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全员网络营销的价值及影响因素
随着网络营销应用的普及和深入,一些新的网络营销模式、方法不断出现,作为一门实践性很强的领域,网络营销理论研究总是相对滞后于网络营销实践应用的发展,“全员网络营销”(Total Internet Marketing,TIM)就是通过对网络营销的实践应用及发展趋势的分析而提出的新的网络营销概念。
1.1全员网络营销(TIM)概念的提出 全员网络营销是一个新的网络营销概念,是随着WEB2.0的发展应用逐渐从博客营销(Blog Marketing)、SNS(社会性网络)营销、WIKI(开放式网络网络全书)营销、网络书签等相关概念演化发展而来。博客网络营销价值的相关研究认为“博客推动企业进入全员营销时代”,这可以被认为是全员网络营销思想的萌芽。
博客营销的定义最早由笔者在网上营销新观察网站首次正式提出(2005.2),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成为多角度研究博客营销研究的开端。博客营销的定义:“博客营销是一种基于个人知识资源(包括思想、体验等表现形式)的网络信息传递形式。因此,开展博客营销的基础问题是对某个领域知识的掌握、学习和有效利用,并通过对知识的传播达到营销信息传递的目的。”
随着博客的影响力越来越大,现在博客已经成为企业信息发布(尤其是非官方信息)的重要形式之一,这是基于企业网站信息发布、网络广告等传统网络营销方法所不具备的。博客成为WEB2.0技术中引发网络营销模式演变的主要因素之一。
除了博客营销等WEB2.0营销思想之外,全员网络营销(TIM)概念的提出也受到全面质量管理(TQM)思想的启发,因为无论是企业网络营销还是质量管理,实际上都是系统工程,不只是某个部门或者某几个岗位人员的事情,几乎每个员工的行为都在一定程度上对企业的经营成效产生影响。借鉴TQM管理方法来研究企业营销能力,最早见诸于美国学者George S.Day(1994)的研究文章“The capabilities of market driven organizations”。
通过对TQM管理方法与企业营销能力研究方法的比较,Day认为,TQM的思想和方法对企业营销能力研究有很多值得借鉴的地方,但两者在很多方面又具有明显区别。例如。两者都强调,外部表现来说要关注顾客满意,内部运作则应做到每个操作流程的优化;TQM的实现是从下到上,而营销能力研究方法是自上而下。TQM及营销能力的研究思路,对于TIM概念的形成及实施模式的构思均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借鉴TQM、博客营销、网络营销等概念和研究方法,本文对全员网络营销的定义为:
“全员网络营销(TlM)是由于WEB2.0等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在传统网络营销一般原则基础上形成的一种新的网络营销思想和模式,使得网络营销将扩展到企业的每一个员工,甚至整个业务流程中各个机构的相关人员,每个人都可以根据个人的知识资源对企业网络营销活动发挥影响。”
全员网络营销仍然是以传统的网络营销基本思想和方法为基础,并且将企业的产品、技术、企业文化,管理思想、发展动态等,通过相关人员个人以不同形式向用户和公众传播。其中个人的知识资源和表达能力等将成为个人对全员网络营销贡献大小的关键因素,这是区别于传统网络营销的基本特征之一。
1.2实施TIM对企业网络营销的价值
企业实施全员网络营销的最大价值之一在于对企业营销能力尤其是网络营销综合能力的提升,是网络营销策略的一次重要升级。作者在从事网络营销咨询顾问服务工作中发现,近年来大型企业(包括传统企业和电子商务网站等互联网企业)对网络营销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在通过网络营销提高企业竞争力方面投入的资源也越来越多。如何有效利用各种资源提高网络营销能力,已经成为提升企业整体经营绩效.
全员网络营销网站系统主要特点
全员网络营销网站系统是新竞争力综合顾问型企业网络营销解决方案的组成部分,是目前为止最先进、效果最为显著的企业网络营销综合工具 ,新竞争力全员网络营销网站系统的主要特点如下:
·融入新竞争力多年实践和研究形成的先进的网络营销理念;
·全员营销:拥有企业博客营销系统,公司员工、经销商、供应商、顾客等均可参与企业网站信息发布;
·网站自主管理:只需简单调整就可以改变网站的外观形象甚至栏目结构,网站改版不求人;
·集网站基本信息发布管理、搜索引擎优化及网站运营管理于一体;
·遵照国际WEB标准和企业网站建设规范;
·采用WEB2.0技术,更多的交互功能;
·整体网站优化技术,方便用户获取有价值的信息和搜索引擎收录网页;
·体现网站易用性与搜索引擎优化的统一;
·显著的网络营销功能,如灵活的站内推广设置、Google sitemap、广告管理等;
·兼容手机网站规范,无需专用wap网站,可手机上网直接浏览;
·本系统可与企业原有网站同时运行。
采用全员网络营销网站系统的新竞争力综合顾问型企业网络营销解决方案:全速提高型、全面领先型、全球推广型、全新重构型、网络营销策略综合顾问服务。
⑵ 网络营销信用影响因素
一.技术与基础设施对网络营销的制约技术与基础设施的制约主要是这样三个方面的问题:(1)配送渠道问题。这是中国发展网络营销的又一瓶颈。基于互联网的企业营销活动仅仅实现了网上沟通、订购、支付,企业还需要通过特定的渠道将顾客所购商品送达其手中。(2)电子支付体系滞后问题。电子支付是指从事电子交易活动的当事人使用安全电子手段通过网络完成货币支付与使用价值的转移。在我国当前的情况看,电子支付还是网络营销活动的重要瓶颈,许多网络客户仍然是网上订购、网下支付,这就不能算是真正的网络营销。(3)企业信息化管理水平的制约问题。我国企业的信息化管理水平与网络营销发展的要求还有相当的距离。因为缺乏先进、高效的管理信息系统的支持,企业在生产、库存、财务、客户管理等许多环节就缺少相应的信息支持与资源共享,网络营销就不易开展。二.有关法规对网络营销的制约在目前我国网络营销的角度看,市场准入、安全认证、用户隐私权、电子支付、税收征管、知识产权保护、电子广告等等的问题迫切需要得到解决。如网络安全问题,在经济信息化不断加快的过程中,违法犯罪分子日益猖獗地利用计算机网络进行欺诈活动,据美国的有关报道,每年因网络安全问题造成的经济损失近百亿美元。网络安全不仅损害企业利益,有时也危及国家利益,因此在这方面的立法工作非常迫切。又如知识产权保护的问题,网络资源共享是互联网的主要特征之一,所以知识产权保护问题是网络营销活动中经常要涉及到的问题,包括专利权、商标权、著作权、商业机密、专有技术在网上的使用与保护问题。三.社会文化环境对网络营销的制约社会文化环境对于企业市场营销活动面临的是一种软约束,我国影响网络营销的社会文化因素有:1.消费者对网络营销的认知问题。由于人们根深蒂固的传统消费思想的影响,加上当前网络营销发展中存在安全、支付、配送等诸多问题,造成上网人数多而参与网络营销活动的人少。有关调查显示,在经常光顾汽车网站的访问者中,真正想在网上购车的顾客不到5%,网上信息再完整、再真实,还是更相信看得见、摸得着的真品,这种大众化的消费心理阻碍了网络营销的发展。2.人们对网络营销的认知问题。我国部分企业认识到发展网络营销是谋求企业竞争优势的重要手段,而有一些企业仍处于观望等待之中。有一些企业虽然建立起了自己的网站,但没有及时更新相关信息,访问率很低,有的甚至成为空壳网页。3.现行的商业文化与信用体系问题。在市场机制尚未健全、法规体系尚不完整的今天,市场上充斥着欺诈、假冒伪劣、拖欠货款等丑行,诚信经营的理念受到严重挑战,这不仅破坏了市场经济秩序,也严重影响了合法经营者与消费者的交易热情与消费热情,许多人慨叹:面对面的交易都受骗上当、防不胜防,在网络这样一个虚拟的环境中岂不更加危险?有这样的心理是可以理解的。可见,现行的商业信用问题也是阻碍网络营销发展的重要原因。4.网络营销的人才制约问题。自网络营销引入中国以来,对相关专业人才的培养就一直在进行着。特别是那些既懂得所在行业的业务知识、又掌握计算机网络技术应用、同时还了解市场营销及企业经营管理知识、外语又能过关的复合型人才严重匮乏。
⑶ +影响网络营销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一、技术与基础
1、配送渠道
2、电子支付
3、企业信息化管理
二、有关法规对网内络营销的制约
三、社会文化容环境对网络营销的制约
1、消费者对网络营销认识的问题;
2、网民对网络营销的认识的问题;
3、现行的商业文化与信任体系的问题;
4、网络营销的人才制约的问题。
⑷ 网络营销的影响因素分析 这个毕业论文该怎么写
网络营销方兴未艾,同时也遇到了不少问题,包括来自消费文化、配送业和技术的限制因素,以及缺乏信任的消费文化,不发达的配送业,小量货物的配送,效率低、成本高,技术还有缺陷等都困挠着网络营销。 90年代初,网络走出学校和科研机构,步入人们的生活,商业也把眼光转向了它,于是出现了新的业态,网络营销一时被炒得沸沸扬扬,然而时至今日,生意并没有预计中红火。网上购书最早的瀛海威开展业务三个多月,收益并不多,大抵持平,赛百威、北京在线等营业额也不乐观。网络营销怎么啦?笔者提出了几个观点,分析了网络营销在中国现实条件下的几个限制因素。 一、现实消费文化对网络营销的影响 近年来,假冒伪劣商品屡禁不止,已成为全社会关心的热点问题。消费者权益在受损心态的驱使下,自然调整了自己的购买行为,重新树立了自己的消费价值观念。买者与卖者之间不再是信任,而是报以怀疑的态度。由于存在疑虑,消费者在作出购买决定之前,要从多种渠道获得尽可能多的信息,尤其是要对商品作仔细的检验、挑选,尽管他们也可以从销售商那里获得充足的信息,但由于缺乏信任,他们宁可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从商品实物和其它渠道中搜寻信息,再作出购买决定。由此而形成的消费文化,我们称之为“缺乏信任”的消费文化。 网络营销这一新业态,剔除了交易时展示商品实物这一不便,使买卖双方超越时空的限制,实现即时异地的迅速产权交易。它有一个暗含的假设,交易双方相互信任、信守承诺。买方假设卖方的商品服务合格,没有缺陷;卖方假设买方有支付能力,双方都会履行交易时达成的承诺。双方依靠信任,认定网络上传递的信息为真,不需要其它辅助信息来证明对方用以交易的商品是否符合交易条件,消费者不需要对商品实物作实地检验,就可成交。在“缺乏信任”消费文化环境中,消费者只信物、不信人,必须对商品实物作检验,从其它渠道收集信息,才决定是否交易,因此网上的信息并不能获得消费者的信任,网络营销暗含的信任假设不成立。要完成交易,消费者还需以其它手段获得更多的信息,这大大阻碍了这一新兴业态的发展。 因此,在现实情况下,怎样取得消费者的信任,便成了发展网络营销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假商店、假冒伪劣商品如果充斥于网络之中,会使网络营销得不到消费者的信任,早早地胎死腹中,最终不能长足发展。应制定和完善法律、法规、运行监督制度,杜绝欺骗行为,树立货真、价实、量足、守义的商业道德,建立网络营销诚信的形象。总之,树立起以诚信为本的消费文化,恢复消费者的信心,网络营销才能获得发展的动力。 二、配送业对网络营销的影响 完整的商品流通过程包括两方面,一是商品价值形态的转化过程,通过买卖交易活动,使 商品的所有权由卖方转向买方;另一方面,又是商品物质形态的转移过程,通过包装、储运等活动,使商品实体真正达到买主的手中。前者称为“商流”,后者称为“物流”。商品配送是物流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指根据用户的需要,将商品经过必要的集结、加工、分理之后,向相对稳定的收货人进行分送的活动。配送中心是完成这一活动的主要组织形式,它把生产企业或供货企业同客户、消费者之间对应的众多平行重复的物流简化为全部集中于配送中心,然后再向客户扩散的这样一个集约化的物流关系。 网络的优点在于搜寻和交换信息快捷、方便。卖方在网络上展示商品信息,提供有关查询,与顾客展开双向沟通;买方通过网络可以向卖方提出要求,双方不断进行信息交流和反馈,足不出户就可以获取信息,达成交易意向。双方超越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使交易过程中的信息搜寻和交换变得方便、容易,降低了交易成本和损耗。然而,这只是完成了“商流”过程,商品的产权从卖方转到买方,商品的实物还没有转移,还要经过配送,使商品物质形态到达买方手中,完成“物流”过程,交易的整个过程才结束。 由此可见,网络营销的商流与物流是高度分离的,商流在网络中完成,物流脱离开来,由市场的另一部分力量完成。商流与物流越是高度分离,越是要求二者配合密切,相互适应。网络营销的商流手段和方式是先进的,这就促使物流手段和方式也要先进、高效;网络营销面对的买方是大量的、分散的,单位交易量少,要求商品物质形态的配送也要分散化,单位业务小量化。 经过几十年的建设,特别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物流业取得了不少成绩,基本能适应市场的变化,满足市场的要求,但随着网络营销的兴起,它的发展就显得滞后,力不从心了。我国的仓库周转率仅为发达国家的30%左右,配送差错率几乎是发达国家的3倍。适应市场发展起来的配送中心也存在不少问题。单体规模小,相互间未能很好地联络,难以形成规模效应;运行功能不全,大多数配送中心尚无基本的信息处理功能,在储存、保管、分理方面的条件一般也比较差;技术手段落后,导致对配送的批量和时点难准确把握,机械化程度低,使用大量劳动力,增加了运营成本。 此外,到目前为止,网络营销的小批量商品主要是以邮寄方式配送,效率低、成本高,当这种单位批量小的业务大量涌现时,单以邮局的力量是很难准确、高效完成这些分散的业务的。市场还没有分化出能大量地、地域广泛、低成本、高效地处理这种单位交易量小的业务的组织和企业。网络营销呼唤这种组织和企业的及早出现。所以,滞后的物流与网络营销商流的快速、低成本不相适应,使网络营销在信息交流方面的优势受到削弱,降低的成本被滞后的物流手段吞噬了。由此可见,网络营销的发展和配送业的发展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三、技术问题 正如所有新技术一样,网络也存在一定的问题,如电子欺骗,伪装和非法漫游者的侵入等。而更让人担心的是清算的安全问题,许多人害怕在网上使用信用卡。真正的网上购物应采用电子付款方式,而目前的现状是由于缺少银行界的介入,人们还得采用传统的结算方式,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足不出户”。当然,访问的效果如何也是一个问题,可靠性和电话网的质量都是应该关注的。上网简单的模式是建立一个网络服务中心,通过一根专线租用国际出口,开展网络商业拨号入网服务,这种方式对刚刚接触网络的普通公众有方便、实用之处,但各个商业网络不能互联,互不沟通,造成效率和服务质量都不高。网络要发展和完善,需要解决的技术难题还很多。 此外,我国目前只有400多万台电脑进入家庭,电脑普及率低于20%,而家用电脑用于上网的只有2.1%,上网的主要是中青年。可见,网络营销的市场还很小,面很窄。阻碍网络营销的发展因素,不是单一的,而是多方面的。要解决这些问题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国家的宏观指导和全社会的共同支持。参考资料:中国网络营销资讯第一门户-中国网络营销网( www.netwin123.com )
⑸ 影响网络营销的基本要素有哪些
大多数传统企业都开始了网络营销,至于效果如何,根据企业不同发展阶段和规模,目标不同,自然衡量的标准不同,有的是要求流量,有的要求咨询,有的要求成交,有的要求品牌认知度等等。虽然企业最终的目的是要效益,但是根据不同发展阶段,自然侧重点也不同,网络营销也是如此,那么影响企业网络营销效果有哪些因素?
影响企业网络营销效果主要有下面几大因素:
1、网站,或者说营销型网站的营销力因素
企业网站是否具有很强的营销性,是否有良好的公信力、传播力是开展网络营销能否取得成功最基本的前提条件。就整个网络销售流程来讲,客户最终还是会通过网站去寻找其意向购买的产品或服务,最终找上门来。所以拥有具备营销力的网站,对开展网络营销的中小企业来说,至关重要。
企业进行网络营销都是从网站开始的,现在的网站不同与以前随便建个网站就可以了,有具备营销型力的网站,对开展网络营销的中小企业来说,至关重要。一个网站如果没有营销功能,自然就谈不上网络营销效果。但是什么才是营销型网站呢?作为企业来讲,企业网站是否具备营销因素,从哪方面去衡量呢?
营销力具体简单来说,网站的营销力表现为传播力\销售力\公信力等,具体执行的话,从网站结构网站定位网站布局网站功能网站文案视觉表现等多因素执行细化。
简而言之,高转化率的网站(网店)就是营销型网站或者网店。营销型网站至少应该具有良好的客户体验、功能完备并安全、具有极具销售力和公信力的内容、和搜索引擎内部优化特征的网站。
2、网络推广的有效性因素
大部分人将网络推广的核心定在了选择推广方式、推广管道上,而不是采用适合自己的推广方式实现企业网站的宣传推广,将核心建立在客户价值传播和提供上,所以造成有传播推广,但无有效达到率,大部分信息被人当作了垃圾广告,或者信息不知道躲在什么角落里,怎么找都找不出来。
推广的核心绝对不是用什么方法,而是推广信息的核心价值决定了推广的效果。一般在做网络推广时,我都考虑三个问题:一、客户在哪里?他们的行为决定了我们采取什么方式;二、怎么设计传播信息?首先确保目标受众不讨厌,再追求打动客户;三、如何整合多种渠道来向客户传递信息?
网络推广简单来说从目标受众分析开始,先找对人,说对话,说的巧妙,说的有价值,说的对方有冲动。
3、网站转化率因素
众多的企业,在建立企业网站后,只要在网站上留下联系地址或联系电话,就认为顾客能找上门来。这种单一被动的转化方式,显然是很难及时把访客转化顾客的。商机信息留言、免费电话回拨、即时聊天工具使用、企业地图导航、顾客对产品定购功能等等,这些极为重要的转化手段,却未曾出现在企业网站内。还有一点就是你的在线客服人员是否够专业,是否对产品服务了解清楚、是否具备良好的网络销售技巧和服务意识,是否具备极强的销售引导思维!
⑹ 全员网络营销的企业实施全员网络营销的影响因素
笔者所在的研究团队在2007年12月份完成的一项研究中,对中国电子信息100强企业网站的调查发现,电子信息企业网站开设博客频道/栏目的仅占3%,表明在国内企业中即使信息化程度较高的行业,企业博客的应用水平也很低,更不用说其他传统企业和中小企业了。不过,从博客用户数量来看则处于高速增长中,反映出博客已经成为重要的互联网信息传播渠道之一。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的调查,到2008年6月底拥有博客/个人空间的网民比例达到42.3%,用户达到1.07亿人。半年内更新过博客/个人空间的网民比例为28%,用户规模超过7000万人,半年更新用户增长率高达43.7%。
企业博客的应用是世界性的,作为互联网应用最成熟国家之一,美国的企业博客应用更为领先。美国市场研究公司Jupiter Research调查表明,到2006年底将近70%的美国大型企业将开设企业博客。2006年7月,美国数据分析公司Cymfony和公关公司Porter Novelli在一次“企业博客知识”的在线研讨会上调查显示,超过76%的企业博客拥有者说他们公司因为博客而获得更多网站访问量和媒体关注。42%的人表示至少有一篇博客对他们公司或品牌造成很大影响,大部分属于正面影响。不过,有57%的人说他们公司没有制定博客写作规范,63%的人说他们公司开通企业博客仅为了赶上博客这个流行现象而不是为了达到特定的目标。
从有关调查数据可以看出:博客已经逐渐走进企业的经营活动,成为各种规模企业网络营销的组成部分,全员网络营销应用已经进入快速发展阶段。不过,目前全员营销应用的理论研究、应用和管理模式等方面都还存在一些需要研究和解决的问题。
根据网络营销信息传递原理以及现阶段企业实施网络营销的实际过程,我们可以把TIM的影响因素分析分为三个阶段,各个阶段在实施全员网络营销中可能出现的重要影响因素及其对网络营销效果和能力的影响。
对实施全员营销应用的部分因素简述如下:
a.网络营销策略制定阶段的影响因素。网络营销是公司级的营销战略,没有高层管理者的决策和跟踪控制是难以取得成功的。由于全员网络营销模式管理复杂,目前很少有固定的模式可以参考,同时由于投资收益率的不确定性、营销效果难以评价等问题,使得一些企业决策者对此有所顾虑,在制定网络营销策略时延缓了全员营销的引入。这种保守的营销策略也就意味着这些企业有可能失去网络营销的领先机会。同时,由于全员网络营销涉及到这些复杂多样的技术和应用的选择,增加了制定网络营销策略的决策难度,从而影响了TIM模式获得尽早的应用。
b.TIM实施与控制阶段的影响因素。全员网络营销模式实施阶段仍然会面临各种制约TIM实施效果的问题,其中包括全员网络营销思想和方法在员工和合作伙伴中的普及程度、高质量的专业内容持续原创能力、具体的操作方法和技巧等。一般来说,各种网络营销的操作方法是否专业都是决定网络营销最终效果的直接因素。以企业全体员工的专业内容创造能力为例,在很多企业
中都是制约TIM模式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TIM模式如博客、播客、WIKI等都需要大量对用户有价值的原创内容,对于大多数企业员工来说,创作高质量的内容有一定的难度,而且缺乏持久的动力,尤其对于从事非营销本职工作的员工,也难以站在市场营销的高度来看待自己所创作和发布的信息,因此这些信息所能发挥的营销作用也是有限的。
c.网络营销管理及评价阶段的影响因素。在网络营销管理及评价阶段最突出的两个影响因素是TIM管理规范及效果评价问题。
全员网络营销的管理规范及其推广贯彻的程度对TIM的成功有直接影响。由于TIM模式中人的因素更为重要,也对网络营销的规范和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一种新型的网络营销模式,各企业尽管面临不同的环境,拥有不同的资源,但同样都缺少足够的经验,难以制定完善的管理规范。例如一些企业因为员工博客而泄密,有些则被竞争者所利用,为企业带来了不必要的损失。全员网络营销效果评价问题并不容易解决。网络营销效果的综合评价至今仍然并没有获得广泛认可的评价体系,全员网络营销的出现不仅本身没有系统的效果评价方法,而且进一步增加了网络营销综合效果评价的复杂性。这一因素将会进一步对网络营销策略的认识层面产生影响,使得企业难以对已经发生变化的网络营销环境做出及时的策略调整,结果表现为营销战略的短视及网络营销策略调整滞后效应,对于企业的持续网络营销能力提升也产生了负面影响。比较而言,TIM与TQM一样,尽管从理论上说有其先进性和合理性,但往往在实际应用中因为某些具体问题而影响其实施效果,甚至半途而废,这是需要特别引起重视的问题。
研究表明2/3企业的TQM战略实施缺乏持久性,实施不到2年就终止了。一项对全球500强企业的调查表明,只有36%的被调查者认为TQM可以显著提高企业竞争力(BusinessWeek 1992)。有鉴于此,为尽量减少应用中的误区,对TIM
模式的系统研究就更为必要。
结论3:全员网络营销理论上具有先进性与合理性,已表现出广阔的应用前景,但在企业实施过程中的每个阶段都存在一定的制约因素,因此在TIM实施模式及规范管理等方面需要更多的研究和实践总结。
⑺ 目前影响网络营销发展的因素有哪些
一.技术与基础设施对网络营销的制约
技术与基础设施的制约主要是这样三个方面的问题:
(1)配送渠道问题。这是中国发展网络营销的又一瓶颈。基于互联网的企业营销活动仅仅实现了网上沟通、订购、支付,企业还需要通过特定的渠道将顾客所购商品送达其手中。
(2)电子支付体系滞后问题。电子支付是指从事电子交易活动的当事人使用安全电子手段通过网络完成货币支付与使用价值的转移。在我国当前的情况看,电子支付还是网络营销活动的重要瓶颈,许多网络客户仍然是网上订购、网下支付,这就不能算是真正的网络营销。
(3)企业信息化管理水平的制约问题。我国企业的信息化管理水平与网络营销发展的要求还有相当的距离。因为缺乏先进、高效的管理信息系统的支持,企业在生产、库存、财务、客户管理等许多环节就缺少相应的信息支持与资源共享,网络营销就不易开展。
二.有关法规对网络营销的制约
在目前我国网络营销的角度看,市场准入、安全认证、用户隐私权、电子支付、税收征管、知识产权保护、电子广告等等的问题迫切需要得到解决。如网络安全问题,在经济信息化不断加快的过程中,违法犯罪分子日益猖獗地利用计算机网络进行欺诈活动,据美国的有关报道,每年因网络安全问题造成的经济损失近百亿美元。网络安全不仅损害企业利益,有时也危及国家利益,因此在这方面的立法工作非常迫切。又如知识产权保护的问题,网络资源共享是互联网的主要特征之一,所以知识产权保护问题是网络营销活动中经常要涉及到的问题,包括专利权、商标权、著作权、商业机密、专有技术在网上的使用与保护问题。
三.社会文化环境对网络营销的制约
社会文化环境对于企业市场营销活动面临的是一种软约束,我国影响网络营销的社会文化因素有:
1.消费者对网络营销的认知问题。由于人们根深蒂固的传统消费思想的影响,加上当前网络营销发展中存在安全、支付、配送等诸多问题,造成上网人数多而参与网络营销活动的人少。有关调查显示,在经常光顾汽车网站的访问者中,真正想在网上购车的顾客不到5%,网上信息再完整、再真实,还是更相信看得见、摸得着的真品,这种大众化的消费心理阻碍了网络营销的发展。
2.人们对网络营销的认知问题。我国部分企业认识到发展网络营销是谋求企业竞争优势的重要手段,而有一些企业仍处于观望等待之中。有一些企业虽然建立起了自己的网站,但没有及时更新相关信息,访问率很低,有的甚至成为空壳网页。
3.现行的商业文化与信用体系问题。在市场机制尚未健全、法规体系尚不完整的今天,市场上充斥着欺诈、假冒伪劣、拖欠货款等丑行,诚信经营的理念受到严重挑战,这不仅破坏了市场经济秩序,也严重影响了合法经营者与消费者的交易热情与消费热情,许多人慨叹:面对面的交易都受骗上当、防不胜防,在网络这样一个虚拟的环境中岂不更加危险?有这样的心理是可以理解的。可见,现行的商业信用问题也是阻碍网络营销发展的重要原因。
4.网络营销的人才制约问题。自网络营销引入中国以来,对相关专业人才的培养就一直在进行着。特别是那些既懂得所在行业的业务知识、又掌握计算机网络技术应用、同时还了解市场营销及企业经营管理知识、外语又能过关的复合型人才严重匮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