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中国移动服务营销中出现的问题及分析原因
中国移动的经营分析系统建设虽然已经取得了一定效果,但从目前的实际运行情况看,仍存在数据分散、分析内容和方法不全、展现形式不直观、互动不足等方面的问题,阻碍了经营分析系统对经营决策的支撑效果,影响着分析人员、决策者、各级管理者对系统的使用。
(1)数据分散,重点不突出
经营分析系统的数据来源于BOSS等多个系统,包含了海量的数据,这些数据经过加工处理,并通过统计报表、OLAP分析等方式将数据提供给使用者。统计报表作为目前经分系统的主要功能,包含了大量的经营数据,但各类经营数据存放在不同的报表中,不同的报表之间又没有经过合理的组织,当使用者需要查询某个数据时,需要在“XX目录——XX表——XXsheet——XX项目”中查找,数据分散,使用较为麻烦。
由于市场部门分析人员对经营分析系统的认识还处于初步的学习和了解阶段,对经营分析和数据挖掘方面的知识掌握还有待加强,且还是习惯于报表的形式进行分析,因此市场部门分析人员不断提出数据需求并固化为统计报表,统计报表数量日益增加,出现了“大量报表”、“海量数据”,经分系统逐渐退化为报表系统。
数据存放分散、重点不突出,使得对数据使用需求不同的使用者很难迅速找到自己想要的数据,特别是管理者很难一目了然地看到公司运营中的关键问题。影响了经分系统的使用效果。
(2)以KPI指标展现为主,深入分析不够
经分系统提供了较为全面和方便的KPI指标监控功能,对各项KPI指标的完成情况进行展现,便于各级移动公司了解、监控KPI指标的完成进度。但由于其他分析方法和功能不足,系统中主要以KPI指标的完成进度和指标统计分析为主,如将各指标的完成进度与时间进度比较、不同指标的完成进度比较、各分公司完成进度比较等,而缺少对这些指标从时间、业务、客户组成等维度进行更深入的分析。
此外由于高级分析和数据挖掘功能使用难度较大,需要市场分析人员具备较强的数据挖掘和数据仓库操作等能力,对IT人员又需要掌握较多的市场业务知识,因此综合分析和深入挖掘在经营分析中没有得到广泛使用,通过各种维度对指标进行的深入分析不够。
(3)各指标之间的关联分析不够
经营分析系统对指标的分析主要停留在对指标本身的变化情况进行的分析,而对指标之间的相互影响、指标之间的关联分析不够,指标之间的分析相互割裂。此外,一些相关指标的分析视图之间缺乏有效的组织和集成,视图之间不能相互关联。使用人员需要还需要大量手工集成,导致经营分析工作量大,效率低。
如在经营分析系统中,有收入指标分析视图模块,如收入的发展趋势图、结构图等,也有客户指标分析视图、ARPU指标分析视图及离网类指标分析视图等相关视图,但各类视图缺乏有效的组织和集成,没有相互链接,使得使用者发现当月收入出现较大异常时,仍要依靠手工在系统中寻找其他相关指标的分析视图,才能对收入发展问题做出分析和判断,工作量大、工作时间长,难以满足快速市场反应的发展要求。
(4)对市场经营的支撑力度不够
经营分析系统建设被认为是帮助企业决策层了解、监控公司各项指标的完成情况,以迅速制定正确的经营决策,因此在实际使用中,经分系统侧重后台分析,以指标分析为主,通过对各项指标的监控和分析,实现对公司整体运营情况的监控,而忽视了与前台营销、客服、渠道等市场经营活动的充分结合,对市场经营活动的支撑力度不够。
(5)互动不足,不能形成有效的管理闭环
经营活动需要各方面的数据和信息支撑,这就要求经营分析系统应该包含各种数据和信息,如市场营销活动信息、竞争对手信息等。但目前经营分析系统还不允许不同使用者上传数据和信息,使用者只能被动接受经分系统的数据,而不能将自己掌握的数据和信息上传,系统中缺乏一线数据和信息。
在实际工作中,经分人员与市场一线的经营、客服人员缺乏密切的相互学习和交流,前台人员得不到分析结果有力支持,经分人员也不能得到一线使用者对分析结果的反馈。经营分析和市场经营不能形成有效的管理闭环。
(6)展现形式不直观
经营分析系统中包含很多指标的展现,其中主要指标以图像形式展现,而其他大部分数据和信息则以表格形式展现。而即使是以图形展现的指标也不能为每个指标单独设计展现形式,展现形式不直观,使用者特别是管理者很难迅速、准确把握视图展现的信息。
综上,由于目前经营分析系统还存在以上诸多问题,使得经营分析人员在使用经分系统时,往往还需要进行大量的数据汇总整理、数据合并、深入分析和数据挖掘等工作,工作难度大、工作量大、效率低;管理者和决策者在使用经分系统时,很难直接看到想要的数据和分析结果,难以迅速有效进行决策
『贰』 中国移动经营分析系统的中国移动经营分析系统改进策略
根据各类使用者不同的关注重点,对当前经营分析中的数据进行汇总,对各类报表、图形进行梳理、优化和再集成,为不同使用者的使用需要设计定制化、个性化、有差别的分析视图,视图突出各级使用者关注的指标、问题以及常用的分析维度、图形,突出重点分析结果,并注重相关指标的同步展现。
如根据不同使用者关注的周期、范围不一样,设计出省公司日报、省公司月报、分公司日报、分公司周报等分析报告,各种分析报告以图形形式展现分析结果,同时各类分析报告的分析侧重点不一样,分析内容相互补充,形成对市场运营状况的全面监控。 注重经营分析的层次化,有计划的按照一定的维度对客户、收入、业务量等指标进行层层分解,对分解出来的各细分群的变化情况进行深入分析,准确找到影响指标的原因和客户,以制定精确的市场策略。目前,在深入分析普及推广难度较大的情况下,还应将常用的分解维度和分析内容固化在分析报告中,便于各级使用者简单运用。如将收入按照品牌套餐、业务、分公司、ARPU、客户变化等维度进行分解,各维度之间再进行交叉分解,得到收入的各细分群,对各细分群的分析固定在日报或月报中。
同时,深入分析各指标之间的相互影响,定量分析各指标之间的关系,在系统中建立指标之间的联动分析模型,注重各指标之间的关联分析。同时,对难以找出定量关系的相关指标,可将相关指标分析视图存放在一个目录下或建立链接,便于使用者进行深入分析。如将收入变化的分析视图与计费时长、ARPU等分析视图放在一起或建立链接,当使用者发现收入异动时,可以通过其它指标的分析找出影响收入异动的原因;又如通过历史客户增长率和收入增长率的数据,回归分析出客户增长和收入增长的关系,推演出为实现多少收入应发展多少客户。 加强对前台的业务支撑,通过信息互动,形成经营信息管理闭环
推动经营分析系统应用从数据分析向运营支撑转变,重点支撑一线的营销和服务,将分析力转化为执行力,加强区域化管理、IMEI应用、营销管理、重入网分析、数据业务分析等与一线日常业务运营紧密结合模块的建设。
加大经分人员与一线人员的沟通和交流,及时听取一线对经分结果的反馈,以对经营分析思路和方法进行调整,使之更加贴近市场经营活动,并从一线人员那里获取市场信息和竞争对手信息。这样,通过有效的信息上下互动,形成经营信息管理闭环。 进一步优化展示界面,利用图形开发工具(如BO系统),将主要的分析结果、分析报告图形化、直观化,便于各使用者从展示图形上直接获取信息。
『叁』 求一份关于中国移动的调研报告
中国移动领导调研来宜昌市场源<三峡新闻网>
本报讯(记者邓云 通讯员胡波)9月7日,中国移动通信集团业务支撑部总经理魏春晖,副总经理张红星在湖北移动分公司副总经理陈力、湖北移动分公司业务支撑中心总经理马晓晖、湖北移动宜昌分公司总经理徐书祥的陪同下对宜昌市场进行了调研,并...
news.sxxw.net/html/20079/10/166652.shtml
『肆』 中国移动办公全景分析报告:移动办公有哪三大坑
由于中国移动用户每个号码对应着相应的省份,归属于每个省份的移动公司所管辖与提供服务。因此您可以直接致电你所在地区10086人工客服来询问; 中国移动办公全景分析报告:移动办公有哪三大坑 ,的问题的详细情况及相关问题的解答
『伍』 中国移动市场营销工作具体做什么
一、组织策划中国移动校园实践基地的各种比赛活动;
二、进行有关移动产品的市场调研;
三、整理调查数据,撰写报告。
『陆』 中国移动网络营销策略分析
近年来移动通信与互联网的结合,标志着手机互联网时代的到来,让众多版企业和商家既面临权机遇也面临挑战,网络营销被日益推崇并被加以研究,本期无限论坛就邀请到了艾瑞市场咨询研究总监曹军波先生与大家分享他对中国网络营销趋势长期研究的结果。
『柒』 求文档: 2010-2013年中国移动支付市场现状与投资战略分析报告
前瞻网发布的《中国移动支付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显示,从用户规模来看,截至到2012年,中国移动支付用户达到2.86亿户。从2008年到2012年,移动支付用户规模从0.86亿户增长到2.86亿户,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了35.04%。
从交易规模来看,截至到2012年,中国移动支付交易规模达到1511亿元,相比2011年增长89.11%。从2008年到2012年,移动支付交易规模从275亿元增长到1511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了53.10%。
由于受产业政策、支付技术商用、基础受理环境建设、用户习惯培养以及产业链中各方利益平衡等多重因素影响,中国移动支付行业发展依然比较初级。但是,随着中国移动网络不断升级,中国电信基础设施建设的力度加大,电子商务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普及,以及消费者的消费观念和行为的改变,未来中国移动支付市场规模还会进一步扩大。
2012年中国移动支付市场规模达到1511亿元,预计2013年将实现交易规模翻番,2013年市场规模有望达到3023亿元,2017年市场规模有望突破20000亿元,达到20202亿元。
总体来说,随着我国移动用户的快速增加,移动支付行业前景十分广阔。这样的报告是无法提供的,您可以去网站搜索看下。
希望我的回答可以帮助到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