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如何看待格力空调所发起的价格战
格力是很注重科技和品质的人,它的产品本身就倾注了很多成本,再加上品牌效应,自然价格会比国内其他品牌要高一点。面临双十一,任何厂商都是会做活动的,只不过是活动大小而已。
2. 市场营销习题 企业如何应对价格战
一、企业要尽量避免价格战。企业可以通过升级产品,开发新功能,提供新服务,塑造品牌来与竞争产品进行差异化,从而避免价格战。例子很多,所有的国际国内的知名品牌都可以学习。
二、积极应对价格战。通过降低成本,减少费用,高效动作,产品组合,整合资源等来有针对的打击竞争对的的品牌。例子,国内的格兰仕。
3. 格力打价格战的原因
为了在市场中取得竞争优势,击败竞争对手,这个是比较常用的竞争和促销手段,不过性质比较恶劣,通常为了推出新产品,或者出售积压产品都有可能打出价格战,抢占市场份额
4. 关于长虹价格战的市场营销的案例分析 求高手帮忙啊 多谢!!急求!
价格战是市场到成熟期的表现,各类商家企业众多,分享蛋糕。这里面危险与机会并存,可以采取的方略有:
1、出真招,找到产品顾客更需要的几点,塑造差异竞争。
2、转移市场,开拓新领土。例如从一级城市到二级城市,农村包围城市。
3、改变市场竞争规则,如征途的免费游戏策略,大改当年网游市场,360也是同样策略,杀进红海。
4、开启品牌宣传,价格战正是品牌宣传的大好时机,蒙牛牛奶品牌第二名,正是由此开始。
5. 营销策略之如何应对价格战
1. 如果价格战是由于一些小企业发起而不足对行业产生大的影响时,企业可以不予理会,避免企业盲目卷入对企业造成危害,但要保持警惕,看其它企业是否会跟进。一般情况下,大企业是不会上当跟进的。但是如果大企业跟进,那就要另当别论。
2. 如果价格战是行业领导者或是规模较大足以对行业产生大的影响的行业挑战者全面发起的,那么企业就要根据情况选择跟进时间。若企业实力不足以抗衡或全面跟进代价太大的话,就要采取战略收缩,不要刻意于一城一池的得失,在跟进的同时重点集中资源于自己的根据地和重要市场,消耗发动者资源,而且对发动者的根据地市场进行进攻,迫使发动者尽快结束价格战。就像河北华龙方便面集团利用六丁目产品发动价格战时,河南的白象方便面集团采取战略收缩,自动放弃部分市场,把资源集中在自己的河南等根据地和重要市场,同时开始进攻华龙的根据地河北市场,迫使华龙不得不早日结束价格战,白象在市场稳定后,又逐步收回自己失去的市场。
3. 如果价格战只是发生在部分区域,那么企业就要冷静分析,不要盲目卷入。若价格战发生的区域不是自己的根据地和重要市场,那就坐山观虎斗,养精蓄锐,不要急于跟进,待价格战过去后,再去收拾残局,力争分一杯羹。若价格战发生的区域在自己的根据地和重要市场,那么企业就要重视,在跟进的同时开发其他市场,避免市场一旦失守,全面崩溃。
4. 企业在参与价格战时,尽量不要采取直接降价的方式,最好采取加大返利和促销的方式,这样可以在价格战结束时,企业具有更多的机动性。
5. 如果价格战只是发生在部分产品,那么企业就只能跟进部分产品,而不要全面跟进,避免造成更大的损失,同时对发生价格战的产品进行淘汰(占企业整体销量小不重要)和改良(占企业整体销量大且比较重要)。若价格战是所有产品,那么企业在跟进的同时,要集中力量进行新产品的开发,以规避企业风险。
6. 企业平常要注重差异化产品的开发和推广平且发生价格战时,不要盲目跟进。我们发现许多企业开发的差异化产品往往在爆发价格战时,不会受到太大影响。这些产品往往给发生价格战后大伤元气的企业带来新的希望。
7. 当某一企业发动价格战后,企业可以联合其他企业组成不参与价格战联盟来抵制。当然这种联盟往往会很快因为联盟各方各打小算盘而流于破产,但是企业不应该放弃这一有效策略的尝试和使用。
6. 2015年格力空调搞价格战 对别的空调厂家有什么弊和利
表面上库存高企,背后则是国内经济增长放缓,房地产市场不旺,整个空调业的压力增大。格力电器去年销售收入已达1200亿元,今年要冲1400亿元,其上半年销售收入600亿元左右,下半年必然要冲业绩。
作为格力的劲敌,美的空调的有关人士表示:“我们不怕,兵来将挡,水来土掩。”事实上,美的空调也在全国范围进行大力度的降价促销。
“老大老二斗法,殃及池鱼,受伤的恐怕是中小品牌。”张彦斌分析说,不过格兰仕、志高、奥克斯等空调厂已纷纷跟进,并不愿意份额被抢去。
张彦斌认为,目前空调业仍有一定的降价空间,一是主要原材料铜的价格,每吨已跌到5万元;二是国内空调压缩机的产能已达2亿台,是全球空调需求量的将近两倍,激烈竞争导致价格下降。“这两年包括今年上半年,空调上市公司的利润增幅都高于收入增幅,这留下了空间。”
关键看延续时间,上述空调业资深人士认为,如果国庆促销效果好,消化掉库存,则或停止;如果效果不理想,预计格力的价格竞争会延续一段时间,这会直接影响行业的利润水平。
“我们现在很难受”,一家中型空调厂的负责人坦言,空调业双寡头的局面已经形成,格力、美的占了市场约六成的份额,目前叫得出名、有一定规模的空调品牌就10多家,经过这次价格战,预计市场集中度还会进一步提高,“我们避开战火,向智能空调转型”。
7. 分析格力、美的、海尔空调4P营销策略的比较
按营销策略都比不上格力:
1:广告轰炸效果不错,甚至于用想象数据欺骗消费者。专
2;套牢各个经销商,使其难以属脱身。
3;不惜代价抓工程形象, 大面积的工程机能吸引眼球。
4;降低一切可以降低的成本,给经销商留下更大的利润空间。
按质量要求都比不上海尔。
1:严抓质量关,以35无氟变频机为例,每台成本要比格力的高出700左右。
2:完善的售后体系给用户一个放心的服务。
3:减少广告费用,以便把销售价格降到最低,甚至于低到格力的销售价格持平。
8. 价格战的利弊有哪些,市场营销学中价格战的利弊
看看这个文章吧" 最近看到了很多商友关于价格战都谈了很多不同的观点,使我受益非浅。当然,作为价格战本身来说,没有几个商家主动情愿参与价格战。但是,在很多时候当你竞争对手降低价格时你也就被迫地卷入了这场极为不情愿的价格大战中。
9. 价格战是较低层次的营销战略,你认为正确吗
价格战就是卖方为了挤占市场而采取的一种竞争手段,而今某些强势企业为了打击竞争对手而采取薄利多销的手段,甚至某些企业为了把对手彻底挤出竞争市场依靠自身的经济实力以低于成本的价格销售商品。从而达到垄断的地位或者是寡头市场。
价格战,是一把锋利的“双刃剑”,既能伤别人,也能伤自己;不仅能直“刺”对手“要害”,让其“一剑见血”,而且还往往能“一剑封喉”,从而将对手逼向一隅,甚至直接将竞争对手置于死地。这,就是“杀人不见血”的价格战。
价格战作为一种最原始的营销策略,因其具有杀伤力强、短平快等诸多优点,因而被广大厂商所普遍看好和采用,综观中国消费品行业,尤其是方便食品产业,凡是目前较为知名的企业:从一线品牌康师傅到统一,二线品牌华龙到三太子等等,几乎无一不是靠价格战“跟进”或“打”出来的,它们在价格战的“刀光剑影”中,“打打杀杀”,共同走向行业和事业的巅峰。
价格战作为一种最为直接的攻击装备,关系到一个企业的整体战略规划、产品定价策略、销售渠道调整以及企业的销售与管理等等,因此,要想打赢价格战,就必须讲求天时、地利、人和,“该出手时就出手”,明晰价格战的定位与定性,从而更加灵活、准确地运用价格战。
打价格战不仅仅是简单的降价行为,而是使用适当的策略--战略型价格战。对消费者,以及分销渠道要有不同的策略。对消费者--有价无货,有价少货。达到饥渴营销的目的。同时,可通过事件营销达到传染营销的结果。对分销渠道--助销为主,奖励为辅。助销就是投入行动,售前,售后指导。同时,以奖励行为为主。
根据价格战的市场战略定位,价格战区分为以下三种类型,其特点、作用及操作要点如下:
(1)进攻型。快速占领市场,较大可能地抢占竞争对手市场份额。狠、准、稳,打击面大、一般较为主动。主要运用于战略区域市场,幅度及规模要充分结合当地市场实际情况。进攻型价格战从企业的角度来说,往往都是出于公司的战略考虑,比如,为迎合整个行业竞争的需要,或企业自身为实现快速增长,使企业达到规模效应,从而更好地参与市场竞争的需要,大多都可以采取此种战术。进攻型价格战是企业主动采取的一种市场攻击行为,这种价格战大多都是以策略性产品为“先锋”,及时跟进战略型产品,甚至有的厂家在实现了市场的规模覆盖后,实行捆绑式销售或限量发货,以实现企业的战略发展目标。
(2)狙击型。细分市场,瞄准目标,有效打击竞争对手,瓜分对手市场份额。针对性比较强,打击面较窄,但较专注有力。攻击目标要明确,出手要快,速战速决,不给对手喘息机会。狙击型价格战是企业采取的介于进攻型与防御型之间的一种市场行为,它是企业为更好地进行市场细分与市场区隔而采取的一种“突击”行动。要打好狙击型价格战,要注意以下几点:一、要选准“靶子”,有目标才有行动,而“靶子”往往都是进入该市场的新品牌或当地主要竞争品牌。二、所打价格战要一打就准,不可蜻蜓点水,浅尝辄止,以致半途而废。三、切入市场的产品通过狙击,一定要占领对方的市场领域,抢得市场份额。
(3)防御型。以牺牲战略性产品为代价,维护和巩固现有市场,并以此扩大销售额及市场占有率。较多都是防御与进攻相结合,以退为进,于防御中展露“杀机”。建立战略市场防御体系,以策略性产品“掩护”市场现有产品“突围”。防御型价格战一般都是企业迫不得已而采取的一种市场防御行为,当领地有“强敌”入侵,企业为保全市场,往往会采取这种防御型的价格战。采用防御型价格战要注意以下几点:一、参与价格战的产品一定要有侧重点,要针对竞品的主要规格选取相应的产品参与价格战,不可全线参与。二、“参战”产品尽量采用新产品,因为价格战过后,这种“炮灰”产品往往不再具有保留价值。三、防御与进攻尽量完美结合,于防御中体现进攻的成分,乘机扩大市场份额。以求“一箭多雕”。
在实际的市场运做中,大多厂家有时还会遇到自己内部或企业经销商自己“开战”的现象,比如,遍布各地的分公司掀起的价格战,流通渠道的经销商挑起的价格战,以及零售商自己发动的价格战等等,对于这些既让厂家头痛但又不能不管的内部纷争,厂家必须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来处理这些稍不留心,就又可能招致后患的价格纷争。对于分公司挑起的价格战,作为厂家要硬起手腕,严肃纪律,以杀鸡敬猴的态势,果断处理,对相关当事人予以处罚,以扭转不利局面;对于渠道经销商掀起的价格战,厂家更要铁拳出击,以区域保护的有关规定,取消其返利、促销等相关政策扶持,直至取消其经销资格;对于零售商发起的价格战,由于其时间短,幅度小,因此,作为厂家要合理引导,晓以利害,使其向着有利于公司的方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