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电子商务发展前景怎么样
根据前瞻产业研究院数据显示,2014Q1中国电子商务市场交易规模为2.57万亿元,同比增长15.0%,环比下降8.3个百分点,增速较上季度有所下降。从市场结构来看,B2B电子商务仍然是电子商务市场的主体,其中中小企业B2B电子商务交易规模占比达53.6%。
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14-2018年中国电子商务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数据显示,2014Q1电子商务市场细分行业结构中,企业间电子商务仍然占主导地位,整体占比达到八成,其中,中小企业B2B电子商务交易额占比过半;网络购物交易规模占比由2013Q1的16.0%增长到2014Q1的17.8%。 对电子商务行业发展有所影响的离不开居民收入水平、城镇化进程和零售业的发展。
『贰』 哪里有《2014-2018年中国电子商务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买不起呀
若要问电子商务行业在近年来的发展景况如何,不妨把目光放到阿里巴巴和京东身上,如今刘强东已成功赶超马云,京东美国上市,8月,我们还将迎来阿里巴巴的上市,足可见在互联网大时代,电子商务正以极速之势发展。
据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14-2018年中国电子商务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显示,对电子商务行业发展有所影响的离不开居民收入水平、城镇化进程和零售业的发展。
居民收入水平对电子商务行业的影响
城乡居民购买力双双增强,对中国消费品市场利好。尤其是农村市场,在服装服饰、家电、食品等市场中具有巨大的消费潜力。此外,从城乡居民可支配收入的对比情况可以看出,其可支配收入的差距逐渐缩小,可以预见,巨大的农村人口基数加之日渐提升的可支配收入必然会刺激消费,拉升中国消费品市场,作为占据较大市场的电子商务消费市场必然会从中受益。
城镇化进程对电子商务行业的影响
近年来,随着城镇化进程的不断提速,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的持续提高,消费结构发生了明显的优化升级,品质生活的迫求已经成为现代主流人群的消费理念。享受型消费使得人们对消费的需求从简单的衣食扩展到住房、医疗、旅游、教育、汽车等方面,成为拉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快速增长的重要因素。期间,消费扩张最快的新兴领域主要集中在:以私人汽车为代表的交通消费,以移动通讯和信息为代表的通讯信息消费,与住房相关的商品消费,以教育、旅游为代表的精神文化消费。前瞻产业研究院分析认为这种消费趋势在未来的5-10年将继续得以延续。此外,奢侈品将进一步在城镇居民中渗透,将由原有的化妆品奢侈品消费逐渐向服装服饰、珠宝等领域扩展。
中国消费结构的市场变化同时也为电子商务尤其是垂直类电子商务市场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机遇。在这种大势的推动下,家电、珠宝、旅游甚至是奢侈品电子商务企业不断出现,并取得了较快的发展。
零售业发展对电子商务行业的影响
近年来,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呈现不断上升趋势,2008年,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11.48万亿元,到2010年增加至15.70万亿元,从2011年开始,我国社会消费量零售总额增长率呈现下滑态势,到2013年,零售总额为23.44万亿元,同比增长11.45%。
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尤其带动了电子零售业的发展,对传统零售业产生了较大的冲击,零售业的较快增长也对电子商务行业的发展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前瞻分析:2014年,什么最冲击电子商务行业?就目前而言,无疑是2014巴西世界杯,尽管世界杯大赛已接近尾声,但是早于6月底,马云便公开表示:““足球的魅力真吓人,世界杯期间淘宝几天就卖了960万罐啤酒。但中国那么多足球俱乐部居然没有一家是赚钱的。”足可见,电子商务行业的发展,广深市场欢迎,也更贴近民生需求,该行业不仅在2014年,还将在未来较长一段时间里蓬勃发展。
『叁』 电商发展趋势如何
目前来看电商仍然有诸多机会,就看你能不能跟上了,更多的需要一定的洞察力,停留在表面没啥意义。
『肆』 电子商务职业环境分析
电子商务一般使用在于淘宝、京东这个环境中。如果有专门做电商的品牌站就另外考虑。相对来说并知道怎么跟你说了。
『伍』 电子商务的发展前景是什么
电商平台正向着更加智慧、灵活、开放的方向迈进
当线上消费遇到增长“瓶颈”,如何挖掘新动能?新零售与新制造相互交织,将为电商带来怎样机遇?
从单一卖产品到集合制造、内容电商;从传统配送到智慧物流、全场景零售,围绕消费形态、供应链产业链联动,苏宁进行了探索与创新。从苏宁转型可以看出,电商平台正向着更加智慧、灵活、开放的方向迈进。
1、反向定制:瞄准消费升级推动优质制造
一枚小夜灯,让东莞丽声看到了内销市场的机遇和数据的“魔力”。
此前,丽声与苏宁极物合作,通过平台大数据反馈调整灯光、外形等设计,共同研发“一捏即亮”专利,并借助品牌和渠道推广市场,产品上市8个月即售出3万台。也是从这枚小夜灯开始,丽声改变布局,从传统加工外贸转而开拓国内市场。
瞄准消费升级,用市场“倒逼”制造,以渠道“赋能”工厂。今天,反向定制的C2M模式在电商平台盛行开来。
为服装生产线加装传感器,打通工厂产销数据,对消费者评价进行深度学习……苏宁尝试将渠道、数据、流量向诸多制造商开放。其中,广东一家内衣制造工厂因产销协同、柔性供应,销售额提升20%。
“只有数据服务,才能实现产业共赢。”中国科学院大学教授韩永生认为,将消费互联网和工业互联网打通,推动供应链更快速地响应需求将是电商未来的方向。
2、内容电商:打开社交消费新市场
短视频与电商的融合也引领了新的消费方向。社交“种草”“短视频+商品”成为当下最引人关注的内容电商模式。当前,众多电商平台都在布局内容电商、社交电商,以期抓住短视频“风口”。
关注“网红”爆款,实现成单转化;打通快手小店,将内容社交触达下沉市场;通过平台社区联动将线下流量带到线上……苏宁不断尝试推进平台内容化,打造内容供应链和产品供应链。
视频是最通用的内容载体,可视化的商业链接将是趋势。根据前瞻产业研究院预测2018年中国社交电商市场规模将突破万亿元,达到1.14万亿元左右,同比增长66.77%。
2018年中国社交电商行业从业人员规模将突破3000万人,达到了3032万人,增长速度达到50.2%,社交电商行业的参与者已经覆盖了社交网络的每一个领域。
2014-2018年中国社交电商市场规模统计及增长情况
数据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
“包括社交、内容等方面的用户多样化需求让我们看到新的增长空间。”苏宁有关负责人说,苏宁不仅要围绕内容做零售,更要将知识、内容、健康等纳入泛商品的零售体系中去,挖掘新潜力。
3、全场景零售:智慧物流带动零售升级
物流决定着服务的体验和电商的品质。布局智慧物流,实现商品配置和服务效率提升是诸多电商平台发力的主要方向。
从末端配送网络搭建到入局“即时配”,从构建社区“1小时服务圈”到乡镇网络覆盖全国98.8%地区,通过搭载科技和效率驱动,苏宁不断完善物流基础设施平台,并从自建走向共享,将与合作伙伴共建商业共享的全场景基础设施平台。
消费升级同样带动物流改造,冷链配送就是其中之一。苏宁物流执行总裁姚凯说,苏宁冷链将成为智慧零售全场景服务的核心支点。目前正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30个城市建设和筹备建设冷链仓,预计到2022年实现100万平方米冷链仓储的建设。
——更多数据来源及分析请参考于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中国电子商务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陆』 如何看待电子商务行业未来几年的发展前景
2019年电商“618”市场分析
即使没有往年铺天盖地的广告、“喊打喊杀”的促销,作为年中最大的增长点,没有一家电商平台会懈怠“618”的排兵布阵。
电子商务已经成为国民经济增长的新引擎。据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中国电子商务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统计数据显示,2013中国电子商务交易总额已经突破10万亿元,2015年中国电子商务交易总额超20亿元,截止至2017年全国电子商务交易额达29.16万亿元,同比增长11.7%。其中商品、服务类电商交易额21.83万亿元,同比增长24.0%;合约类电商交易额7.33万亿元,同比下降28.7%。进入2018年底中国电子商务交易总额超30万亿元,达到了31.63万亿元,同比增长8.5%。
2013-2018年中国电子商务交易总额统计及增长情况
数据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
值得注意的是,2018年全国网上零售额为9.01万亿元,同比增长23.9%。农村电子商务交易额1.37万亿元,同比增长30.4%。虽然基数不高,但是其巨大的增幅,也成为了电商平台进军的动力所在。
“截至目前,从今年京东618可以看到,低线级市场消费更加活跃,下单金额同比增幅达全站2倍,开始领跑各级市场,新品及反向定制商品热销,下单金额同比增长289%。”6月18日上午10时左右,京东零售集团轮值CEO徐雷在内部信中透露了这一信息。
无疑,三四线城市蕴藏着巨大潜能。
1、“价格战”引流
进入六月,天猫、唯品会、京东等各个平台的“爆款清单”便开始频繁在朋友圈刷屏。各电商平台使出浑身解数博得眼球,标榜自己的“低价”。
据了解,针对消费者的普遍需求,拼多多动态调整了补贴策略。
在补贴的拉动下,拼多多平台上,包括婴幼儿纸尿裤、奶粉在内的产品,整体同比增速超过400%。另一边,苏宁易购也推出了补贴政策,截至6月18日中午12点,苏宁易购全渠道订单量同比增长171%,在品类表现上,智能、换新成搜索热词。作为“618”的发起方,京东商城在今年的补贴力度号称最大。
各个平台在重点促销的类目上都有不同的侧重点。“随着线上线下渠道持续丰富,价格对比成了消费过程中必不可缺的环节。我们希望通过多种策略的组合,帮助消费者省略比价环节,仅考虑商品是否实用和适用。”拼多多大数据研究中心首席分析师王涛对记者表示。
尽管各家攻势较猛,但在关注度上,天猫与京东的主角地位,仍然难以撼动。截至6月18日14时,京东6月1日零点至今的累计下单金额达1795亿元。在天猫平台上,过百品牌成交额已经超去年“双11”,包括CPB、欧莱雅、屈臣氏、城野医生、特仑苏、匹克、锐澳等一百多个国内外大牌。
毫无疑问,价格仍然是消费的推动力。但是,当它成为电商的“规定动作”时,消费者也会对此产生审美疲劳。不过,在拼多多、云集等新势力的挑战下,“价格战”仍然难以避免。“一般来说,品牌会拿出爆款来引流,尽可能销售一些能赚钱的产品。因为爆款往往是不赚钱的,就搭配套餐关联营销。”一名电商行业资深运营人士告诉记者,价格战无可避免,如果不参与就会拉大与对手的差距,需要在产品设计上下功夫。
2、供应商的抉择
当“价格战”愈演愈烈之时,在低价促销与保持品牌调性方面,一些品牌也陷入矛盾之中。
6月17日中午,格兰仕通过官方微博发布声明称遭遇天猫“不作为”,导致其官方旗舰店在天猫上的搜索结果异常,影响了“618”销售。这份声明还暗示,搜索结果异常或与格兰仕和拼多多达成战略合作关系有关。天猫官方对记者回应称,并没有屏蔽对方,在平台上的搜索都是正常显示的。
事实上,在竞争最为激烈的2013年、2014年左右,品牌面临“二选一”已经是心照不宣的事实。某家居品牌高层在接受记者采访时透露,以往平台希望商家二选一只是很隐晦的表达,而今年则表现得很直接。“我们主营的阵地还是在京东和天猫,毕竟在其他平台的销量也不大,可以说微乎其微,就不再作为重点。”
据上述家居品牌高层透露,几乎所有的平台都陷入了流量瓶颈中,相比于以往的“双11”和“618”,流量下降了起码30%。“京东以往很多广告资源都是免费配送的,从去年下半年开始,慢慢变成了买一送一或者买二送一。过渡期过去后,今年这些免费资源都变成了收费的,随便一个位置就要花出去三四十万,也不是小数。”
相比于那些愿意去拼多多、云集等新平台开店的新品牌、代工企业,品牌的顾虑在于如果一味配合低价,会对自己的定位和用户造成伤害。“我们品牌是中端偏上的,目前大部分用户都是一二线城市,有电商平台让我们把单价200元左右的产品降到70元,然后再帮我们重点去推。最后都没答应,这对品牌来说没有好处。”一名品牌方人士向记者坦言了自己的顾虑。
因此,跟随电商平台布局,开拓新品成为新的增量所在。6月1日零点刚过,李施德林亚太区负责人和海外工厂的工人都被叫醒了。因为一款漱口水在天猫的爆卖,他们收到通知连夜加产,并和新加坡、泰国等各国团队联系,加急调动空运和专车,从海外仓库补货。
小镇青年即流量?下沉市场带来新增长契机
移动大数据平台Quest
Mobile发布的报告显示,截至2019年3月底,中国移动互联网三线及以下城市的用户规模达6.18亿,存在巨大的人口红利,下沉市场的消费支出在大幅增长。
在流量为王的今天,“小镇青年”成为最大的贡献者,也成为平台挖掘的“潜力股”。6月5日,拼多多公布的阶段性数据显示,截至5日上午11点,该平台实物商品订单成交量已超过3亿笔,其中近七成来自三线及三线以下城市。其中,数码家电成为下沉市场订单量快速增长的新增驱动。在天猫平台上,这一趋势同样明显。
天猫官方数据表明,今年“618”开始才一分钟,电动牙刷就卖掉了14051件,苹果产品在天猫的成交同比增长达120%。尤其是在三至六线城市,苹果产品的成交同比增长达170%,比一二线城市高出近1倍。
京东零售集团3C电子及消费品零售事业群总裁闫小兵向记者表示,今年三线以下城市成为消费主力,销售增速远远超过一线城市。但是,低线城市却并不代表低价,平均订单单价高于一线城市。“低线级市场消费更加活跃,下单金额同比增幅达全站2倍,开始领跑各级市场。”
下沉市场正在给电商带来新的增长契机。——聚划算营销总监敖树峰在接受记者采访时透露,下沉市场用户对于一些消费升级的商品搜索量很大,同时消费潜力也不小。聚划算它不同于以前的团购,只是推出爆款促进销量。现在的重点是对供给侧的升级,对供应链进行改造,针对人群做定制产品。
在三到八线市场,不同的人群,购买力和体验是完全不一样的,需要清晰判断他们的购物画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