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电子商务中的消费心理,如何让消费者改变消费观念
你好,
消费心理学,总结一下:
创造场景,将商品放入情专感需求的高级属账户
提供多款商品,或与市场上其他商品比对,提供价格锚点
尽可能增加用户的沉没成本,试用、优惠券、小游戏…
将损失描述转为收益描述,比如包邮!
尽可能在局部提升用户的投入产出比,让用户觉得占便宜
希望可以帮到你。
『贰』 帮忙找一篇有关“电子商务中的消费心理”的外文文献吧~急!
这篇在google查询中的名字就是《Psychographics of the Consumers in Electronic Commerce》,虽然里面文章的名字不一样,但是写的的确是电子商务中的消费者心理。
http://jcmc.indiana.e/vol5/issue2/hairong.html
=============================
当然楼主也能自己查一点:
http://www.google.com/search?hl=zh-CN&newwindow=1&q=Consuming+Psychology+electronic+commerce&btnG=%E6%90%9C%E7%B4%A2&lr=
http://www.google.com/search?q=electronic+commerce+Consuming+Psychology+filetype%3Apdf&btnG=%E6%90%9C%E7%B4%A2&num=20&hl=zh-CN&newwindow=1&as_qdr=all
『叁』 电商主要是干什么的
1、电子商务平台综合管理(代表性岗位:电子商务项目经理):这类人才要求既对计算机、网络和社会经济都有深刻的认识,而且又具备项目管理能力。
2、企业电子商务综合管理(代表性岗位:电子商务部门经理):主要从事企业电子商务整体规划、建设、运营和管理等工作。
通过以上显示,电子商务行业对人才的综合性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比如说:
1、技术型人才:
技术型人才,它包含了程序设计、网络技术、网站设计、美术设计、安全、系统规划等知识,又要求了解商务流程,顾客心理和客户服务等。
技术型人才要求有扎实的计算机根底,但考虑到最终设计的系统是为解决企业的管理和业务服务,又需要分析企业的客户需求,所以该类人才还应该对企业的流程,管理需求以及消费者心理有一定了解,而这将成为电子商务人才的特色所在。
2、商务型人才:
商务型人才在传统商业活动中都有雏形,不同之处在于他们是网络虚拟市场的使用者和服务者,一方面要求他们是管理和营销的高手,同时也熟悉网络虚拟市场下新的经济规律;另一方面也要求他们必须掌握网络和电子商务平台的基本操作。
3、综合管理人才:
综合管理人才则难以直接从学校培养,而是市场磨练的主物。
『肆』 如何分析电子商务顾客的消费心理特征
消费心理学是通用的,电商的特点随意性较强,在那一瞬间一定要精准把握。
『伍』 电子商务中消费心理的变化趋势是
电子商务具有Internet的开放性、全球性、低成本、高效率的特点,已被各行业广泛运用。根据世界贸易组织的报告,以Internet为基础的贸易以每年翻番的速度增长,到2003年已达工业化国家贸易总额的2%。由于网上“钱”景无限,众多现代企业都把发展企业与消费者之间的电子商务模式作为一种潜力巨大的新型商务模式加以开发。消费心理和消费行为是企业制定经营策略特别是制定营销策略的起点和基础。面对电子商务这种特殊的消费形式,消费者的消费心理和消费行为表现得更加复杂和微妙,直接影响电子商务的经营效果和发展空间。深入研究消费心理和消费行为对进一步拓展电子商务具有重要意义。
1.电子商务中消费心理的变化趋势和特征
营销发生变革的根本原因在于消费者。随着市场由卖方垄断向买方垄断转化,消费者主导的时代已经来临,面对更为丰富的商品选择,消费者心理与以往相比呈现出新的特点和发展趋势,这些特点和趋势在电子商务中表现得更为突出。
1.1追求文化品位的消费心理
消费动机的形成受制于一定的文化和社会传统,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人选择不同的生活方式与产品。美国著名未来学家约翰·纳斯比特夫妇在《2000年大趋势》一书中认为,人们将来用的是瑞典的伊基(IKEA)家具,吃的是美国的麦当劳、汉堡包和日本的寿司,喝的是意大利卡普契诺咖啡,穿的是美国的贝纳通,听的是英国和美国的摇滚乐,开的是韩国的现代牌汽车。尽管这些描写或许一时还不能为所有的人理解和接受,但无疑在互联网时代,文化的全球性和地方性并存,文化的多样性带来消费品位的强烈融合,人们的消费观念受到强烈的冲击,尤其青年人对以文化为导向的产品有着强烈的购买动机,而电子商务恰恰能满足这一需求。
1.2追求个性化的消费心理
消费品市场发展到今天,多数产品无论在数量上还是质量上都极为丰富,消费者能够以个人心理愿望为基础挑选和购买商品或服务。现代消费者往往富于想象力、渴望变化、喜欢创新、有强烈的好奇心,对个性化消费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他们所选择的已不再单是商品的实用价值,更要与众不同,充分体现个体的自身价值,这已成为他们消费的首要标准。可见,个性化消费已成为现代消费的主流。
1.3追求自主、独立的消费心理
在社会分工日益细分化和专业化的趋势下,消费者购买的风险感随选择的增多而上升,而且对传统的单项的“填鸭式”“病毒式”营销感到厌倦和不信任。在对大件耐用消费品的购买上表现得尤其突出,消费者往往主动通过各种可能的途径获取与商品有关的信息并进行分析比较。他们从中可以获取心理上的平衡以减轻风险感,增强对产品的信任和心理满意度。
1.4追求表现自我的消费心理
网上购物是出自个人消费意向的积极的行动,统称会花费较多的时间到网上的虚拟商店浏览、比较和选择。独特的购物环境和与传统交易过程截然不同的购买方式会引起消费者的好奇、超脱和个人情感变化。这样,消费者完全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向商家提出挑战,以自我为中心,根据自己的想法行事,在消费中充分表现自我。
1.5追求方便、快捷的消费心理
对于惜时如金的现代人来说,在购物中即时、便利、随手显得更为重要。传统的商品选择过程短则几分钟,长则几小时,再加上往返路途的时间,消耗了消费者大量的时间、精力,而网上购物弥补了这个缺陷。2001年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的调查数据表明,基于节省时间进行网络购物的人数占网上消费总人数的49.29%。
『陆』 求电子商务网上购物论文一份
网上购物安全性现状分回析答http://www.zclw.net/article/sort015/sort018/info-229.html
『柒』 如何看待消费心理学和电子商务的关系
做电商的,每天除了研究产品,就是研究消费者,了解消费者在情境中的心理回偏好和行为习惯,有助于答让消费者忍不住掏腰包,购买产品。
如果你不了解你的消费者,如何能够在竞争激烈的淘宝商家中脱颖而出,赢得消费者的选择。换言之,只有了解消费者的心理状态,才能更好地为消费者提供服务。
『捌』 电子商务环境下消费者行为特点
从消费者心理分析,心理是人脑的机能,人的心理是客观现实在人们头脑中的反映,它表现在社会生活实践的各个方面。我们研究消费者心理,就是研究消费者购买行为的心理活动及其规律,研究影响消费者购买心理的各种内外在的因素,了解消费者购买商品的心理特点和不同心理需求,尤其在研究和预测未来消费者心理变化对企业的营销决策具有重要意义。
未来几年,青年消费领域将掀起改革开放以来的第5次消费热潮。日前完成的我国青年消费的发展趋势调查研究结果表明,继80年代的两次生存型消费热潮、90年代的两次生存与享受共进型消费热潮后,这次青年消费热潮将出现的是享受与发展同兴的享受发展型。
在这种消费形态下,青年消费将是什么样的变化趋势?透视这种变化趋势显现了青年什么样的消费心态?从调查说明,未来几年,国民经济以年均7%的增幅持续上升,人民的生活将迈向更加宽裕的小康生活。在此条件下,青年消费将不再只是为了生存,追求生活享受和自身发展的消费必将大幅上扬。在这种社会大环境下,,未来几年青年消费将呈现以下变化。
传统的以食为先的消费将让位于住行消费。未来几年青年消费档次进一步提高,买房和买车将取代衣食消费成为青年消费支出大项。调查表明,22%的青年近期有购房计划,其中50%将在三年内购置;32.1%的青年家庭打算购买轿车,其中准备2003到2005年间购买的达70.1%。
随着青年对知识的渴望,未来几年,教育消费的增长幅度将大大超过青年个人的任何一项消费。调查表明,青年人的学历期望值普遍攀高,希望拥有大专以上学历的比重高达92.5%。调查还表明,子女教育与养成支出成为居民各项支出增长最快项目,占家庭收入的1/5和消费支出的1/3。家庭的储蓄意向不少都是为孩子作准备。另外许多青年把教育消费当做终身消费项目。未来几年,观看艺术展览将成为时尚。用于文化教育、休闲度假、旅游观光和体育健身等的软性消费将持续攀升,首次超过用于吃穿用等实物的硬性消费,最高比重会达到2:1。
青年对商品的要求,将不仅限于功能上的满足,一种商品能否超越产品功能而给青年带来某种感官、情绪或情感满足会变得越来越重要。名牌消费成为一种时尚,在全国20个城市5万余名消费者的调查中发现,认同品牌的人数逐年稳定增加,而且与教育程度成正比。信息消费年轻化将是一个不可逆转的潮流,还会出现用户大众化、需求个性化和注重心理体验等消费新趋势。去年,我国家用电脑市场容量为210万台,预计今后将以每年60%以上速度增长。随着互联网的普及,网上购物还将成为未来青年一种新的消费方式。
“今天花明天的钱”在未来几年绝对成为青年消费热潮。尽管目前信贷消费还只是媒体热消费者冷,但是随着今后几年信贷制度的进一步完善和便捷,青年人今后关注的可能将从“今天的我敢花明天的钱”转向“今天的我如何花明天的钱”。“良禽择木而栖”的环境消费观念在未来几年将更加被青年所重视,青年对绿色食品、清新空气、文化氛围等的消费不仅将熟知,并会将其引入生活不惜支出。
透视这些再作深一层透视,不难发现未来青年消费变化将更加趋于享受生活、追逐前卫和展示个性。青年由于生活经验不足,在消费市场中难免会发生一些消费偏误,比如不善算计的赤字消费、依赖父母的刮老消费等。目前在享受生活不应淡忘勤与俭、敢花钱还要会花钱、追求时尚还要懂得自我保护等方面青年消费需要注意。
『玖』 关于大学的消费心理学和电子商务
消费心理学应该是算在社会心理学里面,毕竟是研究群体心理的。。肯定不可能单修这一门啦。。都要出心理学基础学习的,到研究生才开始选分支。电子商务现在都是大专类学校才有开,本科的学校很少看见有这个专业的
『拾』 电子商务中的消费心理浅析有什么用
1 电子商务环境下消费者的消费心理特征。
改革开放使得产品种类和形式日趋多样化,消费者可挑选的范围也越来越广,因此市场也由最初产品匮乏的卖方市场向消费者掌握主动的买方市场转化。在消费者主导市场的时代,消费者的消费心理与卖方市场相比表现出一些新的特点和发展趋势,在电子商务模式中这些特点和趋势表现得更为突出,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1.1
追求便捷。现代社会将人们的生活节奏变快,对于快节奏生活的现代人来说,需要一种方便、快捷的购物模式,而传统的购物模式通常需要在规定的营业时间内到达购物场所、挑选购买产品,整个过程繁琐、复杂、耗时长,再加上往返路途上的时间,通常会消耗掉消费者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而电子商务环境下的网上购物恰好可以弥补这个缺陷,其方便、快捷、高效、24
小时不间断服务等特征符合现代人的消费心理。
1.2
追求物美价廉。在买方市场中,消费者对于产品的选择余地变大,因而价格就成为消费者较为敏感的因素之一。互联网上的网店相对于传统商店而言,可以让消费者通过网页轻松地浏览商品、比较不同卖家的商品,更为重要的是,电子商务模式提供了企业直接面对消费者的平台,这样省去了中间商环节的网上直销模式可以节省成本,最终降低产品价格,因而,电子商务模式可以满足消费者选择价廉物美产品的心理需要。
1.3
追求个性化。买方市场中消费品无论在数量上还是种类上都极为丰富,现代消费者特别是年轻消费者往往想象力丰富、喜欢展示自我个性,通常希望企业生产的产品能够独一无二,这种心理对个性化消费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消费者已经不再是单一的只看商品的实用价值,而更重要的是看商品是否与众不同,是否能充分体现个体的特性,这也已成为消费者消费的一项重要指标。
1.4
追求独立思考。在消费品种类及数量急速增长的现代社会,随着消费者选择范围的扩大,消费者独立思考的意识也在加强。面对传统模式下商家的各种宣传消费者会产生强烈的不信任感,消费者通常会主动通过各种渠道和手段获取产品信息并进行分析比较。消费者会从自身分析比较的过程中获取心理上的平衡,从而降低购买产品特别是贵重产品的风险感,增强购物过程中的心理满意度。
1.5
追求表现自我。电子商务购物环境中往往消费者会占据主导地位,通常消费者会花费较多的时间到虚拟网店中浏览、对比并选择产品。在买卖双方彼此看不到对方的购物环境中,消费者往往以自我为中心,完全按照自己的方式、想法行事,这种思想会使得消费者在电子商务购物模式中表现自我的心理体现的愈加明显。
2 制约电子商务发展的心理因素分析。
虽然电子商务的网购模式具有方便、快捷、高效等诸多优势,但是目前仍有大量消费者基于对互联网环境的不信任,进而对网上消费产生怀疑,对电子商务模式敬而远之,这会严重制约电子商务的发展。消费者的这些心理因素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2.1
传统购物方式已深入人心。消费者在传统购物模式中已经习惯“眼看、手摸、耳听”的方式,这种方式与网上购物环境中通过图片、文字、视频、影音等方法了解产品是截然不同的。网购平台不能满足消费者手摸、眼看的特定心理,而习惯了传统购物模式特性的消费者往往会因此对电子商务产生怀疑和顾虑。
2.2
对网上支付模式缺乏安全感。国际互联网本身是一个完全开放的网络环境,对所有使用互联网的用户均没有准入限制,因此互联网上存在大量的黑客和攻击者,而电子商务是基于国际互联网开发出的一种应用,其支付过程完全是在互联网上实现的,尽管电子商务有一些安全保障措施,但是消费者的个人资料、银行卡密码、交易信息等都有被窃取、盗用和篡改的可能,部分消费者会因为这些原因不敢尝试电子商务活动。
2.3
价格达不到消费者预期。在网络购物过程中,消费者通常期望能够得到质量相同但价格比传统商场中低很多的产品,据统计显示,目前的网上商品仅比商场中便宜 4%-
10%,再加上网购环节中的物流、配送费用,消费者在网购过程中实际享受到的价格优惠是十分有限的。价格上达不到消费者预期会使部分消费者宁可多花时间和精力采用传统购物模式,也不愿选择电子商务模式。
2.4
配送体系效率较低。电子商务模式中有形产品的运输无法通过互联网直接实现,必须借助物流配送体系才能完成,因此,电子商务与物流配送有着密切的关系。目前,我国商品的配送存在周期长、费用高、效率低等问题。数据显示我国仓库周转率仅为发达国家的三分之一,而差错率却近乎于发达国家的三倍。低效的物流配送体系会严重影响消费者对电子商务的感知,进而导致部分消费者不愿接触电子商务。
3 小结。
电子商务为消费者带来了方便、高效、快捷的购物方式,消费者在网络购物的过程中表现出的消费心理给企业传统的经营理念带来了新的挑战,商家必须适应消费者新的心理特征和变化,了解消费者的心理,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建立适合企业自身需要的电子商务运作机制,只有如此,企业才能在电子商务运作模式下获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