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猕猴桃种植技术幼苗管理及防病虫
栽培要点:
气候条件
猕猴桃属阳性树种,耐半阴,喜阴凉湿润环境,怕旱、涝、风。耐寒,不耐早春晚霜。宜选择气候温和、光照充足,雨量充沛,在生长季节降水较为均匀,空气湿度大,达70%-80%。早晚霜害和冻害较少的地区。
海拔高度
一般在800-1800米都能种植,但以海拔1000-1600米较为适宜。
土壤
土壤以深厚肥沃、透气性好,地下水位在1米以下,有机质含量高,PH值5.5-6.5微酸性的砂质土壤为宜,强酸或碱性土壤需改良后再栽培。
坡度与坡向
猕猴桃是喜光果树,在山区选择园地时宜选择向阳的南坡、东南坡和西南坡,坡度一般不超过30º,以便于后期的整地及搭架,减少土壤水分及养分的流失。
光照
猕猴桃喜光怕晒,野生植株基本都长在阴坡或半阴坡及河畔,有极强的利用散光的能力,即便是在一棵大树上缠绕依附生长都没有任何问题,但不能过分隐蔽,如果严重缺光照,就会发生枝条枯死,这就是生产上强调合理株行距的原因,通俗讲就是喜阳光但怕高温。
温度
温度是限制猕猴桃分布和生长发育的主要因素,每个种都有适宜的温度范围,超过这个范围则生长不良或不能生存。猕猴桃大多数种要求温暖湿润的气候,即亚热带或温带湿润半湿润气候,主要分布在北纬18~34度的广大地区,年平均气温约在11.3~16.9℃,极端最高气温42.6℃,极端最低气温约在一20.3℃,10℃以上的有效积温为4500~5200℃,无霜期160~270天。
猕猴桃种群间对温度的要求也不很一致,如中华猕猴桃在年平均温度4~20℃之间生长发育良好,而美味猕猴桃在13~18℃范围内分布最广。猕猴桃的生长发育阶段也受温度影响,有研究表明美味猕猴桃当气温上升到10℃左右时,幼芽开始萌动,15℃以上时才能开花,20℃以上时才能结果,当气温下降至12℃左右时则进入落叶休眠期,整个发育过程约需210~240天,这期间日温不能低于10~12℃。
施肥
喜肥怕烧,猕猴桃的生长量和极强的生长势决定了它对肥分需求的迫切性,加上生产上掠夺式突出产量的作务心理,猕猴桃一旦缺少无机养分就表现出黄化、小叶、停长等现象,因而猕猴桃对肥分比较敏感,但肉质根系对土壤盐分浓度也很敏感(特别是持续高温干旱),从而形成新的矛盾对立体,鉴于此,生产上要求对猕猴桃的施肥务必要掌握好远散淡的原则,即少量多次施肥法,即能满足肥分需求又不致产生肥害,这就是猕猴桃的喜肥怕烧。
施肥猕猴桃的年需肥量为:早期以N.K两种元素需要量大,最好在秋季采果之后作基肥形式施下,有肥5000kg/667平方米,243.混合施入过磷酸钙80kg/667平方米。
从萌芽到开花结果,适当追肥,以Ca、Mg、B、Fe、Mn等元素为主。此次追施占全年的2/3。8月以速效P.K肥为主,施入量是N15~20kg//667平方米、P5~7kg/667平方米,K6~8kg/667平方米,此次追肥占全年的1/3。
水分
喜水怕涝,主要原因猕猴桃是阔叶果树,特别是夏季叶面蒸腾作用非常旺盛,需水量相对较大,因而6、7、8三个月一般要求土壤含水量应维持在70%较理想,但同时猕猴桃的根系为肉质根,呼吸作用强烈,需要土壤的的氧含量较多,也就是要有必需的土壤透气性,因此根据土壤水、气的消长关系,不能过多浇水。这是一对很矛盾的统一体,怎么办呢?所以要地面生草,增施有机肥,强化土壤蓄水能力,强调苫墒保墒第一,浇水灌溉第二的科学用水原则。
生产上许多果园大量不明原因的夏秋季死树,实际上就是把树浇死泡死淹死了,猕猴桃的大树永远不会旱死的,只有涝死。许多果农都有经验,在夏季如果连续降雨,或刚浇了地又遇降雨,一旦天气转晴,温度很快回升,有很多猕猴桃树立即出现萎焉(果农俗称下晌),如不及时处理,很快就会死树,这就是典型的喜水怕涝。
猕猴桃枝叶茂密,根系分布浅,不抗旱也不抗涝,因此猕猴桃园内需要有灌水和排水设备,如灌水沟、排水沟、滴灌、喷灌设备等。经济用水是滴灌,而且供水均匀;喷灌用水量大,但是作用也较大,夏季喷灌除了供给根系需要的水分之外,还有增加空气湿度降低树体温度的作用,早春、秋冬之际喷灌有防冻的作用。
对结果大树,以用喷灌为宜。喷灌器之间的距离,以喷水能互相接触为准,如法国为24×21m,三角形设置,每个喷灌器有4-6个大气压。
开花时期需要稍干燥的气候条件,有利蜜蜂传粉,因此花期为7-10天内不宜灌水,而在开花之前把水灌足,一般结合施肥进行。雨季应注意排水,雨季过后秋季控制灌水,以免影响果实及枝蔓成熟。深秋入冬之前需灌水1-2次。在东北,要灌封冻水。
猕猴桃常见病虫害防治技术
(一)病害
发病以春秋两季为主,春季为烈,低温高湿对其发病有利。远距离靠苗木、接穗传播,近距离靠风、雨、叶蝉、枝剪传播,其初发病时,2月下旬始,从芽眼、伤口等裂缝口流出蛋青菌脓,撕开表皮,呈橘红色,菌脓一周后渐变成铁锈红色,病部用手挤压发软,撕开表皮,颜色发褐,春季4月份有枯死现象,目前已成为制约我县猕猴桃产业首要病害。
测报方法:早春2月下旬始,选择上年发病重的果园,每果园调查50株,5天调查一次,发现病株立即用药防治。
防治策略:猕猴桃溃疡病是一种毁灭性细菌性病害,远距离靠苗木接穗传播,近距离靠风、雨、叶蝉等昆虫、修剪工具等传播,一旦发生难于控制,给我县猕猴桃产业安全带来严重威胁。防治上一定要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预防重于治疗,严格控制病菌传播、加强管理增强树势是关键。具体防治措施要把握以下几点:
防治技术:1、预防为主:加强栽培管理,平衡施肥,增施有机肥、磷钾肥、合理负载,增强树势,提高树体抗病能力。
2、减少菌源:冬季及时做好清园工作,集中烧毁病枝、落叶等,做好树干涂白,减少病原菌越冬数量。
3、减少入侵途径:一是严禁栽植带菌苗木和病园采集接穗。二
是上年9-10月做好传病昆虫叶蝉等防治工作。三是发病果园修剪时,剪具要严格消毒,防止人为传播。
4、药剂预防和治疗:果实采收后喷施纳宁300倍,或0.3-0.5度石硫合剂。冬季修剪后、春季萌动前全树喷施纳宁150倍,或3-5度石硫合剂。生长季节选用施纳宁、农用链霉素、梧宁霉素、龙克菌、百菌清等按照说明全园喷雾防治。
同时要定期检查,做好刮治病斑工作,刮除后及时涂抹施纳宁、石硫合剂原液、雷奇等。
注意事项:一是早春2月份开始加强检查,发现枝干发病及时剪除,发现主干和大枝发病的及时刮除,由于其不同于苹果腐烂病,一定刮至发病部位10公分以外地方,然后涂药保护。
二是伤流期不能采取刮治措施,一般在伤流前或伤流后。 三是剪掉的病枝、刮掉的病组织一定要及时带出田外烧毁或深埋,减少入侵病菌,切忌不能乱扔或堆放田间地头。
四是分区分片统一彻底防治,消灭传染源,防止果园间相互传播。
2、褐斑病(落叶病)
发生规律 褐斑病是造成猕猴桃落叶落果的主要原因之一,主要为害叶片。
是小病斑,后逐步扩大,叶片后期干枯,大量落叶。
测报方法 5月下旬开始调查,病叶率达到5%,开始防治。 防治技术 ⑴结合冬剪清除园内病叶,清洁田园。⑵早春萌芽前喷一次石硫合剂。⑶发病初期选用甲基托布津、代森锰锌、杜邦福星、必得利、好力克等防治,间隔10-15天左右连喷2-3次以上。喷药时间开花前后一次,7-8月连喷2次即可。
3、根腐病
危害症状: 初期根茎部皮层出现水浸状黄褐色斑,逐渐变为黑色腐烂,条件适宜时迅速向主根、侧根扩展,使整个根系腐烂,流出棕褐色汁液,有酒糟味。后期在皮层与木质部之间长出一层白色菌丝层,呈扇形扩展。病株地上部枝梢纤细、叶小发黄,生长衰弱。健康根系与土壤中病根、病残组织接触后得病。高温多雨季节根颈部和病根部周围的地面上长出成丛的浅黄色伞状蘑菇,即病菌子实体。7~9月高温多雨季节为发病高峰期,砂土园和肥水条件差的园发病重。
测报方法:6-7月加强检查,发现植株有中午萎蔫,晚上恢复的现象立即防治。
防治方法:(1)选排水良好、肥力较好的地方建园,栽植不宜过深,土壤中残留的杂木、树桩和感染病原的根系要及时清理烧毁。(2)该病为土壤带菌,可用150倍五氯酚钠进行土壤消毒。发病轻的可用80%代森锌200~400倍液、4%农抗120 200倍液、或70%百菌清500倍液灌根。
2. 猕猴桃怎么管理,猕猴桃全年主要病虫
一月、二月休眠期,主要是防溃疡病。
主要一点是在最冻时期过后,用屠溃等对主干、主蔓、结果母枝分叉口及基部15厘米进行涂抹,预防这些关键部位的病害。特别对于红阳、翠香、黄金果、金艳等品种。其余枝蔓喷布3到5波美度石硫合剂。
三月份,及时剪截发病枝蔓。
每3至5天检查一次,剪除一次新病斑。病斑距基部较远时,在病斑下20厘米剪除。病枝及时带出园子烧毁。剪口涂屠溃。果蝇多时,及时喷布菊酯类药剂防治。大枝流红水时,跨病斑纵划道,涂抹勃生粉剂(粉:水=1:0.6到0.7)。发病严重园用100EM菌剂灌根。灌根量以能浸润根系为好。3至5月,每月灌根一次。稀释液中可加入5%红糖。3月展叶期,喷药防治花腐病。药剂要加渗透剂。选用铜制剂、0.2~0.3波美度石硫合剂等。
四月份,防溃疡病、花腐病及菌核病(开花早品种)。
除病枝及划道抹药同3月。喷雾花前选用铜制剂,花后梧宁霉素、春雷霉素等抗生素。花腐病同3月。还可单用1500到1000倍液50%氯溴异氰尿酸(广谱杀菌,兼治多种病害)。开花早品种如红阳、华优等,在最后一次授粉后4天内,喷雾一次药剂防治菌核病及小薪甲。防菌核病药剂:选异菌脲、或菌核净、或乙烯菌核利,加入1000倍液渗透剂,杀虫剂选用功夫、毒死蜱等。重点喷雾果实相接处。10天后再喷一次。
五月份,及时剪除因溃疡病而青干枝蔓,带出园子烧毁,伤口涂药。
每次大量剪枝后,都要细喷一次杀菌药,防治溃疡病。迟开花品种,继续防治菌核病、小薪甲及金龟子等食叶、刺吸式口器害虫。药剂选用功夫、吡虫啉等。
六月份,主要防治红蜘蛛等刺吸式口器害虫及叶部病害。
可选用毒死蜱、阿维菌素等杀菌剂及代森锰锌、嘧菌酯等杀菌剂。趁枝蔓增粗,树皮产生很多空隙裂缝机会,还可施行骨干枝涂屠溃,追防皮层内溃疡病菌,并加强增粗生长。
七月份,主要防刺吸式口器害虫,如叶蝉、红蜘蛛等,以及叶部病害。
特别翠香等品种黑头病要重点防治。黑头病要注意预警,有个别果实出现黑头就要防治。选用烯唑醇、或氯溴异氰尿酸(单喷)、或嘧菌酯、或神露菌剂。杀虫药同6月。
八月,同七月,重点关注叶蝉等刺吸式口器害虫及黑头病防治。
九月,主要防溃疡病。
溃疡病在秋季气温降到15℃以下,就可活跃繁殖,侵入皮层以至导管中潜伏,次春危害。九月就应开始预防。主要有涂干(抓大)、喷雾(不放小)、灌根等措施。用屠溃涂干,另外,用50倍液50%氯溴异氰尿酸加800倍液渗透剂也可涂干。
喷雾采用氯溴异氰尿酸、施纳宁、铜制剂、梧宁霉素、春雷霉素、中生菌素、溃腐灵等,选择2到3种药,轮流交替喷雾。注意:氯溴异氰尿酸、溃腐灵要单喷,氯溴异氰尿酸可加渗透剂。喷雾从九月起,每15到20天一次,最长一个月。要喷细。统防统治。
灌根,九月起,每月一次。明年3月起,每月一次。有漫灌条件时,每次每亩2包由你带路,随水冲施。滴灌可将菌加水罐里(由你带路过滤去吸附剂)。还可将菌剂配在大打药罐里,用施肥枪打孔灌注根系分布层。每株10至15斤。由你带路1500倍液,即每包60斤水。菌剂灌根时,稀释液中加5%红糖,有利于菌剂一入土就迅速扩繁。
九月也要防刺吸式口器害虫。
十月基本同九月,重点防溃疡病。要注意采果后马上进行喷雾,防止病菌通过果柄侵染溃疡病。
十一月重点在落叶后几天内喷药,封闭叶柄痕,防止溃疡病菌从叶柄痕侵入。
药剂选用150倍液屠溃、施纳宁、溃腐灵等,喷细,淋洗式,统防统治。
十二月修剪后用3至5波美度石硫合剂清园。
剪除病残枝蔓,在落叶上喷布100倍液EM后犁翻入土。树干裹3层报纸防冻。
3. 种植猕猴桃外遇虫害时,有哪些应对措施
猕猴桃营养丰富,老人小孩都适合吃。但是 猕猴桃种植一定要雌雄树一起买,单买雌树或者雄树的话,猕猴桃是结不到果的。
4. 猕猴桃病害防治中存在哪些问题怎么防治它的功效是什么
1.猕猴桃会出现大量卷曲 ,有破碎和干燥的叶子问题。这时候应该做好冬季园林绿化,剪掉病枝,与落叶一起焚烧,减少越冬菌源。 加强肥水管理,合理负荷,增强林木潜力,提高林木抗病能力;早期预防”是指在开花期、幼果期和叶展期的药物使用,以及在作物生长敏感期对病原体进行早期杀灭和灭菌,以减少病原体的根基,为一年内的疾病防治奠定良好的基础。
2.再治疗”是指在发病前增加剂量(增加浓度、增加剂量、缩短用药时间),这是化学药物无法做到的。多年来,人民在猕猴桃溃疡病防治方面总结了“预防、控制、治疗、繁育”周年立体防治方案,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5. 红心猕猴桃怎样防治病虫害
5~9月防治卷叶蛾类、二星叶蝉、椿象、金龟子、黄守瓜,喷2~3次75%百菌清1000倍液、20%氰戊菊酯3000倍液或10% 吡虫啉4000倍液。7~8月防治介壳虫,在幼虫发生期喷1~2次25%噻嗪酮乳液1000~1500倍液或48%毒死蜱1000~1500倍液。农药的安全间隔期为20~30天。
6. 猕猴桃树的病虫害防治
危害猕猴桃病害有炭疽病、根结线虫病、立枯病、猝倒病、根腐病、果实软腐病等。其中炭疽病既危害茎叶,又危害果实,可在萌芽时喷洒2-3次800倍多菌灵进行防治。根结线虫病,应加强肥水管理,用甲基异柳磷或30%呋喃丹毒土防治。
猕猴桃主要虫害有桑白盾蚧、槟栉盾蚧、地老虎、金龟子、叶蝉、吸果夜蛾等。蚧壳虫类越冬虫用氧化乐果或速扑杀1500-2000倍液防治;地下害虫用炒麸皮与呋喃丹按10:1的比例拌匀地面撒施。对于金龟子,3月下旬至4月上旬在傍晚用敌百虫或马拉硫磷1000倍液喷杀,或用菊酯类杀虫剂。叶蝉类,用50%辛硫磷乳油或杀螟松1000倍液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