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恩施土司城的介绍
恩施土司城,又称墨卫楼。恩施土司城坐落在恩施市西北,小地名叫对山湾回的地方,距市政府所在地答500米。属古迹与建筑类园林景观民俗风景区, 是恩施州民委落实恩施州委、州人民政府提出建设生态旅游州、民族风情园发展方略,由苏州园林设计院设计,地方民间艺人承建的土家族地区仿古土司庄园建筑群。属全国唯一一座规模最大、工程最宏伟、风格最独特、景观最靓丽的土家族地区土司文化标志性工程。包括门楼、侗族风雨桥、廪君祠、校场、土家族民居、土司王宫--九进堂、城墙、钟楼、鼓楼、百花园、白虎雕像、卧虎铁桥、听涛茶楼、民族艺苑等12个景区30余个景点。经全国人大副委员长、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命名并题写为恩施土司城。
⑵ 土司城简介
恩施土司城
Enshi city of toast
恩施土司城
Enshi city of toast
恩施土司城
Enshi city of toast
恩施土司城
Enshi city of toast
⑶ 中国的一座土司城是如何受到国内外游客喜爱的
到我国西南地区许多地方旅游,经常会听到“土司”这个词,这是我国古代对于少数民族地区的一种管理制度。云南丽江曾有土司,湖南湘西曾有土司,而就在湖北的恩施,也曾经有过土司。现在湖北恩施还建有一座土司城,游客可以来此了解土司文化。
作为一座城堡,土司城还建有城墙。土司城的城墙依山而建,全长2320米,宽1.2米,最初修建的目的是为了戍守、防护,城墙上也设有瞭望台、烽火台,危机之时,会燃狼烟预警。
⑷ 恩施土司城是那个皇帝
土司制度是历史上中央封建王朝,对少数民族地区,实行归属中央,权力自治专的一种政治管理体制。土家族属地区的土司制度,则起于元代止于清朝雍正13年的"改土归流",历经元明清三朝,前后450余年。土司与中央封建王朝的关系,就是土司对中央封建王朝纳贡称臣,中央王朝对土司实行册封,准予自治。土司土地不入中央王朝版图,人口不入中央王朝户籍,生杀在掌、称雄一方。土司王:实际就是一个地方的土皇帝。
恩施土家族地区的土司建制,历朝都有变化,元代设立29个土司,明代设立31个土司,清代设立20个土司。土司管辖地区包括今天恩施州清江以南地区及现属宜昌的长阳、五峰的部分地区。
⑸ 恩施州旅游发展前景浅析
二流子太多!穷!没发展前途!
、
⑹ 湖北恩施土司城和女儿城区别
1. 土司城
属全国唯一一座规模最大、工程最宏伟、风格最独特、景观最靓丽的土家族地区土司文化标志性工程。包括门楼、侗族风雨桥、廪君祠、校场、土家族民居、土司王宫--九进堂、城墙、钟楼、鼓楼、百花园、白虎雕像、卧虎铁桥、听涛茶楼、民族艺苑等12个景区30余个景点。经全国人大副委员长、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题写为"恩施土司城"
夏季:8:00-18:30
冬季:8:30-17:30
门票价格: 成人票:50元;优惠票:25元
最佳时间: 一年四季均可
恩施火车站30路公交车直达土司城站,共13站。
主要看土司城门楼,风雨桥,廪君庙,土司校场,土家族民居等等,主要感受古文化。
2. 女儿城
囊括300家小商品,500间风情客栈,30家特色餐饮,40家美味小吃,8000平景观草坪,10000平综合运动中心以及全国首创室内情景剧场-女儿城大剧院,同时还拥有湖北省内最大的水上乐园。恩施土家最负盛名的特色民俗相亲活动—女儿会,也将永久落户土家女儿城!
自2013年10月19日开城以来,古城内的旅游业和商业得到了迅猛的发展,主要包括旅游、餐饮、住宿、商业、休闲娱乐、文化等各种业态。这些业态大致可以分为四类,即住宿(特色客栈)、餐饮(主题餐馆、特色餐厅、本地小吃)、购物(特色购物商店)和休闲娱乐(酒吧、咖啡馆、书吧等)。从业态配比上来看,四类业态数盆相对均衡,没有占绝对乐倒性的业态类型。
主要吃喝玩乐,比较全面。
⑺ 恩施土司城特点用成语概括
朋友你好!很高兴为你解答!黯然缥缈昏暗得看不分明。缥缈,隐隐约约,若有若无。【亲,希望对你有帮助~~】满意请采纳!!
⑻ 去过恩施土司城的都来说说对那个里面的印象。
我是10.7去的,人不多不少,网购的票45元,提前电话预约好的。里面主要3个建筑回群,蛮有地域特色的,最答好跟个导游,听听里面的文化寓意。九进院空间很丰富,看了一会歌舞表演,一开始觉得还不错,后面就不怎么样了。背后有城墙、烽火台,我上去了下,感觉不太好,去的人也少,去城墙很绕,不方便,没有去,很多人都想上城墙,都不知道怎么去。烽火台也没找着,看到有个吊桥,好不容易去了,确不能走,写着待维修。植物没有特别栽植,比较野,入口旁的水也不干净。
缺点:景观环境可以再梳理一下,后山部分的人气不足,城墙可达性太差.
优点:建筑本身挺好
望采纳,谢谢!
⑼ 恩施土司城的主要景点
走进恩施土司城,迎面一座赫然高耸的是土司城门楼。土司城门楼也称土司朝门或看楼,是显示土司威仪和功德的纪念性建筑。极其注重外观的庄重华丽,建筑内容上则集中体现了土家族的人文思想空间观念和技术上的聪明才智。
门楼前面左右两座神人牵着龙的雕像,叫作天王送子,表现的是土家人普遍存在望子成龙心理 。右侧墙上三幅壁画,除中间一幅表现的是民族团结外,右边一幅是反映土家先民生活的毛古斯。毛古斯就是称之为的稻谷神。民以食为天,稻谷便与人的生存息息相关。对稻谷神的崇拜,反映了土家先民在农耕初期对生命存在的强烈意识。左边一幅的两个彪形大汉,环眼突睛,虎视眈眈,像似瞄着每个过往行人,那是土家语称作的努里巴嘎和柯斗毛人,是土司城门楼的守护神。
土司城门楼高25米,宽12米,是栋纯粹榫卯结构的木楼。高大壮观、结构精良;布局精巧合理。两边走马转角楼梯可盘旋至顶,层层相通相连。门楼门窗由200扇门,189块镂空雕花图案组成,内容多为戏文及民间传奇故事。有趣的是,整座门楼还隐含着许多奇巧而又寓意双关的数字,如门楼高4层、12根柱、24根梁。那意味着什么呢?意味着一年中的4季、12个月和24个节气。还有门楼屋顶上数只蝙蝠拱托着一枚古钱的装饰雕塑,它叫福在眼前。福就是借指蝙蝠,钱就是那枚铜钱了。真算是无字胜似有字,于无声处说吉祥了。 坐落在游船码头对面山上的是土家族十分崇尚的先祖廪君庙,廪君庙为三层三进重檐廊柱式建筑,坐西朝东,雄峙山腰,巍峨气势。紧傍庙宇,沿山壁绘有巨大长卷壁画,壁画记载了廪君一生的豪情壮举,谓之廪君开疆拓土胜迹图。
巴人及其后裔土家族崇尚的廪君,还有段十分神奇而动人的传说。相传廪君是生活在长阳武洛钟离山的巴姓人之子,名叫巴务相。钟离山上有赤黑二穴,分别住着巴、樊、覃、相、郑五姓人氏。巴姓住在赤穴,其余四姓住在黑穴。蛮荒之初,没有头领。于是五姓人氏商定以投剑于石穴,投中者尊为头领。经比试,唯巴姓之子巴务相一剑投中,其余四姓皆未投中。四姓不服气,再次约定乘坐土船游于江中,土船不沉的立为头领。比试结果,又是巴务相乘坐的土船不沉,其余四姓的土船下水即沉。四姓至此认为这是天意,于是推举巴务相作头领,统领巴人。巴务相胸怀大志,嫌钟离山狭小,决意要为巴人另创基业。便率领五姓巴人,沿古称为夷水的清江而上,去开疆拓土。途中经过叫盐阳地方,盐阳有位专司熬盐济世的女神,爱慕巴务相超凡豪雄,以身相许要与巴务相结为夫妻,并劝巴务相留居盐阳。巴务相虽感女神多情,但仍觉盐阳不够广大。非巴人久留之地。坚持溯江而上继续前进。女神无奈,便晚上前来陪宿,早上化成飞虫与诸虫同飞,遮天蔽日,令巴务相与众巴人不辩南北西东,寸步难行。巴务相于焦虑中断定是女神暗中阻挠,便乘女神陪宿之机割下自己一绺头发,作为信物赠与女神。女神即将头发系于项间。待次日诸虫再飞之时,巴务相瞄准系有头发的飞虫,挽弓搭箭,将化为飞虫的女神射落,天开明朗。巴务相便继续率巴人前行,直到古称夷城的恩施地方,巴务相觉得夷城地方广阔,便留住下来,建立了巴国。巴人由此便从以渔猎为生的原始落后生活方式转为了较先进的农耕生活。
巴务相心愿已了,便坐化升天,死后化为白虎。众巴人为缅怀巴务相功德,建廪君祠立像祭祀,同时也感女神熬盐济世之恩,便也塑女神像陪于廪君之侧,称巴务相为廪君,称女神为德济娘娘,春秋饷祭,四时烟火不绝。从此,廪君即成了巴人及巴人后裔土家族世代尊奉的生命之神。 这里是典型的土家族民居建筑--吊脚楼。吊脚楼多依山傍水而建,房前屋后多植果木与竹林。在绿树掩遇中,一楼挑出,凸显出小桥流水人家的优美。
这叫一开三间的单边吊脚楼。左边两间落在实处,右边一间悬空。左边是火房、中间为堂屋,右边即是厢房。厢房下面有柱无壁,即所谓吊脚楼了。楼上干燥,用来住人或堆放粮食。这样安排,既可避免毒蛇野兽对人伤害,楼下又可喂养牲口、安置粗重家具、堆放柴草,可算是一举几得。 所谓百花园,实际就是土司皇城的御花园。各个土司不仅注重王府宅院恢宏气势的建设,显示土司的尊贵和威仪,他们也注重亭园的设置,以满足王室休闲和娱乐。各土司多有名称不一的花园、万春园、芹香园、槿园等、土司王室于园中赏花、赋诗、抚琴、吟咏以及猜谜斗草,尽其赏心悦目。当然,这种雅兴在当时也只是土司的专利,下人和杂役人员是做梦也享受不到的。
这座土司百花园,不用说玉阶玲珑,假山参差,碧水游鱼点,曲栏幽径,尽显出王室花园的富贵。单就园中春有桃花樱花、夏有牡丹芙蓉、秋有丹桂海棠、冬有梅花飘香,林林总总,姹紫嫣红,加上古柏苍松,茂林修行。真可以说不是图画,胜似图画,花香醉游人,游人在画中啊! 在白虎山下的深沟叫卧虎沟,卧虎沟上横跨一座软索铁桥,称为卧虎桥也称作卧伏桥。是形容游人过桥,桥身晃荡利害,胆怯的人便感到害怕而止步不前,俯身卧伏于桥上,所以叫卧伏桥。其实是卧虎桥,是因卧虎沟而得名。
卧虎桥桥高22米,桥长66米,桥宽2米。桥下流水淙淙,桥上白云悠悠。举步桥上,铁索桥晃晃荡荡,令人头昏目眩。有恐高症或心力不济的人是不敢贸然一试的 民族艺苑是土司城内专设的艺术展馆区。方圆15亩,4栋仿民居的建筑,青砖青瓦,坐落其间。展馆前场地,独具匠心地按土家织锦西兰卡普的几何图案双八钩进行布局,呈二方连续展开而组合成形,以一串红和女贞子花木,按图形栽植。红绿相映相衬,亮丽夺目。其中心按仿根雕雕塑,设置作展区标志。除此,花圃中还植有四时花草,以象征艺术繁花似锦、争妍斗胜,四季常开不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