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超市销售月报表怎么做
超市销售月报表的格式这样设置:
日期
销售品种
数量
销售单价
成本价
销售金额
成本金额
收款金额
可以先做日报表,然后把日报表汇总,做出月报表,再编制会计分录,记帐,出财务报表。
❷ EXCEL如何作销售数据分析图表
1、电脑打开Excel表格,列好销售数据。
❸ 超市销售数据分析应该如何入手从数据怎么样看到问题
超市销售数据分析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销售额分析
从每日的销售额在本周总销售额中所占的比率,看出一周中销售是好的时间段在哪几天,这样有助于安排门店员工的工作与休息,但是也须在分析报表的同时,注意一些特殊的日子,如节假日、突发性的集团购买、发工资日(主要是在大型厂矿机关的门店,销售主要来自于此)。大部分在周五、六、日三天的销售要高于其他时段,故应该在繁忙时段到来前,备足商品,并减少员工休假,以增加服务人员等举措
毛利率分析
从毛利率可以看出超市每日的毛利率和各部门毛利率的高低。现在大型卖场的综合毛利率在13~18%,标准超市的毛利率在16~20%,便利店的毛利率可能会在22%左右。其实综合毛利率的高低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它会随着节假日的到来而随之提升。一般来说,节假日时,高毛利的商品会有较大提高,从而对门店的毛利有一定的补充,这样就有助于超市的管理人员合理补货和安排利润计划。
贡献毛利率分析
部门的贡献毛利率由高到低的排列可以看出,一般的排列为:文具、塑料五金、针织品、休闲食品、曰化、烟酒、肉食、副食品、粮油。管理者由此可以逐步调整单品价位和普通商品与利润商品的结构,促使其在综合毛利贡献率上减少差距。对于贡献毛利率较高的部门应加大要货的力度,对于贡献毛利率较低的商品部门应加大调整力度,了解目标顾客群的消费需求。例如:肉食品会因夏季的到来而销售下滑.就应通过增加夏季的畅销品来转移定位。某一部门可能会因利润商品的断货,而使整个部门的贡献毛利率下滑(有时即使是销售额不变,但是利润率却下滑很多),这就要求超市根据自身的情况,重视利润商品的库存,合理提出要货需求单以便配送中心配送。
提高毛利率
如果一周的毛利率低于预计指标,就可以对各部门的毛利率和销售构成比进行人为调整。例如:一周的整体毛利率为13%,低于预计毛利率15%,而其中休闲食品的销售构成为13.71%,但是毛利率为11%,为了提高总体毛利率,就可以增加休闲食品的品种和数量及展示的排面,以促进销售,提高这一部门的销售构成比,从而达到提高整体毛利率的目的。
有效提高毛利率的方法为:
(1)提高高毛利率商品部门的构成比。应当注意的是:a.毛利率虽高,可能季节性商品(如雨季到来,雨伞销售增加)较多;b.毛利率虽高,但是易成为损耗高的商品;
(2)降低低毛利率部门的构成比;
(3)提升高销售构成比部门的毛利率;
(4)若有构成比相同的部门,应发展高毛利率的商品。但是不能完全绝对为了提高综合毛利率,而使销售构成比下降。要对不同个性、特征、用途的商品进行有效的组合,能够满足顾客的各种需求,使综合毛利有所增长。
经营指标
超市情况设定经营指标及达成率,以决定商品的库存。各部门商品的库存是否适当,库存是否能有效发挥效率等,这种商品成绩判定的指标我们谓之交叉比率。商品的交叉比率越高,就表示越有效率;交叉比率最少也要确保在200。如果为100,是指得到与商品投入资本相同数额的毛利,如果将风险负担、滞销商品及损耗计算在内的话,就谈不上效益了。各部门的目标交叉比率先由公司总部统一设定,然后各门店根据实际情况自行调整设定各部门的目标销售额,计算其应有的库存量。计算方法:假设有一部门销售目标a为154万元,销售占比b为15.7%,交叉比率c为133%,目标毛利率d为15%,那么贡献毛利率为e=b×d=15.7%×15%=2.355%,目标周转率f=c/d=133/15=8.87次,目标库存g=a/f=154/8.87=17.36万元。
营运部门重点查询及分析的数据:
⑴ 日销售数据
⑵ 月销售数据
⑶ 销售明细数据
⑷ 未销售商品数据
⑸ 商品排行榜——前、后50名销售数据
⑹ 商品大中小类别排行数据
⑺ 贡献率数据:类同单品销售数据,但增加了百分比
⑻ 变价数据:对应变化商品,检查是否已更换便签和POP
采购部门需查询和分析的数据:
⑴ 供应商变动数据:新增、终止交易的供应商和单品促销。
⑵ 按主供应商汇总每天的销售金额。
⑶ 单品进销存数据
⑷ 含应付款的供应商进销存数据。
⑸ 结算汇总数据
⑹ 日销售数据
⑺ 月销售数据,促销商品销售数据
⑻ 销售明细数据
⑼ 未销售商品数据:标准时段积压商品库存的清单。
⑽ 商品排行榜——前、后50名单品销售数据
⑾ 商品大中小类别排行数据
⑿ 贡献率数据
❹ 超市销售分析怎么写大哥大姐,帮帮忙!
首先,超市营运者心中要有“三个价值”的销售理念,即:渠道价值、消费价值、品牌价值。
渠道价值:在供应商营销战略中,渠道是最重要的,也是最出业绩的方式,就超市而言,除了关注卖场消费者终端,也要关注渠道价值,即团购客户。尤其是节庆旺季时期,各个事业机关单位,金融教育机构,工厂医院等大型单位都会给职工发放节庆福利物品,对于超市而言,建立外联公关营销部门(团购部),通过渠道进行业务,如果开发好这些团购大客户,建立长期信任的合作方式,相信会很大幅度拉升销售了。
消费价值:众所周知,超市行业以零售消费群为主,卖场硬件要做好商场艺术陈列展示等,运用商品管理,软件上做好顾客服务,不断提升商品力、企业形象,在消费者心中的树立良好的影响,要记住,想要提升销售,最终“得民心者得天下”。
品牌价值:不管哪个行业,树立品牌影响力总会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但只要在经营超市,管理者就要以这个理念做指导,坚持不懈,始终如一,明白做生意不是“一锤子买卖”,努力去完善商品结构,改进服务,为每个消费者提供具备良好性价比的商品,良好的增值服务,将卖场从心智上推进至消费者心中,产生品牌效应,使消费者用良好的口碑相互宣传,从而产生重复购买、提高销售。
其次,提升销售的“三个主力”武器,即:商品力,价格力,促销力。
商品力:超市行业,商品本身就是一个提升销售的竞争力,根据周边的消费习惯制定合理的商品品类,拓展优秀的供应商资源,运用商品三零七零管理法则,搞好主力商品、辅助产品、关联商品,高、中、低档商品的组合。节庆时期尤其注重节庆主力商品的陈列,一定要排面整齐,货源充足。制订合理库存,合理订货,盘活滞销商品资金,做好商品的各项工作,也是为销售的提升做了最基本的铺垫。
价格力:近几年因通货膨胀,物价一直上涨的厉害,因此造就了消费者的购买习惯更加的敏感,消费更加理性化。“货比三家”式的购物习惯正逐渐在全球蔓延开来,因此,商品的价格又是提升销售的一个竞争力。通常除了给消费者做好商品“一物一签”的标识外,更要多做敏感性商品(油、奶、蛋、肉、粮)的市调工作,多了解竞争店的价格动态,供应商货源方面运用谈判技巧,增大销量,争取到好的价格,从各方面让自己店的价格优势更为主动。
促销力:顾名思义就是促进销售,促销实质上是一种沟通活动,即营销者(信息提供者或发送者)发出作为刺激物的各种信息,说服或吸引消费者购买其产品,以达到扩大销售的目的。在当今营销策划满天飞的年代,促销的创新性更为重要,就中秋节日促销而言,超市168网编辑已在《借势中秋超市促销要点》一文中做了要点的阐述,可以说一个有创意的促销主题,加上合理的商品选择及强势的价格,做好评估预算,那么,提升销售的目标也就达到了。
最后,不要忘记,超市品牌的最直接传导者,提升销售真正的执行者,你的员工。
员工是一个企业的中坚力量,是企业的细胞,是建设品牌,整合企业形象的基石。指导好员工做好理货与促销及顾客服务,才能更好更有效的去实现制定的销售目标。顾客是零售企业利润的源泉,但他们往往是由企业最基层的员工(如营业员、收银员)直接提供服务。企业是否有崇高的使命,管理人员有没有受过良好的教育,企业的管理机制是否完善,这些东西对于企业来说固然非常重要,但顾客不一定感受得到,他们也不一定在意。顾客想要的是在这家店里是否能买到自己想买的东西,是否得到了良好的服务。所以说,基层员工的管理直接关系到业绩的提升。
人力资源绝对不容忽视,除非想放弃销售的增长。所以说,超市内部更应加强底层员工的培训,制定合理的制度化流程,更好的规范员工的工作,制定有效的激励机制,让员工与企业产生一种和谐归宿感,员工各个是企业的主人,还怕销售不提升吗?
综上所述,全面系统化的提升销售,是一个坚持不懈,共同创新的过程,停止空谈一切,现在开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