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什么是电子商务为什么电子商务发展这么快
简单点说:电子商务,就是通过互联网把商品卖出去,优点是提高了商品流通效率。为什么发展这么快,由于互联网发展快速普及,网络覆盖到全国各地,移动互联网发展的快速崛起,智能手机的普及加速了电商的发展速度。电商也发展成不同的形式。中国庞大的市场也是加快电商发展的根本原因。
❷ 如何加快推动农村电子商务发展
加快推动农村电子商务发展,可从如下几点入手:
尽快制定促进政策
把农村电子商务和扩大农村消费作为推动农村发展的政策突破口和实验田,优先考虑在农村电子商务领域实施政策创新。积极推动制定农村电子商务发展十三五规划,将“建立扩大农村消费需求的长效机制”和“促进农村电子商务显著增长”作为构建农村电子商务政策体系的基本纲领和目标,形成促进农村电子商务发展政策的数量依据、质量依据、过程依据和规则依据,确立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近期、中期和远期规划,按计划、有重点、分步骤地安排实施。加强政策法规建设,健全信用体系,为农业电子商务的发展提供良好的制度环境。
积极培育市场体系
积极开展农村信息化建设步伐,充分利用国家发展信息产业和西部大开发、连片扶贫等机遇强化农村电子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深入调查了解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需求和瓶颈,结合不同地域农村特色和资源,分部类、领域、平台地推动农村电子商务发展;强化政府尤其是基层政府的职能和责任,明确政府在农村电子商务发展中的工作方式、公共服务和绩效评价;实施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政策激励,通过财政政策的激励、产业政策、金融政策的扶持加快推动农村电子商务加快发展;加强政策引导农村生产和消费的网络观念,强化信息交流共享机制和公共信息平台建设。
加强支撑体系建设
加强农村电子商务的人才培养,重点培养适应新型农业和互联网社会的“新农人”,增强对业务营销、网店装修、售后服务人才的培训和引进,强化公益性、普适性的农村电子商务培训;加大资金支持力度,对有潜力、有能力的农民、农户等发放具备一定规模的电子商务专门贷款,通过补贴、贴息等方式协助电子商务用户、物流企业扩大市场,支持农村电子商务用户、物流企业实现小规模社会化融资等;区分大宗农产品、小宗农产品、生鲜农产品开发电子商务,开辟网上交易市场,与现代连锁业结合,深化无店铺销售;建立网络化的农产品批发市场平台、农产品公共信息平台、农产品信息追溯系统等;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流通企业和邮政系统大力发展农村现代物流;加快推动农村电子商务与物流、金融的融合创新。
促进企业融合发展
去年阿里巴巴宣布启动千县万村计划,在三至五年内投资100亿元,建立1000个县级运营中心和10万个村级服务站,将电子商务覆盖到全国1/3的县以及1/6的农村。随着各大电商平台的开发、扶持农村电子商务举措的颁布,应该鼓励利用第三方平台服务提供商不断创新质优价廉的服务产品,鼓励开发面向农村电子商务需求的定制服务,帮助农民网商降低业务成本,鼓励网络平台进一步透明化,在平台上建设共享信息、知识和业务的“社区”,为业务“链”的拓展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撑与经验支持。
❸ 如何促进电子商务健康发展
随着网民数量的急剧增长、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物流业的迅猛发展,电子商务正呈现井喷式得爆发。我们以自营式B2C的龙头企业京东商城为例,从2004年到2010年销售额连续以每年200%的速度倍增翻番地增长,七年内一举超越百亿元大关,这在实体经济领域简直是无法想象的天方夜谭。连以竞争手段凶狠、扩张速度迅猛的国美电器也经过十五年的艰难发展才达到年营收100亿元的门槛,网络经济的超倍增效益由此可见一斑。电子商务的领头羊淘宝网的年营业额也是在三年内从480亿到999亿再到2000亿元的连续三级跳;凡客诚品从2007年创立到2010年,用了三年时间创造了300倍惊人的增长速度……2012年11月11日当天,平台式电子商务的大佬——天猫更是创造出惊人的191亿元人民币全球电商单日成交第一的记录,这是全上海市5000多家实体门店整个春节7天长假还达不到的营业额总量,真是令人叹为观止,由电商挖掘出的内需消费能量让人难以置信。面对电子商务日益强劲的发展趋势,我们建议如下:
1、政府应该在政策、法规等方面采取一系列适应电子商务迅猛发展的措施。如:面对不断增多的网络购物中消费者维权问题,需要出台针对不同情况的政策与法规,从报价、促销、购物、付款、配送、交货、验收、发票、服务、投诉、赔偿、退货等各个环节界定买卖双方的责任归属,工商、质检、公安、司法、信访等部门也要及时跟进,及时收集和剖析电子商务带来的各种新情况、新问题,并适时调整政策,采取针对性措施,要营造和引导一个公平、公开、诚信的网上购物环境。
2、为了帮助电子商务企业立足、成长、发展,需要给予一个良好的税务和金融政策。电子商务能否抢占先机,占领世界商业发展的制高点、完成我国商品流通业的华丽转型,将决定整个行业的健康良性发展、或是被动挨打、甚至彻底被海外零售企业彻底占领。所以一要在税收、用工、融资、风险投资、种子基金、创业辅导、行业规范等方面给予电商企业良好的倾斜政策和成长环境。
3、人才培养和储备要为电子商务的井喷式发展提供坚实的保障。政府应该对高校、职校、社会培训和人才中介机构、劳务派遣公司等方面进行必要的引导和信息反馈,将市场最新动态和发展趋势及时提醒学校和培训机构在专业设置、招生和培训课程等方面做出跟进规划和前期准备。未来十年电子商务人才的缺口将达300万,由此可见做电子商务必须要有一个长期的人才发展战略,以备在业务飞速发展时能有所准备。政府、企业和人才培养机构三方都要为适应电商急剧发展做好人才的规划、培养和储备工作。
4、物流业和仓储业是助推电子商务飞速发展必备的辅助产业。尤其是物流业,随着电商排山倒海而来的需求量,无论是送货员的队伍建设还是交通工具的扩容、以及后台管理的跟进,都面临严峻的考验。为了帮助物流业和仓储业的健康发展,政府要在融资、税收、行业规范、创业规划与指导、内部员工管理、成员的心理辅导、企业的文化建设的那个方面加以指导和帮助。
5、在行业跨越式发展的阶段关注基层员工的心理、生理健康和价值观引导。由于物流业都是劳动密集型的企业,对吸纳就业的力度非常大,驾驶员、送货员、搬运工等工作强度非常大,而且心理紧张,经常要加班加点,作息和饮食也很不正常,如果不注意对他们进行必要的心理关怀、劳动保障、企业文化建设等工作的跟进,那么富士康发生的员工自杀的悲剧性事件也可能再次在物流业重演,而且疲劳作业、心理紧张等造成的身心疲乏很可能带来交通事故和其他安全事故的频繁发生,由此对社会造成的一连串衍生危害将远远超过富士康事件对社会造成的破坏力。政府千万不能因为企业发展迅速、税收增长良好、就业能力强大等因素,而放松对这些劳动密集型企业的引导、监管,尤其是社会保障机构、工青妇等组织一定要及时介入对劳动密集型企业的帮助与辅导,并督促其建设良好的福利保障制度和团队文化建设。
转载
❹ 下一个十年,电子商务发展的热点在哪些方面
移动商务全球趋势发展势不可挡
中国正在引领全球电子商务迈向移动商务时代,未来五年,中国依然是全球最大的电子商务市场。预计到2022年到2022年,中国移动商务市场将实现跳跃式发展,许多国家和地区也将追随移动商务这一全球趋势。
全球支付市场报告覆盖了全球36个电商市场,进行了关键市场洞见与数据事实、本地最流行的支付方式和卡品牌的分析。值得关注的是,随着移动支付的发展,实体店也越来越接受如电子钱包之类的支付方式。
全球消费者的支出增长已经成为共识。据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电子商务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统计数据显示,预计到了2022年全球电商市场的年均复合增长率为9.4%,预计将达4.7万亿美元。而实体店的年复合增长率为5.5%,预计到2022年将达到47万亿美元。可以看出,电商市场的复合增长率超过了实体店的增长率。
与此同时,移动商务的繁荣是全球电商市场一个势不可挡的趋势。到2022年,预计全球三大移动商务市场将是中国(1.18万亿美元)、美国(0.36万亿美元)和英国(1153亿美元)。在中国,移动购物已经是目前增长最快的购物渠道,未来五年,移动商务复合年增长率预计达到12%,而中国PC端购物同期复合年增长率仅为4%。
移动商务强劲的增长势头当然也不只发生在中国市场,未来五年,澳大利亚、印度、墨西哥和新加坡的移动购物交易额均有望超越PC端,这也更加有力地说明,移动商务是全球商户下一个利润丰厚的销售渠道。未来几年,商家可以对中国和全球电子商务市场的发展持乐观态度。在中国,使用电子钱包支付的比例惊人,而且在支付技术方面也走在了世界前列。在全球范围内,移动商务也已经成为商家争夺销售机会的新战场。
无论是‘先买后付’的新信贷形式,还是‘为即日达多付费’,或是在‘超级应用’内的购物,全球商户和买家随时随地的沟通已成为可能,也正是这些非凡的技术变革,培养了消费者对即时购物的喜好。移动商务兴起,线上线下都使用电子钱包等本地支付方式,而中国正是这一新趋势的引领者。
❺ 如何推动互联网+,加快电子商务产业发展
重塑消费力,使消费成为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
消费是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之一,而消费者是最先被互联网带动起来的。到2014年底,我国的互联网普及率为47.9%,网民规模达6.5亿之多, 其中,六成以上的网络购物用户已经形成。由于网络消费需求规模大、和民生关系最直接,因而成为稳增长的重要动力。
促进普惠金融与计算,助力新型产业形成
普惠金融和技术是“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保障。互联网金融快速发展已是有目共睹。将互联网技术和金融功能相结合,提升了传统金融体系效率,改善了金融生态,使得金融能够更好服务实体经济。普适计算创造出无缝科技,从而将整个过程简化而不是杂化。而“互联网+”的过程也恰恰是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过程。将普适计算的想法投入到产品、服务、营销和运营的每一个过程中,使创意变得民主化,这是“万众创新”的必经之路。
通过组织治理调整,实现供应链逆向再造
中国的制造业特征非常明显,以代工(OEM)为主的模式,使得已经不完整的产业链很难实现高利润率。 而“互联网+”并非是传统行业的一个前缀,它代表了一种新的经济形态。
以数据驱动企业自主创新,走出同质低效困境
生产率的进一步提升,商业模式的创新,都有赖于对数据的利用能力。由于互联网让信息和各类资源的获取变得平民化、敏捷化和垂直化,创新的成本和门槛降低了,创新空间变大了,实现创新的距离缩短了。“互联网+”让市场对数据产生了正确的认识,无论是有效使用数据还是数据采集和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