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营销策划 > 大红袍市场定位

大红袍市场定位

发布时间:2021-05-11 23:37:18

Ⅰ 大红袍在我国茶叶领域是什么样的地位

它敢说第二就没有敢说第一的地位。

Ⅱ 大红袍的分类

有关于茶叶的问题怎么能没有我们东家呢。

关于武夷山大红袍分等级的这个问题要从3个方面来回答,并不是品质好的,那么等级就一定是高的,需要根据茶叶的香味、开采的时间、还有种植的区域等来看。

众所周知武夷山大红袍是武夷山最负盛名的茶,被誉为“茶中之王”,分等级可以从四个方面入手。

1. 根据品质来划分

茶叶的品质至关重要,品质决定茶叶的口感。大红袍从品质来划分为三类,特级、一级、二级。

特级大红袍:春季采制的大红袍为级别最好的。

一级大红袍:夏季采制的大红袍由于采制时正逢炎热季节,虽然茶树新梢生长迅速,有“茶到立夏一夜粗”之说,很容易老化。

二级大红袍:秋季气候介于春夏之间,在秋茶后期,气候虽较为温和,但雨量往往不足,会使采制的大红袍茶叶显得较为枯老。

2. 根据茶的香味来区分

茶香可以鉴别茶叶的品质高低,一般有清香型和浓香型两种。

清香型:清鲜,花香中带绿茶的清高鲜爽。滋味甘爽,但略微带点青涩。品种特征明显易鉴别,但岩韵不够突出。

汤水橙黄至黄绿色,较淡。叶底鲜活,赏心悦目,但香气不耐储藏,品质易变。该类型适合于刚接触武夷岩茶的新消费者。

浓香型:其香气浓沉厚重,杯底香(挂杯香)特好。滋味醇厚、甘活,岩韵强而耐泡,但常带杂味(如闷味、陈味等)而欠清纯。

汤色深浓、久泡不易退。叶底无看相,品种特征淡化。茶性更温和、不伤胃。该类型适合于“老茶鬼”。

3.根据产地来区分

武夷岩的生长区域也是有分别的,比如说有的生长在风景区内,崖边有几株珍品,要是按场地来划分,可以分为正岩、半岩和洲茶。

正岩:生长于武夷山风景区内的,其中包括三坑、两窠、两涧以及内外鬼洞。

大红袍母树和三坑两窠两涧都属于特品。

△这就是大红袍母树的生长区域

半岩茶:武夷山风景区之外,但仍处于武夷山境内的大面积栽种的大红袍。半岩茶区盛产名枞“肉桂”和“水仙”也出产“水金龟”、“铁罗汉”、“白鸡冠”等名枞。

洲茶:武夷山境外以及周边平原茶园大面积栽种的即为洲茶。主要是上述区域之外的黄壤土茶地及河洲、溪畔冲积土茶地等,范围较广泛。

4. 按国家标准角度来划分

因为武夷岩茶现在已经被列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所以有一套属于国家标准的分类等级方式。

最新的国家标准GB18745-2006只定义了一种分类标准,即产品标准,武夷岩茶产品分为大红袍、名枞、肉桂、水仙、奇种这五种。

那再来简单介绍一下五种国家标准的大红袍。

先来介绍一下名枞,现今武夷岩茶中有四大名枞,分别为铁罗汉、水金龟、白鸡冠、半天腰。

其实本来名枞有五大种类的,包括大红袍之前也属于名枞之一,后因大红袍成为单独的品种,使得现在的名枞不包含大红袍了。

△大红袍

△铁罗汉

△白鸡冠

△半天腰

△水金龟

肉桂:属乌龙茶类。被发现至今已有一百多年历史。是以肉桂树品种的茶树命名的名茶,成茶外形紧结呈青褐色,汤气香味刺鼻。肉桂茶其品质优异,性状稳定。

水仙:闽北乌龙茶中的两个品种之一,水仙是小乔木大叶种,干茶的条索较肉桂来说要粗长。

水仙的香味很特别,有幽柔的兰花香,花粉香,粽叶香,糙米香等,香味悠长,水仙茶最大优点是茶汤滋味醇厚滑爽,质优的陈年的水仙保存好的有着与后发酵茶类似的特点,其爽滑甚至较普洱茶有过之而无不及。

奇种:奇种是武夷岩茶中最早的品种之一,又名采茶,是指武夷山野生茶的混生种,也可以说是原产武夷山野区随意生长的有性群体,我们又称之为野茶。

奇种属于灌木性中叶类的,品种非常杂,杂的原因是不好分类,不像小编之前说的四大明枞都有自己的定位,主要是因为武夷岩茶的历史上还有上百种的茶树品种,但是目前已经无法辨识与分清,或者是品种特征不明显,无法量产培育等等原因,所以直接统称奇种。

Ⅲ 大家对大红袍认识知多少

大红袍是武夷岩茶中品质最优异者。武夷岩茶产于福建的武夷山。武夷山位于福建崇安东南部,方圆60公里,有36峰、99名岩,岩岩有茶,茶以岩名,岩以茶显,故名岩茶。武夷产茶历史悠久,唐代已栽制茶叶,宋代列为皇家贡品,元代在武夷山九曲溪之四曲畔设立御茶园专门采制贡茶,明末清初创制了乌龙茶武夷山栽种的茶树,品种繁多,有大红袍、铁罗汉、白鸡冠、水金龟“四大名枞”,此外还有以茶树生长环境命名的,如不见天、金锁匙等;以茶树形状命名的,如醉海棠、醉洞宾、钓金龟、凤尾草、玉麒麟、一枝香等;以茶树叶形命名的,如瓜子金、金钱、竹丝、金柳条、倒叶柳等;以茶树发芽早迟命名的,如迎春柳、不知春等;以成茶香型命名的,如肉桂、石乳香、白麝香等。
“大红袍”名枞茶树,生长在武夷山九龙窠高岩峭壁上,岩壁上至今仍保留着1927年天心寺和尚所作的“大红袍”石刻,这里日照短,多反射光,昼夜温差大,岩顶终年有细泉浸润流滴。这种特殊的自然环境,造就了大红袍的特异品质,大红袍茶树现有6株,都是灌木茶丛,叶质较厚,芽头微微泛红,阳光照射茶树和岩石时,岩光反射,红灿灿十分显目。关于“大红袍”的来历,还有一段动人的传说呢,传说天心寺和尚用九龙窠岩壁上的茶树芽叶制成的茶叶治好了一位皇官的疾病,这位皇官将身上穿的红袍盖在茶树上以表感谢之情,红袍将茶树染红了,“大红袍”茶名由此而来。 “大红袍”茶树现经武夷山市茶叶研究所的试验,采取无性繁殖的技术已获成功,经繁育种植,已能批量生产。
“大红袍”茶的采制技术与其他岩茶相类似,只不过更加精细而已。每年春天,采摘3—4叶开面新梢,经晒青、凉青、做青、炒青、初揉、复炒、复揉、走水焙、簸拣、摊凉、拣剔、复焙、再簸拣、补火而制成。
“大红袍”的品质特征是: 外形条索紧结,色泽绿褐鲜润,冲泡后汤色橙黄明亮,叶片红绿相间,典型的叶片有绿叶红镶边之美感。大红袍品质最突出之处是香气馥郁有兰花香,香高而持久,“岩韵”明显。大红袍很耐冲泡,冲泡七、八次仍有香味。品饮“大红袍”茶,必须按“工夫茶”小壶小杯细品慢饮的程式,才能真正品尝到岩茶之颠的韵味。

Ⅳ 大红袍属于哪类茶

中国茶叶分绿茶、乌龙茶和红茶,武夷山大红袍属于乌龙茶系列

Ⅳ 大红袍的市场环境分析

大红袍的市场情况还不错,许多地方都知道大红袍是名茶,特别是今年武夷山举办了“印象大红袍”实景演出后,名声更响了。
不过,现在大红袍成了一种茶叶的品牌了,或者说,它成了武夷岩茶的代称了,所有武夷岩茶都成了大红袍系列了,

Ⅵ 大红袍茶叶

大红袍是中国十大名茶之一,在武夷岩茶中算得上是“茶中状元”,大红袍具不属于红茶也不是绿茶,而是属于青茶或者乌龙茶。产于福建生奇秀甲东南的武夷山,茶树生长在岩缝之中,有“茶中之王”的美誉。

武夷岩茶具有绿茶之清香,红茶之甘醇,是中国乌龙茶中之极品,中国十大名茶之一,其中以大红袍而名誉全球。尤其随着大红袍这个公共品牌的崛起,名气越来越大,受到了消费者的追捧。不过不少茶友怀疑说,市面上根本就没有真正的大红袍,现在都是其他品种茶拼配的,那这种说法究竟是正确的吗?

武夷岩茶具有绿茶之清香,红茶之甘醇,是中国乌龙茶中之极品。大红袍作为我国特种名茶,经现代国内外科学研究证实,大红袍除了与一般茶叶具有提神益思,消除疲劳、生津利尿、解热防暑、杀菌消炎、解毒防病、消食去腻、减肥健美等保健功能外,还突出表现在防癌症、降血脂、抗衰老、等特殊功效。

真正的大红袍指的是什么?

现在武夷山天心岩九龙窠石壁上的那6棵母树就是母树大红袍,也就是我们所说的真正大红袍。但现在这6棵母树已经受到保护,禁止开采。

不过现在技术上可以通过将母树大红袍无性繁殖,大面积种植在了武夷山景区。因为制作工艺、产品特征和产地都与母树大红袍相同,所以被称为了大红袍,也可以叫做纯种大红袍、无性繁殖大红袍。

而现在我们所喝的大红袍其实是拼配大红袍,是为了满足市场对大红袍的需求而把武夷岩茶的不同品种按照一定比例和规则组合成的一种市场化商品。大家不要以为拼配大红袍就是品质差的,以为是商家特意在欺诈消费者。实际上在武夷岩茶国家标准的检验规则中就有提到了,“生产和加工拼配过程中形成的独立数量的产量为一批,同批产品的品质规格应相同”。也就是说拼配大红袍是合法的,也是生产过程中所必备的工序。

现如今的大红袍,仅能简单地代表产品名了。

Ⅶ 大红袍的特点

大红袍是武夷岩茶中品质最优异者。武夷岩茶产于福建的武夷山。武夷山位于福建崇安东南部,方圆60公里,有36峰、99名岩,岩岩有茶,茶以岩名,岩以茶显,故名岩茶。武夷产茶历史悠久,唐代已栽制茶叶,宋代列为皇家贡品,元代在武夷山九曲溪之四曲畔设立御茶园专门采制贡茶,明末清初创制了乌龙茶武夷山栽种的茶树,品种繁多,有大红袍、铁罗汉、白鸡冠、水金龟“四大名枞”,此外还有以茶树生长环境命名的,如不见天、金锁匙等;以茶树形状命名的,如醉海棠、醉洞宾、钓金龟、凤尾草、玉麒麟、一枝香等;以茶树叶形命名的,如瓜子金、金钱、竹丝、金柳条、倒叶柳等;以茶树发芽早迟命名的,如迎春柳、不知春一、简介大红袍”名枞茶树,生长在武夷山九龙窠高岩峭壁上,岩壁上至今仍保留着1927年天心寺和尚所作的“大红袍”石刻,这里日照短,多反射光,昼夜温差大,岩顶终年有细泉浸润流滴。这种特殊的自然环境,造就了大红袍的特异品质,大红袍茶树现有6株,都是灌木茶丛,叶质较厚,芽头微微泛红,阳光照射茶树和岩石时,岩光反射,红灿灿十分显目。关于“大红袍”的来历,还有一段动人的传说呢,传说天心寺和尚用九龙窠岩壁上的茶树芽叶制成的茶叶治好了一位皇官的疾病,这位皇官将身上穿的红袍盖在茶树上以表感谢之情,红袍将茶树染红了,“大红袍”茶名由此而来。

“大红袍”茶树现经武夷山市茶叶研究所的试验,采取无性繁殖的技术已获成功,经繁育种植,已能批量生产。“大红袍”茶的采制技术与其他岩茶相类似,只不过更加精细而已。每年春天,采摘3—4叶开面新梢,经晒青、凉青、做青、炒青、初揉、复炒、复揉、走水焙、簸拣、摊凉、拣剔、复焙、再簸拣、补火而制成。“大红袍”的品质特征是: 外形条索紧结,色泽绿褐鲜润,冲泡后汤色橙黄明亮,叶片红绿相间,典型的叶片有绿叶红镶边之美感。大红袍品质最突出之处是香气馥郁有兰花香,香高而持久,“岩韵”明显。大红袍很耐冲泡,冲泡七、八次仍有香味。品饮“大红袍”茶,必须按“工夫茶”小壶小杯细品慢饮的程式,才能真正品尝到岩茶之颠的韵味。大红袍的来历:传说古时,有一穷秀才上京赶考,路过武夷山时,病倒在路上,幸被天心庙老方丈看见,泡了一碗茶给他喝,果然病就好了,后来秀才金榜题名,中了状元,还被招为东床驸马。一个春日,状元来到武夷山谢恩,在老方丈的陪同下,前呼后拥,到了九龙窠,但见峭壁上长着三株高大的茶树,枝叶繁茂,吐着一簇簇嫩芽,在阳光下闪着紫红色的光泽,煞是可爱。老方丈说,去年你犯鼓胀病,就是用这种茶叶泡茶治好。很早以前,每逢春日茶树发芽时,就鸣鼓召集群猴,穿上红衣裤,爬上绝壁采下茶叶,炒制后收藏,可以治百病。状元听了要求采制一盒进贡皇上。第二天,庙内烧香点烛、击鼓鸣钟,召来大小和尚,向九龙窠进发。众人来到茶树下焚香礼拜,齐声高喊“茶发芽!”然后采下芽叶,精工制作,装入锡盒。状元带了茶进京后,正遇皇后肚疼鼓胀,卧床不起。状元立即献茶让皇后服下,果然茶到病除。皇上大喜,将一件大红袍交给状元,让他代表自己去武夷山封赏。一路上礼炮轰响,火烛通明,到了九龙窠,状元命一樵夫爬上半山腰,将皇上赐的大红袍披在茶树上,以示皇恩。说也奇怪,等掀开大红袍时,三株茶树的芽叶在阳光下闪出红光,众人说这是大红袍染红的。后来,人们就把这三株茶树叫做“大红袍”了。有人还在石壁上刻了“大红袍”三个大字。从此大红袍就成了年年岁岁的贡茶。冲泡7-8次,尚不失原茶真味和桂花香。饮后体会:滋味醇和,有桂花香味。
等;以成茶香型命名的,如肉桂、石乳香、白麝香等。
红袍之所以特别引人关注,不仅因为神话有趣,更因为始终十分神秘。它的神秘,首先在于它的稀贵。历史上的大红袍,本来就少,而如今公认的大红袍,仅是九龙窠岩壁上的那几棵。满打满算,最好的年份,茶叶产量也不过几百克。自古物以稀为贵。这么少的东西,自然也就身价百倍。民国时一斤就值64块银元,折当时大米4000斤。前几年,有九龙窠大红袍茶拿到市场拍卖,20克竟拍出15.68万元的天价,创造了茶叶单价的最高纪录!这么稀贵的茶叶,寻常百姓哪得一见,更不用说品赏了。事实上,大红袍自从它为世人所知,就一直以“贡茶”的身份而蒙着一层光环。可是,大红袍究竟是否做过“贡茶”?历史上武夷茶曾经被列为贡茶,是现在有据可查的是位于九曲溪畔的御茶园之茶,从未有过位于九龙窠的贡茶。确认大红袍的时间,最早不过1927年。1927年时是孙中山,之后是蒋介石;49年以后,便是毛主席了。孙中山蒋介石是否受过大红袍不得而知。解放后崇安地方政府倒是给毛主席送过。可惜的是,毛主席并不喜欢,据说还下了专门指示,今后不要再送。尽管如此,人们还是固执地认为它是受过御封的“贡茶”。既然是贡茶,那就得管好看好。据武夷山的一些人说,早在国民党时代,大红袍就有兵看守;解放初,也有军人看守过,最多时曾有一个排的兵看守。前不久,还有一篇文章,记述当年一位看守过大红袍的老兵,从北方来武夷山故地重游的动人故事。几棵小小的茶树,竟要政府派兵看守。这在中国,恐怕是绝无仅有的了。就连名气比大红袍大的多的西湖龙井御封十八棵母树,还没有这种殊遇呢。国民党政府何时何地派兵守大红袍,未见任何史料。倒是蒋介石到过武夷山,至今天游顶上留有遗墨牌坊,也许是为了保护蒋介石安全,在九龙窠设过岗哨?解放后的相当一段时间内,景区包括大红袍在内的原寺产,统统划归附近的劳改农场管理。于是便常有武警在九龙窠走动。这就是派兵守茶的由来。不过,是否有兵看守,并不重要。许多年来,大红袍的的确确一直有人守着。直到今天,仍然有一家人长住在那里专门看管。平时有人不用说,采摘制作时,茶叶局的领导必定亲自到场监督;制好的茶叶,必须专人保管,使用时,每一片茶叶都必须县长批准。原武夷山市茶科所所长陈德华回忆,1964年,有位在省茶科所工作的同学来要大红袍茶苗,是拿了省领导的批条才准许剪走5根穗条的。这样严密的管理几棵茶树,恐怕又可以创造一个吉尼斯纪录了,大红袍能不神秘吗?
大红袍乃武夷岩茶之王,是乌龙茶中的极品。它在武夷山栽培已有350多年的历史。民间流传着许多关于大红袍神奇的故事,如大红袍系神仙所栽,能治百病,茶树受红袍加身,由皇帝赐其名,等等。由于它的神秘玄妙,古往今来,吸引了无数中外游人,一睹其芳容为快。当然能品其味的,传说只有帝王将相、达官显贵。 解放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为满足世人既能观赏大红袍的丰姿,又能品尝其滋味神韵,当地茶叶科技人员,经长时间的刻苦探索科研攻关,终于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获得无性繁殖成功。后经福建省科委组织有关专家鉴定,一致认为无性繁殖的大红袍保持母本优良特征特性,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在武夷山特定的生态环境条件下,可以推广。经过二十多年的推广和改进工艺、科学配制,大红袍已得到空前的大发展。它已从历史名牌一跃成为行销世界各地、深受广大消费者喜爱的品牌。2005年4月在武夷山举行大红袍节期间,20克大红袍拍卖出20.8万元人民币的天价,更是蜚声四海。为保护这一品牌,国家技术监督总局,批准武夷岩茶(大红袍)为原产地域保护产品,并发布制作大红袍质量强制性标准;同时国家工商总局商标局批准使用“武夷山大红袍”证明商标。在市茶管会监督下,武夷山各岩茶厂家,严格按照国家标准生产大红袍。凡经市茶管会进行质量检测,达到香气浓长清幽,滋味醇甘爽,岩韵明显的,并有原产地域产品保护和证明商标标志的,才允许上市。而广大消费者也只认准有上述标志的大红袍为真品,不再受所谓一代、二代冒牌大红袍的误导。而今大红袍品牌声誉与日俱增,“大红袍、红天下”,名不虚传。

Ⅷ 许多品牌都在争抢年轻人的市场,猴牌大红袍这次的轻饮系列怎么样

猴牌大红袍一直是以高端大红袍专家来定位自己的,但是由于原产地,非遗工艺,时间的醇化等成本,价格不菲,但是愿意让更多年轻人尝试喝大红袍,感受国之精粹,所以这次的轻饮系列降低了门槛,98元的亲民价格,让很多追求好品质的年轻人可以无压力尝试。

Ⅸ 大红袍是什么啊

武夷岩茶产于闽北“美景甲东南”名山武夷山,茶树生长在岩缝之中。武夷岩茶具有绿茶之清香,红茶之甘醇,是中国乌龙茶中之极品。
武夷岩茶历史悠久,据史料记载,唐代已栽制茶叶,民间就已将其作为馈赠佳品。宋代列为皇家贡品,元代还在武夷山设立了“焙局”、“御茶园”,专门采制贡茶,明末清初创制了乌龙茶武夷山栽种的茶树,品种繁多,有大红袍、铁罗汉、白鸡冠、水金龟“四大名枞”,此外还有以茶树生长环境命名的,如不见天、金锁匙等;以茶树形状命名的,如醉海棠、醉洞宾、钓金龟、凤尾草、玉麒麟、一枝香等;以茶树叶形命名的,如瓜子金、金钱、竹丝、金柳条、倒叶柳等;以茶树发芽早迟命名的,如迎春柳、不知春等;以成茶香型命名的,如肉桂、石乳香、白麝香等。清康熙年间,开始远销西欧、北美和南洋诸国。当时,欧洲人曾把它叫作武夷茶,作为中国茶叶的总称。
武夷岩茶驰名中外,与优异的自然环境是分不开的。武夷山位于北纬27°35′-27°43′,东经117°55′-118°01′。方圆120华里,平均海拔650余米。四周皆溪壑,与外山不相连接,由三十六峰、九十九岩及九曲溪所组成,自成一体。岩峰耸立,秀拔奇伟,群峰连绵,翘首向东,势如万马奔腾,堪为奇观。澄碧清澈的九曲溪,萦绕其间,折为九曲十八湾。山回溪折,真有"曲曲山回转,峰峰水抱流"之貌。而沿溪两岸,群峰倒影,尽收碧波之中,山光水色,交相辉映,实为"碧水丹山"人间仙境。前人题"武夷山水天下奇,三十六峰连逶迤,溪流九曲泻云液,山光倒浸清涟漪",概括了武夷山的轮廓。名山胜境,陶冶出岩茶的天然灵气。
武夷岩茶区,气候温和,冬暖夏凉,年平均温度在18~18.5度之间;雨量充沛,年雨量2000毫米左右。山峰岩壑之间,有幽涧流泉,山间常年云雾弥漫,年平均相对湿度在80%左右。正如沈涵《谢王适庵惠武夷茶诗》云:"香含玉女峰头露,润滞珠帘洞口云"。茶园大部分在岩壑幽涧之中,四周皆有山峦为屏障,日照较短,更无风害。优越的自然条件孕育出岩茶独特的韵味。
武夷山之地质,属白垩纪武夷层,下部为石英班岩,中部为砾岩、红沙岩、页岩、凝灰岩及火山砾岩五者相间成层。茶园土壤之成土母岩,绝大部分为火山砾岩、红沙岩及页岩组成。《茶经》称茶山之土"上者生烂石,中者生砾壤,下者生黄土"。武夷茶园土壤系烂石或砾壤。明代徐火勃《茶考》所述"武夷山中土气宜茶"。适宜的土壤,造就出岩茶的优良内质。碧水丹山,峭峰深壑,高山幽泉,烂石砾壤,迷雾沛雨,早阳多阴,"臻山川精英秀气所钟",武夷岩茶独享大自然之惠泽,它奉献给人们以独特的"花香岩骨",使同属自叹不如。
武夷岩茶可分为岩茶与洲茶。在山者为岩茶,是上品;在麓者为洲茶,次之。从品种上分,它包括吕仙茶、洞宾茶、水仙、大红袍、武夷奇种、肉桂、白鸡冠、乌龙等,多随茶树产地、生态、形状或色香味特征取名。
其中以“大红袍”最为名贵。关于大红袍名称的来历,有几种不同的说法,一是传说明代有一上京赴考的举人路过武夷山时突然得病,腹痛难忍,巧遇一和尚取所藏名茶泡与他喝,病痛即止。他考中状元之后,前来致谢和尚,问及茶叶出处,得知后脱下大红袍绕茶丛三圈,将其披在茶树上,故得‘大红袍“之名。还有另一说法,传说每年朝廷派来的官吏身穿大红袍,解袍挂在贡茶的树上,因此被称为大红袍。流传更广的是每当采茶之时,要焚香祭天,然后让猴子穿上红色的坎肩,爬到绝壁的茶树之上采摘茶叶。所以广东话把这种猴采茶称为"马骝茶"(广东人管猴子叫马骝)。正由于数量稀少,采摘困难,这种茶在市场上是价格昂贵的珍品。
武夷水仙是另一个岩茶品种,它由于叶片本身带有一股清香,可以被制成富有香味,极为珍贵的茶叶,因此叫水仙,是在日本销量最大的乌龙茶品种之一。
除此之外,广东省广州东面的凤凰山盛产一种名为“凰单从”乌龙茶。由于茶树高达一丈由于,有鹤立鸡群之感,故称单从。采摘时,条件十分严格,有“不采”说,即太阳升不采,天气热不采,早期见其芽不壮不采,阴天不采,雨天不采。它的特征是条索粗壮,轻匀挺直,粗中有细,质地柔软,有一股幽雅宜人的独特清香。
武夷岩茶属“叶红镶边”半发酵茶,它的特点以清人梁章锯概括得最为简练,即“、甘、清、香”字(见《归田琐记》)。其条形壮结、匀整,色泽绿褐鲜润,冲泡后茶汤呈深橙黄色,清澈艳丽;叶底软亮,叶缘朱红,叶心淡绿带黄;兼有红茶的甘醇、绿茶的清香;茶性和而不寒,久藏不坏,香久益清,味久益醇。泡饮时常用小壶小杯,因其香味浓郁,冲泡五六次后余韵犹存。这种茶最适宜泡工夫茶,因而十分走俏,其品质独特,18世纪传入欧洲后,倍受当地群从的喜爱,还曾有“病之药”誉。

阅读全文

与大红袍市场定位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品牌校园活动策划方案ppt 浏览:665
市场营销综合实训结果 浏览:24
石家庄新媒体市场营销学专科 浏览:65
社会市场营销的市场观念要求 浏览:995
医疗器械培训环节服务方案 浏览:73
平利县电子商务脱贫 浏览:495
对口帮扶农业技术培训方案 浏览:955
门店在开展促销活动时应该注意哪些 浏览:964
古镇端午节营销推广方案活动 浏览:346
市场营销学03章在线测试 浏览:61
市场营销基础会计试题答案 浏览:315
2016医药电话营销方案 浏览:274
五种电子商务模式 浏览:455
药品营销策划方案附件 浏览:974
山东微信营销公司 浏览:876
广东电子商务行业协会 浏览:421
种植专业培训实施方案 浏览:869
小学炊事员培训方案 浏览:972
酒店前厅营销活动方案 浏览:34
网络营销属于物流 浏览:4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