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营销策划 > 邮政银行的市场定位方法

邮政银行的市场定位方法

发布时间:2021-04-25 04:46:08

『壹』 中国邮政银行成立的具体日期以及成立后的市场定位

中国邮政银行,一般我们都叫它邮政储蓄所.
它成立于1986年.
在成立初期,它长期只吸储,不贷款,吸收到的社会存款均转存到央行,由后者支付高于储蓄利率的利息,坐收利差收益。
2005年正式转变为中国邮政银行.

『贰』 中国邮政储蓄银行的基本职能

中国邮政储蓄银行成立后的市场定位是:充分依托和发挥邮政的网络优势,完善城乡金融服务功能,以零售业务和中间业务为主,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为广大居民群众提供金融服务;经监管部门批准,办理零售类信贷业务和公司业务,与国内其他商业银行形成良好的互补关系,有力地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基本职能是:充分依托和发挥网络优势,完善城乡金融服务功能,以零售业务和中间业务为主,为城市社区和广大农村地区居民提供基础金融服务,与其他商业银行形成互补关系,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城乡经济协调发展。

『叁』 邮政储蓄的发展

2006年12月31日,银监会同时要求,邮政储蓄银行筹建工作六个月内完成。

自此,这家未来中国第五大国有商业银行,正式进入了“临盆”的紧张准备阶段。

特殊“异象”

邮政储蓄业务从诞生之日起,就蕴藏了诸多“异象”——说它不是银行,但它吸纳存款;说它是银行,但它只存不贷。

始于1986年的邮政储蓄最初被央行界定为只存不贷,其吸收的存款有65%以上来自农村。1990年,邮政储蓄存款由代办改为全额转存央行,由央行支付利息;该利率远高于邮储系统支付给储户的利率,邮政系统据此坐享着一笔稳赚不赔、毫无风险的利差收益。

自1996年至2002年,央行连续8次降息 ,但邮政储蓄的转存利率仍远高于同期商业银行交存央行的准备金利率;譬如,仅仅2002年当年,央行就向邮政储蓄支付了180亿元的转存利息,成了邮电分拆之后中国邮政最主要的利润来源。

2003年8月1日,央行提出,邮政储蓄的转存应该实行新老划断,准予此后新增的存款可以由国家邮政局自主运作,但放贷获利仍为禁区;原有的存款(约8290亿元)继续按4.131%的利率转存在人民银行;央行的邮储“包养”政策至此终结,转存款利率下调,甚至比商业存款的一年期利率还低,邮政储蓄当年因此一项就减少了45%左右的收益。

邮政储蓄资金的增长速度超出了所有人的想象。

到2005年末,邮政储蓄存款余额达到1.3万亿元,存款余额居工商银行、农业银行、建设银行及中国银行之后,列第五位。邮政储蓄存款余额市场占有率已经达到9.56%。

2003年,国家邮政储汇局新增存款1496亿元;2004年新增1750亿元,也就是说当年能真正走向市场的邮政储蓄资金已经高达2000亿元左右。截至2006年8月,中国邮政储蓄存款余额达1.54万亿元,其中,邮政储蓄资金自主运用资产余额突破8000亿元。

相对于其他商业银行,邮政储蓄的优势在于县域金融的网点优势,邮政储蓄银行拥有2.5亿储户和3.7万个营业网点,其中县及县以下农村网点占到2/3以上。且其绝大部分网点已经实现计算机联网,可以实现全国通存通兑。

先天三道坎

在温室里成长的邮政储蓄能否在银行竞争中站稳,很多人提出质疑。

业内专家表示,定位模糊、信贷经验缺失与农村金融市场的特殊性这三道“坎”,将考验邮政储蓄真正变身商业银行的实际进程。

银监会在筹备成立邮储银行时的市场定位是,充分依托和发挥网络优势,完善城乡金融服务功能,以零售业务和中间业务为主,为城市社区和广大农村地区居民提供基础金融服务,与其他商业银行形成互补关系,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 建设。

但多位业内专家表示,银监会给出的上述邮储银行市场定位不够清晰,并没有切实解决邮储银行将来“如何生存”的关键问题。另外,在目前没有对邮政普遍服务的公益角色与盈利角色进行科学的划分与量度的情况下,把目前具有健康的资产负债表的邮储贸然推向市场,存在风险隐患。

与此同时,如何控制信贷风险也是缺乏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经验的邮储银行必须跨过的一道槛。

“邮政储蓄变身邮储银行,最重要的条件是具备商业银行的信贷能力,但信贷能力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培养建立的,制度、人员、经验都需要时间与市场检验。”一位金融学者表示,由于缺乏审贷经验,又有放贷压力和冲动,邮储银行在无市场经验的情况下大量放贷,很难避免出现大量坏账的风险。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所长夏斌认为,从邮政储蓄的现有人员构成、知识结构以及运作方式来看,邮政储蓄部门根本不具备对贷款风险的识别和控制能力,一旦开展零售业务,必将带来极大的经营风险。

资深银行业内人士陈德沛则表示,银监会刚刚出台了《关于调整放宽农村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准入政策更好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对农村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准入门槛进行大幅度调低。同时,随着内地金融市场对外之门渐开渐大,外资银行早已对农村金融市场这块蛋糕虎视眈眈。

“现在再加上邮政储蓄银行的成立及其服务于‘三农’的政策导向,农村金融市场在资金面上势必形成明显的‘卖方市场’,在整个农村金融市场监控机制尚未成熟,或有关部门并未足够重视的时候,会不会造成混乱的局面呢?”陈德沛表示,邮政储蓄银行的成立须防止欲速则不达。

后天三大难

然而,从原先“只存不贷”的储蓄机构转变成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商业银行也并非易事。

没有了旱涝保收的转存利息,邮政储蓄开始被迫为自己吸收的存款资金苦寻出路。邮政储汇局一位人士告诉记者,在存款业务、中间业务方面,邮政储蓄和其他商业银行并无差别,“就像一个商业银行”,真正让邮政储蓄担心的是资金运用。

虽然定期存单小额质押贷款业务的开展拓展了邮政储汇局的资金运用渠道,但目前还只是局限在小范围试点。邮政资金的运用渠道依然十分有限,目前主要包括购买债券和协议存款。近两年银行业资金充裕,邮政储蓄资金运用的收益情况并不十分理想。

而专家们普遍认为,如何在竞争日益激烈的金融市场找准定位是邮储银行面临的首要问题。

上海财经大学现代金融研究中心谈儒勇博士表示,我国的金融市场仍主要为大银行所垄断,亟待建立多层次的金融市场体系,让中小银行可以展开错位竞争,为其生存寻找一个合适的环境。对于邮政储蓄银行来说,由于现有网点很多分布在农村地区和城乡结合部,商业银行撤出后,这一市场出现空白,邮政储蓄银行可以在这里谋求发展。但是,其在经营模式上,一定要寻找到适合自身发展的道路。

上海银行发展研究部张吉光则通过分析邮政储蓄银行的比较优势,提出充分利用现有的资金优势和网络覆盖优势,走“城市批发+农村零售+中间业务”的道路。

虽然邮储银行的未来定位还不是完全清晰,但目前看来,监管部门无意使邮储银行成为类似“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的第五大国有银行。按照银监会副主席蔡鄂生的说法,新组建的邮储银行将在保留利用邮政网络基础功能的基础上,完善城乡金融服务功能,以零售业务和中间业务为主,与其他商业银行形成良好的互补关系,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真正的难题在于内部控制、风险管理以及市场化经营时所面临的机制和人才的瓶颈。

据不完全统计,银监会去年派出邮政储汇局检查组1284次,检查机构12425个,仅次于农信社及农商行、国有商业银行。让监管部门头痛的是,邮政储蓄资金运用中的信用风险、市场风险和操作风险难以防范;邮政储蓄机构内控薄弱,资金案件不断发生,并且长期得不到有效治理;邮政储蓄机构作为金融机构的主体不清,财务与邮政混合,管理责任难以落实,监管难以深入。

『肆』 中国邮政储蓄银行的发展前景如何

邮政储蓄银行是由原来的邮政储蓄变身而来,期间经历了一段很长的发展历程。邮政储蓄是面向居民个人、依托邮政网点资源办理的零售金融业务。我国邮政储蓄业务自1986年恢复开办以来,对聚集社会闲散资金、支持国民经济建设发挥起了积极作用。二十年来,邮政储蓄业务迅猛发展,已成为我国金融业中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2007年3月20日,中国邮政储蓄银行成立仪式在北京举行。成立后的邮政储蓄银行,面临的是激烈的市场竞争,同质性的特性要求其必须树立自己的竞争优势。面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深入和调整,社会主义金融体制的不断转轨和创新,各个国有独资金融机构的股份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境外金融资本的登陆,对经历了20多年风雨磨砺的中国邮政储蓄来说是一场前所未有的挑战。如何以较高的战略调整、一系列的改革措施、不断优化的资源配臵、完善的机构管理和业务机制来应对当前金融市场竞争成为邮政储蓄银行需要深思的重要课题。

『伍』 邮政储蓄银行市场推广方案

拿出你们邮政银行的优势来跟别的银行的劣势比,用田忌赛马的方法赢得市场。

『陆』 中国邮政储蓄银行的性质、业务、职能

成为第五大银行将完全继承邮政储蓄及各项邮政金融业务的资产和负债

中国邮政储蓄银行今日在北京宣布成立,这是继中国邮政集团公司成立后,中国邮政储蓄体制改革迈出的实质性步伐。

中国邮政集团公司总经理、中国邮政储蓄银行董事长刘安东在成立仪式上说,中国邮政储蓄银行的成立,是金融体制改革取得的又一项新的重要成就。其成立必将进一步促进我国银行业的发展和银行体系的完善,加快推进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也必将有力地支持我国国民经济建设和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

而中国邮政储蓄银行行长陶礼明则表示,成立后的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将向城乡居民提供小额信贷、消费信贷、信用卡、投资理财、企业结算等更丰富的金融服务。

据介绍,邮政储蓄自1986年恢复开办以来,经过20多年的发展,现已建成全国覆盖城乡网点面最广、交易额最多的个人金融服务网络。目前,拥有储蓄营业网点3.6万个,汇兑营业网点4.5万个,国际汇款营业网点2万个。其中有近60%的储蓄网点和近70%的汇兑网点分布在农村地区。

截至2006年底,全国邮政储蓄存款余额达到1.6万亿元,存款规模列全国第五位。通过邮政储蓄投保的客户接近2500万户,占整个银行保险市场的五分之一。

中国邮政储蓄银行成立后的市场定位是:充分依托和发挥邮政的网络优势,完善城乡金融服务功能,以零售业务和中间业务为主,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为广大居民群众提供金融服务;经监管部门批准,办理零售类信贷业务和公司业务,与国内其他商业银行形成良好的互补关系,有力地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据了解,邮政储蓄银行组建期间,邮政储蓄及各项邮政金融业务照常进行,并行使用“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和原“邮政储蓄”的品牌名称。中国邮政储蓄银行成立后,将完全继承邮政储蓄及各项邮政金融业务的资产和负债,客户不必因改制而办理任何变更手续。

『柒』 请教现在国内主要银行的市场定位都是什么

四大国有银行其实在整体业务结构上并没有什么不同,市场定位也基本雷同专,如果实在要区分属的话,可以从一些个别业务上看出各自的特色;比如:

建行 :在房产按揭业务,尤其是住房公积金贷款这块比较突出;龙卡的发行量也比较大;

中国银行:主要是外汇业务、国际结算业务比较有优势;

农业银行:在县乡镇这几级的网点比较多;

中国工商银行:网上银行业务相对突出;网点多;

其他的股份制商业银行相对定位比较清晰,比如招商银行以电子银行、网上银行以及一卡通等科技含量较高的产品著称;民生银行非凡理财也有一定特点;中信银行的国际结算业务在股份制银行中是最突出的;……其他基本上也没太多区别。毕竟现在国内银行在整体的核心竞争力上跟先进银行水平还有一定的距离。

『捌』 中国邮政储蓄银行的SWOT

strength网点多,深入到乡村,有一定的客户资源及储蓄规模
weakness进入市场、转型比其他银行晚,蛋糕被别人分的差不多了,网点软硬件未及时跟上
opportunity依靠品牌效应、发展潜力大
threat市场竞争激烈,前有四大行后有股份制银行夹击,客户争夺激烈,金融产品创新不足

阅读全文

与邮政银行的市场定位方法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机关语言文字培训方案 浏览:345
酒店夏季营销活动方案 浏览:877
旅行社组团策划方案 浏览:68
国际大型会议策划方案 浏览:188
培训学校预招生方案 浏览:595
2019年扶贫工作培训方案 浏览:11
志愿市场营销 浏览:141
元旦文艺趣味活动策划方案 浏览:156
工行对公旺季营销方案 浏览:603
中华文化主题活动策划方案 浏览:141
网络营销及案例分析课程教案 浏览:131
企业微信营销执行方案 浏览:905
新闻骨干培训班实施方案 浏览:339
校园团购策划方案 浏览:663
广西君临电子商务有限公司 浏览:600
春节主题报道策划方案 浏览:800
高端媒体活动策划方案 浏览:886
市场营销学第03在线测试 浏览:537
贵州电子商务的发展路径与阿里 浏览:327
市场营销制作app 浏览: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