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营销策划 > 豆瓣的市场定位

豆瓣的市场定位

发布时间:2021-04-16 03:37:00

Ⅰ 豆瓣网是如何进行市场推广的,有什么竞争力

豆瓣网权重很高,上面都是喜欢读书 旅行等知识群体,推广的软文一定要有深度,有内涵等,不能太明显!

Ⅱ 豆瓣究竟是靠什么盈利的

你可以翻看一下那些剖析豆瓣盈利模式的文章,但那种隔靴搔痒的结果并不值得你推敲研究。我们从豆瓣的产品开始,了解豆瓣的盈利都有哪些。 豆瓣传统的盈利来源于豆瓣读书。它为当当、卓越亚马逊等电商导入一定的流量,从而带来一定的分成。最近作为电子商务渠道的盈利模式中又加入了豆瓣电影这个产品,通过提供在线选座购票的功能,用户可在豆瓣电影买到北京十几家影院的电影票。随着更多影院的加入,豆瓣在这方面获得的分成收入有望增长。此外,在今年早些时候推出的豆瓣阅读,可以让用户选择自己喜欢的文章书籍,付费阅读,豆瓣与作者按一定的比例分成。这是豆瓣第一个直接向用户收费的产品。 差不多在两年前,豆瓣推出了自己的广告产品,主要包括展示类广告、品牌小站和豆瓣FM中的音频广告。展示类广告直接体现在豆瓣的页面中,用户通过观看或点击广告了解品牌及产品信息。品牌小站是指品牌以商业的官方小站形式入驻豆瓣,自由经营,发布内容,并通过一系列的互动活动来吸引用户参与的方式。而豆瓣FM中的音频广告则利用了在线音乐产品的空间和潜力。当在线电台逐渐成为主流的收听方式,音频广告未来也会像如今的视频广告一样,成为广告主的另一个网络媒介投放的选择。 到目前豆瓣已经与将近200个品牌合作,为他们提供定制化的广告方案。这些品牌横跨汽车、时尚、IT、家电、旅游、奢侈品、化妆品、快消品等多个领域。在豆瓣看来,合作的客户是否是世界500强并不重要,最核心的原则是品牌的定位要与豆瓣的用户高度贴合。 因为长期坚持自身的原则,豆瓣的收入与当下的其它SNS相比自然是逊色很多。但这也正好反映出豆瓣不着急盈利的心思。创始人阿北曾经对外表示:只要不再投入开发产品,当月即可盈利。豆瓣的营收去年已经达到千万量级,我们有理由相信它是真的在专注开发更多的产品,为用户提供更好的体验。

Ⅲ 豆瓣目前有哪些盈利模式

豆瓣小组绝对是自媒体的宠儿,seo优化外链增加和用户变现的有效途径

Ⅳ 豆瓣网是干什么的

豆瓣(douban)是一个社区网站。

一、豆瓣思路:该网站以书影音起家,提供关于书籍、电影、音乐等作品的信息,无论描述还是评论都由用户提供(User-generated content,UGC),是Web 2.0网站中具有特色的一个网站。网站还提供书影音推荐、线下同城活动、小组话题交流等多种服务功能,它更像一个集品味系统(读书、电影、音乐)、表达系统(我读、我看、我听)和交流系统(同城、小组、友邻)于一体的创新网络服务,一直致力于帮助都市人群发现生活中有用的事物。

二、适用人群:豆瓣的核心用户群是具有良好教育背景的都市青年,包括白领及大学生。他们热爱生活,除了阅读、看电影、听音乐,更活跃于豆瓣小组、小站,对吃、穿、住、用、行等进行热烈的讨论。他们热衷参与各种有趣的线上、线下活动,拥有各种鬼马创意,是互联网上流行风尚的发起者和推动者。

三、豆瓣产品:

豆瓣FM- 豆瓣FM是你专属的个性化音乐收听工具。

豆瓣读书- 豆瓣读书自2005年上线,已成为国内信息最全、用户数量最大且最为活跃的读书网站。

豆瓣阅读- 豆瓣阅读是豆瓣读书2012年推出的数字阅读服务,支持 Web、iPhone、iPad、Android、Kindle等桌面和移动设备。豆瓣阅读的现有内容涵盖了小说、历史、科技、艺术与设计、生活等多种门类,定位为短篇作品和图书于一体的综合平台。

豆瓣电影- 豆瓣电影是中国最大与最权威的电影分享与评论社区,收录了百万条影片和影人的资料,

豆瓣音乐 - 豆瓣音乐是中国最大的音乐分享、评论、音乐人推广社区,拥有最完整的全球音乐信息库、最权威的用户音乐评论,和最具创造力的独立音乐人资源。

豆瓣同城- 豆瓣同城是国内最大的线下活动信息发布平台,包括音乐/演出、话剧、展览、电影、讲座/沙龙、戏剧/曲艺、生活/聚会、体育、旅行、公益。

豆瓣小组- 豆瓣小组于2005年上线,定位于“对同一个话题感兴趣的人的聚集地”,内容包括娱乐、美容、时尚、旅行等生活的方方面面。用户在这里发布内容,同时也通过互动或浏览,发现更多感兴趣的内容。



Ⅳ 现如今豆瓣的评分是否有那么大的价值

一,豆瓣评分代表了中国电影大数据的概况。有很多人喜欢在家里面看电影,喜欢用自己的电脑、手机缓存很多的电影,在无聊的时候用来打磨时光。那么在选择电影的时候,大家往往会去看他的评分儿,这个时候我们会看到豆瓣评分。一般情况来讲,豆瓣评分分为十分,在这十分当中,好多电影的分值是占到七分甚至以上。而那些票房差差口碑不好的电影,评分自然不高。



Ⅵ 豆瓣网是如何运行它的商业模式创新理念

以下是豆瓣领导者的思路:
匿名的豆瓣

面对一个失去理智的市场,杨勃觉得豆瓣网有两个杀手锏,应对别人对豆瓣模式的复制。其一在于豆瓣用户的匿名性。

杨勃认为的豆瓣是定位于“一个‘发现’的网站”,豆瓣网要做的是帮助大家去发现生活中的东西,而并非通过看书看电影去认识更多的朋友。虽然,大家几乎都是在豆瓣上看书看电影认识朋友,但豆瓣网却一直都没有强调用户的真实性,这不能不说是一种意外。

不过,匿名是一把双刃剑,他给豆瓣网带来了自由的话语权,使得豆瓣的评论相对比较客观,也保证了评论的高质量。

这在倡导真实姓名和真实头像的sns网站中很难见到。实名制的SNS网络,其内容质量不高。杨勃称这种现象在于用户会过多关注他人的看法而束缚自己的言语。比如在校内网,很多大学生就羞于评论和性有关的电影。

另外,实名制的SNS还有另外对言论的恐惧,隐私的暴露会因为虚拟世界而影响人物的现实生活。比如,一位用户如果影评更新速度过快,被上司发现后将面临着被炒鱿鱼的威胁,理由也许就是玩物丧志。

然而,匿名的同时也减少了豆瓣用户的参与程度以及用户之间的互动。

据杨勃提供的数据来看,豆瓣现在的固定用户有700万,但是注册用户只有136到137万左右,许多用户上豆瓣只为看别人的评论,或者是排行榜,而从来没有参与。

之外,评论人士认为所谓的“晒客”一族是否愿意在谁都不认识的社区填写数以万计的评论呢?杨勃并未做正面的回答。

去中心化,价值巨大

按杨勃的话说,06年开始,豆瓣的规模每年都增长四倍。杨勃本人很爱看书,豆瓣的员工每周都有一笔经费,为自己想买的书买单。对于一个有着浓郁书卷气的总裁来说,是否愿意下狠心将网站草根化对他来说是一个很大的挑战。

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杨勃回忆,早年豆瓣用户的相似度很高,大家推荐出来的书、电影、音乐都符合彼此的口味。但是现在用户的构成太多元了,一些人十分推荐的书,另一些人可能并不喜欢,好比在一本在物理界受到极高荣誉的书,在一个历史学家眼里并没有太大价值。

豆瓣审视了自己“最核心的内容是围绕个人产生的”的原则,决定逐步采取“去中心化”决定,弱化豆瓣网的媒体特征。至于具体的做法,杨勃说,会去掉一些公共内容,比如首页推荐。去掉这些公共推荐内容后,网民想要了解好看的书、电影,好听的音乐,就必须注册为豆瓣用户,并提供自己的兴趣点。然后豆瓣根据用户提供的信息经过周密的算法后,向他们推荐书、电影、音乐。

与此同时,“去中心化”还伴随着另一笔更大的价值:用户数量的提升和用户信息的提供。豆瓣去掉首页推荐后,许多网民就失去了“只看不注册”。

如何保证留住王牌

他的回答更像是对自己的一种鼓舞。他认为豆瓣网最大的杀手锏在于3年来数据库的积累和核心用户。

以书评为例,据和讯IT了解,通过3年的时间,豆瓣网共累积了两百多万本书的书评。人数多并不一定能出好评论,但杨勃觉得他的目标已经达到,有能力写出好评论的人已经成为了豆瓣的用户,并且是活跃用户和忠实用户。

这个社区,有些像中国的VeryCD,VeryCD拥有非常丰富的高质量内容,并且形成了从加工制造到流通的地下产业链。豆瓣的书评或者影评的作者同样形成了他们自己的链条和关系。

对比其他SNS网站的竞争压力,杨勃怀疑这些有了电影频道的SNS,即便能使用户的停留时间更长,但可能并不会给这个网站带来新的用户。

值得反思的是,互联网上从来没有绝对的忠诚用户,杨勃对豆瓣网用户的期待不免有些乐观。还记得在Web1.0时代走向Web2.0的那场博客大战中,一开始冲劲十足的博客中国,最终败倒在了门户网站的名人博客和日志搬家功能上。

门户网站有着雄厚的资金和资源,当资金下放到研发部门,当资源覆盖到有巨大号召力的公众人物,新兴网站就难以与之抗衡了,因为它缺乏认同和品牌,以及成熟的盈利模式作为资本支持。

豆瓣在Web2.0时代如何避免重蹈覆辙,是杨勃经常问自己的问题。假如当豆瓣网遭遇评论搬家功能,遭遇名人文人点评书籍,仅仅只能束手无策?

对此,杨勃的回答并不雄心万丈,有些意外的表示,这个是早晚都会发生的事情,豆瓣自身也在不断变化,似乎一切都在意料之中。杨勃称,豆瓣也在研究和整个其他Sns网站有价值的功能。比如豆瓣的广播功能就很类似sns网站的mini feed (好友动态)功能。 不断推进的实用主义

不过,这个功能的上线曾在豆瓣团队内引起了很大的争议,豆瓣的定位到底是什么,团队应该向哪个方向发展,对此豆瓣内部却是分歧严重。

反对派主张豆瓣要专注于自己的擅长领域,把书、电影、音乐做深做透,而不去整合别的网站的优势功能。杨勃自己站在了“整合派”这方,他认为用户之间的交流很重要,他能更好地帮助用户发现更多的好书、好电影、好音乐,这和豆瓣作为“发现的平台”定位是一致的。因为,作为“发现的平台”,豆瓣还没有对手。

杨勃自己发现的就是一个全新的市场。他认为,对于豆瓣目前的现状,用户间的交流很重要,觉得sns网站什么好用,就应该拿过来用。在“拿来主义”的道路上,杨勃坚定的站在了“实用主义”的立场。

经过激烈的争论,以杨勃为首的一派胜出。4月份,豆瓣推出了一个更有sns网站特征的功能——日记。它的意义在于,除了加强用户间的交流外,豆瓣是该给用户一个发表意见的平台了。杨勃的理想状态,也许是让豆瓣用户的评论形成一种话语权,从而形成影响力。

日记功能上线几天,就有上万篇日记诞生。如今,豆瓣已经不会出现很多用户出现了写完文章却不知道往哪里放的尴尬局面:一篇名为《尊敬的萨伊德先生,您穿秋裤吗?》的随笔,主要内容是说国内外人们穿秋裤的不同习惯,这篇文章却作为书评放在了内容毫不想干的《东方学》下;另有用户建一个只有自己能发帖的小组,以此作为自己的豆瓣博客。杨勃一贯的创新理念是:从最简单的开始。现在日记功能只能有文字,但是并没有给豆瓣带来流量上的飞跃。杨勃表示,未来豆瓣还会慢慢添加日记贴图等功能。杨勃的豆瓣,也是需要有心人慢慢发现。

Ⅶ “豆瓣八组”指的是什么

豆瓣八组,是指豆瓣八卦来了小组,简称”豆瓣八组“。目前已改名成“豆瓣鹅组”。

豆瓣八组是豆瓣上最活跃的小组之一,许多娱乐圈的八卦都从“豆瓣八组”延伸到微博、知乎以及各大新闻客户端平台。因为其只允许八组成员发帖,准入门槛较高,所以八组号的交易也成为了一门生意。

(7)豆瓣的市场定位扩展阅读:

1、豆瓣表面上看是一个评论(书评、影评、乐评)网站,但实际上它却提供了书目推荐和以共同兴趣交友等多种服务功能,它更像一个集BLOG、交友、小组、收藏于一体的新型社区网络。

2、豆瓣小组使用指南:

(1)帖子不见了:帖子不见后,先看一下自己的豆油,如果有豆油,说明帖子被删,如果没有。说明帖子进了回收站。

如果进了回收站,需要管理员帮忙捞回来,在给管理员发豆油时,要说清两点:帖子名称、帖子消失的具体时间。

(2)帖子被删了:如果在帖子消失时收到了豆油,就说明帖子被删了,这个时候要看一下帖子的内容,如果是小组管理员删的,豆油里会写明“已被小组管理员删除”;如果是豆瓣删的,豆油里也会写明。

Ⅷ 豆瓣和人人网哪个价值更大

如果从硬性指标上去评估,人人显然更具实力。至少目前来看,人人找到了相对于豆瓣更好的盈利模式,或者换句话说人人定位的3低用户在中国很有市场。作为曾经的人人员工,深知人人一直觊觎开心001的高端用户群,和更具价值的模式使其找到新的增长点。豆瓣在这方面显然要比人人局限的多,至少要矜持的多。文艺青年们可不容许其“堕落”。另外joe优势是在资本,即使产品相对差一些。

Ⅸ 为什么豆瓣成了影视评分的权威

豆瓣是最早的影评聚集地,也是最早的一些文艺青年喜欢聚集的地方。很多人找书看找好电影看都喜欢先去豆瓣看看评分。他们的评分不仅客观,更因为专业,所以评分基本上是很权威的。

在13年的发展史上,豆瓣被认为是文青的聚集地,也是因为这个原因,它的影视剧评分曾遭受过种种质疑,这些特定人群发出的声音无法代表更广泛的大众感受。然而,面对如今拥有2亿用户的豆瓣,你很难说它只代表小众人群了。

近些年来,豆瓣评分对中国影视剧市场的影响力是有目共睹的,无论是面向大众的推广资讯,还是来自专业评论者的深度解读,引用豆瓣的评分已经成为非常重要的事,就像国外的影评会引用烂蕃茄、IMDb的评分一样,这个评分不但反映出亿万观众的喜好,还从某种程度上反映出影视剧品质所处的层次水平。

阅读全文

与豆瓣的市场定位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关于培训工作的方案 浏览:841
微博活动推广方案 浏览:957
交通培训计划方案 浏览:533
花店促销活动策划方案 浏览:959
车行车展活动策划方案 浏览:279
企业如何做系统的培训方案设计 浏览:680
网络营销实训背景是什么意思 浏览:695
国际市场营销组织结构的主要类型 浏览:869
长安汽车的市场营销案例 浏览:908
北京优一网科电子商务 浏览:555
娃哈哈广告视频策划方案 浏览:956
广告策划公司绩效考核方案 浏览:882
上海苏醒电子商务有限公司 浏览:283
熊来了电子商务 浏览:46
大学生植树节活动方案策划 浏览:42
98电子商务有限公司 浏览:255
市场营销求职应聘技巧 浏览:104
洗衣液超市的促销方案 浏览:749
刮痧比赛策划方案 浏览:717
市场营销热门行业 浏览: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