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日系豐田、日產、本田營銷水平誰更高
提起日系車,人們都會用「日系三強;的概念,那麼豐田、日產、本田的營銷水平誰更高一些?這個話題的確有些大了一些,因為銷量好壞除了與營銷策略有關,還與新車型推出的速度、成本控制能力、經銷商市場開拓能力等多種因素相關。即便如此,對日系三強的營銷策略進行一些探討依然是很有趣的一件事件。 1、市場表現:互有勝負 我們先看一下日系三強在中國市場的各自表現。從銷量來看,按品牌劃分,目前在中國銷量最大的是豐田,今年預計將突破60萬輛,第二名是本田,今年預計可賣55萬輛,東風日產今年有望接近50萬輛。按單一廠家來劃分,東風日產銷量超越一汽豐田居第一,廣汽本田居第三,東風本田第四。從賺錢能力來看,本田肯定高居第一,而且是在華所有跨國汽車巨頭中的第一,廣汽本田、東風本田加上東風本田發動機、本田中國出口基地,每年的利潤至少在100億元人民幣以上。以單一廠家為單位,東風日產的盈利水平又最高,廣汽本田、東風本田次之,廣汽豐田、一汽豐田稍顯遜色。 2、理論體系:豐田最完整 從銷量和利潤數字上分析,還真的很難分出個高低。但如果從營銷的角度來看,三強之間還是有一些差異化的。比如,提起豐田,人們都會說「銷售的豐田;,提起日產,一般的說法是「技術的日產;,而對於本田似乎沒有提煉出專屬的概念。單從這些說法來看,豐田的營銷水平肯定要比日產和本田高一些。 的確,從營銷理念的宣導到營銷體系的建設,豐田都有一套十分完整的方法論,體系之強大、細節之完善讓人拍案叫絕。許多人當了豐田經銷商的老總之後,基本上會被豐田完全洗腦,張口閉口都會說「TOYOTA WAY;(豐田模式)。相比之下,日產和本田在全球范圍內都缺乏像豐田那樣完善的營銷方法論,即使它們在營銷的某些領域方面有一些創見,我們都會隱約覺得它們借用了豐田的東西。 3、創新能力:日產本田略勝一籌 但是,豐田式的營銷並非百戰百勝,特別是今年,豐田可以用「流年不利;來形容:全球業績出現了巨額虧損,在中國,一汽豐田和廣州豐田今年上半年的產銷增長幅度都低於行業平均水平,特別是一汽豐田還被東風日產反超,估計全年兩者的產銷差距至少在5萬輛以上。在華南地區,早在2008年,東風日產就從一汽豐田手中奪回了市場份額第一的寶座。換言之,豐田在中國市場的發展速度慢了,特別是和日產相比。發展慢的原因當然有多種,我個人認為,豐田在營銷方面的因循守舊也是一個重要原因。 在豐田的經營哲學中,創新是不被鼓勵的,豐田鼓勵的是持續改善。在市場發展平穩的時候,豐田的這一套經營哲學是十分有用的,所以在過去幾十年裡,豐田以「龜兔賽跑;的方式超越了通用汽車,成為全球老大。但是,當今的全球汽車市場正處於大動盪、大變革之中,因循守舊的營銷策略已經遠遠無法適應市場的變化。特別是中國汽車市場是一個快速增長而又發展極度不均衡的市場,每個省份、每個城市的汽車消費特徵都各不相同,這就要求每個汽車廠家在中國開展營銷時一定要保持高度的靈活性。 但靈活性恰恰是豐田的弱項,它是一頭大象,轉身的速度太慢了。當今年上半年大部分廠家都受益於小排量汽車稅收減半政策利好的時候,一汽豐田卻只能靠一款卡羅拉在死撐,廣汽豐田的雅力士也不盡如人意。在品牌推廣方面,豐田也顯得創新不足、缺乏銳氣,導致品牌日益老化,經銷商則成天忙於填各種表格、應付各種考核,市場活躍度不夠。 和豐田相比,日產和本田在營銷方面顯然更靈活一些,而根本的原因就在於它們在全球范圍內並沒有建立起像豐田那樣縝密的營銷理論體系,這反而給它們在中國的營銷團隊提供了很大的發揮空間,可以放開手腳根據中國市場的現實情況開展有針對性的營銷。比如東風日產的營銷團隊很多都來自家電、日化用品等快消品行業,表現上看起來是「汽車外行;,但他們對中國市場的把握能力卻比一些汽車專業人士更強,所以我們看到東風日產這幾年在營銷方面創新不斷,花樣疊出,其結果就是銷量的快速增長和品牌形象的快速提升。 廣汽本田也以敢於創新而聞名,從中國第一家4S專賣店到第一個搞合資自主品牌,從第一次主動召回到第一次行人安全碰撞試驗,每一步都搶在對手前面,旗下每一款車型都成為細分市場的領軍者。 4、期待有中國特色的汽車營銷理論 回到本文的話題,三強營銷水平到底誰更高?這確實是一個很難回答的問題。就個人來說,我「迷戀;豐田營銷理論、營銷體系的縝密性、系統性,更佩服豐田經銷商體系在執行方面的高效率,但與此同時,我也很欣賞日產和本田的靈活性和創新手法。 兵法雲:「兵無常勢,水無常形;,世界上並沒有什麼最好的營銷理論,只有最合適的營銷理論,所以國內汽車廠家在向豐田、日產、本田學習的同時,也要注意結合中國汽車市場發展的現狀和企業自身所處的市場地位,不能盲目照搬或一概否定。 更重要的是,我們要總結一套符合中國市場、具有中國特色的汽車營銷理論,這有賴於全體汽車營銷從業人員的共同努力。原一汽豐田銷售公司的王法長常務副總經理曾主編了一本《二輪定律》,被稱為是「中國式的豐田營銷;,我認真拜讀過,內容十分精彩。聽說王法長這兩年組織大量的人力物力主編《二輪定律》的第二部,更側重於終端實戰,可惜他還沒完成這項工作,就離開一汽豐田去了一汽轎車。我們也期待著他能在新的崗位上總結出一套符合中國特色的自主品牌汽車營銷理論,其意義可能比總結出「中國式的豐田營銷;更為重大。
B. 廣汽本田2019年銷量曝光,累計770,884輛,好產品總能打動用戶
越是困難的時候,越要做正確的事情。
2019年中國汽車乘用車市場持續下行,但廣汽本田憑借穩健體系實力,不僅實現累計超700萬用戶的扎實基盤,2019年全年累計銷量770,884輛,同比增長4.0%,持續以行業第一梯隊的表現領跑車市。
其中,Honda品牌、理念品牌全年累計銷量756,098輛,Acura品牌全年累計銷量14,786輛。
年度重磅車型第十代雅閣全年累計銷量223,706輛,同比增長26.6%,穩居中高級轎車銷量冠軍;新一代凌派全年累計銷量154,053輛,同比增長36.2%。
同時,全國市佔率同比提升17.4%,以穩健的姿態跑贏大盤。
實現逆勢上漲的成績並不是偶然,而是長期堅持高質量經營的必然結果,而高質量是對未來體系的前瞻布局。
一、拿最好的產品打動用戶
聚焦於實現不同人群的用車夢想,2019年,廣汽本田以更懂中國市場的姿態推出多款重磅車型,各維度向上的發展力匯聚為強大的品牌競爭力,驅動廣汽本田以獨特的發展模式實現高質量增長。
皓影:
開拓中型SUV領域、被媒體譽為「最美本田車」的皓影,搭載SPORTTURBO、SPORTHYBRID兩大Honda王牌動力於11月30日本色上市。截至目前為止,訂單已突破2萬台,並有望在2020年成為廣汽本田銷量支柱車型之一。
在第三方機構發布的2019年中國新車購買意向結果中,廣汽本田以年輕化產品和企業形象獲得J.D.Power品牌影響力第五名,較2018年上升4位,年輕化戰略獲得市場認可。
@一同君:攜手700萬用戶探索未來無限可能
在2019年嚴峻環境下,廣汽本田在高質量經營戰略推動下,實現逆勢增長,在各細分市場均表現出色,這是穩固事業基盤帶來的發展機遇,也是強勁綜合實力的體現。
面向未來,廣汽本田還會給我們帶來什麼驚喜,一起期待吧。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C. 為什麼說馬自達和本田是技術宅,而豐田是營銷
因為豐田的產品線十分廣,相比而言,更加依賴於營銷,本田黑科技也多,也比較高調。且安全性很牛,可靠性比較牛,但是會有偶爾下滑的現象,長期來看,本田是個值得信賴的車企。但是本田的飛機部門,機器人部門也挺利害的。所以就算汽車利潤下降,本田也可以在其他產業上賺回來。
她一直秉承著眾人皆醉我獨醒,當所有人都開始普及渦輪增壓,她成了最後一個遲遲歸來的人,她的K24代號一用就是數十年。連馬自達最後都扛不住壓力加入了豐田聯盟,她還在搗鼓自己的i-MMD,還帶來了一套SH-AWD。因為她不僅僅造汽車,她還造機器人,她還造除草機,她還造飛機,於是她自豪的向世界展示了自己的產品線。
D. 案例分析 :本田妙案
1.讓人看到了企業的社會責任感,感到一個企業的偉大,我覺得營銷就是如此簡單,創造正面的輿論氛圍。
2.企業做大了就不能只看到利潤了,更多的是社會責任感,為社會和諧環境和諧做出應做的努力,營銷就是在宣傳企業的各種生存成長獲利方式,人們的思維方式是理性和自私性的,對社會和環境有利對個人有利當然是好的。
E. 豐田和本田有多大的差別一家是「營銷大佬」,一家是「技術控」
豐田和本田有多大的差別?一家是「營銷大佬」,一家是「技術控」。
到現在為止國內機動車數量超過了3.4億,這個數字雖然說看起來非常龐大,但攤到每個國人的手裡,其實人均保有量還是比不上發達國家,機動車淘汰速度是越來越快,國內也是世界上對汽車的需求量最大的一個國家,這么多年來各種品牌前赴後繼一直在爭奪有限的國內市場資源,那本田和豐田的差距有多大呢?
日系車在國內應該說風評還是不錯的,但也有的人並不看好,有的人覺得日系車的經濟性好,而且非常省油耐用,有的人則覺得日系車的皮太薄了,安全性不夠好,而本田跟豐田就是代表品牌,可以說在國內市場的銷量是非常優秀,那這兩個品牌之間的差距到底有什麼呢?首先看一下本田,本田有外號叫,買發動機就送個車,這句話也確實是簡單而又明了的概括了本田的特點,它最強的一個核心技術就是發動機的技術。
本田一開始是做摩托車的,所以在發動機上面的優勢非常明顯,改行造車後本田也沒有讓人失望,當年豐田混動技術是被他壟斷了,而本田硬是靠自己的努力,走出了另外一條沒有人走過的路,本田在發動機上面的研究下了很大功夫,每年上百億的資金投入,說他的發動機技術一直是遙遙領先。
然後再看一下豐田,這是一個很會做生意的品牌,許多人可能也都有所了解,雖然說在國內來講,它的銷量比不上大眾,但單從利潤上來講它是最高的,那為什麼豐田的車子利潤可以做到這么高,難道是偷工減料,這一點可能大家都不擔心,因為從品質上已經看出來豐田是非常可靠的,經過了這么多年,市場的驗證有著開不壞的稱號,豐田的車子利潤這么高,最主要是它的控製成本能力很好。
把本田跟豐田做比較,一個是一心專在研究技術方面,一個則是為了利益最大化的商人,豐田很顯然知道世界上每個國家的居民都喜歡怎樣的車子,對於歐美市場推出的則是很多排量大的越野車,對中國推出的則是物美價廉的經濟性很好的車子,在市場上的反應都很不錯,總之這兩個品牌根本就不一樣,他們的初衷以及動力還有影響力上面都有著明顯差距,本田發動機技術還是更優秀。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F. 廣本雅閣營銷策略是什麼
本田按照產品每隔四年一代的開發計劃,
2006年底起,關於第8代雅閣的試車諜照屢屢出現在國內多家網路媒體之上,並引起眾多網友密切關注。
2007年9月12日,8代雅閣掀開神秘面紗,開始在北美全面銷售,從上市後的市場反響來看,8代雅閣受到了消費者的熱烈追捧8代雅閣在北美市場銷售,引得國內車友眼羨不已,目光自然而然地集中到關注廣州本田的國產計劃。
更有甚者,已經認真地對8代雅閣與當下國內中高級車市場老大凱美瑞進行專業而全面的對比分析,進而對8代雅閣可能對國內中高級車市場產生的沖擊進行大膽推測。
一款尚未面市的車型在中國汽車市場一片降價聲中激起如此的強烈反應,可見雅閣這款車在中國市場的影響力和號召力,也可以從中看出廣州本田市場運作的高明之處。
上個世紀90年代末,緣分已盡的廣汽和法國標致在巨大的生存壓力之下不得不分道揚鑣,經過認真篩選,廣汽選擇了本田汽車。
1998年7月1日,在原來廣州標致遺下的攤子之上,廣州汽車開始了本田時代,這不但改變了廣汽的命運,也改變了中國汽車市場格局。
1999年3月26日,廣州本田第一輛雅閣轎車下線;2001年,廣州本田依靠單一車型雅閣年產量突破5萬輛; 2002年3月1日,廣州本田累計生產10萬輛車下線。
2003年1月15日,廣州本田宣布停產正在熱銷的6代雅閣,全球同步上市7代雅閣。
2005年2月28日,廣州本田第50萬輛車下線。否認在雅閣的加價銷售過程中,廣州本田和它的經銷商賺
G. 「小正太」LIFE「來福醬」掀開東風本田Z世代營銷大幕
「有這么元氣滿滿的『小正太』加盟,(B站)汽車區終於要站起來了!」在10月15日開幕的第二十一屆武漢國際汽車展覽會(簡稱「武漢車展」)上,嗶哩嗶哩「舞見」青鳶Cyan等知名UP主前來為剛剛入駐B站的東風本田全新小型車LIFE「打CALL」,而這款經過票選定下中文昵稱的「來福醬」儼然具備了成為「流行梗」的潛質。
《汽車通訊社》了解到,東風本田對LIFE來福醬的期望並不僅僅是獲得很好看的銷量「成績單」,而是希望利用這款小車探索如何通過「破圈」「入圈」吸引更多的年輕用戶(橫向),並以樹立全新IP形象的方式增強用戶的認同感(縱向),從品牌、產品、服務等方面繼續佔領Z世代消費者的心智。也正因如此,身負「開路先鋒」職責、可甜可鹽的來福醬,接下來會玩得多「嗨」?大家的腦洞可以再大一些。
——END——
《汽車通訊社》原創文章,未經許可不得轉載。對不遵守本聲明、惡意使用、不當轉載引用《汽車通訊社》原創文章者,保留追究其法律責任的權利。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H. 本田汽車公司故事營銷效果
既然叫做汽車營銷,那麼他肯定是營銷活動,她講故事總歸還是故事吧他的故事是不是真的?還是兩碼事兒?
I. 市場營銷案例-日本本田公司生產的雅閣牌汽車在美國倍受歡迎。
日本本田公司成功原因:
1.本田公司採取了本土化策略,去了美國實地考察,根據美國的高速公版路來設計權適合美國消費者駕駛的汽車。
2.本田公司的設計人性化,迎合了消費者的習慣,根據在停車場一下午的觀察設計出了適合消費者的行旅箱。
反映的營銷觀念: 全球思考,本土行動(Think Globally,Act Locally)
J. 解密廣汽本田770萬輛銷量:技術為本營銷用心
2019年被稱為車市寒冬,但對於精耕深作的廣汽本田來說,寒冬是不存在的。憑借著700萬用戶積累的良好口碑,廣汽本田2019年全年累計銷量770,884輛,其中Honda、理念品牌全年銷量756,098輛,Acura品牌銷量14,786輛。廣汽本田超額完成全年銷量目標,同比增長4.0%,成為2019年汽車行業少有的正增長品牌。
主力車型全線飄紅本田出品必屬精品
有人說,廣汽本田相比其他品牌,車型還是有點少。但廣汽本田並不著急,因為它推出的每一款車型都適銷對路,銷量全線飄紅。
2019年雅閣全年銷量累計22.3萬台,成為同級年度銷量冠軍,同比增長26.6%。更恐怖的是,雅閣已經連續多次蟬聯中級車月銷量冠軍,成中級車市場的大贏家。
在1998年,廣汽本田率先在國內導入四位一體銷售服務模式,開啟高品質標准化的服務1.0時代。而隨著汽車市場的升級,廣汽本田的服務體系已邁進3.0時代,以人和車為雙核心,在安心信賴的基礎上,包含了更多的智能便捷、社交互聯等元素,與時俱進。
車市寒冬下,沒有誰能全身而退,但廣汽本田並不只著眼當下。那個高喊「技術至上」的廣汽本田埋頭把車造好的同時,卻也用心揣摩了消費者的心思,搞起營銷來同樣頗具技術含量,打動了不少用戶。
當其他品牌在為銷量發愁的時候,廣汽本田又一次搶先一步,佔到了用戶角度,從為粉絲造夢開始更加強調廣本車主的用車幸福感。
品牌有溫度,市場才不會寒冷。這就是廣本的2019,也是當下車市寒冬的禦寒之本。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