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柯达公司发展中遇到了哪些问题又是怎样解决的
kodak在传统影像业务发展到数码影像业务所面临的困境
多少年来,胶卷几乎就是柯达的代名词,也是柯达赖以生存的“摇钱树”。然而,随着不需要胶卷的数码技术异军突起,这艘风光了一个世纪的“业界航母”,感到了巨大的市场竞争压力。尽管在中国等发展中国家,人们仍然经常前往遍布大街小巷的柯达彩扩店买胶卷、洗照片,但是从全球的发展趋势来看,越来越多的人改用数码相机,不再购买胶卷,也不再需要大量冲洗照片了。
柯达总裁邓凯达最近承认:“数码影像日渐普及、美国经济状况持续低迷以及旅游业的萧条,给传统胶卷和冲印业务造成了很大挑战。”他披露,柯达今年第二季度销售总收入为33.52亿美元,比去年同期下降6%,利润仅为1.12亿美元,比去年同期锐减60%。
为了弥补自己在数码领域的不足,柯达近日宣布将斥资3050万美元,收购位于好莱坞的激光太平洋媒体公司。柯达希望这家在数码图像处理领域独领风骚的公司,能为其进军影像产品前加工市场搭建一个稳固的平台。
这次收购预计在今年年底前完成。华尔街分析家纷纷指出,虽然对于去年销售额达到128亿美元的柯达来说,此次的并购只是一笔“小买卖”,但在柯达目前传统影像业务日趋惨淡的困境下,收购数码技术领先的小公司,预示柯达将在公司发展战略上发生重大的转变。
数码影像的先驱逐渐落后
事实上,柯达公司还曾经是数码影像的先驱。1991年,柯达发明了全世界第一台数码相机,10年前就已经开始在好莱坞进行数码技术的风险投资,并在洛杉矶设有数码影像处理的相关企业。但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日本的佳能、索尼凭借迅速的反应和技术优势后来居上,把柯达抛在了后面。近年来,全球数码影像产品的销售额已经翻了几番,但在柯达的总收入中,传统影像产品和加工仍占据着主要地位。柯达在数码技术领域的发展,与其在传统影像领域的“龙头老大”地位无法相提并论。
公平地说,面对数码影像领域的竞争,柯达主观上并没有刻意排斥或拒绝变革。然而,经过一段时间的摸索,他们发现,相对而言,数码影像行业的发展门槛较低,只要掌握相关技术,即使资金实力略逊的小公司也能生产数码相机,更别提本来就有相当资金、技术实力的日本公司。在这种情况下,柯达既要保住在传统影像行业的垄断地位,又要在数码领域和众多竞争对手抗衡,无疑会感到“船大难掉头”。目前,柯达的数码相机虽然在美国本土仍占有最大的市场份额,但和其竞争对手的差距已越来越小。而在欧洲和亚洲,柯达数码相机的销量已落在了一些日本品牌的后面。
收购有望帮助柯达转型
不过,柯达在过去几年里仍在数码领域作过一些有益的尝试,他们曾经在数码影像的后期处理方面下了不少功夫,试图以后期处理的收入,抵消传统影像业务方面的损失。但从实际情况看,美国在线、微软、富士和索尼等竞争对手目前也已经在这方面和柯达分庭抗礼。
此次被收购的激光太平洋媒体公司在好莱坞有着很高的威望,曾获得过许多影像技术处理方面的奖项。这家公司规模虽然不大,但却有实力提供影像产品(电视、电影、家用录像带)的前加工服务,包括胶片处理、电影编辑、色彩校正和声效加工等。柯达目前在好莱坞娱乐业的业务量每年达11亿美元,处于业界领先地位。在并购激光太平洋媒体公司之后,柯达希望进一步扩大这种优势。
激光太平洋媒体公司的创办人科恩表示,柯达与好莱坞有着悠久的合作关系,几乎所有获得奥斯卡提名的电影都是采用柯达胶片拍摄的,而激光太平洋媒体公司本身就是扎根在好莱坞的影像处理公司,具有雄厚的技术实力,相信新公司今后在柯达的品牌下,一定能进一步拓展娱乐业的市场份额,帮助柯达成功转型。
光靠节约解决不了所有问题
人们注意到,就在并购的前几天,柯达再次宣布了大规模的裁员计划。公司称,由于传统影像部门的业绩日趋下滑,因此近期内准备在年初裁员2200人的基础上,再次裁减6000名员工,被裁人员将主要集中在美国总部的传统影像部门,人数占全球员工总数的9%。柯达希望通过裁员,为下一个财政年度节约3亿美元左右的开支。
但柯达公司也明白,光靠节约解决不了所有问题,关键还要跟上时代潮流,在数码领域有所建树。据美国媒体披露,今年美国数码相机的销量,已首次超过了传统相机,传统相机在2000年创出的销售高点已经成为历史“绝唱”。对于主营传统影像业的柯达来说,老大还是老大,但今后的日子可能会越来越难过了。
华尔街分析人士指出,柯达财务状况的恶化,虽与胶卷以及冲印业务的下降有关,其中不乏战争、非典、经济不景气等原因造成旅游人数减少的因素,但从更深一层看,柯达本身没能对数码影像业造成的冲击“未雨绸缪”,丧失了拓展这一领域的最佳时机,从而造成公司难以发掘新的利润增长点。最近的裁员和并购,证明柯达已经认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但这家当惯了老大的巨人公司能否成功转型,仍是一个未知数。
⑵ 柯达公司市场战略及失败原因
首先数码相机就是柯达发明的. 拥有很多数码成像方面的专利.但柯达公司全力推胶卷技术.(胶卷技术全球绝对第一.给柯达公司带来了超额利润).所以本身只把数码成像技术当成储备技术.
反之日系相机厂商在胶卷市场拼不过柯达.则看重数码成像技术全力以赴.日系相机厂商在研发上下了苦功夫.佳能的镜头防抖技术. 科美的CCD防抖.(科美后来被索尼收购)尼康的同底叠加技术等.终于超过柯达.
另一点日系相机手感很好.设计的按键很科学.使用特别方便.
柯达的画质很好.但是使用不太方便.按键设计的不科学
⑶ 从需求管理的角度谈谈柯达在20世纪60年代借“傻瓜”相机开辟胶卷市场给你带来的启示
“傻瓜”胶卷相机以其拍摄简单,携带方便,价格低廉迅速打开市场,有了傻瓜相机要拍摄,就必须要使用胶卷,因此,傻瓜相机的普及必然带来胶卷市场的大量需求,柯达等胶卷厂商抓住这机遇,使胶卷、相纸以及胶卷冲洗等业务都得到了飞速发展。但是,随着数码相机的普及,虽然摄影更普及了,但柯达等厂商的胶卷类业绩却不断下滑。这个从发展到衰落的过程,完全是由市场需求决定的,有市场需求,抓住市场需求,才有企业的发展,市场需求变了,企业要跟着变才有生路。
⑷ 柯达与富士竞争柯达是怎样应对富士的市场竞争
胶片时代,柯达,富士各有特色,柯达对人物表现力好,富士对风景表现力好
数码时代,柯达是高举高打,基本放弃中端市场,只有合作厂做的低端维持品牌
高端是柯达的天下,主要是传感器,整机不参合了,看看柯达的产品吧
哈勃太空望远镜的CCD,(这一个比一百万台相机的利润都大)
北约各国主要潜艇非穿透式潜望镜的传感器
蓝盾光电吊舱的传感器,
最低端的:莱卡相机的传感器
⑸ 柯达的核心目标是什么
1 柯达公司的远景目标
根据柯达公司现有情况来规划远景目标,必须着手与柯达公司现有的几个高科技行业公司的发展,通过高科技的支持来重新获得市场的主动权,重新建立起新的相机帝国。 纵观现在的相机市场,数码相机已经稳稳的成为市场的主流。但是逐渐不能满足人们对于相机有着更高的要求。未来柯达所需要定位远景的方向。经过市场的调查以及人们的需求,规划出了柯达公司2020的远景规划目标。
未来相机市场有四大发展趋势:
一、单电相机继续扩张
随着单电相机的兴起,人们对于单电相机的实时相位检测自动对焦以及防震效果非常感兴趣,这种相机逐渐会成为摄影爱好者的主流。
二、数码相机主流像素值升级
数码相机主流像素值为1000万,仅仅是两年前的事情,两年后的今天,数码相机主流像素值再次刷新纪录,主流的消费相机产品的像素值设定在了1600万,这意味着从今年起,消费数码相机的主流像素值提高到了1600万。
更高的像素输出,有助于照片输出,也方便了后期裁图,但像素值的提高必须与传感器的尺寸以及技术同步升级,否则便会导致画质变差的反效果,今年各厂的消费相机新品集体升级像素值,无疑是数码相机技术升级的一大体现。
三、3D影像技术应用扩展
3D影像技术一直以来都属于前沿而非主流的影像技术,真正应用到民用级的产品不多。而近几年由于3D电视机的迅速发展,毫无疑问地推动了其他3D产品的发展,在今年CES展会上,无论是数码相机还是数码摄像机,都出现了不少3D的元素。
近年来,3D相机的研发,比较起劲的是富士,两年来推出了不少3D影像产品,包括两代数码相机、数码相框以及全套数码冲印产品。而此前由于3D输出设备 的稀缺,主流厂商没有推出相关的影像产品,但目前3D电视机的扩张,不少厂商均看到了3D影像市场的前景,纷纷投入研发,相关的产品也渐渐多起来。
四、液晶屏分辨率升级
数码相机的液晶屏只是一个观看图片以及查看取景效果的附件,其性能的好坏并不会最终影响成像效果,但其显示效果的优劣却会让拍摄者很直接地去判断照片的好坏,同时显示效果的优劣也会影响拍摄者的心情。所以厂商们都会在液晶屏上作文章。
远景目标:
通过对未来市场趋势的分析,我们规划出了柯达公司未来的走向:
(1)2011年美国柯达公司宣布破产,其他分区不受影响,正常运作。2020年通过其他分区公司的重组以及未来三五年的良性运作循环下,2020年柯达公司恢复到80、90年代的辉煌。
(2)2020年柯达公司仍然不断的研发新的高科技相机产品,来带动整个相机市场的走向,做到相机领域内的领路人,把主动权牢牢控制在自己手上,获得更大的利润。实现比柯达最辉煌时期时,年利润翻倍的效果。
(3)利用好媒体优势,把自身的商业品牌提升到更高。
(4)拥有更多的资金后,结合自己的领域优势开发出新的项目,向多元化发展。避免因相机的颓势导致破产的悲剧
三(二)企业发展3-5年目标
(1)柯达从花旗集团获得9.5亿美元18个月期的信贷支持,用以改善流动性和营运资本。利用自己现有的旗下高科技产业,对这四项做出良好的规划。研究出新的产品。
(2)通过这些产品的出台,与有实力并且有影响力的电子公司合作,把市场逐步扩大,这样避免的单独承担风险,将风险逐步减小。虽然利益暂时少了些,但是核心科技牢牢把握在自己手上,这样给柯达公司掌握住了主动权,便于以后的公司的决策计划执行度。
(3)随着产品在市场逐步扩大,将得到的部分资金继续投资到高科技产业,继续研发新的产品,来形成一个良性循环。通过这个循环来逐步扩大公司的规模,最后恢复到柯达公司在80、90年代的辉煌,并且向着更高的目标前进
⑹ 如何从营销环境和市场机会分析百年老店柯达的落败
销环节的市场分起来的百年老店,一定要经营好,不然落败。
⑺ 柯达是如何进入日本市场的
柯达最初是在日本开设冲印连锁店的,并曾使用过冲印照片送胶卷这样极狠的营销手段。柯达的胶片也许在日本不占太大优势,但冲洗工艺绝对领先于富士和柯尼卡,著名的K14冲洗技术就是柯达的手笔。
另一方面,日本胶片色彩偏艳丽,而柯达胶片更偏于平和,柯达虽然不能给人第一眼惊艳的感觉,但非常耐看,成像清新舒缓。这要看个人口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