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明天世界杯的赛程
明天是7月3号,将有两场比赛将要进行:
北京时间02:00 1/8决赛 比利时 VS 日本
北京时间22:00 1/8决赛 瑞典VS瑞士
下面对明天即将参赛的队伍进行介绍~
比利时队:
比利时队以往在国际大赛都有不俗战绩,早在二十世纪三五十年代已出赛过世界杯决赛,他们在八强战击败西班牙后在半决赛以0:2被阿根廷打败,继而在季军战以十二码负于法国得殿军。2015年11月5日,国际足联公布最新一期国家队排名,比利时首次位居榜首创造历史。2018年6月4日,比利时公布世界杯23人最终名单,德布劳内、阿扎尔领衔,2名效力于中超的球员维特塞尔和卡拉斯科也顺利入选。6月18日,在2018俄罗斯世界杯G组第1轮中,比利时3-0大胜巴拿马。6月23日,在2018年俄罗斯世界杯G组迎来次轮的第一场比赛,比利时队在莫斯科斯巴达克体育场以5比2击败非洲劲旅突尼斯队,以两战全场的战绩提前小组出线。6月29日,2018年世界杯G组末轮一场比赛在加里宁格勒球场展开角逐,比利时1比0战胜英格兰。
日本队:
20世纪90年代以来,日本足球水平突飞猛进,自1992年日本亚洲杯夺冠后,日本队又在2000年黎巴嫩亚洲杯、2004年中国亚洲杯和2011年卡塔尔亚洲杯中共四次夺得冠军,是亚洲杯历史上夺冠次数最多的代表队。日本队曾五次征战世界杯,最佳战绩是在2002年韩日世界杯和2010年南非世界杯中进入十六强。2018年6月19日,2018年俄罗斯世界杯小组赛H组首轮,日本队继上届世界杯后再次在世界杯赛场迎战哥伦比亚队。最终,凭借香川真司和大迫勇也的进球,日本队以2比1的比分战胜哥伦比亚队,这是世界杯历史上亚洲球队首度战胜南美洲球队。6月24日,H组第2轮比赛,日本队在两度落后的情况下凭借乾贵士和本田圭佑的进球两度扳平比分,最终2比2战平塞内加尔队。6月28日,H组末轮比赛,日本队0比1不敌波兰队,但以4分仍位居小组第二,力压塞内加尔队获得小组出线资格,时隔八年再度晋级世界杯16强。
瑞典队:
1958年在本土举行的世界杯上,瑞典队一路高歌猛进杀入决赛,惜败于巴西队屈居亚军,这也是该国足球史上最骄人的战绩。此外,瑞典队还在1950年巴西世界杯、1994年美国世界杯上两次获得季军佳绩。在国际足联2018年4月份公布的世界排名中,瑞典暂列世界第23。北京时间2018年5月16日,瑞典足协公布了参加2018俄罗斯世界杯的23人名单。主帅:扬尼·安德松。北京时间2018年6月24日,2018年俄罗斯世界杯F组第2轮,德国主场2-1瑞典。2018年6月27日,俄罗斯世界杯F组尘埃落定。瑞典队以积6分3净胜球、越居小组头名出线,晋级16强。
瑞士队:
2006年世界杯,瑞士打入十六强,并且创造了单届世界杯0失球的记录。2014年世界杯,瑞士打入十六强。2016年欧锦赛,小组赛首轮,瑞士1-0击败阿尔巴尼亚八分之一决赛中,瑞士1-1战平波兰,但点球大战被淘汰。2018年世界杯预选赛中,瑞士2-0击败葡萄牙取得开门红,并且获得五连胜。2017年11月12日,瑞士国家男子足球队通过欧洲区附加赛晋级,获得2018年俄罗斯世界杯的参赛资格。北京时间2018年6月18日凌晨,2018年俄罗斯世界杯小组赛E组首轮,巴西队对阵瑞士队。五星巴西被瑞士队逼平,巴西1:1瑞士终场。北京时间6月23日,E组小组赛第二轮,瑞士2-1逆转绝杀塞尔维亚。北京时间6月28日凌晨,世界杯E组最后一轮比赛打响,哥斯达黎加2-2顽强战平瑞士,瑞士以一胜两平的不败战绩,成功晋级十六强。
如果对更多比赛赛程感兴趣,可以点击这个链接,里面有我写的世界杯赛程。
网页链接
B. 世界地理知识点
世界地理知识详解
http://www.dlgw.net/XuanXiuJiaoCan/ShowArticle.asp?ArticleID=979
C. 奔驶是哪个国家的
德国的啊
D. 简介一下德国的地理位置
德意志联邦共和国位于欧洲中部,东邻波兰、捷克,南接奥地利、瑞士,西接荷兰、比利时、卢森堡、法国,北接丹麦,濒临北海和波罗的海。
德意志联邦共和国,简称德国(两德统一前简称西德或联邦德国),该国由16个联邦州组成,首都为柏林,领土面积357167平方公里,以温带气候为主,人口约8267万人,是欧洲联盟中人口最多的国家,以德意志人为主体民族。
德国是一个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欧洲四大经济体之一,其社会保障制度完善,国民具有极高的生活水平。以汽车和精密机床为代表的高端制造业,也是德国的重要象征。
(4)柏林河畔市场定位扩展阅读:
德国的地理环境:
地形地貌
德国的地形变化多端,有连绵起伏的山峦,高原台地,丘陵,有秀丽动人的湖畔,及辽阔宽广的平原。整个德国的地形可以分为五个具有不同特征的区域:北德低地、中等山脉隆起地带、西南部中等山脉梯形地带、南部阿尔卑斯前沿地带和巴伐利亚阿尔卑斯山区。
气候特征
德国处于大西洋东部大陆性气候之间的凉爽的西风带,温度大起大落的情况很少见。降雨分布在一年四季。夏季北德低地的平均温度在18℃左右,南部山地为20℃左右;冬季北德低地的平均温度在1.5℃左右,南部山地则为-6℃左右。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德国
E. 德国有什么特产
德国巧克力,啤酒,乳酪,照相机、光学仪器、钟表、钢笔、刀刃。另外木刻、皮革、宝石制品,欧洲古玩、孜人牌剪刀
F. 德国留学有哪些好的文科专业的学校
海德堡大学
成立于1386年的海德堡大学是德国最古老的大学,也是德意志神圣罗马帝国继布拉格和维也纳之后开设的第三所大学。十六世纪的下半叶,海德堡大学就成为欧洲科学文化的中心。截至2013年,海德堡大学共有29,000名在校生,超过5000人的教学和科研队伍,其中大约420人为教授。
海德堡大学不少科系享誉世界,是中欧地区第三所大学,历史仅次于捷克的布拉格大学和奥地利的维也纳大学。其中法学专业被誉为海德堡大学的优势专业。既然题主心仪海德堡,那么如果对法学有兴趣,不妨去海德堡大学修法学专业。
开放的文科专业:
法学系:有法学、外国和国际私法与经济法、法学史、社会经济法、刑事法、财政税和德国与欧洲管理法等专业。
哲学历史系:有哲学、历史、东欧历史、政治学、艺术史学等专业。
东方学与古代学系:有东方语言、埃及学、汉学、日本学、古典语文学、早期史学、古代史和考古学等专业。
新哲学系:有日耳曼学、英国语言文学、罗马学、中世纪和新时代拉丁哲学、斯拉夫语、语言学、口译和笔译、作为外语的德语等等专业。
经济学系:有国际经济和社会统计比较学、社会学史和经济史等专业。
海德堡大学
成立于1386年的海德堡大学是德国最古老的大学,也是德意志神圣罗马帝国继布拉格和维也纳之后开设的第三所大学。十六世纪的下半叶,海德堡大学就成为欧洲科学文化的中心。截至2013年,海德堡大学共有29,000名在校生,超过5000人的教学和科研队伍,其中大约420人为教授。
海德堡大学不少科系享誉世界,是中欧地区第三所大学,历史仅次于捷克的布拉格大学和奥地利的维也纳大学。其中法学专业被誉为海德堡大学的优势专业。既然题主心仪海德堡,那么如果对法学有兴趣,不妨去海德堡大学修法学专业。
开放的文科专业:
法学系:有法学、外国和国际私法与经济法、法学史、社会经济法、刑事法、财政税和德国与欧洲管理法等专业。
哲学历史系:有哲学、历史、东欧历史、政治学、艺术史学等专业。
东方学与古代学系:有东方语言、埃及学、汉学、日本学、古典语文学、早期史学、古代史和考古学等专业。
新哲学系:有日耳曼学、英国语言文学、罗马学、中世纪和新时代拉丁哲学、斯拉夫语、语言学、口译和笔译、作为外语的德语等等专业。
经济学系:有国际经济和社会统计比较学、社会学史和经济史等专业。
慕尼黑大学
德国排名第一的大学
路德维希-马克西米利安-慕尼黑大学(Ludwig-Maximilians-Universität
München),简称LMU或慕尼黑大学。由路德维希公爵于1472年所创建,是德国和欧洲最杰出、文化气息最浓重的大学之一,也是德国精英大学和欧洲研究型大学联盟的成员。
慕尼黑大学是国际领先的研究型大学,以34名诺贝尔奖得主在全球院校诺奖排名中排13名,毕业生中不乏马克斯·普朗克、沃纳·海森堡,康拉德·阿登纳等科学家及政治家。慕尼黑大学在2014/15年THE全球院校排名中排第29位,QS排名自然科学领域排第21位、生命科学与医学第35位,艺术与人文科学第90位。在2014年世界大学学术排名(ARWU)中与海德堡大学并列德国最杰出大学,其中在自然学科排名39位、物理排名19位。
在美国新闻和世界报道出版的世界大学排名榜上,慕尼黑大学一直位于德国前三名的位置。在英国泰晤士关于世界大学2014-2015的最新排名中,慕尼黑大学位于世界大学第29名[1]。
在最新的2012年德国高校9大专业领域排名中,慕尼黑大学在其中的6大专业领域名列前三甲,其中3项名列第1,在医学、管理学、社会科学等领域拥有传统优势。慕尼黑大学成就较高的学院主要有国民经济学院、企业经济学院、医学院、法学院、社会学学院、物理学院和化学学院、林学院、兽医学院等。
慕尼黑大学总体偏向文科,其中经济学、哲学、社科类专业较强,培养出了前德国央行主席海尔穆特·施莱辛格【国民经济学院】 、
前联邦财政部长特奥多·外格【法学院】等等。
推荐专业:国民经济学、企业经济学、德语语言与文学、社会学、哲学
曼海姆大学
曼海姆大学是德国一所较年轻的大学。该校位于昔日普法尔茨选帝侯科学院所在的巴洛克式曼海姆宫。曼海姆大学的企业经济学(相当于管理学)和国民经济学(相当于经济学)一直排名德国第一。
曼海姆大学的曼海姆商学院是德国境内唯一获得世界三大权威认证机构AACSB , AMBA和EQUIS认证的商学院。
曼海姆大学开设了法律学、经济学、政治经济及统计学、社会科学、哲学、心理学、教育法、语言学、文学、历史、地理、数学专业。
曼海姆大学的所有专业都是通过与经济紧密结合而占该领域主导地位。特别是在管理、经济和社会科学领域,在众多的学校排名、奖励、评比中曼海姆大学是德国最好的大学之一。经济学总实力更是排名德国大学第一。主要研究课程包括企业管理、市场经济、劳资关系、金融、保险、政治经济与计量经济、微观经济学。
如果想进修经济学,曼海姆大学是个好选择。
推荐专业:【依然是】国民经济学、企业经济学、法学
弗莱堡大学
弗莱堡大学(University of
Freiburg),创建于1457年,位于德国西南部的美丽小城弗赖堡,是德国和欧洲历史最为悠久和最有名望的大学之一,也是一座和城市建筑很好结合、没有围墙的传统大学。其综合实力和学术水平在德国都排在第五左右。作为欧洲研究型大学联盟、21世纪学术联盟的成员,其自然科学中的生命科学最为杰出,名列德国三甲。
弗莱堡大学以经济著称。现代经济学中有个弗赖堡学派,就出自于该校。这个学派是新自由主义的中坚,为德国社会市场经济体制奠定了理论基础,战后这一经济体制的确立为德国带来了举世闻名的经济奇迹。瓦尔特·沃伊肯,“弗莱堡学派”著名经济学家,曾任教于该校;弗里德里希·哈耶克,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是该校学生。
这里也出过不少有名的文化人物。比如小说家埃米尔.斯特劳斯、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斯道丁格尔、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冯海伊克、文学家莱因霍尔德.希莱德尔、还有就是著名哲学家海德格尔。
推荐专业:德语语言与文学、【还是……】经济学、哲学
法兰克福大学
法兰克福大学(Goethe University
Frankfurt),是一所充满活力的,教学严谨并且友好开放的大学。建立于1914年,是德国最大的大学之一,现有35,000名在校学生。
为了满足在校师生在研究以及学习方面的需要,学校创造了良好的硬件条件。学校一共有超过170个专业,在今后的几年中还将陆续提供更新法兰克福大学,是德国最著名的前十所大学之一,位于莱茵河畔的法兰克福。
法兰克福是德国的财经首都和重要的商业及工业中心之一,共有400家银行和3000多家公司进入该区。法兰克福的商业气息,大都会气质及其自由求实的精神时刻影响着法兰克福大学。
法兰克福大学共有680名教授,1400助教和助研,1300名管理职员。曾在大学任教的著名学者包括奥本海默和卡尔曼海姆(社会科学),劳厄和波恩(物理),马库斯和沃尔特本杰明(社会科学,哲学,文学)。
整体说来,法兰克福大学文科系要强于理科系(如果把经济归为文科类来说的话)。
因为法兰克福是全德国乃至整个欧盟的经济,金融中心,法兰克福大学的经济系有着其他大学无法比拟的得天独厚的优势,实习以及工作机会都不错。通过近几年的加强,法兰克福大学吸收了许多来自其他大学的顶尖的教授,
法学,法学系是法兰克福大学重点发展的院系,近几年邀请了许多知名教授加入。其中有德国最著名的刑法学者之一的Albrecht,德国联邦宪法法院(德国最高法院)的副主席也曾经在法兰克福大学任教和从事研究活动,宪法法院长期顾问,现在德国行政学院教学的Wieland也曾在大学长期任教。与金融相关的银行法,证券法等也是法兰克福大学的优势科目。
教育社会学,法兰克福大学的教育系以及社会学系集中了多位知名学者。如Brumlik
推荐专业:【又是!】经济学、法学、社会学
柏林自由大学
柏林自由大学创建于1948年,迄今已有50年的历史,是德国首都最大的综合性大学。
柏林自由大学的教学和研究领域十分广泛,其中医学、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人文学系是柏大最大的院系。柏林自由大学还拥有人文和社会科学领域众多的“小专业”,比如犹太研究学、戏剧学,媒体研究和奥托·苏尔研究所等部备受欢迎。
自由大学的达勒姆人文中心(Dahlem Humanities
Center)在人文科学领域的研究宽度是德国独一无二的。其区域研究涵盖了北美、拉丁美洲、东欧、中东和东亚等地区以及欧洲各个国家。而Otto-
Suhr学院——欧洲著名政治科研机构之一——将政治管理研究作为重要课题之一。
推荐专业:哲学、文学、经济学
柏林洪堡大学
林洪堡大学(Humboldt-Universität zu
Berlin,以下简称洪堡大学)成立于1810年10月,这所国家资助、男女合校的高等学府是当时的普鲁士教育大臣、德国著名学者、教育改革家威廉·冯·洪堡(Wilhem
von
Humboldt)创办。是第一所新制的大学,拥有十分辉煌的历史,对于欧洲乃至于全世界的影响都相当深远。柏林洪堡大学2012年6月入选为11所德国“精英大学”之一。
洪堡大学是依据创校者洪堡「研究教学合一」的精神所创立的新学校,他也希望洪堡大学能成为
「现代大学之母」(Mutter aller modernen
Universitäten)。根据洪堡的理念,现代的大学应该是「知识的总和」(Universitas
Litterarum,教学与研究同时在大学内进行,而且学术自由,大学完全以知识及学术为最终的目的,而非实务的人才培育。倡导以知识学术为最终目的创始人威廉·冯·洪堡(1767~1835年)是德国近代著名的自由主义政治思想家、教育家、外交家、比较语言学家和语言哲学家。
柏林洪堡大学的教师阵容十分强大,包括物理学家爱因斯坦、普朗克、薛定谔、亥姆霍兹、赫兹、韦恩等,生物化学之父费歇尔(Emil
Fischer),、黑格尔(Georg W. F. Hegel)、叔本华(Arthur Schopenhauer),神学家施莱尔马赫(Friedrich
Schleiermacher)、法学家萨维尼(Friedrich Carl von Savigny)、历史学家兰克(Leopold von
Ranke)都曾在此任教。共产党理论的创始者马克思、恩格斯都曾就读过柏林洪堡大学,其他曾在此就读的还包括欧洲议会主席舒曼(Robert
Schuman)、哲学家费尔巴哈(Ludwig Feuerbach)、著名诗人海涅(Heinrich Heine)、铁血宰相俾斯麦(Otto von
Bismarck)及作家库尔特·图霍尔斯基(Kurt Tucholsky)等。
推荐专业:经济学、文学、工商管理、哲学、历史
波恩大学
波恩莱茵弗里德里希·威廉大学(Rheinische Friedrich-Wilhelms-Universität
Bonn),简称波恩大学,是位于德国北莱茵-威斯特法伦州波恩市的一所公立大学。她坐落在风景秀丽的德国莱茵河畔,是18世纪启蒙运动学校现有8个学院,即:基督教神学院、天主教神学院、法律经济学院、医学院、哲学院、数学自然科学学院、农学院和教育学院。另外设有各类校直属研究机构十几个,如考古研究所、语言实验中心、天文学研究中心等等。
波恩大学以柏林大学为榜样,于1827年颁布章程,强调教学与研究相结合,尊重学术自由为办学指导原则。纳粹统治时期
,遭到严重破坏。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学校得到迅速恢复和发展。设有基督教神学院、天主教神学院、数学和自然科学学院、医学院、哲学院、法学和经济学院、农学院、教育学院。设有水利法研究所,动力法研究所,马克斯·普朗克射电天文研究所
,储蓄、汇兑和信贷业研究所,莱茵-威斯特伐利亚工具数学研究所,东方语言研究室等。其中法科、哲学科和医科(尤其是医学外科)是波恩大学著名的学科。马克思曾于1835~1836年在此学习。
著名校友还有德国诗人海涅、贝多芬、哲学家尼采、联邦德国第一任总理阿登纳、德国皇帝威廉二世等等。
推荐专业:经济学、法学、哲学
哥廷根大学
乔治-奥古斯都-哥廷根大学(Georg-August-University of
Göttingen),简称哥廷根大学,位于德国西北部下萨克森州南端的大学城哥廷根市,因英王乔治二世创建而得名。始建于1734年,于1737年向公众开放。哥廷根拥有十分辉煌的历史,名人辈出,蜚声世界。
哥廷根大学(又译为哥丁根大学或格丁根大学)同德国的海德堡大学、弗莱堡大学、图宾根大学相似,哥廷根大学属于传统的大学城,是“没有校门和围墙的大学”。
2007年10月19日,德国第二轮“精英大学”评选最终揭晓,哥廷根大学成为德国九所精英大学之一。
哥廷根大学有着良好的国际声誉。至2014年,与哥廷根大学相关的诺贝尔奖获奖人数为47人,为德国大学第1,世界大学第10位。在2010年“泰晤士高等教育大学世界排名”中,哥廷根大学排名德国第1,全球第43位。在2014年“泰晤士高等教育大学世界排名”中,名列德国第2,全球第67位。同时在2014-2015年“《美国新闻与世界报导》全球大学排名”中,名列德国第5,全球第93位。
德意志帝国时期的“铁血宰相”奥托·冯·俾斯麦,联邦德国前总统里夏德·冯·魏茨泽克及前总理格哈特·施罗德均曾于哥廷根大学学习法律。德国大诗人海涅也在此取得法学博士。格林兄弟在此任教并编写了第一部德语词典。现象学大师埃德蒙德·胡塞尔在此任教,哲学家亚瑟·叔本华,社会学大师马克斯·韦伯与尤尔根·哈贝马斯等也先后求学于哥廷根。
文科专业:考古学,亚述学,基督教考古学,拜占庭艺术史,地理学,日耳曼文学,历史,希腊与文学,印度日耳曼语系的比较语言学,日本与文学,艺术史/艺术科学,拉丁语语文学,音乐学,东欧、东南欧史,教育学,哲学,政治学,汉学等等
在中国,哥廷根大学和南京大学合办有中德法学研究所。
德国哥廷根大学优势文科专业有泰语、印地语、冶金工程、缅甸语、斯洛伐克语、视觉和表演艺术相关、教育领导学、拉丁美洲研究、捷克语、葡萄牙语、蒙古语、商务英语专业、科学师范教育/普通科学教师、斯拉夫语、商业统计学、成人及继续教育教学
推荐专业:哲学、语言文学、工商管理
耶拿大学
耶拿大学(Friedrich-Schiller-Universität Jena,英文:University of
Jena,缩写FSU)全称“耶拿弗里德里希·席勒大学”,位于图林根州的耶拿市,成立于1558年,是德国10所最古老的高等学府之一,是以德国著名文学家席勒的名字命名的。席勒曾于19世纪任教于耶拿大学,教授历史,当时的耶拿大学凝聚了一大批富有思想影响力的人物。莱茵霍得、费希特、黑格尔、谢林、施莱格尔都曾任教于耶拿大学。卡尔马克思被耶拿大学授于博士学位。
耶拿大学现设有十个学院,分别是:神学院、法学院、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人文学院,社会与行为科学学院,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学院,物理与天文学院,化学与地球科学学院,生物与药学学院,医学院。
在2015年QS的30个专业排名中,耶拿大学并未有专业上榜,但在QS发布的2014年的学科领域排名中,耶拿大学的自然科学、生命科学与医学和人文科学都进入世界前400强,分别居257,265和393位。
推荐专业:法学、教育学
明斯特大学
明斯特大学(Westfälische Wilhelms-Universität Münster,英文:University of
Münster,缩写WMU),全称“威斯特法伦-威廉姆斯-明斯特大学”,位于德国北莱茵-威斯特法伦州的明斯特市,成立于1780年,是德国著名的高等学府。明斯特大学的名字来源于德皇威廉二世,其建校历史可以追溯至1588年,1771年,科隆大主教正式颁发了成立拥有4所学院的明斯特国立大学的公文,1820年改为现在的名字。
明斯特大学共设有8个学院,分别是:新教神学院,天主神学院,法学院,经济学院(即明斯特经济与商学院),健康科学学院(含医学和牙医),哲学学院(含教育与社会科学系、传播学系、心理与运动科学系、历史与哲学系、哲学系),自然科学与数学学院(数学与计算机科学系、物理系、化学与药学系、生物系、地球科学系),音乐学院。
明斯特大学是德国88所拥有博士授予权的公立综合性大学之一,在2014年的QS排名上位居世界第236位,德国第15位,尚在精英大学之列的科隆大学、德累斯顿工业大学、康斯坦茨大学、不来梅大学之前。
明斯特大学共诞生过两位诺贝尔奖得主:格哈德·多马克(Gerhard Domagk),1939年诺贝尔生理医学奖获得者,乔治·柏诺兹(Georg
Bednorz),198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
明斯特大学共有两个学术机构(或项目)被列入德国精英项目计划,分别是:运动与细胞交叉学科中心(Cells in Motion Interfaculty
Cente)、近现代宗教与政治文化研究项目(Religion and Politics in Pre-Modern and Modern
Cultures)
在2015年QS排名的30个专业中,明斯特大学共有10个专业进入世界前200强,分别是:化学、哲学、法学、历史、材料科学、生物医学、医学、心理学、药学、语言学,其中化学与哲学专业进入世界前100名。
推荐专业:法学、哲学、经济学
G. 奥迪简介、历史
作为国内最为热销的豪华品牌,奥迪已经经历了100多年的历史,虽然现在看来奥迪的光辉闪耀,但是它自在发展过程中确曾经经历了一条曲折辉煌的道路。
1899年,霍希决定成立自己的公司,在科隆成立了霍希公司(Horch & Cie)。在德国,霍希是将铸铝技术用于汽车发动机和变速箱壳制造,以及制作电力传输元件的万向轴及高强度钢齿轮的第一人。
1902年,霍希将公司迁至萨克森州的莱辛巴赫(Reichenbach),1903年公司开始生产两缸发动机汽车。随后在1904年又迁至茨维考。迁至茨维考后,公司又开始生产四缸发动机汽车。
该种汽车性能极佳,1906年在当时世界上路况最艰难、距离最长的汽车拉力赛(Herkomer Run)中赢得冠军。两年后,霍希公司的年销量第一次突破100辆。
H. 地理知识点
第一章 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
第一节 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1.区域的含义
⑴概念:区域是地球表面的空间单位,它是人们在地理差异的基础上,按一定的指标和方法划分出来的。。区域既是上一级区域的组成部分,又可进一步划分为下一级区域。
⑵特征:具有一定的区位特征,以及一定的 面积 ,其内部的特定性质 相对一致 。(层次性;差异性;整体性)
二、地理环境差异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1.总体影响:影响人们的生产生活特点、区域的发展水平、发展方向。
2.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的异同
同:都是平原地区,并都位于我国的东部季风区
异:
⑴地理环境的差异:
①地理位置差异:位于 北纬30度 附近,在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的中部,长江的入海口;松嫩平原大致位于北纬43-48度 ,在我国东北地区的中部
②气候条件差异:长三角在 亚热带季风 气候区,夏季高温多雨, 雨热同期 ;松嫩平原在 温带季风气候区,大陆性稍强,降水较少,温暖季节短,生长期较短,水热条件的组合不如长三角。
③土地条件差异:长三角以 水稻土 为主,耕地多为 水田 ,较为分散,人均耕地面积 低于 全国平均水平;松嫩平原 黑土分布广泛,耕地多为 旱地 ,集中连片,人均耕地面积 高于 全国平均水平。
④矿产资源条件差异:长三角矿产资源贫乏,松嫩平原有较丰富的 石油 等矿产。
⑵地理环境对农业和商业的影响
①对农业:长三角在良好的水热条件基础上,发展水田耕作业,主要种植 水稻 等,一年 二熟至三熟 ;松嫩平原受水热条件的限制,发展 旱地耕作业,主要种植 小麦 等,一年 一熟 。
长三角河湖水面较广,水产业较为发达;松嫩平原西部降水较少,草原分布较广,适宜发展 畜牧业 。
②对工商业:长三角位于我国沿海航线的中枢,长江入海的门户,对内外联系方便,商业贸易发达;依托当地发达的农业基础发展轻工业,从国内外运入矿产资源发展重工业,成为我国重要的综合性工业基地。松嫩平原利用当地丰富的 煤铁石油等资源发展 工业,成为我国的 重化工业 基地。
三、区域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的影响
1.区域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随着社会、经济、技术等因素的改变而改变。
第二节 地理信息技术在区域地理环境研究中的应用
1.地理信息技术
⑴概念:获取、管理、分析和应用地理空间信息的现代技术的总称。
⑵类型:遥感RS、全球定位系统GPS、地理信息系统GIS
⑶应用领域:资源调查、环境监测、自然灾害防御监测、导航等。
2.遥感(RS)
⑴概念:人们在航空器上利用一定的技术装备怼地表物体进行远距离的感知
⑵应用:环境监测、自然灾害防御监测等
3. 全球定位系统(GPS)
⑴概念:利用 卫星 ,在全球范围内实时进行 导航、定位统。
⑵作用:为各类用户提供精密的 三维坐标 、 速度和时间 。
⑶特点:全能性(陆地、海洋、航空和航天)、全球性、全天候、连续性、实时性
4.地理信息系统(GIS)
⑴概念:专门处理地理空间数据的计算机系统,用于所有用到地图或需要处理地理空间数据的领域。
⑵应用: 区域地理环境研究和城市管理 。
5.地理信息技术与数字地球 :遥感(RS)获取信息 ,全球定位系统(GPS)信息的空间定位;地理信息系统(GIS)处理信息,分析表达结果。数字地球是指数字化的地球,即把整个地球信息进行数字化后,由计算机网络来管理的技术系统。在区域地理环境研究和城市管理中得到应用。
第二章 区域生态环境建设
第一节 荒漠化的防治——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
1.西北地区概况
⑴位置范围:位于大兴安岭以西,昆仑山—阿尔金山—古长城一线以北;在行政区划上大致包括新疆、宁夏、甘肃北部和内蒙古大部;
⑵地形特征:东部是辽阔坦荡的高原,西部山脉和盆地相间分布。
⑶主要景观:干旱是最显著的自然特征。形成草原、荒漠主的景观。
⑷内部分异:以贺兰山为界,以东为半干旱草原带,以西为干旱和极端干旱地区。
2.荒漠化
⑴概念:发生在干旱、半干旱地区以及一些半湿润地区的土地退化。
⑵表现:耕地、草地、林地等退化引起的 土地沙漠化、石质荒漠化、次生盐渍化。我国西北地区最为突出。
⑶原因:
自然因素:① 气候干旱,多戈壁荒漠 ;② 植被稀疏,多沙质沉积物 ;③ 大风日数多且集中 。
人为因素:
①根本原因:人口激增对环境的压力;人类活动不当,对资源的不合理利用 。
②直接原因:过度樵采、过度放牧、过度开垦、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工矿交通建设不注意环保。
3.荒漠化防治的对策和措施
⑴内容:①预防潜在荒漠化的威胁②扭转正在发展中的荒漠化土地的退化③恢复荒漠化土地的生产力
⑵原则:维护生态平衡与提高经济效益相结合,治山、治水、治碱、治沙相结合 重点:治理已遭沙丘入侵、风沙危害严重的地段
⑶措施:①合理利用水资源 ②利用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构筑防护林体系 ③调节农、林、牧用地之间的关系④采取综合措施,多途径解决农牧区的能源问题 ⑤控制人口增长
第二节 森林的开发和保护——以亚马孙热带雨林为例
1.森林资源现状
⑴属性:既是自然资源又是环境资源。
⑵作用:调节气候、涵养水源、防风固沙、保持水土、吸烟除尘、净化空气、美化环境等 。
⑶森林分布:亚寒带针叶林和热带雨林地区。因地广人稀、自然条件严酷,或因难以通行、开发较晚,才免遭大规模破坏。亚马孙热带雨林是地球上现存面积最大、保存比较完整的一片原始森林。
2.热带雨林
⑴分布:热带雨林主要分布在赤道南北两侧,但在大陆向风地带可以伸展道南北纬15-25度。集中分布在东南亚地区、非洲刚果河流域和南美洲亚马孙河流域。
⑵雨林的全球环境效应:① 地球之肺:深刻的影响着地球上大气中的碳氧平衡。 ② 地球的储水库:促进全球水循环、调节全球水平衡 ③ 世界生物基因宝库:在生物进化史中,雨林成为地球上繁衍物种最多、保存时间最长的场所。
⑶雨林生态
①优越性:全年高温多雨,光合作用强烈,生物循环旺盛,生物生长迅速。
②脆弱性:雨林生长所需要的养分几乎全部储存在地上的植物体内。
⑷热带雨林破坏
①根本原因:当地发展中国家的人口增长、贫困以及由此产生的发展需求 。②直接原因:人类开发 。
⑸热带雨林的开发(亚马孙开发计划)
① 20世纪五十年代以前:生活方式落后,未开发,没有产生太大的影响
② 人口急剧增长,雨林遭到空前的破坏
③ 1970年,巴西政府又正式公布了著名的亚马孙流域大规模开发计划:修建亚马孙横贯公路、移民亚马孙平原、鼓励跨国企业投资开发。
⑹雨林的保护:在当前的背景下,面对雨林正在遭受毁灭性破坏的严峻形势,应该把
保护放在第一位。① 鼓励保护性开发,如雨林观光等;② 加强环境教育,提高公民环保意识;③ 森林选择性采伐和更新造林相结合;④ 加强森林缓冲区建设。
第三章 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
第一节 能源资源的开发——以我国山西省为例
1.能源分类
⑴ 可再生能源(举例水能、风能、生物能、潮汐能、太阳能 );非可再生 能源(举例煤炭、石油、天然气等矿物能源和核能)。
2.山西省煤炭资源的开发条件
① 煤炭资源丰富,开采条件好、储量丰富、分布范围广、煤种齐全、煤质优良
②市场广阔:一是我国对能源的需求进一步增加;二是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不会改变 。
③位置适中:输煤输电距离近。
④交通比较便利:北中南三条运煤铁路分别是大秦线、神黄线、焦日线 。
3.能源基地建设:
⑴面临挑战:①人均资源量少;②人均能源消耗量低;③单位产值能耗高;④以煤炭为主能源消费结构;⑤能源安全受到威胁。
⑵采取措施:①扩大煤炭开采量;② 提高晋煤外运能力,以铁路为主,公路为辅;③加强煤炭的加工转换:一是建设坑口电站,变输煤为输电;二是发展炼焦业 。
4.能源的综合利用
⑴变革原因:产业结构单一、经济效益低下、生态环境问题严重 。
⑵变革模式:结合铁矿、铝土矿等资源优势,构建三条产业链:煤电铝 、
煤铁钢、煤焦化 。
⑶能源综合利用的结果:①山西省产业结构由以煤炭开采业为主的单一结构转变为以能源、冶金、化工、建材为主的多元结构,②原料工业逐步超过采掘工业而占到主体地位,③实现了产业结构的升级。
5.环境的保护与治理
⑴提高煤的利用技术:推动以洁净煤为代表的清洁能源产业的发展。
⑵调整产业结构:以重化工业为主的产业结构是生态环境问题根源所在,①对原有重化工业进行调整,使产品向深加工 、高附加值方向发展;②大力发展农业 、轻纺工业、高技术产业和旅游业。
⑶ “三废”的治理:①废渣:回收再利用;②废气:消烟除尘,营造防风林带;③废水:沉淀净化 。
第二节 河流的综合开发——以美国田纳西河流域为例
1.流域开发的自然背景
⑴重要性:决定了河流的利用方式和流域的开发方向 。
⑵河流概况:密西西比河的二级支流,发源阿巴拉契亚山西坡,在肯塔基市注入俄亥俄河。
⑶开发注意:①山地:河流的发源地,保护好植被生态 ②河谷平原:人类活动比较集中的地区,是生态环境保护的重点③河流:流域中开发利用的主要部分,注意水资源的合理分配和水质的保护。
⑷田纳西河流域开发的自然背景:①地形:多山,起伏大,水力资源丰富,河流航运作用十分突出;②气候:温暖湿润,降水丰富,冬末春初降水多,夏秋降水相对较少;③水系:支流众多,水量丰富,河流落差大,水量不稳定;④矿产:煤铁铜等丰富。
2.流域的早期开发及其后果
⑴ 18世纪下半叶:农业发达,人口较少,对自然环境影响不大。
⑵19世纪后期:人口急增,对资源进行掠夺式开发,带来土地退化;植被破坏;环境污染等生态环境与社会问题。
⑶ 20世纪30年代初:田纳西河流域成为美国最贫困的地区之一。
3.流域的综合开发
⑴开发的核心:河流的梯级开发 。
⑵开发项目:防洪、航运、发电 、旅游 、供水、养殖等 。
⑶成效:根治了洪灾,农林牧渔业、工业、旅游业得到迅速发展,生态环境改善,实现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统一。
⑷田纳西河两岸形成“工业走廊”的原因:大规模的水电和核电使田纳西河流域成为全国最大的电力供应基地;流域内炼铝、化学等高耗能工业的发展。
第四章 区域经济发展
第一节 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
1.东北地区地理条件
⑴自然条件:①气候条件:温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作物一年一熟,易受热量的影响。(气候是区域农业生产中最难以改造的自然条件。)
②地形分布:高原(畜牧业)、平原(种植业)、山地(林业)为农业多种经营提供了条件。
③土壤:黑土、黑钙土广泛分布,土层深厚,有机质含量高,有利于农业生产。
⑵社会、经济条件:①良好的工业基础;②交通发达,对外联系方便,发展外向型农业;③开发时间较晚,人口密度较低(地广人稀),有利于绿色农业和大农业的发展。
2.农业布局特点
⑴耕作农业区:①主要分布在三大平原区;②主要农作物:小麦、玉米、水稻等。
⑵林业和特产区:①林业:主要分布在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区。
②长白山区是我国主要的 鹿茸、人参等珍贵药材产区,延边生产苹果梨。辽东低山丘陵和半岛丘陵区是我国最大的柞蚕茧产区。辽南是重要的苹果产区。
⑶畜牧业区:①主要分布在西部高原、松嫩平原西部及部分林区草地,是重要的羊、牛、马牧畜生产基地;②畜种:呼伦贝尔市三河地区:三河牛、三河马;松嫩平原西部:东北红牛。
3.东北商品粮基地
⑴生产特点:① 大规模机械化生产;② 地区专业化生产。
⑵其他知识:① 三江平原商品率最高;②国营农场,机械化程度最高。
4.农业发展方向
⑴平原区:发展适应加工需要的优质、专用品种,提高产品质量和竞争力;加快发展商品粮豆等的生产 ,促进粮食转化,延长产业链条;建设绿色食品基地。(增强抗衡国外农产品进入国内市场的能力。)
⑵西部草原区: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和舍饲畜牧业,强化人工草地建设,发展集约化草食性畜牧业。
⑶山区农业 :森林资源保育,发展特色农业和特色产品,实现由原料型生产向原料及产品加工并举的转变。
第二节 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以我国珠江三角洲为例
1.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背景及地理条件
⑴发达国家和地区的产业结构调整:①第二产业所占比重不断下降,第三产业所占比重不断上升;②工业内部,劳动力和资源密集型产业所占比重不断下降,技术、知识密集型产业所占比重不断上升。
⑵国家的对外开放政策:最先改革开放的地区,给予许多优惠政策,使珠江三角洲地区优先于其他地区吸引外资。
⑶良好的区位条件:位于我国南部沿海,毗邻港澳,靠近东南亚;发挥劳动力丰富、地价低廉的优势,就近接受港澳产业的扩散,利用港澳贸易渠道,大量出口商品。
⑷全国最大的侨乡之一。
2.工业化城市化推进的阶段
⑴工业化的推进:①第一阶段:1979—1990年,劳动密集型产业成为这一阶段的主导产业。②第二阶段:1990年以后,高技术产业产业逐渐取代劳动密集型产业而成为主导产业。
3.问题与对策
⑴产业升级面临困境(与长三角相比产业基础、科技实力、人才队伍和市场腹地 都处于劣势)——产业结构调整:重工业和机械制造业不发达,以产业基础较好的广州市为基地,发展汽车、钢铁、石化、造船等原材料工业与装备制造业,以此推动产业升级。
⑵城市建设相对落后(城市规划建设管理落后,缺少分工合作)——构建大珠江三角洲城市群:构建以广州、 深圳、 香港为核心的大珠江三角洲城市群。
⑶生态环境问题日趋严重(酸雨、水质型缺水、噪声等)——加强规划与管理。
⑷ “城中村”:城市郊区出现的已经转变为以从事工商业为主的村落。
第五章 区域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
第一节 资源的跨区域调配——以我国西气东输为例
1.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必要性
⑴自然原因:① 区域分布不均匀;②自然资源一般不具流动性 。
⑵经济原因:区域间经济发展不平衡,各区域资源供求不匹配。
西气东输:以新疆天然气资源为基础,以长江三角洲作为天然气的目标市场,建设从塔里木盆地至上海的输气管道。
2.实施西气东输的原因
⑴我国能源资源生产和消费的地区差异大:①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对能源需求量大,但是能源相对短缺,经济优势得不到充分发挥;②西部地区经济相对落后,能源资源蕴藏丰富,需求量小,能源优势难以发挥。
⑵调整能源消费结构:①我国能源消费结构以煤为主,易引发酸雨等环境问题;②北煤南运对我国南北向铁路运输带来很大压力。
⑶我国油气资源开发的战略重点在西部:①天然气分布西多东少、北多南少;②四大气区是新疆(塔里木、准噶尔)、青海(柴达木)、川渝(四川盆地)、陕甘宁(鄂尔多斯);③ 东部油气开发已到中后期,西部是战略接替区 ,发展战略是稳定东部,发展西部。
3.西气东输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⑴对中西部经济发展(输出地)的影响:① 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促进经济发展;② 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增加就业机会 ;③ 有利于西部地区能源气化,缓解因植被破坏对环境的压力 。
⑵对东部经济发展(输入地)的影响:① 缓解东部地区能源紧缺状况,促进经济发展 ;② 有利于改善东部地区能源结构;③ 有利于净化大气环境④ 促进东部地区基础设施建设 。
第二节 产业转移——以东亚为例
1.影响产业转移的因素
⑴产业转移
①概念:企业将产品生产的部分或全部由原生产地转移到其他地区的现象。
②分类:区域和国际产业转移。
③目的:降低成本,扩大销售市场,追求更高利润。
⑵影响产业转移的因素:
①劳动力因素:具有充足、高素质且价格较低廉的劳动力资源的国家或地区,往往成为产业转移的目的地。② 内部交易成本因素:发展中国家为了吸引发达国家的投资,首先要改善投资环境以减少企业生产的内部交易成本。 ③市场因素; ④其他:国际经济形势变化、国家政策调整、地价昂贵、环境污染
2.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⑴促进区域产业结构调整:①发达国家使国内的生产要素集中到新的主导产业;②发展中国家缩短产业升级时间,加快工业化进程。
⑵ 促进区域产业分工与合作:不同经济水平的国家发展不同阶段的产业①发展中国家发展处于成熟期或衰退期的产业:发展中国家占据利润低的加工环节。②发达国家发展处于 开发期或增长期的产业;发达国家占据利润高的设计和营销环节。
⑶改变了区域地理环境:产业转移伴随着污染转移和扩散,发展中国家应注意产业转移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⑷改变劳动力就业的空间分布:①发达国家产业转移常常引起失业人口增加,如日本;②发展中国家接受产业转移有助于缓解就业压力。
I. 介绍世界名城
泰国有“黄袍佛国”的称号,全国有90%以上的人口信仰佛教。它的首都曼谷,是世界上佛寺最多的地方,有大小400多个佛教寺院。漫步城中,映入眼帘的是巍峨的佛塔,红顶的寺院,红、绿、黄相间的泰式鱼脊形屋顶的庙宇,充满了神秘的东方情调。每天早晨,全城香烟袅袅,钟声悠悠,磬专用清脆动听,涌经之声不绝于耳。寺庙里的和尚、尼姑在街上慢慢行走,逐家化缘,成为曼谷街头的特有景观。
曼谷众多的寺院中,玉佛寺、卧佛寺、金佛寺最为著名,被称为泰国三大国宝。玉佛寺是专供曼谷王朝历代王室举行宗教典礼和礼佛的地方。玉佛寺浮坛的墙上和寺四周的矮墙上,各嵌有一列绘着牡丹、莲花、小鸟图案的彩瓷。据说,这些彩瓷还是我国明朝航海家郑和第二次航海时带过来的。玉佛是由整块碧绿剔透的翡翠玉石雕而成的,高66厘米,宽48厘米,被供奉在黄金制成的宝座上面,价值连城。泰国人认为玉佛是镇国之宝,他的神灵威力无边,就连历届泰国政府的内阁组成之后,总理和全体内阁成员也都要到玉佛寺向玉佛宣誓效忠国家和国王。老百姓有升学、婚姻、生育、就业等切身大事,也都要去那里祭拜祈祷。两个人打赌起誓,也都请玉佛作证。每到换季的时候,都要举行盛大仪式,由国王亲自为玉佛沐浴、更衣、更换头饰。
卧佛寺里供奉的是一尊长48.7米、高12.2米的巨大卧佛,佛全身包金,占地面积有一座篮球场那样大,比四层楼还要高。卧佛是泰国不和睦或不生育夫妇膜拜的的偶像,这里经常能看到青年夫妇虔诚跪拜祈祷的场面。金佛寺里供奉的是一尊5500公斤重的纯金大佛,它分为五个部件铸造,再拼装成为一个整体。
曼谷不仅以寺院僧尼众多,寺院遍布而被誉为“佛教之都”,而且事实上也确实为佛都:拥有32个成员国的世界佛教徒联谊会的总部就设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