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营销策划 > mooc市场定位

mooc市场定位

发布时间:2022-01-04 03:23:54

① mooc 对于传统高等教育会有怎样的影响对于促进教育改革有哪些意义和作用

记得 MOOC 刚出来时,很多人都喊大学要关门了。彼时我还在大学任教,真的小害怕了一下。现在看来,这种害怕纯粹多余。MOOC 对大学有冲击,而且很大,但决不至于关门。这种冲击更多体现在让大学变得更好,可以看做外来力量的“倒逼”。能逼出三个方向的转变:评价机制、教学方法、学校职能。

一、课程评价机制的转变

评价机制决定了利益导向;利益导向决定了工作如何展开。所以,评价机制变了,工作结果就会随之改变。

举个例子:

这是我曾工作过的教学团队对同一门课在不同历史阶段写的课程简介。哪个会让你感觉更亲切、更想点进去看看?

左边的简介截屏自国家级精品课程——C语言程序设计 哈尔滨工业大学 王宇颖,右边截屏自中国大学 MOOC——C语言程序设计精髓。明显 MOOC 的简介更合年轻人,也就是课程受众的胃口。那精品课的简介是写给谁看的呢?

高教系统评价教学质量,一直使用“专家制”,自上而下。对教师而言,只有上面的专家、领导说好,课程才是好的,学生的评价是微不足道的参考。这必然导致课程建设会把注意力放到如何迎合少数专家的标准上,而忽略学生的感受。比如说,“国家级精品课程”(本科课程 - 课程中心)代表中国高校最高教学水平,参评时起决定作用的是课程负责人的名气、人脉和申报材料的准备,至于本校学生是否认可“精品”,没人关心。所以可以看到,最后选出的课程负责人都是大教授,甚至其中有人早已多年不讲课了。这就是专家评价权重过高带来的问题。(当然,精品课程中还是有很多真精品的,肯定不都是包装出来的)

而MOOC是把课程的每一个细节都公开在网上,质量好坏由对课程有过深入了解的人来评价,其中大多数是学生。于是就发生了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MOOC 负责人的平均年龄和职称要比精品课低很多。比如中国大学 MOOC 平台首批课程的 12 位负责人中,只有 5 名教授。如果你觉得这说明课程质量低了,你就被光环蒙蔽了。事实上课程受学生欢迎的程度,和职称是不成正比的,甚至有时是反比的。不信你看,还是中国大学 MOOC 的首批课程,学习人数排名前十的课程,只有三门是教授开的,而且 top 2 的主讲连副教授都不是。虽然学习人数不能完全说明课程质量,但这种极端反差还是值得思考的。

当教师解(bu)放(li)手(zhuan)脚(jia),开始只面向学生授课,课程就会更受欢迎。但这里也有隐忧。受欢迎,未必代表水准高。做个类比:连绵十五届的青歌赛培养出的受欢迎的歌手数量,并不比几届超女快男多。前者是专家评,后者是大众评。专家更专业,但越专业往往越脱离大众。课程也是如此。只面向专家,阳春白雪不落地,为学生创造的价值不高;只面向学生,如果走偏了,就变成讨好学生、降低难度、避重就轻。学生学的时候能乐呵呵,但毕业后,实践中,往往就会发现课程厚重不足带来的问题了。所以,好的评价体系应该是专家和受众共同参评。我个人非常赞同@邹欣 老师的一个观点:“评价老师应有三个点:课程后,毕业后,毕业 5 年后”。毕业 5 年后,学生也就是专家了,这时的评价非常靠谱!MOOC 完全有条件实现这样的评价体系,只是还需要一定的时间。

但是,这只能算是面向(min)学生(zhu)的启蒙,因为它只针对 MOOC,校园内的课程还是老样子。能否再进一步?那就要看 SPOC 了。

二、SPOC 重塑校园课程

SPOC (Small Private Online Course) 就是在校园内面向本校学生,用 MOOC 的技术和手段,开设的课程。翻转课堂、混合式学习等理念都可以在 SPOC 中实践。

下面从技术和内容两个角度谈谈 SPOC 对校园课程质量提升的影响。

技术方面,将在线测验、作业、论坛等功能用于校内课程,是从 Blackboard、Moodle、sakai 等开始的,已有十多年的历史,在国外应用广泛,人手必备,对教学效率和质量的提升是有目共睹的。国内虽然也有先行者(wo)验证了其价值(参考:http://blog.sunner.cn/wp-content/uploads/2012/04/%E7%BD%91%E7%BB%9C%E6%94%B9%E5%8F%98%E6%95%99%E4%B8%8E%E5%AD%A6.pdf,强烈建议阅读),但始终不温不火,没成为主流。不火的原因很多,这里不展开讨论了。MOOC 的火爆使“在线”两个字被重视起来,并随着 MOOC 理念的传播,使更多人认识到再不“在线”就落后,甚至有下岗危险了。所以 SPOC 平台成为了校园信息化建设的新重点,也就将在线技术引入了校园课程。这是技术的影响。

MOOC 的内容注入到 SPOC,对校园课程产生的影响会更深远。其基本模式是校内教师开设 SPOC,挑选一门甚至多门 MOOC 的教学资源(视频、资料、测验、作业等),再补充一些自制或搜集的更符合本校本专业本人需求的个性化资源,组合成在线课程,由学生自行在线学习,然后课堂上进行讨论、答疑、实验等,最后线下期末考试,课程完成。这种模式能产生几项提升:

1. 授课效果更好

选拔高校教师第一条件是学术水平,授课水平一般只是象征性考查一下,几乎没听说过有因“试讲”不合格而不被录用的。所以,如果老师的课不好听,常常不是因为水平不够,而是因为不擅长,或者心思不在这儿。水平高,讲课好,还愿意投精力在教学工作的老师是稀缺的。MOOC 捧出的恰恰就是这样的老师。

各校最好的老师开 MOOC,经几个轮次的经营改进和公众的反馈、筛选,最后同一门课会形成若干个各具特色的精品 MOOC。如果校内课程使用这些 MOOC 的资源授课,效果通常是会好于本校教师的。但这也绝不会埋没本校教师的才华。对 MOOC 做深加工,结合本校的培养目标,融入个性化、本地化的内容,可以在巨人肩膀上更上一层楼。所以,单看授课这个环节,利用 MOOC 的 SPOC 能创造更好的效果。

2. 思辨和身教的补足

“填鸭式”一直是中国教育的标签。所有人都知道这样不好,但好多年过去了,也拿它没办法。大学里,老师为了完成教学任务,上课的时间全用在口若悬河了,几乎没有时间和学生做交流讨论;下课后各奔东西,谁都想不起来谁。这些客观条件都使“填鸭”成为近似必然。如果持续如此,真不知道该怎么回答“钱学森之问_网络”。

“苏格拉底式教学法”在教育界是被推(xian)崇(mu)的,近代比较流行的“建构主义教育学”的核心思想也类似,都强调学生不应是被动的知识接收者,教育的重点是让学生接收了知识之后能有所创造,比如提问、深入推理、写论文、做设计等。有创造的经验,才会有创新的体验,才可能最终成为钱学森期盼的“杰出人才”。

SPOC 有望带来转机。课堂时间不再做知识传授为主的讲课,就可以在学生网上自学的基础上,做探究式的教学,包括答疑解惑、深入讨论、实操演示甚至手把手的指导等等,这才是有灵性的,才是个性化的,才是能培养出独立思考、实践动手能力的。

这就是典型的“翻转课堂”模式。强烈建议读一下《翻转课堂的可汗学院:互联时代的教育革命》这本书,里面有更全面、细致,而且真实的阐述。

3. 教师水平提升

不要以为每个老师对所讲课程的理解都是全面且深入的。老师精深的往往只是自己的科研方向,有些课程如何和自己的方向距离比较远,那老师对课程的理解可能也就停留在学生阶段期末考试结束时的水平。似乎很不负责?其实不然,老师都是有很强的学习能力的,而且触类旁通、阅历丰富,所以能边学边讲。但水平总有高低,人心总有惰性,在课程已“差不多”的时候,很多人就停止向前了。

使用别人的 MOOC 授课,那首先得把别人的课学懂,否则怎么给学生指导?这是一重提升。懂到能讲给别人,和懂到能和别人讨论、答疑、辅导,是两个境界。填鸭式的讲,很容易;能应对学生天马行空的提问,很难。课堂职能的转变逼迫教师必须更深入地理解课程内容,这是第二重提升。

目前在 SPOC 方面我还拿不出第一手的经验做分享。9 月份中国大学 MOOC 平台就会有很多 SPOC 开出,各种模式的都有,届时再来补充。北大、清华校内都已做过不少 SPOC 实践,期待参与过的老师、同学的分享。

三、大学的变化

教育部近年最大的一个动作,就是部分本科院校将转为应用技术型大学(据说有 600 所之多,约占全国本科大学的 2/3)。所以,不妨将高校直接分成两类,研究型和应用型,试着分析一下 MOOC 可能会带来的变化。

1. 研究型大学不那么纠结了

研究型大学的主要纠结是科研 vs. 教学。科研成果决定学校排名。在争建一流的汹涌大潮中,排名是生命线,是评价指标,所以科研就被更重视。但大家都知道,教学不好,不可能源源不断地提供高质量的科研人才。所以学校的评价体系多大比例指向教学,教师用多大精力做教学,总是纠结。

想想你在大学上过的课。如果你非常喜欢,对老师崇拜得不得了,老师有因此升职称涨工资吗?如果某门课水得不得了,大家都是强忍着才能坐在教室里,老师有因此降薪降级甚至下岗吗?更有甚者,新闻《清华因“不升职即走人”辞退教师 遭遇学生集体挽留》中的主人公方艳华老师,被学生赞为“清华外文系最称职的老师之一”,因为每周要做四个工作日的作业批改,无暇顾及发论文,两次职称晋升失败,被辞退了。这多让人纠结!

MOOC 给喜欢教学的老师带来一个前所未有的机会,那就是有机会在短期内通过精心开设的 MOOC 让自己名利双收,也为学校的名气添砖加瓦。比如 @翁恺 老师的课开起来后,指定教材在各大网站很快售罄。所以这样的老师就不用那么纠结了,使劲搞教学搞 MOOC 吧。

还有很多不喜欢、不擅长教学的老师,也在纠结,觉得教学占用了他们太多时间。那就拥抱 SPOC 吧!按前面的论述,教学质量是能提升的。对校内老师来说,不用再备课做 ppt 出作业题了,有些作业可以通过平台功能自动评分了,需要投入教学的时间减少了,就可以更多更好地做科研了,真正做到人尽其才。

学校对教学效果的跟踪和评估也容易多了,直接对 SPOC 平台做数据挖掘就好,能精确掌握每名教师和学生的教学和学习情况。某些很“折腾”的低效监督手段不必再做。

2. 应用型大学用 SPOC 解决师资问题

我对应用型大学的了解相对比较有限,叙述不对的地方,欢迎指正。

应用型大学不像研究型大学那么纠结,基本不用考虑科研,做好教学就成。SPOC 带来的教学革新,在这里仍然适用,而且可以有更多的花样。

大学教师多数都是读完书就留校,有工业界经验的不多,所以实践经验上有一定的欠缺。而应用型大学强调的就是实践,要实打实的就业能力。当前常见的解决策略是将培训机构的老师请入学校,为学生开课。培训机构的师资多数都有工业界背景,和工业界交流紧密,更了解市场需求,课程更接地气。但这样授课成本会提高,最终要由学生买单。而且培训机构里好讲师也是稀缺的,尤其二三线城市非常难请到好讲师。

互联网不受地域限制,可以从全国选名师;在线授课的成本比邀请讲师入校专门讲课低很多,学生负担减轻。所以,通过 SPOC,应用型大学可以从研究型大学引入高水准的基础课程,从优质培训机构引入实践课程,这种强强组合对教学质量的提升有很大想象空间。

这样发展几年,会产生一个严重的问题:同质化。各个学校之间课程主体的差别会变小,“主讲老师”都是同一批人。我认为这是好现象,因为课程被提升到同一个水平线,并通过网络的传播使学校的教学工作更透明、更方便横向比较,家长和考生就能做出更理性地选择。此时大学招生进入市场化竞争状态,学校必须提供更差异化、更具性价比的服务,才能吸引考生。比拼的就是定制 SPOC ,和用人单位更好的对接等本事了。最终受益的肯定是学生。

四、总结

运转多年的系统常常会进入这样一种状态:它很稳定,但是有问题,如果不解决,时间久了会成为很严重的问题。但系统内的人不愿意触碰这个问题,因为长期的危害会由后几代人买单,他们的眼前利益不受侵害,甚至还能从此受益。而且,解决此问题的举动有可能破坏系统的稳定,让体系瞬间坍塌。所以,系统内的自我革新是缺少动力的,除非遇到外力的逼迫。传媒、商业、娱乐都在互联网的逼迫下发生了很多革新。教育的革新,现在也开始了!

请采纳

如果你认可我的回答,敬请及时采纳,
~如果你认可我的回答,请及时点击【采纳为满意回答】按钮
~~手机提问的朋友在客户端右上角评价点【满意】即可。
~你的采纳是我前进的动力
~~O(∩_∩)O,记得好评和采纳,互相帮助

② 如何评价果壳网MOOC学院的App “MOOC同学”

从用户来看:小组话题定位偏知识普及,用户群可参照网易公开课。但公开课视频是单向的,参与门槛远低于小组互动。对于小组,每周得参与讨论才算是价值用户。按次标准,网易公开课活跃用户数除以100则是mooc市场规模。
从需求来看:初衷是满足某一话题的深入讨论学习,然而高质量学问从来都是少数人的专利,真正能坚持向上的是少数;那些普罗大众的产品多还是在满足马斯洛最底层需求,即使一夜火爆的产品往往食色性也。所以MOOC天然满足的是小众需求。
从运营来看:社区运营是双边市场问题,冷启动阶段特别依赖于平台煽风点火。但现在基本看不到运营痕迹。以“创业学院”小组为例,该组有400多人,我加入后5天内居然无人发言。另一个有900多人的“王阳明带你打土匪”,每天是固定几个人讨论,不温不火。而这2个小组论规模已算是非常大,其他小组情况不言而喻。
总结:微信群+公共号已满足99%的场景,发展有限

③ 慕课网和中国大学mooc是什么关系

没有关系的。
中国大学mooc的内容的类别较为丰富,是为广(如:心理学、历史、艺术,外语等等),慕课网是专注于it编程行业,而为精(如:前端web开发工程师、后端开发工程师,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等)。

市场营销毕业论文,我想做mooc“慕课”的运营模式,帮我拟个论文题目

需要写吗,还是怎么的,一五 论 文 网有相关资料

⑤ Google Classroom 的定位与 Coursera 有何不同

Google Classroom基本上就是一个用来管理作业和项目的网络平台,老师们可以用它来布置作业、下达任务,并且通过谷歌工具来收集作业,从而把更多的时间用在教学上。
我个人认为这更像是一个帮助传统教育方式提高教学效率的工具而非在线教育的平台。
新闻里也说了:
预览版中,谷歌将Classroom描述为整合了目前谷歌最主要的三款教育软件Google Docs、Dive和Gmail。面向老师,可以帮助他们快速创建和组织学习任务、有效得到学习反馈。当老师布置学习任务后,可以利用Docs分享或者自动为学生复制学习资料,并迅速就可以看到谁完成了学习任务谁没有完成,以便提供实时反馈;面向学生,也提供了组织、完成学习活动的功能,学生可以在活动页上看到自己的任务,并能实现师生、生生的课内外直接交流。
而Coursera这样的MOOC平台才是真正把传统的教室给搬到了网上,实现了跨地域的教育。课堂的形式发生了变化;相比之下,Google Classroom是基于现有的传统教育形式而开发出来的辅助工具,师生关系以及生生关系都是现实中的,并没有像MOOC中老师同学都来自五湖四海素未谋面这样的虚拟关系。
综上,两者在根本上的定位不同。Google Classroom是传统教学方式的补充和改进,而Coursera则更像是传统教育的颠覆者。

⑥ 大学mooc答案在哪里有能不能给点建议

找过的渠道很多,当时留意过,快答案app啊,而且搜题容易多了, 内容涵盖整个大学的知识点,一键定位答案,很好找。

⑦ 对企业而言,拥有什么才能长久占有市场份额MOOC

摘要 你好,要拥有下面的才能,公司级战略规划的意识,是单一行业或单一市场经营单位的战略,其主要目的是市场占有率和利润的最大化,其核心内容包括目标市场与顾客的选择、经营定位。

⑧ 在线教育的优势有哪些

近两年的在线英语学习非常的盛行,而且现在这个事物的发展也相当的成熟.假如在十年前想都不敢想能每天从网上学习英语,不上补习班,轻松就能学习知识.尤其是小学英语在线教育,已经成为很多家长的首先.那么今天就来和大家一起了解小学英语在线教育的优点.为什么选择参加在线教育?

(好多的书)

小学英语在线教育能够作为孩子的一个补充,使孩子在课上没有掌握的知识得到补充.通过对本章的阅读你是否也了解了小学英语在线教育的优点呢?

⑨ 谈谈你为什么要学习MOOCs

可以锻炼英语,因为受姐姐的影响自己非常喜欢英语而且掌握的比同龄人稍好,在MOOC这边就能够帮助自己更好学习还能提高词汇量。

阅读全文

与mooc市场定位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银行企业客户沙龙策划方案 浏览:532
工厂开业庆典策划方案 浏览:539
电子商务产业优惠政策 浏览:138
幼儿园新学期家长策划方案 浏览:218
业务交流培训会方案 浏览:586
教师普通话培训达标实施方案 浏览:50
美丽说网络营销策划 浏览:669
奔驰最新促销活动 浏览:418
证券公司电子商务 浏览:641
市场营销的实践报告 浏览:278
网络营销站点的规划 浏览:451
市场营销论文关系营销 浏览:508
武功山旅游市场营销策划书 浏览:956
招商引资局培训方案 浏览:146
山西省安全生产培训工作方案 浏览:303
深圳全容电子商务有限公司 浏览:751
优化网络营销措施 浏览:785
大学有趣活动线上策划方案 浏览:931
建筑企业市场营销问题及对策 浏览:612
公益活动策划方案流程 浏览: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