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液晶市场前景如何
彩电行业发展趋势分析 智能电视将是行业下一片蓝海
彩电发展状况分析
彩电作为最成熟的家电品类,市场竞争激烈。由于近两年面板价格不断波动,更加剧了竞争程度,整体市场处于动荡之中。2016年彩电市场首次突破5000万台,2017年彩电又经历了史上最大降幅,2018年已经过半,彩电市场又有怎样的表现呢?
从上游面板来看,2018年相比2017年面板价格有明显下降,重点尺寸价格下降均超过20%。从全球发展来看,面板价格进入下行通道,世界杯等体育赛事拉动需求,全球彩电市场上半年出货量达0.99亿台,同比增长4.9%。面板下行对中国彩电市场同样带来利好,但其发展仍面临诸多挑战。价格战是中国彩电市场最大的困境,彩电快速发展的30年中,大规模价格战超过20次,平均1.5年一次,价格战如同“囚徒的困境”,消耗整体利益。
我国彩电市场今年表现依旧低迷
继2017年销量大幅下滑之后,我国彩电市场今年表现依旧低迷。据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智能电视行业商业模式深度研究与构建策略分析报告》最新统计数据显示,上半年彩电市场零售量2260万台,同比增长3.6%,零售额725亿元,同比下降2%。彩电均价仅为3210元,同比下降5.5%。
彩电市场遭遇瓶颈原因
对于彩电市场遭遇瓶颈原因,一方面源自需求减少,家庭娱乐在移动互联网下进入手机、平板等多终端并存时代;另一方面,仅靠“价格战”和促销的销售模式难以为继,消费者不断拉低的价格预期和企业低至“地平线”的利润率,难以支撑彩电行业的转型升级。
受春节、“五一”促销和“6·18购物节”影响,3月份和6月份彩电市场规模同比分别上升8%和24%,却大幅透支了促销前后的市场需求。
上半年线上零售量占比已达44%,同比增长9个百分点。而线下渠道全线下降,特别是大型连锁卖场下降11%。消费者选择线上购买的主要原因是比线下便宜,但线上低价刺激带来的效果已经开始减退。
彩电市场出口保持高位
彩电行业品牌集中度不高,所以需要克服持续的低价竞争,提高用户对产品的认知度。整个行业议价能力不强,当上游面板降价的时候跟着降,当面板涨价的时候却很难涨。
彩电企业盈利来自成本降低和出口增长两方面。相比2017年,今年面板价格明显下降,重点尺寸价格降幅均超过20%。另外,尽管国内零售市场在低谷徘徊,但国际市场涨势不错,海信、TCL、康佳海外销量均有明显增长。
上半年整个行业出口保持高位,主要是前期积累开始显现,包括品牌国际化布局等。作为最大的彩电出口国,未来也要防范贸易摩擦带来的风险。
彩电行业发展趋势分析
供给已经转向中高端,但消费停留在中低端。彩电行业能否重塑商业模式、挖掘升级的消费需求,将是未来能否走向高质量发展的关键。
机遇与挑战并存。从视觉效果和舒适度看,大屏电视优势非常明显。解决好交互方式的革命,利用好家庭物联网和5G的机遇,彩电重回霸主地位不是没有可能。电视或许看起来还是原来那个放在客厅和房间里的屏幕,没有多少改变,但事实上它已经发展得非常智能和贴心。未来几年,还有近4亿台电视更换成智能电视,这是一个巨大的金矿,是彩电行业的下一个蓝海。
② LED显示屏的发展前景如何
液晶显示模组行业基本概况分析
液晶显示模组,是指将液晶显示面板和相关的驱动电路、背光源、集成电路等组件组装在一起而形成的模块化组件,其结构随下游产品应用对象的不同而有所差异。
近几年,随着触控技术的发展,触摸屏在液晶显示器中,特别是中小尺寸液晶显示器上的应用越来越普遍,触控一体化液晶显示器模组还包括触摸屏这一结构。
液晶显示模组产业链分析:材料端盈利能力强,国产崛起撬动产业版图
从产业链来看,液晶显示模组产业链可以分为上游基础材料、中游面板制造以及下游终端产品。其中,上游基础材料包括:玻璃基板、彩色滤光片、偏光片、液晶材料、驱动IC、背光模组、导电银胶、光刻胶等;中游面板制造包括:列阵(Array)、成盒(Cell)、模组(Mole);下游终端产品包括:液晶电视、电脑、智能手机、数码相机、车载显示以及医疗仪器等。
从液晶显示模组产业链的毛利率分析,构成了著名的理论“微笑曲线”:产业链的毛利率呈现U型,左边高毛利率的是上游基础材料(40%以上毛利率),中间低毛利率的是中游面板制造(10-20%的毛利率),右边较高毛利率的是下游终端产品(毛利率20-30%)。
“微笑曲线”主要是由于技术壁垒和竞争格局而产生的。产业链上游基础材料技术门槛极高,大多被日本、韩国、美国等少数公司垄断,造就了产业链上游高毛利的现状。而中游面板制造半壁江山被韩国掌控。从中国大陆加入争取市场份额的战争以来,中游的竞争格局变得更加激烈。下游应用领域较广,竞争格局较为分散,毛利率处于中游水平。
国产的产业平台为上游原材料企业开辟出生存空间,使我国大陆自主的材料研发体系有了进入上升循环的机会。尽管目前上游材料仍然由欧美、日韩企业主导,我国大陆产品质量与国外材料尚存在一定差距,市场份额较少,且集中于中低端领域,但在全产业链大力投资、国家政策支持、国产企业坚持研发创新的情况下,市场格局正在悄然改变。
2018年全球液晶显示模组行业市场规模将超7400亿
受惠于全球电子信息产业发展,2011-2014年,全球液晶显示模组行业市场规模呈现持续增长的态势。据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中国液晶显示模组行业发展前景预测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统计数据显示,2014年全球液晶显示模组行业市场规模突破7500亿美元。受累于产能的缩减以及显示技术更新换代,2015-2016,全球液晶显示模组市场规模有所下降,2016年全球液晶显示模组行业市场规模约为6170亿美元。2017年全球液晶显示模组行业市场规模为7125亿美元。随着液晶显示模组下游终端产品等产品的产量增长,对于液晶显示模组的需求也随之扩大,预计2018年,全球液晶显示模组行业市场规模将达到7450亿美元左右。
2011-2018年全球液晶显示模组行业市场规模统计及增长情况预测
数据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
目前全球LCD产业向8.X代线和10+代线迈进,高代线的发展也为大陆工厂赶超韩、台企业的契机。从切割效率来讲,8.5代线切割65寸电视可以采用66寸+32寸电视套切,实现94%的切割效率;10.5代线切割55寸、65寸和75寸电视都可以达到90%以上的切割效率。随着高清大尺寸电视的普及,55寸、65寸和75寸电视将逐步成为主流成品,而8.X代线和10+代线具备大尺寸的经济切割效益,因此高代线在未来竞争中更具优势。此外,韩国三星及LGD将重心从LCD逐步转向OLED,因此从2017年已建成的8.X代线及未来规划投建10+代线等高代线来看,大陆已经占据领先的位置。
在技术发展趋势方面,液晶显示技术在最近十年内成为了市场中的主流,完全代替了传统的CRT显像管技术。未来OLED和QLED或将成为液晶显示器行业技术发展的新方向。
③ 液晶显示器未来市场前景趋势是怎样的
液晶显示器肯定是以后的主流.LED是液晶中的主流.IPS还会有,还是针对高端客户.TN可能会被淘汰.
④ 液晶显示器的研究报告
·上半年总体市场品牌分布
2006年上半年对于中国液晶显示器市场来说是一个不平常的时期,在经历了春节、五一黄金周、世界杯等一系列对液晶市场影响较大的事件之后,“降价”、“宽屏”、“大尺寸”、“极速响应时间”等成为上半年液晶显示器市场的关键词。
究竟是谁拔得了上半年品牌关注排行榜的头筹?是谁夺得了上半年产品关注排行榜的冠军?上半年中国液晶显示器市场的价格走势如何?……消费调研中心ZDC对上半年中国液晶显示器市场进行了较为全面的调查分析,下面将以上问题的答案一一揭晓。
一、上半年品牌分析
(一)上半年总体市场品牌分布
消费调研中心ZDC对液晶显示器市场关注度进行调研,共获得4020968份有效样本量。
以下是2006年上半年最受用户关注的前十大液晶显示器品牌排行分布状况。
调查数据显示,前十大液晶显示器品牌的累计关注比例达91.2%。其中,三星、优派、明基和飞利浦这四家厂商共占整体市场61.5%的关注比例。可见,关注度集中的势头仍在液晶显示器市场中延续。
三星以高达26.1%的关注比例夺得了2006年上半年最受关注排行榜的头把交椅。三星从1月至6月,一直稳坐月关注排行榜的冠军宝座,旗下的众多产品也一直备受消费者的关注。
优派和明基位居排行榜的第二和第三名,二者在上半年分别获得12.9%和12.4%的关注比例。飞利浦紧随其后,以10.1%的关注比例排在第四名。
AOC和长城分别处于排行榜第五和第六的位置,这两大厂商上半年的关注比例分别为7.7%与6.9%。
LG、Acer、索尼和美格这四家厂商依次位居排行榜第七至第十的位置。四者的关注比例均处于2-6个百分点之间,关注度相差不大。
·06年1-6月十大品牌排行变化
(二)2006年1月-6月十大品牌排行变化状况
以下是2006年1月-6月十大厂商排行榜分布状况。
2006年上半年最受关注的十大厂商排名状况
排名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1
三星
三星
三星
三星
三星
三星
2
飞利浦
飞利浦
优派↑
优派
明基↑
优派↑
3
优派
优派
明基↑
明基
优派↓
明基↓
4
明基
明基
飞利浦↓
飞利浦
飞利浦
长城↑
5
AOC
AOC
AOC
AOC
AOC
飞利浦↓
6
长城
LG↑
Acer↑
长城↑
长城
AOC↓
7
LG
Acer↑
LG↓
LG
Acer↑
Acer
8
Acer
索尼↑
长城↑
Acer↓
LG↓
LG
9
索尼
长城↓
索尼↓
索尼
美格
美格
10
玛雅
玛雅
玛雅
玛雅
索尼↓
索尼
对比十大液晶显示器厂商在2006年上半年的市场关注排行情况可见,排行榜变动比较频繁,但是三星从1月到6月一直稳坐关注排行榜的冠军宝座。
优派的排名变动相对较小,主要是在排行榜的第二名和第三名之间徘徊。
明基和飞利浦的变动相对优派略大。明基上半年的排名基本上一直在上升,从1月的第四名上升到了5月的第二名,但是6月份又被优派反超。飞利浦排名则一直在下滑,名次由1月的第二名下降到6月的第五名。
AOC前五个月一直稳居排行榜的第五名,直到6月才下降了一个名次,位居第六。
长城是变动相对较大的一个品牌,1月排名第六,2月下降到第九,但之后排名一路上升,到6月已经飙升至排行榜的第四名。
LG、Acer和索尼三个品牌1月-6月上下波动比较频繁,但是波动幅度相对较小。
美格作为新入围厂商从5月才开始登上排行榜,从而取代了玛雅的位置。
·十大厂商Q1和Q2关注比例对比
(三)十大厂商Q1和Q2关注比例对比
以下是2006年上半年十大厂商第一季度和第二季度关注比例的对比情况。
2006年第一季度中国液晶显示器市场整体关注指数为1723608点,第二季度为2200142点,第二季度比第一季度增长了27.6%。可见,第二季度的五一黄金周、世界杯开赛、高考结束等给中国的液晶显示器市场增加了不少人气。
从上图可以看出,一半厂商第二季度相比第一季度的关注比例有所上升,包括三星、优派、明基、长城和美格五家厂商。其中关注比例上升幅度最大的是三星,第二季度比第一季度增加了3.5个百分点。其次是长城,第二季度的关注比例比第一季度增加了1.8个百分点。
飞利浦、AOC、LG、Acer和索尼五家厂商第二季度的关注比例相比第一季度则有所下降。其中关注比例下降幅度最大的是飞利浦,第二季度比第一季度下降了4.1个百分点,飞利浦也是十大厂商中第一季度和第二季度关注比例波动最大的一家。而其他四个品牌关注比例的下降幅度都比较小。
·上半年主流尺寸LCD关注比例走势
二、 上半年产品分析
(一)上半年主流尺寸液晶显示器关注比例走势
2006年上半年17英寸和19英寸液晶显示器占据市场的绝对主流地位,二者上半年的累计关注比例高达91.4%,其他尺寸产品的关注度都非常低。
以下是2006年上半年主流尺寸液晶显示器关注比例的走势情况。
从上图可以看出,17英寸和19英寸产品的关注比例从1月到6月虽然变动较大,但是各月的关注比例均比较高。
1月,17英寸产品的关注比例为60.9%,19英寸的为32.9%,二者相差多达28个百分点。但是随着19英寸产品的逐渐普及,二者的差距在不断的缩小。
到3月中旬,二者的关注比例持平。之后19英寸产品的关注比例超过了17英寸产品的关注比例,直至5月份, 19英寸产品的关注比例比17英寸产品的关注比例超出了近10个百分点。
5月份之后,由于暑期的临近,液晶显示器市场上的学生消费者逐渐多了起来,17英寸的入门级产品再次成为市场的焦点,所以17英寸产品的关注度开始回升,而19英寸产品的关注度则出现了下滑。
除17英寸和19英寸产品之外,其他各尺寸液晶显示器的市场关注度都比较低,上半年整体关注指数仅为8.6%。 从1月份至6月份,其他尺寸产品的关注比例一直小幅上升,6月相比1月,其他尺寸产品的关注度增加了3.2个百分点。
·上半年不同价位LCD关注比例走势
(二)上半年不同价位液晶显示器关注比例走势
以下是2006年上半年不同价位液晶显示器关注比例的走势情况。
2006年上半年,2000元以下的液晶显示器成为消费者关注的主要对象,1月-6月累计获得57.1%的关注比例。自2月份开始,这个价位的产品的关注比例开始出现下滑,5月份关注比例降到最低,仅为48.8%。但在随后的一个月内,关注比例又飙升了11.7个百分点。
价格在2001-2500元之间的产品在上半年也获得了较高的关注度,上半年累计关注比例为28.8%。5月关注比例达到上半年最高,为33.8%,但之后的一个月内又下降了11.4个百分点。
2501-3000元、3001-4000元和4000元以上这三个价位区间的产品的关注度相对比较低,上半年三者的累计关注比例分别为7.5%、4.5%和2.0%。其中3001-4000元这个价位区间的产品1月-6月关注指数变化最大,6月相比1月关注指数上升了4.8个百分点。
进入五月份以来,随着暑期的临近,入门级的中低端产品越来越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2000元以下的价位自然也成为市场关注的主流价位。ZDC认为,随着产品价格的不断走低,2000元以下产品的关注比例会继续攀升。
·上半年产品关注TOP10
(三)上半年产品关注TOP10
消费调研中心ZDC对中国液晶显示器市场进行调查,得出上半年最受关注的前十款产品。下面是产品排行情况。
三星 711N(黑色)以184204点的关注指数拔得头筹,这款17英寸8ms响应时间的入门级产品自上市以来就备受消费者的关注,这款产品也是三星家族中最廉价的一款。
三星还有三款产品入围前十名,分别是911N、930B和740N,三者的关注指数相对较低,分别以76576点、72514点和70388点的关注指数位居第八至第十名。
飞利浦 170S6上半年也取得了不俗的成绩,以140682点的关注指数位居第二。同三星 711N(黑色)一样,这也是一款17英寸8ms响应时间的入门级产品。
GreatWall A91和明基 FP71G+分别以137750点和131778点的关注指数紧随飞利浦 170S6其后,名列第三、第四名。这两款产品在2006年上半年也一直保持着较高的市场关注度。
第五到第七名分别是AOC 193FW、Acer AL1916Ws和优派 VA1912wb,关注指数分别是101872点、91421点和76621点。
以下是入围的十款产品主要参数的对比情况。
排名
产品名称
报价
关注指数
宽屏
响应时间
液晶显示屏
1
三星 711N(黑色)
¥1,490
184204
否
8ms
17英寸
2
飞利浦 170S6
¥1,599
140682
否
8ms
17英寸
3
GreatWall A91
¥1,999
137750
是
8ms
19英寸
4
明基 FP71G+
¥1,399
131778
否
8ms
17英寸
5
AOC 193FW
¥1,780
101872
是
8ms
19英寸
6
Acer AL1916Ws
¥1,799
91421
是
8ms
19英寸
7
优派 VA1912wb
¥1,999
76621
是
8ms
19英寸
8
三星 911N
¥1,980
76576
否
8ms
19英寸
9
三星 930B
¥2,140
72514
否
8ms
19英寸
10
三星 740N
¥1,599
70388
否
8ms
17英寸
ZDC通过分析,得出以下结论:
第一,从入围的厂商来看,上半年最受关注产品排行榜共有七家厂商上榜。国外厂商和台湾厂商各有三家,国内厂商仅长城一家。其中三星共有四款产品上榜,其他六家厂商各有一款产品上榜。
第二,从产品的尺寸来看,19英寸产品有六款,17英寸产品有四款。可见,2006年上半年19英寸产品更受消费者关注。
第三,从产品的响应时间来看,上榜的十款产品全部为8ms响应时间。8ms响应时间的市场主流地位可见一斑。
·上半年LCD市场均价走势
二、 上半年价格分析
(一)上半年液晶显示器市场均价走势
下面是消费调研中心ZDC对2006年上半年中国液晶显示器市场的均价走势进行的分析。
从上图可以看出,1-6月中国液晶显示器市场均价整体上是呈下降的趋势,并且下降的幅度基本上是逐渐增大的。
从1月到2月,产品均价从2157元下降到了2152元,降幅仅为5元,是上半年降幅最小的一个月。从2月开始,均价出现较大幅度的下滑,每个月都下降几十元。5月到6月一个月的时间内,均价下降了103元之多,成为上半年降幅最大的一个月。
出现这种情况与上半年中国液晶显示器市场的发展状况是密切相关的。2006年伊始,由于面板价格的全面塌陷,液晶显示器价格开始一路走低,并且降价势头越来越猛。2月到5月液晶显示器市场形成了相对较为稳定的降价范围和降价幅度。
由于五一黄金周的到来、世界杯的开赛和暑期的来临等因素,5月到6月期间,各厂商旗下的产品纷纷大跳水,使液晶产品降价的范围和幅度都达到了上半年的峰值。
·上半年降幅最高的产品TOP5
(二) 上半年降价幅度最高的产品TOP5
2006年上半年,对于中国液晶显示器市场来说,最重要的关键词就是“降价”。尤其是进入5月份以来,液晶显示器市场“降”声一片。
鉴于此,消费调研中心ZDC对中国液晶显示器市场上的产品进行调查,得出上半年降价幅度最高的五款产品。下面是2006年上半年降幅最高的五款液晶显示器排行。
上半年降幅最高的前两款产品均来自明基,分别是FP93V和FP202W。FP93V从1月的3660元下降到了6月的2150元,下降了1510元,降幅高达41.3%。FP202W则从1月的4850元下降到了6月的2999元,下降了1849元,降幅达38.2%。
第三名是赛普特 X20G-NagaIII,从1月的4600元下降到6月的2980元,下降了35.2%。
第四和第五名的分别是三星913V和优派VA712,二者6月的价格分别从1月的2699元和2150元下降了到了6月的1799元和1488元,分别下降了33.3%和30.8%。
以上五款产品上半年均价的降幅均在30%以上,其中,排名第一的明基FP93V降幅高达40%以上。
下半年的据说还没有统计完全,不好意思,我只能帮你这些了
⑤ 液晶显示器在国内前景如何
完全同意楼主说法,现在普通显示器在国内完全饱和,没有多少利润可言,基本上利润已经压缩到极限了。想要在液晶显示器方面有所突破,只能靠开发专业显示器和高尖端显示器了,不过这个压力也够大,国外品牌早已在国内占据了主要市场,想要生存就要在技术上有突破,然后用价格优势去竞争。
⑥ led显示屏市场分析
朝阳行来是不错,利高行业就错了!
最早的做配件的大部分都是台资,后来国内开始内生产配件就打起了容件格战。虽说价格下来了,但质量也跟着下来了。台资重质量,拼不过国内的配件生产商,就撤出来了。LED显示屏行业标准有待于国家统一制定。
⑦ 对LCD的调查都有哪些人想要知道
一、关于辐射
据统计,由于长时间使用电脑,全球有57%的平面设计和程序开发人员双眼视力不佳,这主要是因为受到显示器辐射造成的伤害。从目前的市场情况看,纯平显示器已经逐渐替代传统的CRT显示器,不过和低辐射的液晶显示器相比,纯平显示器的电磁辐射仍然非常高,还是会给人体健康造成一定的影响。特别是对于孕妇、老人以及处在成长发育期的青少年来说,长时间的使用这种显示器将会给身体造成无法估量的危害。另外,由于CRT无法克服的“扫描式”的显示方式,长时间使用CRT显示器同样也会给用户的视力带来很大的损害。
采用CRT技术的另一个问题是高能电子束在轰击荧光粉时会产生一些对人体有害的射线,尽管通过一些措施可以降低它对人体的伤害,但是却无法完全消除所有潜在的危害。LCD(液晶显示器)与CRT不同,它采用类似荧光灯管的冷光源产生明亮的背光,经过滤色片和液晶像素单元后呈现出我们需要的颜色,不会产生有害射线。LCD结构简单,体积小,报废后的废弃物不多,利于回收。而且使用的难于回收的重金属元素也比CRT少许多,这令LCD更加环保。
液晶屏并非零辐射
不过,LCD真的就对我们的眼睛做到“零伤害”么?虽然单就辐射伤害而言,确实LCD屏幕并没有像CRT屏幕有那么强烈的辐射伤害,但它勉强只能说是“低辐射”而非“零辐射”。而且,更有一些品质低劣的杂牌LCD会产生强烈的电磁波。研究报告指出,长期暴露在电磁波环境中会对使用者造成神经与过敏的一些症状,被称之为“电磁波过敏症”。症状有:头痛、呕吐、心律不齐、记忆力减退、不孕、中风等,甚至还会产生消化系统紊乱、神经失调和降低生育能力等严重后果。
目前,市场上的多数LCD生产厂商都过于注重强调其多媒体功能、数字信号接收功能以及时尚外观特征,往往忽略了作为LCD立足之本的健康理念。由于过多的附加功能,增加了显示器的耗电量和运作功率,在某种程度上加大了电磁波的发射量以及对资源的消耗,使得我们当初选择LCD环保和健康的初衷适得其反。
⑧ 单色液晶显示屏的市场趋势
市场根据需求,建议多做下市场调研。
⑨ 液晶电视市场调查报告
去“问卷星”自己设计问卷做成的报告更具可行性,另外自己再去了解一下市场。双管齐下得到的数据应该没问题吧!也可以到“范文网”找找答案吧!希望能帮到你!
⑩ 今年上半年,中国大陆液晶面板企业全球市场占有率是多少
根据TrendForce的调查,中国大陆面板公司在显示面板市场的份额在2020年上半年达到了38%。 这主要得益于京东方和华星光电的战略调整。两家企业的8.5代线产能已由电视主生产面板调整为显示面板。从市场背景来看,受上半年疫情影响,远程办公和教育需求大幅增长,促进了显示器市场向好,适应变化的调整取得了良好效果。
三.中国企业正在挤出韩国企业的市场:
韩国《亚细亚经济》11日报道称,“韩国面板企业陷入苦战”,随着中国面板企业产能的快速提升,凭借低廉的价格优势,中国企业正在挤出韩国企业的市场。今年上半年,京东方全球面板市场份额高达20.2%,位居全球第一。韩国公司lgdisplay排名第二,全球面板市场份额为15.7%。
有分析人士认为,受中国低价面板的影响,三星和LG正在缩减液晶面板的生产规模。中国面板在全球的份额继续增加。为了与中国企业竞争,韩国企业必须专注于高附加值面板的研发和生产。三星QD屏幕和lgolcd是下一代的主要面板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