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营销策划 > 阿里巴巴双十一营销分析

阿里巴巴双十一营销分析

发布时间:2021-08-09 05:24:12

Ⅰ 天猫“双十一”的4p营销策略是什么

时代的变迁,美国营销学学者杰罗姆·麦卡锡教授在20世纪的60年代提出“产品、价格、渠道、促销”4大营销组合策略不会改变。传统的4P理论是以产品为核心的营销策略,但是在商品同质化严重的全球化经济体系下,在4P的基础上,4C理论【消费者(Customer)、成本(Cost)、便利(Convenience)和沟通(Communication)】以消费者为中心的理论决定购买去向。
明星加直播
双11晚会明星阵容+矩阵直播,打造超级ip,肩负拉新客户、提升平台整体流量和关注度重任。阿里成立了阿里鱼,专门针对10万商家的ip变现平台。
个性化推荐
千人千面的个性化推荐是今年天猫提升流量转化率的利器。通过将千人千面这一阿里核武器开放应用到商家店铺,重在为商家提高流量价值、提升转化率,为消费者提供差异化的营销和服务。
全渠道战略
全渠道是18年双11销量的刷新阵地,扶持60多家,强调门店发货。打通线上线下,通过增加用户体验和便利性,将线上线下用户互相引流,刺激消费,实现增长是品牌和阿里等电商平台共同的追求。
跨店联动、流量转化
推多门槛跨店满减优惠玩法,提升促销联动和流量转化。
18年双11的营销玩法包括平台级、行业级和商家工具,平台级将有全场满返、双11购物券满减活动;行业级别的将有预售、花呗分期等方式;商家自己则有买n免1、搭配宝、赠品宝、特价宝等多重玩法。
备货主打秋冬新款、商场同款
18年双11货品仍会以应季为主,建议商家在活动前对店铺主推款和top款做足准备。预热期间主推时尚,天猫全球潮流盛典,将作为双十一预热期间时尚方向主推重点。

Ⅱ 阿里巴巴双十一营销战略分析论文范文和毕业论文格式,急需。

双十一营销战略分析。。可以写。。

Ⅲ 阿里巴巴公司在双十一的创新体现在哪些方面

我和拉登是老表,绝对行

Ⅳ 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分析双十一现象

如今的11月11日早已不是几年前网友用来调侃的“光棍节”。在以阿里巴巴旗下的淘宝、天猫为主力军,京东、苏宁易购、当当、亚马逊等为配角的电商们的大力推广下,“光棍节”俨然已成为了全民公认的“消费节”。事实上,早在2009年,淘宝就率先发起了所谓的“1111购物狂欢节”,2009年11月11日淘宝网当天的销售额达到1亿元。次年,淘宝延续上一年的营销方式,在11日当天收获了9.36亿元的销售额。2011年淘宝和天猫的销售额再次急剧飙升,达到了53亿元,其中天猫33.6亿元,淘宝19.4亿元。直至2012年,“1111购物狂欢节”又一次刷新了其历史记录。据统计至11月12日00:00为止,阿里巴巴集团“双十一”促销的总销售额达到了191亿元,其中天猫132亿元,淘宝59亿元。与去年相比,天猫今年的业绩同比增速为292%,而淘宝为204%。“双十一”当天,支付宝交易笔数超1亿笔,最高峰时处理交易数达20.5万笔/分钟。这些数据让人们在乍一眼看到时惊讶得合不拢嘴,而回过头想想却又不得不承认,自己也的确曾为这些骄傲的业绩作出过小小的贡献。
“双十一”现象是营销学上的一个经典案例,这一点毋庸置疑,但本文并不是要从营销学的角度探讨阿里巴巴的营销手段的高明之处,而是试图运用经济学原理来简单分析“双十一”快递爆仓的原因所在。

原理一:激励理论
从经济学的角度来说,激励是引起一个人做出某种行为的某种东西,诸如惩罚或奖励的预期。由于理性人通过比较成本与利益做出决策,因此,他们会对激励做出反应。
利用节日做促销其实是一个比较老套的营销手段了。元旦、中秋、国庆、圣诞,只要是个节日,我们都能看到商场里五花八门的打折促销。但是,“双十一”促销之所以比历史上的任何一个节日促销都要成功,就是因为电商们不仅仅采用了传统的价格激励,还非常巧妙地运用了心理激励。
首先,别忘了11月11日最原始的意义是光棍节。而这一意义也被精通心理学的营销者们运用到了促销理念中。“光棍节,我们除了购物还能做什么”、“把谈恋爱的钱用来给自己买件像样的衣服”、“趁着还没有另一半的时候尽情虐待自己的钱包吧”。很多单身的男女们并不是受到价格的吸引,而是被这样的带有浓重的惺惺相惜之意的言论给拉到了光棍节的购物大军中。
另外,大多数的人在决定自己的行为时都有一种从众心理,即在社会群体的无形压力下,有意识或无意识地与大多数人保持一致。原本电商们就有一大群忠实的消费群体,即使没有所谓的“购物狂欢节”,他们也习惯了网上购物。平日常常要买的商品突然间铺天盖地地打起了折,这使得他们成为了最先受到激励的一批人。在他们状若癫狂的行为的影响下,他们周围很多原先并不了解这个活动,甚至几乎从不进行网上购物的人也不知不觉打开网页,看看是不是真的能“大捞一笔”。

更加重要的是,很多消费者(尤其是女性)在这种强有力的激励下会失去理性消费的约束,造成大量的过度消费。“光婚节妻子疯狂消费,导致婚姻危机”,“一女子光混节狂拍一万多元,用光全部积蓄”。节后这样的新闻层出不穷。这些案例似乎有点极端,但也证明了,在全民消费的激励之下,很多人在光棍节当日的消费是超出了自己的预算约束的。

原理二:需求价格弹性
需求定理表明,一种物品的价格下降将使其需求量增加。需求价格弹性则是衡量需求量变动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如果一种物品的需求量对价格变动的反应很大,那么这种物品的需求就是富有弹性的。
11日当天,很多网店的商品折扣低至五折、三折甚至一折,我们也许会感到疑惑:他们真的能赚钱吗?还是不惜亏本也要随促销的大流?当运用需求价格弹性这一工具来进行分析之后我们就会发现,在这场促销大战中,大部分卖家的收益是远远超过他们平日里的收益的。
我们很容易就能推知,不同于大米、食盐这些缺乏弹性的生活必需品,服装首饰等的需求量往往极易受到价格的影响。当价格变动时,这类商品的需求量变动的比例将大于价格变动的比例,即需求价格弹性大于1。而针对这些需求富有弹性的商品,采取适度的降价手段将有利于提升销量,增加收益。这也正好解释了为什么衣服、饰品、化妆品、家具等购买决策易受价格影响的商品,也正是“双十一”当天折扣最凶的商品。
总结
很多生活中的事物看似难以理解、琢磨不透,但运用经济学的原理便能很轻松地得到解释。就如这次电商们所创造的网络购物奇迹,深刻地体现了经济学中
的激励理论和需求价格弹性理论,而反过来说,这些经济学中最基础的理论,也为电商们此次营销策略的成功提供了理论上的支撑。

Ⅳ 双十一经济现象解释价值规律

从经济学角度分析“双十一”现象

如今的
11

11
日早已不是几年前网友用来调侃的“光棍节”
。在以阿里巴
巴旗下的淘宝、天猫为主力军,京东、苏宁易购、当当、亚马逊等为配角的电商
们的大力推广下,
“光棍节”俨然已成为了全民公认的“消费节”
。事实上,早在
2009
年,
淘宝就率先发起了所谓的

1111
购物狂欢节”

2009

11

11
日淘宝
网当天的销售额达到
1
亿元。次年,淘宝延续上一年的营销方式,在
11
日当天
收获了
9.36
亿元的销售额。
2011
年淘宝和天猫的销售额再次急剧飙升,达到了
53
亿元,
其中天猫
33.6
亿元,
淘宝
19.4
亿元。
直至
2012
年,

1111
购物狂欢节”
又一次刷新了其历史记录。
据统计至
11

12

00

00

止,
阿里巴巴集团
“双
十一”促销的总销售额达到了
191
亿元,其中天猫
132
亿元,淘宝
59
亿元。与
去年相比,天猫今年的业
绩同比增速为
292%
,而淘宝为
204%

“双十一”当
天,支付宝交易笔数超
1
亿笔,最高峰时处理交易数达
20.5
万笔
/
分钟。这些数
据让人们在乍一眼看到时惊讶得合不拢嘴,
而回过头想想却又不得不承认,
自己
也的确曾为这些骄傲的业绩作出过小小的贡献。

“双十一”现象是营销学上的一个经典案例,这一点毋庸置疑,但本文并不
是要从营销学的角度探讨阿里巴巴的营销手段的高明之处,
而是试图运用经济学
原理来简单分析“双十一”快递爆仓的原因所在。

原理一:激励理论

从经济学的角度来说,激励是引起一个人做出某种行为的某种东西,诸如惩
罚或奖励的预期。
由于理性人通过比较成本与利益做出决策,
因此,
他们会对激
励做出反应。

利用节日做促销其实是一个比较老套的营销手段了。元旦、中秋、国庆、圣
诞,只要是个节日,我们都能看到商场里五花八门的打折促销。但是,
“双十一”
促销之所以比历史上的任何一个节日促销都要成功,
就是因为电商们不仅仅采用
了传统的价格激励,还非常巧妙地运用了心理激励。

首先,
别忘了
11

11
日最原始的意义是光棍节。
而这一意义也被精通心理
学的营销者们运用到了促销理念中。
“光棍节,我们除了购物还能做什么”

“把
谈恋爱的钱用来给自己买件像样的衣服”

“趁着还没有另一半的时候尽情虐待自
己的钱包吧”
。很多单身的男女们并不是受到价格的吸引,而是被这样的带有浓
重的惺惺相惜之意的言论给拉到了光棍节的购物大军中。

另外,大多数的人在决定自己的行为时都有一种从众心理,即在社会群体的
无形压力下,
有意识或无意识地与大多数人保持一致。
原本电商们就有一大群忠
实的消费群体,即使没有所谓的“购物狂欢节”
,他们也习惯了网上购物。平日
常常要买的商品突然间铺天盖地地打起了折,
这使得他们成为了最先受到激励的
一批人。
在他们状若癫狂的行为的影响下,
他们周围很多原先并不了解这个活动,
甚至几乎从不进行网上购物的人也不知不觉打开网页,
看看是不是真的能
“大捞
一笔”


更加重要的是,很多消费者(尤其是女性)在这种强有力的激励下会失去理
性消费的约束,造成大量的过度消费。
“光婚节妻子疯狂消费,导致婚姻危机”

“一女子光混节狂拍一万多元,用光全部积蓄”
。节后这样的新闻层出不穷。这
些案例似乎有点极端,
但也证明了,
在全民消费的激励之下,
很多人在光棍节当
日的消费是超出了自己的预算约束的。

原理二:需求价格弹性

需求定理表明,
一种物品的价格下降将使其需求量增加。
需求价格弹性则是
衡量需求量变动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
如果一种物品的需求量对价格变动的反
应很大,那么这种物品的需求就是富有弹性的。

11
日当天,很多网店的商品折扣低至五折、三折甚至一折,我们也许会感
到疑惑:
他们真的能赚钱吗?还是不惜亏本也要随促销的大流?当运用需求价格
弹性这一工具来进行分析之后我们就会发现,
在这场促销大战中,
大部分卖家的
收益是远远超过他们平日里的收益的。

我们很容易就能推知,
不同于大米、
食盐这些缺乏弹性的生活必需品,
服装
首饰等的需求量往往极易受到价格的影响。
当价格变动时,
这类商品的需求量变
动的比例将大于价格变动的比例,即需求价格弹性大于
1
。而针对这些需求富有
弹性的商品,
采取适度的降价手段将有利于提升销量,
增加收益。
这也正好解释
了为什么衣服、
饰品、
化妆品、
家具等购买决策易受价格影响的商品,
也正是
“双
十一”当天折扣最凶的商品。

总结

很多生活中的事物看似难以理解、
琢磨不透,
但运用经济学的原理便能很轻
松地得到解释。
就如这次电商们所创造的网络购物奇迹,
深刻地体现了经济学中

的激励理论和需求价格弹性理论,
而反过来说,
这些经济学中最基础的理论,

为电商们此次营销策略的成功提供了理论上的支撑。

阅读全文

与阿里巴巴双十一营销分析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北京网络营销公司有多少家 浏览:76
中国移动电子商务中心 浏览:653
哈根达斯营销推广方案 浏览:407
家具品牌营销方案 浏览:942
啤酒销售营销方案 浏览:158
公益活动捐书策划方案 浏览:26
汽车营销渠道系统规划方案 浏览:860
2014年10月市场营销学试题及答案 浏览:793
结合公关原理为求职策划方案 浏览:785
市场营销实训报告自我总结报告 浏览:225
2015网络营销案例ppt模板 浏览:312
电子商务专业求职意向 浏览:283
在国际市场营销的演进过程中 浏览:320
派诺电子商务 浏览:562
电子商务公司工种有哪些 浏览:359
电子商务商业模式的内涵 浏览:413
什么是网络营销类型 浏览:556
计算机课培训方案 浏览:444
北京聚商合一电子商务 浏览:917
家长教育活动策划方案 浏览: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