Technavio则表示,未来四年内AI对教育界的“渗透”将不断加强,其年复合增长率将高达39%。
“人工智能的本质就是通过学习在知识和常识方面超越一般人、达到或接近一般专家的水平,而且其复制和使用的边际扩张成本极低。”胡宇说。
不过,业内人士指出,人工智能完全取代老师,至少现在是不可能的。教师的作用不仅仅是传授知识,还需要通过情感的投入和思想的引导教会学生做人、塑造学生的品质等,即便人工智能在知识储备量、知识传播速度以及教学讲授手段等方面超越人类,人类教师仍然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而人工智能技术本身,目前也需要解决对大数据的过于依赖。与其他行业一样,大数据才是人工智能发挥作用的前提。科大讯飞高级副总裁吴晓如此前表示,人工智能应用于教育,首要的是数据采集,即教育大数据。
“教育大数据最困难的是数据采集,教育大数据的一个前提是我们能不能得到数据。”吴晓如说。
他表示,人工智能能够去做教学活动提升的一个前提,就是教学活动能够被结构化,任何不能被结构化的东西计算机都起不到辅助作用。那么,教师教学决策过程哪些环节可以结构化,老师教学的行为是否可以被结构化,一些关键的工作量比较大工作如批改作业试卷能否结构化。这些数据以后是否能利用,需要很好的教学评价方式将其连接起来。只有这样,才能够在真正的数字环境下形成未来教育和学说需要的数据,才能够让数据在一些教学模式下通过一些优质教学过程中的经验形成各种模型来指导学习。
“这就需要在区域性的数据资产和学校共建数据中心数据资产的支持下,整个教学活动、考试、学习可以形成一个良性循环,更有针对性地推动学生高效学习。”吴晓如说。
尽管机器人同行的冲击不会马上到来,人类教师们应具备危机意识和改革意识,思考如何发展哪些不可替代的能力,思考什么才是真正的教育,未来教育要培养的是怎样的人才等,将挑战转变为变革传统、创新教育的机会。

阅读全文

与智能辅助教师市场定位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招商引资局培训方案 浏览:146
山西省安全生产培训工作方案 浏览:303
深圳全容电子商务有限公司 浏览:751
优化网络营销措施 浏览:785
大学有趣活动线上策划方案 浏览:931
建筑企业市场营销问题及对策 浏览:612
公益活动策划方案流程 浏览:102
小学元旦节文艺活动策划方案 浏览:55
饭店红酒促销活动 浏览:219
县域电子商务合伙人协议书 浏览:373
网络营销课教学总结范文 浏览:966
贷款营销活动方案 浏览:723
培训班宣传策略方案 浏览:111
并非所有企业都需要网络营销 浏览:26
培训公司招生方案 浏览:534
广东省教育厅市场营销大赛 浏览:426
飞机主题婚礼策划方案 浏览:585
泉州电子商务十条措施 浏览:727
市场营销的观念的演变过程 浏览:189
小学校本培训计划与实施方案 浏览:4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