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虾稻池缺氧怎么处理
一般春、秋季因水温低,有机物分解慢,施肥量可适当加大一些;在夏季等高温季节,应减少施肥量。在天气晴朗时可多施,阴雨天少施;雷雨天到来前的闷热天气不施。施肥时还要看水色,一般池水呈草绿色、茶褐色且无浑浊的水为好水,其透明度在30厘米以下时,不施肥,在30厘米以上时及时施肥,若水色呈黑褐色或水面积聚黄绿色水华,则应换水后再施肥。
Ⅱ 江苏省徐州市虾稻共养补贴政策文件
去村委会咨询一下就知道了。
是否有这样的政策文件村委会应该知道的,因为村委会属于农村基层领导,对于农村的政策文件按规定应该下发到村委会的。
所以你去村委会咨询一下就知道了。
Ⅲ 潜江市虾稻共作学习心得怎么写
您好!既然是学习心得的话,那么你就是需要去做了这个事情之后才会有相应的心得。不然的话,凭空想怎么可能想的出来。
Ⅳ 怎样进行稻田养鳖
(1)稻田养鳖的原理与作用稻田养鳖是利用稻田有效水面,在不影响种稻的基础上养鳖。在种养过程中,稻能吸收田中的肥料净化水环境,利于养鳖,鳖的活动能清除田里的杂草和惊跑老鼠等敌害。同时,排出的粪便可肥田,互相起到预防病害、促进生长、提高经济效益的作用。(2)稻田养鳖的基本条件稻田用水应是无污染、无公害的江河湖库水。稻田注、排水方便,水源充足,最好是种单季稻的田块。(3)稻田养鳖的基本设施①防逃设施:防逃最好用石棉瓦横放围栏于养鳖稻田四周的田埂内,并要求扎实牢固。此外,还应设好进出、水口的栏栅,栏栅既要考虑农田注排水,又要考虑甲鱼防逃。所以,进、出水口最好用木制闸门框带铁栅网,网目以不超过5厘米为宜,而闸门上可做一个溢水口,以便下大雨超过标准水位时溢水。
②挖好鳖沟:挖鳖沟是为了鳖能在农田施肥撒药时作躲避的场所,也是干田时躲避万一出现敌害的场所。挖鳖沟一般在离田埂2米的稻田中,根据稻田大小不同,鱼沟可挖成十字、田字、口字、日字和井字形,鱼沟深40厘米、宽50厘米就可。挖鱼沟最好是在稻苗返青直立后进行。
③设饲料台和晒背台:饲料台设在沟两头的边上。饲料台可用水泥瓦,其既是饲料台也是晒背台,放时可顺沟坡斜放,底部最好用木桩固定。(4)鳖种放养稻田养鳖的鳖种,除了无病无伤身体健康,规格要求每只不小于350克,这样经过几个月的稻田饲养,才能长成500克以上的商品鳖。鳖种在放养时要求用3%的盐水消毒5分钟,放时应把鳖种放在鳖沟里任其游走。同时,马上在饲料板上放养人工饲料,让鳖尽快找到投饵点,并形成到投饵点吃食的习惯。所以切不可随便放养,放养时间最好是秧苗返青竖直后,因太早易爬坏秧苗。放养密度如投喂亩放200只,不投喂35只为宜。(5)饲养管理①投饵:稻田养鳖的投饵每天分2次,一般为9:00和16:00。饲料可购买厂家生产的成鳖料配合料,也可根据当地的饲料资源自己配制团状料。特别是有鲜活性动物饲料资源的地方,如小杂鱼、畜禽的新鲜无腐变内脏等,养殖效果也不错。但喂时应切成小块或打成肉糜,鱼浆与面和成团状投喂,切不可整个投喂。投饵以鳖吃饱吃好,并根据吃食情况与气候变化情况灵活增减。一些人担心鳖会捕捉田里的青蛙,对水稻防虫害带来不利,其实这种担心是多余的。因青蛙在田里本身的活动和反应比鳖灵敏,除了病伤的,鳖很难抓到青蛙,另外由于人工投饵,鳖在有食物保障的情况下也很少会去主动捕食活动能力比它强的水生动物。相反,田里的一些虫和虫卵及螺杂鱼等,倒是鳖捕捉的好饲料,也会给种稻带来好处。
②巡田:在稻田中养鳖,巡田很重要。因在养殖过程中会有大型的鼠、蛇和一些野猫等敌害侵袭,它们不但直接危害鳖的生命,也在钻洞挖穴后给鳖防逃带来不利。所以在巡田时,必须十分认真检查进、出水口和拦墙,如发现敌害和洞穴,应马上清除和修复。另外,打药施肥是稻田的常规管理,但如不注意,也会给鳖带来毒害。所以在打药施肥前,应先到稻田走一趟,把鳖赶到鳖沟的水里,然后再打药施肥。而打药施肥时,也应注意尽量别把药喷洒到水沟里,以免鳖中毒死亡。巡田还应注意稻田水位的变化,特别是下雨天应加强夜间巡查,如发现拦墙倾斜倒塌,就应及时修固好,闸门框栅网粘贴的杂物也应及时清出,以免堵死网眼影响溢水,对田埂破损的地方也应及时修复,以防塌墙逃鳖。(6)捕捞和暂养捕捞时间通常在水稻收割前后,当然最好是看市场情况,诱捕够规格的及时上市,诱捕可用倒须笼,如第二天有人要买鳖,当天晚上就可把诱捕笼放在饲料台边的鳖沟里。如不上市就不要放笼,否则会造成进鳖后因不捕出反不能正常活动和觅食而染病死亡。最后是放干水清底捕捞,但也不能完全捕出。所以即使清底后,也不应把防逃墙拆除,等捕捉到放养数量成活率基本接近时再放弃。为了方便捕捞,一些地方利用鳖喜钻沙底的习性,在鳖沟底部先铺上水泥板,然后在板上铺上20厘米左右的细沙,等捕捞放水时,大多数鳖都会钻到沙层中去,这样就方便了捕捞,但相对增加了设施和成本。有些地方稻田需在秋季翻耕,而抓出的鳖一时又销不出,此时最好在自家小院或室内用砖砌一小型暂养池,池中铺上30厘米厚的潮沙,一般如果温度不超过15℃,每平方米放30只,可暂养1个月左右。
Ⅳ 稻甲鱼虾生态种养田施石灰有影响吗
稻甲鱼虾生态种养田施石灰消毒没有影响。
一、稻田准备。
(一)条件。应选择便于看护、地面开阔、地势平坦、避风向阳、安静的稻田,要求水源充足、水质优良、稻田附近水体无污染、旱不干雨不涝、能排灌自如。稻田的底质以壤土为好,田底肥而不淤,田埂坚固结实不漏水。
(二)改造与建设。
1.开挖田间沟。沿稻田田埂内侧四周开挖环形沟,沟面积占稻田总面积的8%,沟宽1.5~2.5米,沟深0.6~0.8米。面积在20~30亩之间的稻田还需加挖“十”沟,面积超过40亩的,需加挖“#”沟。
2.加高加宽田埂。利用挖环沟的泥土加宽、加高、加固田埂,打紧夯实。改造后的田埂,要求高度在0.5米以上,埂面宽不少于1.5米,池堤坡度比为1∶1.5~2。
3.建立防逃设施。可使用网片、石棉瓦和硬质钙塑板等材料建造,其设置方法为:将石棉瓦或硬质钙塑板埋入田埂泥土中20~30厘米,露出地面高50~60厘米,然后每隔80~100厘米处用一木桩固定。稻田四角转弯处的防逃墙要做成弧形,以防止鳖沿夹角攀爬外逃。在防逃墙外侧约50厘米左右用高1.2~1.5米的密眼网布围住稻田四周,在网布内侧的上端缝制40厘米飞檐。
4.完善进、排水系统。进水口和排水口必须成对角设置。进水口建在田埂上,排水口建在沟渠最低处,由PVC弯管控制水位。与此同时,进、排水口要用铁丝网或栅栏围住。
5.晒台、饵料台设置。晒台和饵料台尽量合二为一,在田间沟中每隔10米左右设一个饵料台,台宽0.5米,长2米,饵料台长边一端搁置在埂上,另一端没入水中10厘米左右。饵料投在露出水面的饵料槽中。
(三)田间沟消毒。在苗种投放前10~15天,每亩沟面积用生石灰100公斤带水进行消毒。
(四)移栽水生植物。田间沟消毒3~5天后,在沟内移栽水生植物,如轮叶黑藻、水花生等,栽植面积控制在沟面积的25%左右。
(五)投放有益生物。在虾种投放前后,田间沟内需投放一些如螺蛳、水蚯蚓等有益生物。螺蛳每亩田间沟投放100~200公斤。有条件的还可适量投放水蚯蚓。
二、水稻栽培。
1.品种选择。养鳖稻田一般选择中稻田,水稻品种要选择抗病虫害、抗倒伏、耐肥性强、可深灌的紧穗型品种,目前常用的品种有扬两优6号、丰两优香一号等。
2.栽培。秧苗一般在6月中旬前后开始栽插。利用好边坡优势,做到控制苗数、增大穗。采取浅水栽插、宽窄行模式,栽插密度以30×15厘米为宜。在栽培方面要控水控肥,整个生长期不施肥;早搁田控苗,分蘖末期达到80%穗数苗时重搁,使稻根深扎;后期干湿灌溉,防止倒伏。为了方便机械收割,一定要烤好田。烤田的时候,鳖就会陆续从田间爬向水沟。
三、苗种投放。
1.苗种。宜选择纯正的中华鳖。要求规格整齐,体健无伤,不带病原。放养时需经消毒处理。鳖种规格建议为1斤/只左右。虾种最好选择抱卵虾。
2.投放时间及放养密度。土池鳖种可在5月中旬前后的晴天进行,温室鳖种可在秧苗栽插后的6月中旬前后投放,放养密度在100只/亩左右。鳖种必须雌雄分开养殖。有条件的地方建议投放全雄鳖种。在田间沟内还要放养适量本地鲫鱼,为小龙虾和鳖提供丰富的天然饵料。
虾种投放分两次进行。第一次是在稻田工程完工后投放虾苗。虾苗一方面可以作为鳖的鲜活饵料,另一方面可以将养成的成虾进行市场销售,增加收入。虾苗放养时间一般在3~4月份,规格一般为200~400只/公斤,投放量为50~75公斤/亩。第二次是在8~10月份投放抱卵虾,投放量为25~30公斤/亩。
四、饵料投喂。鳖饲料应以低价的鲜活鱼或加工厂、屠宰场下脚料为主。温室鳖种要进行10~15天的饵料驯食,驯食完成后不再投喂人工配合饲料。鳖种入池后即可开始投喂,日投喂量为鳖体总重的5~10%,每天投喂1~2次,一般以1.5小时左右吃完为宜,具体的投喂量视水温、天气、活饵(螺蛳、小龙虾)等情况而定。
五、日常管理。
1.水位控制。进入3月份时,沟内水位控制在30厘米左右,以利提高水温。当进入4月中旬以后,水温稳定在20℃以上时,应将水位逐渐提高至50~60厘米。5月份,可将稻田裸露出水面进行耕作,插秧时田面水位保持在10厘米左右;6~9月适当提高水位。小龙虾越冬前(即10~11月)的稻田水位应控制在30厘米左右,这样可使稻蔸露出水面10厘米左右。12~2月小龙虾在越冬期间,水位应控制在40~50厘米。
2.科学晒田。晒田时,使田块中间不陷脚,田边表土以见水稻浮根泛白为适度。田晒好后,及时恢复原水位,不要晒得太久。
3.勤巡田。经常检查鳖虾鱼的吃食情况、防逃设施、水质等。
4.水质调控。根据水稻不同生长期,控制好稻田水位,并做好田间沟的水质调控。适时加注新水,每次注水前后水的温差不能超过4℃,以免鳖感冒致病、死亡。
5.虫害防治。每年9月20日后是褐稻虱生长的高峰期,稻田里有了鳖、虾,只要将水稻田的水位提高十几厘米,鳖、虾就会把褐稻虱幼虫吃掉。
Ⅵ 稻鳖每亩成本和利润多少
嗯 由于各个地方的人工 低价 水费 等不一样 我就不好说了 只能说下苗费 的单价 苗是100株每亩 000的苗费 利润的话 看当地的市场情况 和你的具体营销方式如果有机会的话可以来我们伊犁啊中国薰衣草之乡全国%以上的薰衣草都在这和普罗旺斯北海道并称世界三大薰衣草种植区狭叶薰衣草有多年的种植经验如需其他薰衣草咨询伊犁人民表示可以帮助 10
Ⅶ 稻虾鳖蛙每亩成本和利润多少
南京光明特种水产养殖公司是生态养殖领域著名学者、河南省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主任,南京大学生物技术研究所和南京环球生态食品研究咨询中心专家组成员周文宗博士的专利实施和技术推广重点基地。本公司长期举办黄鳝、小龙虾、泥鳅产业化生态养殖技术培训班 一、与其它养殖方式有何本质的区别网箱式流水无土养殖方式:集约化、高密度,起捕容易,产量较高。弊端:缺水地区无法推广;水面深,幼鳝苗种不易驯化;水面大,发生鱼病易传染不易消毒;网衣孔易堵塞、需常清洗,否则会影响箱内外水体的交换;老鼠咬网造成黄鳝大面积流失 有土养殖方式:鳝池水温变化小,换水次数少;能利用天然饵料降低饲料成本;不需遮阴,适合室外养殖。弊端:鳝池活饵多,饲料气味不易扩散,不利于黄鳝驯食配合饲料;泥中的病虫难清除,病鳝难以及时发现,不利于防治;建池成本高,管理不便;密度小,产量低效益差 静水无土生态养殖与间歇式流水无土养殖方式:由周博士首创。利用特制鱼巢代替泥土,利用水草及水质改良剂改善水质。由于成功地将生态工程技术嫁接到养殖上,采用生态防治技术进行黄鳝病虫害综合防治,通过食物链技术开发生态饵料,不仅攻克了目前鳝鱼人工养殖普遍存在的药物残留超标的难题,而且成本也降低到每公斤1元左右。同时,有效地解决了小黄鳝“不合群”,以及高密度养殖就会烂尾、出血、发生肠道等多种疾病的难题。突出从种群以上层次来调控生态环境,利用生物多样性和共生互利原理增强缓冲性,提高黄鳝高密度的成活率和生长速度,减少辅助能投入,降低饲料成本。养殖水能得到综合利用,充分利用秸秆、粪便、水草等农副产品下脚料生产活饵,生产园区无废弃物,生态效益显著。具有建池成本低、便于观察、驯食配合饲料容易、管理方便、有利于防治病虫害和效益较高等优点 二、项目实施风险评价本项目的风险主要来自鳝种质量的好坏、繁殖产卵量的多少,以及病虫害防治的效果等三方面 提高鳝种质量的措施有:(1)辨知鳝种来源,杜绝饲养药鳝、病鳝;()延长鳝种浸泡处理时间,及时用生物载体投食药饵;()及时捞出白天不入鱼巢的黄鳝,单独处理或返售市场;()来年尽可能采用自己半人工繁殖的苗种 提高雌鳝产卵量的方法有:(1)筛选大规格的亲体;()加强亲体培育,提高饲料质量;()控制好环境条件 病虫害的防治以预防为生,进行生态养殖。重点抓好黄鳝赤皮病、出血病、神经紊乱症的预防工作。周博士已研发成功“多益善”系列药物,其中:(1)专利产品“多益善1号”——是浸泡鱼虾苗种的有效药物,能够防治鱼虾大多数病虫害,并且对有些疾病有独特的疗效,在生产中有广泛的应用。()专利产品“多益善号”——由十几种中草药组成,是黄鳝、泥鳅、小龙虾等养殖初期的主要内服药,通过特殊的药物载体转移到鱼虾体内,极大地提高了鱼虾的成活率,减少了鱼虾的应激反应。()“多益善号”是从苦参、烟草中提取的药剂,能够有效防治鱼虾常见的水蛭病,既可以单独浸泡,也可以全池抛洒,并且没有副作用,克服了生产中其它药物的缺点 本项目只要严格管理,提前预见风险并及时采取措施,质量不好的黄鳝及时处理或出售,就可最大程度地降低风险 三、养殖规模小规模养殖:面积1亩左右,总投资1-万元即可投产。仅就黄鳝产品而言,年产商品生态黄鳝000斤以上,年利润可达万元以上 基地产业化养殖:面积1公顷左右,三年内总投资0万人民币,年总收入10万元,其中商品生态鳝收入10万元,苗种收入0万元,实现净利润11.万元,成本利润率为1.%。同时,可对农户有偿培训 注:以上两种规模的收入均未包括:生态龙虾(亩产1000斤)及黄粉虫、蚯蚓、泥鳅、无菌蛆、小杂鱼、福寿螺、生态水稻等农副产品收入 四、技术培训内容及参加培训办法技术培训内容:⑴ 黄鳝生态养殖的理论基础;⑵ 鳝池的建设;⑶ 黄鳝的生态繁殖(静水无土生态养殖、网箱式流水无土养殖);⑷ 鳝种的筛选和处理;⑸ 黄鳝生态养殖的日常管理技术;⑹ 黄鳝病虫害的综合防治;⑺ 黄鳝的营养生态和配合饲料;⑻ 黄鳝养殖的水质调控;⑼ 黄鳝活饵(蚯蚓、黄粉虫、无菌蛆、福寿螺、水丝蚓)的人工培育;⑽泥鳅、小龙虾的生态养殖全套技术 本培训基地位于生态环境优美的南京市六合区竹镇镇,实行“一次交费,随到随学、终身学习”,每月日
Ⅷ 虾稻共作模式把环形沟里水深降到一米左右用生石灰泼洒完后需不需要立即加水
下午好
一般在3~5天,甚至10天左右才加水
仅供你参考
祝你开心快乐
一般就是1~1.5米
水加到1.5米深,否则水太浅会因温度高,导致水中的溶解氧过少,使虾缺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