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菊花的调查报告
【简介】
菊花(Dendranthemamorifolium),多年生草本植物,菊科菊属,是经长期人工选择培育出的名贵观赏花卉,也称艺菊,品种已达千余种。菊花用扦插、分株、嫁接及组织培养等方法繁殖。菊花是中国十大名花之一,在中国已有三千多年的栽培历史,中国菊花传入欧洲,约在明未清初开始。中国人极爱菊花,从宋朝起民间就有一年一度的菊花盛会。古神话传说中菊花又被赋予了吉祥、长寿的含义。中国历代诗人画家,以菊花为题材吟诗作画众多,因而历代歌颂菊花的大量文学艺术作品和艺菊经验,给人们留下了许多名谱佳作,并将流传久远。
【物种分类】
学名:Dendranthemamorifolium(Ramat.)Tzvel.或ChrysanthemummorifoliumRamat.
英文名:floschrysanthemum(FloristsChrysanthemum)
别名:菊华、秋菊、日精、九华、黄花、帝女花、笑靥金、节花、鞠、金蕊、甘菊。因其花开于晚秋和具有浓香故有“晚艳”、“冷香”之雅称。
分类:菊科,菊属
有时也作菊科所有花卉品种的总称。菊科是种子植物最大科,总数25000~30000种,而其花卉种类也很多,仅次于兰花。菊属有30余种,中国原产17种,主要有:野菊、毛华菊、甘菊、小红菊、紫花野菊、菊花脑等。
【形态特征】
株高20-200cm,通常30-90㎝。茎色嫩绿或褐色,除悬崖菊外多为直立分枝,基部半木质化。单叶互生,卵圆至长圆形,边缘有缺刻及锯齿。头状花序顶生或腋生,一朵或数朵簇生。舌状花为雌花,筒状花为两性花。舌状花分为下、匙管、畸四类,色彩丰富,有红、黄、白、墨、紫、绿、橙、粉、棕、雪青、淡绿等。筒状花发展成为具各种色彩的“托桂瓣”,花色有红、黄、白、紫、绿、粉红、复色、间色等色系。
花序大小和形状各有不同,有单瓣,有重瓣;有扁形,有球形;有长絮,有短絮,有平絮和卷絮;有空心和实心;有挺直的和下垂的,式样繁多,品种复杂。根据花期迟早,有早菊花(九月开放),秋菊花(十月至十一月),晚菊花(十二月至元月),但经过园艺家们的辛勤培植,改变日照条件,也有五月开花的五月菊,七月开花的七月菊。根据花径大小区分,花径在10厘米以上的称大菊,花径在10—6厘米的为中菊,花径在6厘米以下的为小菊。根据瓣型可分为平瓣、管瓣、匙瓣三类十多个类型。
【产地与习性】
菊属有30余种,中国原产17种,主要有:野菊、毛华菊、甘菊、小红菊、紫花野菊、菊花脑等。为多年生草本植物。喜凉爽、较耐寒,生长适温18-21℃,地下根茎耐旱,最忌积涝,喜地势高、土层深厚、富含腐殖质、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壤土。在微酸性至微碱性土壤中皆能生长。而以Ph6.2-6.7最好。为短日照植物,在每天14.5小时的长日照下进行营养生长,每天12小时以上的黑暗与10℃的夜温适于花芽发育。
【品种分类】
菊花品种繁多,头状花序皆可入药,味甘苦,微寒,散风,清热解毒。这就是药菊。按头状花序干燥后形状大小,舌状花的长度,可把药菊分成 4 大类,即白花菊、滁菊花、贡菊花和杭菊花四类。在每一类里则根据原产地取名。在白菊花类里,以产安徽亳县的亳菊品质最佳,其次如河南武陟的怀菊,四川中江的川菊,河北安国的祁菊,浙江德清的德菊等。
由于菊花栽培历史悠久,中国历代都相继有关于菊花品种的大体记录和分类——菊谱的出现。 1967 年汤忠皓对菊花品种提出过一个较为完整的分类法,他根据花径的大小分为满天星和大花两个大区,然后再根据头状花序中舌状花与管状花数量之比,在每个区里分舌状花系与管状花系,最后依据瓣型及瓣化程度分成类与型。在满天星区里,舌状花系有 3 类 4 型:平瓣类:①平瓣小菊型;匙瓣类:②匙瓣小菊型,③蜂窝小菊型;管瓣类:④管瓣小菊型。在盘状花系里有 1 类 2 型:托柱类:⑤平柱小菊型,⑥管柱小菊型。在大花区里,舌状花系有 4 类 21 型:平瓣类:⑦宽瓣型,⑧芍药型,⑨翻卷型;匙瓣类:⑩莲座型, (11) 卷散型, (12) 舞莲型, (13) 圆球型, (14) 舞球型;管瓣类: (15) 圆盘型, (16) 疏管型, (17) 管球型, (18) 翎管型, (19) 枯针型, (20) 纽丝型, (21) 散发型, (22) 大勾环型, (23) 小勾环型, (24) 垂珠型, (25) 飞舞型, (26) 龙爪型;毛刺类: (27) 毛刺型。盘花系里有 3 类 3 型:平瓣托柱类: (28) 平瓣托柱型;匙瓣托柱类: (29) 匙瓣托柱型;管瓣托柱类; (30) 管瓣托柱型。
分类学家对菊花的原祖有一些不同看法,或认为野菊( Dendranthema indicum )是菊花的祖先,或认为小红菊( Dendranthema chanetii )、甘菊( Dendranthema lavan-laefolium )是原祖。可以肯定的是菊花不是单元起源的,不能用简单的种系发生方法来概括。
[编辑本段]【繁殖与栽培】
【繁殖】
菊花用扦插、分株、嫁接及组织培养等方法繁殖。
(1)扦插可分为芽插、嫩枝插、叶芽插。芽插,在秋冬切取植株脚芽扦插。选芽的标准是距植株较远,芽头丰满。除去下部叶片,按株距3-4厘米,行距4-5厘米,插于温室或大棚内的花盆或插床中,保持7-8℃室温,春暖后栽于室外。嫩枝插,此法应用最广,多于4-5月扦插,截取嫩枝8-10厘米作为插穗,在18-21℃的温度下,3周左右生根,约4周即可定植。露地插床,介质以素沙为好,床上应遮荫。全光照喷雾插床无需遮荫。叶芽插,从枝条上剪取一张带腋芽的叶片扦插,此法仅用于繁殖珍稀品种。
(2)分株 一般在清明前后,把植株掘出,依根的自然形态带根分开,另植盆中。
(3)嫁接 为使菊花生长强健,用以做成“十祥锦”或大立菊,可用黄蒿或青蒿作砧木进行嫁接。秋末蒿种,冬季在温室播种,或3月间在温床育苗,4月下旬苗高3—4厘米时移于盆中或定植田间,5—6月间在晴天进行劈接。
(4)组织培养用组织培养技术繁殖菊花,有繁殖迅速、成苗量大、脱毒及保持品种特性等优点。基本培养基为MS,附加适量植物激素,pH5.8。用菊花茎尖、嫩茎或花蕾为外植体,切成0.5厘米的小段接种。培养室温度为25℃+1℃。每日照光8小时,光强3000—4000勒克斯。经1—2个月培养,可诱导成苗。
【栽培】
(1)盆栽菊的栽培管理 盆栽菊花大致可归纳为三种方式。
一段根系栽培法
长江、珠江流域及西南地区多用此法。即5月扦插。6月上盆,8月上旬停止摘心,9月加强肥水管理,促其生长,10-11月开花。各地盆栽菊的方法不同,主要有以下五种:扦插后即上盆,此法优点为根部损伤少,花色正,花期长,但较费工;瓦筒地植上盆,扦插苗植于三片瓦围成的瓦筒中栽培,待花蕾上色时挖起上盆。此法较前者省工,但挖苗时易伤根,花期与花的品质不如前者;地植套盆法,扦插苗定植于高畦上,7月初套上大孔盆,使苗从盆孔伸出,分次加土,现色时铲断地下根部;盆中嫁接法,3月间播种育蒿苗,5月间在蒿苗上嫁接菊花,以后管理同扦插上盆法,用此法繁殖,植株健壮,花大且开花较早,但较费工,地植嫁接套盆法,3月间将育好的青蒿苗栽于畦中,5月间嫁接,花蕾现色时移人盆中。其优点为管理方便,株植强健,花亦大。缺点是伤根较重。
二段根系栽培法
此法在东北地区常用,在江西、湖南等地也有应用。在5一6月秆插,幼苗成活后上盆,加土至盆深的1/3—1/2。7月下旬至8月上旬停止摘心。待侧枝长出盆沿后,用盘枝法调整植株的高度,并将枝条加以固定,使其分布均匀,上部加上覆盖,不久盘压的枝上即生出根来。当枝条长到一定高度时,还可再盘枝调整一次,然后加足肥土。应用此法,菊花外形整齐美观,植株较矮,叶片丰满,枝条健壮,花大,花期长。因盘枝上又生根,故称为二段根系栽培法。
三段根系栽培法
华北地区常用的栽培方法。从冬季秆插至次年11月开花,需时1年。北京艺菊名家总结出以下4个阶段,即冬存,秋末冬初选健壮脚芽扦插养苗;春种,4月中旬分苗上盆,盆上用普通腐叶上,不加肥料,夏定,利用摘心促进脚芽生长,至7月中旬出土脚芽长至10厘米左右时,选发育健全,芽头丰满的苗进行换盆定植,秋养,7月上中旬将选好的壮苗移入直径20一24厘米的盆中,盆土用普通培养土加0.5%过磷酸钙。将小盆中的菊苗连土坨倒出,以新芽为中心栽植,并剪除多余蘖芽,加土至原苗深度压实。换盆后,新株与母株同时生长,待新株已发育茁壮后,将老株齐土面剪去。剪除母本后松上,填人普通培养上,并加20%一30%的腐熟堆肥。这时盆中已有8成满的肥土,1周后第三段新根生出,新老三段形成强大根系,整个栽培过程,换盆1次,填土2次,植株三度发根。
(2)造型菊的栽培管理 即将菊花进行艺术加工,构成一种特定的型式。
悬崖菊
一般选用小菊品种,用一端弯曲的竹片插入盆中,另一端固定于架上,使植株沿竹片生长,与地面呈45度角,每2-3节绑扎一次。主枝任其生长,侧枝反复摘心,至9月下旬停止摘心。现蕾后进行几次剥蕾,移人大盆养护。悬崖菊一般主枝长约1.5米,置于石旁水畔及假山上,枝垂花繁,颇具特色。如制作大悬崖菊,须提前7—8月间扦插,并于8月至次年3月每日增加光用至14小时以上,以抑制当年出现花蕾。因悬崖菊植株长大,故所需水肥较多,应子充分供应。
选用分枝性强,枝条柔软的大花品种,精心培育1—2年,每株可开数十至数千朵花,适于展览会及厅堂用。右用扦插法栽培。特大立菊则常用蒿嫁接,并用长日照处理培养2年妈成。扦插法栽培要点如下:9月间挖5-10厘米长的健壮脚芽插于浅盆中,生根后移于直径12厘米的盆中,室内越冬。次年1月移入大盆。当苗生7-9片叶时,留6-7片叶摘心。上部留3-4个侧枝,以后每侧枝留4-5片叶反复摘心。春暖后定植,以后约每20天摘心1次,8月上旬停止。植株蹭插1根细竹,固定主干,四周再插4-5根竹竿,引绑侧枝。至9月上旬移入大盆。立秋后加强水肥管理,经常除芽、剥蕾。当花蕾直径达1-1.5厘米时,用竹片制成平顶形或半球形的竹圈套在植株上,并与各支柱连接绑牢,然后用细铅丝把均匀地系于笔圈上,继续养护。这样培养的大立菊,一株可开化数百朵。
② 1野菊花的市场前景
这两年,绿色、健康成为都市生活的新趋势,天然菊花茶越来越受到都市白领青睐,已成为白领小资一族的新宠。作为现代都市的白领一族,免不了要长期使用电脑,而且生活节奏快,压力大,容易肝火旺,体内淤积毒素,眼睛疲劳干涩更是常有的事。天然菊花茶是绿色健康饮品,不但甘香滋润,而且有助于排出体内毒素,滋润养颜,平肝明目,缓解电脑辐射对人体的损害,难怪大受白领欢迎。
那么究竟哪种菊花最好呢看
呵呵,其实没有最好的菊花,只有最适合自己品味与条件的菊花。我从小喜欢喝菊花茶,小有研究,帮大家把市面主要的菊花作个比较。
首先,中国的菊花大类可分两种,黄山菊(也称黄山贡菊)和杭白菊(也称杭白贡菊)。这两种菊花,产地,颜色,加工方法和作用效果都有较大区别。
先说黄山菊,原产于安徽省歙县一带,相传曾经作为进贡的御用药品,所以又称黄山贡菊。黄山菊主要用于药材,通常不用作日常保健饮用。比如清光绪年间,北京紫禁城里流行严重的红眼病,京城名医的药方中,黄山菊就是主药。所以,黄山菊是一种药性较强的药用菊花,也是很多中成药的主要原料。
再说杭白菊,与黄山菊相比,杭白菊则主要作为日常保健饮品。
《本草纲目》记载:白菊逗具有散风热、平肝明目之功效地。
《神农本草经》也将白菊列为上品,谓其逗主治诸风头眩肿痛,目欲脱,泪出,皮肤死肌,恶风湿痹。久服利血气,轻身,耐老延年地。
现代医学也证明杭白菊含有多种对人体有益成份,口味甘甜、清香,作用平缓,丰富的维生素A是保护眼睛重要的营养成分。经常用上等菊花泡饮,能让人头脑清醒、双目明亮,特别对肝火旺、长期用眼导致的眼睛疲劳、双眼干涩有很好的保健效果。
有一点大家可能不知道,杭白菊虽然冠以逗杭地字,其实原产于浙江桐乡。桐乡是杭白菊的原产地。桐乡地势平坦,气候温和,年日照时数适宜,独特的地理、气候条件十分适合杭白菊的生长,所以出产的杭白菊味甘纯正,营养丰富。桐乡种植杭白菊历史源远流长。相传乾隆皇帝曾钦点桐乡所产白菊花为御用贡品。桐乡当地有几家著名的品牌杭白菊生产商,其中最著名的有逗春发菊业地,逗同新食品厂地和逗东篱下菊业地。
市面的杭白菊也有许多种,但大体可分为散装菊和盒装菊。
散装菊花最为普遍,量大又便宜。这种散装菊花从哪里来的呢看
由于浙江桐乡的杭白菊品种上乘,口感清香滋润,保健效果特别好,在市场上大受欢迎。其它很多地方,比如江苏的射阳、湖北的麻城等地相继引入桐乡杭白菊的原种,大规模发展菊花种植,由于这些地方大规模种值,菊花的产量剧增,所以各地都涌入大量的散装菊花。但虽然品种是从桐乡引进,受地理、气候和工艺水平制约,出产的逗杭白菊地特性变了很多,色泽暗、口感差,保健作用弱,与桐乡原产的菊花相比差距很大。虽然散装菊花的口感、营销成分和保健效果都大大低于正宗的桐乡杭白菊,但量大便宜,经济上拮据的朋友买些饮用也无妨。
还有一种常用的菊花是逗胎菊地,这种往往是独立包装的高档菊花产品,之前提到的品牌厂家逗春发地和逗同新地就主要经营这种逗胎菊地产品,分别取名逗胎菊王地和逗田野菊海地。
究竟什么是胎菊看胎菊其实是将末开放的杭白菊,采摘下来加工而成的新品种。聪明的商家把这种花苞形态的杭白菊产品取名为逗胎菊地,声称:胎菊是杭白菊中质量最好的精品......但其实这是精明的菊花厂商的一种商业行为。
桐乡出产杭白菊已有300多年历史,而逗胎菊地这个产品问世才只有5年,桐乡人都知道,是由同福乡的某个厂家最先开发,因为利润明显高于传统产品,而后大大小小的厂商趋之若鹜,垄断了高档盒装菊花市场。
在浙江商人的精明运作下,逗胎菊地引起人们的猎奇心理,确实是一个绝妙的创意。但要说营销保健功效,一般植物都是嫩的差,老的好。千年灵芝,百年人参,生长期长浓缩的精华就多,所以开放的菊花也肯定比稚嫩的花苞营养保健成份更多。饮用菊还讲究色、香、味,胎菊由于没有长大,所以无法在杯中呈现传说中的逗千叶玉玲珑地,而真正的杭白朵菊不但身态优美,而且香味更浓,口感更纯。不过因为胎菊相对药用价值比较少,所以口感方面也清淡一些,适合一些喜欢淡味的朋友。
最后再向大家介绍一种逗润目菊地,这是桐乡逗东篱下菊业地出品的一款天然绿色茶用菊,我个人比较喜欢。与其它厂家使用利润丰厚的逗胎菊地不同,逗东篱下地的逗润目菊地选用桐乡杭白菊中保健效果最好的小白菊品种。这种白菊花是杭白菊中保健效果最好的,特别适合现代白领日常保健饮用。如果是用来清肝明目、滋润养颜,最好是用逗润目菊地。顺便说一下,这家企业还有一种东篱菊,这种菊花与润目菊类似,也是小白菊,略有不同的是这种菊花品种口感更甘香润爽,非常适合细细品味。不过养肝润目的效果则略逊于润目菊。大家也不妨都试一下。
所以嘛,一句话:没有最好的菊花,只有最适合自己的。如果是药用治病,应该选用黄山菊。如果是自己日常保健饮用,最好选杭白菊。如果经济条件不大好,卖些便宜的散装菊花未尝不可,口味淡的朋友可以选用胎菊,比较注重营养保健作用,以养肝润目,排毒养颜为目的可以选用润目菊或者东篱菊。
总有一种菊花适合您,今天就泡一杯菊花茶吧!
③ 菊花茶的行业前景怎么样
爱拉农林菊花茶早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习惯饮品,菊花食品,又是人们追求健康,生活必不可少的食材,可谓家喻户晓。非常高兴你能采纳我的回答,如果还有什么问题可以继续追问,谢谢
④ 菊花前景的问题
如果你学习好了菊花栽培技术,但你又没有资金,只能先小规模创业了。
最起码你应该有几亩地,否则无法谈起。
在自己的种植基地里,培育出良好的菊花,并在菊花生产期中大打宣传与促销,主要对象是企事业单位或花卉销售小商,作为批发宣传,可以早与购者签订合同或口头协议。
注意,在宣传期间利用的宣传材料,包括菊花的图片,要在学习期间就准备好。
当然,这要事先调查下,当地的民俗与人们的消费水平,掌握好菊花的需求量,然后定位市场,在生产中不要单独生产独本菊,此盆栽方式只适宜于案头摆放,过于单调。应增加多本菊、各种造型菊,这可能需要逐步完善。
根据你的销售量及市场调查,再酌情扩大规模或改变生产模式,如温室生产等。
如果生意再大些,当然就可以在全国销售,只要有知名度,不愁好花无主。
可以在花卉园艺、园林等相关刊物、报纸或网络上登录广告,可产生品牌效应。但一定要注意商品的质量与信誉,这相当重要。
⑤ 鲜花市场调查报告范文
关于花卉市场的调查报告
一、花卉产业发展现状
我国花卉产业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经过近20年的发展,取得了很大的成绩.据中国花卉协会统计,1984年全国花卉种植面积有1.4万hm2,1997年增为8.6万hm2 ,2000年达到14.8万hm2;花卉产值由1984年的6亿元,增加到1997年的96亿元,我国的花卉生产已经形成了一定的规模。目前,国内花卉生产仍以城市绿化为主,据国家统计局授权农业部发布的 于2000年全国花卉生产的有关资料,绿化专用花木的生产面积占全国花卉生产面积的50%以上,只有10%左右的面积用于切花,切叶和种球的生产。但随着近年居民花卉消费的迅速增长,鲜切花,盆花生产占地面积也在迅速扩大。花卉生产种类仍以传统名花,绿化苗木为主。
经过20年的发展,我国花卉进出口贸易有了较大的变化,花卉出口额逐年增加,但增长缓慢。据农业部发布的我国花卉产业统计报表,1998年出口额为3500万美元,1999年为2865.9万美元,2000年为2800万美元,2001年为8003.38万美元。花卉出口产品结构为:鲜切花以菊花,月季,百合,花烛等为主,主要出口日本,韩国,东南亚等国,仅云南省2001年出口额达1540万美元,2002年前10个月就超过2000万美元;切叶主要有杨桐,棂木,富贵竹,出口日本,美国等地;观赏苗木出口以红枫,鸡爪槭,竹类,白玉兰等为主。资料表明,2000年全国鲜切花和切叶出口额占花卉总出口额的13%,观赏苗木占10%,盆栽植物占70%。总体来说,出口花卉产品中优质花卉较少,在国际市场上以价格竞争为主。
在花卉进口贸易方面则表现出:进口种类多,数量大,增长快速,进口时间由季节性变成近2年的周年进口。这主要是由于我国花卉商品化生产起步晚,花卉生产技术和新品种选育水平落后于发达国家,加之国际花卉生产格局的基本形成,为满足近几年来城市环境建设的巨大需求,花卉生产所需的大部分优质种苗,种球,种子及园林园艺机械都依赖进口。2001年全国花卉进口额约30亿元。
总的来看,我国花卉种植面积大,但生产效益差,出口花卉种类单调且数量少,出口增长慢,花卉进出口贸易逆差很大,花卉生产缺乏特色。
随着国内外花卉需求的不断增加,我国花卉生产和消费具有巨大潜力,花卉产业发展有着良好的前景。由于我国花卉产业起步晚,目前在花卉生产,销售,流通管理方面还存在着许多不完善的地方,如政策法规不健全,科技较滞后,限制了我国花卉产业的迅速发展。特别是我国入世后,随着花卉贸易国际全球化和自由化的加速,更加迫切地需要认识当前面临的问题,解决这些问题,以促进民族花卉产业的健康发展。
二、我国花卉产业面临的瓶颈问题
1.生产规模小,专业化程度低
2001年国内花卉消费量较上年增长21.2%。据有关机构预测,我国花卉消费需求量每年将以20%的速度递增,较世界花卉消费量平均水平高10%。尽管国内花卉生产逐年扩大,2000年为14.8万hm2,有花卉生产企业21975个,但大中型企业仅占11.2%。总体上来说,生产规模普遍较小,专业化水平较低。我国花卉产业每公顷平均产值仅是荷兰的1.7%,以色列的5.9%,哥伦比亚的7.7%。正是目前花卉生产的状况造成国内市场上较缺乏优质花卉产品,从而导致国内市场对需求的优质草花种子,草坪种子,花卉种苗和种球,成品花卉及园林机械和园艺工具主要依赖进口。进口金额逐年上升,在1999年北京地区进口花卉有1000万美元,2001年北京进口盆花达400万盆,近2000万美元。2001年国内进口花肥,花药,园艺工具及园林机械的金额近1000万美元,占国内市场份额的70%以上;进口种子达5000万人民币。特别是入世后,关税下调,进口花卉的优质优价,具有很强的市场竞争力,这将给民族花卉产业带来巨大的冲击。
2.专业技术人员较缺乏
花卉产业上规模和专业化水平的提高,需要大量的专业技术人员的参与。从当前调查情况看,全国共有2万多个花卉企业,42万户花农,从业人员146万人,但从业人员中只有4.6万名技术员,占从业人员的3%,平均每户有从业人员3~4人。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花卉生产过程中,开展技术创新和科技推广较难,产品质量不高,产品缺乏市场竞争力。当前要实现我国花卉产业的规模化和专业化,迫切地需要提高从业人员的素质。
3.产业结构不合理
据世贸组织统计,1998年全球花卉贸易出口额超过74亿美元。产品结构为:鲜切花占60%,小盆花占30%,观叶植物占10%,其中鲜切花是花卉产业发展的主体。世界上许多花卉产业大国,鲜切花生产占产业的60%以上。近10年来,国内鲜切花和盆花生产虽然受到重视,但产业结构调整力度还不够。据国家统计局授权国家农业部发布的2000年花卉产业种植比例资料表明:草坪,种子,种球,观赏苗木生产占花卉总生产面积的56%,切花切叶仅占7%,盆栽植物占13%;绿化苗木,草皮,观叶植物占国内花卉产值的80%以上。国内花卉生产面积是世界总生产面积的1/3,而切花生产总量仅为国际市场的3%。这与当前国际花卉贸易的产品结构形成很大反差,没有充分发挥我国劳力资源优势,还需要大力发展切花和盆花产业。
4.产品流通体系不健全
我国花卉生产和需求存在着地区不平衡的特点,花卉消费常处于"南花北调"状态。目前,花卉流通体系尚不健全,花卉产品的主要流通渠道为:生产者批发商零售商,花卉产销结合,花卉流通量较小,流通环节多,流通费用高,加之缺乏先进的花卉采后贮运,保鲜技术及花卉流通过程的质量监督,产品质量评估难,优质优价难实现,影响花卉的国内外贸易。现在全国有近800个花卉批发市场,南方建成有2个花卉拍卖中心,最大的昆明国际花卉拍卖中心预计每天可成交300万-400万枝鲜切花,可解决南花的国内流通问题。但要与国际花卉贸易接轨,扩大我国花卉的出口,还要不断地完善流通体系。
5.缺乏生产标准化
目前,我国尚未制定国内花卉生产标准化的有关法规,国内花卉生产方式较传统,生产技术,如栽培方式,病虫害防治方法,花卉保鲜,贮运及包装等技术落后,加之对国际花卉贸已要求的技术信息缺乏了解,造成我国花卉出口贸易遭遇"绿色壁垒",如美国规定进口的盆景生产只准用泥炭,火山岩等介质,使我国用天然泥土栽培的盆景出口受到很大的影响。2001年湛江出口的富贵竹也遭遇包装,保鲜要求的技术壁垒。花卉生产标准化成为入世后我国花卉国际贸易面临的重要问题。
三、花卉产业的发展策略和措施
入世后,国内关税下调,国外花卉优质优价具有更强的竞争力,预计花卉进口还将增加,花卉产业面临挑战。从世界花卉产业发展的新趋势来看,花卉生产具有由高成本的发达国家向低成本的不发达国家转移,由传统花卉向新优花卉发展的趋势,而我国具有植物资源,气候资源和劳力资源三大优势,气候类型丰富,可生产的花卉种类多样;花卉种质资源非常丰富,拥有许多珍稀的观赏价值较高的野生花卉,如兰属,杓兰属,独蒜兰属,百合属,飞燕草属,乌头属等,有着发展特色花卉的种质基础,具有巨大的花卉开发利用潜力;我国劳力充足而廉价,土地价格较低,有发展成品花卉的优越条件,现国内每单位花卉生产成本是日本的1/5,台湾省的1/3,明显低于东南亚及拉美国家。我们只有充分挖掘资源潜力,正确定位花卉产业发展的方向,解决当前发展中面临的瓶颈问题,提高从业人员素质,重视花卉市场信息管理,加强宏观调控,健全流通体系,培育规范化的市场,建立竞争有序的良性环境,正确引导消费,解决供需矛盾,抓住发展契机,扩大花卉出口创汇,才能促使民族花卉产业走向特色化,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具体地说,当前我们应做好以下工作:
(1)利用劳力资源,气候资源及土地资源,优化投资环境,吸引国外拥有先进生产技术和管理经验的花卉企业进行投资,带动我国花卉产业的发展。
(2)花卉产业结构的调整应将重心转移到鲜切花和盆花发展上来,突出特色产品,创立品牌。在大力扶持鲜切花产业的同时,还要不断地提高产品的质量,巩固和扩大国际市场。
(3)对季节性生产出口的花卉,应加强花卉产业的信息管理,科学地进行市场预测,合理安排生产,了解国外贸易的技术要求和惯例,把握时机,扩大产品的出口创汇,走绿色产业发展道路。
(4)进一步探索具有中国花卉产业特色的生产经营组织模式,如荷兰的专业农业合作社管理制度,日本的农协组织管理体制都发挥出较高的经济效益,花卉产销分工协作专业化程度较高,目前我国推行的公司+企业+农户的经营组织形式还需进一步探索。
(5)加强对科研技术成果的转化应用,结合野生花卉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培育花卉新品种,走花卉产品特色化的道路。
(6)健全花卉产品的流通体系,扩大花卉的市场流通量,进一步完善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的于2001年4月实施的《主要花卉产品等级》条例,加强对花卉产品的质量监督管理,实现花卉市场的公平竞争,优质优价。
(7)建立花卉信息网络,对花卉生产进行指导,规范市场体制,正确引导消费,充分了解国内外花卉产业信息动态,把握市场机会。
(8)加强对花卉品牌的知识产权管理,在市场竞争中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9)制定国内花卉生产统一管理制度,规范生产过程,结合国际贸易的产品质量要求,对花卉生产方式,采后处理技术,包装标准及病虫害防治等方面提出标准化生产的要求,与国际贸易接轨。
(资料来源:http://www.8wen.com/doc/929106/ 有删节)
⑥ 关于菊花的形态特征和生活习性调查报告
菊花的适应性很强,喜凉,较耐寒,生长适温18~21℃,最高32℃,最低10℃,地下根茎耐低温极限一般为-10℃。花期最低夜温17℃,开花期(中、后)可降至15~13℃。喜充足阳光,但也稍耐阴。较耐干,最忌积涝。喜地势高燥,土层深厚、富含腐殖质,轻松肥沃而排水良好的沙壤土。在微酸性到中性的土中均能生长,而以pH6.2~6.7较好。忌连作。
秋菊为长夜短日性植物,在每天14.5小时的长日照下进行茎叶营养生长,每天12小时以上的黑暗与10℃的夜温则适于花芽发育。但品种不同对日照的反应也不同。
多年生草本,高60~150cm。茎直立,多分枝,具细毛或绒毛。叶互生,卵形至披针形,长约5cm,宽3~4cm,略作羽状分裂,边缘有粗锯齿,下面具白色绒毛;有叶柄。头状花序单生枝端、叶腋,直径2.5~5cm;总苞半球形,总苞片3~4层,外层绿色,线形,有白色绒毛,边缘膜质;舌状花白色、黄色、淡红色或微带紫色,雌性;管状花黄色,两性。花期9~11月。
我国中部、东部、西南广泛栽培。
⑦ 潍坊地区菊花品种调查
过去黑色钻石的市场价值一度是很低的,并不为人们所喜好。但是,物极必反,随着时代的发展如今,人们对于颜色的偏好也总是因时而异。当下,人们对黑色宝石的需求也达到极致。并且现如今,黑色钻石一般都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