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旅游概念股龙头有哪些
1、探路者
2014月2月,公司以约1924万元人民币增持参股公司Asiatravel7.07%股份至21.22%。Asiatravel主营业务为以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方式提供机票预订、酒店预订和景点预订等其他综合旅行管理服务,是集酒店、机票和旅游景点即时预订确认于一体的三合一在线旅游平台。
同时,公司打造了中国旅游行业第一个网络直达号,开发了景区手机APP和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峨眉山随身导”,使峨眉山成为“轻应用”上线的全国首家5A级景区。
2. 能告诉我如何塑造旅游品牌
品牌塑造
1、市场分析
市场分析是我们塑造一个旅游品牌的第一个步骤,方法是通过对客源地市场状况、当地的历史文化、民俗、资源状况等进行深入的研究并对分析结果进行总结和提炼,为品牌定位做准备。
2.定位
品牌定位是塑造品牌过程中的关键步骤和难点所在,在市场分析的基础上通过使用定位方法提炼出特定旅游目的地的主题定位。
主要的定位方法有如下几种:
1) 比附定位法:
比附定位是一种“借光”定位方法。它借用著名景区的市场影响来突出、抬高自己,比如把三亚誉为“东方夏威夷”,把小浪底水库誉为“北方的千岛湖”。
2)心理逆向定位
心理逆向定位是打破消费者一般思维模式,以相反的内容和形式标新立异地塑造市场形象。例如河南林州市林滤山风景区以“暑天山上看冰堆,冬天峡谷观桃花”的奇特景观征服市场。
3)狭缝市场定位
狭缝市场定位是旅游景区(点)不具有明显的特色优势,而利用被其他旅游景区(点)遗忘的旅游市场角落来塑造自己旅游产品的市场形象。比如我们在《德阳市2004-2007年营销策划方案》将原有四川娱乐城改造为童话乐园,就是将市场定位在儿童市场,并以独特的童话主题公园的形式推出市场。
4)变换市场定位
变换市场定位是一种不确定定位方法。它主要针对那些已经变化的旅游市场或者根本就是一个易变的市场而言的。市场发生变化,景区(点)的特色定位就要随之改变。
5)差异、共生定位法-柳州案例分析:山水桂林,风情柳州
由于桂林与柳州区位紧邻,因此,柳州旅游的主题定位就必须和桂林的山水主题定位有不同特色的区别和互补互动。
柳州与广西龙头旅游品牌的桂林毗邻,同属桂北旅游经济区,桂北旅游开发的主副两中心"即以桂林市为中心,以柳州市为副中心;桂林旅游以山水甲天下,柳州旅游则以风情而卓越,两者可突出各自旅游特色,形成各自区域旅游环线,又优势互补,相连成网,如此方能共同构筑起桂北旅游的大系统。
桂林和柳州旅游资源的核心竞争力差异明显,桂林旅游的独特资源是自然山水,桂林是中国美丽山水的代名词,漓江,阳朔引起的是感悟自然山水,闲适心情的心理诉求,给游客以视觉感观和心灵沉静的满足。而柳州则相反,她必须紧紧依托自身的不同于桂林的资源要素特点来做文章。这就必然要强调风情这个关键的主题,立足风情这个基本点。
通过前面的分析,我们已经知道,柳州旅游最独特的资源是风情,其中,全面生动的四民族原生态的生活方式及浓郁的民俗风情独树一枝:三江侗族建筑艺术(知名品牌程阳风雨桥、芭团风雨桥、马胖鼓楼)、大歌(多声部合唱艺术)、节庆民俗及侗寨美丽并且具有新鲜原生形态的独特魅力;金秀圣塘山万亩变色杜鹃美景(大瑶山)与世界知名的瑶族风情,融水元宝山美景(大苗山)与原生态苗寨风情,贝江水景及勾滩苗寨风情基础,刘三姐传歌成仙的动人传说与壮族对歌,都是别具魅力的民族风情,比周边地区有较强的竞争力,更是桂林的民族风情所不能比拟的。
柳州的城市更具人文内涵,先进的的现代工业,悠远深厚的古人类文化,独特的壶形城市线条,鲜活的市民歌艺文化,典雅的赏石文化,奇特的棺材文化层层叠加,纷繁交错,形成龙城独特的城市风情,游客在柳州可尽享桂林所不能完全提供的人文互动的心智体验。这些都从根本上决定了柳州将以其更侧重于人文要素和现代要素整合来和桂林形成互补和竞争。其竞争力的形成是显而易见的。而这种互补性的竞争即有利于两个城市的同步发展,也是柳州市旅游发展的必然过程。
鉴于桂林旅游品牌的强势影响,柳州开拓旅游市场必须依托于桂林,与桂林共生营销,捆绑销售。只有借助桂林山水品牌,把不利的紧邻地域条件变为可依靠和利用的朋友关系,通过知名品牌带动,才可能尽快的增加柳州旅游的知名度,提升柳州风情旅游品牌形象。
据此,柳州则充分发挥自己的风情优势,以风情感受为体验之源,改善心身融入为基本诉求点,构建以风情为核心,以互动体验为主导的复合产品体系,促进柳州发展成为体验性与人文性的互动休闲旅游目的地。通过深度挖掘独特卖点,同时有目的的打造这些独特卖点产品,实现与桂林旅游的差异定位,柳州才能与桂林优势互补,良性竞争,在桂北旅游大系统中相连成网,共生共荣。
3.产品的提升和打造与城市风貌打造
3.1 产品的提升和打造
完成对品牌进行定位后,对原有产品进行提升和打造同样是品牌塑造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以我公司策划的《德阳市旅游2004-2007年整合营销策划方案》为例,在对德阳市场环境和资源环境分析的基础上,我们确定了“阳刚休闲之都”的城市核心区主题定位,围绕这一定位我们对原有的石刻艺术公园进行了注入式的产品打造,加入了人体雕塑、涂鸦墙、街头视觉艺术、街舞等互动式、体验式的艺术表演形式以满足年轻游客追求前卫时尚的市场需求;另一方面针对儿童市场推出了童话乐园的创意,利用四川娱乐城原有的欧式建筑打造一个以童话故事为主题背景的儿童娱乐城,极大的提高了产品对少年儿童游客的吸引力。以上仅是策划文本中6个产品提升计划中的两个,通过这个案例我们可以看出通过一系列这样的产品提升丰富了品牌内涵,既解决了策划前各景点无主题的问题又以产品的形式提高了品牌的吸引力。
3.2 城市风貌(景观)的打造
围绕旅游目的地的定位对城市风貌进行打造同样是品牌塑造过程中的重要工作。城市风貌的打造就像一个舞台背景和氛围的制造,贴合主题定位的城市风貌打造将更好的烘托我们所塑造的主题。以我们公司策划的江西景德镇项目为例,主题定位:“千年瓷都 中华雄镇”,围绕此主题我们策划了在城市风貌改造上进行了城市瓷化装饰工程:用100座雕塑瓷作品装饰城市,加强城市陶瓷雕塑的数量和质量,使之系列化、规范化,将艺术性、趣味性、故事性相结合,成为真正的城市风景线。从街道“+”字路口开始,逐步向道路两侧延伸,直至公园、社区。每一条街一个主题,每一组雕塑一个故事。通过磁化工程对城市风貌的打造凸现了“千年瓷都 中华雄镇”的主题定位。
3. 优化旅游电子商务发展的大环境
7.3.桂林旅游业21世纪发展的外部环境和机遇
海外市场加速发展、国内市场全面启动。99年起,我国入境旅游全面增长,各级旅游局籍亚洲经济逐渐复苏的契机,针对周边市场、欧美市场和其它市场的特点,组织旅游企业,大力开展对外促销工作,使我国入境旅游市场实现了全面增长。1998年一度有所下降的外国旅华市场,1999年突破了800万人次,比历史最高年份的1997年还高出13%。国内旅游也进一步升温。国家已经确定旅游业为新的经济增长点之一,旅游消费是拉动消费内需的主要渠道之一。因此,桂林作为名牌旅游城市有发展旅游的广阔前景。在政府部门、旅游企业和消费时尚的引导下,国内旅游市场规模迅速扩张,潜力充分显现出来。延长节假日的规定出台后,国内旅游更加兴旺。
“十五“计划和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带来旅游建设的机遇,重点启动建设和保护“桂林山水”工程,通过实施“城市与山水同美”的桂林市区城市改造计划,展现以秀美的山水风光为特色、以深厚的历史、文化为底蕴的城市风貌,对原有景区进行深层次的开发和市场新包装,把桂林市区建设成初具规模的国家级风景旅游度假区;争取“漓江山水”列为世界遗产;初步建成阳朔田园风景旅游度假区,全面提高“桂林山水“的品级和国家级旅游区质量。
随着全国旅游热的升温,各地不断出台了加快培育旅游业作为区域新增长点的措施、办法,资金来源渠道增多,有企业投资、政府投资、政企合资等形式,各地掀起了一股景点开发热,一批景点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给桂林带来更多的竞争对手。来自国外旅游目的地的竞争也同样激烈。我国已批准15个国家和地区作为我国公民自费出境旅游目的地,并开展了与几乎所有毗邻国家的边境旅游。东南亚受经济危机的影响,当地旅游消费价格大幅下降,使得到东南亚旅游有很大的吸引力;日本、韩国加大对我国的旅游宣传促销力度;香港、澳门的回归也吸引了相当一批国内游客。1998年我国因私出境人数达到319万人次。面对国内景点的增多,国外旅游地对中国客源市场的大力争夺攻势,旅游地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
随着国内旅游市场需求日益趋向多样化,消费者的自主意识和品牌意识不断增强;旅游目的地的竞争加剧,旅游业中旅游地的市场定位逐渐明显。只有那些定位准确,策略得当的旅游目的地才能得到持续稳定地增长。
游客逐渐成熟,游客对旅游服务的要求越来越高,并且更加注重细节,各地旅游服务的设计也越来越贴近游客,满足各种游客的各种需要。因此桂林旅游业的开发应针对它拥有的潜在游客。桂林的一级目标市场是广西本区、广东、日本、韩国及港澳台等,桂林市旅游的相关部门、企业应该加强游客的消费行为的研究,并根据游客消费行为的特点设计、开发旅游产品和旅游服务,提供个性化和高质量的服务。
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城市化生活和现代节奏对人的压力越来越大,使得人们对大自然的追求欲望越来越强,对环境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近年国内生态旅游的兴起及发展,从某一个侧面表达了人们对生态环境、生态产品的需求。也正由于对大自然的重视日益增加,人们保护的环境意识也日益增强。越来越多的游客,特别是国际游客希望了解并参与当地人的生活和生产,并且希望知道他们的旅游行为对当地社会、经济、环境的影响,越来越多的人成为“负责任“的旅游者。
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将把我国的对外开放推进一个新的阶段,对旅游业的发展将产生巨大推动作用。加入世贸组织后,我国旅游业自身及相关行业都将进一步加快与国际接轨的步伐,旅游业发展环境将进一步优化;外资的利用在深度和广度上将进一步扩大;商务旅游者也会进一步增加。这些对我国旅游业发展的整体影响是积极的、有利的。一是有利于优化旅游业发展的大环境,如金融业、信息产业的扩大开放、关税的降低,对旅游业发展都有直接的好处;二是有利于建立更加符合国际规则的运营机制;三是有利于增加国际客源。加入WTO,对于旅游企业特别是旅行社企业来说,既带来了发展的机遇,同时也带来了一些挑战。以此为契机,将促进旅游企业向集团化、网络化、品牌化发展以及旅游行业的国企改革。
网络的发展,电子商务的兴起,使传统的商业模式产生了转变。面对快速壮大而且影响深远的网络经济,从现实和长远看,电子商务由于适应了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趋势而必然发展,迅猛发展的中国旅游业不能将其拒于门外。从我国旅游业发展趋势和参与国际竞争着眼,电子商务将是我国旅游业发展的新动力,也将是我国旅游业参与国际竞争的必要手段。电子商务与网络技术在旅游经营活动中的推广应用,对传统的旅游经营商业模式、促销成本等具有一定的冲击力,而且冲击将越来越强。
4. 旅行去成都和桂林哪个更好
两座城市各有特色,生活节奏也很休闲,但从自然风光、美食包容度、物价和度假氛围来说,我认为桂林更好!
严格来说,桂林是一个旅行目的地,而成都更像一个旅行中转站,很多想到川西、九寨等地旅行的游客或选择成都作为集散地。虽然成都市内及周边也有锦里、大熊猫基地、宽窄巷子、都江堰、青城山等几个景点,始终不如遍地风光的桂林更有旅游感,何况桂林除了阳朔的山山水水,市区也有很多值得游览的人文景点,比如独秀峰、靖江王府、两江四湖等。
由于游客来自世界各地,桂林的美食选择空间也很大,这点比起成都并不处于劣势。
5. 优化旅游发展环境应该怎么做
7.3.桂林旅游业21世纪发展的外部环境和机遇
海外市场加速发展、国内市场全面启动。99年起,我国入境旅游全面增长,各级旅游局籍亚洲经济逐渐复苏的契机,针对周边市场、欧美市场和其它市场的特点,组织旅游企业,大力开展对外促销工作,使我国入境旅游市场实现了全面增长。1998年一度有所下降的外国旅华市场,1999年突破了800万人次,比历史最高年份的1997年还高出13%。国内旅游也进一步升温。国家已经确定旅游业为新的经济增长点之一,旅游消费是拉动消费内需的主要渠道之一。因此,桂林作为名牌旅游城市有发展旅游的广阔前景。在政府部门、旅游企业和消费时尚的引导下,国内旅游市场规模迅速扩张,潜力充分显现出来。延长节假日的规定出台后,国内旅游更加兴旺。
“十五“计划和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带来旅游建设的机遇,重点启动建设和保护“桂林山水”工程,通过实施“城市与山水同美”的桂林市区城市改造计划,展现以秀美的山水风光为特色、以深厚的历史、文化为底蕴的城市风貌,对原有景区进行深层次的开发和市场新包装,把桂林市区建设成初具规模的国家级风景旅游度假区;争取“漓江山水”列为世界遗产;初步建成阳朔田园风景旅游度假区,全面提高“桂林山水“的品级和国家级旅游区质量。
随着全国旅游热的升温,各地不断出台了加快培育旅游业作为区域新增长点的措施、办法,资金来源渠道增多,有企业投资、政府投资、政企合资等形式,各地掀起了一股景点开发热,一批景点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给桂林带来更多的竞争对手。来自国外旅游目的地的竞争也同样激烈。我国已批准15个国家和地区作为我国公民自费出境旅游目的地,并开展了与几乎所有毗邻国家的边境旅游。东南亚受经济危机的影响,当地旅游消费价格大幅下降,使得到东南亚旅游有很大的吸引力;日本、韩国加大对我国的旅游宣传促销力度;香港、澳门的回归也吸引了相当一批国内游客。1998年我国因私出境人数达到319万人次。面对国内景点的增多,国外旅游地对中国客源市场的大力争夺攻势,旅游地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
随着国内旅游市场需求日益趋向多样化,消费者的自主意识和品牌意识不断增强;旅游目的地的竞争加剧,旅游业中旅游地的市场定位逐渐明显。只有那些定位准确,策略得当的旅游目的地才能得到持续稳定地增长。
游客逐渐成熟,游客对旅游服务的要求越来越高,并且更加注重细节,各地旅游服务的设计也越来越贴近游客,满足各种游客的各种需要。因此桂林旅游业的开发应针对它拥有的潜在游客。桂林的一级目标市场是广西本区、广东、日本、韩国及港澳台等,桂林市旅游的相关部门、企业应该加强游客的消费行为的研究,并根据游客消费行为的特点设计、开发旅游产品和旅游服务,提供个性化和高质量的服务。
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城市化生活和现代节奏对人的压力越来越大,使得人们对大自然的追求欲望越来越强,对环境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近年国内生态旅游的兴起及发展,从某一个侧面表达了人们对生态环境、生态产品的需求。也正由于对大自然的重视日益增加,人们保护的环境意识也日益增强。越来越多的游客,特别是国际游客希望了解并参与当地人的生活和生产,并且希望知道他们的旅游行为对当地社会、经济、环境的影响,越来越多的人成为“负责任“的旅游者。
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将把我国的对外开放推进一个新的阶段,对旅游业的发展将产生巨大推动作用。加入世贸组织后,我国旅游业自身及相关行业都将进一步加快与国际接轨的步伐,旅游业发展环境将进一步优化;外资的利用在深度和广度上将进一步扩大;商务旅游者也会进一步增加。这些对我国旅游业发展的整体影响是积极的、有利的。一是有利于优化旅游业发展的大环境,如金融业、信息产业的扩大开放、关税的降低,对旅游业发展都有直接的好处;二是有利于建立更加符合国际规则的运营机制;三是有利于增加国际客源。加入WTO,对于旅游企业特别是旅行社企业来说,既带来了发展的机遇,同时也带来了一些挑战。以此为契机,将促进旅游企业向集团化、网络化、品牌化发展以及旅游行业的国企改革。
网络的发展,电子商务的兴起,使传统的商业模式产生了转变。面对快速壮大而且影响深远的网络经济,从现实和长远看,电子商务由于适应了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趋势而必然发展,迅猛发展的中国旅游业不能将其拒于门外。从我国旅游业发展趋势和参与国际竞争着眼,电子商务将是我国旅游业发展的新动力,也将是我国旅游业参与国际竞争的必要手段。电子商务与网络技术在旅游经营活动中的推广应用,对传统的旅游经营商业模式、促销成本等具有一定的冲击力,而且冲击将越来越强。
6. 常德有啥好玩的地方
NO.1 桃花源
中国桃花源位于湖南省常德市西南34公里处,地处沅水下游,古武陵县境内。始建于晋,初兴于唐,鼎盛于宋,历史悠久,是东晋大诗人陶渊明《桃花源记》所描述、千百年来为世人所传颂、《辞海》《辞源》释义桃花源的所在地。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森林公园、国家AAAA级旅游区、国家重风景名胜区。以山水田园之美、寺观亭阁之盛、诗文碑刻之丰、历史传说之奇而享誉中外,是全国华人向往的心灵故乡。
7. 厦门旅游业的优缺点
主要问题:旅游资源有待深度挖掘 旅游产业仍未做大做强1.旅游业作为支柱产业发展的重视程度不够。虽然在2006年,市委、市政府在《关于进一步加快旅游经济发展的决定》中就已明确将旅游业作为我市的支柱产业,但目前全市旅游业增加值仅约占全市GDP的8%。近年来,市政府对发展旅游业的扶持力度明显落后于金融业、信息产业等其他行业,与兄弟省市相比我市旅游业发展速度较慢。 2.旅游资源开发深度力度不够,缺乏特色旅游项目。目前,厦门市正处于由单一的观光型旅游城市向商务会展、休闲度假旅游城市转变,在旅游资源深度挖掘和旅游产品组合包装方面,缺乏有国际影响力的旅游品牌,与高端游客的需求尚有一定的距离。3.娱乐、消费等旅游相关配套产业发展不足,缺乏面向高端游客的重量级商圈。目前厦门的娱乐消费业略显单一化,主要为传统的酒吧、夜总会、温泉等项目,缺乏面向高端白领的高档购物场所和特色休闲娱乐项目。厦门的商圈尽管很多,但都存在商品低档化、同质化的问题,缺乏真正能够吸引高端游客、体现厦门特色的重量级商圈。4.文化旅游提升不够,一台戏亟待开发。厦门虽然拥有爱乐乐团、小白鹭民间舞团、南音、歌仔戏等人文景观,又有郑成功、林尔嘉、林语堂等名人文化资源,但没有将这些文化元素融入到旅游产品开发中,缺乏像丽江“纳西古乐”、西安“唐宫乐舞”、杭州“宋城千古情”、桂林“印象刘三姐”等能体现地域特色的文化旅游项目。5.鼓浪屿人文底蕴下降,文化内涵逐渐淡化。近年来随着城市社区功能的退化和高素质人口的流失,鼓浪屿人文底蕴日趋消失,文化、艺术气息逐渐淡化。多年来,鼓浪屿一直处在大量游客来去匆匆的半日游状态。6.乡村游起步晚,挖掘潜力巨大。与梅州、漳平等周边城市相比,厦门目前开发的乡村休闲游总体上起步较晚,发展较慢。一些乡村旅游项目还是停留在简单的“农家乐”休闲游阶段。7.旅游资源管理机制不合理。厦门的旅游资源分散在各个区域、隶属于不同的行政管理部门中,缺乏整体性和系统性,而知名度较高的一些景区又分别隶属于旅游局、园林局、鼓浪屿风景区管委会、同安区政府、路桥集团等。对策建议:在特色旅游、文化旅游、涉台旅游上下工夫 一、统筹规划促进发展,健全完善保障机制调研报告建议厦门要按照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旅游中心城市的定位来重新规划,重点放在世界级旅游产品的创新和旅游项目的创建上。建议有关部门进一步明确旅游业为厦门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尽快出台有关水、电、税、费、金融服务等优惠政策,扶持旅游企业发展壮大,多渠道增加旅游投入,使旅游投入与经济增长速度相适应。整合行政管理资源,构建旅游大格局。当前可先将市旅游局和鼓浪屿区管委会二合一,一套人马两块牌子,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建议市委、市政府将市属的相关旅游企业整合,成立厦门旅游投资控股集团公司。构建厦门旅游电子信息平台,提升厦门旅游产品推介力度。主要景点定期免费向公众开放,增强居民对旅游项目的认同感和参与度。二、挖掘资源优势,推进特色旅游1.充分挖掘海上旅游文化资源。利用厦门得天独厚的海洋、沙滩资源,积极倡导和举办厦门—香港帆船拉力赛、环岛海上马拉松独木舟挑战赛、中国俱乐部杯帆船赛、横渡台湾海峡等大型活动,带动各类游艇消费产业聚集;规划和引导海岛生存、休闲渔业、海钓、冲浪、独木舟、空中滑翔、帆伞运动、沙滩排球、游艇娱乐赛事、冒险旅游和体育文化旅游等成为追求个性和时尚的青少年感兴趣的旅游方式,让更多的人参加海上活动,把亲水运动当成休闲度假旅游中的重要部分。2.完善园博苑的娱乐消费配套项目,打造水上嘉年华。建议有关部门规划建设高档的超级休闲购物中心,吸引国外知名大品牌入驻,吸引周边高端游客来此消费。完善主题公园的建设,增加园博苑的娱乐功能,将园博苑培育成为海西新的旅游热点。3.借助五缘湾资源优势打造旅游精品。建议借鉴澳洲情人港的成功经验和模式,把五缘湾策划打造成中国的情人港;大力开发厦门大型音乐厅和水上运动中心项目;开发两岸系列文化交流活动,进行与台湾文化的对接等。4.挖掘温泉旅游资源,打造海峡西岸温泉游知名品牌。温泉是厦门休闲度假旅游的最大资源之一,建议要及时制定温泉产业发展规划,研究制定温泉产业地方行业标准,增加温泉旅游文化内涵,突出温泉文化特色,提高温泉旅游从业人员的素质,使温泉旅游成为厦门的一个品牌。三、挖掘闽南文化,打造文化旅游一台戏1.突出文化特色,打造鼓浪屿金牌旅游项目。一是打好“音乐牌”,突出鼓浪屿音乐文化(包括钢琴、管风琴)、崖刻文化、领事馆文化、宗教文化、名人效应,形成鼓浪屿的旅游特色。二是加强历史名人故居游项目的推介和开发,使之逐渐成为鼓浪屿的名牌景点。2.挖掘闽南文化资源,打造“印象厦门”一台戏。一是可以将“郑成功文化”作为厦门文化旅游的第一品牌来进行推广营销。建议举办一台具有闽台特色的文艺演出,不断更新,并常年演出,邀请知名导演和演员参与创作演出,内容可表现郑成功抗清复台的壮举、表现鼓浪屿东西方交织的历史文化、表现海峡两岸的渊源和交流等,形成类似“印象漓江”等高知名度的文化旅游品牌。二是将南音、高甲戏、布袋木偶和闽南歌等这些闽南印象元素整合起来,精心策划,依托各个区,每年举办一次闽南文化节,成为“一区一品”的主角。3.建设一批闽南文化街项目。建设一批具有闽南特色的文化街,形成有知名度的品牌。如鼓浪屿感情文化街、中山路步行街、乌石埔油画街、环筼筜湖咖啡酒吧特色商业一条街、翔安闽南民俗街、同安竹坝华侨农场休闲农业南洋风情街等。4.丰富和完善一批特色夜间游项目。建议学习法国“红磨坊”的表演和经营方式,打造富有现代特色的文化旅游项目。同时借鉴台湾的夜市旅游经验,规划建设一批夜市旅游项目,形成以“听南音、品小吃、逛夜市、赏乐舞”为主要内容的闽南特色文化旅游品牌。5.加快乡村休闲旅游度假村建设。要尽快促进我市集美、海沧、同安、翔安等每区都建设一个4A级的休闲度假旅游景点,以“住农家屋、吃农家饭、干农家活、观农家景”的活动方式,示范先行,以点带面。四、抓住机遇,做大做强涉台旅游1.采取有效措施,加大对台游厦门中转项目的开发力度。旅游经厦门中转“小三通”赴台湾本岛旅游,团费可以节约500元至1000元人民币。厦门要利用价格优势,加大对这条航线的宣传推介力度,通过吸引台湾和大陆的游客中转厦门,开拓厦门旅游客源。要力争降低厦金航线的船票价格。 2.争取对台游相关扶持政策。积极争取中央给予厦门办理对台游的扶持政策。争取早日开通厦门-澎湖包机;争取开放大陆居民部分省市经厦门口岸赴金门、澎湖自由行政策;争取参照边境游做法,对参加在厦门举办的全国性展览或会议的外省代表,允许在厦门就地办理赴金马澎地区的相关证件等。3.争取实行更加开放的特区旅游政策。厦门作为海峡经济区惟一的特区城市,应该积极向国家相关部门争取比其他城市更加开放的旅游政策。争取更加开放便利的出入境特殊政策、优惠的旅游购物政策,争取开放海洋旅游的相关政策、开放旅游相关产业的政策等。五、培育高端旅游业,加强区域性旅游联动1.大力开发游艇旅游。投资35亿元的厦门香山游艇码头建成后,将成为一个全新的旅游、休闲、度假胜地。建议加大宣传力度;开辟海上游艇旅游线路,并开展一些游艇游乐和比赛项目;与海上文化相结合,与海上自然保护区相结合。2.发展会展旅游,培育高端旅游市场。有关部门要推动会展与旅游有机结合,在管理体制、市场营销、客源预测、配套服务、场馆后续利用上,实现利益互补、互动发展。3.大力发展高尔夫球运动,带动厦门高端休闲旅游产业发展。使高尔夫球运动成为促进入境旅游市场增长主要动力。建议在海沧、同安、翔安偏远的荒山规划建设高尔夫球场;鼓励民营和台港资企业为投资主体;有关部门要进一步支持和积极争取国家级和国际性的高尔夫球赛事落户厦门。4.推动区域性旅游中心建设,构建我市“大旅游圈”。建议进一步实施赣州—厦门红色旅游线路为核心的旅游合作计划等。以厦门为平台,通过联合泉州、漳州、龙岩等市,与武夷山共建区域旅游合作组织,构建覆盖厦门、漳州、泉州三地的2小时旅游圈。
8. 旅游拍婚纱照哪里好
旅游婚纱照拍的好的是惜惜摄影、VP境外婚纱旅拍、维多利亚环球旅拍、提拉米苏、潘多拉婚纱摄影。
第一名:惜惜摄影
推荐理由:惜惜摄影近年来是新人们关注度最高的一家旅拍工作室,也是国内最热门的摄影机构之一。其创始人保罗先生在婚纱摄影方面有丰富的阅历和经验手法。惜惜摄影以独特的摄影风格和创造性的旅拍手法不仅遥遥领先于同行,而且广受大众的好评。他们为了照片的质量,全程一对一管家式服务,每天规定照片的数量来保证照片的质量。因此受到了广大网友的一致追捧。
第五名:潘多拉婚纱摄影
推荐理由:他们家为上海整个市场定位较为高端的摄影品牌,创立者是上海几名较为知名的摄影师,化妆师组建而成,作品注重情景融入与人物的情绪把控。2016年当选上海最具实力的婚纱摄影机构,作品先后在业内多家杂志发表,因为定位中高端客户群体,起拍门槛高。
(8)桂林漓江风景区旅游市场定位扩展阅读:
新娘在拍摄婚纱拍摄时,建议尽量地让自个的体型曲线清楚,不然会给人一种很呆板的感觉,而且也不能表现画面所需求的美感。
比如新娘在拍摄的时分一定要挺胸收腹,尽量不要以正面拍摄。两腿的姿势不要太故意地站直,可以一条腿稍微抬高些,臀部也要转过来,用一只手摆在臀部,这样可以增加画面宽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