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农产品物流问题。。。(作业)
新华网首尔3月7日电 (记者 王缅) 随着世界经贸形势的发展,韩国农产品在价格上的劣势越来越明显。为了保住本国农产品在市场上的份额,韩国政府从上世纪末开始改变以往重“量”的农产品生产政策,转而鼓励农户进行精细化生产,走以“质”取胜的道路。
在过去相当长一段时间内,韩国政府实行的是鼓励农民增产增收的政策,力争在农产品消费上维持一定的自给自足水平。韩国的粮食消费以大米为主,而韩国70%的农民又以种植
水稻为主要收入来源,因此政府对本国大米市场一直采取保护政策。自从关贸总协定缔约国1986年开始农业问题谈判以来,国际上要求韩国开放大米市场的呼声越来越高。去年,韩国政府承诺将逐步放开大米进口限额。由于国内大米消费量连年下降,进口大米又不断增多,生产成本过高的韩国产大米在价格上显然不具备竞争力,因此韩国农民的日子越来越不好过。
为了改变这种状况,从2004年起,韩国政府开始实施一项为期6年的计划,重点放在大力扶持优质品牌农产品,培育国内高端农产品消费市场。根据计划,政府在全国范围内选出7万多个拥有耕地超过6公顷的农户进行扶持,鼓励他们种植高品质水稻和“绿色”水稻。与此同时,韩国政府把大米生产比重逐步稳定在一定水平,用“生产优质大米”来取代过去的“增产”政策。此外,政府还对大米的收购政策进行了调整,实行按大米品质来制定收购价格的政策。
在这一系列新政策的鼓励下,目前韩国优质水稻的种植面积在不断增加,已占到全部种植面积的近一半。近几年来,受到大米消费量减少和库存增加的影响,普通大米价格连年下降,但比普通大米价格几乎贵一倍的优质大米的价格却连年小幅上涨,销售量也在增加。
2006年1月,韩国政府同意有条件恢复进口美国产牛肉,这无疑对韩国产牛肉价格带来影响,因为韩国产牛肉的价格是美国、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牛肉价格的3到5倍。为帮助本国养牛户应对进口牛肉带来的冲击,韩国政府今年计划通过资助和扶持政策来提高牛肉品质,打造更多的本国品牌。韩国政府计划在现有的29个品牌牛肉产品的基础上,今年再指定30个品牌牛肉,政府还希望到2013年把高品质牛肉占韩国国产牛肉总量的比例提高到70%。同时,政府要求媒体加大对高品质“韩牛”的宣传力度,让韩国消费者感到“物超所值”,心甘情愿地来消费高价“韩牛”。
韩国政府清楚地认识到,韩国农产品市场早晚要面对开放所带来的冲击。因此,引导农民搞优质农业,增加农产品附加值,扶持优质品牌农产品,培育国内高端农产品消费市场,从“质”上抵御进口农产品带来的冲击,是一条比较符合韩国国情的出路
㈡ 关于农产品批发市场调查问卷
不知道你要问什么,如果你要现成的问卷那是不可能得到的。建议你先了解批发市场,然后再有针对性地设计问卷。
㈢ 物流调查问卷怎么做(关于运输)
你可以到“网题”在线调查系统 上面找找看我好像见过这方面的模板呢而且,用“网题”做在线调查很方便的!
㈣ 农产品物流成本高居不下,怎么完善
近几年来,农村电商被一一挖掘改善,虽然为农产品助力了不少,但对于物流成本方面还是有很大问题。
农产品电商,尤其是生鲜电商,更多的是人们构筑了一个很美的梦,让人们足不出户便可以获取想要的新鲜的水果、蔬菜等生鲜产品。而且农产品电商的未来一直是被普遍认可的,但是事实上,农产品电商在实际的运作中却面临很多难以跨越的鸿沟。
如今,即使是在农村里,快递代收点和网店基本已经有了,那可以首先推进大型农产品批发市场,农产品企业对电子商务的应用,培育特色农产品品牌以及及时促销以免滞留。
另外就是现在农产品供应链比较落后,所以以现在的物流方式运输,一些农产品很容易在运输的过程中变质,那这个时候我们可以推出定时、定点、定线的农村电商物流“货运班线”模式,拓展县到乡镇双向物流运输服务,提高农村物资运输的时效性和便捷性。
归根结底,生鲜电商是定位和路径问题,究竟是为了让农产品上网还是为了更好地通过网上销售农产品需要深思,最终也还要与传统路径相融合。如果普通农产品能便捷地在社区实现网上交易和就地送配的无缝对接,也许生鲜电商的大问题就真的破解了,最终“飞入寻常百姓家”。
不过如果对于自己还是有难度的话,这里我推荐一个大商创的农村电商解决方案,它是以农村需求为核心,全面构建集PC、APP、微信于一体的终端设施,为消费者提供最为贴心的跨屏购物体验。关键是采用了卖家自提或就近配送,切实匹配农村特色,有效规避了物流最后一公里的难题。
㈤ 在农产品成本调查方面对上级有哪些意见建议
降低农产品成本:1.完善农产品流通体系。一是大力发展专业化的农产品第三方物流,鼓励农业龙头企业积极参与农产品仓储和运输的投资和运营。二是加强农产品流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产品流通体系的信息化水平。可以通过广播电视网、互联网等多种渠道,发布城乡尤其是城市对农产品的准确需求信息,为农产品流通提供参考。三是完善农产品冷链物流系统。冷链物流可以有效降低农产品流通损耗,确保食品安全,同时可以避免农产品过于集中上市,减少农产品价格的大幅波动。应通过金融支持和优惠政策等加快发展第三方冷链物流企业,推动冷冻冷藏产品加工配送中心建设。
2.优化蔬菜生产布局。目前,我国蔬菜生产的布局不够合理,造成蔬菜供求脱节,价格波动频繁,流通成本高企。优化蔬菜生产布局,应重点建设三个供应圈:一是自给供应圈,即在城市周边建好菜园子。自给供应圈的定位是解决城市自身的蔬菜供应,流通半径应尽可能缩短。二是优势供应圈,辐射范围以同一省份或地区为宜。三是特色供应圈,即对受气候、地域局限的蔬菜品种建立特色供应圈,辐射范围可以扩大到全国。同时,应大力发展蔬菜的规模化生产和规模化运输,促进总体流通成本下降。
3.减少农产品流通环节。现有的农产品供应链主要包括产地收购、中间运输、销地批发和终端零售等环节,在大中城市会出现多级批发市场。流通层次越多,农产品流通成本越高,农产品价格越高。因此,应尽可能地减少流通环节,缩短供应链。一方面,合理规划或调整面向城市的农产品批发市场结构,积极推动农产品统一配送系统建设;另一方面,大力推广“农超对接”和“农贸对接” 等新型农产品供应链模式,通过农贸市场集中采购,直接和农产品生产基地对接,有效降低流通成本。
4.完善农产品批发市场管理。创新农产品批发市场的组织模式,提高农产品批发市场的经营效率,是降低农产品流通成本的重要环节。因此,应对全国及地方农产品批发市场进行整体布局和科学规划,编制农产品批发市场建设标准,推进农产品批发市场的现代企业制度建设,加快批发市场的改造升级,加强对农产品批发市场的监督管理,控制批发市场进场费、摊位费等管理费用的收取额度,大幅度缩减农产品在批发环节的费用,有效降低农产品流通成本。此外,应参照国际惯例,将农产品批发市场界定为社会公益性事业,设立国家农产品批发市场专项基金予以扶持,并在信贷、税收、补贴上予以政策倾斜。
5.推动农产品物流技术研发。科技创新是降低农产品流通成本的关键。农产品复杂的流通网络和农产品保质期短、易腐烂的特点,对创新农产品流通技术提出了较高要求。应加大农产品流通技术研发力度,构建包括保鲜和储运技术、物流配送技术、电子化交易技术和信息技术等在内的农产品物流技术支撑体系,从而扩大农产品的运销范围,保证农产品品质稳定,降低农产品流通成本。
㈥ 市场调查问卷模板
别的答案复太长了,给你一个制好操作的方法。问卷星、问卷网都可以做问卷设计,但是模板数量比较少,需要你自己设计的部分很多。如果想偷懒的话推荐用一个很方便的问卷网站,蜂鸟问卷。这个问卷网站上有几十个标签帮助使用者搜索问卷模板,模板数量比问卷星上的多很多,而且大部分人使用问卷星设计问卷,你在问卷星上设计的问卷很容易和别人的重复。蜂鸟问卷上还有样本服务,可以帮助你把问卷精准投放给你想投放的人群,自动生成分析图表。指路链接网页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