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近4成新增外賣騎手來自什麼行業
近4成新增外賣騎手來自製造業工人。
中國急速壯大的互聯網服務產業,如同一塊迅速膨脹的海綿,正吸納著越來越多的青壯年勞動力。有位外賣送餐員表示,「寧願外賣拿三四千元的工資,也不願意去廠里拿五六千元的工資。」
根據相關數據,2019年,中國快遞業務從業人數已突破1000萬人,餐飲外賣員總數已突破700萬人。2020年的疫情更是加劇勞動力產業間的移動,某平台曾公布數據:疫情期間兩個月內新增騎手58萬人,其中40%來自製造業工人。
(1)2019外賣營銷策略擴展閱讀:
外賣騎手職業前景光明
至2020年3月,三線及以下市場外賣用戶占該地區網民的比例增長至39.8%,較2019年底增長了約4.5個百分點。2020年初新冠疫情進一步催化了三四線城市外賣產業的滲透,線上化渠道為三四線城市服務業提供了新的發展窗口。
截至2020年6月,我國網上外賣用戶規模達4.09億,較2020年3月增長1124萬,占網民整體的43.5%;手機網上外賣用戶規模達4.07億,較2020年3月增長1067萬,占手機網民的43.7%。
外賣產業規模能夠持續增長還依託於當前頭部外賣平台強大的大數據技術,依靠大數據分析和強大的運籌優化和機器學習,外賣平台得以完成從線上點單到線下配送的各個環節。如今外賣正以其不可逆轉的絕對影響力,改變著與外賣休戚與共的商家、騎手以及用戶的今天和明天。外賣市場這塊蛋糕,還在日益變大。
⑵ 2019年外賣O2O訂餐平台的發展方向
外賣平台成本高,餐企外賣數字化提升減低成本
外賣平台成本高正在成為很多餐飲企業頭疼的事兒,外賣平台抽成不斷上漲壓縮企業的外賣利潤,這將很可能導致一些餐廳採用一些廉價食材做外賣。對此,現階段很多連鎖餐飲企業還在依靠外賣平台的抽成優惠獲利,但這種方式並不可持續,餐企外賣數字化程度提升,能夠幫助餐飲企業提升外賣效率,進而降低外賣業務成本。
外賣行業交易規模將趨於平穩
餐飲外賣是到家的核心部分,市場交易規模持續上升,增長速度放緩趨穩。據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中國外賣O2O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統計數據顯示,2015-2017年,中國互聯網餐飲外賣市場的交易規模持續上升,從457.8億增至2078.3
億,CAGR為113.1%。其中2017 年下半年交易規模已達1260億元,占據到家O2O
市場規模的88.9%。餐飲外賣市場季度環比增長率波動下降且趨於平穩,但仍保持著超過15%的高增長。隨著我國一二線城市外賣市場飽和、三四線城市業務發展邊際成本提高、企業戰略由開拓市場到穩定優勢的調整,預計未來幾年內,外賣行業交易規模將趨於平穩。
2015-2017年Q4中國餐飲外賣交易規模統計情況
數據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外賣市場進入精細化競爭
餐飲外賣經歷了野蠻生長後正在逐漸回歸理性,外賣訂單的增速也在隨之放緩。但與之相對應的是,外賣市場的融合度不斷提升,美團外賣以及餓了么占據目前絕大部分外賣的市場份額。二者也開始逐漸將實現盈利提上日程,對B端餐飲商戶的抽成正在不斷上漲,這也讓很多餐飲企業尤其是單體餐廳感受到來自外賣平台的成本壓力。
外賣平台抽成上漲的趨勢不可逆,外賣平台有自身的盈利需求,這就需要餐飲企業進一步優化已有的外賣業務模式,提升效率以此減小因平台成本上漲給餐飲企業帶來的成本壓力。
目前多數餐飲企業的外賣業務模式仍然比較傳統,只是將原有的電話接單放到線上,但在目前外賣成本上漲,平台商戶眾多的情況下,餐飲企業需要進一步精細化對外賣業務的管理,掌握並運用好外賣數據,才有可能讓自身從眾多商戶中脫穎而出。
外賣和到店需要區別對待
提升外賣管理效率是為了能夠讓餐飲企業從外賣業務中獲取更多的利潤,但事實上,現在很多餐飲企業仍然是將堂食和外賣混在一起,用餐高峰時段,造成產能緊張,影響出餐速度,這樣既會影響到店消費者的體驗,也會影響外賣用戶的體驗。
現在,已經有餐飲企業開始針對外賣市場做門店的調整。花雷就曾公開表示,現在花家怡園正在為外賣改造線下實體店,以期能夠將外賣與堂食的生產分割,進而減少二者之間的影響。西貝也在針對外賣嘗試推出不同的店型,並且在堂食門店設置外賣專區,以提升用餐高峰時段外賣訂單處理的效率。
餐飲企業除了將產能區分外,還須了解和掌握外賣用戶的數據資源,通過數據分析什麼產品更適合做外賣,菜品定量和包裝應該如何符合大多數消費者的需求等,這樣餐飲企業才能有針對性的及時調整外賣業務的發展方向。另外,餐飲企業還需要藉助餐飲SaaS服務商,將不同外賣渠道進行整合,這樣更有助於提升餐飲企業整體的外賣效率,並增強餐飲企業獲取外賣用戶數據的能力。
餐飲行業數字化任重道遠
「賦能商戶」是近兩年本地生活服務型平台頻繁提到的字眼,這也將是這類平台接下來重點布局和搶占的市場,提升傳統餐飲行業及零售行業的數字化程度也將會成為外賣平台未來的利潤來源之一。
前美團點評以及口碑等平台都曾向他所在的企業嘗試做更深入的合作,試圖向企業輸出自己的技術和數據,但其實,平台所能提供的大數據就目前來看對企業戰略制定能作出的幫助十分有限。餐飲企業所處的業態不同,定位不同,一家餐飲企業不同門店所面向的主要客群也不盡相同,其實對於我們而言,更需要的不一定是大數據,而是把這些小數據弄清楚,以幫助我們更好的將這些數據反映出的問題和趨勢及時的作用到門店。
目前整個餐飲行業的數字化程度仍然比較低,並且由於餐飲企業數量眾多,業態也比較復雜,使得餐飲企業之間對於數字化的需求也不盡相同,因此餐道現在就希望能夠從外賣和零售入手,將自身產品標准化,以求能夠復制到更多不同類型的餐飲企業。
同時,餐飲行業數字化程度的提升僅依靠一兩家平台或企業是很難實現的,因此未來還會出現越來越多針對餐飲企業不同業務、不同需求的SaaS服務商共同推進提升傳統餐飲行業的數字化程度。
⑶ 2019即將過去,2020年輕餐飲創業項目有哪些
2020年快餐業仍然是主要的餐飲行業,因為中午休息時間有限,吃飯時間也要縮短,所以快餐行業是將來非常火熱的
⑷ 自己的外賣店鋪銷量低,怎麼做才能提高
建議拓寬你的外賣用戶群體,尤其是培養一批自己的忠實粉絲。
一個全渠道「外賣」運營大幕已經拉開,很多外賣店鋪不僅在第三方平台上發力,更加註重自己私域流量的搭建。
2019年,餐飲行業有一個共識是,今年的外賣市場,已經和兩三年前截然不同了。外賣平台傭金越來越高,利潤越來越少;頭部商戶不賺錢,底部商戶沒流量。曾經洶涌的流量紅利已不再,你的外賣還有明天嗎?
來說一下自媒體外賣的概念:「外賣=平台+自媒體」
01、2019外賣趨勢和紅利
外賣作為新興行業迅速崛起,經歷了前期的野蠻增長,如今的用戶及規模的增速已經相對放緩,但仍高出餐飲大盤,發展勢頭正盛,催生了一批又一批的餐飲創業者。2019年,中國外賣行業交易額持續擴大,並突破6000億元,但外賣滲透率不足15%,未來仍有持續成長空間。
可見,上線自媒體運營的一個月內,餐廳營銷成本下降,營業額和凈收入顯著增加。
結束語
當「外賣」這個流量中心逐步走到頂端,越來越多的品牌開始選擇多元化的流量布局。在這個轉型升級的十字路口,只有那些早做准備,多元化布局,建立自媒體運營渠道的商家,才能建立自身品牌壁壘,在「外賣」浪潮中如魚得水。
當然做自媒體外賣,你首先需要搭建自己的自媒體外賣平台,利用軟體、平台對接完成初期准備,平台是否好運營、好推廣,這也是作為商戶選擇平台服務商的參考依據之一!
我是信息化餐飲軟體服務商天財商龍,歡迎繼續向我發起提問!
⑸ 現在美餓的抽成越來越高,商家苦不堪言,外賣小程序橫空出世,是否會成為三足鼎立呢
其實外賣小程序並不是橫空出世!從天財商龍的自媒體外賣服務商戶使用率中可以看出,很多商戶在2019年已經開啟全渠道外賣運營模式(也就是第三方平台+自媒體外賣,也就是外賣小程序),現在商戶對於外賣小程序的認知逐漸提高,也是因為問題爆發,在當下,這是最好的解決辦法!
外賣作為新興行業迅速崛起,經歷了前期的野蠻增長,如今的用戶及規模的增速已經相對放緩,但仍高出餐飲大盤,發展勢頭正盛,催生了一批又一批的餐飲創業者。2019年,中國外賣行業交易額持續擴大,並突破6000億元,但外賣滲透率不足15%,未來仍有持續成長空間。
可見,上線自媒體運營的一個月內,餐廳營銷成本下降,營業額和凈收入顯著增加。
在當下,越來越多的餐飲企業開啟外賣模式,但並不是說做了外賣就能賺錢!渠道和運營同等重要!天財商龍會不斷輸出外賣知識,供餐飲企業參考使用,歡迎提問!
⑹ 2019商務白領群體占第三方餐飲外賣市場的多少
2019商務白領群體占第三方參與外面射多少應該是50%吧