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什么是病毒营销有哪些特点,举一个病毒营销的例子
2005年底,网络公司面对强大竞争对手谷歌(GOOGLE)的竞争,准备发动广告宣传攻势,尝试超越对方.问题是网络相比谷歌,没有大额的预算支付庞大的推广。在这个前提下,他们巧妙应用了病毒式营销的策略:网络投入大约10万元,拍摄3段视频广告,但又不能通过电视台进行投放。他们巧妙地通过网络员工和他们的朋友,以邮件、QQ、论坛来上传这些幽默的视频。
《孟姜女篇》《唐伯虎篇》再加上《刀客篇》,分别对应“中文流量第一”“更懂中文”“快速搜索”三个关键概念。这三个短片有一个共同的诉求---网络更懂中文。这三个视频短片帮助网络超越了GOOGLE,使网络从占据了中国搜索引擎市场45%上升到了62%。这是中国互联网营销历史上最经典的一次病毒营销实战案例。
网络副总裁梁冬曾经开玩笑说:三个视频短片的创作是因为“没有广告预算”而想出来的。话虽诙谐,却道出了这三个短片以十万级的拍摄费用,达到了近亿元的传播效果的实质。事实上,相比于目前许多品牌动辄聘请知名导演以千万级的费用拍摄宣传片,网络的三个短片仅仅通过员工给朋友发邮件,以及在一些小视频网站挂出下载链接等方式扩散开来,传播人群超过2000万人次,确乎是一次病毒营销的奇迹。
病毒营销有这么大的威力,那么什么是病毒营销呢?怎样发动一次高效的病毒营销呢?
病毒营销就是利用网民的主动在线传播,让某个带有广告信息的资讯像病毒那样扩散出去,从而达到网络营销的目的。
这一段话有3个关键词,第一个关键词“主动”,资讯开始是广告主采用自己的人力或者物力放在网上的。但在通过引发网友进行观看之后,这个资讯却被每一个观看者自发传播给自己的朋友,此时,这条资讯就像病毒一样,主动寻找适宜人群,在网络上传播。第二个关键词“广告信息”。这个试图传播的资讯必须带有要宣传的广告信息。第三个关键词“推广目的”,不带有推广目的传播不能算是营销。
免费而且同时具务有价值的资讯最容易为网民所接受,也最容易吸引网民主动向自己朋友传播。附加的广告信息则是广告主想方设法宣传的品牌、公司的业务,没有这一点,也就失去了病毒营销的意义。
总结一下:病毒营销是指那些鼓励目标受众,把想要推广的信息,像病毒一样传递给周围的人,让每一个受众都成为传播者,让推广信息在曝光率和影响上,产生几何级增长速度的一种营销推广策略。
人们自愿传播的原因,是推广信息让他们感受价值:学到知识、得到好处、感受快乐!
让我们来看一下全球餐饮集团百胜,如何发动一次名叫“吃垮必胜客”的病毒式营销活动。
必胜客有一款自助沙拉,点了这款沙拉后,必胜客会给你一个碗,只允许盛一次,你能盛多少就盛多少。盛沙拉的碗并不大,很浅,简单地装沙拉,装不了多少,所以,如何保证自己的钱花得最划算,尽可能用那只可怜的小碗,装满你喜欢的沙拉,也就成了一门有趣的学问。
为了吸引更多的人来吃必胜客,台湾必胜客发动了一次名称叫做“吃垮必胜客”的网络营销活动。
在这个题目叫做《吃垮必胜客》的邮件中,介绍了盛取自助沙拉的好办法,巧妙地利用胡萝卜条、黄瓜片和菠萝块搭建更宽的碗边,可以堆到15层沙拉,同时还配有真实照片。
很多收到邮件的网友都在第一时间把邮件发给自己身边的亲友或同事,并相约去必胜客一试身手。
有一位网友这样在网上留言:“我当时马上把邮件转发给我爱人了,并约好了去必胜客一试身手。到了必胜客我们立即要了一份自助沙拉,并马上开始按照邮件里介绍的方法盛取沙拉。努力了几次,终于发现盛沙拉用的夹子太大,做不了那么精细的搭建工艺,最多也就搭2-3层,不可能搭到15层”。
而到必胜客试过身手,并且真的装满更多层沙拉的热心网友,会在网上发贴,介绍自己“吃垮必胜客”的成功经验。甚至有网友从建筑学角度,用11个步骤来论述如何吃垮必胜客的方法。
但是,必胜客却通过一个个消费者的诱惑,以及网友自发地网上传递,不但没有被“吃垮”,利润反而大大地上升了。
必胜客通过这种精心制作的、具有强大感染力的“病原体”,通过用户的口碑宣传网络,利用病毒传播原理快速复制、扩散开来。
『贰』 什么是病毒营销有哪些特点
一、什么是病毒营销?
专业来说,病毒营销是通过类似病理方面和计算机方面的病毒的传播方式,即自我复制的病毒式的传播过程,利用已有的社交网络去提升品牌知名度或者达到其它营销目的。
病毒式营销
二、病毒营销有什么特点?
1、传播速度快
病毒式营销是自发的、扩张性的信息推广,它并非均衡地、同时地、无分别地传给社会上每一个人,而是通过类似于人际传播和群体传播的渠道,产品和品牌信息被消费者传递给那些与他们有着某种联系的个体。
2、高效率接收
大众媒体投放广告有一些难以克服的缺陷,如信息干扰强烈、接收环境复杂、受众戒备抵触心理严重。而对于那些可爱的“病毒”,是受众从熟悉的人那里获得或是主动搜索而来的,在接受过程中自然会有积极的心态。所以从朋友圈,微信群进行传播,能使得病毒式营销尽可能地克服了信息传播中的噪音影响,增强了传播的效果。
3、更新速度快
网络产品有自己独特的生命周期,一般都是来的快去的也快,病毒式营销的传播过程通常是呈S形曲线的,即在开始时很慢,当其扩大至受众的一半时速度加快,而接近最大饱和点时又慢下来。针对病毒式营销传播力的衰减,一定要在受众对信息产生免疫力之前,将传播力转化为购买力,方可达到最佳的销售效果。
4、吸引力大
具有很大吸引力的产品和品牌信息,这一披在广告信息外面的漂亮外衣,突破了消费者戒备心理的“防火墙”促使其完成从纯粹受众到积极传播者的变化。
『叁』 病毒营销策划怎么写
网络环境下病毒性营销的新形式。病毒性营销是一种快速放大网络信息传播的模版式,并不仅权仅是依赖于某种网络营销工具,而是多种网络营销思想和方法的综合应用。病毒性营销并非真的以传播病毒的方式开展营销,而是通过用户的口碑宣传网络,信息像病毒一样传播和扩散,利用快速复制的方式传向数以千计、数以百万计的受众。如微博中的用户自愿转发,就是病毒性营销模式的体现。
病毒式营销要么是事件,要么是话题,要么是话题放大等等
望采纳!
这一般是组合的,很有难度,并且能做成功的一般都很经典,所以有难度啊!
完全需要一个策划案,并且时间,资金!
『肆』 什么是病毒式营销怎样进行这种营销策划
病毒营销是这样一种营销技巧, 它是建立在最初的目标顾客将促销信息传递给他人版而形成的一种自我促销方式的基础的权营销方式。
病毒营销是指鼓励和协助人们传递营销信念的一种营销现象。是指任何鼓励个人传递营销信念给他人从而为信息的曝光率和影响力呈几何级数的增长创造潜力的战略。
病毒营销是通过用户的口碑,借助网络,利用快速复制方式将有利于企业的营销信息像病毒一样传播给他人,使曝光率和影响力成几何速度增长的营销推广策略。
营销策划:1.“病毒”必须是独特的,引领潮流;2.“5D”定位,找准“易感人群”;3.专吃“窝边草”;4. 提供迅速传播的媒介;5. 选择好时机;6.“病毒”更新,迎合新的需求
『伍』 病毒营销是种怎样的营销策略
视频营销的厉害之处在于传播即精准
『陆』 病毒营销策划的五个关键点
病毒营销策划的五个关键点
人们在日常接触的广告非常多,从电视、电台、杂志等媒体上看到的、听到的广告数不胜数,但能够被人们记住并主动传播的广告却少之又少。病毒营销要改变这种状态,取得比较好的传播效果,促使网民主动传播,需要病毒营销策划者仔细揣摩网民的兴趣点。这里有五个关键点供大家参考。
1 制作足以吸引人主动传播的东西
作为网络广告病毒,哪些东西足以吸引人去主动传播中尼?能让网民过目不忘、津津乐道并乐于传播的东西很多,但总结几方面的情况:
(1) 趣味的内容。有趣的、具备娱乐效应的东西,让网民觉得搞笑、很开心,那么他们是乐于同朋友分享的。
(2) 以情动人。2008年5月12日下午发生的汶川大地震,相关的新闻消息在地震发生短短10分钟之后,第一时间发布在互联网上。不到半个小时,几乎所有在线的网民都已经知道这条信息。
(3) 以利诱人。人都有趋势性,如果病毒营销的载体能够给网民带来现实利益,网民也是乐于传播的。比如上文提到的肯德基的优惠券和“吃垮必胜客”就是这样的例子。
(4) 炒作热点话题。汶川大地震发生后,王老吉的在中央电视台晚会上宣传捐款1亿,此举赢得了广大网友的热捧,并将之上升到民族品牌的高度,一时间,一篇题为《要捐就捐一个亿,要喝就喝王老吉!》的贴子在各大网站转载。当然这其中也不乏王老吉市场营销人员的推波助澜,但网民的自发行为绝对是这次炒作的主角。
有热点话题时,可以炒作,没有热点话题,可以制造热点话题来进行炒作。在网民在讨论、交流的过程中,病毒营销的目的也悄悄实现了。
(5) 提供有价值的参考资料。目前网上很多免费的电子书、软件下载,都是一些网站出于病毒传播的需要而提供的。
2 找准病毒营销的载体
载体可以是多样的,视频、文字、图片、软件、游戏、动漫…不一而足,选择一种合适的载体也是策划者需要考虑的问题。
3 寻找可以大量传播而且很容易被“传染”的病毒营销渠道
大型的网络平台是病毒营销的首选,因为这样的平台访问量大、访问者的传播能力强,这样的平台能显著加强传播效果。
4 快速完成第一阶段的传播
所谓第一阶段传播,就是指由策划方有组织地发布病毒营销载体的阶段。在这个阶段,一次性地发布100次和1000次,其后的传播效果会有很大的差异,因为病毒传播是以几何级数的方式成位递增的,基数越大,传播速度越快。
5 选择传播能力强的那一群人作第一阶段的传播
最先传播的应该是一小部分传播力和影响力都很强的人,这群人包括论坛的版主、博客的站长、新闻资讯的编辑…这些人因为任务需要,往往比较关注病毒营销的信息,他们为了提高网络的访问量,会不遗余力地进行转发。
病毒营销对于企业来说是一种最低成本、效果最好的广告手段,运用得好,往往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柒』 病毒营销策划案应该注意什么问题
病毒营销就是对比如贴吧、qq、微信、微博等热门平台进行快速、大量地信息内扩散。这种营销模式当容然是创意最重要,要有噱头,有吸引力,有传播性,如果自己没有自己的好平台或是众多粉丝,还需要去找渠道,找对人群。最后就是,如果是公司的话,怎么让公司获益。这都是需要思考的问题,也是威思丁还在探索的问题!
『捌』 病毒营销怎么做,有好的病毒营销案例分享一下
你可以去《实战商业智慧》看看,《实战商业智慧》是专注网络经营的商业双周刊,它追踪世界227份一流杂志和报纸、132个互联网站、全球同期上市的商业书籍,浓缩全球最新商业精华和最新的网络营销案例分析和点评,他们现在的资料和杂志都是免费提供的,让你时时了解网络最新资讯,你可以搜索下。
此案例选自《实战商业智慧》杂志2010年第06期总第149期
如何通过情感上的交流,让品牌与消费者贴的更紧密?什么样的广告才能引起受众共鸣,通过人们口口相传的方式,流传开来?
潘婷:感人的视频“病毒”
(甲):在信息时代,创意“病毒”不断地被有意或者无意地传播,人们很难不受感染。
(乙):是啊,也许是一个笑话、一则新闻、一个视频,你看过觉得非常有趣,可能就会产生传播和分享的冲动。这时候你无意中就充当了传递员的角色,心甘情愿地传递着病毒,不知不觉地成了企业营销扩散的媒介。
(甲):今天要给大家讲的是一个泰国版的潘婷视频广告。这个在泰国播放的广告却在中国视频网站风靡,并被网友命名为“最感人的励志广告”,仅在优酷一站统计,就有60多个视频多点传播,轻松囊括20多万点击,而这数据还不包括站外转载引用的。
(乙):最感人的励志广告?在我的印象中,一般像潘婷这类洗护用品的广告都是大讲功效,维他命原如何如何,秀发回复健康如何如何的,照你刚才说的,潘婷这个泰国的广告,应该是上升到了一个感情的层面。
(甲):是的,这则叫做“You Can Shine”(你必闪亮)的广告讲述了一个聋哑小提琴少女的坎坷音乐之路,4分钟的视频短片,展示了女孩无声的世界,坚强的生活,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这个视频广告吧。
街头,一位衣衫破旧的老艺人忘情地拉着小提琴。他的身前,一位留着披肩发的小女孩好奇地看着他的一举一动,老艺人给了小女孩一个温暖鼓励的笑容。
镜头一转,汽车喇叭刺耳地响起,可是拎着琴盒和书包的小女孩走在汽车前,却毫无所动,听而不闻。在学校里,另一个马尾女孩气势十足地站在她面前,语气尖刻地说:“丑小鸭也想学飞,聋子也想要学小提琴?你疯了吗,为什么不学点别的东西呢?”
在双人练习中,由于小女孩的失误,马尾女孩恼怒地在钢琴上随手一砸,随即站起身来推倒了她的乐谱架并转身离开。
“我做错了么?我不应该学小提琴么?”小女孩一个人留在教室里,看着课桌上的小提琴,哽咽着,却出不了声音。
镜头又回到街头,衣衫更加破旧了的老艺人还在拉小提琴。一曲演完,围观者渐渐散去,而女孩仍静静地站在那里,老艺人蹲下身子收拾东西,看到了远远站着的她,老艺人做了个拉琴的动作:你还在拉小提琴么?
女孩哭着伤心地比划:为什么我和别人不一样?老艺人微笑着,不熟练的手语慢慢地回答:为什么……你……必须和别人一样?
女孩不解,老艺人微笑着,继续比划:“音乐,是可以被看见的。”他用双手托着小提琴,郑重地交到了女孩的手里。“闭起眼睛,”老艺人的手划过面前,仿佛眼睑轻轻闭起。“……然后你就会看到。”
重新认识自己之后,小女孩更加努力的练习小提琴,并和老艺人一起进行街头表演。在音乐中,她笑得纯真而开朗,甚至令坐在豪华私家车中路过的马尾女孩惊讶和嫉妒。回家之后,马尾女孩咬着牙拼命地练习钢琴,并找来几个街头流氓将聋哑女孩的小提琴摔碎了。
广告的最后,大剧院里,马尾女孩精彩的钢琴独奏得到了全场观众的喝彩。正当主持人要宣布音乐会结束的时候,有人匆忙提醒,音乐会临时增加一位表演者。这最后一位演奏者站在大幕边,手里紧紧地抓住了已经碎得不成样子,用胶带勉强粘合起来的小提琴。
音乐,从那陈旧而破碎的小提琴中婉转如水流。几乎是同时,人们仿佛被惊醒,所有人都跟着站了起来,为她鼓掌。
(乙):一头清新秀发的女主角被植入短片中,却有着先天聋哑的缺陷。比起太多洗发水广告使用高高在上的漂亮模特,这也是这部短片与消费者沟通时的独特之处:放低距离感,带点励志,让消费者怜悯,产生共鸣。
(甲):不错,整体广告的故事情节都体现了“You Can Shine”(你必闪亮)的主题,从网友反馈的评论中,这个视频受到了大多数人尤其是女性的感动。虽然故事始终都没有出现产品形象,但潘婷所传达的品牌精神却深入人心,极具传染性。
(乙):对于网友而言,是不是精心策划的广告已经不重要了,看了短片有所想、有所得,这就够了,网友已经不会再去计较是不是广告了。
(甲):说到这里,我们不得不佩服泰国的制作人员,一是赞叹他们的创意——泰国广告一向是以创意而见长的;一是赞叹他们的胆识——这条泰国广告从来没有用在电视台上播出,而是针对互联网的用户进行口碑推广,通过人们口口相传的方式,在网络上流传开了。
(乙):其实,这样对品牌形象的维护是大有好处的,正是互联网的互动和传播性,才使得这个广告没有投放一分钱的媒体费用,但有着很多的网友在流传、推荐,并和品牌产生了感情的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