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如何加强干部教育培训主体班次管理
一、树立学员意识,准时报到入学
1、干部参加脱产培训进修的,入学后原则上不再承担原单位的工作任务,应及时处理好手头事务,做好工作交接。
2、按照《入学通知》的要求,做好入学前准备工作。围绕学习内容,提前进行调研思考,并“一事一议”开展策论研究。
3、按规定时间报到并办理入学手续。因故未能按时报到的,须由所属县(市、区)委组织部或市级机关部门、市直属单位党委(党组)向市委组织部请假。逾期不报到的,取消本次培训入学资格。
4、自觉树立学员意识,实现从工作到学习、从干部到学员的角色转变。
二、遵守课堂纪律,认真学习听课
5、按时到课学习,不迟到、不早退。
6、坚持对号入座,上课时关闭手机等通讯工具,不做与学习无关的事。
7、统一安排的自学时间,应认真完成指定的学习任务。
三、理论联系实际,深入调查研究
8、学习期间,将在本市范围内组织若干次调查研究、蹲点助创和现场考察活动。学员应积极参与,深入基层。
9、除异地教学外,一般不安排出省考察。确因教学需要的,必须经市委组织部批准。
10、应严格按照定时间、定地点、定内容、定任务、定线路、定经费、定责任的要求开展调研考察活动,并轻车简从,尽量减少基层负担,不收受任何形式的馈赠物品。
11、对统一组织的蹲点助创活动,学员应积极投入,认真记好《蹲点记实》,并积极提出助创发展建议。
四、克服工学矛盾,严格请假制度
㈡ 中青年干部培训班是做什么的
主要是培养省市一级领导干部,主要在中央党校和党的三大干部培训学院:中国浦东、井冈山、延安干部学院。中青年干部培训班,为干部教育培训提供了重要基地,对于继承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提高领导干部领导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本领,对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㈢ 怎样开展企业管理干部培训
怎样开展企业管理干部培训:
从智力能力:概念化能力,判断力和逻辑思维能力三个方面;管理能力:管理规划能力和行动能力;人际交往能力;自我控制能力:情绪控制能力,自我估计能力和环境适应能力。四方面培训后,中层管理人员发挥了其承上启下重要的作用。企业各部门沟通顺畅,增强了整体作战能力;上层决策及时、有效地得到了执行等一系列优势,企业得到了平稳的过渡。
1.基层管理人员是指在企业生产、销售等经营活动一线执行管理职能的直接管理人员。他们与一线操作员工最接近,其管理水平直接影响到企业员工的积极性和对企业的忠诚度。
2.由此可见基层管理人员侧重的是专业技能。专业技能是指对生产产品或提供服务的特定知识、程序和工具的理解和掌握。
基层管理人员的培训
基层管理人员培训内容主要包括企业总体经营计划和分计划;监工的任务、责任和权限;工作标准化;人际关系;工作方法;会议组织与控制;全面质量管理及实施;合理化建议的组织和生产方法;员工考核和激励;企业规章制度。
提升中基层管理人员角色转换,从技术型转向综合型人才; 创建沟通平台,培养OTI中基层管理人员主动沟通、高效沟通,主动配合的工作方式; 提升中基层管理人员带队伍、激励和辅导团队,并有效的率领团队提高绩效的能力; 增强组织凝聚力,培养大团队意识。为共同的团队目标而奋斗。
㈣ 党校对干部培训有何需求
牢固树立按需培训理念,准确把握培训需求,是新形势下加强党校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提高培训针对性、实效性的重要保证,也是中央新近印发的《2010—2020年干部教育培训改革纲要》一再强调的一项基本工作原则。对于各级党校来讲,就需要高度重视需求调研,坚持把需求调研作为教学计划生成的必经环节,为了保证教学计划的质量,笔者认为,在开展需求调研前必须把握“三个充分认识”,做到“三个坚持”:
一、充分认识到组织部门、学员单位和学员个人的主体地位,坚持围绕需求开展研究
培训需求,具体而言即组织需求、岗位需求和干部个人需求。这三方需求应由组织部门、干部所在单位和学员个人提出,这是毋庸置疑的。但在实际工作中,党校、行政学院等干部教育培训机构都能够充分认识到,但却不一定能认真做到。如有的培训机构并不去真正地开展调研,只是走一走调研的形式,做一做调研的样子。还有的培训机构干脆根本连培训调研都不进行,主观地根据自己所想当然的培训需求去制定好教学计划后才去征求组织部门的意见。
历年来的培训实践证明,凡是能够真正开展需求调研,真正把需求调研作为制定教学计划的必经环节,其所开设的课程、设计的教学内容,必然能够获得学员的真诚欢迎、真心赞同、真正认可;而那些没有与有关部门充分沟通,越俎代庖制定教学计划的,其培训针对性、实效性则根本无从谈起。
与此同时,培训机构作为培训调研的具体组织者和承担者,在需求调研的过程中,也承担者非常重要的作用。因为培训机构在承担教学任务的同时,也进行着干部教育培训规律和干部成长规律的研究。培训机构对于需求调研的重要作用就在于认真研究培训需求,努力把培训需求转化为教学目标,物化为具体的培训内容。因此,对于培训机构而且,其准确定位应是培训需求的“加工者”,而非“制造者”。
二、充分认识到培训需求的复杂性,坚持开展分类研究
来党校、行政学院培训学员来来源于社会的方方面面,决定了培训需求也负责多样。总起来说,复杂性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层次性。培训需求的层次性,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划分,一是行政层级,来党校、行政学院参加培训的学员,无论来自政府机关、人大机关、政协机关,亦或者事业机构,一般都具有一定的行政级别;二是需求层次,类似于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在党校、行政学院的培训工作中,按干部成长的需求层次,主要指入门的初任培训,晋升的任职培训,素能提高的专门业务培训和岗位培训等。
二是类别性。研究和划分培训需求的类别,也是当前培训机构开展分类教学的重要工作。在这里,笔者把需求类别分为三方面,一是即按需求主体划分,即最常见的组织需求、岗位需求和干部个人需求的划分;二是按学员所在单位的性质划分,可以分为机关类和行业类。再细分,可分为党的机关、人大机关、行政机关、政协机关、司法机关及群众社团等机关和国企、私企等行业;三是按干部个人职位,可分为正职、副职和普通干部等。
三是动态性。学员的需求不是静止不变的,一方面会随着形势的变化、任务的变化也不断发生变化,另一方面也会随着干部学历、阅历和经历的增长而不断提高。
培训需求的这种复杂性,对党校、行政学院等培训机构的教学提出了很大的挑战。要针对性地开展教学,就不能一刀切,必须按照实事求是的原则,分层分类地开展教学。因此,对于培训机构而言,其首要工作即时认真开展干部素能模型的研究,制定分类分层的培训大纲,以此为依据来开展教学。
三、充分认识到培训需求党校难以全面满足,坚持发挥自身优势
来自于社会各方面的培训需求,对党校教学提出了很高的挑战。但党校相对于其他高校、科研院所等机构只是“在党委直接领导下培养党员领导干部和理论干部的学校”的定位,决定了党校的特点,决定了党校不可能满足所有培训需求。
党校不具有高校、技校和社会培训机构的优势。党校与高校相比,没有长学制,也没有系统的学科门类;与技校相比,优势在于开发能力,而不是技术培训;与社会培训机构相比,不是完全的市场化培训和职业教育培训。党校与其他培训机构的区别,决定了党校不能为学员弥补国民教育的课程,难以提高学员的技术,也提高其他职业技能。
党校具有其自身独特优势和专门职责。党校与其他培训机构相比的劣势,也正是党校的优势所在。党校是培养党员领导干部和理论干部的学校,其自身独特的优势在于系统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党性修养,在于学习、研究和宣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等重大战略思想,在于加强干部的党性锻炼。《中国共产党党校条例》指出,党校的基本任务是培训轮训各级党员领导干部及后备干部、培养理论干部,承办党委和政府举办的专题研讨班,围绕国际国内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开展科学研究,承担党委和政府下达的调研任务、推进理论创新,针对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开展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的理论宣传、开展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宣传等。因此,对于党校而言,认真完成上述工作,才是党校的工作重点之所在。那种认为只要是培训需求党校都要满足的观点,显然是不正确的。
综上所述,我们的党校、行政学院等干部教育培训机构,无论何时都一定要始终按照实事求是的原则,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努力开展好各项教学工作,认真履行好自身职责。
㈤ 中层管理培训课程的课前调研,必须注意哪几点
中层管理培训课程,是对企业提高高中基层管理者素质和能力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课程,中层管理培训课程被培训行业协会评为企业最需要的课程之一。要想把课程做到更有效,更有价值,需要培训机构、培训老师、企业培训负责人,在前期调研中重点关注如下几个方面。
要有方向性地了解,而不是表表面面的课前调研。我建议了解如下信息:
1. 企业是快速发展还是停滞不前,瓶颈问题在哪里?
2. 企业的近期发展目标是什么?
3. 最高领导的领导风格怎样?
4. 学员走上管理岗位多长时间了?
5. 现有管理者多数是有力无心?还是有心无力?还是……?
6. 现有的管理者最需提升的,是心态?还是技能?
7. 如果是需要提升技能,那最急需提升的是哪几点?
8. 之前做过哪些?之后将继续做哪些培训?
9. 企业最近发生了哪些重大事件?
10. 企业近期重点提倡什么?反对什么?
㈥ 浙江大学近期有开设什么干部培训班吗
浙江大学一直在开办干部培训班,学习的人也很多,你们想去浙大哪里学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