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求质量体系运行计划(策划)
建立和实施质量管理体系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 确定顾客和其他相关方的需求版和期望;
b) 建立组织的权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
c) 确定实现质量目标必需的过程和职责;
d) 确定和提供实现质量目标必需的资源;
e) 规定测量每个过程的有效性和效率的方法;
f) 应用这些测量方法确定每个过程的有效性和效率;
g) 确定防止不合格并消除产生原因的措施;
h) 建立和应用持续改进质量管理体系的过程。
上述方法也适用于保持和改进现有的质量管理体系。
采用上述方法的组织能对其过程能力和产品质量树立信心,为持续改进提供基础,从而增进顾客和其他相关方满意并使组织成功
㈡ 质量管理体系策划包括哪些
第一:成立推行委员会,成立后委员会需要就一下几项工作达成决议:a,职能分工,版如确定文件编写权、评审等职责。b,制定总体的行动计划,这一阶段的计划比较粗略,主要是将开始和完成的时间定下来。c,确定体系范围和要求,D,其他。比如,是否需要请咨询公司(可以请我啊,呵呵),确定建立工作需要公司提供哪些资源。
第二:体系诊断评估:包括一下内容:A,,体系情况分析:即分析本组织的质量体系情况、客户需求及差距,以便根据所处的环境选择质量体系建立的路径与推行要求。B,产品特点分析:以确定要素的采用程度,C,组织结构分析:应建立与质量体系相适应的组织结构并确立各机构间的隶属关系、关联方法。D,开发、生产设备和检测设备能否适应产品需求及质量体系的要求。
E,技术、管理和操作人员的组成、结构及水平状况分析。F,管理基础工作情况分析。
第三:ISO基础培训:第一层为高层管理培训,第二层为中层管理者,第三层为执行者,
第四:体系策划:A,质量方针、目标的制定,B,推进计划,C,组织结构、职责的确定,D,,文件结构确定,编制工作分配。
OK。这就是质量体系的策划和设计全过程及重点,这么辛苦打字,加分吧,嘻嘻!!
㈢ ISO9000行政部门质量目标策划怎么写
根据ISO9001:2008标准条文:5.4 策划中条款5.4.1 质量目标要求,最高管理者应确保在组织的相关职能和层次上建立质量目标,质量目标包括满足产品要求所需的内容(见7.1a)。质量目标应是可测量的,并与质量方针保持一致。
同样,根据ISO9001:2008标准条文:6.2 人力资源中条款
6.2.1 总则
基于适当的教育、培训、技能和经验,从事影响产品要求符合性工作的人员应是能够胜任的。
注:在质量管理体系中承担任何任务的人员都可能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产品要求符合性。
6.2.2 能力、培训和意识
组织应:
a)确定从事影响产品要求符合性工作的人员所必要的能力;
b)适用时,提供培训或采取其他措施以获得所需的能力;
c)评价所采取措施的有效性;
d)确保组织的人员认识到所从事活动的相关性和重要性,以及如何为实现质量目标做出贡献;
e)保持教育、培训、技能和经验的适当记录(见4.2.4)。
*具体行政部门质量目标可以划分为以下:
人员流失率≤?(流失人员数/总数X100%=?)
各部门培训人员合格率≥?(培训合格人数/培训人数X100%=?)
各部门培训达成率≥?(实际培训次数/计划达成次数X100%=?)
安全事故次数≤?
...
人事...
招聘目标达成率...
某些企业...
6S/5S目标达成率
㈣ 质量体系的策划与设计
该阶段主要是做好各种准备工作,包括教育培训,统一认识,组织落实,拟定计划;确定质量方针,制订质量目标;现状调查和分析;调整组织结构,配备资源等方面。
一、教育培训,统一认识
质量体系建立和完善的过程,是始于教育,终于教育的过程,也是提高认识和统一认识的过程,教育培训要分层次,循序渐进地进行。
第一层次为决策层,包括党、政、技(术)领导。主要培训:
1.通过介绍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的发展和本单位的经验教训,说明建立、完善质量体系的迫切性和重要性;
2.通过ISO9000族标准的总体介绍,提高按国家(国际)标准建立质量体系的认识。
3.通过质量体系要素讲解(重点应讲解“管理职责”等总体要素),明确决策层领导在质量体系建设中的关键地位和主导作用。
第二层次为管理层,重点是管理、技术和生产部门的负责人,以及与建立质量体系有关的工作人员。
这二层次的人员是建设、完善质量体系的骨干力量,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要使他们全面接受ISO9000族标准有关内容的培训,在方法上可采取讲解与研讨结合。第三层次为执行层,即与产品质量形成全过程有关的作业人员。对这一层次人员主要培训与本岗位质量活动有关的内容,包括在质量活动中应承担的任务,完成任务应赋予的权限,以及造成质量过失应承担的责任等。
二、组织落实,拟定计划
尽管质量体系建设涉及到一个组织的所有部门和全体职工,但对多数单位来说,成立一个精干的工作班子可能是需要的,根据一些单位的做法,这个班子也可分三个层次。
第一层次:成立以最高管理者(厂长、总经理等)为组长,质量主管领导为副组长的质量本系建设领导小组(或委员会)。其主要任务包括:
1.体系建设的总体规划;
2.制订质量方针和目标;
3.按职能部门进行质量职能的分解。
第二层次,成立由各职能部门领导(或代表)参加的工作班子。这个工作班子一般由质量部门和计划部门的领导共同牵头,其主要任务是按照体系建设的总体规划具体组织实施。
第三层次:成立要素工作小组。根据各职能部门的分工明确质量体系要素的责任单位,例如,“设计控制”一般应由设计部门负责,“采购”要素由物资采购部门负责。组织和责任落实后,按不同层次分别制定工作计划,在制定工作计划时应注意:
1.目标要明确。要完成什么任务,要解决哪些主要问题,要达到什么目的?
2.要控制进程。建立质量体系的主要阶段要规定完成任务的时间表、主要负责人和参与人员、以及他们的职责分工及相互协作关系。
3.要突出重点。重点主要是体系中的薄弱环节及关键的少数。这少数可能是某个或某几个要素,也可能是要素中的一些活动。
三、确定质量方针,制定质量目标
质量方针体现了一个组织对质量的追求,对顾客的承诺,是职工质量行为的准则和质量工作的方向。制定质量方针的要求是:
1.与总方针相协调;
2.应包含质量目标;
3.结合组织的特点;
4.确保各级人员都能理解和坚持执行。
四、现状调查和分析
现状调查和分析的目的是为了合理地选择体系要素,内容包括:
1.体系情况分析。即分析本组织的质量体系情况,以便根据所处的质量体系情况选择质量体系要素的要求。
2.产品特点分析。即分析产品的技术密集程度、使用对象、产品安全特性等,以确定要素的采用程度。
3.组织结构分析。组织的管理机构设置是否适应质量体系的需要。应建立与质量体系相适应的组织结构并确立各机构间隶属关系、联系方法。
4.生产设备和检测设备能否适应质量体系的有关要求。
5.技术、管理和操作人员的组成、结构及水平状况的分析。
6.管理基础工作情况分析。即标准化、计量、质量责任制、质量教育和质量信息等工作的分析。
对以上内容可采取与标准中规定的质量体系要素要求进行对比性分析。
五、调整组织结构,配备资源
因为在一个组织中除质量管理外,还有其他各种管理。组织机构设置由于历史沿革多数并不是按质量形成客观规律来设置相应的职能部门的,所以在完成落实质量体系要素并展开成对应的质量活动以后,必须将活动中相应的工作职责和权限分配到各职能部门。一方面是客观展开的质量活动,一方面是人为的现有的职能部门,两者之间的关系处理,一般地讲,一个质量职能部门可以负责或参与多个质量活动,但不要让一项质量活动由多个职能部门来负责。目前我国企业现有职能部门对质量管理活动所承担的职责、所起的作用普遍不够理想总的来说应该加强。在活动展开的过程中,必须涉及相应的硬件、软件和人员配备,根据需要应进行适当的调配和充实。
㈤ 质量管理体系有几种策划,他们有什么区别,请哪个高手告诉我
明确提到策划的有:质量体系的策划(4.1、5.4.2)、体系文版件的策划(4.2.1)、管理评审的策划(5.6.1)、产权品实现的策划(7.1)、设计和开发策划(7.3.1)、生产和服务提供的受控条件的策划(7.5.1)、监视、测量、分析和改进过程的策划(8.1)、内审的策划(8.2.2),还有两处策划的呼应(8.2.3,呼应过程的策划;8.2.4,呼应7.1的策划)
实际还有大量暗含的策划,例如组织结构的策划、资源提供的策划、计量仪器的策划。ISO9001的核心方法就是PDCA循环,其中P就是策划。可见,无处不策划。
用PDCA的方法来理解策划就很清晰,从整体方面策划质量方针、质量目标和质量体系,然后是策划各过程及体系文件、记录;然后从产品层面讲策划设计和开发、生产工艺、设备、标准、检测、人员、环境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