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大化瑶族自治县年贡川乡危岩地质灾害应急演练暨全县地质灾害防灾避灾知识培训实施方案
大化瑶族自治县人民政府
(2011年7月)
根据广西壮族自治区、河池市和大化瑶族自治县三级人民政府的文件要求,经县人民政府研究,决定于2011年7月8日在大化瑶族自治县贡川乡等宦村板上屯危岩地质灾害隐患点举行突发性危岩地质灾害应急抢险救灾现场演练,在县民族会堂二楼会议室举办全县地质灾害防灾避灾知识培训。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和演练培训目的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从构建平安、和谐社会的高度,提高对地质灾害应急预案演练工作必要性的认识。通过开展应急预案演练和知识培训,加强有关部门的协调配合,提高我县地质灾害防治快速反应、决策、应对和抢险救灾能力,高效做好地质灾害抢险救灾应急工作,增强人民群众地质灾害防灾避灾意识,使群众在可能遇到地质灾害时听从指挥,及时撤离,避免发生人员伤亡及财产损失事故。同时及时总结经验,更好地维护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
二、演练方案编制依据
本方案依据《广西壮族自治区突发地质灾害应急预案》、《河池市突发地质灾害应急预案》、《大化瑶族自治县突发地质灾害应急预案》、国务院《突发事件应急演练指南》、各职能部门的职责分工等编制。
三、演练的地点、背景和任务
危岩隐患点位于大化瑶族自治县贡川乡等宦村板上屯南侧山体上,中心地理坐标:东经107°55′20″,北纬23°44′00″,崩塌体积约55.5立方米,威胁对象为60户300人,财产为500万元。该地质灾害点近年来相继发生多次岩石崩塌,无人员伤亡。目前该地质灾害隐患点处于不稳定状态,一旦遇连续降雨和强降雨,随时都有可能造成崩塌。演练的主要任务如下:
(1)模拟情景:受连续强降雨诱发,板上屯的危岩地质灾害点出现零散小体岩石滚落现象,局部发生小滑塌,有发生岩石崩塌的趋势,情况十分紧急。
(2)模拟灾情等级:小型地质灾害(Ⅳ级)。
(3)演练内容:立即启动《大化瑶族自治县突发地质灾害应急预案》和我县汛期地质灾害防治应急救援指挥系统,紧急赶赴现场,迅速组织岩石崩塌危险区内的村民在最短时间快速有序安全撤离。
四、演练的组织机构
(一)组织单位
主办单位:大化瑶族自治县人民政府
承办单位:大化瑶族自治县国土资源局、贡川乡人民政府
协办单位:大化瑶族自治县地质灾害指挥部成员单位
技术指导单位:河池市地质环境监测站
(二)参加演练人员(330人)
(1)大化瑶族自治县人民政府领导及县地质灾害指挥部成员;
(2)大化县国土资源局地质灾害防治应急救援指挥部成员和各国土资源管理中心所人员;
(3)贡川乡人民政府地质灾害防治应急救援指挥部成员和应急救援分队成员;
(4)各乡镇分管地质灾害工作的一名领导;
(5)河池市地质环境监测站;
(6)2011年列入我县44处重要地灾隐患点的部分村两委和监测人员;
(7)板上屯全体村民。
(三)成立自治县贡川乡等宦村板上屯地质灾害应急演练指挥部
总指挥长:蓝如帅(县人民政府副县长)
指挥长:黄海瑶(县政府办公室副主任)
副指挥长:覃克良(县国土资源局局长)
覃福广(贡川乡党委书记)
成员:韦大庆(县委宣传部副部长、县广电局局长)
卢桂平(县安监局局长)
黄敏核(县机关事务管理局局长)
霍子甫(县文体局局长)
覃卫强(县应急办副主任)
韦姿羽(县国土资源局副局长)
韦茂宁(县气象站站长)
覃良(县公安局副局长)
覃广良(县卫生局副局长)
覃拥军(县民政局纪检组长)
黄群(县消防大队教导员)
黄金标(县司法局副局长)
韦建禄(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副局长)
韦艳华(贡川乡党委副书记)
覃维寿(贡川乡党委副书记)
韦海庆(贡川乡党委委员)
主要任务:负责组织应急抢险救灾演练工作;决定启动应急预案;负责组织调查、监测及工作策划;协调各工作组工作;负责组织新闻宣传报道工作;负责组织购买演练所需物资物品。
应急演练指挥部下设8个工作组
(1)综合协调组(指挥部办公室)
组长:黄海瑶(县府办副主任)
副组长:覃克良(县国土资源局局长)
覃福广(贡川乡党委书记)
成员:县府办1人、贡川乡政府1人、县国土资源局2人
主要任务:组织制定应急处理和抢险救灾方案,经应急演练指挥部审定后,送应急抢险组实施。草拟讲话稿;负责参加应急演练领导及各级观摩嘉宾的联络工作;负责应急演练工作情况与信息的搜集、汇总形成书面材料向应急演练指挥部报告,并同时向自治县人民政府报告;掌握现场应急演练进程,做好综合协调联络工作。
(2)后勤保障组
组长:黄敏核(县机关事务管理局局长)
副组长:苏艳凡(县机关事务管理局副局长)
覃拥军(县民政局纪检组长)
成员:县机关事务管理局2人、县国土资源局3人
主要任务:负责及时收集并购买各工作组需添置的避险救灾必需品;负责全县地质灾害防灾避灾知识培训会场布置工作;负责参加应急演练领导及各级观摩嘉宾的接待工作。
(3)宣传动员组
组长:韦大庆(县委宣传部副部长、县广电局局长)
副组长:韦艳华(贡川乡党委副书记)
黄金标(县司法局副局长)
成员:县广播电视局4人、县国土资源局2人、贡川乡政府1人、贡川乡等宦村委2人
主要任务:深入动员板上屯村民全力配合开展应急演练工作,并负责指导村民安全撤离;由县广播电视管理局负责做好现场应急演练过程全方位录制工作并制成光碟;特别要抓好典型对象和村民避险撤离的拍摄工作。
(4)现场准备组
组长:韦姿羽(县国土资源局副局长)
副组长:韦建禄(县住建局副局长)
覃维寿(贡川乡党委副书记)
成员:贡川乡政府3人、县国土资源局2人、县民政局1人、贡川乡等宦村委会2人
主要任务:配备安装好高音喇叭、铜锣、口哨等防灾避险预警器材;设立紧急撤离路线方向指示牌;做好撤离路线道路沿线的路面拓宽、平整、清洁卫生等工作,确保村民顺利安全撤离;绘制应急演练现场防灾避险示意图,并组织实施应急演练指挥部、主席台、观摩区、停车场、临时厕所和临时医疗救助点等应急演练现场临时设施的建设工作;做好被撤离村民的安置工作,解决被撤离村民的生活保障问题。
(5)现场秩序维护和交通管制组
组长:覃良(县公安局副局长)
副组长:韦华东(县公安局交警大队副大队长)
韦荣修(贡川乡武装部部长)
成员:县公安局3人、县交警大队1人、贡川乡派出所3人
主要任务:对应急演练现场实施封锁;组织应急演练现场治安巡逻保护;负责疏散应急演练区域内无关人员,协助转移应急演练人员;负责封闭相关路段、维护车辆秩序及应急演练现场社会治安。
(6)灾情监测组
组长:龙道立(河池市地质环境监测站技术负责)
副组长:韦茂宁(县气象站站长)
韦海庆(贡川乡党委委员)
成员:贡川乡政府1人、县国土资源局2人、监测员1人、等宦村委1人
主要任务:调查核实灾情,组织和监测、预测灾害发展趋势和潜在威胁,提出应急预测和监控措施。
(7)应急抢险组
组长:覃福广(贡川乡党委书记)
副组长:卢桂平(县安监局局长)
黄群(县消防大队教导员)
成员:贡川乡政府4人、县国土资源局2人、县消防大队4人、县安监局1人
主要任务:在应急演练过程中组织群众撤离危险区域,抢救受灾群众,帮助群众进行避险安置;在群众撤离后,挨家挨户确认是否已全部撤离。
(8)医疗卫生组
组长:覃广良(县卫生局副局长)
副组长:谭义志(贡川乡卫生院院长)
成员:贡川乡卫生院3人
主要任务:组织指挥现场受伤人员接受紧急救治和转送医院救治;设立临时医疗救助点;负责调集、安排医疗器材和救护车辆。
五、演练的时间和步骤
此次实战演练分3个阶段进行,即研究部署阶段、宣传动员筹备阶段、实施演练阶段。
第一,研究部署阶段(6月20日—7月2日)
2011年7月2日,应急演练指挥部召集各指挥部成员、各工作组及乡政府有关领导召开预备会。综合联络组全面负责各项准备工作的协调与筹划。会议内容:①座谈应急预案应急演练方案的实施有关问题,确定指挥地点;②研究应急演练工作分工;③领导讲话,部署板上屯危岩地质灾害应急预案演练工作。
第二,宣传动员筹备阶段(7月3日—7月7日)
(1)综合联络组全面负责各项准备工作的协调与策划:到现场踩点确定应急演练指挥部、主席台、观摩区、停车场、临时厕所和临时医疗救助点等地点并督促实施;随时掌握各组准备工作完成情况,及时向指挥部汇报进度。
(2)后勤保障组做好应急演练防雨措施等所需物品物资的购买工作。后勤保障组根据各组要求购买、储备相关预警器材及救灾物资。
(3)宣传动员组时刻关注板上屯的地理环境及后山危岩情况,率先熟悉群众撤离路线并做好紧急撤离群众的训导工作,采取人盯户、人盯人方式,负责板上屯村民的撤离动员工作,在警报拉响第一时间里组织并帮助村民迅速撤离,同时负责督促承担报警、喊话、敲锣工作的人员听从指挥部指令做好预警工作;确定行动不便2个重点对象、1个受伤对象、1户1人坚决拒绝撤离需应急小分队采取强制措施的对象等相关典型形象的应急演练工作,并详细编制序列目标任务。做好现场音频通讯传输与接收器材安装和调试等工作。
(4)现场准备组在板上屯农户家房顶安装一个大功率防空报警器和安装一个高音喇叭;在板上屯拉挂横幅,画好撤离路线图并固定好撤离路线指示牌;绘制应急演练现场防灾避险示意图,并按时完成临时设施的建设工作;做好被撤离村民的安置工作,解决被撤离村民的生活保障问题。
(5)现场秩序维护和交通管制组熟悉板上屯的交通情况,制定交通保卫措施,解决有关问题,准备封闭公路通行的禁牌及禁止进入危险区的禁区标志,确定警戒方案。
(6)灾情监测组到板上屯后山危岩地质灾害隐患处,熟悉危岩隐患点情况,科学选准安置警报器位置,并熟悉警报器情况,以便在听到指挥部指令时及时拉响警报。
(7)应急抢险组熟悉板上屯的撤离区、2个行动不便重点对象、1个受伤对象、1户1人坚决拒绝撤离对象等情况,落实专人对应,以便在村民撤离时帮助村民撤离至临时避险安置点,撤离后分组挨家挨户进行核查确认是否全部安全撤离。
(8)医疗卫生组熟悉板上屯情况,分别在临时避灾安置点和公路边上设立临时医疗救助点,准备救护车及相关救护用品在应急演练时使用。
(9)开展应急预演。7月6日9:00—11:30,指挥部全体人员深入应急演练现场进行预演。通过预演,查找工作不足,及时调整和完善,为正式演练做好战前工作。
第三,实施演练阶段(7月8日8:00—9:30)
(一)主持人解说(8:00—8:15)
县文体局负责提供应急演练现场音响等设备,并做好调试工作。调试成功后,由县广电局主持人介绍参加本次应急演练的各位领导、演练目的、程序、背景、任务等。
(二)正式演练
按照灾情报告,应急处置和灾情解除三部分进行。
演练流程:
8:00参加演练领导、各组人员到指定位置。
8:15指挥长下达演练命令。演练正式开始,各组按任务分工实施演练。
8:17拉响监测警报器,危岩监测员韦振庭立即向村委监测责任人韦荣生报告:“我屯后山危岩隐患点出现小规模岩石崩塌滑落,有扩大的趋势等异常情况,请尽快组织村民应急避险转移,同时向上级报告,请求支援”。
8:20危岩隐患点监测责任人韦荣生向乡人民政府报告:“我村板上屯后山危岩隐患点出现小规模岩石崩塌滑落等异常情况,有扩大的趋势,请求上级给予救援。”
8:22乡人民政府向指挥部汇报板上屯灾险情情况。
8:25指挥长通过乡人民政府的汇报分析,果断发出指令:请立即组织危岩下方的村民迅速撤离。
8:30撤离开始。
撤离路线:村民从预定的撤离路线撤离到临时安置点位置。
8:50撤离完毕。
8:55应急抢险组报告:受威胁村民全部撤离危险现场,拒撤户1户1人已被强制撤离到临时安置点,有1人在撤离中摔伤已紧急送达临时医疗救助点,电源水源已被切断。
现场秩序维护和交通管制组报告:通往危险区的公路、道路已封锁,警戒工作有条不紊进行。
现场准备组报告:撤离村民已安置妥当。
医疗卫生组报告:撤离过程中有1人因摔跤受轻伤,已得到紧急处理,临时医疗救助点已建立,工作正常开展。
灾情监测组报告:据监测,崩塌体变化已趋稳定,降雨已停止,建议解除封锁警戒事宜。
9:00指挥长下达命令:解除道路封锁、警戒;医疗卫生组继续检查是否还有受伤群众;灾情监测组继续监测,有情况及时报告。
9:10指挥部领导成员到灾民临时安置点看望灾民安置情况。
9:20总结讲评应急演练工作
9:30演练结束。参加应急演练人员(除板上屯村民外)回到县民族会堂二楼会议室培训会场。
六、举办全县地质灾害防灾避灾知识培训
(1)时间和地点:2011年7月8日10:00—12:00在县民族会堂二楼会议室
(2)参训人员:参加应急演练人员(除板上屯村民外)
(3)培训内容:
①县领导就全县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做重要讲话
②地质灾害防灾避灾知识专题讲座
③河池市国土资源局领导讲话
七、演练和培训的工作原则和要求
(一)本次危岩地质灾害应急演练工作应遵照的原则是
(1)以人为本、避让为主的原则;
(2)统一领导、分工负责的原则;
(3)反应迅速、措施果断的原则;
(4)部门配合、密切协作的原则。
(二)工作要求
(1)加强宣传动员。演练前由宣传动员工作组向有关村民和参与人员进行宣传和通告,保证调动所有参与演练人员的积极性,熟悉演练程序,避免发生慌乱,确保参加实战演练人员的绝对安全。
(2)增强工作主动性。应急演练的指挥部成员,要增强工作主动性,按照各工作组的主要任务及时分工落到实处。在应急演练中尤其要反应迅速,积极服务。
(3)服从领导,听从指挥。各小组进入指挥部报到并待命后,一切行动要服从领导,听从统一指挥,遇到紧急情况要密切加强沟通和汇报。正式演练开始后,各工作小组具体行动的演练听从黄海瑶副主任统一指挥。
2011年地质灾害应急演练选编
2011年地质灾害应急演练选编
❷ 消防应急知识培训措施
一、消防安全“四个能力”
提高检查消除火灾隐患的能力,提高扑救初起火灾的能力,提高组织人员疏散逃生能力,提高消防宣传教育培训能力。
二、“三懂三会”
懂基本消防常识、懂消防设施器材使用方法、懂逃生自救技能,会查改火灾隐患、会扑救初起火灾、会组织人员疏散。
三、灭火器如何使用
提灭火器走到距火点3米左右:拔掉保险销;将喷嘴对准火源根部;用力按下压把来回扫射进行灭火。
四、消防栓如何使用:打开消火栓门,如有按钮则按下内部火警按钮,一人接好枪头和水带奔向起火点,另一人接好水带和阀门口,逆时针打开阀门水喷出即可。
五、“第一灭火力量”和“第二灭火力量”的概念
第一灭火力量是由起火部位附近的当班员工自发组成的,在1分钟内形成灭火力量。第二灭火力量是由不在起火部位的其他当班员工组成的,火灾确认后,在3分钟内形成灭火力量。
六、“第一灭火力量"和“第二灭火力量”应采取那些灭火措施
第一灭火力量应采取如下措施:电话附近的员工,立即拨打电话通知值班人员;消防设施、器材附近的员工,使用消火栓、灭火器等设施器材灭火;疏散通道或安全出口附近的员工,引导人员疏散。
第二灭火力量应采取如下措施:火灾确认后,单位值班人员采取如下措施:火灾确认后,单位值班人员能立即启动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通讯联络组按照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要求通知员工赶赴火场,与公安消防队保持联络,向火场指挥员报告火灾情况,将火场指挥员的指令下达有关员工;灭火行动组根据火灾情况使用本单位的消防设施、器材,扑救初起火灾;疏散引导组按分I组织引导现场人员疏散;安全救护组协助抢救、护送受伤人员,阻止无关人员进入火场,维持火场秩序;后勤组负责抢险物资、器材器具的供应及后勤保障。
七、人员密集场所消防安全之疏散逃生方法利用疏散通道逃生。火灾初起阶段,利用室内、室外楼梯逃生,不要乘坐电梯逃生,以防停电被困。自制器材逃生。 将毛巾、口罩浸湿后捂住口鼻防止烟雾侵害;利用绳索、布匹、床单、窗帘等开辟逃生通道,利用建筑物逃生。可利用落水管、房屋外的突出部分和通向室外的窗口逃生,或转移到安全区域再寻找逃生机会。要胆大细心,不可盲目从事,否则容易发生伤亡。
寻找避难所逃生。在无路可逃的情况下,积极寻找避难处所。例如到阳台、楼层平顶等;选择火势、烟雾难以蔓延的房间,如厕所、保安室等,关好门窗,堵塞间隙。
八、消防安全五个第一:
第一时间发现火情
第一时间报警
第一时间扑救初期火灾
第一时间启动消防设备
第一时间组织人员疏散
九、掌握“三”原则:
距起火点近的员工负责利用灭火器和室内消火栓灭火
距电话或火灾报警点近的员工负责报警距安全通道或出口近的员工负责引导人员疏散
十、火场逃生“十要诀”
第一诀:熟悉环境牢记出
第二诀:保持镇静迅速疏散
第三诀:正确引导有序疏散
第四诀:不入险地不恋财物
第五诀:简易防护蒙鼻匍匐第六诀:善用
通道莫入电梯
第七诀:火已及身切勿惊恐
第八诀:避难场所固守待援
第九诀:发出信号请求救援
第十诀:缓降逃生滑绳自救
十一、做到“六掌握”
掌握消防法律法规和安全操作规程
堂握本单位,岗位火灾急陷性和防火措施掌握消防设施器材使用方法
掌握报警、灭火及疏散逃生技能
掌握安全疏散路线及引导疏散的程序方法
掌握灭火应急疏散预案内容及操作程序。
❸ 应急知识培训内容应急
❹ 卫健系统应急救援队伍建设培训方案
❺ 应急预案培训的主要内容包括哪些
应急培训的基本内容
基本应急培训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1、报警。内
2、疏散。
3、火灾应急培容训。
4、不同水平应急者培训。
在具体培训中,通常将应急者分为5种水平,即初级意识水平应急者;初级操作水平应急者;危险物质专业水平应急者;危险物质专家水平应急者;事故指挥者水平应急者。
(5)抢险应急知识培训方案扩展阅读
应急预案的体系构成:
1、综合应急预案
综合应急预案是从总体上阐述事故的应急方针、政策,应急组织结构及相关应急职责,应急行动、措施和保障等基本要求和程序,是应对各类事故的综合性文件。
2、专项应急预案
专项应急预案是针对具体的事故类别(如煤矿瓦斯爆炸、危险化学品泄漏等事故)、危险源和应急保障而制定的计划或方案,是综合应急预案的组成部分,应按照应急预案的程序和要求组织制定,并作为综合应急预案的附件。专项应急预案应制定明确的救援程序和具体的应急救援措施。
3、现场处置方案
现场处置方案是针对具体的装置、场所或设施、岗位所制定的应急处置措施。现场处置方案应具体、简单、针对性强。现场处置方案应根据风险评估及危险性控制措施逐一编制,做到事故相关人员应知应会,熟练掌握,并通过应急演练,做到迅速反应、正确处置。
❻ 应急管理知识培训 1.什么是应急管理
1.应急准备。主要包括应急体系建设规划、应急管理组织体系建设、应急预专案及演练、值守应属急、监测预警、应急保障、宣教培训等。
2.应急处置。主要包括响应速度、指挥协调、信息公开、处置效果等。
3.善后处理。主要包括调查评估、恢复重建、事后评估等。
4.社会评价。主要包括社会公众对应急管理工作的满意度、改进度评价等。
(二)市应急委成员单位考核内容。
1.应急准备。主要包括应急管理组织体系建设、应急预案及演练、值守应急、监测预警、应急保障、宣教培训等。
2.应急处置。主要包括响应速度、指挥协调、信息公开、处置效果等。
3.善后处理。主要包括调查评估、事后评估等。
三、考核方式
应急管理工作考核实行年度考核制度。考核工作在市应急委的统一领导下,由市应急办具体负责组织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