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营销策划 > 企业市场调查失败案例及评价

企业市场调查失败案例及评价

发布时间:2021-08-18 02:07:40

A. 有关企业失败的案例分析

曾经家喻户晓的“燕舞”悄然落幕
http://www.sctrademark.com/hysb/Print.asp?ArticleID=1275
郑州亚细亚破产震动中原商圈
http://news.sina.com.cn/c/2001-08-15/330172.html

B. 市场调查与预测成功与失败的案例分析

市场调查与预测成功与失败的案例分析版------详细请看权:
http://..com/question/249011932.html?an=0&si=1

C. 市场营销中企业营销失败的案例

时间仓促,给你些参考吧,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奥妮之败

1998年奥美国际广告公司参与的旨在拯救奥妮皂角洗发浸膏的行动,成了奥妮的“滑铁卢”———在广告市场砸进8000万元后,销售货款只收回1亿元,减去广告费用后可谓是血本无归。
奥妮从此一蹶不振。

秦池“标王”之殇

曾经名不见经传的秦池酒厂通过采用广告促销战略,以巨额资金获得中央电视台1996年黄金时段的广告“标王”,迅速提升品牌知名度从而使白酒的销售额直线上升,由一个默默无闻的小酒厂一跃成为全年销售收入达9.5亿元,利税达2.2亿元的知名白酒企业。但是,广告促销会带来很大效益,但同时也会带来很大风险。初尝广告甜头的酒厂人开始有些过分依赖广告的作用了。他们把“宝”完全压在广告的投入上,希望凭借广告“标王”的身份再度称雄市场。但是,这样的决策给该厂带来的并不是希翼中的滚滚财源,而是难以咽下的苦酒。由于生产管理方面没有相应加大力度,而且巨额的广告收入又给企业造成沉重的资金负担,该厂的经济指标开始大幅下滑。之后,该厂连续亏损,最后到了破产边缘,“秦池神话”最终破灭。

巨额广告费拖垮智强

因每年上亿元的高昂广告费所累,曾经辉煌一时的“中国核桃粉大王”———四川智强集团因破产最终走上拍卖台。
智强集团原是一家地方国营食品企业,在1998年央视广告招标会上,该集团以6750万元的巨资夺得央视在1999年第一、二、四季度广告黄金段位的“A特段”。加上在其他媒体投放的广告,所耗广告费用高达1亿多元,成为当年四川投放广告最多的企业,被称为四川“标王”。
在巨额广告费的轰炸下,“智强”商标的知名度在全国范围内迅速提升。该集团的主导产品“智强核桃粉”、“智强鸡精”等产品销往全国近400个大中城市,出口到了新加坡、泰国等东南亚国家。企业也先后获得“四川省重点企业”、“四川省小巨人企业”等殊荣,并被誉为“中国核桃粉大王”。
然而,由于该集团鼎盛时期的年产值才1.6亿元,而每年的广告费就超过1亿元,企业经营被高昂广告费所困,因而经营每况愈下,出现了借钱或贷款打广告的现象。2003年成都春季糖酒会,智强出巨资包断主会场的大门和最重要的展场,做最后一拼,不久就溃败得不可收拾,半年后,集团即向法院提出了破产申请。

D. 国内十大企业失败案例

飞龙、三株、秦池,曾经是中国企业界灿烂的明星,在上世纪九十年代辉煌一时。曾几何时,它们相继黯淡隐去,给人们留下无尽的思索。

回顾飞龙、三株、秦池的历史,我们可以发现一些共同特点:第一,抓住了好的契机。飞龙、三株迅速兴起的大背景是人们社会观念的转变和对身体健康、生活质量的关注;秦池则是夺取央视“标王”,抓住了全国人民的“眼球”。第二,利用电视等大众传媒广泛宣传,迅速成名,飞速扩张。飞龙广告投入巨大,1991年为120万元,1992年为1000万元,1993年为8000万元;产出则更为惊人,从1990年注册资金仅为75万元的小企业,飞速发展到1995年累计销售收入20亿,利润达4.2亿元。三株强有力的媒体宣传攻势,推动三株口服液一夜成名,在农村甚至被称为延年益寿的灵丹妙药,销售额急剧飙升,公司成立仅三年,销售额就达到80亿元,资产达48亿元。而秦池在夺标后的第二年,销售额高达9.5亿元,此盛况至今仍为秦池人津津乐道。

飞龙、三株、秦池,在迅速崛起之前都是规模很小、名不见经传的小企业,它们的飞速发展羡煞许多同业,这同时也为自己埋下了日后覆亡的祸根。第一,没有明确的战略意图。德鲁克认为,企业战略就是企业的发展蓝图,没有战略的组织就好像没有舵的小船,会在原地打转。尽管看起来,三株似乎提出了自己的战略,吴炳辉在新华社年会上曾经宣称,三株到二十世纪末完成900亿到1000亿元的利税,成为中国第一纳税人,言犹在耳,三株却已轰然倒下。第二,没有形成独特的、不易复制、难以替代竞争优势。三家企业的产品单一,科技含量低,舍得花大钱打广告,却舍不得做产品研发,形不成核心竞争力。这不仅是飞龙、三株和秦池的弊病,更是中国众多流星企业的痈疽。飞龙、三株、秦池的竞争手段何其相似,建立起庞大的营销队伍,不遗余力地打广告,短时间声名鹊起,销售量和销售收入大增。从长期来看,这种竞争手段毫无秘密可言,极易被竞争对手模仿和超越。第三,没有危机管理意识,缺乏危机管理机制。表面上看,飞龙、三株和秦池的猝败是由极偶然的因素引发的:公司上市运作暴露了飞龙的弊病,一场人命官司击倒了三株,秦池则源于新闻单位揭密秦池酒勾兑的流程,但从深层次分析,偶然事件打倒一个庞大企业,则反映出该企业内部管理体制不健全,没有危机管理意识和危机处理机制。

从以上三家企业的兴衰我们可以看到,企业间的竞争犹如越野赛跑,一个企业要想在长期的竞争过程中立于不败之地,必须制定出一个长远的发展思路,一个适合本企业的、迥异于他人的发展战略。

张瑞敏认为,一个企业没有发展战略,就是没有发展思路,没有思路也就没有出路。企业的发展战略就像是茫茫大海中的灯塔,为企业指明前进的方向。德鲁克认为,对发展战略已不是“是否需要”重视,而是“如何重视”及“重视程度”的问题。企业战略在此被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就中国企业的现实来说,战略在企业运营中似乎是可有可无的东西。1998年,700家上市公司,仅20%有战略规划部,15%为其它部门代替,55%的公司根本就没有战略,战略仅是偶然从公司决策层中产生,而战略规划在众多的非上市公司中更是少之又少。

战略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那么是否存在一个普遍适用的战略呢?正如管理方法、领导方式具有情境性质,战略也必须因环境而异。无论一个战略制定得多么完善,它未必对所有公司都适用,也不是对某一公司的任一时期都适用。波特说过,每个公司都从不同的起点开始,在不同的背景下经营,并且拥有基本上是不同种类的资源,没有适用于所有多种业务公司的最佳战略。

只有在分析具体企业的环境(包括宏观环境和行业背景)和企业内部资源拥有状况及利用能力基础上,制定出的战略才是切实可行的。另一方面,战略的制定过程也非文字游戏或简单模仿,战略必须与众不同,以此区别于其它企业,并为企业员工注入凝聚力、向心力、自尊心和自豪感。这意味着企业必须仔细选择一组不同的经营活动来传达一套独特的、与企业战略相配套的公司理念和价值观念,形成企业难以被模仿的核心竞争力。没有战略,或者战略和公司经营行为两张皮,轻微的,造成企业平庸的业绩表现,严重的,可能把企业拖向破产的泥沼。

前车之鉴,后事之师。许多企业认识到战略的重要性,纷纷聘请外脑为企业把脉,有的甚至重金聘请国外咨询公司来做战略,但真正的实施效果却差强人意。有人分析认为,这是由于国外公司不了解中国国情,制定出的战略水土不服。我认为这只是部分原因,更主要的原因则是战略实施过程中的问题。一个战略的制定、实施和评估并非一蹴而就的事,也不是一朝一夕之功,往往是十年、八年的时间期限,牵涉到的人、事广泛而复杂。因此,战略的成功并非是做好一件事,甚或者几件事,而在于做好链条上的每一件事。

有了好的战略及战略执行,成为企业界天空常驻的恒星,也并非难事。

E. 市场调研的成功与失败的案例

失败之鉴——市场调研案例分析
来源:.gov.cn

新可口可乐跌入调研陷阱

曾经在朋友处听到这样一个美国式的幽默,假若你在酒吧向侍者要杯可乐,不用猜,十次他会有九次给你端出可口可乐,还有一次呢?对不起,可口可乐卖完了。可口可乐的魅力由此可见一斑。在美国人眼里,可口可乐就是传统美国精神的象征。但就是这样一个大品牌,20世纪80年代中期却出现了一次几乎致命的失误。

百事以口味取胜

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前,可口可乐一直是美国饮料市场的霸主,市场占有率一度达到80%。然而,70年代中后期,它的老对手百事可乐迅速崛起,1975年,可口可乐的市场份额仅比百事可乐多7%;9年后,这个差距更缩小到3%,微乎其微。

百事可乐的营销策略是:一、针对饮料市场的最大消费群体——年轻人,以“百事新一代”为主题推出一系列青春、时尚、激情的广告,让百事可乐成为“年轻人的可乐”;二、进行口味对比。请毫不知情的消费者分别品尝没有贴任何标志的可口可乐与百事可乐,同时百事可乐公司将这一对比实况进行现场直播。结果是,有八成的消费者回答百事可乐的口感优于可口可乐,此举马上使百事可乐的销量激增。

耗资数百万美元的口味测试

对手的步步紧逼让可口可乐感到了极大的威胁,它试图尽快摆脱这种尴尬的境地。1982年,为找出可口可乐衰退的真正原因,可口可乐决定在全国10个主要城市进行一次深入的消费者调查。

可口可乐设计了“你认为可口可乐的口味如何?”“你想试一试新饮料吗?”“可口可乐的口味变得更柔和一些,您是否满意?”等问题,希望了解消费者对可口可乐口味的评价并征询对新可乐口味的意见。调查结果显示,大多数消费者愿意尝试新口味可乐。

可口可乐的决策层以此为依据,决定结束可口可乐传统配方的历史使命,同时开发新口味可乐。没过多久,比老可乐口感更柔和、口味更甜的新可口可乐样品便出现在世人面前。

为确保万无一失,在新可口可乐正式推向市场之前,可口可乐公司又花费数百万美元在13个城市中进行了口味测试,邀请了近20万人品尝无标签的新/老可口可乐。结果让决策者们更加放心,六成的消费者回答说新可口可乐味道比老可口可乐要好,认为新可口可乐味道胜过百事可乐的也超过半数。至此,推出新可乐似乎是顺理成章的事了。

背叛美国精神

可口可乐不惜血本协助瓶装商改造了生产线,而且,为配合新可乐上市,可口可乐还进行了大量的广告宣传。1985年4月,可口可乐在纽约举办了一次盛大的新闻发布会,邀请200多家新闻媒体参加,依靠传媒的巨大影响力,新可乐一举成名。

看起来一切顺利,刚上市一段时间,有一半以上的美国人品尝了新可乐。但让可口可乐的决策者们始料未及的是,噩梦正向他们逼近——很快,越来越多的老可口可乐的忠实消费者开始抵制新可乐。对于这些消费者来说,传统配方的可口可乐意味着一种传统的美国精神,放弃传统配方就等于背叛美国精神,“只有老可口可乐才是真正的可乐”。有的顾客甚至扬言将再也不买可口可乐。

每天,可口可乐公司都会收到来自愤怒的消费者的成袋信件和上千个批评电话。尽管可口可乐竭尽全力平息消费者的不满,但他们的愤怒情绪犹如火山爆发般难以控制。

迫于巨大的压力,决策者们不得不做出让步,在保留新可乐生产线的同时,再次启用近100年历史的传统配方,生产让美国人视为骄傲的“老可口可乐”。

仅仅3个月的时间,可口可乐的新可乐计划就以失败告终。尽管公司前期花费了2年时间、数百万美元进行市场调研,但可口可乐忽略了最重要的一点——对于可口可乐的消费者而言,口味并不是最主要的购买动机。

F. 企业管理失败案例

商场浮沉,很难得说清楚。从以前到现在失败的例子很多。

以下是一些经典案例。

G. 因为市场调查而失败的企业

没有因为市场调查而失败的企业。只有因市场调查而失败的案例,这样一个案例并没有把企业搞跨。

可口可乐:跌入调研陷阱

1、百事以口味取胜

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前,可口可乐一直是美国饮料市场的霸主,市场占有率一度达到80%。然而,70年代中后期,它的老对手百事可乐迅速崛起,1975年,可口可乐的市场份额仅比百事可乐多7%;9年后,这个差距更缩小到3%,微乎其微。

百事可乐的营销策略是:一、针对饮料市场的最大消费群体——年轻人,以“百事新一代”为主题推出一系列青春、时尚、激情的广告,让百事可乐成为“年轻人的可乐”;

第二是进行口味对比。请毫不知情的消费者分别品尝没有贴任何标志的可口可乐与百事可乐,同时百事可乐公司将这一对比实况进行现场直播。结果是,有八成的消费者回答百事可乐的口感优于可口可乐,此举马上使百事的销量激增。

2、耗资数百万美元的口味测试

对手的步步紧逼让可口可乐感到了极大的威胁,它试图尽快摆脱这种尴尬的境地。1982年,为找出可口可乐衰退的真正原因,可口可乐决定在全国10个主要城市进行一次深入的消费者调查。

可口可乐设计了“你认为可口可乐的口味如何?”“你想试一试新饮料吗?”“可口可乐的口味变得更柔和一些,您是否满意?”等问题,希望了解消费者对可口可乐口味的评价并征询对新可乐口味的意见。调查结果显示,大多数消费者愿意尝试新口味可乐。

可口可乐的决策层以此为依据,决定结束可口可乐传统配方的历史使命,同时开发新口味可乐。没过多久,比老可乐口感更柔和、口味更甜的新可口可乐样品便出现在世人面前。

为确保万无一失,在新可口可乐正式推向市场之前,可口可乐公司又花费数百万美元在13个城市中进行了口味测试,邀请了近20万人品尝无标签的新老可口可乐。

结果让决策者们更加放心,六成的消费者回答说新可口可乐味道比老可口可乐要好,认为新可口可乐味道胜过百事可乐的也超过半数。至此,推出新可乐似乎是顺理成章的事了。

3、背叛美国精神

可口可乐不惜血本协助瓶装商改造了生产线,而且,为配合新可乐上市,可口可乐还进行了大量的广告宣传。1985年4月,可口可乐在纽约举办了一次盛大的新闻发布会,邀请200多家新闻媒体参加,依靠传媒的巨大影响力,新可乐一举成名。

看起来一切顺利,刚上市一段时间,有一半以上的美国人品尝了新可乐。但让可口可乐的决策者们始料未及的是,噩梦正向他们逼近——很快,越来越多的老可口可乐的忠实消费者开始抵制新可乐。

对于这些消费者来说,传统配方的可口可乐意味着一种传统的美国精神,放弃传统配方就等于背叛美国精神,“只有老可口可乐才是真正的可乐”。有的顾客甚至扬言将再也不买可口可乐。

每天,可口可乐公司都会收到来自愤怒的消费者的成袋信件和上千个批评电话。尽管可口可乐竭尽全力平息消费者的不满,但他们的愤怒情绪犹如火山爆发般难以控制。

迫于巨大的压力,决策者们不得不作出让步,在保留新可乐生产线的同时,再次启用近100年历史的传统配方,生产让美国人视为骄傲的“老可口可乐”。

点评:仅仅3个月的时间,可口可乐的新可乐计划就以失败告终。尽管公司前期花费了2年时间,数百万美元进行市场调研,但可口可乐忽略了最重要的一点——对于可口可乐的消费者而言,口味并不是最主要的购买动机。


(7)企业市场调查失败案例及评价扩展阅读:

意义

市场调研对于营销管理来说其重要性犹如侦查之对于军事指挥。不做系统客观的市场调研与预测,仅凭经验或不够完备的信息,就作出种种营销决策是非常危险的,也是十分落后的行为。

具体来看,市场调研对营销管理的重要

市场调研

性表现在五个方面。

1、提供作为决策基础的信息;

2、弥补信息不足的缺陷;

3、了解外部信息;

4、了解市场环境变化;

5、了解新的市场环境 ;

作为市场营销活动的重要环节,市场调研给消费者提供一个表达自己意见的机会,使他们能够把自己对产品或服务的意见、想法及时反馈给企业或供应商。通过市场调研,能够让该产品生产或提供服务的企业了解消费者对产品或服务质量的评价、期望和想法。

H. 市场调查失败案例

记得大约在80年代的中期,北方一个海滨城市的国营啤酒厂打算引进国外技术改造现有版的生产装置,扩大权产量。在做项目评估时,对市场调查的基本方法,就是根据记者的报道,估算一个市民平均一天一瓶啤酒,本地市场大约能消费多少量。再与技术引进国的消费比例相比,相差很大。由此估算市场潜力很大,远远超出扩产后的生产规模。得出的结论就是市场可行。现在看来,以人口基数估算市场的方法是可以用的,但市场调查所涉及的因素远不止仅凭直观或常识就能感悟的那几个。更重要,一个具体企业确认的市场,与客观存在的大市场是有很大的差异,不能被肤浅的市场调查误导。可是,现实中的企业在市场调查中出现问题的案例仍然不乏其例。

阅读全文

与企业市场调查失败案例及评价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主题乐园策划设计方案 浏览:1000
大爱抚平电子商务公司 浏览:93
大学生进社区志愿公益策划方案 浏览:148
华为公司营销方案模板下载 浏览:782
视频交流大赛策划方案 浏览:386
模联活动的策划方案 浏览:882
皮包市场营销 浏览:4
市场营销案例精品课程 浏览:238
04553体育市场营销学 浏览:321
政府部门元旦晚会策划方案 浏览:663
银川市骨干教师培训方案 浏览:38
电子商务的税种 浏览:151
七月儿童活动策划方案 浏览:703
给班级活动策划方案 浏览:899
2016团委活动策划方案 浏览:522
2013电子商务发展现状 浏览:984
市场营销商品定价案例 浏览:300
市场营销图片大全会徽 浏览:450
应急培训方案计划表 浏览:118
辽宁众赢电子商务是真的吗 浏览:1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