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两块土地的容积率不一样,在用市场比较法评估估价对象的价格的时候,容积率怎么调整
有两个办法
1、参照当地基准地价修正体系总的容积率修正系数进行;
2、选取足够多的成交案例,自己编织容积率系数修正表。
请采纳
❷ 市场比较法的估价步骤
比较法估价步骤为:
1、收集交易实例;
2、选取可比实例;
3、建立价格可比基础;
4、进行交易情况修正;
5、进行交易日期修正;
6、进行区域因素修正;
7、进行个别因素修正;
8、求出比准价格;
❸ 房地产定价市场比较法 权重法
这个是一个权重测算,以你要评估的房子为标准100,条件比这个好就大于100,条件比这个差就小于100,分别和100相比较,最后都乘以房价用算术平均法得到房价。例如一套房子是10000元每平方,条件相比分别是95,105。。。。待估房屋最后价格就是10000*(95/100)*(105/100)*.......
❹ 价格定位方案怎么写
价格定位的目标在于兼顾发展商的利益及市场消费能力。价格过低会损害发展回商的开发利益,价格过高,答会造成有价无市,局面则会更加被动。因此,合理确定价格至关重要。
商用物业的价格确定方法常用的有:市场比较法,成本法及损益法,根据本项目的具体情况,以市场比较法为主,兼顾成本法和损益法进行价格确定。
市场比较法是建立在对项目自身条件透彻分析和对项目周边同类物业进行细致参照比较后得出项目市场价格的方法。关于本项目优劣势的分析和周边项目情况,在市场调查报告中已有详细分析。
❺ 如何运用市场比较法评估工业用地地价
土地价格取决于市场供需关系,评估地价尤其是工业地价要充分考虑土地的效用、价值及市场需求等多方因素。工业用地全部实行招拍挂出让后,在经济发达的地区有充足的土地交易实例,应尽量采用市场比较法评估工业地价。本文主要介绍运用市场比较法评估工业地价的步骤与方法。 市场比较法将待估土地与具有替代性、且在估价期日近期市场上交易的类似工业用地进行比较,并对类似工业用地的成交价格进行适当修正,以此估算待估工业用地价格。运用市场比较法评估工业地价的基本公式为: 待估工业用地价格(比准价格)=比较实例价格×(待估工业用地情况指数/比较实例宗地情况指数)×(待估工业用地估价期日地价指数/比较实例宗地交易时点地价指数)×(待估工业用地区域因素条件指数/比较实例宗地区域因素条件指数)×(待估工业用地个别因素条件指数/比较实例宗地个别因素条件指数)×年期修正系数 收集和选择比较交易实例 评估的第一步就是通过资料收集,选择比较交易实例。资料收集的内容包括地块位置、面积、成交时间;地块条件、使用年期、交易条件、影响地价的区域和个别因素、土地价格等有关信息; 比较交易实例的收集和选择应遵循以下原则:首选与评估对象处于同一地区的案例,如果近期没有发生交易案例,可选择处于临近地区或类似地区的实例;所选比较实例用途与评估对象相同;价格类型相同或可比;成交日期与估价日期接近,一般应在2年以内;最长不得超过3年;尽量选择正常的交易案例;应至少选择3个比较实例。 建立价格可比基础 选取比较实例后,应对比较实例的成交价格进行换算处理,建立价格可比基础,统一表达方式,主要包括:统一付款方式,在成交日期时一次付清;统一采用单位面积地价,并统一面积内涵和面积单位;统一货币种类和货币单位。不同货币种类之间的换算,应按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成交日期时的市场汇率中间价计算。 评估师信息网交易情况修正 交易情况修正,是排除交易行为中一些特殊因素所造成的比较实例价格偏差,将其成交价格修正为正常交易情况下的价格。引起特殊交易行为的因素一般有:有利害关系人之间的交易;急于出售或者购买情况下的交易;受债权债务关系影响的交易;交易双方或者一方获取的市场信息不全;交易双方或者一方有特别动机或者特别偏好的交易;相临地块的合并交易;特殊方式的交易;交易税费非正常负担的交易;其他非正常的交易。
❻ 市场比较法的比准价格
1.比准价格确定
所选取的若干个比较实例价格经过上述各项比较修正后,可选用下列方法之一计算综合结果,作为比准价格:
(1)简单算术平均法。
(2)加权算术平均法。
(3)中位数法。
(4)众数法。
2. 适用范围
比较法主要用于地产市场发达,有充足的具有替代性的土地交易实例的地区。比较法除可直接用于评估土地的价格或价值外,还可用于其它估价方法中有关参数的求取。
❼ 拿地价和未来房子定价是怎么定的
房地产定价主要分成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前期(包括从拿地到开工建设这段时间)
据我的工作经验,很多房地产商拿地只会简单的做估算,因为地块放出来,到招拍挂,时间并不多,无法做精细的调研与定位,所以只能做简单的估算。拿我所在的城市来举例吧,这样会清楚一些。
我所在的城市是个二线城市,地价相对不高。一亩大约在90-110万左右。折合楼面地价约400元一平方。这个城市09年的总体住宅均价是2660元左右。从2000年至今,以房产局给到的数据,这个城市(下简称B城)每年的房价涨幅是10-15%。建安成本如下:多层建筑1000元一平方,层1200元一平方,高层1500元一平方。
住宅成本=地价+建安成本+++税费
其中的与很低的,所以每平方各打100元足够了。
所以住宅每平方的成本=400+1500+100+100+税费=2100元(未计税费,因为我也不懂开发商应该交多少税,可以参考营业税5.65%,所得税33%)
整个城市的均价是2660元。就是说开发商有560元的税前利润。税前利润率大约是25%左右。
但这个没计算每年的房价涨幅需要1年左右时间,也就是会增幅10%左右均价应该会在2900元左右。这样的估算是比较合理的,开发商有足够的利润。
这时,开发商会有两种选择:
1、以最大回报率为目标。这样就会加大投入,提高品质,延长项目周期,把价格卖到比其它楼盘要高。
2、以资金周转率为目标:这样就低成本低投入,把价格放低,质量达标(能通过政府验收为准),快速走货,滚动开发。
以上就是第一阶段的房地产定价方式。
第二阶段:开盘前组团定价(开工到拿预售证期间)
一般来说,开发商会按资金的规模与现场条件,定出那些房子先动工,那些房子后动工。这样就会把一个楼盘里的几十幢楼分成不同时期来建设。不同的楼幢就组成了各阶段的房源,这个称为组团。每个阶段推出不同的组团,要对这个组团里的所有房子定个指导均价,这样才好做价格表。
举例来说,今年5月,本项目要推第一组团,有4幢楼组成,大约有250套房子。这些房子指导均价是多少?就需要我们来制定。
一般我们最常用的是市场比较法,还有其它方法,如成本法,目标收益法等,但是按成本法来算这个指导价,会脱离市场,定得过高定得过低,开发商的收益无法得到保证。
所以我们会去踩盘,所谓的踩盘就是把其它在售的楼盘进行信息收集,以备综合分析。踩盘的信息包括很多,如:A楼盘有什么卖点,最近卖什么价格,有多少成交他有什么缺陷等。
踩完盘后,我们就会把收集完的各楼盘做分值评估,把各类因素做评分。比如说地段好,这个因素就得5分,差的只得2分等。这个楼盘卖2600元。那么,所有的分数汇总起来,用这个价钱去除,就得出每一分对应是多少钱。这样再把我们的项目也进行评分,用得出的分值乘以这个价钱,就得出我们这个组团的指导价格。
举例说明:A楼盘地段好得5分,户型一般得3分,园林一般得3分,那综合就是11分,它卖2600元。
B楼盘地段差,得3分,户型不错,得4分,园林很差,得2分,综合9分。它卖2400元。
我们楼盘地段好,得5分,户型不错,得4分,园林很好,得4分,综合13分,那么我们就可以卖2800元。
因为他们已经在卖了就可以看出来这个价格对于市场来说能不能接受。如果评估完,基本上可以得出市场接受的指导价。
第三阶段
就是预约。为什么要预约?因为每次能拿出来卖的房源不是无限的。一个楼盘只能这么多房子,按工程建设来说,不可以全部一起建好一起拿出来卖,因为这需要投入的资金太大了。所以开发商一部份一部分的建,也就只能一部分一部分的拿出来卖。
这样就会遇到一种情况。买房的人多于房源,那怎么办。所以房开商就用预约的办法一般是几百或一两千可以在开盘的当天有优先选房的权力。因为同一个组团,房子朝向和位置不同,居住的舒适度也不一样会预约,以达到优先选房的目的,很大机率可以选到自己喜欢的房子。
这个预约对定价很重要。在这个阶段我们会放出上述第二阶段定出的指导价,比如2800元一平方他愿意预约,就说明他接受这个均价,不愿意预约就是不接受。所以我们会跟踪这个预约的数量来调整开盘时的价格。一般预约的时间是一个月左右。在一个月内,预约数量达到与推出的房源数量一致,说明这个价格是比较合理,如果少了,说明价格高了,市场不接受那么说明这个价格低了。
所以开盘前我们会做好三套价格方案,一个是低于指导价的,第二个是指导价的,第三个是符合指导价格的。再按照我们的判断看他们的反应,如果他们不接受,我们就会换低的价格方案,如果接受的很多,就换成高的方案。
所以到了开盘那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