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营销策划 > 玉米种子市场调查研究论文

玉米种子市场调查研究论文

发布时间:2021-04-24 02:29:37

市场调查与分析论文怎么写

你写对汽车市场的调查吧。
中国汽车网络营销现状及发展探讨

摘要:截止2000年底,全球已有互联网用户12亿,跨越240多个国家和地区,我国互联网用户约2250万,2001年底达4000万。互联网用户的不断增加为网络营销发展奠定了基础。随着全球经济与贸易的快速发展,特别是在我国已正式加入WTO的大环境下,我国汽车产品网络营销必将成为21世纪营销的重要形式之一。
1 前 言
网络营销是企业营销实践与现代信息通讯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相结合的产物,是指企业以电子信息技术为基础、以计算机网络为媒介和手段而进行的各种营销活动(包括网络调研、网络新产品开发、网络促销、网络分销、网络服务等)的总称。简单地说,网络营销就是以客户需求为中心的营销模式,是市场营销的网络化。网络营销可以使企业的营销活动始终和三个流动要素(信息流、资金流和物流)结合并流畅运行,形成企业生产经营的良性循环。
社会成员或群体在工作、劳动、生活、娱乐等方面对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的需求就形成了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的需求市场。为了满足这个市场需求就驱动并产生了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的生产者和生产企业。当生产者或生产企业将其生产出来的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作为一种商品推向市场,以某种方式销售给需求者(用户、消费者),并通过售后服务满足了他们的要求,便完成了一个产品产销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市场和营销体系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

就汽车产品而言,整车产品也好,零部件产品也好,都要进入汽车市场,通过营销体系以某种销售方式销售给用户。
一、
2、汽车营销体系的探讨

在计划经济时期,汽车生产企业对其生产出来的汽车产品没有直接对用户的销售权,汽车产品由国家统购统销。

现在,中国开始进入市场经济时期,或处在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时期,对于汽车产品,国家不再统购统销了,而是汽车生产企业将其汽车产品直接面向市场和用户。这样,计划经济时期的汽车销售渠道已经不适应市场经济模式,而必须建立能适应市场经济模式的新的汽车营销体系。新的汽车营销体系将有机地把汽车生产企业,经销商和用户联系在一起。由于汽车生产企业和经销商各自经济实力的不同和营销战略的不同,汽车营销体系可有产销合一体制和产销分离体制两种模式被选择。

2.1 产销合一体制

产销合一体制的汽车营销体系,就是汽车生产企业投入财力、物力、人力组建自己的汽车销售公司、汽车直销中心、汽车直销店、汽车销售服务站等来直接销售自己的汽车产品。这种营销体制只有经济实力雄厚的大型汽车企业才能做得到。这种营销体制对于汽车生产企业来说能够完全控制自己产品的经销权,便于实施自己的营销战略,可以直接了解用户意见和信息。然而这种营销体制也使汽车生产企业的投入太大,增加了销售成本。这种体制的营销体系是属某一个企业自己的,是排它的,不能与其他企业共享。

2.2 产销分离体制

产销分离体制的汽车营销体系,就是汽车生产企业只管汽车产品的生产,不直接面对用户销售汽车产品,汽车产品的销售是由独立经营的汽车经销商直接面对用户,经销商要经营不同企业、不同品牌的汽车产品。这种体制的汽车营销体系随着汽车产量和保有量的增多,汽车市场的成熟和扩大以及大小汽车经销商队伍的形成将不断发展和完善。这种体制的营销体系可大大减少汽车生产企业的投入,降低销售成本;这种体制的营销体系,没有排它性,各企业可以共享;这种营销体系有利于汽车生产专业化,汽车销售市场化、社会化。

2.3 营销体制的选择

在中国汽车产量和保有量还不是很大、汽车市场发育还不够成熟、可以信任和胜任的大小汽车经销商队伍还没有形成之前,对于有经济实力的汽车生产企业选择产销合一体制的营销体系是其发展战略和营销战略的需要,也是勇于主动承担社会责任的表现。对于已经建立产销合一营销体系的大型汽车生产企业,产销合一体制也不是唯一选择,与此同时还可以将部分产品或产量的一部分采用产销分离体制,让经销商、代理商来经销。

对于无经济实力来建立自己产销合一营销体系的小型汽车企业,似乎产销分离体制是他们唯一的选择。但是,小企业也要有好的产品才有人为之代销或经销;如果产品不好就无人为之代销或经销,就会造成产品滞销和积压。于是乎,有些小厂的产品产量不大,就采取门前销售和推销员出去推销的作法。

从长远观点看,当中国汽车产量和保有量很大,汽车市场已经发育成熟,可以胜任和信任的汽车经销商队伍已经形成时,无论是大型汽车生产企业还是小型汽车生产企业,只要其产品受市场欢迎,选择产销分离体制是会收到减少投入、降低销售成本的效果的。那时,汽车生产企业就更重视产品的开发发展战略和生产专业化,经销商就更注重营销战略和销售市场化;汽车生产企业、经销商和用户之间的信息沟通和往来是通过电脑网络来实现的,并能做到信息渠道的畅通和信息的共享。

事实上,产销合一体制也好,产销分离体制也好,都是特定的历史时期和特定历史环境下的产物。目前,无论是国外企业还是国内企业,产销合一体制和产销分离体制是同时并存的。

汽车生产企业无论选择什么样的营销体制,其产品都要进入汽车销售市场,面对用户才能实现最终销售。这样,在中国构建一个什么样汽车市场结构模式,才最有利实现汽车产品最终销售呢?这是摆在国家和汽车业界面前需要认真探讨的问题。

3、汽车市场结构模式的探讨

3.1 当前中国汽车销售市场的结构状况

目前中国共有大小汽车整车生产企业100多家,大小汽车零部件生产企业几千家,可谓中国是世界上汽车生产企业最多的国家;然而全国汽车年总产销量只有200多万辆,还不足世界级六大汽车公司中最小的雷诺汽车公司年产销量的一半。可以说,中国汽车工业生产集中度很低,仍然处在“散、乱、差”的状态下。这种“散、乱、差”的汽车生产局面,直接导致了汽车销售市场的散乱状态。

目前,中国以各大汽车整车生产企业为中心向周围辐射形成了几个区域性汽车市场。东北以一汽集团为中心形成的东北汽车市场;华东以上汽集团为中心形成了华东汽车市场;华中以东汽集团为中心形成了华中汽车市场,华北以天汽、北汽为中心形成了华北汽车市场等。当然,各企业集团的产品销售在各个区域的市场中都互有渗透,而且各大汽车集团在全国主要地区和城市都布有自己的销售服务中心和销售服务网点。再加上其它整车生产企业和零部件生产企业在全国设置的汽车销售网点、以及为汽车使用维修服务的汽车零配件商店、汽车修理厂,数以10万计。这里除了少数以大企业为中心的区域性汽车市场已形成了整车销售、零配件供应、售后服务、信息反馈四位一体结构之外,其余都是分散的功能单一的汽车市场结构。当然,随着汽车生产企业的兼并重组和强强联合的发展,汽车销售市场也将得到重新治理和整合。在这一过程中将构建合理的汽车市场结构模式。

3.2 汽车销售市场结构模式的构成

合理的汽车销售市场结构模式应该以汽车产品为主体、经销商为主导、全方位服务为特点、用户为核心地把汽车制造企业、汽车产品(整车、零部件)、汽车经销商、汽车产品用户、汽车维修服务、汽车金融服务、汽车保险服务和工商管理容纳联系在一起。

这种集汽车生产企业、产品(整车、零部件)、经销商、用户、维修服务、金融服务、保险服务、工商管理为一体的有形汽车销售市场,具有仓储功能、批发零售功能、展览功能、信息传递功能、广告宣传功能和全方位服务功能。

3.3 建设有形汽车销售市场的基本原则

建设有形汽车销售市场的基本原则应该是:集中和分散结合、近期目标和长远目标相结合。

建设有形汽车销售市场是需要投资的。无论是汽车生产企业投资还是经销商投资,或者是国家、地方政府投资,都是要周密规划,把资金用的恰当。无论如何,建设有形汽车销售市场都是需要国家和地方政府统筹规划和管理的。

当前,首先应对全国现有的有形汽车销售市场进行治理和整合,对已经建立起来的汽配城、汽配一条街和车市进行适当配置、改造和完善,尽快使其结构合理化、运作规范化。在此基础上可以考虑与以大型汽车企业集团为背景的区域性市场相结合集中建立几个大的汽车销售市场;也可以考虑按经济发展水平不同的区域集中建设不同规模的汽车销售市场;还可以考虑根据各省、市、地区的实际需求建立结构合理、规模适宜的汽车销售市场。这些汽车销售市场的建立,既要考虑与我国近期汽车生产量、销售量、保有量相适应,又要考虑为我国未来汽车工业有较大发展留有余地。这样,我国有形汽车销售市场的建设就不能一哄而起,一步到位,而应有计划地分阶段进行。

Ⅱ 玉米种子市场现状调查 内容要求包括:市场环境、市场需求情况、市场供给情况,并针对一个具体的品种进行定

网络搜搜 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全球玉米期货价格承受着巨大的压力,中国政府在保护农民利益方面做出了重大的决定,以国储高价收购现货的方式,把国内玉米价格提高到了全新的水平,冬去春来,2010年国内玉米市场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即深加工扩张后又一轮全新的契机)我们将通过基本面的分析具体了解2011年度国内玉米的供需形势。
全球玉米供需情况
千公顷,千吨

从全球供需形势看,如果美国和中国二大主产玉米的大国都出现了供应短缺,那么其他主产地区也不可出现恢复性和替代性的产量增长,主要原因在于种植面积和规模有限。玉米现货的贸易赶不上价格的走高,后期可供想象的空间非常广阔,从全球自金融危机以来,各国大量发行货币以保持经济稳定,目前的资金投放量是07年以来的数倍,这些资金进场,会推动价格出现放大性的走势。所以美盘玉米的上涨才是冰山一角,后期的价值将会更高,粮食危机的时代或许将从玉米身上开始。

三、国内玉米市场的变化

由于今年国内玉米增产,所体现出来的目前价格比较平稳,从种植结构上看华北和黄淮地区的玉米已经开始上市,而东北的玉米将在10中旬至11月以后才能大量的上市,所以目前南方企业采购的多为华北和黄淮地区的玉米,而上述地区的产量大约在8000万吨左右,从国内的消费量上来看(月消费量在 1700-1800万吨)只够维持4个月的消费量,也就是在春节期间华北和黄淮地区的玉米将会消化殆尽,而东北的玉米一直都存在着运输的瓶颈问题,那么在明年的4月份将会出现开始进口玉米的现象,我们看到目前美国玉米已经高出国内400-600元的价格,国内玉米几乎没有下行空间,那么东北玉米从总量上看可以维持国内到9月份的用量,但是也几乎消化为零,而且今年国内的库存形势发生改变,东北的玉米不一定能够全部转化为流通量,那么后期东北的优质玉米将会价格昂贵,对于现货企业来说目前将是采购的难得的机会。

四、政策性的因素

1、我们认为国家今年不大可能会实行临时收储政策,前两年由于玉米价格偏低,国家才实行临时收储政策,而今年价格已经不低了,并且国储和地储手中的余粮也已经所剩无几,那么在政策性的提高价格已经意义不大。

2、储备粮的补库应该是实在必行的,国家为了保证粮食安全,必须要建立自己的库存,这对玉米价格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3、深加工方面国家可能会出调控政策,继续砍深加工企业的用量,而饲料消费是一定而且是必须保证的。

4、中国的宏观经济保持向好,会继续推行保增长,促民生的政策,财政货币方面不会出现极端的收口政策。

五、技术分析和时间周期

美盘玉米期货指数图,2010年9月初,美盘玉米价格突破了盘整了2年多的底部箱体之后开始向上突破,中长期的买入机会已经开始表现无疑,随着基本面的利好和资金的推动,美盘玉米迎来了牛市行情的基础,期货价格刚刚启动,其远期的价格空间应该直指前期高点800美分的关口,既然我们认为玉米的牛市基础已经成立那么前期高点应该作为参考指数,没有太多的实际意义,后期的变化会比想象的还要高,目前玉米已经不是争面积所能决定的问题了,那么远期价格应该出现在1000美分的高度。正所谓小荷才露尖尖角,后期涨势当破头。

国内玉米期货分析:1、从基本面分析,首先是国内玉米出现了供需失衡,产生了一定的缺口,那么截止到2011年9月底,国内玉米将会达到最紧张的程度,国内玉米期货价格将会达到2600-2800元的高价。

2、国内外玉米期货价格都呈现出正向基差排列,近远期价格还会不断扩大。

3、玉米的价格走势直接影响着豆粕的价格,豆粕的涨势可期。

4、从中国和美国玉米两大主产国来看,其库存消化殆尽,都存在着补库的可能,所以利多因素将会长期支撑期价,其上涨的周期将会延长。

5、与玉米相邻的大豆,小麦,棉花等品种都会出现争夺种植面积的补充上涨,其库存同样在进一步的消化当中,所以,容易出现各品种轮动上涨的格局。

总结,国内玉米即上一次深加工扩张玉米用量之后,又出现了一次革命性的消费扩张,玉米期货已经呈现出了历史性的牛市行情,无论是美盘还是国内都会在后期表现的淋漓尽致,对于企业正是买期保值的最好时期,作为投资者将是发现价格的巨大历史机会,所以已经到了逢低买入,长期持有的决定性时刻了。

我们需要对中国玉米的供求平衡表加以重点的说明,需求的增加核心在于饲料用玉米的需求。首先根据2009年饲料工业协会的数据进行估算,2009年全国饲料总产量达到1.48亿吨,同比增长8.4%。其中配合饲料产量为11 535万吨,同比增长8.9%;浓缩饲料产量为2686万吨,同比增长6.2%;添加剂预混合饲料产量为592万吨,同比增长8.5%。按照各种饲料配比玉米的比例来看,一般浓缩饲料需配比4倍的谷物原料,而预混料则须配9倍的谷物加蛋白质成为配合饲料,全年折合配合饲料的产量为30885万吨。配合饲料中含有50%的玉米(小麦、碎米等其他原料的替代有可能增加),因此最终可推断国内玉米的需求规模在15442.5万吨,当然国家公布的数据有很大程度上出于国内平衡,相对比较保守。那么我们可以通过另外一个角度计算。

2010年度,我国进口大豆数量超过5000万吨,进口大豆全部用于压榨,其压榨了4000万吨豆粕,但是我们依然没有看到国内豆粕有挤库的现象,而且全部都被饲料企业所消化,那么以全部用量按照配合饲料进行推算,其中豆粕的含量占到了12%-15%,以12%的比例推算全国的饲料产量应该在3.3亿吨(主要是杂粕替代用量一部分),而配合饲料中的玉米的比重占到了50%,所以推算出玉米用量为1.65亿吨。以15%的比例推算全国的饲料产量应该在2.66亿吨,而配合饲料中的玉米的比重占到了60%,所以推算出玉米用量为1.59亿吨。所以可以算出大体上国内的玉米饲料用粮应该在1.6亿吨以上的水平。这样的用量已经是前几年国内玉米的总产量了。

2010年国内玉米深加工上也有所增加,其中吉林黄龙,吉林大成等企业都增加了用量,国内玉米深加工上的用量大体在4000万吨左右。

通过供需平衡表我们可以推算出一个事实,国内玉米整体的平衡的局面将会改变,前几年国储和地储年结转库存都在4000多万吨左右,而到2010 年国内的玉米结转库存将到了历史最低点为701万吨,库存消费比为3%,那么明显的反应出一个问题就是下一年度,中国的玉米将会更加紧张。如果下一年度结转库存不足100万吨或者接近为0,那么中国就需要通过大量的进口美国玉米来满足国内的需求。我们预计中国在下一年度将会进口美国玉米达到500-800 万吨。我们所做的供需平衡是在今年没有天气问题的丰收状态下作出的预估,可以说下年度国内玉米的供求十分紧张,玉米长期看涨。另外在下一年度还必须要保证国内的玉米种植面积增加,天气良好,这也为远期的玉米期货行情增加了很大的风险升水。

我们在看一下美国农业部给出的中国玉米平衡表的数据,可谓是天差地别,尤其是中国玉米的结转库存不断的被提高,其数据的本身在于迷惑国人的眼球,当俄罗斯小麦出现天气灾害后,美国小麦期货大幅上涨,而美国农业部却大幅下调美国玉米的结转库存,并且连续的下调本年度美国玉米的产量,其本身的根源在于看到了巨大利益的背后来提高美国玉米的价格,可以说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以往美国玉米在亚洲地区销售的竞争对手主要是中国,而今年中国出现了一定的问题,明年还需要大量的进口,那么美国玉米的价值被大幅度的提高了,其价格与价值是相对应的,所以美国玉米提前发动跨年度的上涨行情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二、美国及国际玉米市场供求形势分析

2010年10月8日,美国农业部意外的调低了2010/2011年度的美国玉米的单产和结转库存,单产下调到155.8蒲,9月份为 162.5蒲,8月份为165蒲,本次下调的单产比8月份降低了6%。年度结转库存更是9.02亿,库存消费比为6.6%为15年来的低点,仅次于 95/96年度的5%,因为美国农业部对作物的产量报告延续到1月份才宣告为最终的产量,在后两个月内不排除继续下调的可能。美国农业部似乎在像市场上传递着一个信号,玉米市场供应危机的到来,我们可以看一下美国玉米的供需平衡表。

一、中国玉米供求形势

首先,我们从今年国内国内玉米的产量形势来分析。2009年国内东北玉米主产区遭遇了严重的旱情影响,造成了减产2000万吨,国家粮油信息中心预测当年的玉米产量为1.66亿吨。但是实际由于玉米的品质较低和容重很差,实际的产量应该达不到1.6亿吨,今年国内东北玉米主产天气良好,除吉林省部分地区遭遇强降雨影响外,其他地区玉米都出现了丰收的景象,其中以黑龙江增产较大,大约增产1500-2000万吨。而华北地区及黄淮地区种植面积与去年相同,产量也与去年大体持平,那么整体上国内增产大约在2000万吨,我们产量为1.86亿吨。主要体现在今年国内玉米天气良好,没有出现大面积早霜,玉米的品质是近几年来最好的情况,容重较高,而且水分偏低,出粮率好于预期,国内东北的增产主要还是增加在流通量上,相比09年国内的减产主要也是减少在流通量上。

其次,在库存结构上,我们看到2010年国家为央企补贴70元收购玉米(主要是运输补贴)。其政策的倒置许多私营企业和民营企业不敢贸然进入国内的玉米市场大量收购,对市场影响较大,这样国内的玉米又大量的集中在了国储手中。在今年国内的玉米无论是饲料用粮和深加工方面都比09年大幅增加,所以国储通过多次拍卖,成交依然活跃,而且价格也是节节走高。目前国储玉米还剩672.79万吨,跨省移库剩28.4万吨。由于10.1后期新年度的玉米开始上市,那么我们合算截止2010年9月底,国内的玉米库存量为701.19万吨。截止到10.1我们了解中国的饲料企业玉米的库存储备在1个月-1个半月,这和往年相比库存结构也是基本偏低的局面。

我们根据调查得出的数据,测算了中国国内的玉米供需平衡表,而且需要重点阐述中国玉米在饲料用粮上的扩张。

第三,国内需求的巨大,奠定了牛市的基础。从上图表中和国储拍卖玉米的成交量上,我们可以清晰的看到,2010年全国畜牧业出现繁荣的景象,肉,蛋,奶等领域价格全面走高,豆粕和玉米的需求量被不断的放大,其中玉米的饲料需求达到1.6亿吨。饲料消费已经接近了2010年当年的产量,由于小麦价格高企,小麦替代玉米的作用明显减少,同样倒置玉米的需求量增加,另外今年中国创纪录的进口了150万吨美国玉米。

Ⅲ 大理市种子市场运行调查报告

你这个这么精确的范围,恐怕很难有公开的数据,有数据的人估计也不会随意公开。你可以去一些专业机构看一下,恐怕也是只有整个行业的数据。这么小的调研只有找机构专门定制了。
给你找了这个,你参考一下。如果有用,请采纳。(赠人玫瑰 手留余香)
前瞻产业研究院《2016-2021中国种子行业市场需求预测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第1章:中国种子行业相关概述
1.1 种子行业相关界定
1.1.1 种子行业相关内涵
1.1.2 种子行业统计标准
(1)种子行业分类方法
(2)种子行业统计方法
1.1.3 报告研究范围界定
(1)产业链研究范围
(2)子行业研究范围
1.2 全球种子行业发展背景
1.2.1 全球粮食产业发展背景
(1)全球粮食产业发展趋势
(2)全球粮食供需前景预测
(3)国际市场粮食价格预测
1.2.2 全球种子行业发展背景
1.2.3 发达国家种子行业特征
(1)种子管理法制化
(2)种子生产与投放程序化
(3)种子公司经营规模经济化
(4)相关产业之间的关联效应化
(5)种子企业经营和资本运作国际化
1.3 中国种子行业发展背景
1.3.1 种子行业政策背景
(1)种子行业市场监管体制
(2)种子行业相关政策动向
(3)种子行业相关发展规划
1.3.2 种子行业经济背景
(1)国内生产总值情况
(2)粮食产量情况
(3)城乡居民收入情况
第2章:中国种子产业链结构分析
2.1 种子行业产业链模式简介
2.2 典型国家种子产业链模式分析
2.2.1 美国种子产业链模式
2.2.2 日本种子产业链模式
2.2.3 荷兰种子产业链模式
2.2.4 印度种子产业链模式
2.2.5 中国种子产业链模式
2.3 种子行业研发环节分析
2.3.1 种子科研院所及高校资源
2.3.2 种子行业科研成果分析
2.3.3 种子培育技术发展分析
2.4 种子生产基地建设分析
2.4.1 农作物种子生产布局
2.4.2 种子生产基地分析
2.4.3 重大种子生产基地工程项目
2.5 种子行业发展现状分析
2.5.1 种子企业经营规模分析
2.5.2 种子行业供需情况分析
(1)2013年种子行业供需情况分析
(2)2014年种子行业供需情况分析
(3)2015年种子行业供需情况分析
2.5.3 种子行业市场规模分析
(1)主要农产品商品化率
(2)种子市场规模分析
2.5.4 种子行业发展动态分析
第3章:中国种子行业竞争格局分析
3.1 种子行业参与者进入模式分析
3.1.1 国有大型企业进入模式
3.1.2 外资企业进入模式分析
3.1.3 国内中小企业进入模式
3.2 种子行业竞争格局分析
3.2.1 国际种子行业竞争格局
(1)全球种子行业市场特征
(2)全球种子行业市场规模
(3)国际种业市场集中度分析
(4)国际标杆种子企业发展情况
1)杜邦(Dupout)
2)孟山都(Momsanto)
3)先正达(Syngenta)
4)利马格兰(Limagrain)
5)LandO’Lakes
6)德国KWS公司
7)拜耳作物科学(Bayer Crop Science)
8)SAKATA公司
9)DLF-TRIFOLIUM公司
10)Takii公司
3.2.2 国内种子行业竞争格局
(1)国内种子市场集中度分析
(2)种子上市公司业务竞争分析
3.3 种子行业并购重组分析
3.3.1 种子行业并购重组驱动因素
3.3.2 种子行业并购重组模式分析
3.3.3 种子行业并购重组规模分析
(1)国际种子企业并购重组分析
(2)国内种子企业并购重组分析
3.3.4 种子行业并购重组障碍分析
3.3.5 种子行业并购重组趋势分析
3.4 跨国公司对中国种业的影响
3.4.1 跨国种业公司全球化新战略
3.4.2 跨国种业公司在中国的投资布局
(1)美国杜邦公司
(2)美国孟山都公司
(3)瑞士先正达公司
(4)法国利马格兰公司
(5)墨西哥圣尼斯公司
3.4.3 跨国种业公司对中国种子市场的影响
3.5 种子行业竞争程度分析
3.5.1 种子行业上下游议价能力
(1)种子行业上游议价能力
(2)种子行业下游议价能力
3.5.2 种子行业现有竞争者分析
3.5.3 种子行业潜在进入者分析
3.5.4 种子行业替代品威胁分析
3.5.5 种子行业竞争激烈程度分析
第4章:中国种子行业进出口市场分析
4.1 种子行业进出口状况综述
4.2 种子行业进出口市场分析
4.2.1 行业出口分析
(1)行业出口整体情况
(2)行业出口产品结构
4.2.2 行业进口分析
(1)行业进口整体情况
(2)行业进口产品结构
4.3 种子行业进出口前景及建议
4.3.1 种子行业出口前景及建议
(1)种子行业出口前景分析
(2)种子行业出口建议分析
4.3.2 种子行业进口前景及建议
(1)种子行业进口前景分析
(2)种子行业进口建议分析
第5章:中国粮食作物种子市场发展分析
5.1 水稻种子市场发展分析
5.1.1 水稻行业发展状况分析
(1)水稻产业发展规模分析
(2)水稻行业需求特点分析
(3)水稻种植面积及分布区域
(4)水稻市场产销状况及价格走势
5.1.2 水稻种子市场发展状况分析
(1)水稻种业发展规模分析
(2)水稻种业发展特征分析
(3)影响水稻种业发展的主要因素
(4)国内水稻种业供需状况分析
(5)国内水稻种业竞争状况分析
(6)国内水稻种子进出口形势分析
5.1.3 水稻种业市场价格走势分析
(1)影响水稻种子价格的主要因素
(2)水稻种子价格走势分析
5.1.4 水稻种业的品牌战略分析
(1)水稻种业品牌经营的主要问题
(2)水稻种业品牌实施的主要策略
5.1.5 水稻种业技术发展分析
(1)国内杂交水稻种子培育技术现状
(2)国内杂交水稻种子贮存技术现状
5.1.6 水稻种业发展的策略及展望
(1)杂交水稻种业面临的挑战
(2)水稻种业发展的趋势及展望
(3)水稻种子市场规模预测
5.2 玉米种子市场发展分析
5.2.1 玉米行业市场发展状况分析
(1)玉米产业发展规模分析
(2)玉米产业发展特点分析
(3)玉米的种植面积及分布区域
(4)玉米市场产销状况及价格走势
5.2.2 玉米种子市场发展状况分析
(1)玉米种业发展规模分析
(2)玉米种业供需状况分析
(3)玉米种业竞争状况分析
(4)玉米种业销售特点分析
(5)玉米种子进出口形势分析
(6)玉米种业发展驱动因素
5.2.3 玉米种业市场价格走势
(1)影响玉米种子价格的主要因素
(2)玉米种子价格走势分析
5.2.4 玉米种业技术发展分析
(1)提高杂交玉米种子质量的关键技术
(2)提高杂交玉米种子产量的主要技术途径
5.2.5 玉米种业发展问题及策略
(1)国内玉米种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2)玉米制种生产中存在的问题
(3)国内玉米种业的发展对策
(4)国内玉米市场规模预测
5.3 小麦种子市场发展分析
5.3.1 小麦行业市场发展状况分析
(1)小麦种植区域分布分析
(2)小麦产销状况及价格走势
5.3.2 麦种行业市场发展状况分析
(1)麦种行业发展现状
(2)麦种价格分析
(3)麦种进出口形势分析
(4)麦种行业发展趋势及展望
(5)小麦种子市场规模预测
第6章:中国经济作物种子市场发展分析
6.1 蔬菜种子市场发展分析
6.1.1 蔬菜行业市场发展状况分析
(1)中国蔬菜行业发展规模
(2)中国蔬菜行业产业地位
(3)中国蔬菜行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4)中国蔬菜行业市场前景及竞争力分析
6.1.2 蔬菜种子行业市场发展状况分析
(1)蔬菜种子产业链分析
(2)蔬菜种子产业现状
(3)中国蔬菜种子市场特点
(4)中国蔬菜种子的企业主体
(5)中国蔬菜种子的科技现状
(6)中国蔬菜种子进出口形势分析
(7)中国蔬菜种子行业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6.1.3 蔬菜种子行业发展策略及建议
(1)中国蔬菜种子行业的优势
(2)中国蔬菜种子行业存在的问题
(3)中国蔬菜种子行业发展策略
6.2 棉花种子市场发展分析
6.2.1 棉花行业市场发展状况分析
(1)中国棉花种植区域分布
(2)中国棉花行业的发展概况
(3)中国棉花行业产销状况及价格走势
(4)影响棉花价格走势的主要因素
6.2.2 棉种行业市场发展状况分析
(1)中国棉种行业发展现状
(2)中国棉种市场供需分析
6.2.3 棉种行业发展前景分析
6.3 花卉种子市场发展分析
6.3.1 花卉行业市场发展状况分析
(1)中国花卉行业发展现状
(2)中国花卉行业发展特点及趋势
(3)影响中国花卉行业发展的主要因素
6.3.2 花卉种子行业市场发展状况分析
(1)中国花卉种子行业发展现状
(2)中国花卉种子行业主要特征
(3)中国花卉种子行业发展优势
(4)中国花卉种子行业进出口形势
6.3.3 花卉种子行业市场发展策略分析
(1)中国花卉种子行业存在的问题
(2)中国花卉种子行业发展策略
6.4 油料作物种子市场分析
6.4.1 油料作物行业市场发展状况分析
(1)中国油料作物主要产品分析
(2)中国油料作物种植区域分布
(3)中国油料作物产销状况及价格走势
6.4.2 油料作物种子行业市场发展状况分析
(1)中国油料作物种子行业发展现状
(2)中国油料作物种子进出口形势分析
(3)中国油料作物种子行业发展方向
…………

Ⅳ 玉米种子的市场监管工作的建议及措施

1加强种子管理队伍建设种子管理队伍是种子管理各项措施的执行者和落实者,是种子管理工作的核心,事关种子市场健康发展和农业用种安全。首先,要通过不断学习和提高,打造一支业务精通、办案高效、廉洁公正的管理队伍;其次,配置适应管理工作需要的行政管理专用车。由于全市经营户数量多,覆盖面广,一些在交通不便的乡村,无交通工具必然会影响到管理工作的及时有效开展。建议由省级财政部门为市县两级种子管理部门统一配备专用执法车辆,提高市场巡查和执法办案效率,进一步增强防范种子质量安全事件的能力。
2加强质量检测体系建设一方面加大市级种子检测中心的改造升级,使其能够承担分子标记和转基因检测。另一方面加大县级检测机构和设施的投资力度,加强仪器设施购置、标准实验室建设,提高监督检测的硬实力;加强人员培训力度,提高检测水平,提高监督检测的软实力。全面建成市县联动、相互配合、分工明确的质量检测体系。
3严格市场准入和备案管理按照《种子法》的有关规定,对进入市场销售的品种和商品种子从企业经营许可证及有效区域、检疫证、品种审定及适宜区域、授权情况等方面进行严格的审查,落实严格的准入制度。对于县级代销种子的企业和经营户,必须到县级种子管理机构备案。严格、规范的准入和备案制度,将不合法、不守法的企业、经营户以及不适宜的品种拒之门外,实现从源头上的治理。
4加大种子市场监督抽查力度加强销售环节的监督抽检,关口前移、重心下移,不留死角,市场、门店、品种全覆盖,日常监管和专项整治相结合,对发现的问题要及时处理,严防假劣种子流入市场。
5严肃查处种子案件重点查处制售假劣、未审先推、未试先推、未经准入和备案、不建立经营档案、超范围经营等违法行为和案件,对涉及面广、影响大的种子案件要从快查处,从严惩处,公开曝光,起到震慑作用。

Ⅳ 玉米种子的经营现状

1经营主体较复杂,市场监管难度大在国有种子部门退出种子生产经营市场后版,各种种子公司和权乡镇农科站成为了玉米杂交种子的主渠道,加之近些年个体经营的种子用户数量迅速增多,使得经营主体多元化,经营主体素质参差不齐,难免会出现一些不正当,违规的经营行为,如个体经营户间换种或再次批发的现象时有发生,严重扰乱了种子市场秩序。
2经营活动行为不规范杂交玉米种子属于季节性较强的特殊产品,经营时间受到限制,农户购买时间较为集中,经营业主个体对于种子知识掌握不尽相同,所售的种子缺乏销售凭证,使得种子无可溯性。
3市场上假冒伪劣种子频现
3.1品种假冒行为一些经营者为了谋取利润,常用普通种子假冒其它品牌种子,盗用他人的成果,直接欺骗农户,损害了广大农民的切身利益,尤其在经济发展落后地区此现象最为明显。
3.2陈种冒新一些经营者将当年没有销售完的种子,积压到第二年或第三年继续销售,但是个体经营者的仓储条件有限,导致种子在保存过程中存在一些不规范现象,影响了种子的实际品质,导致种子成活率下降 。

Ⅵ 介绍玉米的论文

玉米的根为须根系,除胚根外,还从茎节上长出节根:从地下节根长出的称为地下节根,一般4~7层;从地上茎节长出的节根又称支持根、气生根,一般2~3层。株高1~4.5米,秆呈圆筒形。全株一般有叶15~22片,叶身宽而长,叶缘常呈波浪形。花为单性,雌雄同株。雄花生於植株的顶端,为圆锥花序;雌花生於植株中部的叶腋内,为肉穗花序。雄穗开花一般比雌花吐丝早3~5天。
一年生,草本,禾本科植物。原产於中美洲,是印地安人培育的主要粮食作物,喜高温,17世纪时传入中国,
玉米属禾本科玉米属。全世界玉米播种面积仅次于小麦、水稻而居第三位。在我国玉米的播种面积很大,分布也很广,是我国北方和西南山区及其它旱谷地区人民的主要粮食之一。 山东省莱西市为玉米的重要产区之一.开鲁县的玉米质量非常高
中国的玉米产量居世界第2位。
玉米喜温,种子发芽的最适温度为25~30℃。拔节期日均18℃以上。从抽雄到开花日均26~27℃。
灌浆和成熟需保持在20~24℃;低于16℃或高于25℃,淀粉酶活动受影响,导致子粒灌浆不良。
玉米为短日照作物,日照时数在12小时内,成熟提早。长日照则开花延迟,甚至不能结穗。
玉米在砂壤、壤土、粘土上均可生长。
玉米适宜的土壤pH为5~8,以6.5~7.0最适。耐盐碱能力差,特别是氯离子对玉米为害大。
玉米是谷实类饲料的主体,也是我国主要的能量饲料。玉米的适口性好,没有使用限制。其营养特性如下:
1.可利用能量高。玉米的代谢能为14.06MJ/kg,高者可达15.06MJ/kg,是谷实类饲料中最高的。这主要由于玉米中粗纤维很少,仅2%;而无氮浸出物高达72%,且消化率可达90%;另一方面,玉米的粗脂肪含量高,在3.5%至4.5%之间。玉米为一年生禾本科植物,又名苞谷、棒子、六谷等。据研究测定,每100克玉米含热量196千卡,粗纤维1.2克,蛋白质3.8克,脂肪2.3克,碳水化合物40.2克,另含矿物质元素和维生素等。玉米中含有较多的粗纤维,比精米、精面高4-10倍。玉米中还含有大量镁,镁可加强肠壁蠕动,促进机体废物的排泄。玉米上述的成份与功能,对于减肥非常有利。玉米成熟时的花穗玉米须,有利尿作用,也对减肥有利。
玉米可煮汤代茶饮,也可粉碎后制作成玉米粉、玉米糕饼等。膨化后的玉米花体积很大,食后可消除肥胖人的饥饿感,但食后含热量很低,也是减肥的代用品之一。
2.亚油酸含量较高。玉米的亚油酸含量达到2%,是谷实类饲料中含量最高者。如果玉米在日粮中的配比达50%以上,仅玉米即可满足猪、鸡对亚油酸的需要量(1%)。
3.蛋白质含量偏低,且品质欠佳。玉米的蛋白质含量约为8.6%左右,且氨基酸不平衡,赖氨酸、色氨酸和蛋氨酸的含量不足。
4.矿物质 矿物质约80%存在于胚部,钙含量很少,约0.02%;磷约含0.25%,但其中约有63%的磷以植酸磷的形式存在,单胃动物的利用率很低。其它矿物元素的含量也较低。
5.维生素 脂溶性维生素中维生素E较多,约为20mg/kg,黄玉米中含有较多的胡萝卜素,维生素D和K几乎没有。水溶性维生素中含硫胺素较多,核黄素和烟酸的含量较少,且烟酸是以结合型存在。
6.叶黄素 黄玉米中所含叶黄素平均为22mg/kg,这是黄玉米的特点之一,它对蛋黄、胫、爪等部位着色有重要意义。
最近,德国营养保健协会的一项研究表明,在所有主食中,玉米的营养价值和保健作用是最高的。 可预防心脏病和癌症 在这项持续1年的研究中,专家们对玉米、稻米、小麦等多种主食,进行了营养价值和保健作用的各项指标对比。结果发现,玉米中的维生素含量非常高,为稻米、小麦的5-10倍。 同时,玉米中含有大量的营养保健物质也让专家们感到惊喜。除了含有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胡萝卜素外,玉米中还含有核黄素、维生素等营养物质。这些物质对预防心脏病、癌症等疾病有很大的好处。 研究还显示,特种玉米的营养价值要高于普通玉米。比如,甜玉米的蛋白质、植物油及维生素含量就比普通玉米高1-2倍;“生命元素”硒的含量则高8-10倍;其所含有的17种氨基酸中,有13种高于普通玉米。此外,鲜玉米的水分、活性物、维生素等各种营养成分也比老熟玉米高很多,因为在贮存过程中,玉米的营养物质含量会快速下降。 含有7种“抗衰剂” 负责这项研究的德国著名营养学家拉赫曼教授指出,在当今被证实的最有效的50多种营养保健物质中,玉米含有7种———钙、谷胱甘肽、维生素、镁、硒、维生素E和脂肪酸。 经测定,每100克玉米能提供近300毫克的钙,几乎与乳制品中所含的钙差不多。丰富的钙可起到降血压的功效。如果每天摄入1克钙,6周后血压能降低9%。此外,玉米中所含的胡萝卜素,被人体吸收后能转化为维生素A,它具有防癌作用;植物纤维素能加速致癌物质和其他毒物的排出;天然维生素E则有促进细胞分裂、延缓衰老、降低血清胆固醇、防止皮肤病变的功能,还能减轻动脉硬化和脑功能衰退。研究人员指出,玉米含有的黄体素、玉米黄质可以对抗眼睛老化。此外,多吃玉米还能抑制抗癌药物对人体的副作用,刺激大脑细胞,增强人的脑力和记忆力

Ⅶ 介绍玉米的论文(不少于800字)

犁地耙田、平整土地、起垄播种,是玉米传统的耕种方式。但是,如今在横县校椅镇青桐村,村民种玉米已经摆脱了这样的艰辛——在一种被村民称为“懒人种地”的栽培技术的帮助下,他们只需用带铁锥的木棍在地里戳个洞,然后把玉米苗放进去即可。
这个技术叫甜玉米免耕栽培技术。
省工省力轻松种田
眼下的青桐村,到处是一派繁忙景象。乡村公路上,一辆辆满载甜玉米的大卡车川流不息;田间地头,有人在砍运甜玉米秆,有人在移栽玉米苗。
村民覃启超,手拿一根木棍在田里忙碌。从远处看,他像是在玩耍。走近一看,原来他是在种甜玉米。只见他握着一根一端装着铁锥子、直径约5厘米粗的木棍,往地里一插便会出现一个圆锥形的洞,片刻功夫,田里插出了一排排洞。然后,覃启超把育秧盘里的玉米苗移栽至洞里。
“我这叫做懒人种田法,不用犁地耙田,不用锄头挖坑,只要戳个洞就能种玉米。”覃启超笑着介绍说,现在青桐村人种甜玉米都学会了“偷懒”,不犁田不改行不整地,省工省力至少能管5年时间。
青桐村是横县甜玉米种植最早的村。当初,该村农民外出打工学种甜玉米,后来把种植技术引进村里,并带动全县种甜玉米。目前,横县甜玉米种植每年达22万亩(复种),成为广西甜玉米生产和加工基地。校椅镇因每年种甜玉米8万亩(复种),被誉为“甜玉米之乡”。
青桐村农民书写了横县甜玉米种植传奇,还创造出了甜玉米免耕栽培技术。近年来,该村农民尝试把过去种2造的甜玉米改种成3造,获得了成功。耕种频繁了,难免有忙不过来的时候。于是,有人干脆不犁不耕了,直接在地里移栽玉米苗,产量居然比“精耕细作”还要高。
“过去,我们种甜玉米总习惯于松土犁田,结果很容易造成土壤水分蒸发,导致亩产量不高。现在,使用免耕栽培技术,种一亩地原来需要4个人干一天的活,现在一个人就可以轻松搞定。”村民李海滨兴奋地告诉记者。
保湿保肥节本增效
青桐村农民创造的甜玉米免耕栽培技术,引起了农业专家的兴趣。专家实地考察认为,该技术在前造玉米收获后,不用耕整土地,就直接进行再次播种,具有保湿保肥节本增效等特点。
青桐村农业技术人员张彦扬告诉记者,甜玉米免耕栽培只要根据农时合理安排,一年能种植4造——青桐村已经有农民做到这一点。采用甜玉米免耕栽培技术,甜玉米每造平均亩产量能达到1000公斤,而且种出的甜玉米质量优、外观好,其中反季节甜玉米收购价格还能高不少。
甜玉米免耕栽培技术,让农民减少了成本投入,减轻了劳动强度。因此,在青桐村一户农民种70亩至100亩甜玉米是件很平常的事。近年来,该村许多农民外出租地种甜玉米,其中单造种甜玉米最多的达400多亩。
“以我家种的80亩甜玉米来看,使用免耕栽培技术每造亩产量能增加150公斤至250公斤。”青桐村委党支部书记覃思玉深有体会地介绍说,免耕栽培技术是一项能实现保护性耕作、节能增收的新技术,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好办法。
免耕技术避免了“越穷越耕,越耕越穷”的恶性循环。覃思玉介绍说,以往反复翻耕,土壤结构松散,一下雨地表肥料极易被冲走,造成土地土质越来越贫瘠。他还算了一笔账:传统耕种至少要比免耕栽培多施肥一次,需要多投入肥料费120元/亩。另外,传统种植还需要多花人工费150元/亩。

阅读全文

与玉米种子市场调查研究论文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三八节茶艺培训方案 浏览:268
金融和市场营销哪个好就业 浏览:393
案场骨干培训方案 浏览:639
市场营销损益预测 浏览:360
西安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城市创建工作方案 浏览:376
策划晚会方案 浏览:331
市场营销概论中文版 浏览:978
好的派对策划方案 浏览:415
市场营销实验报告心得 浏览:498
禁毒知识定向赛策划方案 浏览:240
结合培训怎样工作方案 浏览:106
华为p9营销方案 浏览:931
饰品情人节促销活动 浏览:447
卫生纸产品销售方案策划 浏览:490
小米手机营销方案 浏览:793
美食直播节目策划方案 浏览:130
关于美容师的培训方案的培训方式 浏览:194
高中教学干部培训方案 浏览:96
网络营销的策略是什么意思 浏览:142
腾讯公司网络营销 浏览: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