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急需某产品市场营销策略分析的论文
凉茶是广东、广西地区的一种由中草药熬制,具有清热去湿等功效的“药茶”。在众多老字号凉茶中,又以王老吉最为著名。王老吉凉茶发明于清道光年间,至今已有175年,被公认为凉茶始祖,有“药茶王”之称。到了近代,王老吉凉茶更随着华人的足迹遍及世界各地。
20世纪50年代初由于政治原因,王老吉凉茶铺分成两支:一支完成公有化改造,发展为今天的王老吉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王老吉凉茶颗粒(国药准字);另一支由王氏家族的后人带到香港。在中国大陆,王老吉的品牌归王老吉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所有;在中国大陆以外的国家和地区,王老吉品牌为王氏后人所注册。加多宝是位于东莞的一家港资公司,经王老吉药业特许,由香港王氏后人提供配方,该公司在中国大陆地区独家生产、经营王老吉牌罐装凉茶(食字号)。
背景
2002年以前,从表面看,红色罐装王老吉(以下简称“红罐王老吉”)是一个活得很不错的品牌,在广东、浙南地区销量稳定,盈利状况良好,有比较固定的消费群,红罐王老吉饮料的销售业绩连续几年维持在1亿多元。发展到这个规模后,加多宝的管理层发现,要把企业做大,要走向全国,就必须克服一连串的问题,甚至原本的一些优势也成为困扰企业继续成长的障碍。
而所有困扰中,最核心的问题是企业不得不面临一个现实难题——红罐王老吉当“凉茶”卖,还是当“饮料”卖?
现实难题表现一:广东、浙南消费者对红罐王老吉认知混乱。
在广东,传统凉茶(如颗粒冲剂、自家煲制、凉茶铺煲制等)因下火功效显著,消费者普遍当成“药”服用,无需也不能经常饮用。而“王老吉”这个具有上百年历史的品牌就是凉茶的代称,可谓说起凉茶想到王老吉,说起王老吉就想到凉茶。因此,红罐王老吉受品牌名所累,并不能很顺利地让广东人接受它作为一种可以经常饮用的饮料,销量大大受限。
另一个方面,加多宝生产的红罐王老吉配方源自香港王氏后人,是经国家审核批准的食字号产品,其气味、颜色、包装都与广东消费者观念中的传统凉茶有很大区别,而且口感偏甜,按中国“良药苦口”的传统观念,消费者自然感觉其“降火”药力不足,当产生“下火”需求时,不如到凉茶铺购买,或自家煎煮。所以对消费者来说,在最讲究“功效”的凉茶中,它也不是一个好的选择。
在广东区域,红罐王老吉拥有凉茶始祖王老吉的品牌,却长着一副饮料化的面孔,让消费者觉得“它好像是凉茶,又好像是饮料”,陷入认知混乱之中。
而在加多宝的另一个主要销售区域浙南,主要是温州、台州、丽水三地,消费者将“红罐王老吉”与康师傅茶、旺仔牛奶等饮料相提并论,没有不适合长期饮用的禁忌。加之当地在外华人众多,经他们的引导带动,红罐王老吉很快成为当地最畅销的产品。企业担心,红罐王老吉可能会成为来去匆匆的时尚,如同当年在浙南红极一时的椰树椰汁,很快又被新的时髦产品替代,一夜之间在大街小巷上消失的干干净净。
面对消费者这些混乱的认知,企业急需通过广告提供一个强势的引导,明确红罐王老吉的核心价值,并与竞争对手区别开来。
现实难题表现二:红罐王老吉无法走出广东、浙南。
在两广以外,人们并没有凉茶的概念,甚至在调查中频频出现“凉茶就是凉白开”、“我们不喝凉的茶水,泡热茶”这些看法。教育凉茶概念显然费用惊人。而且,内地的消费者“降火”的需求已经被填补,他们大多是通过服用牛黄解毒片之类的药物来解决。
做凉茶困难重重,做饮料同样危机四伏。如果放眼整个饮料行业,以可口可乐、百事可乐为代表的碳酸饮料,以康师傅、统一为代表的茶饮料、果汁饮料更是处在难以撼动的市场领先地位。
而且,红罐王老吉以“金银花、甘草、菊花等”草本植物熬制,有淡淡的中药味,对口味至上的饮料而言,的确存在不小的障碍,加之红罐王老吉3.5元的零售价,如果加多宝不能使红罐王老吉和竞争对手区分开来,它就永远走不出饮料行业“列强”的阴影。这就使红罐王老吉面临一个极为尴尬的境地:既不能固守两地,也无法在全国范围推广。
现实难题表现三:推广概念模糊。
如果用“凉茶”概念来推广,加多宝公司担心其销量将受到限制,但作为“饮料”推广又没有找到合适的区隔,因此,在广告宣传上不得不模棱两可。很多人都见过这样一条广告:一个非常可爱的小男孩为了打开冰箱拿一罐王老吉,用屁股不断蹭冰箱门。广告语是“健康家庭,永远相伴”。显然这个广告并不能够体现红罐王老吉的独特价值。
在红罐王老吉前几年的推广中,消费者不知道为什么要买它,企业也不知道怎么去卖它。在这样的状态下红罐王老吉居然还平平安安地度过了好几年。出现这种现象,外在的原因是中国市场还不成熟,存在着许多市场空白;内在的原因是这个产品本身具有一种不可替代性,刚好能够填补这个位置。在中国,容许这样一批中小企业糊里糊涂地赚得盆满钵满。但在发展到一定规模之后,企业要想做大,就必须搞清楚一个问题:消费者为什么买我的产品?
重新定位
2002年年底,加多宝找到成美营销顾问公司,初衷是想为红罐王老吉拍一条以赞助奥运会为主题的广告片,要以“体育、健康”的口号来进行宣传,以期推动销售。 成美经初步研究后发现,红罐王老吉的销售问题不是通过简单的拍广告可以解决的——这种问题目前在中国企业中特别典型:一遇到销量受阻,最常采取的措施就是对广告片动手术,要么改得面目全非,要么赶快搞出一条“大创意”的新广告——红罐王老吉销售问题首要解决的是品牌定位。
红罐王老吉虽然销售了7年,其品牌却从未经过系统、严谨的定位,企业都无法回答红罐王老吉究竟是什么,消费者就更不用说了,完全不清楚为什么要买它——这是红罐王老吉缺乏品牌定位所致。这个根本问题不解决,拍什么样“有创意”的广告片都无济于事。正如广告大师大卫·奥格威所说:一个广告运动的效果更多的是取决于你产品的定位,而不是你怎样写广告(创意)。经一轮深入沟通后,加多宝公司最后接受了建议,决定暂停拍广告片,委托成美先对红罐王老吉进行品牌定位。
按常规做法,品牌的建立都是以消费者需求为基础展开,因而大家的结论与做法亦大同小异,所以仅仅符合消费者的需求并不能让红罐王老吉形成差异。而品牌定位的制定,是在满足消费者需求的基础上,通过了解消费者认知,提出与竞争者不同的主张。
又因为消费者的认知几乎不可改变,所以品牌定位只能顺应消费者的认知而不能与之冲突。如果人们心目中对红罐王老吉有了明确的看法,最好不要去尝试冒犯或挑战。就像消费者认为茅台不可能是一个好的“啤酒”一样。所以,红罐王老吉的品牌定位不能与广东、浙南消费者的现有认知发生冲突,才可能稳定现有销量,为企业创造生存以及扩张的机会。
为了了解消费者的认知,一方面研究红罐王老吉、竞争者传播的信息,另一方面,与加多宝内部、经销商、零售商进行大量访谈,完成上述工作后,聘请市场调查公司对王老吉现有用户进行调查。以此基础进行综合分析,厘清红罐王老吉在消费者心智中的位置——即在哪个细分市场中参与竞争。
在研究中发现,广东的消费者饮用红罐王老吉主要在烧烤、登山等场合。其原因不外乎“吃烧烤容易上火,喝一罐先预防一下”、“可能会上火,但这时候没有必要吃牛黄解毒片”。
而在浙南,饮用场合主要集中在“外出就餐、聚会、家庭”。在对当地饮食文化的了解过程中,研究人员发现:该地区消费者对于“上火”的担忧比广东有过之而无不及,如消费者座谈会桌上的话梅蜜饯、可口可乐都被说成了“会上火”的危险品而无人问津。(后面的跟进研究也证实了这一点,发现可乐在温州等地销售始终低落,最后两乐几乎放弃了该市场,一般都不进行广告投放。)而他们对红罐王老吉的评价是“不会上火”,“健康,小孩老人都能喝,不会引起上火”。这些观念可能并没有科学依据,但这就是浙南消费者头脑中的观念,这是研究需要关注的“唯一的事实”。
消费者的这些认知和购买消费行为均表明,消费者对红罐王老吉并无“治疗”要求,而是作为一个功能饮料购买,购买红罐王老吉的真实动机是用于“预防上火”,如希望在品尝烧烤时减少上火情况发生等,真正上火以后可能会采用药物,如牛黄解毒片、传统凉茶类治疗。
再进一步研究消费者对竞争对手的看法,则发现红罐王老吉的直接竞争对手,如菊花茶、清凉茶等由于缺乏品牌推广,仅仅是低价渗透市场,并未占据“预防上火的饮料”的定位。而可乐、茶饮料、果汁饮料、水等明显不具备“预防上火”的功能,仅仅是间接的竞争。
同时,任何一个品牌定位的成立,都必须是该品牌最有能力占据的,即有据可依。如可口可乐说“正宗的可乐”,是因为它就是可乐的发明者,研究人员对于企业、产品自身在消费者心智中的认知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红罐王老吉的“凉茶始祖”身份、神秘中草药配方、175年的历史等,显然是有能力占据“预防上火的饮料”这一定位。
由于“预防上火”是消费者购买红罐王老吉的真实动机,自然有利于巩固加强原有市场。而能否满足企业对于新定位“进军全国市场”的期望,则成为研究的下一步工作。通过二手资料、专家访谈等研究表明,中国几千年的中医概念“清热祛火”在全国广为普及,“上火”的概念也在各地深入人心,这就使红罐王老吉突破了凉茶概念的地域局限。研究人员认为:“做好了这个宣传概念的转移,只要有中国人的地方,红罐王老吉就能活下去。”
至此,品牌定位的研究基本完成。在研究一个多月后,成美向加多宝提交了品牌定位研究报告,首先明确红罐王老吉是在“饮料”行业中竞争,竞争对手应是其他饮料;其品牌定位——“预防上火的饮料”,独特的价值在于——喝红罐王老吉能预防上火,让消费者无忧地尽情享受生活:吃煎炸、香辣美食,烧烤,通宵达旦看足球…… 这样定位红罐王老吉,是从现实格局通盘考虑,主要益处有四:
其一,利于红罐王老吉走出广东、浙南
由于“上火”是一个全国普遍性的中医概念,而不再像“凉茶”那样局限于两广地区,这就为红罐王老吉走向全国彻底扫除了障碍。
其二,避免红罐王老吉与国内外饮料巨头直接竞争,形成独特区隔
其三,成功地将红罐王老吉产品的劣势转化为优势
·淡淡的中药味,成功转变为“预防上火”的有力支撑;
·3.5元的零售价格,因为“预防上火”的功能,不再“高不可攀”;
·“王老吉”的品牌名、悠久的历史,成为预防上火“正宗”的有力的支撑。
其四,利于加多宝企业与国内王老吉药业合作
正由于加多宝的红罐王老吉定位在功能饮料,区别于王老吉药业的“药品”,因此能更好促成两家合作共建“王老吉”品牌。两家企业共同出资拍摄一部讲述王老吉凉茶创始人行医的电视连续剧《岭南药侠》。
成美在提交的报告中还提出,由于在消费者的认知中,饮食是上火的一个重要原因,特别是“辛辣”、“煎炸”饮食,因此建议在维护原有的销售渠道的基础上,加大力度开拓餐饮渠道,在一批酒楼打造旗舰店的形象。重点选择在湘菜馆、川菜馆、火锅店、烧烤场等。
凭借在饮料市场丰富经验和敏锐的市场直觉,加多宝董事长陈鸿道当场拍板,全部接受该报告的建议,决定立即根据品牌定位对红罐王老吉展开全面推广。
“开创新品类”永远是品牌定位的首选。一个品牌如若能够将自己定位为与强势对手所不同的选择,其广告只要传达出新品类信息就行了,而效果往往是惊人的。红罐王老吉作为第一个预防上火的饮料推向市场,使人们通过它知道和接受了这种新饮料,最终红罐王老吉就会成为预防上火的饮料的代表,随着品类的成长,自然拥有最大的收益。
确立了红罐王老吉的品牌定位,就明确了营销推广的方向,也确立了广告的标准,所有的传播活动就都有了评估的标准,所有的营销努力都将遵循这一标准,从而确保每一次的推广,在促进销售的同时,都对品牌价值(定位)进行积累。
这时候才可以开始广告创意,拍广告片。
品牌定位的推广
明确了品牌要在消费者心智中占据什么定位,接下来的重要工作,就是要推广品牌,让它真正地进入人心,让大家都知道品牌的定位,从而持久、有力地影响消费者的购买决策。
紧接着,成美为红罐王老吉制定了推广主题“怕上火,喝王老吉”,在传播上尽量凸现红罐王老吉作为饮料的性质。在第一阶段的广告宣传中,红罐王老吉都以轻松、欢快、健康的形象出现,避免出现对症下药式的负面诉求,从而把红罐王老吉和“传统凉茶”区分开来。
为更好地唤起消费者的需求,电视广告选用了消费者认为日常生活中最易上火的五个场景:吃火锅、通宵看球、吃油炸食品薯条、烧烤和夏日阳光浴,画面中人们在开心享受上述活动的同时,纷纷畅饮红罐王老吉。结合时尚、动感十足的广告歌反复吟唱“不用害怕什么,尽情享受生活,怕上火,喝王老吉”,促使消费者在吃火锅、烧烤时,自然联想到红罐王老吉,从而促成购买。
红罐王老吉的电视媒体选择主要锁定覆盖全国的中央电视台,并结合原有销售区域(广东、浙南)的强势地方媒体,在2003年短短几个月,一举投入4000多万元广告费,销量立竿见影,得到迅速提升。同年11月,企业乘胜追击,再斥巨资购买了中央电视台2004年黄金广告时段。正是这种疾风暴雨式的投放方式保证了红罐王老吉在短期内迅速进入人们的头脑,给人们一个深刻的印象,并迅速红遍全国大江南北。
2003年初,企业用于红罐王老吉推广的总预算仅1000万元,这是根据2002年的实际销量来划拨的。红罐王老吉当时的销售主要集中在深圳、东莞和浙南这三个区域,因此投放量相对充足。随着定位广告的第一轮投放,销量迅速上升,给企业极大的信心,于是不断追加推广费用,滚动发展。到2003年底,仅广告投放累计超过4000万元(不包括购买2004年中央台广告时段的费用),年销量达到了6亿元——这种量力而行、滚动发展的模式非常适合国内许多志在全国市场,但力量暂时不足的企业。
在地面推广上,除了强调传统渠道的POP广告外,还配合餐饮新渠道的开拓,为餐饮渠道设计布置了大量终端物料,如设计制作了电子显示屏、灯笼等餐饮场所乐于接受的实用物品,免费赠送。在传播内容选择上,充分考虑终端广告应直接刺激消费者的购买欲望,将产品包装作为主要视觉元素,集中宣传一个信息:“怕上火,喝王老吉饮料。”餐饮场所的现场提示,最有效地配合了电视广告。正是这种针对性的推广,消费者对红罐王老吉“是什么”、“有什么用”有了更强、更直观的认知。目前餐饮渠道业已成为红罐王老吉的重要销售传播渠道之一。
在频频的消费者促销活动中,同样是围绕着“怕上火,喝王老吉”这一主题进行。如在一次促销活动中,加多宝公司举行了“炎夏消暑王老吉,绿水青山任我行”刮刮卡活动。消费者刮中“炎夏消暑王老吉”字样,可获得当地避暑胜地门票两张,并可在当地渡假村免费住宿两天。这样的促销,既达到了即时促销的目的,又有力地支持巩固了红罐王老吉“预防上火的饮料”的品牌定位。
推广效果
红罐王老吉成功的品牌定位和传播,给这个有175年历史的、带有浓厚岭南特色的产品带来了巨大的效益:2003年红罐王老吉的销售额比去年同期增长了近4倍,由2002年的1亿多元猛增至6亿元,并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冲出广东,2004年,尽管企业不断扩大产能,但仍供不应求,订单如雪片般纷至踏来,全年销量突破10亿元,以后几年持续高速增长,2008年销量突破100亿元大关。
结语
红罐王老吉能取得巨大成功,总结起来,以下几个方面是加多宝公司成功的关键所在:
· 为红罐王老吉品牌准确定位;
· 广告对品牌定位传播到位,这主要有两点:
广告表达准确;
投放量足够,确保品牌定位进入消费者心智。
· 企业决策人准确的判断力和果敢的决策力;
· 优秀的执行力,渠道控制力强;
· 量力而行,滚动发展,在区域内确保市场推广力度处于相对优势地位。
B. 急求:关于快销品的市场营销论文!!!6000字,急急!
快消品行业的仓储问题分析及改进
摘 要
仓储是企业物流系统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它是反映企业物资活动状况的综合场所,是连接生产、供应、销售的中转站,合理的仓储管理可以帮助企业加快物资流动的速度,降低成本,保障生产的顺利进行,对实现资源的有效控制具有重要的意义。而且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加入世贸组织后市场环境的变化,对企业的生产经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企业必须利用各种先进技术,在网络与信息技术的支持下,改进现在的生产经营模式和组织管理结构,才能在市场竞争中赢得更多的份额。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现代仓储管理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高效、便捷的仓储管理可以为生产经营提供保障。
本文以公司作为研究对象,结合其自身特点和仓储环节的现状,运用了多种科学的管理方法,对其仓储管理进行合理化的细致研究。全文主要分为五个部分,第三、四部分是本文的主体。第一、二部分是仓储管理的理论综述,阐述了仓储管理的基本概念、原则及仓储合理化的相关内容;第三部分是对威莱公司的简介,并提出其在仓储管理环节存在的问题;第四部分是对威莱公司的仓储管理进行合理化改进。
关键词:仓储管理;威莱公司;企业;问题;改进
ABSTRACT
Warehousing business logistics system is an indispensable part, it reflects the state of business activity supplies integrated places, connecting the proction, supply, sale of transfer stations, a reasonable storage management can help enterprises to speed up the rate of flow of goods, rece costs, protect The smooth progress of proction, the achievement of the effective control of resources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Besides that, The market environment changes with the country’s economy development and accession to the WTO. So the enterprise should be up to the higher standard and use advanced technology to improve the operation and management. They should win more share in the market competitions under the support of network and information technology. With expansion of business scale , the warehouse management will play an more and more important role in company management. It will ensure the efficient and convenient storage for operation.
In this paper, weilai as a research company, with its own characteristics and warehousing sectors of the status quo, using a variety of scientific management methods, management of its warehouse rationalization of the meticulous research. The full text can be divided into five parts, third, fourth part of this paper is the main. The first and second part is the Theory of warehouse management, warehousing management described the basic concepts, principles and warehousing related to the rationalization of the content of the third part of the company's M briefings and to its warehouse management link existing problems first Four parts of the M's warehouse management to improve the rationalization.
Keywords: Warehouse management; weilai company; enterprise; issue; improvement
目 录
第1章 绪论 1
1.1 仓储管理的研究意义与目的 1
1.2 仓储管理的现状 2
1.3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与问题 3
第2章 仓储简介 5
2.1 仓储的概念 5
2.2 仓储在物流中的地位 5
2.3 仓储在企业中存在的弊端 5
2.3.1 固定费用和可变费用支出 5
2.3.2 机会损失 5
2.3.3 成就损失与跌价损失 5
2.3.4 保险费支出 6
2.4 仓储管理的主要内容 6
2.4.1 仓储系统布局是供应链的核心 6
2.4.2 库存的最优控制 6
2.4.3 仓储作业的操作 6
第3章 威莱日化企业概况介绍 7
3.1 企业介绍及项目背景 7
3.1.1 公司简介 7
3.1.2 项目背景 7
3.2 威莱公司在上海的现状 7
3.3 威莱日化在仓储方面出现的问题 8
3.3.1 产品堆放没有严格区分 8
3.3.2 堆放杂物没有及时清理 8
3.3.3 订货出货不及时 8
3.3.4 赠品出货进货没有登记 9
3.4 仓储问题的原因及分析 9
3.4.1 公司内部的问题 9
3.4.2 公司人员的问题 9
3.4.3 公司软件系统陈旧 9
3.5 改进目标及期望 9
第4章 对于未来日化仓储管理的改进方案及实施 11
4.1 解决问题的方案及系统理论介绍 11
4.1.1 改进威莱日化的仓储管理流程 11
4.1.2 建议威莱日化使用仓储5s管理 13
4.1.3 针对库存商品使用商品的出库管理 13
4.1.4 设计一套针对威莱公司的WMS系统 13
4.2 未来日化仓储管理的解决方案 14
4.2.1 WMS管理系统流程图 14
4.2.2 针对威莱日化的WMS管理系统流程图 15
4.2.3 对此WMS系统的说明 17
4.3 系统改进效果及评价 18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19
5.1结论 19
5.2 WMS不足之处及未来展望 19
参考文献 21
致 谢 22
第1章 绪论
1.1 仓储管理的研究意义与目的
仓储管理就是对仓库及仓库内的物资所进行的管理,是仓储机构为了充分利用所具有的仓储资源提供高效的仓储服务所进行的计划、组织、控制和协调过程。具体来说,仓储管理包括仓储资源的获得、仓储商务管理、仓储流程管理、仓储作业管理、保管管理、安全管理多种管理工作及相关的操作。
从某种意义上讲,仓储管理在物流管理中占据着核心的地位。从物流的发展史可以看出,物流的研究最初是从解决“牛鞭效应”开始的,即在多环节的流通过程中,由于每个环节对于需求的预测存在误差,因此随着流通环节增加,误差被放大,库存也就越来越偏离实际的最终需求,从而带来保管成本和市场风险的提高。解决这个问题的思路,从研究合理的安全库存开始,到改变流程,建立集中的配送中心,以致到改变生产方式,实行订单生产,将静态的库存管理转变为动态的JIT配送,实现降低库存数量和周期的目的。在这个过程中,尽管仓库越来越集中,每个仓库覆盖的服务范围越来越大,仓库吞吐的物品越来越多,操作越来越复杂,但是仓储的周期越来越短,成本不断递减的趋势一直没有改变。从发达国家的统计数据来看,现代物流的发展历史就是库存成本在总物流成本中所占比重逐步降低的历史。
从许多微观案例来看,仓储管理已成为供应链管理的核心环节。这是因为仓储总是出现在物流各环节的接合部,例如采购与生产之间,生产的初加工与精加工之间,生产与销售之间,批发与零售之间,不同运输方式转换之间等等。仓储是物流各环节之间存在不均衡性的表现,仓储也正是解决这种不均衡性的手段。仓储环节集中了上下游流程整合的所有矛盾,仓储管理就是在实现物流流程的整合。如果借用运筹学的语言来描述仓储管理在物流中的地位,可以说就是在运输条件为约束力的情况下,寻求最优库存(包括布局)方案作为控制手段,使得物流达到总成本最低的目标。在许多具体的案例中,物流的整合、优化实际上归结为仓储的方案设计与运行控制。
这里必须说明一点,传统物流与现代物流差别最大的也是体现在库存环节上。传统的仓储业是以收保管费为商业模式的,希望自己的仓库总是满满的,这种模式与物流的宗旨背道而驰。现代物流以整合流程、协调上下游为己任,静态库存越少越好,其商业模式也建立在物流总成本的考核之上。由于这两类仓储管理在商业模式上有着本质区别,但是在具体操作上如入库、出库、分拣、理货等又很难区别,所以在分析研究必须注意它们的异同之处,这些异同也会体现在信息系统的结构上。
本文的研究目的就是要在一定限度商提高仓储管理,改善库存质量,要求始终与最低的总成本相一致并以最低限度的库存义务来提供客户所期望的服务。虽然过度的库存可以用来弥补物流网络的基本设计中的不足,但在某种程度上却降低了物流管理的质量,而且,把过度的存货用作向客户提供的服务,最终会提升物流的总成本。一个厂商的存货需求取决于网络结构和客户服务期望的水平。从理论上讲,厂商尽量储备每一种销售产品,以力于为每一位客户服务。但是,因为这种储备会增加总成本,而且对厂商来说,销售产品风险是不可避免的,因而很少有哪种经营作业能承担得起如此耗资的库存义务。
1.2 仓储管理的现状
仓储管理工作是随着储存货物品种的多样化和仓库结构、技术装备的科学化而不断发展变化的。概括而言,仓储管理主要经历了简单仓储管理、复杂仓储管理和现代化的仓储管理三个发展阶段。
我国的仓储管理比较落后,仓储企业一直是属于劳动密集型企业,即仓库中大量的装卸、搬运、堆码和计量等作业都是由人工来完成的。因此,仓库不仅占用了大量的劳动力,而且劳动强度大,劳动条件差;从劳动效率来看,人工作业的劳动效率低下,库容利用率不高。虽然国家与企业在很多方面已做出了努力,但我国的仓储企业与发达国家相比,仍然有相当的差距,主要表现在:
(1) 服务方式和手段比较原始和单一,目前多数从事仓储服务的企业只能简单的供运输 (送货)和仓储服务,而在流通加工、物流信息服务、库存管理等增值服务方面,尤其在方案设计以及全程服务等方面还没有全面展开,一般的仓储企业不能处理综合业务。
(2) 企业组织规模较小,缺乏必要的竞争实力,网络化的经营组织尚未形成,规模经济没有形成,集团化仓储企业非常少,企业不能站在一个集团高度管理下属分部业务,现有的软件也大多不能处理这种复杂情况。
(3) 信息技术应用水平不高,先进的仓储管理技术和软件如条形码技术、应用企业资源计划 (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 ERP) 思想开发的物流管理软件的应用水平较低。应用进销存软件的企业都很少,有很多企业仍然停留在手工记账阶段。
(4)仓储的货位优化管理水平低,货位优化管理的理论研究做得不深入,实践应用很少。一般的信息化软件里没有货位优化管理功能。
(5)软件应用水平不高,一些国外的仓库管理软件(WMS)带有货位优化模块,例如MT (Slotting Optimization),EXE(Exceed Optimize),McHugh (DLX Slotting),intek (Warehouse Librarian)等,若干独立的软件有FlowTrak (Stramsoft),Opti-Slot (Descartes)以及Easy Profiler(Woodcock Software)等,但是这些软件没有货区与货位优化布局功能,也不尽适合中国现有仓库的布局及仓储业务,所以应用性不强。
这些问题不解决将影响我国物流的进一步发展,进而加大与发达国家的物流水平的距离。
国内外有不少研究仓储物流模型的成果。如,(董千里,2000)研究了物流的核心作用,提出将物流业整合到供应链管理的思想;(王瑛,2003)提到了根据业务性质不同,物流业可以明确划分成仓储物流与配送物流,并对仓储物流业的业绩评价标准做了一定程度的阐述;(缪兴锋,2006)在比较物流、商流和信息流的基础上,提出了企业物流仓储信息化逻辑流程和仓储物流企业信息模型设计及运转效率;(孟晓明,2006)对电子商务下的物流仓储及配送目前存在的问题做了较为全面的对比分析,提出了物流仓储的发展目标。
在货位优化方面,国内外也有不少理论研究。其中(秦璐,2005)提出了货位优化概念,阐述货位优化技术的实际意义,提出了根据预想不到的因素动态配置货物的货位的理论,但对预想不到因素的概念描述及量化描述没有体现,问题的描述与问题的可实现存在着较大差距; (郑凌莺,2004)主要从货架受力、周转速度、提高效率等方面对货位进行动态配置优化,并介绍了仓储物流发展的新趋势一一自动仓储,更进一步强调了货位优化的重要性;(卞美琳,2004)提出了从相关性法则(Correlation),互补性法则(Complementary),相容性法则(Compatibility)等进行货位优化,并且提到了周期流通性的货位优化、单位体积的货位优化、分拣密度的货位优化、销售量的货位优化等优化方法,具有一定理论高度,但是实际可操作性阐述得不够; 何振彪(2004)和李诗珍(2002)也分别详细探讨了仓库布局模型,相关预测参数也进行了深入分析,阐述了仓库的布局优化对仓库成本管理的突出贡献。
关于仓储物流算法的探索研究方面,(刘晓亮,赵晓波,曹露华,2005)研究了随机需求下的多品种库存问题,在原有单周期线性资源约束下的多品种订货策略的基础上,通过将一种概率形式的库存资源约束应用于多品种(Q, R)策略,提出了一种有效的多项式启发式算法,应用于物流企业的实际库存管理。(陈伊菲,2006)综合考虑实际拣选环境,对拣选作业中的无形性因素给予合理假设,建立了拣选作业路径优化设计VRP(车辆路径问题(Vehicle Routing Problems, VRP)模型,并利用扫描算法对模型进行了求解;(田青,郑力,2004)研究了动态规划求解多阶段物流网络设计方法,提出了基本物流网络模型和基本决策问题,并利用运输规划和组合遗传算法开展了研究;(张锦,杜文等,2004)提出了基于储运一体化的非线性二级网络配送模型,并构造了具有能力与需求约束、费用与距离综合目标函数的非线性数学规划模型,求证了最优解。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仓储物流的可实现模型分析做得仍不深入透彻,从工程化角度、利润角度研究仓储物流管理模型的做得还不够,货位优化管理徘徊在优化规则的讨论上,没有真正提出可量化货位优化模型,从而在信息系统里也就没有全面体现优化管理的思想。仓储物流管理应区分于普通仓库管理,基于追求低入/出库成本和高仓储利润的目的,货位优化管理应该从可量化的参数指标出发,从成本与时间在货位布局、货位选择、路径选择等方面进行优化管理与控制。
1.3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与问题
本文主要研究的是威莱日化的仓储问题,基于在此公司实习的基础上,提出公司在仓储方面存在的不足之处,并且运用仓储管理的各项理论及运用进行分析,最终提出解决方案。如下图:
图1-1 本文研究结构
第2章 仓储简介
2.1 仓储的概念
在物流系统中,仓储是一个不可或缺的构成要素。仓储业是随着物资储备的产生和发展而逐渐发展起来的。仓储是商品流通的重要环节之一,也是物流活动的重要支柱。在社会分工和专业化生产的条件下,为保持社会再生产过程的顺利进行,必须储存一定量的物资,以满足一定时期内社会生产和消费的需要。
仓储是指通过仓库对暂时不用的物品进行储存和保管。“仓”即仓库,为存放物品的建筑物和场地,可以是房屋建筑、洞穴、大型容器或特定的场地等,具有存放和保护物品的功能。“储” 即储存、储备,表示收存以备使用,具有收存、保管、交付使用的意思。
2.2 仓储在物流中的地位
1、仓储是物流的主要功能要素之一。在物流体系中,运输和仓储被称为两大支柱。运输承担着改变物品空间状态的重任;仓储则承担着改变物品时间状态的重任。
2、仓储是整个物流业务活动的必要环节之一。仓储作为物品在生产过程中各间隔时间内的物流停滞,是保证生产正常进行的必要条件,它使上一步生产活动顺利进行到下一步生产活动。
3、仓储是保持物资原有使用价值和物资使用合理化的重要手段。生产和消费的供需在时间上的不均衡、不同步造成物资使用价值在数量上减少,质量上降低,只有通过仓储才能减小物资损害程度,防止产品一时过剩浪费,使物品在效用最大的时间发挥作用,充分发挥物品的潜力,实现物品的最大效益。
4、仓储是加快资金周转,节约流通费用,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经济效益的有效途径。有了仓储的保证,就可以免除加班赶工的费用,免除紧急采购的成本增加。同时,仓储也必然会消耗一定的物化劳动和活劳动,还大量地占用资金,这些都说明仓储节约的潜力是巨大的。通过仓储的合理化,就可以加速物资的流通和资金的周转,从而节省费用支出,降低物流成本,开拓“第三利润源泉”。
2.3 仓储在企业中存在的弊端
仓储是物流系统中一种必要的活动,但也经常存在冲减物流系统效益,恶化物流系统运行的趋势。甚至有人明确提出,仓储中的库存是企业的“癌症”。因为仓储会使企业付出巨大代价,这些代价主要包括:
2.3.1 固定费用和可变费用支出
仓储要求企业在仓库建设、仓库管理、仓库工作人员工资、福利等方面支出大量的成本费用开支增高。
2.3.2 机会损失
储存物资占用资金以及资金利息,如果用于另外项目可能会有的更高的收益。
2.3.3 成就损失与跌价损失
随着储存时间的增加,存货时刻都在发生陈旧变质,严重的更会完全丧失价值及使用价值。同时,一旦错过有利的销售期,又会因为必须低价贱卖,不可避免地出现跌价损失。
2.3.4 保险费支出
为了分担风险,很多企业对储存物采取投保缴纳保险费方法。保险费支出在仓储物资总值中占了相当大的比例。在信息经济时代,社会保障体系和安全体系日益完善,这个费用支出的比例还会呈上升的趋势。
上述各项费用支出都是降低企业效益的因素,再加上在企业全部运营中,仓储对流动资金的占用达到40%—70%高比例,有的企业库存在某段时间甚至占用了全部流动资金,使企业无法正常运转。
由此可见,仓储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只有考虑到仓储作用的两面性,尽量使仓储合理化才能有利于物流业务活动的顺利开展。
2.4 仓储管理的主要内容
仓储管理的主要内容应包括三个部分:仓储系统的布局设计,库存最优控制,仓储作业操作。是是三个层面的问题,彼此又有联系
2.4.1 仓储系统布局是供应链的核心
仓储系统布局是顶层设计,也是供应链设计的核心。就是要把一个复杂纷乱的物流系统通过枢纽的布局设计改造成为“干线运输+区域配送”的模式,枢纽就是以仓库为基地的配送中心。在相应的信息系统设计中,表现为“联库管理”的模式,分为集中式,分布式和混合式三类,其中配送中心的选择和设计是整个系统布局的关键,这部分内容通常并不包含在仓储信息系统之中,但是对于布局设计变化的适应性、通用性也会成为顾客选择仓储信息系统的一个重要依据之一。
2.4.2 库存的最优控制
库存的最优控制部分是确定仓库的商业模式的,即要(根据上一层设计的要求)确定本仓库的管理目标和管理模式,如果是供应链上的一个执行环节,是成本中心,多以服务质量、运营成本为控制目标,追求合理的库存甚至零库存;如果是独立核算的利润中心,则是完全不同的目标和管理模式,除了服务质量、运行成本外,更关心利润的核算,因此计费系统和客户关系管理成为其中及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因为在计费系统中固化了市场营销的战略和策略。
2.4.3 仓储作业的操作
仓储作业的操作是最基础的部分也是所有仓储信息系统最具有共性的部分,正因为如此,仓储作业的操作信息化部分成为仓储信息系统与管理软件如进销存,ERP等相区别的标志。这部分内容不仅要根据上一层确定的控制目标和管理模式落实为操作的流程,还要与众多的专用仓储设备自动控制系统相衔接,所以是技术上最复杂的部分,国产的仓储信息系统与国外先进的仓储软件相比,最大的差距可能也就在这里,市场价格会相差数十倍,上百倍,也是这个原因。
第3章 威莱日化企业概况介绍
3.1 企业介绍及项目背景
3.1.1 公司简介
威莱(广州)日用品有限公司自成立之初就一直致力于消毒和个人护理及家居清洁产品的研究,是日化行业的龙头企业之一。目前威莱旗下已有5大品牌系列产品,包括威露士健康护理系列、威洁士家居清洁系列、亮净科技清洁系列、卫新衣物护理清洁系列以及芙维他果研护理系列,产品已延伸至80多个品种,500多款单品。自成立以来,公司蓬勃发展,年均增长率在50%以上,日前,旗下产品威露士洗手液更成为“2008北京奥运会”唯一指定的洗手液品牌,是近几年日化行业中增长率最快的企业之一。
3.1.2 项目背景
威莱公司的管理培训生常青藤项目启动于2004年,项目旨在从应届毕业生中选拔具有发展潜力、成功决心和领导潜质的优秀人才,将其培养成为与公司共同成长的各个领域的职业经理人。通过数年来的大力推广,常青藤项目已经成为公司招聘学生人才,储备企业未来管理者的重要途径和主要平台。
常青藤项目发展至今,已经建立起了一套比较完善的培育模式。我们会为管理培训生安排一整套全面的培训课程,培训制度采用课堂培训+实操培训的方式,通过专业的导师全程跟踪辅导,并进行阶段性考核评估,全面快速地提升培训生的能力,帮助他们尽快完成由学校人到企业人的转变,并为自己职业生涯的继续发展奠定一个扎实的基础。
常青藤项目中,我们会向培训生提供足够的机会和挑战,要求培训生自己能够真正为自己为公司负责。每位培训生都有机会承担重大的责任,比如独立领导核心项目,管理高额预算,带领和发展下属团队等。我们也要求管理培训生能够接受这些挑战,通过工作来发掘自身潜力,迅速地成长和发展。
常青藤项目的发展壮大离不开公司的高速发展。公司在高速发展的过程中不断产生新的职能模块和岗位需求,旧有的架构也会随着企业的发展而壮大。因此我们能够向管理培训生提供各种不同的晋升、竞聘、轮岗机会,让他们站到公司发展的最前沿。在往年的管理培训生中,最年轻的省级经理毕业于2007年,最年轻的主管毕业于2008年。
我们提供销售、技术、职能三大类的管理培训生职位,分别对应着公司业务前端(市场、销售)和业务后端(研发、生产、供应链等),以及支持部门(财务,人力资源等)。
我们将根据管理培训生的职业目标、个人发展的需要以及公司业务的需要进行科学设计,从而既能帮助他们实现个人目标,又能满足公司的发展需求。在这里,你将能够全面了解公司整体运作,选取合适的发展方向同时抓住快速发展的机遇,在三年内成长为公司中层的骨干人员。欢迎所有勇于创新,乐于合作,勤奋进取,敢于接受挑战的你加入我们。
3.2 威莱公司在上海的现状
威莱日化在上海的主打产品是洗衣液,因为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高档面料的衣服越来越多,对洗衣的要求也就越来越高,尤其是在提倡环保的现代社会,人们对自身的健康要求也与日俱增,这就使得对衣服面料伤害小且不伤手的洗衣液孕育而生,并且在市场还未完全成熟前开始抢占关键市场。
上海是威莱公司最为关注的从主要市场之一,不仅仅因为它的居民基数庞大,生活指数富裕,更因为它的腹地辐射面积广阔,指引了长三角一带的消费习惯。所以公司从2009年初起就把上海从原来的一个办事处提升为分公司,以期望能进一步在上海市场上有所作为。威莱的产品在上海还属于大量扩张环节,在主要的KA卖场,包括家乐福,乐购,好又多,沃尔玛,大润发以及上海本土的农工商,世纪联华等基本已经铺货比较完整。但是在一些二、三线卖场以及便利店等还是没有完全的打入进去,除了发展上面的限制以外,很大一部分原因要归结于仓储库存问题,因为这些小型超市的需求量少,需求周期长,并且地域分散,在仓储及配送方面就要求有很高的管理水平才可以满足这些超市的需求,并为公司带来盈利。
C. 您有关于超市营销策略分析论文的文献综述吗
超市营销策略分析论文我会提前帮你准备.
D. 超市营销策略分析论文怎么写啊 (具体)资料
2.5销售赠品定价法
对于利润较高的产品品种,可以采用销售赠品的定价方法。即向消费者免费赠送或购买达到一定金额时可获得赠送礼品的方法。具体有三种方式:一是免费赠送,只要进店即可免费获得一件礼品,如气球、面纸、开罐器、鲜花等;二是买后送,购物满一定金额才能获得礼品如酱油、色拉油、洗洁精、沐浴露、玩具等;三是随商品附赠,像买咖啡送咖啡杯、买生鲜食品送保鲜膜、买手机赠电话费,等等,由此刺激高利润商品的销售。
以上提及的连锁超市的定价策略是商家经常采用的。随着连锁超市的不断普及,新的定价策略也会层出不穷。经营者一定要不断总结经验,充分发挥价格这把金钥匙的作用,使连锁超市的经营更上一层楼。
3促销策略
促销是超市的一项重要工作,促销成功与否决定超市的成败,尤其是在消费者拥有更多选择、零售业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据统计,在上海的连锁企业中,有50%~70%的销售额是由促销商品直接产生的。商品降价促销,是当今商企竞争的一大利器,无论是家乐福还是沃尔玛都在使用。
3.1进行顾客关系管理
现代商业企业竞争格外激烈,如何把握顾客,建立忠诚的顾客群体是商业企业获取竞争优势的有利武器。20世纪90年代以来,客户关系管理(Customer Relation Management, CRM)得以广泛运用。客户关系管理是企业为提高核心竞争力,达到竞争制胜、快速成长的目的而制定的以客户为中心的发展战略。CRM系统的宗旨是为了满足每一客户的特殊需求同每个客户建立联系;通过与客户的联系来了解客户的不同需求,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一对一”的个性化服务。通过CRM系统的实施,企业将实现由“以产品为中心”的模式向“以客户为中心”的模式的转变,同时,企业关注的焦点也将从内部运作转移到对客户的关系上来。Harvard Business Review的研究资料表明,在客户满意度方面,5%的提高率将使企业的利润加倍。
CRM系统通过与客户之间交互式的接触建立客户信息跟踪。其一方面以此来了解原有客户的意见和新的需求;另一方面,要不断获取新客户的基本信息以及其它需求信息。客户服务部门对这些客户信息进行系统的分析,将其结果提交到销售管理部门,销售管理部门经过对商机、竞争对手、产品信息、销售绩效等方面的综合分析,向企业高层提供有助于决策的各种建议。最后,企业决策者在此基础上对企业的市场营销、服务与技术支持等整个商业过程进行相应的调整。
国内外超市企业在实际经营过程中,为了能够争取稳定的顾客群,往往以会员制作为一种促销方式。具体做法为:在某一超级市场组成一个俱乐部,当消费者向俱乐部缴纳一定数额的会费后,就成为该俱乐部的成员,以后在该超级市场购买商品时可享受一定的价格优惠或折扣。关键会员成为企业长期的、稳定的顾客群,有利于在维持现有市场占有率的基础上进行市场开拓,为超级市场节省了大量的促销费用。设立会员制也便于进行顾客调查,使超级市场能够取得相对真实的资料,把握市场需求的发展趋势,及时调整卖场内的商品结构和品牌结构,为企业在市场竞争中赢得先机。
3.2在超市经营中运用体验营销技巧
现代社会飞速发展,对消费观念、消费方式带来多方面深刻变革,使消费需求结构、内容、形式发生了显著变化。从消费结构看,情感需求的比重增加,消费者在注重产品质量的同时,更加注重情感的愉悦和满足;从消费内容看,大众化的标准产品日渐失势,对个性化产品和服务的需求越来越高;从价值目标看,消费者从注重产品本身转移到注重接受产品时的感受;从接受产品的方式看,人们己经不再满足于被动地接受企业的诱导和操纵,而是主动地参与产品的设计与制造。这一切使体验营销得以快速发展。
3.3注重特殊事件营销
超市经营中标准化管理固然重要,但中国社会是一个多元化的社会,消费者人数众多,56个民族汇合的中华大文化区域,再加上各种外来文化的融合与借鉴,文化营销也是格外重要。诸如,春节、元宵节、情人节、母亲节、重阳节、中秋节、圣诞节等各种节日氛围的创造,特殊的产品构成以及消费需求的刺激与开发也是超市营销的重要课题。还可借助公众对食品安全问题的担忧,注重绿色营销。
4供应链管理
采用计算机网络技术的供应链管理,通过对商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等进行全面规划、协调与控制,有效提高了企业运作效率,越来越成为当今企业在竞争中胜出的法宝。所谓供应链,是指在生产与流通过程中,将产品及服务提供给最终客户所涉及到的上游与下游企业之间形成的网链结构。而供应链管理则是采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又对供应链中的商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等进行全面规划以及进行计划、组织、协调与控制。
在企业的实际运营当中,有两个行之有效的供应链管理模式。一个是以沃尔玛与纺织企业合作,最先采用的快速反应系统为代表的供应链管理模式;另一个是以美国零售业与快速消费品厂商合作,最先采用的有效客户反应系统的供应链管理模式。在采用快速反应系统进行供应链管理方面,绝大多数企业认为,企业不应该储备“产品”,而应该准备“要素”,在客户需要的时候,能以最快的速度抽取“要素”、及时“组装’,向客户提供所需的产品及服务,这才是现代企业经营的最佳模式。在采用有效客户反应系统进行供应链管理方面,很多企业认为,以满足最终客户需求和最大限度地降低物流过程费用为原则,通过对提供产品及服务的流程进行最优化处理,对客户的需求做出准确地反应,这才是现代企业经营的核心竞争力。
E. 农产品滞销经济论文3000字
农产品滞销经济,这个俺就会的哦
F. 沃尔玛企业品牌营销策略研究,大家给我点参考文献,或者思路见解吗
...
可以
G. 急求!! 地方面包坊连锁市场营销策略分析的论文选题目的和意义(开题报告)
论文:谈我国大型连锁超市营销策略
选题报告范文(类似的),如果抄的话需改动或删减,只是提供范文而已。
市场营销策略研究.报告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为研究的背景,意义和方法,主要阐述论文选题的背景,研究的理论和现实意义、问题分析以及本论文的技术路线,研究结构;第二部分为论文大纲,包括初步拟定的论文各个节的标题.
论文题目:日用洗化类产品市场营销策略研究一研究背景,意义和方法日用洗化类产品包括洗发水,沐浴露,香皂,牙膏等人体用护理清洁用品、以及洗衣粉、洗涤剂等非人体用护理清洁用品.这些产品的用途虽然有很大的不同、但是从营销的角度分析则有很多的共同点:产品的营销特性相近,目标市场相近,消费心理相近, 渠道相近,促销方式相近等等.因此完全可以将这些产品作为一个共同的群体来对其市场营销策略加以研究和讨论.对于日用洗化类产品来说,在消费品类别中、它属于快速型,体验型的消费品.较一般的消费品而言、市场营销的理念运用和策略实践都表现的更加突出.
综观目前国内日用洗化类产品市场虽呈群雄逐鹿之势,但以美国宝洁公司、日本资生堂公司为代表的外国企业军团己形成压倒性的优势.那么为什么在一个技术,资金,规模优势等进入壁垒均不明显的行业里、我国企业却没有能利用熟悉本土市场的优势在产品营销上寻求突破,壮大自己和国外的企业抗衡呢我国企业在营销策略上相比跨国巨头来说主要的差距在哪里呢在该行业中应该如何更好的运用营销策略呢这些问题都很值得我们思考和研究.本人出于对该行业运用营销策略的兴趣和目前国内日用洗化类产品企业在营销实务中存在问题的一点理解,以及在导师史有春教授的启发下,选择了日用洗化类产品市场营销策略研究作为硕士研究生论文.首先通过对日用洗化类产品这一特定行业的市场营销策略的研究和讨论、我们可以增进对该行业市场营销规律的了解,弥补行业营销研究领域的空白,丰富行业营销的规律.其次,通过大量实证性的调查研究,我们可以了解该行业中如被称为营销界的西点军校的美国宝洁公司等跨国巨头的卓越的品牌运作,严谨的调研方法,创新的营销思路以及细致的分销管理等、总结出该行业市场营销策略的成功经验.第三、通过对这些跨国公司成功经验的借鉴,将为我国企业进入和拓展该行业提供实际和理论上的指导.从中总结出的成功或失败的经验甚至可以为从事非日用洗化类产品生产,营销的企业提供可资借鉴的一般性规律.此外,论文中涉及的各种市场营销理论及策略设计过程中体现的思维方式,设计方法等对企业就如何有效进行市场营销管理,如何基于行业分析,消费者行为分析和竞争对手研究并应用于营销策略的设计具有较强的实践指导作用.为了便于讨论和研究,本论文将把论题分解为三个大问题,以及一系列的子
问题:一、是什么,即日用洗化类产品、行业和市场营销的基本情况综述.
可以进一步地分解为:1,洗化类产品的定义和分类,虽然按照产品的使用特性已经有了一些现成的分类标准,但是这里我们将主要以市场营销的特性来对其进行重新的分类和描述;2,日用洗化类产品行业的竞争状况如何,包括品牌的集中度,品牌的竞争位置等;3,该行业中不同的企业主要采用的营销策略描述.
二、为什么,即以市场营销理论去解释目前的日用洗化类产品行业内的市场营销情况为什么会是这样有没有什么一般的规律可循如果有、是什么同样
的,这一个问题也可以进一步分解为:1,根据营销基本原理和洗化类行业的基本特征分析其市场营销可能的特征、例如生产特征、市场需求特征等;2,根据是什么的实证研究结果和该行业可能的营销特征进行因果分析;3,由市场营销理论和实证的材料相结合得出的基本结论、即为什么该产品的品牌集中度是这样为什么该品牌的市场竞争位置会是这样等等.三、应该是什么,即用基本结论来指导企业的实践,本文的视角将会关注于国内企业应该采取什么样
的市场营销策略该问题可以分解为:1,国内主要企业的优劣势和资源分析;2,这些企业目前品牌知名度和竞争位置描述,以及成功和失败的经验总结;3,应
该选择什么样的市场营销策略,例如:市场、产品如何定位、广告策略如何等等.
根据这一系列的问题,本论文将展开对日用洗化类产品市场营销策略的研究工作.在理论准备上,将需要融合市场营销的各种理论、并且涉及经济学,管理学,心理学,行为科学等多门学科,对日用洗化类产品行业的营销问题加以系统地分析和探究,要求具有较强的学术性.其次需要大量的实证研究,搜集详细丰
富的各类资料,包括:行业宏观发展信息,各个企业信息,各种报刊,杂志相关文章,各大超市,百货商店销售情况等等.需要采用文献检索法,调研法,案例法, 访谈法,因果分析法,逻辑分析法,归纳法和演绎法等方法.本文的研究重点和难点将体现在为什么和应该是什么这两大部分上.当然,因为该行业内涉及的产品种类和企业数量众多,无法在一篇论文的篇幅内做一一详细的研究,在此仅选择个别有代表性的产品和企业做深入的探讨和研究.同样的,我们也无法在一篇论文的篇幅里对市场营销的各个方面都做展开的研究,我们将会在进一步的资料收集,整理和分析的过程中、找出对该行业市场竞争影响最大的某些因素做详尽的研讨和分析.
本论文的技术路线如下图所示:理论准备实证研究分析总结市场营销学,经济学,管理学,消费者行为学等文献检索,调查访谈,案例研究,实验法等因果分析,逻辑分析,归纳演绎,分类研究,综合法等什么该是产品分类竞争状况策略综述分析可能特征因果分析得出结论策略建议经验总结优劣势分析是基本结论
本论文的研究结构如下图所示:二论文大纲引言
1 日用洗化类产品和行业的基本情况
1.1 日用洗化类产品的定义和分类
1.2 国内外行业现状和发展趋势
2 日用洗化类产品市场营销基本情况
2.1 日用洗化类产品市场状况综述
2.2 主要跨国企业市场营销情况
2.3 主要国内企业市场营销情况
3 日用洗化类产品市场营销策略分析
3.1 市场营销的基本原理概述
3.2 日用洗化类产品行业特征的基本分析
3.3 日用洗化类产品行业关键营销因素分析
3.4 基于当前竞争状况的因果分析
3.5 日用洗化类产品行业营销的一般规律
4 对国内企业市场营销策略的建议
4.1 国内企业的优劣势分析
4.2 成功和失败的经验总结
4.3 市场营销策略的选择基本结论
H. 急需要一份关于超市营销策略分析的论文和选题报告
论文:谈我国大型连锁超市营销策略http://www.zlunwen.com/commercial/market/40425.htm
选题报告范文(类似的),如果抄的话需改动或删减,只是提供范文而已。
市场营销策略研究.报告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为研究的背景,意义和方法,主要阐述论文选题的背景,研究的理论和现实意义、问题分析以及本论文的技术路线,研究结构;第二部分为论文大纲,包括初步拟定的论文各个节的标题.
论文题目:日用洗化类产品市场营销策略研究一研究背景,意义和方法日用洗化类产品包括洗发水,沐浴露,香皂,牙膏等人体用护理清洁用品、以及洗衣粉、洗涤剂等非人体用护理清洁用品.这些产品的用途虽然有很大的不同、但是从营销的角度分析则有很多的共同点:产品的营销特性相近,目标市场相近,消费心理相近, 渠道相近,促销方式相近等等.因此完全可以将这些产品作为一个共同的群体来对其市场营销策略加以研究和讨论.对于日用洗化类产品来说,在消费品类别中、它属于快速型,体验型的消费品.较一般的消费品而言、市场营销的理念运用和策略实践都表现的更加突出.
综观目前国内日用洗化类产品市场虽呈群雄逐鹿之势,但以美国宝洁公司、日本资生堂公司为代表的外国企业军团己形成压倒性的优势.那么为什么在一个技术,资金,规模优势等进入壁垒均不明显的行业里、我国企业却没有能利用熟悉本土市场的优势在产品营销上寻求突破,壮大自己和国外的企业抗衡呢我国企业在营销策略上相比跨国巨头来说主要的差距在哪里呢在该行业中应该如何更好的运用营销策略呢这些问题都很值得我们思考和研究.本人出于对该行业运用营销策略的兴趣和目前国内日用洗化类产品企业在营销实务中存在问题的一点理解,以及在导师史有春教授的启发下,选择了日用洗化类产品市场营销策略研究作为硕士研究生论文.首先通过对日用洗化类产品这一特定行业的市场营销策略的研究和讨论、我们可以增进对该行业市场营销规律的了解,弥补行业营销研究领域的空白,丰富行业营销的规律.其次,通过大量实证性的调查研究,我们可以了解该行业中如被称为营销界的西点军校的美国宝洁公司等跨国巨头的卓越的品牌运作,严谨的调研方法,创新的营销思路以及细致的分销管理等、总结出该行业市场营销策略的成功经验.第三、通过对这些跨国公司成功经验的借鉴,将为我国企业进入和拓展该行业提供实际和理论上的指导.从中总结出的成功或失败的经验甚至可以为从事非日用洗化类产品生产,营销的企业提供可资借鉴的一般性规律.此外,论文中涉及的各种市场营销理论及策略设计过程中体现的思维方式,设计方法等对企业就如何有效进行市场营销管理,如何基于行业分析,消费者行为分析和竞争对手研究并应用于营销策略的设计具有较强的实践指导作用.为了便于讨论和研究,本论文将把论题分解为三个大问题,以及一系列的子
问题:一、是什么,即日用洗化类产品、行业和市场营销的基本情况综述.
可以进一步地分解为:1,洗化类产品的定义和分类,虽然按照产品的使用特性已经有了一些现成的分类标准,但是这里我们将主要以市场营销的特性来对其进行重新的分类和描述;2,日用洗化类产品行业的竞争状况如何,包括品牌的集中度,品牌的竞争位置等;3,该行业中不同的企业主要采用的营销策略描述.
二、为什么,即以市场营销理论去解释目前的日用洗化类产品行业内的市场营销情况为什么会是这样有没有什么一般的规律可循如果有、是什么同样
的,这一个问题也可以进一步分解为:1,根据营销基本原理和洗化类行业的基本特征分析其市场营销可能的特征、例如生产特征、市场需求特征等;2,根据是什么的实证研究结果和该行业可能的营销特征进行因果分析;3,由市场营销理论和实证的材料相结合得出的基本结论、即为什么该产品的品牌集中度是这样为什么该品牌的市场竞争位置会是这样等等.三、应该是什么,即用基本结论来指导企业的实践,本文的视角将会关注于国内企业应该采取什么样
的市场营销策略该问题可以分解为:1,国内主要企业的优劣势和资源分析;2,这些企业目前品牌知名度和竞争位置描述,以及成功和失败的经验总结;3,应
该选择什么样的市场营销策略,例如:市场、产品如何定位、广告策略如何等等.
根据这一系列的问题,本论文将展开对日用洗化类产品市场营销策略的研究工作.在理论准备上,将需要融合市场营销的各种理论、并且涉及经济学,管理学,心理学,行为科学等多门学科,对日用洗化类产品行业的营销问题加以系统地分析和探究,要求具有较强的学术性.其次需要大量的实证研究,搜集详细丰
富的各类资料,包括:行业宏观发展信息,各个企业信息,各种报刊,杂志相关文章,各大超市,百货商店销售情况等等.需要采用文献检索法,调研法,案例法, 访谈法,因果分析法,逻辑分析法,归纳法和演绎法等方法.本文的研究重点和难点将体现在为什么和应该是什么这两大部分上.当然,因为该行业内涉及的产品种类和企业数量众多,无法在一篇论文的篇幅内做一一详细的研究,在此仅选择个别有代表性的产品和企业做深入的探讨和研究.同样的,我们也无法在一篇论文的篇幅里对市场营销的各个方面都做展开的研究,我们将会在进一步的资料收集,整理和分析的过程中、找出对该行业市场竞争影响最大的某些因素做详尽的研讨和分析.
本论文的技术路线如下图所示:理论准备实证研究分析总结市场营销学,经济学,管理学,消费者行为学等文献检索,调查访谈,案例研究,实验法等因果分析,逻辑分析,归纳演绎,分类研究,综合法等什么该是产品分类竞争状况策略综述分析可能特征因果分析得出结论策略建议经验总结优劣势分析是基本结论
本论文的研究结构如下图所示:二论文大纲引言
1 日用洗化类产品和行业的基本情况
1.1 日用洗化类产品的定义和分类
1.2 国内外行业现状和发展趋势
2 日用洗化类产品市场营销基本情况
2.1 日用洗化类产品市场状况综述
2.2 主要跨国企业市场营销情况
2.3 主要国内企业市场营销情况
3 日用洗化类产品市场营销策略分析
3.1 市场营销的基本原理概述
3.2 日用洗化类产品行业特征的基本分析
3.3 日用洗化类产品行业关键营销因素分析
3.4 基于当前竞争状况的因果分析
3.5 日用洗化类产品行业营销的一般规律
4 对国内企业市场营销策略的建议
4.1 国内企业的优劣势分析
4.2 成功和失败的经验总结
4.3 市场营销策略的选择基本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