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便利店市场调查主要关注什么
周边的配套
周边人群的购物习惯
便利店如何定位
便利店里面产品如何配置
便利店产品价格调查等
2. today便利店如何突出产品 服务的特色
肯定要把产品的优势说出来啊
3. today便利店生意怎么样
60%的店铺是亏钱的~您自己想想
4. 开便利店怎么做市场调查
如何做便利店市调
目前中国部分城市的便利店行业发展越来越壮大,竞争越来越激烈。在激烈竞争中市调成了必须要做的事情。时刻关注相关竞争对手的动做成了营运和采购必修课。此文章献给铤而走险的市调人员、新入行个体店主。 设备:500万像素手机(设置为静音状态)
1、先离店三十米拍摄一张全景图,再将店的四周各拍一张。网上搜三维立体图了解周边的商业环境和居住环境。确定其商圈。
2、进入店内首先估算店面积。看地砖(一般为60*60或者90*90)
3、看灯光布置:看吊顶,吊顶一般都为标准件。关注冷色调灯光和暖色调灯光的搭配。
4、看商品:从分类的角度去看该店各分类的陈列面积以及陈列位置,初步判定其销售以什么为主。数单品:看其每个分类的单品数以及畅销单品的占比。 5、看货架摆放:根据货架的摆放基本确定该店的顾客动线以及摆放意图。 6、硬件设备:风幕柜 冷藏柜 中岛冷柜 收银台(循环机 咖啡机 关东煮 烤肠机 蒸包机等等)
7、蹲点:晚9点-临晨3点(关注客流量以及顾客消费的商品)
8、尽可能在不被发现的前提下将每组货架和设备全部拍摄下来以便分析模仿。 9、留意观察收银员对鲜食的操作手法和注意相关细节。从烹制到售卖到平时的动作。
10、将所有的东西汇总并总结。
耐心、细心、恒心。你一定能将一家店的情况完全的了解并为以己用的。
5. 便利店的市场调查要怎样做!(急的!!)
你好,如果是便利店抄我想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调查,1,区位选择。具体来说也就是店面的选址,首先你要考虑便利店的经营性质,既然是24小时营业那么应该选择在人流比较多得地方,最好是昼夜人流都有保证的地方,如火车站附近等。2,区位选择好之后就要看你所选择的地方,消费者需要什么,你可以去火车站的便利店调查他们的货品种类;还可对当前区位的人流进行调查,问问他们希望店里买什么。3,如果你已经选定了一个地方,那么就要调查该地区是否有同类店面,也就是说看需要是否饱和;4,成本控制。成本包括很多,要调查的也很多。比如房租、水电、人员工资水平等等。
差不多就是这些了,还有不详细的你自己想一想,也欢迎其他人补充。至于调查,你可以就上面四点设计一些问题,做成问卷形式,然后就可以开展调查了。注意调查的时候综合把握人群,也就是尽量照顾到所有群体,不要以偏概全;当然也要有所侧重。
6. today24小时便利店前景怎样
24小时便利店市场前景:
24小时便利店就是全天营业的便利店了,夜间也照常营业。24小时营业更能方便顾客在夜间购买必需的物品,市场前景应该不错,从便利店的发展规律看,每3000人就需要一家24小时便利店,因此我国的24小时便利店行业市场前景广阔,市场商机巨大,还有很大的创业发展空间。
24小时便利店利润分析:
24小时便利店运营虽然有电费、人员工资等费用跟着,但其利润却比正常营业的便利店高出很多。以一个营业面积一般在50~150平方米左右的24小时便利店为例,一般需要15万元的资金,主要花费在店铺的装修、购买各种设备以及货物等。房屋的租金因地段的不同各异,平均来讲,一般200~300元/平方米。在管理方面,因为要24小时经营,因此一般需要工作人员3到5名左右。按一名工作人员一天2000元算,人员工资需支出每月10000万。如果按每天销售额5000元,按照30%的毛利率来计算,24小时营业的便利店比正常营业的便利店每月的利润要高出38%。
从以上的市场前景与利润分析来看,开一家24小时便利店绝对是一个创业的好选择,但这并不意味着就一定能够成功。24小时便利店还需要一个好的店址,24小时便利店可以选在办公楼、学校、医院附近,当然也可以选在闹市区,娱乐区。
7. Today便利店商品进价和毛利如何
主要选择厂家和区域总经销,因为集中采购,所以价格有优势;随着门店规模的增加,采购价格会越来越有优势。目前的平均毛利率约为29%-34%,具体情况由商品结构决定;其中FF商品、进口商品等毛利率高达40%以上。
8. 便利店顾客调查分析总结报告
有关人口数和家庭人口之组成,可参考选址地域街道办事处和派出所存档的户藉人口数和人口普查资料。所需调查的项目包括:
1.常住人口数
2.家庭及构成
3.人口密度
4.教育程度
5.从事行业
6.自然增加率
7.社会增加率
8.家庭人均收人
9.白天流动人口数
10.年龄构成
11.家庭年支出及支出结构
现就一些主要项目分述如下:
1.家庭人口及收入水平
家庭状况是影响消费需求的基本因素。家庭特点包括:人口、家庭成员年龄、收人状况等。如每户家庭的平均收入和家庭收人的分配,会明显地影响未来商店的销售。如所在地区家庭平均收入的提高,则会增加家庭对选购商品数量、质量和档次的要求。家庭的大小也会对未来的商店销售产生较大影响。比如一个两口之家的年青人组成的家庭,购物追求时尚化、个性化、少量化;而一个三口之家的家庭(有一个独生子女),则其消费需求几乎是以孩子为核心来进行。家庭成员的年龄也会对商品具有不同需求。比如,老龄化的家庭其购物倾向为购买保健品、健身用品、营养食品等;而有儿童的家庭则重点投资于儿童食品、玩具等。
2.人口密度
一个地区的人口密度,可以用每平方公里的人数或户数来确定。一个地区人口密度越高,则选址商店的规模可相应扩大。
要计算一个地区的白天人口,即户藉中除去幼儿的人口数加上该地区上班、上学的人口数,减去到外地上班、上学的人口数。部分随机流入的客流人数不在考察数之内。
白天人口密度高的地区多为办公区、学校文化区等地。对白天人口多的地区,应分析其消费需求的特性进行经营。比如采取延长下班时间、增加便民项目等以适应需要。
人口密度高的地区,到商业设施之间的距离近,可增加购物频率。而人口密度低的地区吸引力低,且顾客光临的次数也少。
3.客流量
一般在评估地理条件时,应认真测定经过该地点行人的流量,这也就是未来商店的客流量。人流量的大小同该地上下车人数有较大关系。上下车客人数的调查重点为:
各站上下车乘客人数历年来的变化。
上下车乘客人数愈多的地方愈有利。
上下车乘客人数若减少,又无新的交通工具替代的情况下,商圈人口也会减少。
根据车站出入的顾客年龄结构,可了解不同年龄顾客的需求。
一般而言,调查人口集聚区域是企业选择立地的重点。如:
·居住人口集聚区。如新建小区、居民居住集中区等。
·日常上班的场所、学校、医院等,乃白天人口集结之场所,也就是人口聚集地区。
火车站、汽车站、地铁站等是人们利用交通工具的集结点,也是人口聚集之处。
体育场、旅游观光地及沿途路线也是人们集聚活动的场所。
4.购买力
商圈内家庭和人口的消费水平是由其收入水平决定的,因此,商圈人口收入水平对地理条件有决定性的影响。家庭人均收入可通过入户抽样调查获取。比如北京西郊某商厦在立地之初,就对周围商圈一至二公里半径的居民按照分群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出家庭样本2000个。经过汇总分析,这2000户居民中,人均收入在月千元左右的约占50%,500—1000元的占 20%,1000—1500元的占20%,人均月收入500元以下的10%;人均月收入2000元以上的约占10%。由此说明,该地区居民大都系工薪族家庭,属于中等收入水平。
企业在选择立地时,应以处于青年和中年层顾客,社会经济地位较高,可支配收入较多者居住区域作为优先选址为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