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有没有关于莆田留守儿童的调查报告
第一个渊源:源于子姓,出自唐朝时期江南道观察使林正,属于帝王赐姓改姓为氏。辜氏始祖为林正,字达中,生于隋炀帝大业六年(公元610年),原姓林,为殷商比干之子林坚的后裔,闽晋安林氏始祖林禄之十三世裔孙林孝诚(字允谦)之孙。其家世居福建莆田太平村永定里(今福建莆田尊贤里北螺村)。林正在二十二岁中举人,在唐太宗李世民贞观八年(公元634年)甲午科进士及第,授江南道观察使(辖今浙江、江西、湖南等地)。林正在任期间励精图治、兴学校、除苛政、廉正爱民,是应贞观之治。唐贞观十五年(公元641年),江南道大旱,民不聊生。林正悯民饥苦,不及禀奏朝廷,便毅然下令开官仓放粮赈济饥民。当地豪绅乘机构陷,事闻于朝,唐太宗起初大怒,诏令将林正逮捕下狱法办。江西百姓闻讯,不忍林正蒙受冤屈,联名上万民表与朝廷,代其辩冤。唐太宗派人调查,方知林正真的是个清官,是坏人对他罗织构陷,便即下诏放林正出狱,并传他上京陛见。陛见之后,唐太宗先对林正进行一番抚慰,又自我检讨,说:“卿乃无辜受罪,今赐卿姓为‘辜’。”唐太宗虽然贤明,但仍脱不了动不动就给臣属赐姓的习惯,不过以往都是对有功之臣赐以李姓以表示亲近。这一次,因为林正差一点无辜丧命,因此就赐他以辜为姓,昭其“辛苦”之德,合二字为一,是为“辜”氏,是为该支林氏辜姓的始祖。在起初,大家还是以“辜林”称呼这个新生的姓氏,对林正也是以“辜林正”称呼之,后来就干脆把林字去掉了。林正成为辜正,成为辜氏得姓始祖。帝王赐姓,全族荣耀,因此该支林氏家族皆改为辜氏,世代相传至今。辜正告老后没有回莆田老家,继续定居于江西。他逝世后,当地百姓为其建嘉德祠以表怀念。关于辜正的事迹,福建地方志书和《南昌府志》中均有记载。 第二个渊源:源于妫姓,出自宋朝时期福建厦门同安陈氏渔民,属于避难改姓为氏。该支辜氏先祖本姓陈,世代在福建厦门同安捕鱼为生。到陈敦源时,因酒醉失手伤人,为避官府缉拿,携带家眷远渡南洋,最后在马来半岛的槟榔屿落户,成为伐榛辟莽、开垦这块蛮荒之地的华人前驱,旅居时间比英国人还早。事过境迁,陈敦源痛定思痛,罪疚之心难以释怀,于是干脆改姓“辜”,以示悔罪之意。其后裔中有清朝末期著名的北京大学教授辜鸿铭。 二.迁徙分布:据潮州市金石镇辜厝村村史记载,辜氏先租于南宋淳熙元年(公元1174年)从福建莆田迁徙入广东潮州。先居于桑浦山工埔肚,建村立寨,称辜厝村。后因嫌桑浦山地解人稀,不利子孙今后发展,乃迁移至海阳之隆津都,仍沿用原村名至今。海阳辜氏是同姓中最先由福建迁徙人潮者。此系村中口碑相传,未见族谱记载,是否直接迁自莆田?值得商榷。据福建辜氏谱及其它文章资料参考:辜(林)正传至四世,有辜源、辜澜两兄弟,均为唐朝开元年间进士。兄弟皆曾赴福建为官,以闽中乃其祖籍,相约回闽定居。辜源居福建南安罗溪,辜澜居福建漳州磁窑乡。辜源传子辜桓,逝世后葬于福建同安县白礁文圃山。辜桓有子四人,分四个房系,统称白礁辜。二房、三房先后向永春、泉州、惠安等地播迁,又于清朝康熙年间迁台湾。迁泉州的是辜桓二房派下,辜正第十五世裔孙辜志明,南宋初期居泉州打锡巷。其族谱记载:其后子孙向潮州、台湾彰化等地播迁。宋朝时期,莆田并无辜氏迁入记载,也无辜姓聚居村落,至今仍人口数甚少。而福建泉州却是辜姓人的主要居住地,许多辜姓名人都是从泉州走出去的。如清末民初北京大学的著名怪教授辜鸿铭、现在仍在台湾政坛和商界十分活跃的辜振甫、辜伟甫兄弟的祖籍就皆是福建泉州,辜振甫曾任台湾海基会主席,辜伟甫是台湾数家大公司的董事长。辜氏兄弟是辜正的第三十一代裔孙。所以,潮汕辜氏应该是迁自泉州而非迁自莆田。潮汕辜氏与台湾辜氏是同根同源,因为天下就只有这一支辜氏。值得注意的是,目前辜振甫、辜伟甫、辜敏宽兄弟对自己的籍贯含糊其辞,自称“台湾彰化”,有危险的“台独”倾向! 三.家乘谱牒:福建辜氏族谱,著者待考,清朝年间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福建省厦门市博物馆、福建泉州市惠安县档案馆。彰化辜氏族谱,著者待考,民国年间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台湾省彰化县鹿港辜氏宗祠。 四.历史名人:辜甫:(生卒年待考),福建泉州人。宋嘉佑年间登科进士。
⑵ 求一份社会实践报告(莆田的)
班级:08060341班(电子与计算机科学技术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1班)姓名:钟志明形式:实地调查时间:2010·07·30—2010·08·06实践主题:投身实践促成才 迎接校庆添光彩 历练青春谱新篇内容:实地拍摄新农村建设成果、调查采访目的:实地走访农村,了解近几年农村的新变化,深入农村,了解农民物质生活以及精神生活情况。积累对中国国情的了解,为将来投身国家建设、服务社会、建设家乡提供认识基础。对这一年来所学的知识、所培养的能力作一个除期末考试以外的另一个侧面的检验,培养了自己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与人交往的能力,利用暑假为社会做一点有益的事情。引言社会实践活动是大学生了解国情、了解社会提高自身综合素质的有效形式。在接到学校2010年暑期社会实践通知后,我没有感觉这是学校强加给学生的一项任务,或者这只是教学的一个形式,而是想充分利用这次机会,锻炼一下自己的社会实践能力,了解一些关于中国现状的信息,同时也让自己的这一个假期过得充实。在仔细阅读了学院团委发给我们的“关于2008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的通知安排”后,又结合自身条件,响应校团委“大学生志愿者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的号召,我决定回到家乡实地调查家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成果,并拟写一份“宜春市袁州区新农村建设调查报告”递交学院审查。虽然学院要求以学生个人分散活动为主,但为了能更好地开展活动,我邀请了我初中的同学,南昌大学机电工程学院机械系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083班的周贱根(亦名“同乐”)一同参与。在此要特别感谢周同乐同学,同时也要特别感谢为我提供器材的徐俊徐老师!活动过程1.联系政府工作单位宜春市为了更好的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为解决宜春人民在生产上遇到的问题,成立了宜春市行政服务中心。宜春市行政服务中心是政府设立的为统一办理、联合办理、集中办理行政服务事项的场所,开展招投标业务交易的平台,是优化发展环境的前哨。设有办证服务中心、咨询投诉中心、代办服务中心、网络服务中心、招投标交易中心、商务中心,并成立了客商俱乐部。7月20日,我来到服务中心,找到了宜春市袁州区行政服务中心管理委员会的陈军,向他讲述了我此次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的初步方案,并出具了学校团委为提供的专用介绍信。他同意了我的请求,接受了介绍信,并要求我们在活动结束后向委员会提交一份书面报告,再由委员会作出评价并填写介绍信回执单为活动提供证明。2.拟定初步计划由于市场上官方地图没有细化到乡村公路与各个村组,我与同乐同学使用Google Earth查看了宜春袁州区北部几个乡镇的卫星照片及地形,选定了柏木乡柏木村茶头坑组、柏木乡柏木村茶园组、柏木乡布里村、柏木乡严岭村,三阳镇、三阳镇石塘村(行政村村委驻地)、三阳镇石塘村院前村、三阳镇雷桥村,芦村乡荆桥村、芦村乡浒坑村等一些自然村落进行实地走访、拍摄、记录。根据Google Earth于2009年10月更新的宜春市袁州区地区的卫星照片,我们画出了简易地图,鉴于江西7、8月份天气炎热,每天08:00—16:30时间内皆不宜长时间外出,我们制定了如下调查路线以及活动方案:7月25日 准备调查表格7月30日15:30—18:00 【实地取景】柏木乡布里村7月31日 【采访调查】访三阳镇石塘村村委书记钟小青【实地取景】三阳镇石塘村8月1日 有其他事,未作安排8月2日 【实地取景】三阳镇雷桥村8月3日 15:30—18:00 【实地取景】柏木乡柏木村茶头坑组、柏木乡柏木村茶园组8月4日 15:30—18:00 【实地取景】芦村乡荆桥村、芦村乡浒坑村8月5日 15:30—18:00 【实地取景】三阳镇石塘村、三阳镇石塘村院前村8月6日 07:30—10:30 【实地取景】三阳镇(集镇)3.计划实施虽然我们的计划安排都避开了一天中气温最高的时间段,但是每天下午四点左右太阳还是十分毒辣。我和同乐同学顶着烈日,骑着一辆借来的摩托车,带着照相机和准备好的调查表,按照预定计划到达要走访的村落。我们两个人深入到农民家中与农民们坐在一起闲聊,很多时候热情的农户还会端出水果点心招待我们,从与他们的对话我们可以获得近几年他们的生活现状以及农民对于未来的期望。我们拿着问卷,一边做采访,一边用相机记录当地风土人情。由于天气、交通的原因,我们没有走访柏木乡严岭村。4.整理材料相机充满电只能提供拍摄200张左右照片的电力,每到一个地方取景回来,我们就要回到家中给相机充电,并把拍下的照片存到电脑里,然后整理查访的结果,做好工作记录。我们还会根据当天走访的情况在一起讨论一下,做一个小小的总结,然后商量下一天工作的细节。本来为了实际地反映农村现状,对于我们所拍摄的照片,我们不应该做任何修改。不过我们有感于家乡近年来的巨变,一年一个新面貌的发展速度,站在个人角度,我们觉得很有必要借着这一个机会用手中的相机记录下家乡2010年时候的样子。或许再等20年或者更久,我们曾经生活过的故乡就完完全全变了模样。这些照片我们可以留作纪念,也可以当做是································参考自:172校园活动网 http://www.172xiaoyuan.com/shijianbaogao/大学生精英论坛 http://bbs.172xiaoyuan.com/原文地址: http://www.172xiaoyuan.com/shijianbaogao/diaocha/2010/0913/4324.html
⑶ 福建省年国土资源综合统计分析报告
2006年在福建省委省政府和国土资源部的正确指导下,紧紧围绕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的战略部署,按照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的要求,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委省政府的各项重大决策,以服从大局、服务中心、保护资源、保障发展为重点,以改革创新、拓展作为空间动力,与时俱进,求真务实,不断提高国土资源调查、规划、管理、保护和合理利用水平,较好地处理了国土资源保护与合理利用的关系、支持经济发展与保障农民权益的关系、依法行政与提高工作效率的关系,取得明显成效。
一、国土资源状况
(一)土地资源状况
2006年土地变更调查结果表明,2006年全省土地总面积为18602.34万亩,其中,农用地16128.04万亩,占土地总面积的86.70%;建设用地918.53万亩,占土地总面积的4.94%;未利用地面积1555.77万亩,占土地总面积的8.36%。
农用地中,耕地2005.52万亩,占农用地总数的12.43%;园地947.55万亩,占农用地总数的5.88%;林地12474.50万亩,占农用地总数的77.35%;牧草地3.93万亩,占农用地总数的0.02%;其他农用地696.54万亩,占农用地总数的4.32%。
建设用地中,居民点工矿用地718.11万亩,占建设用地总数的78.18%;交通运输用地109.17万亩,占建设用地总数的11.89%;水利设施用地91.25万亩,占建设用地总数的9.93%。
未利用地中,未利用土地972.67万亩,占未利用地总数的62.52%,其他土地583.10万亩,占未利用地总数的37.48%。
2006年全省各地类变更总量为166.98万亩,占土地总面积的0.90%,其中厦门市和漳州市辖区由于将土地利用更新调查数据和年度土地变更调查数据进行衔接,变更量大幅增加,变更量分别为78.09万亩和14.16万亩,占全省年度变更总量的46.77%和8.48%。
(二)土地利用情况
1.农用地
2006年农用地增加26.88万亩,减少45.66万亩,净减18.78万亩,减幅为0.12%。其中,耕地增加6.21万亩,减少31.67万亩,净减25.46万亩,减幅为1.25%;园地增加33.25万亩,减少14.80万亩,净增18.45万亩,增幅为1.99%;林地增加7.37万亩,减少20.96万亩,净减13.60万亩,减幅为0.11%;其他农用地增加17.36万亩,减少15.53万亩,净增1.83万亩,增幅为0.26%。
2006年全省增加耕地6.21万亩,扣除农业结构调整增加的耕地面积1.92万亩,可用于补充的新增耕地面积为4.29万亩,加上各地今年新开发的可视为补充耕地的园地面积8.42万亩,全省本变更年度可用于占补平衡补充的面积为12.71万亩;本变更年度全省实际变更增加的建设占用耕地12.43 万亩,扣除往年漏变更建设用地占用耕地面积2.82 万亩,本变更年度实际建设占用耕地面积为9.61万亩,占补相抵,盈余3.11万亩。
图1 2006年全省土地利用构成
本省是个山地多、平地少的省份,2006年人均耕地0.57亩,属全国人均耕地占有量最少的省份之一,耕地后备资源严重不足,而且经济发展对土地需求量很大,完成耕地占补平衡任务的难度很大。在各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的共同努力下,全省通过加大耕地开发、复垦、整理力度,实现了耕地占补平衡任务。
2.建设用地
2006年全省共审批建设用地957件,总用地面积20494.01公顷,农用地15061.22公顷(耕地8314.17公顷)。其中使用国家级农转用指标5件,总用地面积5103.03公顷,农用地4221.88公顷(耕地1904.92公顷);使用省级农转用指标952件,总用地面积15390.98公顷,农用地10839.34公顷(耕地6409.24公顷)。分批次建设用地 14928.02 公顷;单独选址建设用地5565.99公顷,其中交通运输用地4610.21公顷,水利设施用地647.89公顷。省级政府批准征用农用地10222.37公顷,其中耕地6025.85公顷;征地总费用747832.47万元;安置农地人口274398人。
2006年省级政府审批建设用地比2005年增加了2306.73公顷,上升了0.85%,其中农转用比2005年增加了1166.09公顷,上升了0.89%,耕地比2005年增加了1143.62公顷,上升了0.82%。
(1)积极主动、先期介入,做好建设项目特别是省以上重点建设项目的用地服务工作。对重点建设项目用地,坚持随到随办,并通过现场办公、培训指导、咨询协调等多种形式,协调解决项目立项、用地报批、征地供地及建设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指导组织相关建设用地依法报批,如温福、福厦铁路、浦南高速公路、泉三高速公路、LNG电厂以及省重点工业项目用地。帮助温福、福厦、龙厦、向莆、厦深铁路、浦南高速公路、泉三高速公路等项目制订征地补偿标准和LNG项目临时用地补偿标准,落实了温福、福厦、龙厦铁路和泉三、永武高速公路先行用地审批问题,使这些重点工程项目按照省委、省政府要求如期依法开工建设。
图10 2006年全省干部培训及学历情况
七、问题与建议
(1)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要按照国土资源部的统一部署和省政府办公厅转发的实施方案,开展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工作。根据全国土地利用规划纲要、福建省“十一五”规划纲要、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纲要、产业布局规划、省直各有关部门“十一五”专项规划和区域规划、耕地保护特别是基本农田保护,统筹安排各类建设用地布局,为福建海西建设发展留有合理的用地空间。
(2)严格执行土地利用指令性计划管理,按照各地经济发展的用地需求,统筹安排下达年度用地计划指标,并加强对农用地转用规模、速度、结构的控制和引导,强化项目落实,强化节约集约,防止虚假申请、虚假供地和违法违规圈占土地,使有限的计划指标能最大限度地满足合理的用地需求。按照《关于调整报国务院批准城市建设用地审批方式有关问题的通知》要求,对福州、厦门城市规划区内建设用地审批制度作了改革,研究报批办法,保证福州、厦门城市规划区内的建设用地审批不受影响。
(3)创新资源利用方式。加强土地调查监测、土地评价与规划、土地集约节约利用与国土整治三大技术的研究,不断改进资源利用方式。加强重点成矿带地质研究和关键技术开发,通过加强先进高效的综合勘查技术的研究,提高找矿命中率;通过矿产资源综合利用和矿山固体废弃物利用技术、矿产开发环境监测与综合整治技术的创新,推进资源循环利用。
(4)主动优质提供国土资源服务。①对重大建设项目用地实行包干跟踪制。各级国土资源部门领导班子成员要与重大建设项目挂钩联系,在项目选址、可行性研究阶段先期介入,及时了解掌握项目前期工作进展情况,确保按程序及时预审、报批和供地,保证重大建设项目顺利开工建设。②对深入基层帮助解决实际问题实行包片服务制。各级国土资源部门领导班子成员对所辖地区实行分片指导,包片服务,帮助解决实际问题。③进一步完善建设用地和采矿权网上审批。针对审批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对网上审批系统进行改进和完善,进一步提高运行效率,实现“阳光操作”。④进一步加强市、县国土资源局政务大厅建设。开展国土资源政务大厅示范建设,完善各项制度,提高人员素质,提升服务质量,做到“整洁、规范、便民、高效”。
⑷ 关于林姓的历史和现状的研究报告
一、问题的提出
我一直觉得林姓是一个小姓,没多少人姓林,就我们班来说吧,除了我以外,只有一个同学姓林。于是,我对林姓的历史和现状作了一次调查。
二、调查方法
1、查阅有关中华姓氏的书籍,阅读报刊,上网浏览,了解林姓的来源和林姓历史名人。
2、通过多种途径,搜集林姓的名人故事。
三、调查情况和资料整理
信息渠道 涉及的方面 具体内容
上网 林姓也是一个大姓 林姓在福建、广东、台湾三省分布较多,如今林姓已遍布全国各地,而且还远播到港澳与国外。林姓是当今中国姓氏排行第十六位的大姓,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百分之一点一七。
书籍、报刊 历史上的林姓名人 林则徐、林森、林伯渠、林凤、林完
书籍 林姓的来源 林姓最初发祥于河南省境内。春秋时期,林姓由于官职调迁与避乱隐居,散居于周、鲁、齐、卫等地。
上网 林姓人口数量 大陆林姓人口约为1416万,林姓人口在全球约2千多万。
四、结论
1、我国的林姓源远流长。战国时期,赵国宰相林皋,始居九门,生有九子,分别为文、成、宣、化、德、修、明、勉、昭,父子均十分贤德,被称之为“九龙之父”,“十德之门”。后来因为赵王妒其才能欲加害,所以迫使林姓举家迁至西河避难。汉朝时,林姓子孙历任少府、太子太傅等官职,从而在济南地区使林姓成为名门望族。后由于再次遭受政治迫害,中原林姓在东汉末、三国时期大批南迁,迁入江浙一带。至西晋末年,中原林姓开始进入福建。
2、林姓作为一大姓,在历史长河中,著名历史人物却寥寥无几,但也不是没有。比如说:禁烟英雄林则徐,我最敬佩他。我为林姓祖先中,有这样的英雄感到自豪。
⑸ 泉州家乡调查报告(格式正确)
社会实践调查报告:对家乡的调查报告
调查项目:家乡的变化情况
调查地点:泉州市
调查时间:2009年
调查人:
调查对象:文化、人居环境、特色产业、经济、开发项目。
泉州市概况
泉州,地处福建省东南部,是福建三大中心城市之一,经济总量连续10年名列全省第一,是福建经济中心。北承省会福州、莆田,南接厦门特区,东望台湾宝岛,西毗漳州、龙岩、三明。现辖鲤城、丰泽、洛江、泉港4个区,晋江、石狮、南安3个县级市,惠安、安溪、永春、德化、金门(待统一)5个县和泉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全市土地面积11015平方公里,全市人口774万人(不含金门县),汉族占人口总数的98.2%,少数民族占1.8%。少数民族有48个,以回族、畲族、苗族和蒙古族居多。泉州风物民情古朴精深,别具一格。儒、释、道三教并盛,互为融合。方言以闽南话为主,通用语言为普通话。泉州是著名侨乡和港澳台同胞的主要祖籍地。目前,分布在世界各地、祖籍泉州的华侨、华人624万人,港澳同胞70万人。在台湾,有44.8%的汉族同胞(约900万人)祖籍泉州。
泉州市依山面海,境内山峦起伏,丘陵、河谷、盆地错落其间,海拔千米以上大山有455座,主要分布在德化、永春、安溪和南安的部分山区。戴云山脉从东北部向西南延伸,主峰海拔1856米,有“闽中屋脊”之称。境内地势西北高而东南低,由中山、低山向沿海丘陵、盆地平原过渡。泉州海岸线曲折蜿蜓,大部分为基岩海岸,总长约421公里,有湄州湾、泉州湾、深沪湾、围头湾四个港湾及肖厝、崇武、后渚、梅林、石井等14个港口。泉州地跨中南两个亚热带,即戴云山西北部常年温暖、常绿阔叶林带和东南部常年湿热、有短期干旱的亚热带雨林带。泉州常年雨量充沛,境内溪流多达35条,总长1620公里 ,水资源相当丰富。泉州地区太阳辐射总量较高,日照时间长,光热资源丰富,加上雨量充沛,堪称“闽南大温床”,对发展农业生产,特别是糖、油、麻、林、果、茶等经济作物极为有利,是乌龙茶、桂元、柑桔的全国生产基地。主要经济鱼类近百种,产量较大的鱼类有20多种。浅海滩涂面积118万亩。盛产牡蛎、蛏、蛤、螺、海带、紫菜等贝、藻类。主要有铁、猛、金、煤、石英砂、花岗岩、高岭土、地热、矿泉水等20多种。
泉州是国务院第一批公布的24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素有“海滨邹鲁”的美誉。这里历史文化积淀丰厚,名胜古迹星罗棋布,文物瑰宝举世瞩目。拥有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14处,省级40处。泉州是古代“东方第一大港”。“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自古以来各种宗教兼容并存,东西文化交汇荟集,特别是佛教、道教、摩尼教等一度十分盛行。诸多宗教遗迹构成一道独特的人文景现,颇具历史和艺术价值。特产有德化瓷器、惠安石雕、木偶头、老范志万应神曲、料丝花灯、清源茶饼、安溪乌龙茶、永春老醋、永春纸织画。 Quanzhou为泉州的英文名称。
地质地理
泉州依山面海,泉州丰泽街境内山峦起伏,丘陵、河谷、盆地错落其间,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山地1000多万亩,耕地217万亩,山地、丘陵占土地总面积的五分之四,俗称“八山一水一分田”。海域面积7864平方公里,海岸线总长421公里,大小港湾14个,岛屿208个。深水良港多,可建万吨以上深水泊位123个,湄洲湾南岸的肖厝港和斗尾港是世界不多、中国少有的天然良港。泉州属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9.5℃~21℃,终年温暖湿润,四季如春,古诗称泉州“四季有花常见雨,一冬无雪却闻雷”,故泉州有“温陵”雅称。
自然资源
全市林木蓄积量1833万立方米,地表水总量87.6亿立方米,可供开发的水电资源43万千瓦。主要矿产资源有高岭土、花岗岩、辉绿岩、石英砂、石灰石、煤、铁、锰、地热、矿泉水等20多种。水产资源丰富,可作业的海洋渔场面积5000多平方公里,可供开发利用面积118平方公里,主要水产生物500多种,主要经济鱼类近百种,盛产牡蛎、蛏、蛤、螺、海带、紫菜等贝、藻类200多种。
历史
泉州历史悠久,经济开发早在周秦时期就已开始。三国吴永安三年(260年),在今南安市丰州镇置东安县治,南朝梁天监间(502~519年)置南安郡作郡治,为本地设置县、郡治之始。西晋末年,中原战乱,中原士族大批入泉,多沿江而居,晋江由此得名。他们带来先进的生产技术和文化知识,使晋江两岸得到迅速开发。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政治制度的变革,行政区划建制几度变迁。唐久视元年(700年)置武荣州,州治设今市区。唐景云二年(711年)武荣州改名泉州。此后,先后设有郡、州、路、府。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设行政督察区、专区、地区,1986年1月撤晋江地区设泉州地级市。
⑹ 主题:兴化米粉为何走不出莆田调查报告怎么写呀!!抓狂…
我们莆田米粉比较细
我是黄石人
呵呵
莆田米粉太细
比较没有劲道
外地人不喜欢
外地的米粉很粗很q
拌辣椒很有味道
莆田米粉最适合做豆浆米粉!!
⑺ 魏则西事件调查结果
魏则西事件始末由来?
http://..com/question/1897295899286702500.html
魏则西,陕西咸阳人,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2级学生,当时以600多分的高考成绩考入计算机系,其后因患滑膜肉瘤病,休学留级至2013级。
魏则西因患有滑膜肉瘤晚期,于2016年4月12日在咸阳的家中去世,终年21岁。
●2014年4月
魏则西检查出滑膜肉瘤。一种恶性软组织肿瘤,五年生存率是20%-50%。当时他在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读大二。
●2015年8月
魏则西在知乎上发帖提问:“二十一岁癌症晚期,自杀是否是更好的选择?”那时候,他做完4次在武警北京二院的生物免疫疗法,没有达到预期效果。这个疗法曾被他和父母视为救命稻草。
●2016年2月
知乎上有人提问:“你认为人性最大的‘恶’是什么?”魏则西将这根“救命稻草”的故事作为回答。医院,是在网络上搜的,排名领先。疗法“说得特别好”。 他在文中还提到,当时武警北京二院的医生曾经对他说该院与国外大学合作,“有效率达到百分之八九十,看着我的报告单,给我爸妈说保我20年没问题”。结果 却被网友告知生物免疫疗法是被国外临床淘汰的技术。
●2016年4月12日
魏则西去世。当天,在一则“魏则西怎么样了?”的知乎帖下,魏则西父亲用魏则西的知乎账号回复称:“我是魏则西的父亲魏海全,则西今天早上八点十七分去世,我和他妈妈谢谢广大知友对则西的关爱,希望大家关爱生命,热爱生活。”
●4月28日
针对自媒体曝出“魏则西”之死事件存在的涉事医院外包诊所给民营机构,网络竞价排名等问题,网络回应称,(魏)则西生前通过电视媒体报道和网络搜索选择的武警北京二院,网络第一时间进行了搜索结果审查,该医院是一家公立三甲医院,资质齐全。
●5月1日
网络再次回应称,针对网友对魏则西所选择的武警北京二院的治疗效果及其内部管理问题的质疑,网络正积极向发证单位及武警总部主管该院的相关部门递交审查申请函,希望相关部门能高度重视,立即展开调查。
⑻ 莆田人的风俗或方言调查报告,要求2千字!
“好男不娶福州女,好女不嫁莆田男”的来历
话说在宋朝,莆田出了一个传奇式的人物,莆田人称“疯五”,他才高八斗,为人风趣,幽默又急公好义,家学渊博,且说他的舅舅是国舅爷,他的伯父是宰相,他若想取点功名,易如反掌阿,但他却不热衷于功名,整天四处游荡,不合世俗礼仪,爱为人出头,但却也讨人喜欢,深受乡亲的爱戴
且说这一天,风高气和,风和日丽,整儿个就是谈情说爱,赏花吟诗,晒晒麦子,晾晾花生的好日子嘛,我们可爱的少爷又出发了,偶尔做做打油诗,摘摘花惹惹草
又逛到了湄洲湾附近的一家小村庄,却说同时来到这个村庄的,还有一个大人物----广东省的省长,xxx人,人家的名字我也忘记了,且说这个省长,也是科举出生,中过探花,来到莆田,不知道莆田是个卧虎藏龙的地方,还以为荒芜未开化呢
这一天他带着他老婆---一个很有个性的福州女和一堆家丁,大摇大摆走在这里吟诗作对忽然发现呢,莆田的女孩都这么的pp,而且勤劳能干,温柔善良 想想自己的悲凉,情不自禁地吟起诗:
好男不娶福州女,要娶就娶莆田妹
没有想到,话刚出口,他老婆就揪住他的耳朵,把他拉回了现实中来,赶快改口:
好男不娶福州女,纵得功名也枉然
他老婆才罢手,但是偏偏这一句诗被偶们的可爱的少爷给听到了,我们少爷心想:“想我们莆田女,温柔勤快,貌美善良,天下难寻,默娘梅姑,芳名远播,怎么说也得好男不娶莆田女,纵得功名也枉然嘛!想我为了留在莆田。连那功名都不屑,于是随口也说了一句:
“好女不嫁莆田男,纵然富贵也枉然”
心里耻笑那个省长:“我们莆田女都是好女,要嫁也要嫁给我们莆田好男,
才不会看上你这种烂东西呢”却说那省长听了,心中不禁感叹,莆田竟然男的也是如此才高啊,不禁汗颜,回去把此事记叙了下来就有:
好男不娶福州女
纵得功名也枉然
[好男不娶福州女
要娶就娶莆田妹]
好女不嫁莆田男
纵然富贵也枉然
不料,他记下如下事,却被后人给误传成 :
“好男不娶福州女,好女不嫁莆田男”了
想偶们莆田男,就这么名声被诬蔑了
查阅多方,终得如上的史实!以求为莆田人更求名声~
参考文献:
《兴化县志》
《兴化人物随笔》
《南粤州记》
《少府纪事》
PS:并不是提起纷争,大家也别做这样的争论现在是好女也嫁莆田郎,好男也娶福州女!
似乎很多人一提及莆田,就会说莆田人脾气坏,说话凶,喜武好斗,蛮劲十足。就是莆田人和莆田人之间用方言平常对话,旁人听起来也好似吵架,得赶紧远观。
莆田虽说古时为“文献名邦”,但到后来莆田民众的整体素质都比较差。莆田人的性格或许就是这样一个地方独特的性格,纵然有它独特的文化背景和生存环境,毕竟它的根源就是因为当时的莆田穷,贫穷之中自然易生怪异的个性。
莆田人在外,颇有抱团意识。莆田人若是被人欺负,只要用莆田话一声招呼,纵是不认识,也会一拥而上,打了再说。好像觉得是“自己人”被欺负了,不管对方是对是错,也一定要上前帮忙,本来就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可都是先出手动粗了再说。
前些年,莆田人一拥北上,闯东北去了。
而现在,只要东北人一听是福建莆田人,都会有这样的说法:莆田人没文化,莆田人太凶狠了。其实,东北人并不了解莆田人,莆田人也极其崇尚文化,如果有个莆田的孩子上了大学,乡里乡亲都会不约而同地为之庆贺,似乎一人得荣,荫庇一方。
莆田人的性格是很独特的:莆田人精明,却不像上海人那样能算会计;莆田人聪慧,却没有广东人那样深藏不露的沉着和灵活多变的花样;莆田人仗义,却没有燕赵之士的那种“士为知己者死”的风度,往往会先为自己留着点余地;莆田人直爽,却没有东北人那样的没遮没拦。莆田人表面上喜欢说大话,好摆谱,其实说到底就是想要回那么一点的小面子,真正说来也并不骄狂,甚至可以说骨子里有一份谦卑。
有人说莆田人把面子看得比自己的生命还重,我觉得这话一点不假。
对于莆田人,你如果懂得其为人之道,顺着他的意,他便对你好得不得了,甚至不惜为你的事丧失自己的处世原则;但如果你不尊重他,他便处处跟你过不去。不过即便是你得罪了他,之后若能请他喝上一杯,说些对不住的话,给足他面子,他便又视你为友,立即忘记以前的不快,且为你办事时又忍不住要丧失点原则。
与莆田人相处时间短的人,多半会对莆田人持贬意评价,因为他们只撞得见莆田人的易暴易怒这一环节,却见不到莆田人于一笑中尽释前嫌的环节。
改革开放这么多年来,许多外乡人也慢慢地融会到莆田的那片土地上。潜移默化的结果吧,现在在莆田人的身上几乎看不到多少蛮狠的东西。当然还有一些并不了解的人还心存芥蒂,不过您如果和莆田人相处或在莆田生活的时间长了就会慢慢地体会到莆田人性格的可爱之处。
⑼ 莱州土特产调查报告
土地资源】
1993年,全市耕地面积为28.7万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22.8%,其中水田3.3万公顷,旱田25.4万公顷。全地区林业用地42.4万公顷(据1985年大连市农业资源区划调查统计),占土地总面积的33.1%,其中有林地34.4万公顷,未成林造林地3万公顷,宜林荒山3.3万公顷。 可利用草地面积26.7万公顷(据1985年大连市农业资源区划调查统计),土壤共有6个土类, 地带性土壤为棕壤,约90.7万公顷,占土壤总面积的81.5%;草甸土、水稻土、风沙土、盐土和沼泽土合计占18.5%。有滩涂资源6.6万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5.2%,其中黄海海岸4.2 万公顷,渤海海岸2.4万公顷。
【矿产资源】
大连地区已发现金属、非金属矿产及地热矿泉水资源等近30种、500余处。其中非金属矿产中的石灰石、硅石、金刚石、石棉、菱镁矿、滑石等价值较大。金刚石探明储量为全国 总储量的54%左右,在瓦房店市境内发现4个大型原生矿和1个砂矿。石灰石矿集中分布于甘井子区和瓦房店市一带,探明储量为全省的1/3左右,已发现大型矿床十几个,矿点百余处。 金属矿产资源储量不大,矿体小,主要分布于庄河、普兰店二市,已发现铁矿点70处、铜矿点40多处、铅锌矿点20余处和少量的铂(镍)、金、钼等贵重金属矿点。
【生物资源】
大连地区气候温和,自然生态环境优越,适宜动植物的生长发育,生物资源较为丰富。 陆生野生维管素植物共152科、666属、1747种,其中油脂植物110种,药用植物120多种,土农药类植物50多种,可提取淀粉或做酿酒原料的植物50多种。全地区盛产苹果,山楂、葡萄 和黄桃的产量也较大,近年来开展了草莓种植。沿海藻类共150多种,分属绿藻、褐藻和红藻门,其中50多种具有经济价值,海带、裙带菜人工养殖大面积开展。沿海有机碳的年生产能力平均每公顷1.4吨。全地区有无脊椎动物约4850种,野生脊椎动物约765种。其中,具有经 济价值或常见的无脊椎动物有132种,野生脊椎动物有442种。沿海盛产鱼虾,鲍鱼、刺参、 扇贝、紫海胆、螺类等海珍品资源丰富,海湾大面积放养贻贝、扇贝等。北部山区开展了野鸡等野生动物家养。
【特色物产】
大连地区盛产苹果,山楂、葡萄和黄桃的产量也较大,近年来开展了草莓种植。沿海藻类共150多种,分属绿藻、褐藻和红藻门,其中50多种具有经济价值,海带、裙带菜人工养殖大面积开展。沿海有机碳的年生产能力平均每公顷1.4吨。
沿海盛产鱼虾,鲍鱼、刺参、扇贝、紫海胆、螺类等海珍品资源丰富,海湾大面积放养贻贝、扇贝等。北部山区开展了野鸡等野生动物家养。全地区有无脊椎动物约4850种,野生脊椎动物约765种。其中,具有经济价值或常见的无脊椎动物有132种,野生脊椎动物有442种。
【交通状况】
大连交通通信便捷,海陆空交通四通八达,已形成具有较强运输能力的现代化立体交通运输网络。大连港水深港阔,不冻不淤,是闻名世界的天然良港,现有泊位70多个,其中万吨级以上泊位40个,与世界16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300多个港口有贸易运输往来。大连港是中国最大的粮食和石油转运港口,承担了中国东北地区70%以上的海运货物和90%以上的集装箱运输,30万吨级原油码头和30万吨级矿石码头投入使用,新增港口通过能力3300万吨。2007年预计完成货物吞吐量2.2亿吨,集装箱吞吐量380万标箱。海上运输网络密集,不仅有通往上海、天津、烟台、威海和韩国仁川等城市的客运航线,还有通往美国、日本、印度等国家和地区的40多条国际货运航线;大连至烟台的烟大铁路轮渡项目大大缩短了辽东半岛与山东半岛之间的货物运输距离。大连陆路交通十分便捷。铁路与华北、东北铁路网相联;公路线四通八达,被誉为“神州第一路”的沈大高速公路、大连至丹东的高等级公路“黄海大道”、大连至旅顺的“旅顺南路”等成为活跃大连经济的交通动脉;市区内公交便利,轨道交通、无轨电车、公共汽车路线密布,并具有世界先进的交通指挥系统。大连空港——周水子国际机场可起降波音747等大型飞机,开通了上百条国际国内航线,是中国东北地区最大的货物空运基地。
【经济简介】
【工业】
大连工业基础雄厚,工业门类齐全,综合配套能力较强,具有较强的承载世界制造业转移的能力。目前已形成以石化、电子、机械、轻纺服装、冶金建材、食品医药等行业为主的工业体系,有许多工业企业是中国同行业的骨干企业:大连造船重工有限责任公司(原大连造船厂)具有百年历史,是中国最大的造船综合企业;大连新船重工有限责任公司(原大连造船新厂)是中国最大的现代化船舶总装厂,拥有30万吨级大型船坞,被海内外誉为中国造船业的“旗舰”;大连又是中国最大的出口船舶基地,已建造的最大出口船舶为30万吨;大连机车车辆厂是中国大功率内燃机制造厂家,目前中国使用的内燃机车50%以上出自这个厂,有些产品还远销国外;大连重工•起重有限责任公司前身之一的大连起重机厂是中国生产起重运输机械历史最久、规模最大的专业厂。此外,还有大石化、西太平洋石化、瓦轴、大钢等著名企业。按照国家产业布局和实施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规划重点,大连正在建设以高新技术和新兴产业为先导,大型石化工业、电子信息产业和软件、先进装备制造业和船舶制造四大基地为支撑,新型材料、服装、家具、饮料和农产品深加工等优势产业快速发展的新型工业体系。
大连已成为中国最具开放色彩的城市之一。到2003年底,全市累计批准成立外商投资企业8000多家,其中世界500强企业有22家进驻大连。近年来,大连对外贸易稳步增长,进出口业务兴旺,2004年实现外贸自营出口101.5亿美元。大连经济技术开发区是中国政府批准兴建的第一个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也是目前中国开发面积最大的经济技术开发区。1984年10月兴建以来,已开发50平方公里,该区已有外商投资企业1500余家。大连保税区是中国政府1992年5月批准建立的中国东北地区惟一的保税区,已开发面积1.98平方公里,到2004年底,该区内有各类企业3000多家。2000年4月,经国务院批准建立了辽宁大连出口加工区,该区是中国政府批准试点的15个出口加工区之一。大连高新技术产业园区是中国政府1991年3月批准兴建的,已开发面积8.2平方公里。高新技术产业已成为大连经济的支柱产业。大连作为中国第一个“创建软件产业国际化示范城市”,被确定为国家软件出口基地和半导体照明产业化基地,正在向中国东北地区最大的软件开发基地和中国最优秀的软件产业基地之一的目标迈进。
【金融】
大连金融业发展迅速,已成为中国北方地区外资银行最集中的城市。目前,已有19家外资银行和金融机构在连开设了分行或设立了办事处,在连金融机构已与世界15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结算网络,大连已成为中国北方最大的国际结算中心。大连商品交易所是中国三大期货交易所之一,也是亚洲最大、全球第二的大豆期货市场,2004年期货成交额超过5万亿元,成交量占全国的58%。
【展览业】
大连的展览业异军突起,成为大连的新经济增长点。星海会展中心设施先进,1996年落成以来成功地举办了中国大连进出口商品交易会、大连国际服装博览会和汽车、家电、家具、五金、渔业、电子通讯产品等展会300多个,累计成交额1000多亿元。仅2004年就举办大型展会56个,实现成交额285亿元,有60个国家和地区的6000多家企业参展。展览面积达8.0万平方米的大连世界博览广场将于近期投入使用。
【农业】
大连自然资源丰富,素有“苹果之乡”、“水产品基地”等美誉。品质优良的苹果、黄桃、樱桃、葡萄等水果和鲜美可口的鲍鱼、对虾、海参、扇贝、螃蟹等海珍品远销海外,虾夷扇贝、海胆、刺参和裙带菜的产量占中国总产量的90%以上。农业以粮食、水产、水果生产为主实行多种经营,形成了水产、水果、蔬菜、畜牧、花卉等五大优势产业。大连石灰石等矿产资源也十分丰富,金刚石矿品质优良,储量居全国之首。
【商贸】
大连商业繁荣。全市商业网络发达,现代商贸业态发展迅速,国有商业、民营商业、外资商业相互促进,购物中心、大型超市、连锁店等交相辉映。全市有青泥洼、天津街和西安路三大商业区,商业网点15.5万个,国际水准的大型商业设施50多个。大连商场是中国十大商场之一,已成为中国最大的国有零售商业企业集团。美国的沃尔玛、法国的家乐福、德国的麦德隆、马来西亚的百盛等都已落户大连。开始实施电子商务、信贷消费等现代营销方式。大连正在向现代化国际商都迈进。
在大连购物,您应首先着眼于富有浓郁“大连味儿”的海鲜、水果、工艺品及服装饰品。主要特产有:海参、海带、鲍鱼、对虾、扇贝、香螺、红虾酥心糖等海味产品,红玉苹果、黄金桃、大连樱桃等水果及玻璃制品、绣品、贝雕画等工艺品。
大连有四大商业中心:青泥洼桥、天津街步行购物一条街、人民路和西安路。既有秋林、友谊、百盛等著名商城、购物中心,又有沃尔玛、家乐福等大型超市,爱逛街的游客一定可以得到满足。
喜欢买衣服的游客一定要在九月来,你可能有机会买到许多在国际服装节上展示的服装。
【港口建设】
2003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的若干意见》中,提出“充分利用东北地区现有港口条件和优势,把大连建成东北重要的国际航运中心”。这是中央政府对大连城市功能的进一步定位,为大连提供了新一轮发展空间和机遇。大连正在以其得天独厚的区位口岸优势、天然优良的建港条件、雄厚的临港工业基础、全方位的对外开放和完善的现代服务功能,推进国际航运中心建设进程。
参考资料:
http://ke..com/view/2504.html#2 莱州市位于山东半岛西北部,西临渤海莱州湾。地理坐标为东经119°33′-120°18′,北纬36°59′-37°28′。东临招远市,东南与莱西市接壤,南连平度市,西南与昌邑市相望,西、北濒临渤海湾。总面积1878平方千米。2008年底,全市总人口90.2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18.8万人。
市人民政府驻文昌路街道西北隅居委会,邮编:261400。代码:370683。区号:0535。拼音:Laizhou Shi。 莱州市辖5个街道、11个镇:文昌路街道、永安路街道、三山岛街道、城港路街道、文峰路街道、沙河镇、朱桥镇、郭家店镇、金城镇、平里店镇、驿道镇、程郭镇、虎头崖镇、柞村镇、夏邱镇、土山镇。
全市总面积1878平方公里。辖16个镇(办事处),1018个行政村(居委会)。年底全市总人口85.9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14.9万人。男女性别比101∶100。人口出生率4.89‰,死亡率7.23‰,自然增长率-2.34‰。有少数民族17个,290人。 全市实现国内生产总值233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6%。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23亿元,增长4.2%;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80亿元,增长19.5%;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60亿元,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