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家庭应急计划方案怎么写
灾难的发生总是让人猝不及防。“知道如何做”是我们保护自己、保护家人最好的准备和应尽的责任。我们可以按照以下几个步骤来建立个人和家庭的应急计划。
(一)基本知识储备
了解本地区和家庭周围经常发生的灾害事件。 了解应对各种灾害事件的基本常识。 寻找家庭中的安全盲点。
知道如何帮助老人、孩子和残障人士。
了解本地区、本社区、本单位和子女学校的应急方案。
(二)制定应急方案
召开家庭会议制定自家独特的应急方案,具体内容包括:
(1)家庭成员集合处确定紧急状态时的“家庭成员集合处”,最好有两处: ①家中发生意外时可去的屋外安全地点。
②当发生意外难以到达①地点时,可去的本市某交通便捷地。
(2)家庭紧急联络人
在北京市和外市各选择一位“家庭紧急联络人”。这样,事故发生时,家庭成员可以通过此两位固定的联络人取得联系。
(3)信息联络卡
为每位家庭成员准备一张信息联络卡(老人和儿童尤其必需)。上面记录本人的名字、家庭地址、家庭其他成员、联络电话、年龄、血型、既往病史等信息。信息卡注意每年更新,并在工作单位和邻居家备份。
注意
·在家庭成员中普及安全知识。尤其要教会孩子急救常识,主要是如何拨打110报警电话等。 ·将“家庭紧急联络人”的号码和常用报警号码贴在家中电话机上或近旁。 ·和家庭成员一起讨论和完善家庭应急方案。
(三)核对安全事项
·家庭中通常存在许多安全盲点,请逐一核对您是否注意到了以下安全事项: ·在家中装设油烟警报器,注意安装位置和房间,尤其要重视卧室。 ·不要在衣橱等高处堆放行李箱等重物,以免坠落砸伤人员。 ·储存家庭应急物品并准备家庭应急包。 ·参加灾难应对和急救知识培训班。
·针对不同灾难和事件,确定家庭中的避难点或“安全房间”。 ·每半年给孩子们讲述一次安全知识,以免他们忘记。
·应在室内玻璃上粘贴胶纸,以防玻璃破碎飞溅造成意外伤害。
·让家人都知道电源总开关位置,并学会如何在紧急情况下切断总电源。
·家中勿堆积易燃物品。 ·窗户应保持开关自如。
·每个房间都要找出两条逃生路线,如通过房门逃生或借助窗外管道逃生。
·检查家中电线有无老化、裸露甚至断裂等现象。
·厨房应备有灭火器,所有家庭成员须了解其使用方法。
·将家庭紧急联络人、消防队、派出所电话号码贴在靠近家中电话的地方。
·须在家中浴室地板平铺垫子或大毛巾,防止老人或儿童滑倒。
·灯具须远离窗帘、衣物等易燃物品。
·避免将盛水的花瓶、水杯等容器放置在电视机或影音器材上。
·排查家中其他的安全盲点。
(四)准备家庭应急箱
每个家庭都应准备一些必需的应急物品并放置于箱内,以备不测之灾。家庭可按照下列清单储备应急箱中的日常用品。
【水】
·储备家庭使用的三天水量,以每人每天4升的标准储存(2升用来饮用,2升供准备食物和清洁卫生)。
·若有儿童、老人、病人则需加量。
·水须装在干净、密封、易携带的塑料瓶中。 ·每六个月更换一次储备用水。
·条件允许的家庭可购买一套合格的便携式水净化过滤器。
【食品】
·选择储备食品应遵循以下几条原则:
·挑选不需冷藏、即开即食、少含或不含水分的固体食品,如饼干、面包、方便面等。
·选择轻便易携带的食物。
·为老人、幼儿和有特殊要求的人准备食品。 ·为宠物准备食物。
❷ 家庭消防安全应急逃生方案
家庭消防安全应急逃生方案
1、绘制逃生路线图,在图上标出所有可能的逃生出口 记得一定要把家里所有的房六、窗户、楼梯都标注在图上,这样能够让您和您的家人对紧急情况下家里的逃生路线一目了然。同时,请别忘记标注房屋附近的疏散楼梯,因为城市居民大多住在多层和高层住宅里面!
2、如若可能,尽量为每个房间画出两条逃生路线 房门当然是每个房间的主要逃生出口。但是,如果房门被大火和浓烟封堵,您就需要另外一个逃生出口,例如窗户。所以,您一定要确保家里的窗户能够自如开启,并且家里的每个人都清楚知道逃生的路线。如果窗户安装了防盗锁,那么一定记得在家里准备锤子等应急工具。
3、重点关注火灾发生时家里其他需要帮助的成员 制定家庭火灾逃生计划一定要提前考虑到紧急情况下家里需要帮助的小朋友、老年人或者残疾人、智障人员,甚至您心爱的宠物。事先的规划能够帮助您在紧急情况下争取到关键的几分钟,甚至几秒钟。
方案策划
要考虑逃生包的选择和准备,以及消防设备的储存,逃生路线的选择,以及逃生路线的多种应急计划都是关键,同事要进行定期检查。
对于家庭单位来说,家庭成员的共同检查可以起到在培训的效果。火灾逃生时,请顺便大力敲一下您邻居的房门,并关上自家的大门,以帮助邻居逃生和避免自家大火短时间殃及近邻。
❸ 经过家庭急救小常识的学习,您有什么样的收获和体会呢
经过家庭急救小常识的学习,我觉得收获颇多,在家庭里边儿学习一些急救的小常识是非常有必要的。
❹ 《家庭急救》1,为什么要学习急救
《健康大网络:家庭急救篇》内容简介:家庭急救包含的内容非常广泛,涉及很多的医学学科。家庭中的紧急情况出现于日常生活中的方方面面,而如何面对及处理这些情况,则是广大读者甚为困惑、也最为关心的问题。朱华栋主编的《健康大网络?家庭急救篇》从家庭急救的一些基本概念、常见误区以及急救处理中的一些基本原则出发,介绍了人的基本生命体征、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急性症状、症状背后隐藏的潜在病变和致命性危险、各种急性症状的对策、各种意外伤害、突发急性疾病,以及中毒、环境伤害、自然灾害发生时的自我急救,并在最后一章中介绍了一些常用的、规范的、可操作性的急救技术,如胸外按压、人工呼吸、止血、包扎、吸氧、伤员搬运、居家急救药箱等。希望借《健康大网络?家庭急救篇》能破除读者关于家庭急救的一些困惑和误区,以指导广大读者有一个正确的态度与方法来面对这些危急情况,最大程度地争取黄金抢救时间,挽救病人的生命以及尽可能地保留病人的各项生活功能
❺ 学习中老年家庭急救的收获有哪些
首先要看你有什么病史,有高血压的可以配些降血压的药,有心脏病的可以配些速效救心丸,有哮喘的可以配些沙丁胺醇气雾剂.还有就是感冒药了,现在夏天到了可以预备些防暑用品.
❻ 家庭急救方法有哪些
1?心绞痛:病人应马上口含硝酸甘油片,安静休息,通常用药几分钟后疼痛即消失,然后送医院诊治。
2?心肌梗塞:让病人就地躺下,马上与医院联系,在医生未到之前,若病人的脉搏突然消失,停止心跳,应迅速在其胸前区叩击几下,通常可恢复心跳;如仍不奏效,应作胸外心脏挤压;若呼吸停止,进行人工呼吸。胸外心脏挤压应在胸廓正中间胸骨下大约1/2处进行,每分钟挤压60次为宜。人工呼吸,每分钟以12~15次为宜。
3?高血压引起脑出血:不可乱搬动,以免增高血压而加重出血,应稍微垫高病人头部并偏向一侧,千万不可让其摔跤。如病人呕吐,要及时清除,以免吸入气管阻塞呼吸造成窒息。同时,应马上挂急诊电话请医院派人抢救。
4?高烧抽搐:衣服不可捂得太紧,让热量充分散发,并用酒精或高纯度白酒擦身,同时送医院诊治。
❼ 关于宝宝的家庭急救措施,家长们要掌握哪些
如果家里面有小孩子的话,就会让很多父母都感到非常的担心,而且很多家庭为了照顾小孩子可能父母其中有一方会辞职,或者把孩子交给爷爷奶奶照顾。因为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他们经常会做出很多危险的举动,而且从孩子出生以后到他快乐健康的长大真的是非常不容易的,在他成长的过程中会出现各种各样的潜在危险,所以如果家里面有小宝宝的话了解一些关于宝宝的家庭急救方面的措施是非常必要的,家长们掌握了也可以在关键时刻避免情况严重。
还有很多关于小孩子的急救措施,像宝宝吃饭被噎住了,或者其他的一些突发情况,感兴趣的家长都可以进一步的进行了解。
❽ 中老年家庭急救知识问题
和普通人相比,一些身体素质较差或有其他疾病的人更容易出现中暑问题,所以在炎热的天气里自己和家人就更要注意。
老年人由于皮肤汗腺萎缩和循环系统功能衰退,肌体散热不畅。
孕产妇因为怀孕或产后体力消耗大,身体虚弱,如果逗留在通风不良、温度较高的室内,就容易中暑。
婴幼儿的各系统发育不够完善,体温调节功能差,皮下脂肪又比较多,对散热不利。
炎热天气会使心血管病患者的交感神经兴奋,加重心血管的负荷。尤其是心脏功能不全的,他们体内的热量不能及时散发而积蓄,所以容易中暑。糖尿病患者的机体对内外环境温度变化反应迟钝,虽然热量已经积蓄在体内,但病人的自觉症状却出现得较晚,易引起中暑。
患一些感染性疾病的患者,因为细菌或病毒性感染可以使人体产生内源性致热原,让机体产热加速。炎症还能使机体释放出一些物质,使血管痉挛收缩,更不利于散热而容易中暑。
营养不良的人因为营养素的缺乏使血压下降,反射性地引起血管的收缩。他们还容易反复腹泻,导致脱水和电解质紊乱而中暑。
服用抗组织胺药、抗胆碱药、安眠药等的人也会产生血管收缩,使体温调节中枢发生障碍,容易中暑。
多喝淡盐水午后少外出
夏日发生中暑的多是一些打工者。其劳动强度大,工作时间过长,生活环境恶劣,房间闷热不通风,营养差是引起中暑的主要因素。
此外,年老体弱、孕妇、肥胖及有甲亢、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的患者也极易发生中暑。因此,一旦出现头昏眼花、乏力、口干、恶心呕吐、发烧、惊厥、抽搐、无汗、呼吸困难等症状,应马上在阴凉通风处休息片刻或用冷水、冰水湿敷,随后立即到医院就诊,如治疗不及时,容易引起合并症,甚至死亡。
要预防中暑的发生,除了尽量避免在日照最强烈的上午10时至下午2时外出,还应该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①保持室内通风,降低室温,室内起码要有电扇通风、降温;②高温下工作时间不宜过久,每天尽量不要超过8小时;③降低劳动强度,备好防暑降温饮料,尽量多补充淡盐开水或含盐饮料;④保证充足睡眠,多吃些营养丰富的水果和蔬菜。⑤尽量穿透气、散热的棉质衣服。
夏季良饮是热茶
盛夏酷暑,饮何种饮料为好?中医认为,惟热茶莫属。
现代医学研究表明,溶在热茶中的咖啡碱、可可碱、茶碱和芳香物质,可兴奋大脑神经,有利于对体温中枢进行调控,并能强心利尿,促进血液循环,增加肾脏血流量,加快代谢,使体内多余热量随尿液排出体外。喝热茶可促进血液流向体表,汗孔洞开,汗腺舒张,促进汗液排出,散发热量。有人测定,喝热茶9分钟后可使皮肤温度降低1℃-2℃,降温可维持15分钟以上。
老年人因津液不足,口干舌燥,茶中含的茶多酚、糖类、氨基酸及多种芳香物质可刺激口腔黏膜,促进唾液分泌而起到生津止渴的作用。患有肥胖症、高脂血症、心脑血管病等慢性病的人,在炎夏易发生中暑,茶中的茶多酚、维生素c、酯多糖等成分,具有保护心血管健康,降低胆固醇和血脂的作用,并能保护造血功能,升高白细胞,增强抗病能力,因而饮茶对强身防中暑极有裨益。
但饮茶要讲科学,饮茶不可过量,茶水以清淡适中为宜,慢慢品味。
豆浆解暑又降火
夏天出汗多,能量消耗大,人们一般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消瘦,一方面要消暑,另一方面营养的补充也十分重要。但夏季营养流失太快,不容易吸收;而且进补容易上火,因此夏天进补要以均衡营养、降温去火为前提,不宜进食燥性补品。你可知道,小小一杯豆浆不但能达到进补的目的,同时还有消暑功效。
中医认为:豆浆性平味甘,有生津润燥之效,“泻胃火,治内热”、“利水下气,制诸风热”。众所周知,绿豆有降暑功效。以黄豆和绿豆为原料做成的“消暑二豆饮”,更具清热解暑、润喉止渴之效。同时富含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等养分,经常饮用能均衡人体营养,调整内分泌,对降低胆固醇、减轻动脉硬化、高血压及保肝等有一定的帮助。
下面再介绍一种豆浆:百合莲子浆。
用料:百合10克、莲子肉10克、银耳10克;绿豆45克、冰糖或蜂蜜适量。
制法:将百合干和莲子肉用温水浸泡至发软;将银耳用水发开,洗净摘成小朵;将绿豆浸泡充分,与百合、莲子、银耳清洗干净,一起放入豆浆机网罩内,杯体内注入适量清水,机器安装到位。启动机器,十几分钟后,红枣莲子豆浆就做好了。可根据个人喜好趁热往杯体内调入白糖或蜂蜜搅匀即成。
特殊人群防暑套
路酷暑来临,很多抵抗力差的人,如:婴幼儿、孕妇、老弱者,在高温环境里一不留神就会中暑,抢救不及时可能会导致悲剧的发生。因此,在高温天气下,这些特殊人群更应采取措施防中暑。
婴幼儿:应穿薄的棉质单衣,如果流汗要马上擦干,尽量不用电扇或冷气。外出戏水前应选择不含香精、防晒系数低于15的防晒乳液外擦。室内外温差不要太大,室温不低于25℃。冷气房内最好放一盆水,以免干燥。
孕妇:衣着应凉爽宽大,多吃新鲜蔬菜、新鲜豆制品;经常用温水擦洗,不要盆浴;不要因为过于贪凉而导致感冒发生,此外要保证睡眠。
老弱者:保证每天不低于7小时的睡眠,调整饮食保护脾胃,不要多吃辛辣食品,要常吃清淡食物;由于天热汗多,因此补水显得很重要,每天要补充至少2500毫升的水分。
一旦有中暑发生,首先要搬离高温环境。用40%浓度的酒精或温水擦拭全身,并在额头、腋窝和腹股沟等血管浅表处放置冰袋。若出现高烧、昏迷、抽搐等病情较重者,应及时送医院抢救。
家中应备些中药
藿香正气液(水、丸、胶囊):主要有降暑解毒、化湿和中之效。临床凡有外感风寒、内伤湿滞,表现为感冒、呕吐、腹泻的患者,均可使用。
十滴水:主要用于中暑引起的头痛、头晕、恶心、呕吐、胃肠不适等。在长途旅行、高温环境下工作时,可用此药预防中暑。
人丹:主要用于因高温引起的中暑头痛、急性胃肠炎(呕吐、腹痛、腹泻)、夏季感冒与水土不服等。
暑症片:具有降暑解毒、化痰开窍、调和胃肠之功效,多用于中暑昏迷者的急救,苏醒后即可停药。孕妇忌用。
另外,夏桑菊颗粒、下火王颗粒、抗病毒颗粒以及用菊花、金银花等沸水冲泡代茶饮,对防治夏日感冒、中暑等,均有良好作用。
中暑外治三法
刺血疗法取穴部位:十宣、曲泽、大椎、委中、金津、玉液。
操作方法:常规消毒后,以三棱针点刺放血,或大椎加拔罐。对轻症中暑,刺血后挤出数滴血,片刻诸症即可消失。重症中暑者每天可挤出紫黑血液0.5-1毫升,并给予清凉饮料,针后约10分钟患者神志即可清醒,继而热退汗出,诸症消失。
穴位按摩疗法轻症中暑,可取足三里、大椎、曲池、合谷、内关五穴,以单手拇指或双手指顺该穴经络走向,由轻至重在该穴位上掐压,缓慢疏推和点按穴位,反复进行3-5分钟,以局部产生酸、麻、痛、胀感为度。
重症中暑,除上述穴位按摩外,另增加人中、十宣、委中、阳陵泉、少冲五穴,以点掐、按压为主,每穴点掐、按压3-5分钟。经上述治疗后,若条件许可,给予清凉含盐饮料,或以银针针刺以上穴位,有增强疗效的作用。
擦药疗法取食盐一把,揉擦两手腕、双足心、两胁、前后心等8处,擦出许多红点后,患者即觉轻松而愈,适用于先兆中暑或轻度中暑。
科学用“两水”
入夏后,藿香正气水与十滴水几乎都成了家庭中必备的防暑应急药品,如果两种药冒然替用,必将引起不良后果。
藿香正气水有解表化湿、理气和中的功效,主治因外感风寒、内伤湿滞所致的头痛昏重、脘腹胀痛、呕吐腹泻等症。中医认为,夏季虽然气候炎热,但因天气骤然变化而防御不及时或因室内空调温度过低等原因,均会受风寒之邪引发疾病。而内伤湿滞,则是指人体因受暑湿之邪而引起的脘腹胀痛、恶心呕吐、肠鸣腹泻等症状。夏季阴雨天气较多,是一年中湿气最盛的季节,当湿气侵犯人体脾胃时,则影响脾胃的功能而引发疾病。现代医学研究证实,藿香正气水可用于夏季感冒、肠胃型感冒、急性胃肠炎、消化不良等疾病。临床表现有恶寒发热、胸膈满闷、恶心呕吐、肠鸣腹泻者可以服用。
十滴水有健胃、驱风的功效,主治因中暑所致的头晕恶心,胃肠不适,腹痛等症。中医认为,当暑热之邪侵入人体后,上蒸清窍故有头晕或头痛症状。如果暑热兼湿,使脾胃升降失常,有恶心、胃肠不适、腹痛等症状,可急服十滴水。十滴水用于治疗中暑,属于暂短的急性疾病,病程仅数十分钟或数小时,故在发病时服用2-5毫升即可。需要提醒的是,因十滴水所含的药物成分有一定毒性,故不宜多服。
总之,藿香正气水主要擅长治疗夏季风寒湿邪所引起的夏季感冒、胃肠炎等疾病,治疗范围较广泛,既可治疗夏秋的各种感冒及胃肠炎等,亦可用于中暑而引起的胃肠不适。而十滴水仅用于中暑症,即暑热引起的头晕昏迷、胃肠不适等。一药主治风寒湿之邪所致疾病,一药主治暑热湿之邪所致疾病,两者的功效主治截然不同,因此应对症选用。
❾ 万里行家庭急救教育是从哪一年开始的
2004年11月11日,“中国中老年人养生康复工程万里行”活动在人民大会堂启动,该活动主要以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科普讲座、赠书赠报等形式向中老年人传播健康知识和疾病预防常识。
而在2015年10月25日,“中国中老年人养生康复工程万里行”11周年庆典活动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隆重举行。正是在此次活动中万里行推出了《家庭急救指南》健康科普书籍。家庭急救教育是现代急救医学的一个分支,是在专业急救人员到达之前引导患者或者家庭成员及时施行一些简单的抢救措施,以免因时间延误而使病情恶化。此次推出的《家庭急救指南》就是针对普通人而编写的科普书籍,万里行自此起在全国各地通过赠送书籍、开展急救培训班等形式积极宣传急救知识,为健康教育增添新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