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怎样做有关绩效考核的培训
第一部分:介绍国际、国内知名公司的取得业绩的内部实力,增强与会人员的兴趣和信心,同时引入绩效这一概念。
第二部分:名词解释绩效是什么,与企业发展、部门运营和个人发展的直接关系。
第三部分:依旧拿之前说过的公司来对照举例说明,不同职能中的绩效目标是什么
第四部分:互动,鼓励与会人员提出问题或谈谈自己认可可能是绩效的事情。
第五部分:绩效的意义
记得给采纳。
❷ 业务绩效考核方案有没有专门的培训课啊
有啊,市面上有很多企业咨询服务机构呢,不过建议听一些比较有实力的课,服务企业多的机构,品誉集团就很好。
❸ 企业员工培训实施方案
企业员工培训实施方案一般包含如下:
第一要明确培训的目的——为什么要培训
(1) 引导企业员工认清自己的使命与责任并成为可培养与发展的优秀企业员工。
(2) 树立正确的质量意识和观念,更新现有专业知识,充实个人知识储备,巩固和提高公司质量管理水平。
第二要明确培训对象
明确培训对象将直接决定培训方法:
1、高级管理者如总裁我们需要做到提升经营者的经营理念,开阔思路,增强决策能力、战略开拓能力和现代经营管理能力.;
2、公司中层管理人员的培训,需要提高管理者的综合素质,完善知识结构,增强综合管理能力、创新能力和执行能力.;
3、公司专业技术人员的培训,需要提高技术理论水平和专业技能,增强科技研发、技术创新、技术改造能力.;
4、公司操作人员的技术等级培训,不断提升操作人员的业务水平和操作技能,增强履行岗位职责的能力.。
第三要明确培训地点和时间:
任何培训方式都会受到培训地点的限制,我们必须清楚地知道在何地以及何时会展开培训,什么人会来参加,根据时间地点和参训人员做出最佳方案。不可以不切实际的随便拟定。
第四要确定培训内容及方式
企业培训方案怎么写呢?确定完培训对象,要清楚地了解到,各个阶段参训人员的学习情况水准,保证能做到因材施教.
1、对新员工需要强化公司的企业文化培训、法律法规、劳动纪律、安全生产、团队精神、质量意识培训。通过实行师傅带徒弟,对新员工进行专业技能培训。试用期结合绩效考核评定成绩,考核不合格的予以辞退,考核优秀者给予一定的表彰奖励。
2、转岗职工培训则继续进行企业文化、法律法规、劳动纪律、团队精神、择业观念、公司发展战略、公司形象、项目进展等方面的培训。同时随着公司的扩建,内部就业渠道的增加,及时进行专业技术培训。
3、加强复合型、高层次人才培训各部门和基层单位要积极创造条件,鼓励员工自学和参加各类组织培训,实现个人发展与企业培训需求相统一。使管理人员的专业能力向不同管理职业方向拓展和提高。专业技术人员的专业能力向相关专业和管理领域拓展和提高;使施工作业人员掌握2种以上的技能,成为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和高层次人才。
组织培训的方法有多种,包括线上、线下、直播等模式。各种培训方法都有其自身的优缺点,随着时代的发展,为了能快速更高效的提高培训质量、达到培训目的,更多企业开始了在线培训的探索之路,线上培训模式越来越受到青睐。
❹ 如何运用绩效考核进行培训管理
【课程大纲】(结合20个以上案例)
一、如何认定劳动者不符合录用条件及其体系设计
1.怎样理解“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
2.“录用条件”是强调“试用条件”还是“转正条件”?
3.因员工“不符合录用条件”引发的争议,95%以企业败诉告终,为什么?
4.法律上如何证明劳动者“不符合录用条件”?
5.如何界定“不符合录用条件”的范围?
6.如何为试用员工设定绩效目标或工作任务?
7.试用转正考核流程该如何设计,以减轻企业的举证责任?
8.试用期最后一天辞退员工,赔偿概率为70%,如何化解?
9.试用期满前几天辞退员工,员工主张试用期还未到,凭什么说员工不符合录用条件,赔偿概率为50%?该如何化解与应对?
10.《试用期辞退通知书》如何书写,以避免违法解除的赔偿金?
11.劳动者在试用期解除劳动合同是否需赔偿培训费、招录费?
12.提前给劳动者转正,是否需要让劳动者确认?
13.员工主动申请延长试用期,该怎样操作,才没有赔偿风险?
二、如何认定劳动者不能胜任工作及其体系设计
1.企业绩效考核中对劳动法律的技术性处理和运用。
2.怎样理解“劳动者不能胜任工作,经过调岗或培训后,仍不能胜任工作”?
3.“不能胜任工作”是强调胜任能力,还是强调工作结果?
4.因员工“不能胜任工作”引发的争议,90%以企业败诉告终,为什么?
5.法律上如何证明劳动者“不能胜任工作”?
6.劳动者对考核结果不确认、不认可,怎么办?
7.如何制定绩效目标责任书或岗位责任书?
8.结合劳动法,如何确定绩效目标或工作任务?
9.如何通过关键绩效指标将日常工作简化高效?
10.如何制定关键绩效指标?
11.如何根据绩效考核结果对员工进行调岗调薪?
12.对绩效考核不合格员工,如何合法辞退?
13.末位淘汰制度的正确使用。
三、如何认定严重失职及其体系设计
1.怎样理解“严重失职,营私舞弊,给用人单位造成重大损害的”?
2.如何界定“轻微失职”、“一般失职”及“严重失职”?
3.因员工“严重失职”引发的争议,80%以企业败诉告终,为什么?
4.法律上如何证明劳动者“严重失职”?
5.如果明确工作要求以便于界定是否“严重失职”?
6.如何合法辞退“严重失职”的员工?
7.如何描述岗位职责及形成操作性强的内部文书?
8.通过什么方法,能够简单有效的形成岗位职责?
9.“严重失职”与“营私舞弊”的区别?
10.如何预防核心员工营私舞弊,损害企业利益?
11.如何界定“重大损害”?
12.“重大损害”是否必须体现为造成直接的经济损失?
四、如何认定严重违反企业规章制度及其体系设计
1.怎样理解“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的”?
2.如何界定“一般违反”、“较重违反”及“严重违反”?
3.因员工“严重违纪违规”引发的争议,80%以企业败诉告终,为什么?
4.法律上如何证明劳动者“严重违纪违规”?
5.如何通过惩罚制度明确“严重违纪违规”?
6.如何将某违纪违规行为根据不同的情况细分为“一般违反”、“较重违反”及“严重违反”?
7.如何高效编写违纪违规规章制度?
8.采用“录音录象”方式创制、保留的证据,法院是否采信?
9.如何设计《违纪违规处分通知书》?
10.如何制作一份有利于用人单位在应诉时更好地举证的《解除通知书》?
11.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关系必须书面送达员工,否则对员工不产生法律效力,如员工拒绝签收时企业如何应对,如何送达,如何避免法律风险?
五、如何有效调整薪酬及其体系设计
1.法律上“工资”的含义与范围?
2.怎样理解“以岗定级、以人定档、以业绩定奖金”?
3.怎样进行简单有效的岗位价值评估?
4.“以岗定级”,如何操作?
5.“以人定档”,如何操作?
6.“以业绩定奖金”,如何操作?
7.固定工资与浮动工资的比例该定多少才合理?
8.工资扣除技巧与企业劳动纪律配套设计?
9.加班加点工资支付常见误区?
10.不同地区对加班、休假工资计算和支付的特殊规定?
11.医疗期、病假、工伤、休假等情形下的工资支付?
12.年终奖、季度奖考核与发放常见误区?
六、劳动争议应对策略与处理技巧
1.企业劳动争议败诉原因透析;
2.劳动法律法规多如牛毛,如何判定政策法律法规的效力等级?
3.企业与劳动者之间哪些矛盾、纠纷属于法律上的劳动争议?
4.劳动争议案件在企业所在地还是员工工作所在地处理?在起诉阶段如何到有利于企业的管辖地起诉?
5.公开审理、不公开审理案件,有什么利弊?如果公开审理,在职员工可以参加旁听,对企业影响严重,企业如何规避该不利因素?
6.当事人申请仲裁的时效如何计算?如何理解“劳动争议发生之日”?
7.如何理解仲裁申请时效的中止、中断?
8.关于工资、加班费争议的仲裁时效的特别规定有哪些?现阶段仲裁与法院机构如何适用仲裁时效
9.职工工伤的劳动争议处理程序有哪些?对于恶意工伤劳动者,企业如何巧妙应对?
10.答辩书是否一定要提交?书写答辩书,有哪些技巧及注意事项?
11.法律法规关于举证责任的分配与举证不能的后果有哪些是不利于企业的?
12.应诉时,企业举证的期限有多长?能否申请延长举证期限?逾期举证有什么风险?
13.开庭期间,对于无法现场回答的问题,该如何处理?
14.开庭期间,如何就对方提交的证据发表意见,相关技巧及注意事项有哪些?
15.签署《庭审笔录》时,要注意哪些细节问题?
16.仲裁与法院如何将裁决书、判决书送达给企业?企业要注意哪些细节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