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方案大全 > 地灾灾害宣传培训方案

地灾灾害宣传培训方案

发布时间:2023-06-09 00:16:58

Ⅰ 地质灾害防范工作计划

一、汛期地质灾害趋势预测

降水趋势预测。根据市气象局天气预测, 年我市主汛期(4-6月)降水量约为1000mm左右,较常年(多年均值为853.3mm略偏多,由于雨量时空分布不均,有降水相对集中期,局部地区有洪涝与内涝发生。

二、主要防治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落实地质灾害防治责任

地质灾害防灾工作实行行政首长负责制。各地要依照市政府下达的 年地质灾害防治责任状的要求,健全完善地质灾害防灾责任制,重点防御乡镇要有地质灾害防灾工作领导机构,重要地质灾害危险点要落实责任人。各级国土资源部门是地质灾害防治的组织、协调、指导和监督职能部门,要在同级政府的统一领导下,依照统一部署、分工负责的要求,与各有关部门加强协作、密切配合、共同做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

(二)坚持汛期地质灾害巡查和值班制度

及时发现并解决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对新发生或新发现的地质灾害及隐患点,各级政府要组织有关部门对本行政区域内的.地质灾害重点防御区域、地质灾害隐患点和地质环境条件复杂的城镇、学校、居民点、交通干线、旅游景区、重要工程等进行汛前排查、汛中巡查和汛后复查。要及时组织专家调查,划定危险区、设立警示标志,落实防灾措施。同时,及时向受威胁的群众发放地质灾害防治“明白卡”增强他防灾意识和救灾能力。要建立和完猜庆善汛期值班制度。重点防御区域,重点防范期内,遇有灾害性天气或较强降水时,市、县两级国土部门要组织相关人员实行24小时值班,坚持通讯疏通,及时了解和掌握本行政区域内的地质灾害动态变化情况,及时妥善处置突发性险情或灾害。

(三)坚持灾情速报及应急调查制度

要健全完善市、县、乡(镇)村(或矿山企业)和重点危险点的地质灾害信息网络,及时掌握地质灾害信息。要坚持地质灾害速报制度,各地各有关单位对出现的突发性地质灾害或隐患,须在4小时内,向市、县二级国土资源部门和上级政府演讲弯拦。市、县两级国土部门在接到突发性地质灾害或隐患演讲后,要及时组织有关专家进行现场调查,提出相关防灾措施,必要时及时启动应急预案、采取应急措施。连续集中降雨达80毫米时,要果断埋兆胡撤离所有受地质灾害隐患威胁的人员。

(四)加强地质灾害群测群防体系建设

根据我市地质灾害的分布、规模及危害性等有关情况, 年已将 市 镇 村石塘等22处危害较大的地质灾害隐患点,列为市级地质灾害重点防范点进行监测和预防。各县(市、区)要加强地质灾害实地调查,编制外地的 年度地质灾害防治方案,确定本行政区域内的县级地质灾害重点防范点,对市、县二级地质灾害重点防范点,要切实落实防灾责任单位和监测人员。对一些可能诱发和加重地质灾害的工程活动,要及时制止、纠正,同时要采取有效预防措施;对已经发生并造成危害的要督促责任单位负责治理。

要进一步完善县、乡(镇)村、组、监测员五级地质灾害群测群防网络。重点防御区域和隐患点,由所在乡(镇)政府负责日常监测工作。各级国土、气象、水利、交通等部门,要充分利用已有的防灾减灾预警系统平台,及时向社会发布灾害性天气及地质灾害的预警信息,为防灾工作提供信息支持。

(五)加强地质灾害防治知识的宣传、普及工作

重点培训存在地质灾害隐患的乡(镇)国土资源所长、乡村干部和监测人员,要组织全市乡(镇)国土资源所地质灾害防治“五到位”评估、巡查、预案、宣传和人员五个到位)宣传培训。增强地质灾害监测基本知识和应急处置能力。同时,利用广播电视、报刊、板报、宣传手册、培训班等广泛宣传,增强广大群众地质灾害防治知识,提高自我防范能力,把地质灾害损失降到最低。

(六)加大防治经费投入

各级政府要严格按照《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和《江西省地质灾害防治管理方法》规定,把地质灾害防治经费列入地方财政预算,为地质灾害防治的组织、调查、监测、预报、抢险、躲避搬迁、治理以及灾后恢复提供资金保证。依照“谁诱发谁治理”原则,因防汛、水利、交通、城建、矿山等工程建设诱发的地质灾害,由相关责任部门负责地质灾害治理。各地要积极向上级有关部门申请地质灾害防治项目立项。

Ⅱ 地质灾害防治分区与防治重点

一、防治分区原则与方法在地质灾害易发程度分区的基础上,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根据深圳市地质灾害的分布特点、险情、人类工程建设和经济活动强度,分析预测区内地质灾害潜在的险情程度,结合深圳市城市规划、深圳市矿产资源规划,对深圳市进行地质灾害防治分区,并依据地质灾害的发育类型和空间分布划分防治亚区。共划分为14个重点防治亚区,9个次重点防治亚区和18个一般防治区。

二、地质灾害防治目标

(一)总体目标用9年的时间,建立相对完善的深圳市地质灾害防治法规体系和管理体系;基本掌握主要地质灾害类型的发育规律,并能够开展相对有效的监测预警;地质灾害防治的措施科学,治理效果显著,使地质灾害的风险明显降低,基本实现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有序、规范和有效。

(二)近期目标

到2010年,实现以下目标:

1)法规建设:建立地质灾害防治法规体系,颁布实施《深圳市地质灾害防治管理办法》,依法进行地质灾害防治管理。

2)管理体系:建立较为完善的地质灾害管理和运行机制,防治责任制得到落实,各项规章制度初步建立,地质灾害应急指挥系统得到完善,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制度和地质灾害防治资质管理制度的执行力度得到加强,建设工程与地质灾害防治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验收”制度(简称“三同时”制度,下同)逐步推行。

3)调查与专项研究:加强地质灾害基础调查工作,开展深圳市城市规划建设用地区1∶1万地质灾害防治规划及地质灾害信息自动采集系统建设工作。完成深圳市地质灾害防治管理运行机制研究、深圳市海水入侵地质灾害调查与防治对策研究、深圳市大比例尺岩溶塌陷综合地质调查研究。

4)监测预报:建立地质灾害群测群防和专业监测网络,完善深圳市地质灾害气象预报预警系统,完成深圳市地质灾害数据库信息系统建设工作。

5)地质灾害防治:结合深圳市城市规划(2007~2020年),做好重点工程、城市发展区和新城区的地质灾害预防工作;对重要地质灾害隐患点明确监测与治理方案,实施重大地质灾害隐患点的工程治理。

6)宣传培训:开展地质灾害的宣传、培训,提高全民的防灾减灾意识。

通过上述工作使重点防治区人为诱发地质灾害明显减少,尽量避免大型以上地质灾害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群死群伤事件发生,中型以下地质灾害争取达到人员不伤亡、财产损失低。

(三)中期目标

到2015年,实现以下目标:

1)法规建设:完成《深圳市地质环境保护条例》的立法工作,建立完善的地方性地质环境保护法规体系。

2)管理体系:建立健全完善的地质灾害防治管理系统,地质灾害防治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和责任制得到全面落实,具备完善的地质灾害应急指挥系统,在地质灾害易发区开展建设活动依法全面开展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建设工程与地质灾害防治工程“三同时”制度得到全面推行。

3)调查与专项研究:在对地质灾害发育规律和机理有了较深入的认识的基础上,开展深圳市三维城市地质调查与利用研究、深圳市城市地质信息管理与服务系统建设专项开发研究、深圳市填海造地的地质环境演变及防治对策研究。

4)监测预报:完善地质灾害群测群防体系和专业监测网络,继续开展专业监测研究和推广工作。使地质灾害监测预报水平不断提高,基本满足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需要。

5)地质灾害治理:继续实施地质灾害治理工程,完成已查明地质灾害隐患点的防治方案,使目前已查明的险情中型以上的地质灾害隐患点得到治理,新引发的地质灾害隐患点得到及时根治。

6)宣传培训:继续开展地质灾害的宣传与培训,使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深入民心,使广大人民群众主动参与地质灾害防治工作。

通过上述地质灾害防治规划的有效实施,将极大地减轻地质灾害对人民生命财产的威胁,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显著提高,达到总体目标要求。

三、防治分区及防治工作重点

地质灾害防治共分3个区(表2-4-45)。

(一)地质灾害重点防治区(A)

地质灾害重点防治区分布于低山、丘陵周边等适宜开展工程建设的地段、台地地区人类工程建设活跃的地段和未来城市建设可能加剧地质灾害发生的地段,共分为14个亚区,总面积594.64km2,占全市总面积的30.45%。地质灾害重点防治区分布地质灾害点和地质灾害隐患点共730处。其中崩塌189处,滑坡109处,不稳定斜坡4432处。规划编制时已有157处地质灾害隐患点完成了治理,其中崩塌32处,滑坡20处,不稳定斜坡105处,投入治理经费约34253万元。另因工程活动等因素清除的地质灾害隐患点17处,包括崩塌9处,滑坡1处,不稳定斜坡7处。

该防治区内地质灾害发育,防治工作任务重,工作量大,占全市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量的80%以上。该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重点是:规划治理的地质灾害隐患点493处,其中近期治理183处(崩塌47处,滑坡34处,不稳定性斜坡102处),投入治理经费56417万元;中期治理310处(崩塌78处,滑坡35处,不稳定斜坡197处),投入治理经费69729万元。另对该区内的4处地质灾害隐患点采取专业监测措施。通过上述地质灾害防治措施,可消除地质灾害对19700人和1042831万元财产的威胁。本规划期暂不治理采用群测群防进行防范的地质灾害隐患点63处(崩塌23处、滑坡19处,不稳定斜坡21处)。

表2-4-45 地质灾害防治分区表

1.公明-光明-凤凰-白花洞崩塌、滑坡地质灾害重点防治亚区(A1)

该亚区位于公明-光明-凤凰-白花洞一带,面积53.77km2,占重点防治区9.04%。该区以防治已有地质灾害及新引发的滑坡、崩塌突发性地质灾害为重点。

该亚区有地质灾害隐患点有39处,其中5处(2处崩塌、3处不稳定斜坡)已经治理,投入治理经费约590万元。

规划治理的地质灾害隐患点有33处,其中崩塌11处,滑坡3处,不稳定斜坡19处;近期治理17处,投入治理经费4835万元;中期治理16处,投入治理经费3905万元,可消除地质灾害对1716人和45806万元财产的威胁。另对1处滑坡地质灾害点采取群测群防措施,在本规划期暂不安排治理。

2.福永虎背山-沙井五指耙水库崩塌、滑坡重点防治亚区(A2)

该亚区位于宝安区福永东侧,南起福永虎头山,北至沙井五指耙水库,面积21.20km2,占重点防治区的3.57%。该区以防治已有滑坡、崩塌等突发性地质灾害为重点。区内共有地质灾害隐患点15处,其中2处不稳定斜坡已经治理。

规划治理的地质灾害隐患点13处,其中崩塌6处,不稳定斜坡7处;近期治理6处,投入治理经费1950万元;中期治理7处,投入治理经费850万元,可消除地质灾害对296人和33213万元财产的威胁。

3.玉律-石岩-大浪-龙胜崩塌、滑坡重点防治亚区(A3)

该亚区位于玉律-石岩-大浪-龙胜一带,沿布龙路、龙岩路、石岩-石岩水库周边地段,呈带状分布,面积44.25km2,占重点防治区的7.44%。该区以突发性崩塌、滑坡地质灾害为防治重点。区内共有地质灾害隐患点67处,其中22处(8处崩塌、2处滑坡,12处不稳定斜坡)已经治理,另有2处地质灾害隐患点在工程活动中被清除。

规划治理的地质灾害隐患点共40处,其中崩塌16处,滑坡1处,不稳定斜坡23处;近期治理12处,投入治理经费3235万元,中期治理28处,投入治理经费6130万元,可消除地质灾害对1712人和140361万元财产的威胁。另对3处滑坡采取群测群防措施,暂不列入本规划期治理。

4.西乡桃源居-铁岗-留仙洞-西丽崩塌、滑坡重点防治亚区(A4)

该亚区位于西乡桃源居-铁岗-留仙洞-西丽一带,面积21.40km2,占重点防治区的3.60%。该区以突发性崩塌、滑坡地质灾害为防治重点。区内有地质灾害隐患点21处,其中4处(4处不稳定斜坡)已经治理。

规划治理地质灾害隐患点15处,其中崩塌4处,不稳定斜坡11处;近期治理5处,投入治理经费1710万元;中期治理10处,投入治理经费3996万元,可消除地质灾害对843人和42191万元财产的威胁。另对1处崩塌及1处不稳定斜坡采用群测群防措施,暂不在本规划期安排治理。

5.西丽白芒-福光-安托山-梅林关-清水河崩塌、滑坡重点防治亚区(A5)

该亚区沿西丽白芒-西丽水库北侧-福光村至梅林关及珠光村-安托山-梅林-清水河一带分布,面积63.00km2,占重点防治区的10.59%。该区以防治已有地质灾害及新引发的滑坡、崩塌等突发性地质灾害为重点。区内有地质灾害隐患点116处,其中36处(12处崩塌、8处滑坡,16处不稳定斜坡)已经治理,另有2处崩塌因工程活已被挖除。

规划治理的地质灾害隐患点共64处,其中崩塌28处,滑坡5处,不稳定斜坡31处;近期治理31处,投入治理经费10960万元;中期治理33处,投入治理经费7500万元,可消除地质灾害对2696人和146982万元财产的威胁;另对14处地质灾害隐患点(9处崩塌、1处滑坡、4处不稳定斜坡)采取群测群防措施,暂不列入本规划期治理。

6.大南山崩塌、滑坡重点防治亚区(A6)

该亚区位于南山区大南山及小南山区域,面积16.22km2,占重点防治区的2.73%。该区以突发性崩塌、滑坡地质灾害为防治重点。区内有地质灾害隐患点35处,其中7处(1处滑坡,6处不稳定斜坡)已经治理,另有8处(2处崩塌,1处滑坡、5处不稳定斜坡)地质灾害隐患点因工程活动被挖除。

规划治理的地质灾害隐患点共20处,其中崩塌5处,滑坡1处,不稳定斜坡14处;近期治理6处,投入治理经费4390万元;中期治理14处,投入治理经费6895万元;可消除地质灾害对955人和75156万元财产的威胁。

7.观澜崩塌、滑坡重点防治亚区(A7)

该亚区位于观澜凹背围至新田、新围仔以北地区,面积47.53km2,占重点防治区的7.99%。该区以突发性崩塌、滑坡地质灾害为防治重点。区内共有地质灾害隐患点40处,其中7处(3处崩塌、4处不稳定斜坡)已经治理。

规划治理的地质灾害隐患点共29处,其中崩塌10处,滑坡1处,不稳定斜坡18处;近期治理14处,投入治理经费4380万元;中期治理15处,投入治理经费3655万元,可消除地质灾害对1427人和90709万元财产的威胁。另对4处(4处不稳定斜坡)地质灾害隐患点采取群测群防措施,不在本规划期安排治理。

8.平湖崩塌、滑坡重点防治亚区(A8)

该亚区位于平湖辅城坳至雁田一带,包括平湖镇街周边的大片地区,面积27.20km2,占重点防治区的4.57%。该区以突发性崩塌、滑坡地质灾害为防治重点。区内共有地质灾害隐患点30处,其中4处(1处崩塌、1处滑坡,2处不稳定斜坡)已经治理。

规划治理的地质灾害隐患点共22处,其中崩塌3处,滑坡1处,不稳定斜坡18处;近期治理8处,投入治理经费1280万元;中期治理14处,投入治理经费1915万元,可消除地质灾害对770人和23886万元财产的威胁。另对4处(2处崩塌、2处不稳定斜坡)地质灾害隐患点采取群测群防措施,不在本规划期安排治理。

9.布吉崩塌、滑坡重点防治亚区(A9)

该亚区位于布吉周边,包括罗湖区东湖、大望、布吉水径、李郎等地,是密集的城市区,面积54.34km2,占重点防治区的9.14%。地质灾害的防治重点是对现有崩塌、滑坡、不稳定斜坡等突发性地质灾害的治理。区内有地质灾害隐患点96处,其中15处(1处崩塌、1处滑坡、13处不稳定斜坡)已经治理,另有1处崩塌地质灾害因工程活动被挖除。

规划治理的地质灾害隐患点共74处,其中崩塌13处,滑坡8处,不稳定斜坡53处;近期治理22处,投入治理经费6022万元;中期治理52处,投入治理经费15387万元,可消除地质灾害对3198人和226577万元财产的威胁。另对6处(2处崩塌、2处滑坡、2处不稳定斜坡)地质灾害隐患点采取群测群防措施,暂不在本规划期安排治理。

10.罗芳-莲塘崩塌、滑坡重点防治亚区(A10)

该亚区位于罗湖东侧罗芳-莲塘一带,面积6.98km2,占重点防治区的1.17%。重点是对现有崩塌、滑坡、不稳定斜坡等突发性地质灾害的防治。区内有地质灾害隐患点17处,均为不稳定斜坡,其中5处已经治理。

规划治理不稳定斜坡地质灾害隐患点12处;近期治理8处,投入治理经费4100万元;中期治理4处,投入治理经费1465万元,可消除地质灾害对1180人和46885万元财产的威胁。

11.横岗荷坳-龙岗中心城-坪地-坑梓崩塌、滑坡、岩溶塌陷重点防治亚区(A11)

该亚区位于龙岗区,包括龙岗、龙城、横岗、坪地、坑梓等街道的广大地区,面积158.56km2,占重点防治区的26.67%。该区内有规划的大运新城和龙岗中心城,以崩塌、滑坡、岩溶塌陷等突发性地质灾害为防治重点。区内有斜坡类地质灾害隐患点152处,其中27处(3处崩塌,7处滑坡,17处不稳定斜坡)已经治理,另有3处(2处崩塌,1处不稳定斜坡)因工程活动被挖除。

规划治理的地质灾害隐患点101处,其中崩塌13处,滑坡43处,不稳定斜坡45处;近期治理33处,投入治理经费6960万元;中期治理68处,投入治理经费9673万元,可消除地质灾害对2610人和107119万元财产的威胁。另有21处(7处崩塌,9处滑坡、5处不稳定斜坡)地质灾害隐患点在本规划期暂不安排治理,采用群测群防措施进行防范。

对岩溶塌陷的防治是在规划和工程建设中采取预防措施;对地下水开发利用实行严格的科学管理,禁止过量抽取地下水;加强地下水及地质环境监测,进行龙岗中心城岩溶塌陷监测站网建设,为岩溶塌陷地质灾害的防治提供技术支撑。

12.碧岭-坪山-石井崩塌、滑坡、岩溶塌陷重点防治亚区(A12)

该亚区位于碧岭-坪山-石井一带,面积38.58km2,占重点防治区的6.49%。重点防治崩塌、滑坡、岩溶塌陷等突发性地质灾害。区内有斜坡类地质灾害隐患点27处,其中5处不稳定斜坡地质灾害隐患点已经治理,另有1处不稳定斜坡因工程开挖而清除。

规划治理的地质灾害隐患点共17处,其中崩塌3处,滑坡1处,不稳定斜坡13处;近期治理3处,投入治理经费340万元;中期治理14处,投入治理经费2020万元,可消除地质灾害对1052人和26850万元财产的威胁。另对4处滑坡采取群测群防的监测措施,在本规划期暂不安排治理。

对岩溶塌陷的防治是在规划和工程建设中采取预防措施;加强地下水开发利用的科学管理,禁止过量抽取地下水;进行地下水及地质环境监测,为岩溶塌陷地质灾害的防治提供技术支撑。

13.盐田崩塌、滑坡重点防治亚区(A13)

该亚区位于盐田区沙头角、盐田港、大梅沙、小梅沙沿海一带,面积25.97km2,占重点防治区的4.37%。该区是规划的深圳市5个副中心之一,以防治已有地质灾害及新引发的滑坡、崩塌等突发性地质灾害为重点。区内有地质灾害隐患点47处,其中14处(2处崩塌,12处不稳定斜坡)已经治理。

规划治理的地质灾害隐患点共31处,其中崩塌7处,滑坡3处,不稳定斜坡21处;近期治理15处,投入治理经费5705万元;中期治理16处,投入治理经费2570万元,可消除地质灾害对445人和17115万元财产的威胁。另对1处滑坡和1处不稳定斜坡采取群测群防措施,暂不在本规划期安排治理。

14.南澳下沙崩塌、滑坡重点防治亚区(A14)

该亚区位于大鹏西侧下沙至南澳一带,面积15.64km2,占重点防治区的2.63%。以防治崩塌、滑坡等突发性地质灾害为重点。区内有地质灾害隐患点28处,其中4处不稳定斜坡已经治理。

规划治理的地质灾害隐患点共22处,其中崩塌6处,滑坡2处,不稳定斜坡14处;近期治理3处,投入治理经费550万元;中期治理19处,投入治理经费3753万元,可消除地质灾害对770人和19982万元财产的威胁。另对1处崩塌及1处不稳定斜坡采取群测群防措施,在本规划期暂不安排治理。

(二)地质灾害次重点防治区(B)

地质灾害次重点防治区主要分布于宝安、光明新区、龙岗区的台地和河谷平原区,由于该区地势较平缓,虽然人类工程活动较强烈,但形成的人工边坡一般规模较小,数量较少,引发的崩塌、滑坡地质灾害较少,遗留的不稳定斜坡数量有限,总体来看地质灾害发育程度相对较弱;但该区同时也是适宜进行城市建设的地区,往往是城市规划的发展区,随着城市建设的推进,可能引发新的地质灾害,需对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引起重视,因此,将该类区域划分为次重点防治区,总面积313.89km2,占全市总面积的16.07%,共分为9个亚区。区内已查明的地质灾害隐患点121处,其中崩塌40处,滑坡24处,不稳定斜坡57处。威胁人口2321人,潜在经济损失175818万元;已有29处(7处崩塌、4处滑坡、18处不稳定斜坡)地质灾害隐患点得到了治理,投入治理经费约7996万元;另有3处崩塌地质灾害因工程开挖而清除。

规划治理的地质灾害隐患点69处,其中近期治理24处,投入治理经费7365万元,中期治理45处,投入治理经费9338万元;通过上述地质灾害防治措施,可消除地质灾害对2321人和175818万元财产的威胁。另对2处地质灾害隐患点采取专业监测措施,对20处(10处崩塌、5处滑坡、5处不稳定斜坡)地质灾害隐患点采取群测群防措施,暂不在本规划期安排治理。

1.碧头-松岗-公明-田寮-玉律崩塌、滑坡次重点防治亚区(B1)

该亚区位于碧头-松岗-公明-田寮-玉律一带,面积23.18km2,占次重点防治区的7.45%。该亚区处于城市发展的中部发展轴上,随着未来城市建设用地的开发,可能引发和加剧该区地质灾害,是崩塌、滑坡等地质灾害的潜在隐患区。该亚区地质灾害防治是在开展现有地质灾害防治的同时,重点加强对人类工程活动引发地质灾害的防范。区内有地质灾害隐患点15处,其中1处不稳定斜坡已经治理,另有1处崩塌因工程开挖而清除。

规划治理地质灾害隐患点13处,其中崩塌6处,不稳定斜坡7处;近期治理7处,投入治理经费2520万元;中期治理6处,投入治理经费1728万元,可消除地质灾害对653人和58155万元财产的威胁。

2.鹤洲-黄麻布-石岩湖崩塌、滑坡次重点防治亚区(B2)

该亚区位于鹤洲-黄麻布-石岩湖一带,面积14.90km2,占次重点防治区的4.79%。属于未来城市发展控制区,地质灾害防治是以现有地质灾害的防治为重点,同时加强对人类工程活动引发地质灾害的防范。区内有地质灾害隐患点共8处,其中2处不稳定斜坡地质灾害隐患点已经治理。

规划治理的地质灾害隐患点共6处,其中崩塌2处,滑坡2处、不稳定斜坡2处;近期治理4处,投入治理经费1315万元;中期治理2处,投入治理经费315万元,可消除地质灾害对290人和31943万元财产的威胁。

3.龙华-民治-白泥坑-横岗崩塌、滑坡次重点防治亚区(B3)

该亚区位于龙华-民治-白泥坑-横岗一带,面积138.22km2,占次重点防治区的44.43%。该亚区处于城市规划的中部发展轴及东西向发展轴上,特别龙华中心城即位于该亚区,随着未来城市建设用地的开发,可能引发和加剧该区地质灾害,是崩塌、滑坡等潜在隐患区。该亚区地质灾害防治是在开展现有地质灾害防治的同时,重点是加强对人类工程活动引发地质灾害的防范。区内有地质灾害隐患点36处,其中7处(1处崩塌,1处滑坡,5处不稳定斜坡)已经治理,另1处崩塌因工程活动被挖除。

规划治理地质灾害隐患点24处,其中崩塌5处,滑坡4处,不稳定斜坡15处;近期治理4处,投入治理经费840万元;中期治理20处,投入治理经费5041万元,可消除地质灾害对595人和49311万元财产的威胁。另对4处(3处崩塌,1处不稳定斜坡)地质灾害隐患点采取群测群防措施,暂不在本规划期安排治理。

4.布吉水径西侧崩塌、滑坡次重点防治亚区(134)

该亚区位于布吉水径西侧沿清平快速路地带,面积8.47km2,占次重点防治区的2.72%。地质灾害防治是以现有地质灾害的防治为重点,特别是采石场边坡的治理。区内有地质灾害隐患点6处,其中1处崩塌已经治理。

规划治理地质灾害隐患点5处,其中崩塌1处,滑坡1处,不稳定斜坡3处;近期治理2处,投入治理经费370万元;中期治理3处,投入治理经费330万元,可消除地质灾害对90人和1183万元财产的威胁。

5.龙岗宝龙工业城-六联-坑梓崩塌、滑坡次重点防治亚区(B5)

该亚区位于龙岗宝龙工业城经六联至坑梓一线,呈东西向展布,面积57.73km2,占次重点防治区的18.39%。该亚区处于城市发展的东西向发展轴上,在开展现有地质灾害的防治的同时,重点加强对人类工程活动引发地质灾害的防范。区内有地质灾害隐患点17处,其中9处(2处崩塌,2处滑坡,5处不稳定斜坡)已经治理。

规划治理地质灾害隐患点为5处滑坡,均安排在中期,投入治理经费1045万元,可消除地质灾害对225人和22550万元财产的威胁。另对3处(1处崩塌,2处滑坡)地质灾害隐患点采取群测群防措施,暂不在本规划期安排治理。

6.下洞-葵冲崩塌、滑坡、岩溶塌陷次重点防治亚区(B6)

该亚区位于龙岗区下洞至葵冲一带,面积17.06km2,占次重点防治区的5.44%。该亚区是深圳8个城市组团中心之一的葵冲中心所在地,地质灾害防治是在开展现有地质灾害的防治的同时,重点是加强人类工程活动引发地质灾害的防范,应加强对岩溶塌陷的预防,严格对地下水开发利用的科学管理,禁止过量抽汲地下水,加强对岩溶地下水监测。区内有斜坡类地质灾害隐患点10处,其中5处(3处崩塌,2处不稳定斜坡)已经治理。

规划治理地质灾害隐患点3处,其中崩塌2处,不稳定斜坡1处;近期治理2处,投入治理经费760万元;中期治理1处,投入治理经费20万元,可消除地质灾害对440人和10600万元财产的威胁。另对2处不稳定斜坡地质灾害隐患点采取群测群防措施,暂不在本规划期安排治理。

7.葵冲坝光崩塌、滑坡次重点防治亚区(B7)

该亚区位于龙岗区葵冲坝光,面积7.51km2,占次重点防治区的2.39%。该亚区处于深圳市发展备用地区域,随着未来城市建设用地的开发,可能引发和加剧该区地质灾害,是崩塌、滑坡等潜在隐患区。该亚区地质灾害防治重点是加强对人类工程活动引发地质灾害的防范,在该区进行重要的工程建设(如修筑公路、工业与民用建筑时)应首先进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贯彻落实建设工程与地质灾害防治“三同时”制度。区内有地质灾害隐患点6处,其中1处崩塌因工程活动被挖除。

规划治理地质灾害隐患点3处,其中崩塌2处,.不稳定斜坡1处;近期治理1处,投入治理经费390万元;中期治理2处,投入治理经费150万元。另对2处地质灾害隐患点采取群测群防措施,暂不在本规划期安排治理。

8.大鹏崩塌、滑坡次重点防治亚区(B8)

该亚区位于大鹏街道,包括王母圩镇周边、杨梅坑、大亚湾核电站、岭澳等地,面积36.48km2,占次重点防治区的11.62%。以现有地质灾害的防治为重点,同时加强对人类工程活动引发地质灾害的防范。区内有地质灾害隐患点共19处,其中4处(1处滑坡,3处不稳定斜坡)已经治理。

规划治理的地质灾害隐患点共8处,其中崩塌3处,滑坡2处,不稳定斜坡3处;近期治理3处,投入治理经费1060万元;中期治理5处,投入治理经费695万元,可消除地质灾害对18人和2014万元财产的威胁。另对7处地质灾害隐患点(3处崩塌,2处滑坡、2处不稳定斜坡)采取群测群防措施,暂不在本规划期安排治理。

9.南澳东冲-西冲崩塌、滑坡次重点防治亚区(B9)

该亚区位于龙岗区大鹏半岛南侧,由东冲和西冲两个海湾及其间的海岸山地组成,面积10.33km2,占次重点防治区的3.32%。属旅游发展区,以现有地质灾害的防治为重点,同时加强对人类工程活动引发地质灾害的防范。区内有地质灾害隐患点4处。

规划治理地质灾害隐患点2处,其中崩塌1处,滑坡1处;近期治理1处,投入治理经费110万元;中期治理1处,投入治理经费140万元,可消除地质灾害对10人和62万元财产的威胁和对进出该区的道路、旅游设施的威胁。另对1处崩塌及1处滑坡采取群测群防措施,暂不在本规划期安排治理。

(三)一般防治区(C)

-般防治区共18个区域,主要分布于鹅颈水库-吊神山-羌下-罗屋田水库、白石洲-南头-西乡-沙井、阿婆髻-铁岗水库-西丽水库-塘朗山及羊台山、鸡公头山及周边、香密湖-黄贝岭、梧桐山-梅沙尖-马峦山-排牙山、清林径-白石塘水库、七娘山等地,面积1044.31km2,占规划面积的53.48%。该区地形地貌分为两种类型:一为平原,包括有滨海平原、山前平原及河口三角洲平原区;二为低山及高丘陵。平原地区主要为福田、前海两大中心,规划8个组团中的航空城及沙井,人类工程活动强烈,但因该区地势平坦,除区内几个作为公园的孤丘发育几处崩塌、滑坡和不稳定斜坡外,突发性地质灾害不发育,大部分为海水入侵地质灾害易发区。低山及高丘地区大多为规划的生态保护区、郊野公园与水源地保护区等,因严格控制人类工程活动,崩塌、滑坡等突发性地质灾害不发育,所遗留和产生的不稳定斜坡很少。因此,将这些地区划分为地质灾害一般防治区。

该区有崩塌、滑坡、不稳定斜坡等地质灾害隐患点54处,其中崩塌16处,滑坡5处,不稳定斜坡33处,受威胁人口1003人,潜在经济损失43821万元。该区已有10处(4处崩塌、6处不稳定斜坡)地质灾害隐患点完成治理,1处不稳定斜坡因工程活动被挖除。

规划治理的地质灾害隐患点41处,其中近期治理13处,投入治理经费2917万元;中期治理28处,投入治理经费4710万元;对1处崩塌及1处不稳定斜坡采取群测群防措施,暂不在本规划期安排治理。

Ⅲ 大化瑶族自治县年贡川乡危岩地质灾害应急演练暨全县地质灾害防灾避灾知识培训实施方案

大化瑶族自治县人民政府

(2011年7月)

根据广西壮族自治区、河池市和大化瑶族自治县三级人民政府的文件要求,经县人民政府研究,决定于2011年7月8日在大化瑶族自治县贡川乡等宦村板上屯危岩地质灾害隐患点举行突发性危岩地质灾害应急抢险救灾现场演练,在县民族会堂二楼会议室举办全县地质灾害防灾避灾知识培训。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和演练培训目的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从构建平安、和谐社会的高度,提高对地质灾害应急预案演练工作必要性的认识。通过开展应急预案演练和知识培训,加强有关部门的协调配合,提高我县地质灾害防治快速反应、决策、应对和抢险救灾能力,高效做好地质灾害抢险救灾应急工作,增强人民群众地质灾害防灾避灾意识,使群众在可能遇到地质灾害时听从指挥,及时撤离,避免发生人员伤亡及财产损失事故。同时及时总结经验,更好地维护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

二、演练方案编制依据

本方案依据《广西壮族自治区突发地质灾害应急预案》、《河池市突发地质灾害应急预案》、《大化瑶族自治县突发地质灾害应急预案》、国务院《突发事件应急演练指南》、各职能部门的职责分工等编制。

三、演练的地点、背景和任务

危岩隐患点位于大化瑶族自治县贡川乡等宦村板上屯南侧山体上,中心地理坐标:东经107°55′20″,北纬23°44′00″,崩塌体积约55.5立方米,威胁对象为60户300人,财产为500万元。该地质灾害点近年来相继发生多次岩石崩塌,无人员伤亡。目前该地质灾害隐患点处于不稳定状态,一旦遇连续降雨和强降雨,随时都有可能造成崩塌。演练的主要任务如下:

(1)模拟情景:受连续强降雨诱发,板上屯的危岩地质灾害点出现零散小体岩石滚落现象,局部发生小滑塌,有发生岩石崩塌的趋势,情况十分紧急。

(2)模拟灾情等级:小型地质灾害(Ⅳ级)。

(3)演练内容:立即启动《大化瑶族自治县突发地质灾害应急预案》和我县汛期地质灾害防治应急救援指挥系统,紧急赶赴现场,迅速组织岩石崩塌危险区内的村民在最短时间快速有序安全撤离。

四、演练的组织机构

(一)组织单位

主办单位:大化瑶族自治县人民政府

承办单位:大化瑶族自治县国土资源局、贡川乡人民政府

协办单位:大化瑶族自治县地质灾害指挥部成员单位

技术指导单位:河池市地质环境监测站

(二)参加演练人员(330人)

(1)大化瑶族自治县人民政府领导及县地质灾害指挥部成员;

(2)大化县国土资源局地质灾害防治应急救援指挥部成员和各国土资源管理中心所人员;

(3)贡川乡人民政府地质灾害防治应急救援指挥部成员和应急救援分队成员;

(4)各乡镇分管地质灾害工作的一名领导;

(5)河池市地质环境监测站;

(6)2011年列入我县44处重要地灾隐患点的部分村两委和监测人员;

(7)板上屯全体村民。

(三)成立自治县贡川乡等宦村板上屯地质灾害应急演练指挥部

总指挥长:蓝如帅(县人民政府副县长)

指挥长:黄海瑶(县政府办公室副主任)

副指挥长:覃克良(县国土资源局局长)

覃福广(贡川乡党委书记)

成员:韦大庆(县委宣传部副部长、县广电局局长)

卢桂平(县安监局局长)

黄敏核(县机关事务管理局局长)

霍子甫(县文体局局长)

覃卫强(县应急办副主任)

韦姿羽(县国土资源局副局长)

韦茂宁(县气象站站长)

覃良(县公安局副局长)

覃广良(县卫生局副局长)

覃拥军(县民政局纪检组长)

黄群(县消防大队教导员)

黄金标(县司法局副局长)

韦建禄(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副局长)

韦艳华(贡川乡党委副书记)

覃维寿(贡川乡党委副书记)

韦海庆(贡川乡党委委员)

主要任务:负责组织应急抢险救灾演练工作;决定启动应急预案;负责组织调查、监测及工作策划;协调各工作组工作;负责组织新闻宣传报道工作;负责组织购买演练所需物资物品。

应急演练指挥部下设8个工作组

(1)综合协调组(指挥部办公室)

组长:黄海瑶(县府办副主任)

副组长:覃克良(县国土资源局局长)

覃福广(贡川乡党委书记)

成员:县府办1人、贡川乡政府1人、县国土资源局2人

主要任务:组织制定应急处理和抢险救灾方案,经应急演练指挥部审定后,送应急抢险组实施。草拟讲话稿;负责参加应急演练领导及各级观摩嘉宾的联络工作;负责应急演练工作情况与信息的搜集、汇总形成书面材料向应急演练指挥部报告,并同时向自治县人民政府报告;掌握现场应急演练进程,做好综合协调联络工作。

(2)后勤保障组

组长:黄敏核(县机关事务管理局局长)

副组长:苏艳凡(县机关事务管理局副局长)

覃拥军(县民政局纪检组长)

成员:县机关事务管理局2人、县国土资源局3人

主要任务:负责及时收集并购买各工作组需添置的避险救灾必需品;负责全县地质灾害防灾避灾知识培训会场布置工作;负责参加应急演练领导及各级观摩嘉宾的接待工作。

(3)宣传动员组

组长:韦大庆(县委宣传部副部长、县广电局局长)

副组长:韦艳华(贡川乡党委副书记)

黄金标(县司法局副局长)

成员:县广播电视局4人、县国土资源局2人、贡川乡政府1人、贡川乡等宦村委2人

主要任务:深入动员板上屯村民全力配合开展应急演练工作,并负责指导村民安全撤离;由县广播电视管理局负责做好现场应急演练过程全方位录制工作并制成光碟;特别要抓好典型对象和村民避险撤离的拍摄工作。

(4)现场准备组

组长:韦姿羽(县国土资源局副局长)

副组长:韦建禄(县住建局副局长)

覃维寿(贡川乡党委副书记)

成员:贡川乡政府3人、县国土资源局2人、县民政局1人、贡川乡等宦村委会2人

主要任务:配备安装好高音喇叭、铜锣、口哨等防灾避险预警器材;设立紧急撤离路线方向指示牌;做好撤离路线道路沿线的路面拓宽、平整、清洁卫生等工作,确保村民顺利安全撤离;绘制应急演练现场防灾避险示意图,并组织实施应急演练指挥部、主席台、观摩区、停车场、临时厕所和临时医疗救助点等应急演练现场临时设施的建设工作;做好被撤离村民的安置工作,解决被撤离村民的生活保障问题。

(5)现场秩序维护和交通管制组

组长:覃良(县公安局副局长)

副组长:韦华东(县公安局交警大队副大队长)

韦荣修(贡川乡武装部部长)

成员:县公安局3人、县交警大队1人、贡川乡派出所3人

主要任务:对应急演练现场实施封锁;组织应急演练现场治安巡逻保护;负责疏散应急演练区域内无关人员,协助转移应急演练人员;负责封闭相关路段、维护车辆秩序及应急演练现场社会治安。

(6)灾情监测组

组长:龙道立(河池市地质环境监测站技术负责)

副组长:韦茂宁(县气象站站长)

韦海庆(贡川乡党委委员)

成员:贡川乡政府1人、县国土资源局2人、监测员1人、等宦村委1人

主要任务:调查核实灾情,组织和监测、预测灾害发展趋势和潜在威胁,提出应急预测和监控措施。

(7)应急抢险组

组长:覃福广(贡川乡党委书记)

副组长:卢桂平(县安监局局长)

黄群(县消防大队教导员)

成员:贡川乡政府4人、县国土资源局2人、县消防大队4人、县安监局1人

主要任务:在应急演练过程中组织群众撤离危险区域,抢救受灾群众,帮助群众进行避险安置;在群众撤离后,挨家挨户确认是否已全部撤离。

(8)医疗卫生组

组长:覃广良(县卫生局副局长)

副组长:谭义志(贡川乡卫生院院长)

成员:贡川乡卫生院3人

主要任务:组织指挥现场受伤人员接受紧急救治和转送医院救治;设立临时医疗救助点;负责调集、安排医疗器材和救护车辆。

五、演练的时间和步骤

此次实战演练分3个阶段进行,即研究部署阶段、宣传动员筹备阶段、实施演练阶段。

第一,研究部署阶段(6月20日—7月2日)

2011年7月2日,应急演练指挥部召集各指挥部成员、各工作组及乡政府有关领导召开预备会。综合联络组全面负责各项准备工作的协调与筹划。会议内容:①座谈应急预案应急演练方案的实施有关问题,确定指挥地点;②研究应急演练工作分工;③领导讲话,部署板上屯危岩地质灾害应急预案演练工作。

第二,宣传动员筹备阶段(7月3日—7月7日)

(1)综合联络组全面负责各项准备工作的协调与策划:到现场踩点确定应急演练指挥部、主席台、观摩区、停车场、临时厕所和临时医疗救助点等地点并督促实施;随时掌握各组准备工作完成情况,及时向指挥部汇报进度。

(2)后勤保障组做好应急演练防雨措施等所需物品物资的购买工作。后勤保障组根据各组要求购买、储备相关预警器材及救灾物资。

(3)宣传动员组时刻关注板上屯的地理环境及后山危岩情况,率先熟悉群众撤离路线并做好紧急撤离群众的训导工作,采取人盯户、人盯人方式,负责板上屯村民的撤离动员工作,在警报拉响第一时间里组织并帮助村民迅速撤离,同时负责督促承担报警、喊话、敲锣工作的人员听从指挥部指令做好预警工作;确定行动不便2个重点对象、1个受伤对象、1户1人坚决拒绝撤离需应急小分队采取强制措施的对象等相关典型形象的应急演练工作,并详细编制序列目标任务。做好现场音频通讯传输与接收器材安装和调试等工作。

(4)现场准备组在板上屯农户家房顶安装一个大功率防空报警器和安装一个高音喇叭;在板上屯拉挂横幅,画好撤离路线图并固定好撤离路线指示牌;绘制应急演练现场防灾避险示意图,并按时完成临时设施的建设工作;做好被撤离村民的安置工作,解决被撤离村民的生活保障问题。

(5)现场秩序维护和交通管制组熟悉板上屯的交通情况,制定交通保卫措施,解决有关问题,准备封闭公路通行的禁牌及禁止进入危险区的禁区标志,确定警戒方案。

(6)灾情监测组到板上屯后山危岩地质灾害隐患处,熟悉危岩隐患点情况,科学选准安置警报器位置,并熟悉警报器情况,以便在听到指挥部指令时及时拉响警报。

(7)应急抢险组熟悉板上屯的撤离区、2个行动不便重点对象、1个受伤对象、1户1人坚决拒绝撤离对象等情况,落实专人对应,以便在村民撤离时帮助村民撤离至临时避险安置点,撤离后分组挨家挨户进行核查确认是否全部安全撤离。

(8)医疗卫生组熟悉板上屯情况,分别在临时避灾安置点和公路边上设立临时医疗救助点,准备救护车及相关救护用品在应急演练时使用。

(9)开展应急预演。7月6日9:00—11:30,指挥部全体人员深入应急演练现场进行预演。通过预演,查找工作不足,及时调整和完善,为正式演练做好战前工作。

第三,实施演练阶段(7月8日8:00—9:30)

(一)主持人解说(8:00—8:15)

县文体局负责提供应急演练现场音响等设备,并做好调试工作。调试成功后,由县广电局主持人介绍参加本次应急演练的各位领导、演练目的、程序、背景、任务等。

(二)正式演练

按照灾情报告,应急处置和灾情解除三部分进行。

演练流程:

8:00参加演练领导、各组人员到指定位置。

8:15指挥长下达演练命令。演练正式开始,各组按任务分工实施演练。

8:17拉响监测警报器,危岩监测员韦振庭立即向村委监测责任人韦荣生报告:“我屯后山危岩隐患点出现小规模岩石崩塌滑落,有扩大的趋势等异常情况,请尽快组织村民应急避险转移,同时向上级报告,请求支援”。

8:20危岩隐患点监测责任人韦荣生向乡人民政府报告:“我村板上屯后山危岩隐患点出现小规模岩石崩塌滑落等异常情况,有扩大的趋势,请求上级给予救援。”

8:22乡人民政府向指挥部汇报板上屯灾险情情况。

8:25指挥长通过乡人民政府的汇报分析,果断发出指令:请立即组织危岩下方的村民迅速撤离。

8:30撤离开始。

撤离路线:村民从预定的撤离路线撤离到临时安置点位置。

8:50撤离完毕。

8:55应急抢险组报告:受威胁村民全部撤离危险现场,拒撤户1户1人已被强制撤离到临时安置点,有1人在撤离中摔伤已紧急送达临时医疗救助点,电源水源已被切断。

现场秩序维护和交通管制组报告:通往危险区的公路、道路已封锁,警戒工作有条不紊进行。

现场准备组报告:撤离村民已安置妥当。

医疗卫生组报告:撤离过程中有1人因摔跤受轻伤,已得到紧急处理,临时医疗救助点已建立,工作正常开展。

灾情监测组报告:据监测,崩塌体变化已趋稳定,降雨已停止,建议解除封锁警戒事宜。

9:00指挥长下达命令:解除道路封锁、警戒;医疗卫生组继续检查是否还有受伤群众;灾情监测组继续监测,有情况及时报告。

9:10指挥部领导成员到灾民临时安置点看望灾民安置情况。

9:20总结讲评应急演练工作

9:30演练结束。参加应急演练人员(除板上屯村民外)回到县民族会堂二楼会议室培训会场。

六、举办全县地质灾害防灾避灾知识培训

(1)时间和地点:2011年7月8日10:00—12:00在县民族会堂二楼会议室

(2)参训人员:参加应急演练人员(除板上屯村民外)

(3)培训内容:

①县领导就全县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做重要讲话

②地质灾害防灾避灾知识专题讲座

③河池市国土资源局领导讲话

七、演练和培训的工作原则和要求

(一)本次危岩地质灾害应急演练工作应遵照的原则是

(1)以人为本、避让为主的原则;

(2)统一领导、分工负责的原则;

(3)反应迅速、措施果断的原则;

(4)部门配合、密切协作的原则。

(二)工作要求

(1)加强宣传动员。演练前由宣传动员工作组向有关村民和参与人员进行宣传和通告,保证调动所有参与演练人员的积极性,熟悉演练程序,避免发生慌乱,确保参加实战演练人员的绝对安全。

(2)增强工作主动性。应急演练的指挥部成员,要增强工作主动性,按照各工作组的主要任务及时分工落到实处。在应急演练中尤其要反应迅速,积极服务。

(3)服从领导,听从指挥。各小组进入指挥部报到并待命后,一切行动要服从领导,听从统一指挥,遇到紧急情况要密切加强沟通和汇报。正式演练开始后,各工作小组具体行动的演练听从黄海瑶副主任统一指挥。

2011年地质灾害应急演练选编

2011年地质灾害应急演练选编

Ⅳ 国土资源部关于开展全国乡(镇)国土资源所地质灾害防治“五到位”宣传培训活动的通知

国土资电发〔2010〕19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国土资源厅(国土环境资源厅、国土资源局、国土资源和房屋管理局、规划和国土资源管理局),中国地质调查局、部宣教中心、部人力资源中心: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十七三中、四中全会和全国国土资源工作会议的精神,全面提升基层地质灾害防治能力,进一步加强群测群防体系建设,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部决定于2010年4~9月,开展全国乡(镇)国土资源所地质灾害防治“五到位”(评估、巡查、预案、宣传和人员五个到位)宣传培训活动。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高度重视,成立组织机构

各级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要高度重视本次宣传培训活动,将其作为2009年全面培训县(市)、乡(镇)村国土资源管理干部工作的后续专业培训任务,纳入今年重点工作计划,部成立全国乡(镇)国土资源所地质灾害防治“五到位”宣传培训活动办公室(以下简称“部宣传培训活动办公室”,成员名单见附件2),负责全国具体宣传培训组织协调工作。省级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要相应成立省级乡(镇)国土资源所地质灾害防治“五到位”宣传培训活动办公室(以下简称“省级宣传培训活动办公室”),安排相关单位负责具体宣传培训组织调工作。

二、结合实际,编制实施方案

省级宣传培训活动办公室要按照“全国乡(镇)国土资源所地质灾害防治‘五到位’宣传培训活动实施方案”(见附件1)的统一要求,结合本地实际,制定本地区的“乡(镇)国土资源所地质灾害防治‘五到位’宣传培训活动实施方案”,明确具体宣传培训主题、目的、对象、内容、教材、师资、进度安排及组织机构等。

三、认真准备,保证培训质量

省级宣传培训活动办公室要组建好本地区的师资队伍,部将对师资队伍进行统一培训,具体培训通知另发。部宣传培训活动办公室将编制统一培训教材,各省级宣传培训活动办公室在收到部统一培训教材后,可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准备具体教案。各地要安排专门经费,用于教材编印和举办培训班。要全力做好本辖区内宣传培训活动的各项组织工作,保证宣传培训任务按时完成。

四、注重沟通,加强督促指导

省级宣传培训活动办公室要及时了解本地区宣传培训工作进展情况,并及时报告省级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主要领导和部宣传培训活动办公室。部宣传培训活动办公室将在及时了解各地进展情况和存在问题的基础上,适时组织相关部门、单位、会同省级宣传培训活动办公室,深入基层,加强对宣传培训工作的指导、督促和检查。

五、抓好典型,及时总结推广

部宣传培训活动办公室将会同各省级宣传培训活动办公室,在掌握各地宣传培训工作进展情况的基础上,及时发现和总结各地在组织动员、实施方案编制、教案编排、方式创新、提高质量等方面的好做法,并组织推广,促进宣传培训活动顺利完成并达到预期效果。

六、联合媒体,做好宣传报道

部宣传培训活动办公室将邀请和组织新华社、人民日报、农民日报、科技日报、国土资源报、中央电视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等新闻媒体参与有关宣传活动。省级宣传培训活动办公室应组织省(区、市)内相关主流媒体,适时开展对活动的宣传报道,掀起地质灾害防治宣传热潮,做到“报纸有文章,电视有图像,广播有声音”,推动培训活动广泛深入开展。

请各省级宣传培训活动办公室将各自的宣传培训活动实施方案和联系人及联系方式,于2010年3月31日前报部宣传培训活动办公室。

联系人:胡杰010-66558318

沈伟志010-66558321

传真010-66558316

电子邮件[email protected]

附件:1.全国乡(镇)国土资源所地质灾害防治“五到位”宣传培训活动实施方案

2.全国乡(镇)国土资源所地质灾害防治“五到位”宣传培训活动办公室成员名单

国土资源部

二〇一〇年三月十五日

附件1

全国乡(镇)国土资源所地质灾害防治五到位”宣传培训活动实施方案

一、宣传培训主题

本次活动主题为全国乡(镇)国土资源所地质灾害防治“五到位”宣传培训活动,主要培训和宣传地质灾害防治“五到位”相关知识和技能。

二、宣传培训目的

提高全国地质灾害易发区、高发区乡(镇)国土资源所地质灾害防治管理水平,增强应急能力,减少地质灾害特别是人为活动引发的地质灾害,降低地质灾害造成的损失和影响,实现人与自然地质环境的和谐。

三、宣传培训对象

本次宣传培训活动范围为所有存在地质灾害隐患的乡(镇)国土资源所和乡村。培训对象为国土资源所所长和从事地质环境和地质灾害防治管理的人员、农村党员干部和群测群防员。

四、宣传培训主要内容

(一)山区农村房屋选址、建设中如何开展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有意识地预防人为活动引发地质灾害;

(二)汛期和地质灾害易发、多发时段,如何组织开展地质灾害隐患排查和险情巡查;

(三)如何制定地质灾害隐患点防灾预案,临灾时如何启动实施预案;

(四)如何开展地质灾害防治宣传,宣传要点;

(五)从事地质灾害防治的管理人员应具备的法律知识要点,行为守则,如何组织建立群测群防体系,如何指导群测群防工作。

五、组织机构

由办公厅、人事司、环境司、宣教中心、人力中心、地调局、监测院共同组成全国乡(镇)国土资源所地质灾害防治“五到位”宣传培训活动办公室,办公室设在环境司,办公室主任由环境司司长担任,省级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参照成立省级宣传培训活动办公室。

六、培训教材

部组织地调局、监测院等单位的专家编写统一的培训教材。各地可直接使用部统一培训教材,也可组织编写适合本省(区、市)地质灾害实际情况的培训教材。

七、培训师资

部抽调相关单位技术人员组成部培训讲师团,人数为10人左右,负责示范培训并指导省级师资队伍的培训工作。各省(区、市)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要结合所掌握的辖区内地质灾害隐患分布情况,遴选对本辖区地质灾害情况熟悉的管理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作为培训,人数为20人左右。

八、时间安排

宣传培训活动从2010年4月开始,至2010年9月结束,共6个月。具体时间安排为:

(一)启动准备

2010年3月中旬,部下发“关于开展全国乡(镇)国土资源所地质灾害防治“五到位”宣传培训活动的通知”,正式启动宣传培训活动。

2010年3月中旬为宣传培训活动准备阶段,该阶段主要任务是编写培训教材,遴选培训师资。

(二)培训

2010年4~5月,部举办示范培训班。培训对象为各地遴选的师资队伍以及省、市、县级国土资源部门地质灾害管理人员和部分乡(镇)国土资源所干部,共计培训1000人。6~9月,各地全面开展培训活动,由省级宣传培训活动办公室。负责组织培训乡(镇)国土资源所干部,共计培训1000人。同时,部将组织编制地质灾害宣传培训专题片,利用中组部全国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网进行播放,各省级宣传培训活动办公室要适时组织观看培训,共计培训10万人。

(三)总结和表扬

2010年10月15日前,各省(区、市)完成宣传培训活动总结工作,10月30日前,部完成全国宣传培训活动总结工作。部将对各地在宣传培训活动中表现突出的单位和个人进行通报表扬。

附件2

全国乡(镇)国土资源所地质灾害防治“五到位”宣传培训活动办公室成员名单

主任:关凤峻 环境司 司长

副主任:孙家海 办公厅 副主任

孙喜华 人事司 副巡视员

柳源 环境司 巡视员、三峡办主任

周爱群 宣教中心 副主任

闫建新 人力中心 副主任

殷跃平 地调局 主任

侯金武 监测院 院长

成员:张绍杰 人事司 处长

熊自力 环境司 处长

谢辉 办公厅 处长

桂梅 宣教中心 处长

张春雨 人力中心 处长

张作辰 地调局 处长

李铁峰 监测院 室主任

胡杰 环境司 副处长

沈伟志 环境司 主任科员

商冉 环境司 副主任科员

Ⅳ 地质灾害防治方案

地质灾害,地质学专业术语,是指在自然或者人为因素的作用下形成的,对人类生命财产、环境造成破坏和损失的地质作用。如崩塌、滑坡、泥石流、地裂缝、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及沼泽化、土壤盐碱化,以及地震、火山、地热害等。下面是我整理的,供大家参阅。

篇一:

相关单位要继续按照武隆县“6.5山体垮塌地质灾害发生后,开展本次大排查大整治大执法工作的同时。区 *** 于6月8日和7月1日召开的两次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专题会议要求,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加快推进避险搬迁工作进度,尤其要抓紧完成紧急避险搬迁户的搬迁及大湾镇“手爬巖”危巖等8处特别危险的地质灾害隐患点排危治理,确保人民群众生产财产安全。

一、工作责任

责任领导:

主要责任单位:区国土分局

责任单位:区建委、区市政委、区交委、区水利农机局、区教委、区移民局、区经委、区中小企业局、区安监局、区发改委、区公安分局和各镇街、园区新城、风景区

二、工作目标

一对所属地的地质灾害隐患点进行100%拉网式排查,排查实现三个100%一是通过开展地质灾害大排查。查找出现有地质灾害隐患点防范工作中存在问题,提出监测、搬迁避让或工程治理等消除安全隐患的措施和建议。二是将排查时新发现的地质灾害隐患点100%纳入地质灾害防灾体系。三是专业技术单位编制的地质灾害防治技术报告复核率100%

二严厉查处可能诱发重大地质灾害的工程建设、采矿等各类违法违规行为,严厉查处违法违规行为。一是通过开展地质灾害防治大执法。有效预防人为活动引发地质灾害。二是坚持“既要处理事,又要处理人”原则,对地质灾害防治中的失职、渎职工作人员进行查处。三是对专业技术单位在地质灾害防治中的违法、违规行为进行查处。

三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二是通过开展地质灾害大整治,确保“四到位”和“八落实”一是对排查发现的重大地质灾害隐患做到责任单位、防治资金、监测手段、防治措施“四到位”及时消除安全隐患。确保已查明的地质灾害隐患点的警示牌、单点防灾预案、监测经费、监测人、监测记录、两卡防灾明白卡和避险明白卡监测设施、撤离路线等群测群防工作“八落实”进一步完善和巩固地质灾害群测群防体系。

三、工作内容

特别是严重威胁人民生命安全的危巖、滑坡等地质灾害隐患点。具体工作内容包括:大排查、大整治、大执法工作重点是三峡库区、城市建设地带、重要交通干线、重大水利工程、重要市政基础设施、矿山开采、矿山采空区、学校、旅游景区等周边地质灾害隐患点。

一大排查工作内容

并对每处地质灾害隐患点按以下要求进行排查:各镇人民 *** 、各街道办事处、各园区新城、风景区管委会要对本地区返行地质灾害防治的组织机猜渗构、责任落实、防治经费、防灾体系、监测网路、年度防治方案漏兆哗、地质灾害防治规划、工程治理与搬迁避让、宣传培训等工作落实情况进行全面自查。

否可能扩大和变化,1.对已查明的地质灾害隐患点:一是排查是否做到八落实”二是排查地质灾害隐患点的规模、影响范围包括人员、设施、生产企业等威胁物件、发展趋势等。否可能发展为重大安全隐患。

除开展上述两个方面的排查内容外,2.对已完成工程治理或正在进行工程治理的地质灾害隐患点。还要排查治理方案是否科学有效,否按照批覆的治理方案实施,施工过程或效果监测是否有变形,工程施工现场是否出现新的变形,施工现场安全生产工作是否到位。

除开展上述两个方面的排查外,3.对已采取搬迁避让的地质灾害隐患点。还要排查是否按照批覆的搬迁避让方案实施,核实该隐患点的变形情况,核实影响范围是否扩大,影响范围内是否仍然存在受威胁物件。

要开展地质调查工作,4.对排查时新发现的地质灾害隐患点。认真查明地质灾害隐患点规模、危险区范围、威胁物件、稳定性及危害程度,提出防治措施建议,并将其纳入当地地质灾害群测群防体系。

各行业主管部门对涉及本行业范围内地质灾害隐患点参照上述要求开展地质隐患点排查。专业技术单位对本单位承担的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报告、调查评价报告、勘查设计报告和工程治理等技术资料进行详细自查。

二大整治工作内容

对执法检查过程中发现的安全隐患按照以下要求进行整治:各镇人民 *** 、各街道办事处、各园区新城、风景区管委会及区级相关部门必须落实责任单位和具体责任人员。

按照地质灾害群测群防工作“八落实”和地质灾害整治工作“四到位”要求及时整改完善;1.对排查中发现的问题和漏洞。

将隐患点纳入当地群测群防体系,2.对新发现的地质灾害隐患点。并按照群测群防达标建设标准,制订单点防灾预案,明确防灾责任人和监测责任人,落实监测人员和监测经费,发放“防灾明白卡”和“避险明白卡”设定警示牌和遇险撤离路线图;

及时组织群众撤离险区,3.对出现险情的重大地质灾害隐患点。组织专业队伍进行应急调查,并采用专业监测、搬迁避让及工程治理等处置措施;

4.对在查处地质灾害防治违法违规行为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进行及时整改。

三大执法工作内容

1.对在地质灾害预防、治理工作中失职、渎职并造成后果的抢险救灾中严重失职、渎职的违反地质灾害防治规定办理建设专案有关手续的

2.对工程建设等人为活动引发的地质灾害不治理或治理不彻底的

3.对在地质灾害危险区、极易发区或直接威胁区内从事与地质灾害防治无关的爆破、削坡、工程建设、采矿等活动的

4.对工程建设和矿山开采专案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结论不宜开采而开工建设开采的

未按照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要求配套设计地质灾害治理工程或落实治理措施的5.对违反地质灾害防治“三同时”制度。

6.对地质灾害治理工程范围内及其周边进行工程建设的未按照规定进行安全影响论证的

7.矿山开采可能诱发矿山地质灾害的

或承担的专案出现质量问题的8.对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单位和地质灾害治理专案勘查、设计、施工及监理单位弄虚作假。

9.对妨碍、阻挠地质灾害监测、搬迁避让和治理工作的

四及时按要求报送《地质灾害大排查明细表》和《地质灾害大排查汇总表》检查总结工作内容。各镇人民 *** 、各街道办事处、各园区新城、风景区管委会及区级行业主管部门要认真总结大排查、大整治、大执法工作情况并形成书面报告。

四、工作步骤

安全生产百日督查专项行动的深化和延续,此次地质灾害大排查、大整治和大执法工作是全区安全生产大排查、大整治和大执法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各地各部门要结合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实际,突出重点,有计划、有步骤、有针对性地开展。此次地质灾害大排查、大整治和大执法工作从年7月20日开始,至12月15日结束,分四个阶段进行:

建立工作机构,一动员部署阶段7月20日―8月10日各镇人民 *** 、各街道办事处、各园区新城、风景区管委会、区级相关部门制订工作方案。明确工作目标,落实责任人员,完成人员培训,做好宣传发动和安排部署工作。

由各镇人民 *** 、各街道办事处、各园区新城、风景区管委会负责本辖区地质灾害隐患的排查工作,二大排查阶段8月11日—8月31日按照“属地管理”和“谁主管谁负责”原则。要按照大排查工作内容要求进行排查,排查率要达到100%并填写排查统计表和汇总表。同时,制定问题整改的具体工作方案,并开展大整治和大执法的相关工作。此基础上,区国土分局牵头组织相关部门按职责分工进行复查,复查率达到50%以上,区国土、建设、市政、交通、水利、移民、安监、煤监、支铁办等将排查和复查结果报相应市级行业主管部门。

针对大排查、大整治、大执法时发现的地质灾害防灾体系中存在问题和重大地质灾害隐患,三大整治大执法阶段9月1日—11月15日各镇人民 *** 、各街道办事处、各园区新城、风景区管委会及区级相关部门依照《 *** 市委办公厅市人民 *** 办公厅关于进一步落实责任做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紧急通知》渝委办〔 〕77号职责划分。按大整治工作内容进行整治。区级相关部门按照执法许可权对大执法工作内容中的违法违规行为进行查处。

建立长效机制,四总结提高阶段11月16日—12月15日各镇人民 *** 、各街道办事处、各园区新城、风景区管委会及区级相关部门对大排查、大整治、大执法工作中发现的问题、执法查处情况、隐患整治落实情况等开展检查并进行全面总结。进一步细化、硬化、巩固专项行动成果。推进专项行动向纵深发展。

五、职责分工

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应坚持“谁主管、谁负责”分级管理与属地管理相结合”和“谁引发、谁治理”原则。因自然因素造成的地质灾害,按照《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国务院令第394号和《市地质灾害防治条例》规定。由区 *** 相关部门负责处理并承担相应责任;因工程建设等人为活动引发的地质灾害,由责任单位负责处理并承担相应责任。

各镇街、各园区新城、风景区区 *** 相关部门在本次大排查大整治大执法工作中的具体职责是

负责本辖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组织、领导和协调,各镇人民 *** 、各街道办事处、各园区新城、风景区管委会:负责本辖区所有地质灾害隐患的大排查、大整治、大执法工作。建立健全地质灾害防治组织机构和地质灾害群测群防体系,制订本行政区域地质灾害年度防治方案,对所有地质灾害点逐一建立防治预案,落实地质灾害防治专项资金,充分发挥村居组等基层组织作用,扎实推进大排查、大整治、大执法工作。

区国土分局:牵头负责地质灾害大排查、大整治、大执法工作的组织、协调、指导和监督工作。

区建委:负责工程建设诱发地质灾害隐患的大排查、大整治、大执法工作。

主要范围包括:受地质灾害威胁的市政基础设施及各类污水和垃圾处理场。区市政委:负责市政设施及周边地质灾害隐患大排查、大整治、大执法工作。

主要范围包括:各类交通设施建设专案包区交委:负责公路、航道沿线边坡及周边地质灾害大排查、大整治、大执法工作。

括改扩建专案周边、公路和航道沿线边坡及周边。

建水利工程影响范围。区水利农机局:负责影响水利设施和法定边界范围的地质灾害和因洪水引发灾害排查、大整治、大执法工作。主要范围包括:已建水利工程及其周边。

区教委:负责学校及周边地质灾害隐患大排查。

主要范围包括:移民工程建设影响范围,区移民局:负责三峡库区的移民迁建区、移民迁建设施地质灾害大排查、大整治、大执法工作。三峡库区高切坡专案等。

重点是位于危巖、陡崖和滑坡体影响范围内的企业、煤矿、非煤矿山的生产区、生活区及尾矿库坝废弃矿井、采空区、井口、道路等。区经委、区中小企业局、区安监局等部门:负责工业企业、煤矿和非煤矿山开采等生产活动地质灾害大排查、大整治、大执法工作。主要范围包括:工业企业生产、煤矿和非煤矿山开采可能引发或遭受的崩塌、滑坡、地面塌陷、地裂缝、不稳定边坡。

区发改委支铁办全面负责铁路工程沿线周边地质灾害大排查、大整治、大执法工作。

六、工作要求

落实责任。为加强对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组织领导,一加强领导。经区 *** 研究同意,决定成立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领导小组。由区委、区 *** 常务副区长黄宗华任组长,区 *** 办公室副主任杨永洪、区国土分局局长牟跃进任副组长,区 *** 应急办救灾办区国土分局、区监察局、区发改委、区经委、区教委、区建委、区市政委、区交委、区财政局、区民政局、区水利农机局、区移民局、区安监局、区卫生局、区气象局、区房管局、交警支队、区中小企业局、区国资办等单位负责人为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在区国土分局,由牟跃进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李青、包秀华同志兼任办公室副主任,负责日常工作。各镇人民 *** 、各街道办事处、各园区新城、风景区管委会及区级有关部门也要成立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领导小组,切实加强对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领导。

严格实行主要领导负总责,区 *** 与各镇街、各园区新城、风景区及区级有关部门签订《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目标责任书》层层落实责任。各镇街、各园区新城、风景区及区级有关部门要把领导责任、管理责任、防治责任落实到具体环节、具体岗位、具体人头。分管领导牵头抓,其他领导成员“一岗双责”具体抓,做到领导到位、责任到位、措施到位、落实到位,做到监管不留真空,防治不留死角,形成“ *** 领导、部门协作、全社会共同参与”防灾减灾责任体系。

注重培训。要充分利用地灾防治知识培训、发放传单、现场宣讲等各种手段,二搞好宣传。采用电视、广播、报纸多种形式,广泛宣传地灾防治知识和《市地质灾害防治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特别是要狠抓地质灾害重点区域的防灾知识宣传工作,对受威胁群众、中小学生,以及镇村干部、地质灾害监测员等开展一次地质灾害防治知识培训,进一步提高防灾减灾意识和遇险自救能力,实现地质灾害防治知识的全民普及、地质灾害全民预防的目标。

强化整治。各镇人民 *** 、各街道办事处、各园区新城、风景区管委会及区级有关部门要结合本地区、本行业工作实际,三扎实推进。制订工作方案,进一步细化工作内容、强化工作责任,明确工作要求。要精心组织,周密安排,扎实推进,确保排查不留死角,执法不留情面,整治不留后患,使此次大排查、大整治、大执法工作真正收到实效。对排查中发现的隐患和问题,要立即整改,对严重威胁矿山安全生产和人员生命的要立即责令停产、停工进行整改,待隐患排除后方可恢复生产。

突出重点。此次大排查、大整治、大执法工作要统筹兼顾,四全面深入。点面结合。各镇人民 *** 、各街道办事处、各园区新城、风景区管委会及区级有关部门既要全面发动,对地质灾害隐患点排查工作要做到全覆盖;又要突出重点,集中力量检查地质灾害极易发区、高发区内严重威胁群众安全的重大地质灾害隐患点及出现险情且急需工程治理或搬迁避让的地质灾害隐患点。

区监察局、区 *** 督查室要对各镇街、园区新城、风景区及区级有关部门此次大排查、大整治、大执法工作进行综合督查。对责任不落实、预防不得力、措施不到位、工作失职、虚报、瞒报、漏报等行为,五加强督查、务求实效。各单位要切实履行职责。给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造成重大损失的将严肃追究领导责任和直接当事人的责任。

并于年12月10日前将工作总结报区国土分局。区国土分局每月14日、29日前将区领导带队检查情况、专项行动开展情况报区 *** 安委会办公室;每月1日、15日前将全区工作开展情况以区 *** 名义报市国土房管局;年12月15日前,各镇街、园区新城、风景区每月13日、28日前将工作开展情况报区国土分局。区国土分局将全区工作总结以区 *** 名义报市国土房管局,同时抄送区 *** 安委会办公室。

篇二:

我镇属中低山丘陵区,地质环境条件相对复杂,存在不同程度地质灾害。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人类工程活动强度不断加剧,地质灾害已成为我镇主要自然灾害之一。为认真贯彻落实《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国务院394号令,切实做好我镇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特制定2013年度下称《防治方案》。

一、主要地质灾害点的分布

一20XX年我镇地质灾害概况

20XX年,我县雨量总体较少,台风较少,受汛期降雨天气的影响,我镇部分村引发了一些小型山体滑坡、崩塌、山体裂缝等地质灾害,如古石村黄耀章等5户房屋建在滑坡体上,房屋出现裂缝,地面涌水;上登村温运蒸等四户房屋建在滑坡体脚下,我镇采取积极的防治措施,及时报告、发放两卡,并请专家现场勘察。全年未发生因地质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事故。

二20XX年地质灾害态势预测

1、20XX年我县降雨趋势分析

根据上杭县气象局分析预测:预计20XX年平均气温正常略偏高,总降水量接近常年至略偏少。春季降水量偏少,可能发生气象干旱;雨季降水略多,期间有降水相对集中期,区域性将出现洪涝灾害;夏季海上生成台风偏多,可能有2~3个台风或热带风暴对我县有较明显影响。

2、20XX年地质灾害预测

根据我镇危险性地质灾害隐患点时空分布及特点、形成机制、诱发因素和环境地质条件,划出以下地质灾害重点防护区,次重点防护区和一般防护区。

1地质灾害重点防护区

滑坡主要分布于中低丘陵山区,地貌呈上下陡、中间缓的山坡,空间上主要分布在白玉、古石、新丰、新塘、璜岗、上丁、六甲等村。崩塌主要分布于县道、省道、国道沿线、矿业活动热点地区,若存在高台阶作业或底部掏采巖体张力平稳破坏,也极易造成崩塌如采石场。

2地质灾害次重点防护区

主要分布于镇内丘陵区,该区以侵入岩为主,风化强烈,残坡积厚度较大,在强降雨作用下,容易发生滑坡、水土流失。

3地质灾害一般防护区

主要分布于各红层盆地,该区地形平坦为地质灾害不发育区。

二、地质灾害重点防范期

我镇地质灾害主要表现为强降雨诱发的突发性地质灾害。4月-10月份为地质灾害重点防范期,各村居委会和镇直有关部门要提前做好各方面的准备工作,认真落实地质灾害防治各项制度,确保安全渡汛,最大限度地减少地质灾害造成的损失。

三、地质灾害防治措施

一落实地质灾害防治责任制

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直接关系到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各村居委会和镇直有关部门要以对人民群众极端负责的精神,高度重视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要建立以村居委会主任负责制和有关领导岗位责任制为核心的地质灾害防治体制,把监测和防治任务落实到具体单位和责任人,对疏于管理、责任不落实、人员不到位造成事故的直接责任人,要按照《地质灾害防治条例》有关规定予以惩处。

二加强汛期地质灾害险情巡查

全县汛期为4月至10月。镇 *** 将组织有关单位和部门在汛前进行一次全面检查,对检查中发现的安全隐患点,责任单位或责任人要及时制订落实整改措施,并书面上报镇 *** 。

汛前检查的主要任务:一是检查落实情况。主要包括村级防灾责任组织机构、危险点巡查监测责任人是否明确;资讯网路是否畅通;危险区群众的应急转移方案及措施是否得力等。二是检查主要地质灾害危险区。镇防灾工作小组应认真做好险情排查,需重点防范的地质灾害危险区,应划定警戒区域并设立警牌。在强降雨或降雨量超过当地同期多年平均降雨量时,应加强对地质灾害易发区域的调查和监测,发现有明显异常情况,应及时组织调查,并采取必要的防范措施。

三灾前监测与安全转移

1、遇有台风或暴雨袭击时,应加强监测。各村居应做好监测工作,统一组织、部署地质灾害危险点避险准备和实施工作,因地制宜地做好群众及财产的转移工作。

2、当日降雨量超过50mm或连续降雨累计降雨量在50-150mm时,除应加大对危险点监测密度外,还应对房前屋后、公路沿线高陡边坡、水利设施、旅游景点等地质灾害易发地段加强监测、巡查。各村居应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做好地质灾害点受威胁人员、财产等的避险转移工作。

3、当日降雨量超过100mm或连续降雨累计降雨量大于150mm时,应实行24小时监测,还应对房前屋后、公路高陡边坡、水利设施等地质灾害易发地段加强监测、巡查。当地村居委会应迅速做好受威胁人员的强行撤离、财产转移和重要设施的保护工作;紧急情况时,可以强行组织避灾疏散。

4、镇 *** 将成立由各有关单位组成的地质灾害防灾救灾队伍,备足必要的防灾救灾物资,制定具体的防灾救灾方案,特别是临灾前的人员转移方案,要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处置及时、转移有序。

四抢险救灾

灾情发生后,镇防灾工作领导小组应立即按既定预案指挥抢险救灾工作,切实做到防范有效、转移迅速、救治及时,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五建立防治地质灾害灾情报告制度

各村居及城区分局等部门要进一步健全完善地质灾害报告制度,做到资讯畅通,为防灾救灾的指挥决策提供及时、准确的资讯。

1、速报要求:要按情况准确、上报迅速、镇为基础的原则。

2、速报内容:负责报告的各村居及有关单位应当根据掌握的灾情资讯,尽可能详细说明地质灾害发生的地点、时间、伤亡和失踪的人数、地质灾害型别、灾害体的规模、可能的引发因素和发展趋势等,同时提出采取的对策和措施。

六《防治方案》的实施

建立镇主要负责人对本地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负总责的领导责任制。镇长为本地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第一责任人,挂钩村的镇领导、城区国土分局局长、村支书、村主任为具体责任人,负责组织灾害点预警讯号、人员财产转移和现场监测工作。镇 *** 成立地质灾害防治领导小组和应急分队见附表,各村居要成立地质灾害预警群防群测小组,形成镇、村、村民小组的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网路。

四、地质灾害监测、预防责任人

地质灾害的监测和预防责任人,原则上是谁受威胁、谁负责监测,谁就是预防责任人,在主汛期要加强巡查,以便及时掌握地质灾害危险点的变形发展趋势,作出准确的预报。

Ⅵ 五井镇南铜峪村突发地质灾害应急预案演练方案

(2011年8月)

为检验在多发性地质灾害面前的应急处理能力,最大限度减少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特制定如下演练方案。

一、指导思想

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是事关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大事,要从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构建和谐社会的高度,提高对开展演练工作必要性的认识,认真开展演练工作并收到实效,找出不足进行弥补,更好地指导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更好地维护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

二、应急预案演练目的

在五井镇南铜峪村崩塌即将发生的紧急情况下,能够迅速、高效、有序地安全撤离险区群众,做好地质灾害的防灾避灾和抢险救灾应急工作。通过演练,进一步提高政府和有关部门应对突发地质灾害的应急反应能力,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防灾避灾意识,一旦临灾能迅速有序安全撤离避让,最大限度地减轻地质灾害造成的损失,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三、应急预案演练任务

本次地质灾害应急预案演练的任务是:在五井镇南铜峪村崩塌遭受连续强降雨等因素的诱发,崩塌有可能产生速滑趋势的紧急情况下,及时启动《临朐县地质灾害应急预案》,在镇人民政府领导下,组织镇各相关部门各司其职,用最短的时间组织崩塌危险区内的18户52名群众快速有序安全撤离,尽快采取防灾减灾有效措施。

四、应急预案演练原则

地质灾害应急预案演练工作遵照:

以人为本、避让为主的原则。

统一领导、分级负责的原则。

反应迅速、措施果断的原则。

部门配合、分工协作的原则。

五、应急预案演练背景

崩塌位于五井镇南铜峪村北山,出露地层为寒武系九龙群灰色厚层灰岩和黄色页岩。目前该崩塌体长度190米,宽约18米,厚约6米,体积约20520立方米,属于中型崩塌。该崩塌的危害性极大,直接威胁着在崩塌前缘下居住的南铜峪村村民18户52口人生命财产的安全。崩塌目前处于初期蠕滑阶段,遇连续降雨(大雨、暴雨)等因素的作用,崩塌随时可能产生突然滑动,崩塌稳定性极差,有下滑的趋势。

该崩塌隐患点编制有“预防抢撤方案”,受威胁群众持有“防灾避险明白卡”。

六、应急预案演练的组织

在五井镇人民政府的统一领导下组织实施。

七、演练时间

演练时间:2011年8月9日上午8:30。

八、应急预案演练的实施步骤

(一)应急预案演练预备工作

1.召开应急预案演练预备工作会议

会议由五井镇人民政府召集,五井镇人民政府、县地质灾害防治领导小组成员、有关部门负责人、五井镇南铜峪村两委干部及村民小组长等参加。

会议内容:

(1)五井镇人民政府领导讲话,通报进行地质灾害应急抢险救灾预案演练工作的目的意义、标准要求及有关部门的工作任务等情况。

(2)座谈应急预案演练方案实施的有关问题。

(3)演练工作分工:

A.指挥长:五井镇镇长瞿志敏

主要负责:①全面负责应急抢险救灾工作;②决定启动应急预案;③指挥应急抢险工作。

B.副指挥长:五井镇人大主席王振华

主要负责:①组织应急抢险救灾工作;②协调各部门工作;③负责调查、监测及工作的策划;④传达联络各部门工作;⑤协助总指挥做好各项后勤会务及有关演练物资准备等相关事宜;⑥负责新闻媒体报道工作。

(4)六个应急工作组演练职责:

A.灾险情调查监测组:由县国土资源局副局长安同瑞任组长,成员由县国土局李振华、五井安监所孟庆宝、五井国土所王佰友、地质专业人员贺同利组成。任务为组织人员开展现场调查,查明灾害形成的条件、引发因素、影响范围和人员财产损失情况,确定地质灾害等级;设立专业监测网点,对灾害点现状稳定性进行监测和评估;提出能够阻止或延缓再次发生灾害的措施;提供灾害发生地详细准确的气象预报;提出人员财产的撤离、转移最佳路线和灾民临时安置地点的意见;完成地质灾害抢险救灾指挥部交办的其他工作。

B.后勤物资保障组:由镇政府分管领导沈汝虎任组长,成员由民政所潘兴利、财政所杨光福及王本业组成。任务为:负责抢险救灾经费及时足额到位;负责灾民的临时安置工作;负责救灾物资的调运、储存和发放;为灾民提供维持基本生活必需品和抢险救灾人员的生活保障;确保抢险救灾指挥通讯联络的优先畅通。

C.综合联络组:由镇政府分管领导王振华任组长,成员由国土局白兴波、政府办公室房伟、国土所谭金波、水利站尹兆升、安监所郑成军、公安派出所高玉志、政府人员谭涛、李峰及五井镇铜峪村支部书记郭宝升等人员组成。任务为:组织制定应急处理和抢险救灾方案,报指挥部审定后送应急抢险小组组织实施;负责应急拍险救灾工作情况与信息的搜集、汇总形成书面材料向指挥部负责人报告,并同时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掌握现场抢险救灾工作进度,及时预测灾情发展变化趋势,并研究对策;负责联络应急抢险组、交通治安管理组、灾险情调查监测组、医疗卫生组、后勤物资保障组、灾后重建组工作。

D.医疗卫生组:由镇政府分管领导王文昌任组长,成员由五井镇医院冯天成、五井镇政府人员王成娟、谭清海组成。任务为:迅速组建、调集现场医疗救治队伍;负责联系、指定、安排救治医院,组织指挥现场受伤人员接受紧急救治和转送医院救治,减少人员伤亡;负责调集、安排医疗器材和救护车辆;负责向上级医疗机构求援;认真搞好灾区的卫生防疫工作,确保在灾情发生后不发生各种传染性疫病。

E.应急抢险组:由镇政府分管领导王春喜任组长,成员由五井镇政府张本贞、王福武、王国帅、张永、赵强、巩磊、郎群、高明生、边兴胜、许致涛、贺同宝、马庆东、颜海鹿、王力、许新明、魏鹏、程洁、孙德军、夏佃柱组成。任务为:迅速组织民兵预备役人员赶赴灾区现场组织抢险救灾,负责组织、指导遇险人员开展自救和互救工作;负责统一调集、指挥现场施救队伍,实施现场抢险救灾;负责实施抢险救灾工作的安全措施,抢救遇险人员和转移灾害现场的集体财产;完成现场抢险救灾指挥部交办的其他工作。

F.交通治安管理组:由镇政府分管领导常敬伟任组长,成员由公安派出所所长石金伟及全体干警、五井镇政府巩京明、杜金德组成。任务为:迅速组建交通治安管理队伍;维护灾害现场社会治安秩序和交通秩序;负责灾区治安和刑事案件的侦破工作;对地质灾害区现场实施戒严封锁;组织灾区现场治安巡逻保护;负责疏散受灾区内无关人员,协助应急抢险组转移灾区人员及财产;完成现场抢险救灾指挥部交办的其他工作。

2.应急预案演练工作准备

(1)综合联络组全面负责各项准备工作的协调与筹划。

(2)交通治安管理组应熟悉南铜峪村村崩塌的灾害危险性及危险区内的相关情况,制订交通管制及灾区安全保卫措施,解决有关问题,准备封锁公路、道路通行的禁牌及禁止进入危险区的警示标志。

(3)灾险情调查监测组应熟悉南铜峪村村的地理环境及崩塌情况,设立监测标志,全站仪监测安置地点和监测记录等。

(4)应急抢险组、后勤保障组应熟悉南铜峪村村的地理环境及崩塌情况,熟记群众撤离避让路线、灾民临时安置地点及卫生抢救所的临时设置地点的有关情况,做好抢险救灾及物资储备调运及有关设备装备与调运工作。

(5)医疗卫生组应熟悉灾民临时安置地的有关情况,准备救护车及相关救护医疗器材等,确保抢险救灾或演练应急之用。

(6)五井镇政府组织应急抢险小分队,小分队由五井镇基层民兵组成,人员20人,统一着装,培训演练。

(7)五井镇政府及五井派出所做好紧急撤离群众的训导工作,确定相关典型形象的演练。

3.应急预案演练预演工作

8月9日上午召开演练预备会议,统一协调有关工作,明确有关部门、单位及有关人员的工作任务、标准及要求,制订完善公布有关演练的方案、措施、办法等,五井镇政府、南铜峪村委会、村民小组分片召开参加演练区域内全体群众会议,进行广泛深入宣传和训导,提高广大群众的防灾避灾意识,确保各种形象人员及演练各种措施落实。

(二)演练工作程序

1.演练工作预备会议

8月9日8:30,在五井镇政府会议室召开演练工作协调预备会议,参加人员:演练指挥部成员、镇政府有关部门及有关村两委干部、村民小组长等。

(1)镇政府领导讲话;

(2)作演练工作的安排;

a.布置演练工作(时间进程安排);

b.观摩现场定点定位及车辆安排。

2.演练工作程序安排

(1)9:00全体演练人员集中于五井镇政府大会议室待命。

9:10,接五井镇政府报告:“因连续大雨,南铜峪村崩塌出现严重险情,简易监测资料表明崩塌不断向前延伸,崩塌有明显下滑趋势,要求县国土局尽快派人调查处理。”

9:15,县国土局领导:

a.向县人民政府汇报;

b.向市国土资源局报告;

c.县国土局派出应急小分队立即赶赴现场开展调查,进行险情评估及应急处理,设立全站仪监测点。

9:30,镇人民政府向县政府汇报,经县长同意,“启动突发地质灾害应急预案”,成立“地质灾害应急抢险指挥部”,通知“地质灾害防灾应急指挥部”各成员单位立即赶赴南铜峪村集中待命。

10:00,指挥部设在南铜峪村办公室,各组长向指挥部报到,原地待命。

县国土局汇报灾情态势,发展趋势,提出防患对策及建议。

10:20,指挥部:下达命令。

命令:交通治安管理组,在南铜峪村口封锁村西进入危险区的村道;同时设置警戒,除抢险救灾人员外,其他人员不得进入该危险区域,对灾区实施治安巡逻,保证灾区安全。

应急抢险组:使用音响设备放警报信息或鸣锣紧急通知危险区域群众按原定路线有序安全转移,应急抢险组组织20人的民兵预备役人员火速赶往灾区,按照原定的编制序列目标任务快速赶到灾区实施抢救,迅速组织灾区人员和物资快速有序安全撤离到各安置点。

灾情调查监测组:继续跟踪监测灾情,有情况及时报告。

医疗卫生组:组织医疗卫生紧急抢救队伍进入灾区,进行伤、病员的抢救及转移工作。

后勤物资保障组:负责转移到各临时安置点的灾民安置工作,做好各安置点灾民的思想工作,解决好灾民的吃、穿、住等问题,确保救灾抢险指挥的通讯与联络畅通。

10:30,撤离开始。

11:00,撤离完毕。

11:00,应急抢险组报告:全线撤离完毕。已设好警戒、切断电源水源。

交通治安管理组报告:通往危险区的道路已封锁,警戒工作有条不紊进行。

后勤物资保障组报告:撤离群众基本安置妥当。

医疗卫生组报告:撤离过程中只有三人因摔跤受轻伤,已得到紧急处理,临时医疗点已建立,工作正常开展。

灾情调查监测组报告:据监测组监测,崩塌变化已趋稳定,降雨也已停止,建议召开指挥部会议,研究解除封锁警戒事宜。

11:10,指挥部召开会议,下达命令:解除道路封锁、警戒。由灾情调查监测组继续监测,有情况及时报告;灾后重建组负责对危房进行鉴定,提出灾民重建方案,报政府批准实施。

11:15,镇政府领导及指挥部领导到各灾民转移临时安置点看望灾民撤离安置情况。

11:40,演练工作讲评会。总指挥作演练讲评。

12:00,宣布演练结束。

演练总结:通过这次演练,《临朐县地质灾害防治方案》、《临朐县地质灾害应急预案》等文件精神得到了很好的贯彻落实,应急小分队队伍得到了锻炼,领导和同志们各司其职,明确了职责,对地质灾害的应急、处理能力得到进一步加强,提高了战斗力。

2011年地质灾害应急演练选编

阅读全文

与地灾灾害宣传培训方案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电子商务会计核算研究 浏览:287
端午节酒水促销活动 浏览:712
校园足球培训方案 浏览:137
怎样理解市场营销的含义 浏览:460
厦门美乐购电子商务 浏览:434
元旦旅行社促销活动方案 浏览:71
运动品牌营销表 浏览:312
大型朗诵比赛策划方案 浏览:87
农特产品线下推广方案 浏览:870
酒店夏季送清凉活动促销 浏览:999
策划方案中演示bd 浏览:931
市场营销讲师招聘 浏览:682
南通毕业那年电子商务有限公司 浏览:801
单位学习培训方案 浏览:728
互联网医疗试点推广方案 浏览:218
初中化学气体制取校本培训方案 浏览:655
金通达电子商务 浏览:439
三八节家电商场策划方案 浏览:648
培训机构周年庆报名方案 浏览:167
酒店业务系统网络营销订房 浏览: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