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市场营销案例分析
1 成功原因:a 该公司在推出产品之前对市场做出了准确的调查和分析
b 定位准确
c 该公司能不断的观察和分析市场需求变化 从而对产品的宣传进行微妙的改变
2 背景分析:a 对所处的营销环境进行分析即目标消费者所处的年代(70年代初/末)
b 对在当时的主流文化的影响下目标消费者的心理进行了分析
3解决方法:在70年代初根据目标消费者的价值观和理念而赋予产品与之相符的一种附加价值 让目标消费者体会到使用这种产品就可以体现出自己的价值和品位 同理 在70年代末该公司也是采用同样的方式来留住消费者
4 采用的理论:a 定位理论
b USP理论即独特销售主张 该公司并没在产品本身下功夫 而是根据目标消费者的需求给产品找到了产品自身之外的附加价值 从而以独特的推广方式激发消费者的购买欲 进而对其购买
5 应用技巧: 紧跟消费者需求 及时开发出与之相适应的新产品 在保持原有的宣传理念(独立生活方式)下巧妙曾加了新的宣传理念即“浪漫”
6 案例启示: a 企业在生产或推广产品是 要了解市场需求 从而做出定位 最后再为所需的人“量身定做”
b 企业应随时调查和分析市场需求的变化 也就是把目标消费者当成自己的“孩子”时刻观察他们的变化 从而给出正确的指导
『贰』 求一份营销案例分析
◇TCL的营销管理哲学
1998年,集团以其总资产58亿元,销售额108亿元,实现利润8.2亿元的业绩,在全国电子行业排行表上跃居前五名。回顾17年前由5000元财政贷款起家的成长历程,这个地方国有企业集团的高层决策者体会到建立并贯彻一套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经营理念,是公司生存和发展的关键。
TCL的经营理念包括两个核心概念和四个支持性概念。两个核心概念是:
-为顾客创造价值的观念。他们认为,顾客就是市场,只有为顾客创造价值,赢得顾客的信赖和支持,企业才有生存和发展的空间。为此,公司明确提出"为顾客创造价值,为员工创造机会,为社会创造效益"的宗旨,将顾客利益摆在首位。每上一个项目,都要求准确把握顾客需求特征及其变化趋势,紧紧抓住四个环节:不断推出适合顾客需要的新款式产品;严格为顾客把好每个部件、每种产品的质量关;建立覆盖全国市场的销售服务网络,为顾客提供产品终身保修;坚持薄利多销,让利与消费者。
-不断变革、创新的观念。他们认为,市场永远变化,市场面前人人平等,唯有不断变革经营、创新管理、革新技术的企业,才能在竞争中发展壮大。为此,他们根据市场发展变化不断调整企业的发展战略和产品质量与服务标准,提高经营水平。近几年来,集团除推出TCL致富电脑、手提电话机、健康型洗衣机和环保型电冰箱等新产品外,对电视机、电话机等老产品每年也各有近20种不同型号新产品投放市场,并几乎都受到青睐。
在具体的营销管理工作中,集团重点培育和贯彻了四项支持性观念:
1.品牌形象观念。将品牌视之为企业的形象和旗帜、对消费者服务和质量的象征。花大力气创品牌、保品牌,不断使品牌资产增值。
2.先进质量观念。以追求世界先进水平为目标,实施产品、工艺、技术和管理高水平综合的全面质量管理,保证消费者利益。
3.捕捉商机,贵在神速的观念。他们认为,挑战在市场,商机也在市场,谁及时发现并迅速捕捉了它,谁比竞争对手更好的满足消费者需要,谁就拥有发展的先机。
4.低成本扩张观念。认为在现阶段我国家电领域生产能力严重过剩,有条件实行兼并的情况下,企业应以低成本兼并扩大规模,为薄利多销奠定坚实基础。1996年,TCL以1.5亿港元兼并香港陆氏集团彩电项目;以6000万元人民币与美乐电子公司实现强强联合。仅此两项,就获得需投资6亿元才能实现的200万台彩电生产能力,年新增利润近2亿元。
TCL集团在上述观念指导下,建立了统一协调、集中高效的领导体制,自主经营、权责一致的产权机制,灵活机动、以一当十的资本营运机制,举贤任能、用人所长的用人机制,统筹运作、快速运转的资金调度机制。依据目标市场的要求,TCL投入上亿元资金,由近千名科技人员建立了三个层次(TCL中央研究院,数字技术研究开发中心,基层企业生产技术部)的战略与技术创新体系,增强自由和新技术的研究开发能力,以此抢占制高点,拓展新产品领域。90年代初,TCL集团在以通讯终端产品为主拓展到以家电为主导产品的同时,强化了以"主动认识市场、培育市场和占有市场"为基本任务的营销网络建设。集团在国内建立了7个大区销售中心、31家营销分公司、121家经营部和1000多家特约销售商,覆盖了除西藏、台湾之外的所有省份,在俄罗斯、新加坡、越南等国家建立了销售网络。
1990年以来,TCL集团快速成长。全集团销售额、实现利税年均增长速度分别为50%和5%。
问题:
1.TCL集团是如何处理顾客、企业和社会三者之间的利益关系的?
2.分析TCL集团秉持的是何种营销观念及其经营理念。
『叁』 求高手分析哈佛案例
我没接触过这个案例 但我觉得
可以
1,机会成本 也就是说 如果 不合作 带来的又是漫长时间的融资 市场的流失
2,如果以资本金入股的话 在分享利润的同时 承担风险因此只要 在股权分配上不时太过离谱 我认为可以接受
当然 在不同的投资过程中 稀释股权的协议因该分部进行
『肆』 CYBL使用的哈佛案例分析法有什么好处
CYBL使用的案例分析法首创于哈佛大学, 【案例分析法】不仅是全球各大顶尖商学院培养人才的方法,也是各大知名公司也会考量人才的面试工具。CYBL 以案例分析法为核心,通过引入真实发生的商业案例,要求学生们对案例问题进行分析,找到最佳的解决方案,并将解决方案的具体细节陈述展示给裁判,训练和考察学生对企业经营情况、发展战略和危机进行管理和决策的能力,教授学生辩证思考能力以及创造性解决问题能力。这种模式可以为学生提供有价值的比赛体验并帮助学生们开拓视野。
『伍』 管理学。。案例分析~!求达人解答~!《哈佛案例:公司是他的,你能怎么办 》
遇到这样大老板o(╯□╰)o~
资金链危机,员工忠诚度下降,员工流失率上升,不愿下放权力,公司董事会缺乏监督和必要措施等。
可以看出哈里是以为伟大而又固执的科学家,如果采用辞职等强硬手段可能会适得其反,所以必须因势利导。从文章可以看出哈里是位极富有同情心和责任感的人。
首先,研究总监布拉德•芬纳兰和资深科研专家莱恩•塔纳卡可以带哈里去一两个生活比较贫困的员工家庭去转转(这样可以提升哈里等人在员工心中的形象,同时也让哈里看到如果自己再一味不理财务而导致公司破产会给这些家庭造成多大的伤害),再带他去医院看望一名猫过敏症患者,然后请他去一家熟悉的咖啡厅或者比较清净的地方,并表明他们对哈里的坚持的原则没有异议,他们和哈里一样为了找到治病救人的方法并从中得到快乐而工作,同时也相信其他员工也是这样想的,但是他们可能不能再追随这个愿望了,原因是公司的资金危机,然后表明为了能拯救更多的病人,不让那些贫苦的家庭经受伤害,目前唯一的办法是让公司生存下去,才能谋求造福更多的人。最后在结束时表示不管他如何决定他们为能认识他这样不为名利只求造福于人的BOSS而荣幸。
如果哈里还坚持自己的意见的话就选择另谋高就吧,毕竟公司是哈里的,你只是他的一名员工。
『陆』 营销案例分析经典书籍
有几本书很符合你的要求:
《赢在中国》系列,包括很多实战案例和内大牌评委的精容彩点评。注意,是一个系列书籍。你到书店里很容易会找的到。
《品牌伐谋》作者记不清楚名字了,但是里面的实际案例都是之前人们比较熟悉的品牌,叙述平实到位,非常典型。
另外还可以考虑期刊:
《商学院》从最新的热点商业案例出发,直接,易懂。
《销售与市场》也不错,但是要看你是否有志于相关工作。
前两样儿书店里有,后两样卖报纸杂志的书摊上大多数都有,都是我看过的,觉得会比较适合你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