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为什么真功夫会有市场
他们的菜很有营养 乌鸡蒸的烫 价格不贵 很喜欢去
『贰』 为什么真功夫会有市场
一是宣传做好了,二是我觉得做的是家常菜,做的有味道,三是价格不是很贵,中国的所谓回的大餐都没有家常菜答那样的和口,四是,卫生搞得好,我自己的感觉,一个餐馆的第一印象就是卫生,如果卫生影响不好,我是不会去的
『叁』 真功夫!
你好!!
今后,能够与洋快餐抗衡的估计会是“真功夫”,这是中国餐饮业界的推测。
当然是抱着好的希望啦。
“真功夫”是一家成立于1994年的岭南口味餐饮公司,主推产品是以营养健康为卖点的可口原盅蒸饭和蒸汤。午、晚用餐时间步入真功夫的经营店面。
最早是落户于北京、上海和宁波。目前已经形成了连锁规模。
据悉,“真功夫”华东区总经理王紫辉已正式从广州总部调来上海,今年“真功夫”的发展重点是华东市场,包括上海、杭州、苏州、宁波,其中上海是重中之中,今年华东区的人力将扩大1-2倍,目前执行部门员工数已增加到400多人。
与去年同期相比,“真功夫”正大广场店的上座率已从起初的不到30%上升到目前的90%以上,人气甚至超过了隔壁某知名西式快餐品牌。王紫辉透露,2006年“真功夫”在上海的营业额比上年增长了约25%。不过据了解,该品牌去年在上海只增加了2家分店,从2004年正式进驻上海至今,“真功夫”目前在上海总共只有5家直营店,这与全国的161家店形成了鲜明对比,大部分店铺仍然集中在品牌发源地东莞。
对此,王紫辉解释,店面数量增长缓慢主要原因是选址太难。“我们的市场定位是白领,目前开出的几家基本都位于淮海路、陆家嘴(19.32,-0.58,-2.91%)等商业中心,而这样的店铺现在极为稀缺。”他表示,“真功夫”今年在华东地区将增开13家分店,其中上海将不少于8家。目前,正在洽谈中的已有3家,预计不久将出现在徐家汇、闸北、卢湾等商业中心。
『肆』 真功夫的品牌发展
168
真功夫已经成为中国规模最大、发展最快的中式快餐连锁企业。其源头,要追溯到1990年东莞长安镇国道边上的“168甜品屋”。时年17岁的潘宇海,在东莞长安镇霄边村107国道旁开设一家甜品屋,因为开在国道旁边,所以取名“168甜品屋”,主营甜品、粥品和汤粉,由于经营有方,在当地渐有名气。1994年,“168甜品屋”改名为“168蒸品店”。由于注重真材实料、出品美味营养,很快,“168”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回头客。每到中午,来此用餐的货柜司机络绎不绝,卡车停在国道上排成长龙,成为当地一时美谈。
1997年,创始人潘宇海在大学教授的协助下研发出“电脑程控蒸汽柜”,一举攻克中餐工业化生产的标准化难题。同时,企业引进麦当劳的职业经理人,借鉴快餐业先进管理经验,制定了从柜台到厨房的餐厅100多个岗位操作的岗位手册。
从设备到管理都实现了标准化后,潘宇海意识到要进一步扩大餐厅的规模,就要把餐厅开到市镇中去,而“一路发”(168的谐音)的名称与目标顾客开始显得不协调。因为公司要面对的不再是国道公路上频繁经过的司机们,而是市镇居民们。
双种子
为了更大的发展,“168”正式更名为“双种子”。双种子的logo看起来很象两颗小种子,寓意“种子萌芽,携手弘扬中华饮食文化”。它们的设计来源于中国易经中的阴阳符号。 1997年,第一家“双种子”蒸品餐厅在东莞虎门镇开业。
2002年,“双种子”蒸品连锁餐厅的业绩在行业处于遥遥领先的优势地位,走出华南,迈向全国,成为了双种子的发展目标。经过深入调研、探讨后,双种子与叶茂中策划公司在2003年开始合作,对 “双种子”蒸品连锁餐厅做品牌调研及品牌策划。
真功夫
经过叶茂中营销策划机构对公司品牌和全国性经营战略重新定位策划,“真功夫”品牌正式确立,并创造出一个富有动感的功夫龙人物造型作为logo。公司希望顾客能在被时尚店面门头所吸引的同时,也能感受到“真功夫”在产品和服务上,都会“全情投入,用足功夫”。2004年6月,公司在广州开了第一家“真功夫”原盅蒸饭餐厅,经市场测试,“真功夫”餐厅的营业额明显快速超过“双种子”餐厅。之后,真功夫成功地在广州、深圳市场快速发展,新品牌的更换得到了消费者的好评。
2011年12月12日,真功夫正式推出以顾客为导向的“中国味道计划”:秉承“一切为了顾客”的企业发展理念,围绕产品、餐厅设计、人才三个关键词,来制定及执行措施。“中国味道计划”获称2012年度全国十大创新案例。
『伍』 什么是市场定位,市场定位三种策略的特点是什么
市场定位是指确定目标市场后,企业将通过何种营销方式、提供何种产品和服务,在目标市场与竞争者以示区别,从而树立企业的形象,取得有利的竞争地位。
市场定位的三种策略
1、“针锋相对”的定位策略
“针锋相对”就是与市场上最强的竟争对手“对着干”。这种策略是将本企业的产品定位于与竞争对手相似的位置上,同竞争对手展开激烈的争夺,最终将竞争对手挤出原有位置,并取而代之。这种定位使企业从一开始就与最强的企业站在同一高度,更能激发企业奋发的精神和拼搏的潜力,一旦成功,就会获得巨大的市场优势.当然,“针锋相对”是一种风险较高的定位策略。这种策略往往要求企业设法抢占市场的制高点,这样花费的代价是巨大的。因而企业必须具备以下的条件:
①企业的产品要有明显的优点,即要有独到的特色和良好的信誉;
②企业要有足够的实力,能承担由于竞争带来的各种后果;
③必须以大面积的市场范围为目标,市场太小会得不偿失。
“步步高”是采用“针锋相对”的定位策略获得成功的案例。VCD产业在国内短短几年时间,造就了大批明星企业。在“步步高”进人这一市场时,Va)业界最红火的是“爱多”公司。该公司聘请香港功夫电影明星成龙演绎的广告在**电视台播出之后,成龙口中的“爱多,好功夫!”家喻户晓。但“爱多”也是一个新企业,底子并不太厚。而“步步高”一上市,就紧盯“爱多”,模仿其广告创意,聘请出道于北京、成名于香港的另一功夫电影明星李连杰演绎了一段“步步高”功夫,台词是“步步高,真功夫!",并和“爱多”的广告一起在**电视台播出。一时间,**台的广告中“功夫”不断,热闹非凡。“步步高”则一炮走红,大获成功。
2、“填空补缺”的定位策略
这种策略是寻找没有被竞争对手发现的或竞争对手无力占领但又为许多消费者所重视、希望的潜在市场,填补市场上的空白。这种定位策略风险很小,成功率很高.常常被多数市场后进企业采用,但采用这种定位策略的前提是企业能够发现一个或多个既安全又有利可图的市场空缺。
四川文君酒正是采用“填空补缺”的定位策略获得成功的。四川是酒的故乡,尤其是四川宜宾有’‘中国酒乡”的美称.随着酒类市场的复苏与扩大,名、特、新酒层出不穷。仅四川省酒类生产企业已达13000多家,其中名列全国十大名酒的就有“宜宾五粮液”等五朵金花.四川文君酒厂面对如此激烈的市场竞争局面,冷静地对市场进行了分析,发现主要竞争对乎提供给消费者的是“优质高价”产品,其i打场对象主要是集团消费者和少数高收人消费者;数以万计的小酒厂卖的则是“低质低价”洒;“高质低价”酒市场卜几乎没有。由此,他们发现了以广大工薪阶层和正在富裕起来的广大农民为销售对象的市场机会。
“高质低价”的市场定位.促进了四川文君酒厂的快速发展。1991年,该企业跻身于中国500家最佳经济效益企业之列.1993年12月,‘文君酒”被列入因家名酒之列,获’‘中国名酒”和“中国酒王”称号。1996年,文君酒厂被评为“中华老字号企业”。2000年,“文君酒”再次被评为”‘中国知名白酒”。时至今日.“文君酒”已成为我国着名的“十大历史文化名酒”之一,被民间称为“幸福酒、好运酒、旺夫酒”。
3、“另辟蹊径”的定位策略
这种策略是指当企业意识到自己无力与强大的竞争对手相抗衡时.在新的领域突出自己的特色或在某一方面取得领先地位,获得相对优势.这种定位策略风险较小,成功率较高。但企业采用这种定位策略.必须符合以下几个条件:
①市场符合消费发展大趋势,市场潜力大;
②市场竞争格局比较稳定,市场领导者实力强大,地位不可动摇;
③本企业在某些方面具有一定的经营特色。
例如.德国和日本的汽车制造商在进入美国汽车市场时,就避开与关国制造商在大型豪华车上的竞争,而在服务大众的小型汽车细分市场上突出特色。结果石油危机后,美国人对节油的小型汽车的爱好不断增长,由此发展成了一个广阔的市场,促使两国汽车制造商在美国汽车市场上的经营成功。
『陆』 为什么真功夫会有市场。。
方便快捷,广告效应。装修环境。我当时在火车站的时候就快被透明广告吸引了。
『柒』 真功夫的介绍
真功夫餐饮管理有限公司,是中国快餐行业前五强中唯一的本土品牌,坚持“营养还是蒸的好”的品牌定位,主营以蒸品为特色的中式快餐。1990年由公司创始人潘宇海先生在东莞长安创办,历经初创期、标准化运作期、品牌运作期、资本运作期,实现了由个体企业向现代化企业集团的飞跃。截止2014年3月,真功夫门店数量达570家,遍布全国40个城市。
『捌』 真功夫餐饮连锁的成功之道
现在,真功夫已经成为中国规模最大、发展最快的中式快餐连锁企业。而说到它的渊源,要从1994年说起。 1994年4月14日,两位刚刚20出头的广东小伙子蔡达标与潘宇海,在东莞长安镇霄边村107国道旁开设第一家餐厅,因为开在国道旁边,所以取名“168”蒸品店,主营中高档蒸饭、蒸汤和甜品。当时“168”蒸品店面积仅有70多平方米,餐厅只有4名员工,但俩人却认为,一定可以将生意做到的更大,做成中国的麦当劳。 如何吸引顾客在尝试后还能继续光顾?蔡达标及潘宇海下了很多功夫。他们重视做好餐厅的日常服务,并不断向顾客了解他们的看法和意见。俩人听顾客说哪里的蒸品很好吃,就一定赶去那些被餐馆、酒楼偷师学艺。 当时,香港货柜车司机经常去到东莞星级酒店吃饭,蔡达标及潘宇海俩人也去吃,吃完回来立即到厨房捣弄,尝试做出同样美味的食物。慢慢的,模仿做出来的菜品达到以假乱真的地步,最后,司机们夸奖为“比酒店的还好吃了!”。就这样,货柜车司机们纷纷不再去酒店吃饭了,都转到“168” 蒸品店来用餐。这件事最终还引起了那家五星级酒店大厨的注意。有一天,好几个大厨们专程到这个70平方米的小店用餐,探个究竟。不过,双方并没有闹的不愉快,大厨们也很豪爽,品尝完后觉得确实不错,就没有再说什么意见,反而还给蔡达标董事长及潘宇海副董事长提了些出品的建议。 注重真材实料、出品美味营养,很快,“168”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回头客。每到中午,来此用餐的香港货柜司机络绎不绝,卡车停在国道上排成长龙,成为当地一时美谈。 1995年时,“168”蒸品店经过一年的发展已经开到第三家店,但是这时创始人蔡达标和潘宇海副董事长却暂停了继续开店,因为他们知道:单纯地多开几家分店并不是他们想要的结果。 在这期间,蔡达标借助华南理工大学科研力量,与华工教授共同研发了电脑程控蒸汽柜,一举解决了困扰中式快餐多年的标准化难题;同时,蔡达标广交朋友,结识了一批拥有快餐业先进管理经验、又对中式快餐事业抱有热忱的志同道合者,制订了7本从柜台到厨房的餐厅100多个岗位操作的岗位手册。 至此,从设备到管理,都实现了标准化后,两位创始人意识到,可以继续扩张开店了,而且,他们要把餐厅开到核心商圈。此时,“一路发”(168的谐音)的名称与目标顾客开始显得不协调。因为公司要面对的不再是国道公路上频繁经过的香港司机们,而是市镇居民们。 终于,两位创始人选择了“双种子”,寓意“种子萌芽,携手弘扬中华饮食文化”。这个LOGO看起来很象两颗小种子,它们的设计来源于中国易经中的阴阳符号,蔡达标对此有一个解释,他说,任何事物都有两面,互为补充,我们都要从不同角度去思考。 到2002年,“双种子”蒸品连锁餐厅的业绩已经表明企业自身在整个行业处于遥遥领先的优势地位,走出华南,迈向全国,成为了大家的共识。经过深入调研、探讨后,逐渐意识现在的市场已经不再是“酒香不怕巷子深”的年代了。在机缘巧合下,蔡达标与叶茂中策划公司在2003年开始了合作——花费400万元人民币为“双种子”蒸品连锁餐厅做品牌调研及品牌策划。 在对全国快餐市场进行详细调查后,叶茂中策划公司的服务小组认为,“双种子”品牌给人是一种朴实、亲切的农村、乡镇形象,不够现代感。建议换其它新品牌名,这个提议引起公司上下的很大震荡。因为,当时,“双种子”蒸品连锁餐厅已经在华南有了深厚的顾客基础,有些顾客已经把“双种子”亲切的称呼为他们家的饭堂。据了解,当时“双种子”的品牌价值至少在几千万以上。 但是,“双种子”企业领导团队是非常年轻的,他们过去就是靠不断学习和创新才赢得今天的成绩,同样,他们也不会轻易的放过每一个可能带他们走向更成功的新想法。所以,大家决定,先思考起个什么样的品牌名。此次“真功夫”的名字在机缘巧合下应运而生,并得到大多数人认同。 中国功夫在源远流长,威震世界,而且,中国人说一个人做事用功、用心,就会描述为“下了功夫”,有非常正面及积极的寓意。蔡达标对此也有自己的一番阐述:功夫不仅仅是一招一式、一拳一脚,它更是一种中国人不畏艰难、挑战自我的精神。 于是在2004年6月,公司在广州开了第一家“真功夫”原盅蒸饭餐厅,经市场测试, “真功夫”餐厅的营业额明显快速超过“双种子“餐厅。于是,深思熟虑后,新品牌“真功夫”开始全线启动,并创造出一个富有动感的人物造型作为Logo。公司希望顾客能在被时尚店面门头所吸引的同时,也能感受到“真功夫”在产品和服务上,都会“全情投入,用足功夫”。 之后,真功夫成功的在广州、深圳市场快速发展,新品牌的更换得到了消费者的好评。 2007年,真功夫引入了两家风投,分别是内资的联动投资和外资的今日资本,两家公司共给真功夫投入资金3亿元。 截至2009年9月18日,真功夫已经在全国北京、上海、广州和深圳等多个城市开设了333家直营连锁餐厅。 有意思的一点,真功夫是中国快餐行业唯一一个从来没有开过加盟店的企业。
编辑本段三、真功夫经营特点
真功夫最为世人耳熟能详的是:它在1997年研发出“真功夫电脑程控蒸汽柜”,提出“中餐要实现标准化,关键不在流程,而在设备”。同时它也是中国乃至全球第一个攻克了中餐标准化的世界难题的快餐企业,它首先探索出华人中餐发展的新路。 作为全球第一个实现中式快餐标准化的企业,真功夫在品质、服务、清洁完全与国际标准全面接轨,并建立起三大标准运营体系——后勤生产标准化、烹制设备标准化、餐厅操作标准化。 它们分别为:通过将后勤与店面分离管理,摆脱“前店后厨”模式,保证了从选料、加工到配送等各道工序的标准化;通过独创电脑程控蒸汽柜,使烹饪过程同压、同时、同温,实现无需厨师、烹饪标准化;通过制定餐厅各级管理、各项工序、各种操作的标准及岗位流程,将餐厅操作有序且量化。 真功夫的飞速发展为社会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截止2007年底,在全国共有员工10000余名。在14年的发展历程中,真功夫不断投入资金、人力,给予员工多方面的培训,保证每年员工培训时间不少于360小时、初级管理人员每年不少于200小时、中高级管理人员每年不少于144小时。目前它在全国有华南、华东、华北三大后勤中心,其总占地面积42704平方米。 从第一家餐厅开始,真功夫就以“营养、美味、快捷的中式快餐”为定位,受到关注健康、忙碌生活的消费者喜爱与拥戴。围绕中国源远流长的“功夫文化”、“饮食文化”,真功夫希望继续致力于在中国及世界范围内,利用快餐连锁这种独特的商业模式,传播融现代与传统和谐并存的新中国文化。 目前真功夫提出了新的快速服务口号“60秒到手”,这点在整个快餐业,只有麦当劳和肯德基能达到这个水平。
编辑本段四、真功夫企业文化
功夫哲学 功夫不负有心人 蔡达标
愿景 五年目标:成为中国中式快餐第一品牌 远景目标:成为全球十大餐饮企业 使命 丰富和发展人类餐饮文化 核心价值观 尊重个人·全情投入·深入调研·挑战卓越 尊重个人 定义: 在人格平等的基础上尊重人与人之间的不同,发挥每个人的特长与潜能,实现个人与企业共同发展。 行为准则: 1) 以礼待人,并以平等的姿态主动沟通。 2) 尊重事实,在沟通中保持客观公正。 3) 建立信任,理解行为的深层次原因。 4) 换位思考,站在不同的立场来考虑问题。 5) 站在更高的角度和基于更长期的考虑,寻求个人与个人、组织与个人、团队与团队之间的利益结合点,形成共赢的策略与方案。 全情投入 定义: 在提高效能的基础上秉承职业化精神为公司尽职尽责,同时追求团队协作和共同事业成就。 行为准则: 1) 承担职责,坚决彻底执行职位要求。 2) 主动而为,积极提出工作创想并独立完成。 3) 承受压力,积极地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 4) 鼓舞团队士气,全身心投入奉献,并把握方向、注重效能。 5) 为公司利益顾大局而牺牲小我,决不推诿,拥抱责任。 深入调研 定义: 以解决问题为导向,注重深入调查研究并形成有效性行动方案,同时善于归纳总结成功规律。 行为准则: 1) 实事求是,调查才有发言权。 2) 调查结果要分析、判断,并得出初步的建设性结论或解决方案。 3) 分析工作中一些比较复杂的问题,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4) 调查研究有全局观,能围绕职责、流程考虑,并且达成职责、流程等的结 5) 果导向,形成行动计划、付诸实施。 6) 通过深入思考抓住事物的本质,善于总结规律,并形成模型,提高组织智 7) 商及知识管理水平,将企业经验转化为可复制传授的内容。 挑战卓越 定义: 在精益求精的基础上敢于对自己提出更高的标准,超越顾客及公司的期望,不断激发潜能成为优秀中的优秀。 行为准则: 1) 目标驱动,尽一切可能完成预先设定的工作目标。 2) 竞争驱动,在团队中一定要做得最好。 3) 带动竞争,善于学习同行,进行标杆管理。 4) 敢于明确提出更高的目标,并认为工作总是有可提升的空间,追求零缺陷。 5) 不断超越自我,设定更长远的成功目标,勇于走出自己的舒适圈,超越过 6) 去,并能承担风险,有在不确定环境中作决策的魄力及智慧。
编辑本段五、真功夫经营之道
真功夫全球华人餐饮连锁,
创立于1994年,至今已有16年发展历史。 真功夫是一家以全新模式运行的中式快餐连锁企业,它首次建立起中式快餐业现代化后勤生产、烹制设备及餐厅员工操作的三大标准化。凭借其自主发明的“电脑程控蒸汽设备”,真功夫一举攻克整个中式快餐业的“标准化”难题,探索出了中式快餐发展的新路。 作为中国第一个实现中式快餐标准化的企业,“真功夫”在品质、服务、清洁等方面与国际标准全面接轨,目前已开至广州、北京、上海、深圳、杭州、苏州等城市,已经拥有几百家直营连锁餐厅,迅速发展成为中式快餐业的领导品牌。 三大标准化运营体系: 真功夫标准化是后勤生产、烹制设备、餐厅员工操作三为一体的标准化体系,是真功夫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因素。 后勤生产标准化: 真功夫以采购、加工、配送三大中心组成的后勤中心,保证了从选料、加工、配送等各道工序的标准化。 员工操作标准化: 独立的运营手册和经营理念对员工工作和服务都进行了人性化的标准规范。 远景目标: 五年目标:成为中式快餐第一品牌 远景目标:成为全球十大餐饮企业 2005年,真功夫提出了到2010年前成为中国中式快餐第一品牌的五年目标。维实现此目标,真功夫又制定出“到2007年开设250家直营店”的发展计划。2009年11月10日,真功夫分店数335家。 我们的最终目标是成为全球十大餐饮企业,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
编辑本段六、真功夫品牌之道
真功夫全球华人餐饮连锁以“功夫不负有心人”的信念,传承中华美食5000年蒸文化,用特色蒸品演绎中华美食的营养精髓。经历十三载,好品质始终如一。 真功夫创始人蔡达标先生、潘宇海先生 真功夫全球华人餐饮连锁机构,由蔡达标先生、潘宇海先生创立,始于1994年,至今有15年历史。 作为中华饮食文化的传人,我们觉得:我们有责任、有义务去弘扬中华饮食文化,我们应该运用先进的管理模式将中华饮食文化推介到世界各地,丰富和发展人类餐饮文化。 ——蔡达标先生 “标”是一位奋发向上积极进取的少年,自幼喜欢英雄人物,后来受到电影“少林寺”的影响,着迷于中国博大精深的武术文化,更梦想成为一个武艺超群的武术家,并且向世界弘扬中国的功夫文化,让世人都能身体强健,奋发向上。 “海”出生在一个精通烹饪的家庭,是一个天生的美食迷,喜欢跟海内外的名厨切磋和交流,曾经走遍神州大江南北以及世界各地,尝尽天下美食,发现中国“蒸”的烹饪方法和饮食文化十分独特,是烹饪方法中最能保持食物营养的一种,“海”的梦想,是将中国蒸的饮食文化发扬光大,让世人都能品尝到营养美味的蒸制食物。
『玖』 "真功夫"的标准化经营给它带来了哪些竞争优势,又带来了哪些风险
真功夫是真功夫餐饮管理有限公司经营的餐饮食品品牌,在2004年成立,总部设立在广东。 投资优势 目前,真功夫已经在中国北京、上海、广州和深圳等多个城市开设了275家直营连锁餐厅(截止2008年7月1日)。
有意思的一点,真功夫是中国快餐行业唯一一个从来没有开过加盟店的企业。
真功夫最为世人耳熟能详的是:它在1997年研发出“真功夫电脑程控蒸汽柜”,提出“中餐要实现标准化,关键不在流程,而在设备”。同时它也是中国乃至全球第一个攻克了中餐标准化的世界难题的快餐企业,它首先探索出华人中餐发展的新路。
作为全球第一个实现中式快餐标准化的企业,真功夫在品质、服务、清洁完全与国际标准全面接轨,并建立起三大标准运营体系——后勤生产标准化、烹制设备标准化、餐厅操作标准化。
它们分别为:通过将后勤与店面分离管理,摆脱“前店后厨”模式,保证了从选料、加工到配送等各道工序的标准化;通过独创电脑程控蒸汽柜,使烹饪过程同压、同时、同温,实现无需厨师、烹饪标准化;通过制定餐厅各级管理、各项工序、各种操作的标准及岗位流程,将餐厅操作有序且量化。
真功夫的飞速发展为社会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截止2007年底,在全国共有员工10000余名。在14年的发展历程中,真功夫不断投入资金、人力,给予员工多方面的培训,保证每年员工培训时间不少于360小时、初级管理人员每年不少于200小时、中高级管理人员每年不少于144小时。目前它在全国有华南、华东、华北三大后勤中心,其总占地面积42704平方米。
从第一家餐厅开始,真功夫就以“营养、美味、快捷的中式快餐”为定位,受到关注健康、忙碌生活的消费者喜爱与拥戴。围绕中国源远流长的“功夫文化”、“饮食文化”,真功夫希望继续致力于在中国及世界范围内,利用快餐连锁这种独特的商业模式,传播融现代与传统和谐并存的新中国文化。
目前真功夫提出了新的快速服务口号“60秒到手”,这点在整个快餐业,只有麦当劳和肯德基能达到这个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